一、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赵吉峰[2](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黄婧[3](2021)在《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西安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在城市快速扩张的浪潮中,街道活力凋敝、空间品质破败,成为失落的公共空间。信息技术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使得个体的情感需求可以被精确捕捉、放大并实现满足,面向个体情感需求的城市空间设计成为新的可能与未来趋势。新数据、新工具与新方法为人本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带来契机。随着人文主义的思潮复兴,街道作为生活的容器,再次受到建成环境学科的关注,并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背景下,借助定量研究工具与方法以人本尺度的视角认知街道空间,剖析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西安回坊生活性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空间数据、业态POI数据、百度热力图数据与街景图片数据作为多源街道库,利用大数据的海量与高精度优势,将城市空间的研究范围聚焦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性街道,发掘人群真实使用空间的活力现状与现实问题。本文首先对街道活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并对街道空间、生活性街道与街道活力等研究内容进行概念界定。根据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包括街道活力的外在表征与空间载体双维度。其次,运用街道活力评估指标对西安回坊进行街道活力测度的实证研究,对街道活力外在表征的量化分析,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街道活力空间载体的量化分析,包括空间容纳因子与空间吸引因子两部分。并对街道活力指标与空间要素指标做相关性分析,挖掘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空间设计策略,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实践,实现街道活力重塑,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万博文[4](2021)在《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始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创新城市的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众创空间作为城市创新空间的代表,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西安作为国内科教资源的高地之一,创新基础好、众创空间发展火热。研究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布局,能够为促进西安创新发展和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撑。而近年来,随着区位布局理论、地点理论等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发展,“微区位”的概念和相关研究正成为当下的前沿热点之一。将众创空间和微区位的概念结合,探讨众创空间的微区位布局特征,既可为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支持,亦可从规划的视角为城市众创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本文以西安城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开源数据获取法、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实地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体系构建——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众创空间微区位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对西安众创空间布局的微区位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在城市“社会—行为—文化—经济”空间视角下,构建了包括发展基础、社会区域、地点感知、行为文化四大维度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进而延伸出由13个二级维度和三十余项具体指标组成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框架。(2)从发展情况、总体特征、不同类型特征、总体布局的区位关系等层面,梳理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总体布局呈“整体分散,区域集聚,南密北疏”的特点,其空间聚类特征呈较为显着的集聚状态,能够较好的与城市发展结构相适应,与其所在地区的科创氛围、政策力度、技术资源等存在较强的联系。(3)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区域两项指标要明显优于独立众创空间,但各处众创空间都有其相应的区位优势资源。而结合各众创空间微区位现状和主观认知得分反馈,亦能够发现各处众创空间的优劣势所在,也体现出了微区位布局特征和认知存在因人而异、因“空间”而异的特点。(4)对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特征进行深度提炼,总结其“临近性、融合性、依赖性”、“圈层式、组团式、分散式”、“临近情况、空间区位、空间布局模式”等一些模式化、类型化的特征内容。并提炼出了以发展基础维度为众创空间产生的核心驱动力,以社会区域维度为众创空间发展的强劲支持力,以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众创空间激活的吸引力的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动力机制系统,进而演绎出由众创核心驱动圈、众创设施配套圈、众创环境服务圈三个圈层构成的“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5)在规划的视角下,西安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主要有:注重在大关中层面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打造区域众创联盟,在大西安层面抓住城市战略目标的引导,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各项抓手;在总体空间维度上建立创新空间体系,在资源维度上注重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整合,在管理维度上深化编制专项规划,强化空间联系;注重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增强众创空间与各类用地的功能连接;注重明确街区人群画像和发展定位,合理组织横向、竖向空间功能;在布局选址上结合自身优势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依托资源特色促进众创空间营造;在服务设施上注重总体配套与各类型配套相结合;在空间环境上注重提升可视性和可进入性、提升环境氛围增强互动体验、丰富街区形象展示活力氛围。
