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侯章帅[1](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王艳鹏[2](2019)在《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文中提出秦岭造山带作为华北与扬子板块长期汇聚形成的复合型大陆碰撞造山带,其构造演化过程始终与华北南缘盆地处在盆山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体系中。依据造山带内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作用,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得到很好的限定,但由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记录的缺乏,导致对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这一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其与华北南缘的盆山耦合关系长期存在较大的争议。豫西宜阳地区作为华北南缘发育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叠合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盆地形成和沉积期间接受了大量来自盆地外缘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可能记录了秦岭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和华北南缘盆地沉积充填的细节,对全面认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和华北南缘构造体制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华北南缘宜阳地区的中二叠统-下三叠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约束宜阳地区沉积地层的物质来源及在垂向序列上的演化特征,在结合对同时期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造山带对周缘盆地的形成及沉积的控制作用,为恢复华北南缘和秦岭造山带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盆山构造格局以及耦合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沉积响应依据。主要认识如下:(1)宜阳地区在中二叠世-早三叠世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沉积环境经历了海退、初次湖侵、湖退、再次湖侵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其中,石盒子组呈现由下部的三角洲前缘向上部的三角洲平原演变的特征;孙家沟组呈现由辫状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湖侵沉积序列;刘家沟组显示出由下部的湖泊三角洲前缘向上部的湖泊三角洲平原演化的湖退特征;和尚沟组再次呈现由滨湖到浅湖的湖侵演化过程。宜阳地区在孙家沟组沉积期形成由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体系向陆相河湖沉积体系的转变,且湖盆环境经历多次水体动荡的变化,指示湖盆在该阶段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演化过程。(2)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的沉积物源进行了限定。其中,石盒子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北缘的内蒙古隆起区;孙家沟组沉积期间除了接受华北克拉通自身的物源外,北秦岭造山带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物源区也开始提供大量物源,且在孙家沟组中部显示了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显着单向物源特征;刘家沟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混合物源;和尚沟组的物源主要是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单向物源。(3)华北南缘地区在晚二叠世产生了新一期的构造转换过程,起始时间被限定在孙家沟组平顶山砂岩段沉积期。通过本次对宜阳地区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地层的物源分析,并结合前人关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物源研究,指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整体处于南高北低的古地理格局,北秦岭造山带为华北盆地提供了主要物源;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华北克拉通整体发生了大规模北升南降的构造转换过程,且在石盒子组沉积期间构造转换已经完成,华北北缘隆升剥蚀的物源已经能够到达华北南缘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南缘又产生了新的构造转换,北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南缘产生了幕式隆升,并开始作为新的物源区向华北南部盆地提供物源,伴随北秦岭造山带的强烈隆起,造成华北南缘沉积和构造古地理特征的显着转换。(4)此次华北南缘所反映出的往复升降的构造转换过程与其南侧秦岭造山带勉略洋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密切的联系。秦岭造山带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是在总体汇聚收缩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勉略洋的由逐步扩张伸展到最终俯冲消减的过程。我们认为此次华北南缘构造转换的动力应主要由勉略洋壳的北向俯冲提供,并从构造演化的沉积记录响应角度对秦岭造山带勉略洋壳的俯冲启动时间进行了限定,指示勉略洋的构造背景由中二叠世之前的扩张伸展向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俯冲挤压转化。(5)华北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南侧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尤其是北秦岭造山带的隆起造山过程。北秦岭造山带在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产生的两次幕式隆升与宜阳地区同时期的湖侵-湖退-再次湖侵的沉积旋回演化以及沉积充填特征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北秦岭构造活动活跃期,宜阳地区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表现出湖侵的演化序列特征,充填以泥质为主的较远的造山带物源;在北秦岭构造活动停息期,宜阳地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表现出湖退的演化序列特征,充填以砂质为主的较近的克拉通基底和造山带的混合物源。华北南缘的盆地性质在该时期可能不再仅仅是陆内克拉通拗陷型盆地的简单性质,而是已经开始向与造山带控制密切相关的同造山盆地转化。