辛韵[5](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追求高速工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体大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更高的标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3—2018年,以黄河流域的7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大致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研究区位概况,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其次,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法测算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尔后,探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9—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究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确定了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力的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进一步确定了造成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的全局影响因素和局部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有关提高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测度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逐步增高,由2003年大面积的极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8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平均水平保持在中度污染综合治理水平,且黄河流域具有强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在考察期内始终处于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多数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负增长模式,致使原本处于水资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中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跌落至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增强,由2003年大面积的低质量发展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下等质量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力水平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经济活力不足的状态,十六年以来,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平均水平增长了51.62%,增幅较大;而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经历了“中下等-中上等-中下等”两阶段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平均水平缓慢上升,均上升了一个等级,分别由中等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轻度不协调水平提升至社会初级协调水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由2003年大面积的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级协调发展,大多数内蒙古地区及黄河以南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已提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方面,就全局而言,黄河流域考察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就局部而言,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局部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增强。预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黄河流域各地区预测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802、0.807、0.809、0.813和0.816,将能够实现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的转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方面。从全局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名为:能源利用程度、城镇化水平、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从局部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是导致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差异化的形成根源。在能源利用程度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别表现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的影响强度远高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电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增强。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可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建议。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业企业应着力于改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提升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政府应狠抓污染源,着重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污水所排放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中重度污水排放量,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水循环和土地灌溉中,实现废水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与污水资源化。能源开发方面,国家和企业应正本清源,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找到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资源开采量和使用量的管控权,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石油、核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能减耗的相关工作,削减能源的耗损,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与工业化方面,国家、政府和企业应助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企业应坚持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国家和政府应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林祥顺[6](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邯郸主城区街道活力量化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发展向高质量阶段转变的同时,以机动车为主要衡量尺度的规划弊端逐渐暴露,如公共空间缺失、场所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因此,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需要突出强调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和活力的重要性,街道活力的营造和提升已经是当前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对街道空间活力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街道空间活力为研究内容,首先梳理和把握街道空间活力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动态,明晰街道空间活力的内涵和来源。从街道活力承载的场所属性、街道活力产生的主体以及街道活动要素的具象出发,确立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的三个维度,即街道空间活力的载体、主体和客体。其次,本文选取邯郸主城区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从街道载体、主体、客体三个维度中分析出四个主要层面的基础研究数据,其分别是街道空间特征、街道客观构成要素、街道热力综合特征以及街道兴趣点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邯郸主城区街道空间活力量化研究:通过街道空间特征分析街道在研究范围内的区位性、可达性;通过街道客观构成要素研究街道绿视率、开阔度等街道空间物质构成要素;通过街道热力综合特征分析街道的热力分布特征和时空特征;通过街道兴趣点要素特征研究兴趣点空间分布特征与聚集热值区域。本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在各维度与层面基础数据分析之后,结合数据标准化处理流程,提出多数据协同街道活力量化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整合多维度多层面的街道量化数据,形成街道综合活力指数。该指数能够直观体现街道在综合方面的活力大小,并以此为依据将研究范围内的街道分成不同的街道活力等级,并针对性提出主城区街道活力提升策略。该研究方法针对主城区做出了具有适宜性和创新性的城市街道活力量化分析研究,丰富了街道活力量化研究方法,为同样体量的城市区域的活力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方睿荣[7](2021)在《遗产价值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分类及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以歙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遗产价值保护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之要义。当前社会现代化更替、传统村落开发性经营等现象导致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出现缺失,对传统村落遗产价值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迫在眉睫。本文以歙县14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遗产价值保护为视角,构建了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探寻如何在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认知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策略。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出传统村落遗产价值保护的理论基础,构建全文的分析框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遗产丰富度、遗产活力度、遗产可接触度3个维度的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将对歙县田野调查得到的各项数据带入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各传统村落3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对评价结果分析发现传统村落之间保护现状和发展潜力有较大差别,各传统村落3各维度的分水平有较大差异,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然后,本文使用三维矩阵模型划分8个区间,通过层次聚类法进行分析,最终将传统村落类型归纳总结为遗产衰败型、传承困境型、遗产活力型、活态传承型4种。最后,本文针对每种类型的传统村落,通过评估逻辑框架的构建,在K-means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遗产衰败型、遗产活力型、传承困境型3种类型传统村落的主要调控措施,对传统村落进行精准保护利用;并依托活态传承型传统村落在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通过最小累计阻力路径法构建歙县县域遗产廊道,最终得到两横两纵共计4条遗产廊道和文化传承核心区、特色产业发展区、遗产资源保护区3个层级的保护区划,初步绘制出歙县传统村落一体化保护的框架。本文科学认知传统村落遗产价值,构建遗产价值保护视角的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发展路径与策略,为传统村落精准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图[33]表[38]参[87]
赵志强[8](2021)在《基于城市多源开放数据的交通噪声预估模型及规划防治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污染因素。城市规划是对区域各项功能的综合部署,与交通噪声污染密不可分,但既有噪声研究多局限在微观层面上,致使城市规划领域中交通噪声有效预估的缺失和防治技术的匮乏。针对交通噪声预估和防治的局限性,欧美国家已经采取从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而我国对城市交通噪声的研究虽然刚起步不久,但也开始认识到“合理的区域规划是解决城乡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的治本之道”。本文以大连市区为例,在对交通噪声预估和防治的研究中引入城市规划理念。基于街区层级下300m×300m的网格尺度,在众多的开放数据中筛选出建筑数据、道路数据、兴趣点数据和活力值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利用建筑数据和道路数据绘制研究模型,对道路数据进行Depthmap空间句法的可达性分析,对兴趣点数据和活力值数据进行GIS空间聚类分析,通过两者结合探究多源开放数据对交通噪声的影响,然后分别建立传统计量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对交通噪声的预估和影响要素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街区层级下城市交通噪声存在空间聚集性,随着空间位置的靠近,聚集性越明显,相关性越高。由空间自相关证实,交通噪声存在高-高聚聚、低-低聚集、高-低聚集以及低-高聚集四种情况,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在城市中大量存在且集中分布,而高-低聚集和低-高聚集在城市中分布相对较少。分析不同聚集区域的特征,对街区层级下出现的交通噪声问题通过局部改善道路和建筑加以解决。(2)在网络平台数据中,兴趣点数量越多、越密集的区域,活力值相对越大,交通噪声的声压级相对越大。其中交通类兴趣点(以停车场、公交车站为主)与交通噪声正相关性最高,对交通噪声的解释能力高达17.72%,住宅类兴趣点(以居民楼为主)与交通噪声的负相关性最高,对交通噪声的解释能力高达11.09%,活力值(代表相对人口密度)与交通噪声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对交通噪声的解释能力高达15.28%,网络平台数据对交通噪声的解释能力R2=0.351,说明网络平台数据中的兴趣点和活力值能够有效的解释和预估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3)对于空间句法而言,不论是轴线模型还是线段模型,整合度和选择度均与交通噪声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并且整合度对交通噪声的解释能力明显强于选择度,由于整合度高的地方可达性好,说明道路的可达性与交通噪声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整合度越高,道路的可达性越好,交通噪声的声压级越大。对比两种模型下的三组指标组合,证实线段模型下的标准化角度整合度和标准化角度选择度对交通噪声的解释能力最强R2=0.492,说明由道路数据计算得到的空间句法指标能够有效的解释和预估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4)基于多源开放数据建立的传统计量模型中,对交通噪声解释能力最强的指标组合是标准化角度整合度、交通类兴趣点、住宅类兴趣点和活力值,它们能够用来对城市交通噪声进行一个快速的评估。与基于城市规划要素建立的传统计量模型(R2=0.557)对比后,发现基于多源开放数据建立的传统计量模型(R2=0.566)拟合度更高、解释能力更强,并且在数据获取方面比城市规划要素更加方便。通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四类指标对不同区域内的交通噪声解释能力存在空间异质性,调节各个区域内影响程度较高的指标可以达到改善交通噪声的目的。本文在交通噪声的预估和防治中引入城市规划理念,在众多的开放数据中筛选出有效的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基础,结合多种研究方法与模型,探究了多源开放数据对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及影响规律,在交通噪声的预估和防治领域取得一定创新,研究成果同样能够指导城市规划。