程成[3](2018)在《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沉积序列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地理响应》文中认为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全球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以及生物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冰室-暖室的转化、大火山岩省的爆发、生物大灭绝和碳同位素的紊乱等,因而长期成为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包括二叠纪古地理演化模式、海平面变化模型、冰室-暖室转变的节点、生物灭绝的模式及诱因、海水地球化学组成异常的原因等在内的诸多问题均存在较大的争议,也成为当前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纪剖面为对象,尝试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和素材。陕西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时位于古特提斯洋的最东端,处于沟通古特提斯和泛大洋的重要通道上,成为探索两个大洋之间关系以及古特提斯洋演化的重要窗口。研究区二叠系地层发育齐全,沉积厚度巨大(>3km)且连续沉积,全球性的重要事件,如生物灭绝、冰期变化和Kamura事件等都可能在此有所反映。同时该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又成为探索中国中部古生代构造和古地理演化的重要场所。本文对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剖面进行了综合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并结合粘土矿物、碳氧同位素等特征来探讨二叠纪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同时以碎屑锆石的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为主要依据来分析秦岭造山带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取得如下一些认识和成果:1)从60件微体化石样品中发现具有地层划分对比意义的平台型牙形刺分子4属18种。根据牙形刺的产出情况将研究区二叠系划分出13个带,自上而下为:长兴阶(Changhsingian)的 Clarkina subcarinata 带和 C.changxingensis带;吴家坪阶(Wuchaipingian)的C.postbiteri带,C.dukouensis带,C.liangshanensis带和 C.orientalis带;卡匹敦阶(Capitanian)的Mesogondolellaposterserrata带,M shannoni带,M altudaensis带和 M.granti带;罗德阶(Roadian)的 M nankingensis 带;亚丁斯克阶(Artinskian)的Sweetognathus whitei带;阿瑟尔阶(Asselian)-萨克马尔阶(Sakmarian)的S.inornatus带。最后,主要依据牙形刺带对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剖面的生物地层进行重新划分,确立了 3统9阶,这是中国二叠纪地层第一条比较完整的牙形刺地层剖面,能够很好的进行全球对比。2)识别出13种岩相类型和12种微相类型,它们在剖面上的演化揭示研究区二叠系经历从早-中二叠世的碳酸盐岩台地(阶段1)到吴家坪期早期的混积台地(阶段2)到吴家坪期晚期至长兴期的碳酸盐岩台地的演化。其中,阶段1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和台地浅滩相,阶段2主要发育混积潮坪相和混积台地相,阶段3则以开阔台地相为主。同时,微相和沉积相的演变还显示研究区二叠纪经历了 12次较为明显的海侵-海退旋回。结合生物群的整体演化情况,即从早二叠世的有孔虫-绿藻组合(Chloroforam)逐渐演变为晚二叠世以苔藓和棘皮动物为主的广义苔藓-棘皮动物组合(Bryonodermextended),认为研究区二叠纪水体整体加深。研究区的海平面变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早二叠世略有下降,中二叠世为缓慢上升,中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为快速下降,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早期至中期为缓慢上升,吴家坪期中期至长兴期初期为缓慢下降,之后长兴期又略有上升。3)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167件碳酸盐岩样品分析表明,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高岭石和蒙脱石。其中,伊利石含量最高(70.9%),其后依次为绿泥石(8.6%)、伊蒙混层(8.3%)、高岭石(7.9%)和蒙脱石(4.4%)。粘土矿物的垂向变化揭示了 5个气候寒冷期:阿瑟尔期-早亚丁斯克期(P1)、晚亚丁斯克期-早空谷期(P2)、罗德期(P3)、晚卡匹敦期-吴家坪初期(P4)和中晚吴家坪期(P5),它们分别被气候温暖期所分隔。特别的,本次研究所识别出的气候事件可以与北美陆架上的气候事件及校正后的东澳大利亚冰期很好的对比,表明本次研究所恢复的二叠纪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空谷阶样品具有高岭石含量显着增加,伊利石含量显示减小的特征,暗示空谷期是一个重要的气候变暖期,其为晚古生代冰消的主要阶段。卡匹敦期既不是一个单纯的寒冷期也不是一个温暖期,而是由早期的相对温暖和晚期的相对寒冷组成。其中,晚期的变冷事件是可能Kamura事件在东特提斯洋的反映。4)二叠纪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生很大的波动,但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L和P-Tr界限附近,而二叠纪的整体变化情况研究较少。本次对西口剖面进行了系统采样,并对180件灰岩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试,从而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二叠纪碳同位素剖面。结果显示该剖面二叠系的δ13Ccarb值整体较高(平均值为+4.07‰),且具有“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即下二叠统阿瑟尔阶至亚丁斯克阶较低(B3至sx020,平均值为+2.28‰),向上整体增加到卡匹敦阶上部至吴家坪阶下部达到高值(B38至B58,平均值为+5.14‰),随后呈波动式缓慢下降并持续至长兴阶中部(B93至LDW,平均值为+2.85‰)。此外,西口剖面记录了亚丁斯克阶与空谷阶界限、G-L界限及P-Tr界限附近的碳同位素异常,并且卡匹敦阶还存在类似Kmaura事件的信号。此外,研究区早中二叠世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粘土矿物特征具有非常好的可对比性,表现为高的δ13Ccarb值对应高的伊利石含量,低的δ13Ccarb值对应低的伊利石含量,表明碳循环与古气候变化之间具有成因联系。5)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二叠系中占比最高的古元古代-新太古代锆石(2700-1760 Ma,峰值分别为2547和1893 Ma;约占71.9%)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中、新元古代锆石(1200-770 Ma,峰值分别为1037和870 Ma;约占13%)主要来自北秦岭地体;古生代锆石(512-256Ma,峰值包括450、324和270 Ma;约占10%)主要来自北秦岭地体和华北板块南缘。表明二叠纪时南秦岭是华北-秦岭联合板块的组成部分,属于联合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同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占大多数,表明来自华北板块的物质占多数,二叠纪时南秦岭能够接受大量来自华北板块的碎屑物质,表明南秦岭与华北板块之间不存在物理屏障,暗示北秦岭的隆起部分在二叠纪之前遭受了严重剥蚀。缺乏扬子的物质,表明南秦岭与扬子板块之间尚存一定的距离,但相似的地层和生物群特征暗示两者之间可能并不存在分割性的大洋。