王霞[9](2021)在《消费行为视角下曲靖市主城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城市的建设和商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增长的刺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社会”逐渐成为重要的时代发展背景。其中,消费行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商业街区空间形态针对消费观念的转变,呈现综合性发展和多功能融合。因商业街区在公共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归纳并总结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研究其内在变化原因,既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对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行为变化,总结了不同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特征。一方面,梳理相关的要素研究,归纳当下商业街区空间发展的主要指导理论;另一方面,总结了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典型布局模式。然后结合曲靖市中心商业街区,对重点商业街区进行实例研究,因曲靖市商业空间肩负快发展、多功能、新活力的任务,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它是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以其为研究载体,结合消费者行为学,对曲靖市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大数据采取来评估研究区域商业街区的空间结构,从而掌握当下研究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态模式。最后,对未来消费行为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究,探索未来商业街区空间的发展趋势,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把握适宜其发展的方向,并对研究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李嫣懿[10](2021)在《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兼具自然人工特征的区域,也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生命力的空间。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用地呈现大规模扩张趋势,城市空间格局也不断由城市中心向四周蔓延。城市滨水空间本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用地的挤压,许多建筑开始侵占滨水空间,导致滨水空间出现大量居住建筑,最终使滨水空间的公共性、生态性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特色风貌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对滨水空间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局部层面的规划,还要关注它对城市发展有何促进作用,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如何延续的问题。本论文从环境行为学、景观生态学、“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关理论对滨水空间优化策略的理论支持。结合城市滨水空间的优秀案例,从城市整体、滨水空间以及滨水空间重点地段进行分析,提取案例中理论设计对滨水空间的指导作用,并选择景洪市澜沧江沿岸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滨水建设与自然生态景观维护、生态绿地空间系统构建与优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本论文提出针对景洪市滨水空间的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渗透性,提升滨水空间公共性和文化特色,优化建筑高度分布、分层次控制等措施,并对景洪市澜沧江两岸的绿地空间使用、建筑风貌等相关城市设计要素提出优化建议,对同类型城市滨水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西安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研究内容界定 |
1.2.1 街道空间 |
1.2.2 生活性街道 |
1.2.3 街道活力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历程 |
1.4.2 街道活力相关理论研究 |
1.4.3 街道活力实证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街道活力理论研究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街道空间的发展演变 |
2.1.1 街道空间的历史起源 |
2.1.2 街道空间的美学追求 |
2.1.3 街道空间效率至上 |
2.1.4 街道空间回归人本 |
2.2 街道活力的理论研究 |
2.2.1 街道空间总体研究维度 |
2.2.2 街道空间的活力现状 |
2.2.3 街道活力的构成要素 |
2.3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1 确定评价维度 |
2.3.2 评价指标筛选 |
2.3.3 数据来源 |
2.3.4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回坊生活性街道现状研究 |
3.1 回坊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背景分析 |
3.1.1 回坊片区社会空间 |
3.1.2 回坊片区物质空间 |
3.1.3 回坊生活性街道概况 |
3.2 回坊生活性街道分类方法与依据 |
3.2.1 回坊生活性街道分类方法 |
3.2.2 回坊生活性街道分类依据 |
3.3 回坊生活性街道分类研究 |
3.3.1 居住—生活性街道 |
3.3.2 商业—生活性街道 |
3.3.3 宗教—生活性街道 |
3.4 本章小结 |
4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量化研究 |
4.1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外在表征量化分析 |
4.1.1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外在表征的时间分布规律 |
4.1.2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外在表征的空间分布规律 |
4.2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空间载体量化分析 |
4.2.1 街道空间容纳力量化分析 |