曹婷丽[4](2017)在《陕西镇安二叠系碳酸盐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古气候指示》文中研究指明陕西镇安地区二叠纪时为古特提斯洋东部的一个孤立台地,二叠系地层连续发育,厚度巨大,是研究二叠纪古气候古环境的理想之地。本文通过对陕西镇安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相对含量的研究,来探讨研究区二叠纪的古气候特征及演化规律,并与华南、古特提斯地区进行对比,对探讨世界二叠纪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剖面(下二叠统三里冲组、石门垭组与垭子组,中二叠统五里坡组和水峡口组,下二叠统西口组、熨斗滩组和龙洞川组)进行了剖面测量和系统采样。实测剖面总长度7300m,地层总厚度3143m,采集样品272件,分离提取了其中172件碳酸盐岩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将分离得到的粘土矿物样品分别制备成自然定向片(N)、乙二醇定向片(EG)和高温定向片(550℃),对其进行XRD分析,并利用扫描得到的图谱进行定性分析和半定量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平均含量70.9%)、高岭石(平均含量7.9%)、蒙脱石(平均含量4.4%)、绿泥石(平均含量8.6%)和伊蒙混层(平均含量8.3%)。样品的Kübler指数矫正前几乎均大于0.25Δθ°,矫正后均大于0.42Δθ°,伊利石结晶度高,且没有出现从下往上结晶度变小的趋势,说明研究区粘土矿物受到埋藏成岩和变质作用的影响较低,可以指示源区的风化条件。根据研究区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本文用伊利石相对含量作为恢复古气候指标,伊利石含量高指示气候寒冷干燥,反之则温暖潮湿。伊利石相对含量变化显示研究区二叠纪古气候变化可分为8个段:即阿舍尔期(Asselian)至空谷期(Kungurian)中期的干冷期(P1);空谷阶(Kungurian)中期至卡匹敦期(Capitanian)中期经历了湿热(P2)-干冷(P3)-干冷暖湿交替(P4)的变化;卡匹敦期(Capitanian)中期至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早期的气候变冷(P5);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早期的短暂暖湿期(P6);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早期至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末期的气候逐渐变冷(P7);以及长兴期(Changhsingian)干冷暖湿交替显着的气候(P8)。同时,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二叠纪古气候变化受晚古生代冰期事件(LPIA)、Kamura事件及G-LB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此外,研究区罗德期(Roadian)存在一个持续约2.4 Ma的短暂寒冷期,这与前人认为的空谷期(Kungurian)以来气候逐渐变暖不一致,该寒冷期恰好位于二叠纪的第3个冰期(P3),暗示其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对比意义。
李飞[5](2016)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鲕粒结构特征及时空分布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文中认为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252 Ma)是地质历史时期最为严重的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早三叠世是该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的恢复期,也是地史时期环境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关注的热点。目前研究认为当时的地球环境受到诸如高温,极低的海水硫酸盐浓度,极高的二氧化碳分压,碳同位素的剧烈波动,强烈的陆缘风化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极大地延缓了早三叠世生物复苏进程。但是,这些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仍然缺乏关键沉积学证据的支持。碳酸盐鲕粒形成于海水,记录了海洋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利用鲕粒原生矿物学特征是判断海水化学成分波动最为可靠的沉积学标志之一,同时鲕粒也是研究微生物与碳酸盐相互作用的良好载体;并且早三叠世浅水剖面广泛发育含鲕粒的碳酸盐沉积,地层连续,具有良好的年代地层基础。基于这些理由,本论文以碳酸盐鲕粒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调研该时期全球范围内已有鲕粒发育文献,结合野外实测剖面,利用传统的偏光、荧光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高分辨率的原位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综合分析了二叠纪最末期至早三叠世晚期之间鲕粒的分布时限,结构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古环境和古海洋化学方面的意义。本论文研究表明碳酸盐鲕粒在二叠纪最晚期(≈Hindeodus changxingensis牙形石带),Griesbachian 中晚期(Isarcicella isarcica 和 Clarkina carinata牙形石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最早期(主要位于Neospathodus dieneri牙形石带),以及 Smithian 晚期至 Spathian 最早期(主要位于Pachycladina-Parachirognathus组合带)最为发育。这些时期同时也是海水缺氧事件,碳同位素快速波动以及鲕粒粒径显着增大(二叠末鲕粒粒径变化除外)的时期。从鲕粒全球分布来看,晚二叠世鲕粒灰岩分布范围极其有限,仅见于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干旱气候环境,随着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发生,鲕粒发育迅速扩展到整个低纬度浅水地区。而后伴随后生动物的复苏在早三叠世晚期逐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靠拢。鲕粒灰岩在低纬度地区的广泛分布反映了当时整体显着增强的海水碳酸盐饱和度,这可能与当时温度以及极高的二氧化碳分压造成陆缘风化增强后的反馈机制有关。通过对鲕粒原位微区超高分辨率的LA-ICP-MS分析,本论文发现鲕粒不同纹层间具有稳定的轻稀土元素亏损和重稀土元素富集、La和Y正异常、Ce负异常(绝大部分)以及高的Y/Ho比值,显示出鲕粒具有和现代海水非常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这表明鲕粒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指示海水原生REE组成的指标,较生物骨骼矿物(如腕足和牙形石等)更具有优势,有着良好的适用前景。本次研究还发现鲕粒中具有强烈荧光且微生物残余物丰富的暗色纹层REE组成,整体较无(弱)荧光且微生物残余物稀少的亮色纹层富集,相似的现象还出现在叠层石微生物层与相邻胶结物层以及现代微生物培养实验中。这暗示着鲕粒纹层内微生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作用。此外,微生物残余富集层内还存在与生物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的Ba,Zn,P等元素异常,而在相邻的微生物残余贫乏层内不具有类似特征。特别是元素Zn,常作为金属酶类(如碳酸酐酶)的活性中心参与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能够显着提升固碳效率。基于这些特征我们推测微生物参与了鲕粒暗色纹层的建造,并且根据不同纹层间Ce异常值的差别认为鲕粒纹层绝大多数是由光合自养型微生物参与形成的,一些异养型微生物(如反硝化细菌)可能也起到了部分作用,本次研究尚未发现硫酸盐还原菌参与鲕粒形成的证据。通过系统研究鲕粒从二叠系顶部至下三叠统地层中鲕粒原生矿物学特征发现,二叠纪末鲕粒原生矿物由以文石占绝对优势,向早三叠世间歇性发育原生低镁方解石质鲕粒和双矿物鲕粒(同时由文石和方解石两种矿物组成)转变,后者在保存状态、内部结构和元素地球化学方面与文石鲕存在明显差异。海水Mg/Ca,大气二氧化碳分压,温度与硫酸盐浓度共同制约着海洋环境下非骨屑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及组成,并且这些因素之间互相制约。“文石海”时期高硫酸盐浓度,低二氧化碳分压、冰室气候等特征在早三叠世完全发生反转,取而代之的为极低的海水硫酸盐浓度,热室气候,以及极高的二氧化碳分压。这暗示着早三叠世海水化学成分在灭绝事件之后发生了显着改变,前人普遍认为的早三叠世“文石海”观点可能需要谨慎对待,而Mg/Ca是否发生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因此,以鲕粒为研究对象从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角度分析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之后的海洋环境状况,为今后对这段时期以及地史时期其他阶段的古海洋环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郑秀娟,鲍志东,冯增昭[6](2013)在《21世纪初十年中国古地理学发展概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与人类以及各种生物赖以生活和生存的古今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分支学科,即地层古地理学或地史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或沉积古地理学、自然地理古地理学和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配合,研究综合性的古地理,从而更好地为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服务,为人类适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并存服务。
谢其锋[7](2012)在《南祁连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文中提出南祁连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海相地层是中国西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探的目标层系。南祁连盆地位于祁连山造山带西南缘,属于祁连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祁连造山带是我国内陆地区典型的加里东期构造带,其古生代的大地构造位置比较特殊,在不同构造阶段分别受控于华北板块、祁连板块、柴达木-西秦岭板块、巴颜喀拉板块和扬子板块等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南祁连盆地经过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改造与叠加,形成了加里东构造带基础上的二叠系-三叠系的海相残留盆地。本论文以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二叠系-三叠系构造-沉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地质剖面实测、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测试和泥岩有机元素测试等作为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海相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条件。依据南祁连盆地及邻区现有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层间的接触关系,不整合面上下不同时代岩性、岩相变质程度、岩浆活动、构造变形、沉积厚度等的巨大差异揭示研究区构造演化阶段经历了石炭纪陆内稳定拗陷阶段、二叠纪陆内裂陷阶段、三叠纪陆内稳定拗陷阶段以及侏罗纪-早白垩世陆内强烈隆升阶段和古近纪广盆形成阶段和新近纪强烈冲断作用阶段等。根据南祁连盆地基底性质,盖层结构组成,构造格局排列方向和区域大断裂,结合研究区实际地质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十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及若干个二级构造单元。北部地区主要由单向冲断型半背斜,对冲型单斜和对冲型复式半向斜构成;中部地区主要由背冲型、单向冲断型和对冲型复向斜,背冲型复背斜组成;西南部地区主要由对冲型半背斜,断隆,单向冲断型复向斜和复背斜及复杂断块组成。根据研究区二叠系-三叠系砂岩、泥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探讨了沉积水体古盐度、水动力,沉积物离岸距离远近、沉积速率和古生产力特征,指出二叠系-三叠系以缺氧-还原程度中等的浅水沉积,水体古盐度整体偏低,沉积物受陆地影响较大;二叠系沉积物古生产力整体较差,三叠系明显高于二叠系,海侵背景下水体水动力能量大,海退时较小。南祁连盆地二叠纪海相地层构造环境由勒门沟期被动陆缘转变成哈吉尔期活动陆缘环境,陆相二叠系构造环境介于被动、活动陆缘之间。通过对南祁连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指出,草地沟组(P2c)、大加连组(T2d)碳酸盐岩和尕勒得寺组(T3g)暗色泥页岩为三套有利烃源岩,总体评价碳酸盐岩属差-中等烃源岩,泥页岩为较好烃源岩。中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和上三叠统暗色泥页岩可作为盆地的区域性盖层。
孔为伦,李双应,万秋,杜叶龙,王松[8](2011)在《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和烧失量的测定,探讨了"年代效应"的校正和古盐度、古温度的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古盐度Z值大于120,为海相沉积,与沉积环境的研究结论一致;用校正后的δ18O计算出灰岩形成时的古海水温度为13.4~35.1℃,与前人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碳氧同位素值在少数层位有较大的偏差;烧失量数据总体较为平稳;沉积相和颗粒/基质、亮晶含量、平均粒径和生物颗粒含量地层分布曲线反映了该区二叠纪古海洋生产率、有机质埋藏速率、古水温、古气候及洋流强度等因素的变化。
孔为伦[9](2011)在《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中上扬子北缘地区中晚二叠世地层剖面的野外勘测、室内碳酸盐岩薄片粒度和成分统计分析,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以及碳酸盐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烧失量、碎屑岩地球化学等的综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区中晚二叠世的岩石类型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硅岩和煤四类,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硅质岩次之,煤较少。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其次是白云岩。石灰岩包括颗粒灰岩、泥粒灰岩、粒泥灰岩、灰泥石灰岩、礁灰岩、砾屑灰岩。根据微相特征,碳酸盐岩进一步分为生物碎屑颗粒灰岩、团块颗粒灰岩、核形石颗粒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鲕粒灰岩、砂屑生物碎屑、泥晶粉屑灰岩。白云岩包括泥-粉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碎屑岩包括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硅岩包括薄层硅岩、似层状硅岩、透镜状和团块状硅岩。通过碳酸盐岩定量分析,赋予平均粒径、簸选率和颗粒/基质比权值后得出的水动力指数能反映灰岩沉积时的水动力强弱程度。根据簸选率和水动力指数的相关性,并参照前人的研究结果将水动力条件划分为五类:I、II类水动力指数<4.90,为未簸选或簸选很差;III类在4.906.37之间,为略有簸选;IV类在6.379.01之间,为簸选较强;V类>9.01,为簸选强。研究区中晚二叠世沉积相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碳酸盐陆棚相、碳酸盐斜坡相、盆地相和滨岸碎屑岩相。碳酸盐台地主要发育于陕西镇安西口剖面三里冲组、石门垭组、垭子组、熨斗滩组、龙洞川组,陕西汉中梁山剖面栖霞组-长兴组大部分层位,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吴家坪组的部分层位,重庆华蓥山剖面长兴组以及栖霞组-吴家坪组的部分层位;碳酸盐陆棚主要发育于陕西镇安西口剖面水峡口组和西口组,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吴家坪组的大部分层位;碳酸盐斜坡主要发育于陕西汉中梁山剖面茅口组-吴家坪组部分层位,四川广元上寺剖面吴家坪组-长兴组的部分层位,重庆华蓥山剖面栖霞组-茅口组的部分层位;盆地主要发育于四川广元上寺剖面长兴组的部分层位,重庆华蓥山剖面吴家坪组部分层位;滨岸碎屑岩主要发育于陕西汉中梁山剖面吴家坪组底部,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和吴家坪组底部,重庆华蓥山剖面栖霞组和吴家坪组底部。