4.2.2 街道空间吸引力量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策略 |
5.1 回坊生活性街道总体活力影响因素 |
5.1.1 街道活力促进性与遏制性影响因子 |
5.1.2 街道活力敏感性与迟钝性影响因子 |
5.1.3 回坊生活性街道总体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5.2 不同类型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影响因素 |
5.2.1 居住—生活性街道活力影响因素 |
5.2.2 商业—生活性街道活力影响因素 |
5.2.3 宗教—生活性街道活力影响因素 |
5.3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提升策略 |
5.3.1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提升的原则 |
5.3.2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宏观提升策略 |
5.3.3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微观提升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测度 |
6.1.2 回坊生活性街道分类研究 |
6.1.3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的时空差异 |
6.1.4 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 |
6.1.5 不同类型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提升策略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回坊片区街道热力图 |
附录二: 回坊生活性街道量化指标一览表 |
附录三: 相关性分析结果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4)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城市创新空间 |
1.2.2 众创空间 |
1.2.3 微区位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进展 |
1.3.2 众创空间研究进展 |
1.3.3 区位布局和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
1.3.4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案例与研究体系构建 |
2.1 理论解读 |
2.1.1 创新、众创相关理论 |
2.1.2 区位、微区位相关理论 |
2.1.3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理论 |
2.1.4 生活圈理论 |
2.2 案例研究 |
2.2.1 国外案例 |
2.2.2 国内案例 |
2.2.3 借鉴启示 |
2.3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影响因子选取 |
2.3.1 基于理论研究的影响因子研究 |
2.3.2 基于主体感知的影响因子研究 |
2.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与解读 |
2.4.1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构建 |
2.4.2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研究体系指标解读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分布的区位特征分析 |
3.1 西安众创空间发展情况 |
3.1.1 西安创新产业发展环境 |
3.1.2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演化历程 |
3.2 西安众创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
3.2.1 总体空间格局 |
3.2.2 空间发展导向 |
3.2.3 空间聚类特征 |
3.2.4 众创空间布局与城市结构的耦合关系 |
3.3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
3.3.1 西安众创空间的类型 |
3.3.2 西安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特点 |
3.3.3 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布局特征 |
3.4 西安众创空间布局与各微区位因子的关系 |
3.4.1 区位发展基础要素 |
3.4.2 区位社会区域要素 |
3.4.3 区位地点感知和行为文化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典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实证 |
4.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4.1.1 典型实例选取 |
4.1.2 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街区层面表达要素 |
4.2 众创空间集聚区的微区位特征 |
4.2.1 各集聚区基本情况 |
4.2.2 发展基础特征 |
4.2.3 社会区域特征 |
4.2.4 地点感知特征 |
4.2.5 行为文化特征 |
4.3 独立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 |
4.3.1 各众创空间基本情况 |
4.3.2 发展基础特征 |
4.3.3 社会区域特征 |
4.3.4 地点感知特征 |
4.3.5 行为文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研究 |
5.1 特征规律提炼 |
5.1.1 发展基础规律 |
5.1.2 社会区域规律 |
5.1.3 地点感知规律 |
5.1.4 行为文化规律 |
5.2 类型时序特征 |
5.2.1 类型性特征 |
5.2.2 时序性特征 |
5.3 动力机制解析 |
5.3.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客观因子权重获取 |
5.3.2 基于综合调研分析的主观因子权重获取 |
5.3.3 综合视角下众创空间微区位因子权重比较 |
5.3.4 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体系构成的动力机制 |
5.4 组织模式阐释 |
5.4.1 “城市众创发展圈”的理想微区位组织模式 |
5.4.2 不同空间属性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
5.4.3 不同专业性质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偏好 |
5.5 本章小结 |
6 规划视角下众创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
6.1 规划引导策略 |
6.1.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视角 |
6.1.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视角 |
6.2 街区设计策略 |
6.2.1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
6.2.2 完善城市设计引导 |
6.3 众创提升策略 |
6.3.1 布局选址优化策略 |
6.3.2 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
6.3.3 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西安众创空间使用感受调查 |
附录二:西安众创空间微区位布局特征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
致谢 |
(5)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
1.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
1.3.3 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
2.1 研究区域 |
2.2 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
2.2.1 经济规模分析 |