根据碳酸盐岩薄片定量分析结果,二叠纪栖霞期和吴家坪期生物因素对沉积厚度的控制作用大于水动力因素,茅口期和长兴期水动力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沉积厚度的控制作用相似。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灰岩巨大的沉积厚度可能是与特殊的古地理位置和区域构造背景密切相关的。陕西镇安西口剖面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计算出的古盐度结果显示其均为海相灰岩,与沉积环境的研究结论一致。二叠纪古海水温度范围为13.4℃35.1℃,平均22.3℃,基本属二叠纪正常海水温度。该地区在整个二叠纪期间,生物碳酸盐岩加工厂生产力较高但存在波动,古海水盐度变化不大,古海水温度、水动力条件和洋流强度存在变化,有机质埋藏速率也存在变化。δ13C平均值明显超过了Keith和Weber总结的海相碳酸盐岩δ13C值变化范围-0.99-2.11‰的上界,表明二叠系碳酸盐岩相对富含13C。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系碳同位素总体呈现的持续高值现象为地史上碳同位素的演化规律作了重要的补充。研究区砂岩碎屑组分物源分析表明,物源具多源性,构造背景以再旋回造山带为主,但不排除弧和俯冲带的可能性。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源岩风化程度低到中等,碎屑岩沉积旋回和分选程度低,成熟度不高,为陆源碎屑组分的低等重组,源岩主要为中酸性长英质火山岩,也可能含有其它复杂成分,物源主要来自上部大陆壳。非迁移性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显示碎屑岩的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但不排除抬升基底和构造高地的影响。
牛新生[10](2009)在《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指出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是指已固结或半固结的经过一定距离搬运再沉积而产于正常沉积地层中规模较大的碳酸盐岩块,它和碳酸盐碎屑流一起均属于再沉积碳酸盐岩。在南西至甘孜―理塘,北西至东昆仑南缘,北至西秦岭,东南至龙门山的广大松潘地区内发育有多个时代形成的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盐碎屑流。围绕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存在有构造成因说和沉积成因说之争,深入研究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盐碎屑流有助于揭示区内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的面貌,进一步认识松潘地区基底性质和三叠系盆地性质。论文以发育于如年各组、香蜡台组、黑斯组和新都桥组中的碳酸盐岩块体以及西秦岭地区的碳酸盐碎屑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化石鉴定以确定再沉积碳酸盐岩的原始沉积时代,通过微相分析确定再沉积碳酸盐岩的原始环境,通过对寄主沉积层的研究确定了再沉积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系统研究了其沉积特征和古地理意义。炉霍―道孚和川主寺地区所发育的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寄主沉积层之间为同沉积关系。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出现于火山岩或碎屑岩中,孤立岩块与火山岩相接触的地方常见有烘烤边,并发生大理岩化,出现于碎屑岩中的异地碳酸盐岩块体长轴平行于寄主沉积层,顶部为其顶超,岩块发育常伴有碳酸盐碎屑流沉积,岩块的出现不改变地层的正常沉积序列。炉霍―道孚和川主寺地区的异地碳酸盐岩块体的时代均为晚泥盆世至三叠纪,岩块的原始形成环境为局限海、开阔海、台地―边缘浅滩、台地―边缘礁等碳酸盐台地环境。地球化学和沉积学分析表明,炉霍―道孚和川主寺地区的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均是同沉积裂谷作用的产物,后期受到构造作用的改造。松潘地区盆地腹地存在有统一稳定的基底,其上广泛沉积有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碳酸盐台地沉积。研究区自泥盆纪起一直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持续拉张裂陷的构造环境中,导致了碳酸盐台地多次拉张解体事件。中三叠世安尼期,自北而南,拉张作用逐渐增强,形成了地堑―地垒相间的地理地貌,北秦岭台地、白龙江台地、摩天岭台地、若尔盖隐伏台地及炉霍―道孚孤立台地由北向南分布。炉霍―道孚地区的碳酸盐台地一直持续到晚三叠世卡尼克期。
二、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
2.1 区域地质演化 |
2.1.1 全球构造背景 |
2.1.2 华南演化历史 |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
3.2.2 ARCGIS简介 |
3.2.3 GPLATES简介 |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
4.1 阿瑟尔期 |
4.2 萨克马尔期 |
4.3 亚丁斯克期 |
4.4 空谷期 |
4.5 罗德期 |
4.6 沃德期 |
4.7 卡匹敦期 |
4.8 吴家坪期 |
4.9 长兴期 |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
5.2 原型原位重建 |
5.3 小结 |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物源研究现状 |
1.2.3 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演化研究现状 |
1.2.4 物源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基本构造单元 |
2.2.1 华北陆块南缘 |
2.2.2 北秦岭 |
2.2.3 南秦岭 |
2.2.4 扬子陆块北缘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3.1 区域地层特征 |
2.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 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
3.1 地层剖面特征 |
3.2 沉积相分析 |
3.2.1 石盒子组 |
3.2.2 孙家沟组 |
3.2.3 刘家沟组 |
3.2.4 和尚沟组 |
3.3 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
3.3.1 海退沉积阶段 |
3.3.2 初次湖侵阶段 |
3.3.3 湖退沉积阶段 |
3.3.4 二次湖侵阶段 |
3.4 小结 |
4 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物源分析 |
4.1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
4.1.1 样品采集与统计方法 |
4.1.2 统计结果 |
4.1.3 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
4.2 古流向分析 |
4.3 泥岩地球化学分析 |
4.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4.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源岩属性分析 |
4.3.4 源区化学风化条件 |
4.3.5 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
4.3.6 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 |
4.4 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 |
4.4.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4.4.2 锆石阴极发光特征 |
4.4.3 锆石Th/U比值 |