2.2.2 产业结构分析 |
2.2.3 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
2.3 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分析 |
2.3.1 水资源状况分析 |
2.3.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
2.3.3 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分析 |
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分析 |
3.2.1 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子系统分析 |
3.2.2 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分析 |
3.3 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 |
3.3.1 经济活力子系统分析 |
3.3.2 创新驱动子系统分析 |
3.3.3 绿色发展子系统分析 |
3.3.4 人民生活子系统分析 |
3.3.5 社会协调子系统分析 |
3.4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 |
4.1.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 |
4.1.2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标准 |
4.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时空分异分析 |
4.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特征 |
4.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
4.3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预测 |
4.4.1 预测模型 |
4.4.2 模型预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空间自回归模型 |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选择 |
5.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 基于SAR-GWR模型的耦合驱动力分析 |
5.3.1 耦合驱动力全局规律分析 |
5.3.2 耦合驱动力局部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6)基于多源数据的邯郸主城区街道活力量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得到广泛关注 |
1.1.2 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繁荣与不足并存 |
1.1.3 大数据背景下街道研究的新方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街道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综述归纳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街道空间活力相关概念与方法 |
2.1 相关概念内涵 |
2.1.1 街道活力 |
2.1.2 街道空间 |
2.1.3 多源数据概念 |
2.2 Arcmap空间处理方法 |
2.2.1 近邻工具 |
2.2.2 空间连接 |
2.3 街景图像语义识别方法 |
2.3.1 街景图像获取来源 |
2.3.2 街景图像自动化及设置参数 |
2.3.3 街景图像识别与切分方法 |
2.4 街道热力数据处理方法 |
2.4.1 街道热力基础数据 |
2.4.2 街道热力数据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街道空间特征与活力要素分析 |
3.1 街道空间涵盖内容及构成要素 |
3.1.1 街道空间涵盖内容 |
3.1.2 街道空间构成要素 |
3.2 街道活力构成要素 |
3.2.1 街道活力来源 |
3.2.2 街道活力构成要素 |
3.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
3.3.1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 |
3.3.2 街道活力载体评价指标 |
3.3.3 街道活力主体评价指标 |
3.3.4 街道活力客体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主城区街道现状及基础数据 |
4.1 研究范围与对象 |
4.1.1 研究范围概况 |
4.1.2 研究对象界定 |
4.1.3 主城区街道概况 |
4.2 主城区街道街景图像数据 |
4.2.1 街景图像样本点设置规则 |
4.2.2 街景图像采集设置参数 |
4.3 主城区综合热力数据 |
4.3.1 主城区综合热力特征概况 |
4.3.2 工作日主城区综合热力现状 |
4.3.3 休息日主城区综合热力现状 |
4.4 主城区活动构成要素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街道空间活力量化特征分析 |
5.1 街道空间特征分析 |
5.1.1 街道区位性 |
5.1.2 街道可达性 |
5.2 街道客观构成要素分析 |
5.2.1 街道绿视率 |
5.2.2 街道开阔度 |
5.2.3 街道围合度 |
5.2.4 街道机动化程度 |
5.3 街道热力综合特征分析 |
5.3.1 街道空间热力时空特征 |
5.3.2 街道空间热力变化特征 |
5.3.3 街道空间热力分布特征 |
5.4 街道兴趣点(POI)要素特征分析 |
5.4.1 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
5.4.2 要素空间聚集形态及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数据协同街道活力量化评价分析 |
6.1 多数据协同分析框架 |
6.2 基于数据标准化协同处理 |
6.2.1 街道空间特征数据协同 |
6.2.2 街道客观构成数据协同 |
6.2.3 街道热力综合数据协同 |
6.2.4 街道POI要素数据协同 |
6.3 街道活力量化评价分析 |
6.3.1 街道活力综合指数分布特征 |
6.3.2 街道活力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6.4 主城区街道活力提升策略 |
6.4.1 基于活力综合等级的街道活力提升原则 |
6.4.2 基于活力影响因素的街道活力提升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发表论文 |
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1 主城区街道空间特征与客观构成要素汇总表 |
附录2 主城区街道兴趣点要素与平均综合热力汇总表 |
附录3 街景图像水平方向180°垂直方向0°示例(和平路) |
附录4 主城区街道工作日(12月2日)热力图像示例 |
附录5 主城区街道休息日(12月5日)热力图像示例 |
附录表录 |
附录图录 |
(7)遗产价值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分类及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以歙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现代化更替导致传统村落保护出现危机 |
1.1.2 传统村落开发性经营的价值偏误 |
1.1.3 传统村落遗产活态传承面临困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区域概况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
2.1.2 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综述 |
2.1.3 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研究综述 |
2.1.4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2.2.1 价值导向保护理论 |
2.2.2 传统村落遗产属性及其构成 |
2.2.3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及其表现 |