4.4.4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4.4.5 潜在物源区的年代学特征 |
4.4.6 物源区分析 |
4.5 小结 |
5 华北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山耦合演化关系 |
5.1 基于沉积物源响应的华北南缘构造转换 |
5.1.1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沉积阶段 |
5.1.2 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沉积阶段 |
5.1.3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阶段 |
5.2 对秦岭勉略洋盆构造演化的制约 |
5.3 华北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盆山系统演化 |
5.3.1 中二叠世石盒子组沉积期 |
5.3.2 晚二叠世孙家沟组沉积期 |
5.3.3 早三叠世刘家沟组沉积期 |
5.3.4 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沉积期 |
5.4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测剖面资料 |
附表 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沉积序列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地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碳酸盐岩台地研究进展 |
1.3.2 碳酸盐岩与古气候古环境 |
1.3.3 二叠纪古气候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5.1 工作量统计 |
1.5.2 主要认识和成果 |
1.5.3 本文的亮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三章 牙形刺生物地层 |
3.1 研究概况 |
3.2 样品和方法 |
3.3 种属特征及带的划分 |
3.4 牙形刺带划分和地层划分对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4.1 研究方法 |
4.2 岩相特征 |
4.3 微相特征 |
4.4 台地演化 |
4.5 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指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指示 |
5.1 概述 |
5.2 研究方法 |
5.3 分析结果 |
5.4 二叠纪古气候分析 |
5.4.1 二叠纪的气候波动 |
5.4.2 晚古生代冰消(空谷阶变暖) |
5.4.3 卡匹敦期气候状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6.1 概述 |
6.2 研究方法 |
6.3 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阿瑟尔阶-亚丁斯克阶底部 |
6.4.2 亚丁斯克阶-空谷阶中部 |
6.4.3 空谷阶上部-沃德阶 |
6.4.4 卡匹敦阶-吴家坪阶底部 |
6.4.5 吴家坪阶-三叠系底部 |
6.4.6 碳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二叠纪构造古地理恢复 |
7.1 研究概况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7.3.2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7.3.3 砂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3.4 砂岩重矿物特征 |
7.4 周缘地块的锆石年代学特征 |
7.4.1 华北板块南缘 |
7.4.2 北秦岭 |
7.4.3 南秦岭 |
7.4.4 扬子板块北缘 |
7.5 讨论 |
7.5.1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7.5.2 砂岩构造背景 |
7.5.3 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 |
7.6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8.2.1 存在问题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灰岩成分定量统计结果 |
附表2 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粘土矿物定量计算结果 |
附表3 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
附表4 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纪碎屑锆石U-Pb数据 |
附表5 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纪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附表6 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陕西镇安二叠系碳酸盐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古气候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二叠纪古气候研究概况 |
1.1.2 粘土矿物在古气候恢复中的应用 |
1.2 研究区古气候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陕西西口地区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二叠系地层 |
2.2.1 地层划分 |
2.2.2 剖面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仪器及所需药品 |
3.3 粘土矿物的提取 |
3.4 粘土矿物定向片制备 |
3.5 粘土矿物定性分析 |
3.6 粘土矿物半定量分析方法及结果 |
第四章 气候指标及可行性分析 |
4.1 粘土矿物的性质及分类 |
4.1.1 伊利石(Illite) |
4.1.2 高岭石(Kaolinite) |
4.1.3 蒙脱石(Montmorillonite) |
4.1.4 绿泥石(Chlorite) |
4.1.5 混层矿物 |
4.2 气候指标 |
4.3 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二叠纪古气候分析 |
5.1 西口二叠纪古气候特征 |
5.2 二叠纪古气候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鲕粒结构特征及时空分布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鲕粒成因研究回顾 |
1.3.2 鲕粒成因研究最新进展 |
1.3.3 鲕粒原生矿物研究回顾与进展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鲕粒全球范围内分布特征 |
2.1 西特提斯PTB鲕粒特征 |
2.1.1 意大利 |
2.1.2 奥地利 |
2.1.3 匈牙利 |
2.1.4 斯洛文尼亚 |
2.1.5 克罗地亚 |
2.2 辛梅利亚地块PTB鲕粒特征 |
2.2.1 土耳其 |
2.2.2 伊朗北部地块 |
2.3 阿拉伯碳酸盐台地PTB鲕粒特征 |
2.3.1 伊朗西南部 |
2.3.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2.3.3 沙特阿拉伯 |
2.3.4 以色列 |
2.4 东特提斯PTB鲕粒特征 |
2.4.1 华南 |
2.4.2 越南北部 |
2.4.3 马来西亚 |
2.5 泛大洋PTB鲕粒特征 |
2.5.1 日本 |
2.5.2 美国 |
第三章 早三叠世鲕粒灰岩全球范围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3.1 西特提斯早三叠世鲕粒特征 |
3.2 辛梅里亚地块早三叠世鲕粒特征 |
3.3 新特提斯早三叠世鲕粒特征 |
3.4 东特提斯早三叠世鲕粒特征 |
3.5 泛大洋早三叠世鲕粒特征 |
第四章 鲕粒发育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事件沉积中的作用 |
4.1 二叠—三叠纪之交鲕粒灰岩发育时限 |
4.1.1 二叠—三叠纪界线附近鲕粒发育时限 |
4.1.2 早三叠世鲕粒发育时限 |
4.2 鲕粒灰岩沉积学特征 |
4.2.1 鲕粒灰岩分布特点 |
4.2.2 鲕粒灰岩粒径特征及变化规律 |
4.2.3 鲕粒发育层段与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 |
4.2.4 鲕粒灰岩沉积与二叠—三叠纪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
4.3 鲕粒灰岩与微生物岩关系 |
4.4 鲕粒分布与事件沉积 |
4.4.1 鲕粒灰岩发育与早三叠世碳同位素变化 |
4.4.2 鲕粒发育对海洋酸化事件之后恢复期的指示 |
4.4.3 鲕粒发育与古气候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鲕粒微生物成因及在早三叠世古环境研究中的作用 |
5.1 微生物参与早三叠世鲕粒形成的证据 |
5.1.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5.1.2 鲕粒内部结构特征 |
5.1.3 微生物参与鲕粒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证据 |
5.2 早三叠世鲕粒大规模发育原因及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
5.2.1 早三叠世鲕粒成因模式 |
5.2.2 生物酶作用下的浅水微生物繁盛 |
5.2.3 微生物繁盛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 |
第六章 鲕粒在早三叠世古海洋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
6.1 鲕粒中稀土组成及海水中氧化还原条件的确定 |
6.1.1 海水稀土组成研究背景 |
6.1.2 鲕粒原位微区LA-ICP-MS分析结果 |
6.1.3 鲕粒保存海水REE组成原因及长期演化趋势 |
6.2 鲕粒原生矿物学特征在古海洋学方面的作用 |
6.2.1 早三叠世古海洋化学研究背景 |
6.2.2 碳酸盐鲕粒原生矿物识别指标 |
6.2.3 早三叠世碳酸盐鲕粒原生矿物演化特征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21世纪初十年中国古地理学发展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地理学不同分支取得的成就 |
1.1 地层古地理学或地史古地理学 |
1.2 岩相古地理学 |
1.3 生物古地理学 |
1.4 构造古地理学 |
1.5 自然地理古地理学 |
1.6 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
2 古地理学在能源与矿产方面的应用 |
3 新方法在古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3.1 计算机技术促进了古地理学的迅速发展 |
3.2 遥感技术在古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广阔前景 |
3.3 其他技术与学科与古地理学研究的结合 |
4 存在问题 |
5 发展方向 |
(7)南祁连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依据 |
1.2 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关于沉积盆地的研究现状 |
1.2.2 构造沉积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2.3 构造沉积作用研究发展趋势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勘探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野外地质调查与样品采集 |
1.4.3 样品分析与测试 |
1.4.4 数据处理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河西走廊构造带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1.2 北祁连构造带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1.3 关于祁连微板块 |
2.1.4 中祁连-陇西地块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1.5 南祁连构造带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2.1.6 拉脊山构造带 |
2.2 研究区基底特征 |
2.2.1 盆地的基底组成 |
2.2.2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2.2.3 盆地基地构造特征 |
2.2.4 盆地基底的新认识 |
2.3 研究区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古生界 |
2.3.2 中生界 |
2.3.3 新生界 |
第三章 南祁连盆地构造特征研究 |
3.1 构造旋回的划分及其特征 |
3.1.1 加里东旋回的构造运动 |
3.1.2 海西旋回的构造运动 |
3.1.3 印支旋回的构造运动 |
3.1.4 燕山旋回的构造运动 |
3.1.5 喜山旋回的构造运动 |
3.2 南祁连盆地构造层序及其划分 |
3.2.1 构造层序研究概述 |
3.2.2 构造旋回与构造层序的关系 |
3.2.3 研究区构造层序划分及特征 |
3.3 研究区基本构造特征 |
3.3.1 研究区基本构造单元 |
3.3.2 研究区基本构造特征 |
3.3.3 南祁连地区盆-山地质结构关系 |
3.4 研究区构造阶段及特征 |
3.4.1 早古生代祁连裂谷型洋盆形成与闭合阶段(570-408Ma) |
3.4.2 泥盆纪-三叠纪统一盆地形成阶段(408-208Ma) |
3.4.3 侏罗纪-第四纪盆地改造阶段(208Ma至今) |
3.5 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构造背景 |
3.5.1 砂岩碎屑岩构造背景 |
3.5.2 常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 |
3.5.3 微量元素判别构造环境 |
3.5.4 主量与稀土元素法判别构造环境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特征综合研究 |
4.1 原生沉积构造及岩相特征 |
4.1.1 原生沉积构造特征 |
4.1.2 研究区古生界-中生界岩相特征 |
4.2 研究区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水体古盐度特征分析 |
4.2.2 沉积物离岸距离分析 |
4.2.3 研究区水动力条件评价 |
4.2.4 研究区沉积速率探讨 |
4.2.5 古生产力特征及评价 |
4.2.6 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环境 |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构造沉积控制下的石油地质条件 |
5.1 研究区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5.1.1 海相烃源岩类型及分布 |
5.1.2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标准探讨 |
5.1.3 研究区烃源岩特征 |
5.2 研究区储盖层综合评价 |
5.2.1 碎屑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5.2.2 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5.2.3 成岩作用 |
5.2.4 储层物性评价 |
5.2.5 盖层特征评价 |
5.3 构造及沉积条件对石油地质控制影响 |
5.3.1 构造-沉积对烃源岩的控制影响关系 |
5.3.2 构造-沉积对储盖层的控制影响作用 |
5.3.3 构造-沉积对盖层的控制影响作用 |
小结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碳酸盐岩沉积相和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 上扬子北缘二叠纪研究概况 |
1.3 上扬子北缘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存在问题 |
1.4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上扬子北缘区域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二叠纪生物发育演化 |