2.2.4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保护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目的与原则 |
3.1.1 评价目的 |
3.1.2 评价原则 |
3.2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维度构建与评价指标提取 |
3.2.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维度构建 |
3.2.2 评价指标提取 |
3.2.3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确定 |
3.3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指标检验与筛选 |
3.3.1 遗产丰富度指标检验 |
3.3.2 遗产活力度及遗产可接触度指标检验 |
3.3.3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指标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结果分析与类型划分 |
4.1 遗产价值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结果 |
4.1.1 遗产丰富度评价结果 |
4.1.2 遗产活力度评价结果 |
4.1.3 遗产可接触度评价结果 |
4.1.4 遗产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遗产价值综合得分 |
4.1.5 歙县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评价结果抽样检验 |
4.2 三维矩阵模型构建与区间划分 |
4.2.1 三维矩阵模型构建 |
4.2.2 基于模型的歙县传统村落区间划分 |
4.3 各区间传统村落问题分析 |
4.4 遗产价值保护视角下歙县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
4.4.1 各区间传统村落遗产价值聚类分析 |
4.4.2 歙县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价值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策略 |
5.1 精明收缩,调控遗产衰败型传统村落转型发展 |
5.1.1 资源集约 |
5.1.2 静态博物馆式保护 |
5.1.3 合理清退 |
5.1.4 主要调控措施分析 |
5.2 保护发展,促进传承困境型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延续 |
5.2.1 产业提升 |
5.2.2 文化再造 |
5.2.3 共生系统构建 |
5.2.4 主要调控措施分析 |
5.3 开发管控,保护遗产活力型传统村落特色价值 |
5.3.1 社区营造 |
5.3.2 建设管制 |
5.3.3 清退警告 |
5.3.4 主要调控措施分析 |
5.4 区域协同,依托活态传承型传统村落构建区域一体化保护体系 |
5.4.1 人居环境改善 |
5.4.2 文化产业提升 |
5.4.3 区域协同发展 |
5.4.4 主要调控措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歙县一至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
附录2 歙县传统村落现状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基于城市多源开放数据的交通噪声预估模型及规划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严重 |
1.1.2 规划层面治理交通噪声的重要性 |
1.1.3 规划层面预估交通噪声的技术缺失 |
1.2 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规划领域中交通噪声的研究现状 |
1.3.2 规划领域中基于网络平台数据的研究现状 |
1.3.3 规划领域中基于道路可达性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4.1 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工具 |
1.4.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和开放数据获取 |
2.1 研究对象 |
2.2 基础数据获取 |
2.2.1 建筑数据 |
2.2.2 道路数据 |
2.3 网络平台数据获取 |
2.3.1 兴趣点数据 |
2.3.2 活力值数据 |
2.4 网格划分与赋值 |
2.5 空间句法理论 |
2.5.1 空间句法概述 |
2.5.2 空间句法量化方式 |
2.5.3 空间句法与交通噪声 |
2.6 本章小节 |
3 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 |
3.1 交通噪声模拟 |
3.1.1 交通流数据实测 |
3.1.2 交通流数据提取 |
3.1.3 交通噪声数据获取 |
3.2 空间权重关系 |
3.2.1 GIS空间权重矩阵 |
3.2.2 GeoDa空间权重矩阵 |
3.3 交通噪声空间聚集性 |
3.4 本章小节 |
4 交通噪声与网络平台数据的关联 |
4.1 兴趣点对交通噪声的研究 |
4.2 活力值对交通噪声的研究 |
4.3 网络平台数据对交通噪声的定量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交通噪声与道路可达性的关联 |
5.1 轴线模型下的交通噪声研究 |
5.2 线段模型下的交通噪声研究 |
5.3 空间句法对交通噪声的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多源开放数据结合对交通噪声的研究 |
6.1 多源开放数据结合下的预估模型 |
6.2 开放数据与城市规划要素的对比 |
6.3 多源开放数据结合下的分析模型 |
6.3.1 规划防治策略 |
6.3.2 最优模型选择 |
6.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研究区域交通流量和交通噪声实测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消费行为视角下曲靖市主城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
1.1.2 消费行为转变对商业街区空间提出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及相关要素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城市结构理论 |
2.1.2 中心地理论 |
2.1.3 中心商业街区 |
2.1.4 马斯洛需求层次 |
2.1.5 城市形态学与空间布局模式 |
2.1.6 聚集效益理论 |
2.1.7 HOPSCA原则 |
2.1.8 环境行为学 |
2.2 消费行为 |
2.2.1 定义 |
2.2.2 消费行为变化 |
2.3 商业街区 |
2.3.1 商业街区空间 |
2.3.2 商业街区的发展 |
2.3.3 从商业中心区到中央活力区(CAZ)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消费行为视角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模式 |
3.1 消费行为影响下商业空间的演变 |
3.1.1 商业空间演变 |
3.1.2 商业街区的布局发展 |
3.1.3 消费行为与空间形态 |
3.2 典型商业街区发展现状实例分析 |
3.2.1 “无顶”的商业街区 |
3.2.2 “有顶”的商业街区 |
3.2.3 “无顶+有顶”的商业街区 |
3.2.4 选取案例的特征总结 |
3.3 案例对比分析 |
3.3.1 沿街线状开发:单一化线性纯步行商业街 |
3.3.2 均质面状开发:多元化商业街扩展 |
3.3.3 核心聚集开发:综合化高度聚集商业职能增强 |
3.4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 |
3.4.1 经济空间:随城市经济而发展 |
3.4.2 地理区位:围绕城市中心区建设 |
3.4.3 社会空间:随所在区域规划定位而发展 |
3.5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模式总结 |
3.5.1 步行街:室外空间 |
3.5.2 MALL:室内空间 |
3.5.3 步行街+MALL:室内外空间连接 |
3.5.4 集合体:室内外空间聚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曲靖市主城发展现状及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
4.1 曲靖市麒麟区概况 |
4.1.1 区位 |
4.1.2 经济 |
4.1.3 人口 |