2.4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5 岩浆活动 |
2.6 二叠纪沉积矿产 |
第三章 中晚二叠世地层及岩相特征 |
3.1 研究区二叠纪地层特征 |
3.2 实测剖面岩相特征 |
3.2.1 陕西镇安西口剖面 |
3.2.2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 |
3.2.3 陕西汉中梁山剖面 |
3.2.4 四川华蓥山剖面 |
3.3 中晚二叠世岩石类型划分 |
3.3.1 碳酸盐岩相 |
3.3.2 碎屑岩相 |
3.3.3 硅质岩相 |
第四章 碳酸盐岩组分和结构定量分析 |
4.1 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简介 |
4.2 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及结果 |
4.3 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
4.3.1 陕西镇安西口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
4.3.2 陕西汉中梁山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
4.3.3 四川华蓥山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
4.3.4 四川广元上寺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
4.4 水动力指数及变化特征 |
第五章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分析方法 |
5.2.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5.2.3 分析结果 |
5.2.4 烧失量 |
5.2.5 古海水盐度分析 |
5.2.6 古海水温度分析 |
第六章 沉积相、沉积环境分析 |
6.1 沉积相分析 |
6.1.1 陕西镇安西口剖面 |
6.1.2 陕西汉中梁山剖面 |
6.1.3 四川广元上寺长江沟剖面 |
6.1.4 四川重庆华蓥山剖面 |
6.2 沉积环境水动力分析 |
6.2.1 水动力指数和沉积环境的关系 |
6.2.2 水动力指数与古沉积氧关系 |
6.3 沉积环境分析 |
6.3.1 栖霞期沉积环境 |
6.3.2 茅口期沉积环境 |
6.3.3 吴家坪期沉积环境 |
6.3.4 长兴沉积环境 |
6.4 水动力指数、生物和灰岩产率的关系 |
6.5 碳、氧同位素、水动力指数和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第七章 中-晚二叠世物源分析 |
7.1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7.2 碎屑岩组分特征 |
7.3 物源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古地理演化 |
8.1 栖霞期岩相古地理 |
8.2 茅口期岩相古地理 |
8.3 吴家坪期岩相古地理 |
8.4 长兴期岩相古地理 |
8.5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 |
(10)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依托与选题背景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研究工作概况及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层系统 |
2.2 构造地质概况 |
2.3 松潘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异地碳酸盐岩沉积学理论 |
3.1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的沉积机制 |
3.2 碳酸盐岩滑来岩块形成的地质背景 |
3.3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的一般相模式 |
3.4 关键问题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松潘地区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沉积特征 |
4.1 松潘地区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分布规律 |
4.2 鲜水河断裂带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沉积特征 |
4.3 川主寺地区碳酸盐岩块体沉积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微相特征与地层重建 |
5.1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微相特征 |
5.2 异地碳酸盐沉积物源分析及地层重建 |
5.3 本章小结 |
6 松潘地区碳酸盐碎屑流沉积 |
6.1 碳酸盐碎屑流时空分布 |
6.2 中秦岭地区上二叠统碳酸盐碎屑流和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沉积特征 |
6.3 白龙江隆起泥盆系至三叠系碳酸盐碎屑流沉积特征 |
6.4 西秦岭峡城―晒经滩地区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古斜坡的识别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松潘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碳酸盐台地解体及古地理特征 |
7.1 松潘地区盆地基底特征 |
7.2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成因机制 |
7.3 碳酸盐碎屑流对台地解体的沉积响应 |
7.4 海山型异地碳酸盐沉积及其古地理意义 |
7.5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盐碎屑流对晚古生代―三叠纪碳酸盐台地的古地理指示 |
8 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格架与地层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D]. 王艳鹏.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3]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沉积序列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地理响应[D]. 程成. 合肥工业大学, 2018
- [4]陕西镇安二叠系碳酸盐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古气候指示[D]. 曹婷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6)
- [5]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鲕粒结构特征及时空分布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D]. 李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1)
- [6]21世纪初十年中国古地理学发展概要[J]. 郑秀娟,鲍志东,冯增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03)
- [7]南祁连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D]. 谢其锋. 西北大学, 2012(11)
- [8]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J]. 孔为伦,李双应,万秋,杜叶龙,王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 [9]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D]. 孔为伦.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9)
- [10]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D]. 牛新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