4.1.4 消费模式 |
4.1.5 商业发展 |
4.1.6 消费结构 |
4.2 麒麟区商业街区概况 |
4.2.1 商业总量 |
4.2.2 商业布局 |
4.3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
4.3.1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研究范围 |
4.3.2 研究区域概况 |
4.3.3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现状 |
4.3.4 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梳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探索 |
5.1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5.1.1 地理区位:奠定商业空间基本形态特征 |
5.1.2 空间节点:空间复合化的促生与制约 |
5.1.3 用地布局:存量规划中的土地再利用 |
5.1.4 街道街廓:边界的控制与引导 |
5.1.5 交通条件:内部组织与外部扩展牵引 |
5.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 当下消费行为对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 |
5.3.1 消费层次是中心商业空间形态发展的内在驱动 |
5.3.2 空间结构随着城市更新的升级而变化 |
5.3.3 空间呈现郊区化、分散化的交替 |
5.3.4 商业空间复合化的必然 |
5.4 现有问题与发展机遇 |
5.4.1 问题 |
5.4.2 机遇 |
5.5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趋势与建议 |
5.5.1 发展趋势 |
5.5.2 优化建议 |
5.6 未来消费行为模式探究 |
5.7 未来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解读消费行为变化的特征 |
6.1.2 中心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模式 |
6.1.3 麒麟区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发展所面对的机遇 |
6.1.4 对未来消费行为模式提出探讨 |
6.1.5 提出未来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发展的策略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10)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滨水空间更新发展分析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滨水空间 |
2.1.2 “城市双修” |
2.1.3 生态文明理念 |
2.2 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
2.2.1 国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
2.2.2 国内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利用分析 |
2.2.3 城市更新与滨水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2.2.5 滨水空间岸线利用分析 |
2.3 与滨水空间相关理念 |
2.3.1 “田园城市” |
2.3.2 景观生态学 |
2.3.3 城市意象五要素 |
2.3.4 公共性理念分析 |
2.3.5 环境行为学 |
2.3.6 山水型城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水空间优化引导分析 |
3.1 滨水空间与城市关系 |
3.1.1 滨水空间与城市发展关系 |
3.1.2 河流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
3.1.3 滨水城市空间形态 |
3.2 滨水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关系分析 |
3.2.1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绿道系统相结合 |
3.2.2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相结合 |
3.2.3 案例分析总结 |
3.2.4 城市滨水空间形态分类 |
3.3 滨水空间特征分析 |
3.3.1 对人群的共享性 |
3.3.2 对城市的可识别性 |
3.3.3 对空间的延续性 |
3.3.4 对生态的促进性 |
3.3.5 对多元文化的兼容性 |
3.4 城市滨水空间案例分析 |
3.4.1 广州市滨水空间研究—以海珠广场、林则徐公园、花城广场为例 |
3.4.2 桂林市滨水空间分析—以两江四湖片区为例 |
3.4.3 南宁市江南区滨江公园为例 |
3.4.4 案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1 景洪市滨水区域发展概况 |
4.1.1 景洪城发展 |
4.1.2 景洪城市空间布局 |
4.1.3 景洪市澜沧江沿岸发展演变 |
4.1.4 景洪城市水系现状情况 |
4.1.5 景洪市绿道系统与水系结合情况 |
4.2 景洪市规划分析 |
4.2.1 上位规划分析 |
4.2.2 城市现状水系布局用地与规划对比分析 |
4.3 滨水区域现状岸线功能分析 |
4.3.1 澜沧江两岸规划政策引导 |
4.3.2 澜沧江两岸总体利用分析 |
4.3.3 景洪市滨江住区开发分析 |
4.4 景洪市滨水空间现状问题 |
4.4.1 城市与水体整体连结性较差 |
4.4.2 滨水空间用地功能混乱、自身特色消失 |
4.4.3 重点区域不突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分析 |
5.1 滨水空间整体开发策略分析 |
5.1.1 滨水空间设计原则分析 |
5.1.2 滨水空间规划原则与布局 |
5.1.3 城市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
5.2 滨江地区空间更新要素策略 |
5.2.1 尺度的适宜性 |
5.2.2 视觉的优美性 |
5.2.3 空间的有序性 |
5.3 滨江地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 |
5.3.1 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 |
5.3.2 构建纵向滨水空间渗透性 |
5.3.3 提升滨水区域公共性 |
5.3.4 强化城市自身文化 |
5.3.5 优化滨水空间建筑高度 |
5.3.6 滨水空间驳岸特色化设计 |
5.3.7 重点地段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语 |
6.2 结论 |
6.3 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西安回坊生活性街道活力测度研究[D]. 黄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西安城市众创空间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万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D]. 辛韵.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基于多源数据的邯郸主城区街道活力量化评价研究[D]. 林祥顺.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7]遗产价值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分类及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以歙县为例[D]. 方睿荣.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8]基于城市多源开放数据的交通噪声预估模型及规划防治策略[D]. 赵志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消费行为视角下曲靖市主城中心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D]. 王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李嫣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