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学者谢尔盖教授等来访(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娜[1](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郑丽颖[2](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认为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惠新[3](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张春雪[4](2020)在《托尔斯泰娅创作中的神话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吉雅娜·尼基季奇娜·托尔斯泰娅是俄罗斯着名作家。读者和文学评论家们对她的作品褒贬不一,她独特的写作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托尔斯泰娅的作品中融合了许多神话元素。作家塑造了许多具有神话意蕴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具有其特定的神话原型,有的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让人联想到一些神话中的内容。作家善于运用隐喻,用独特的神话思维建构小说的时间,作家许多小说中的时间都是非线性的、不断循环的。作品中还包含了许多神话类型,图腾神话、世界末日神话和文化英雄神话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变形母题和灾难母题是神话母题中的经典母题。作家运用变形母题意在表明变形之人内心的变形。灾难母题的运用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如反思灾难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够避免一次次的灾难。
魏梦莹[5](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安东,杜永军,郭伟[6](2020)在《问鼎一流:百年理工大学的奋进历程与改革探索——访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校长谢尔盖·哈里同契克教授》文中提出一、百年奋进,成就卓越《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谢尔盖·哈里同契克校长,感谢您接受我刊专访。请先为我们介绍一下贵校的基本情况。谢尔盖·哈里同契克: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始建于1920年,是目前白俄罗斯历史最悠久、学术水平最高的理工科大学,已成为白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规模最大的科学、教育和创新中心。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使命是,通过密切整合教育、科学、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世界劳动力市场提供符合
王亚丽[7](2019)在《拉斯普京和俄罗斯帝国末期的社会政治斗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处在革命、改革与战争的浪潮之下。沙皇专制制度遭到了来自各方力量的挑战。沙皇官僚体系试图依托神秘主义获得人民的支持。作为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拉斯普京通过自己对国内政治形势的预判寻求求生之道,最终成为俄罗斯帝国有影响力的人物。拉斯普京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出生到被杀始终伴随着激烈的社会政治斗争。最初,拉斯普京凭借修道跻身于俄国上流社会,虽然在斯托雷平改革时期暂时收敛了锋芒,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内部矛盾的尖锐,拉斯普京达到了权力巅峰。他凭借宫廷的崇信,与自由派形成了对垒的局面,频繁干涉国家内政,激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反对,最终被刺身亡。拉斯普京凭借自己的神秘主义卷入政治漩涡,一方面体现了他自身的政治欲望,另一方面也是世纪之交俄国各种力量交锋的结果。“拉斯普京现象”是20世纪初期俄国农民从政的典型例子与缩影。
黄心顶[8](2019)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破格接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等和无差别原则一直是外交外事活动的重要原则。但在近现代外交史中,一国政府官员对另一国来访的人员进行突破行政级别的接见,或者给予高于来访人员行政级别的礼遇也并不罕见。这一破格接待的外交行为是接待方释放重要信号的举措,其背后往往有非常重要或者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因此,依据当时的背景,解读和分析破格接待行为的含义,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破格接待是对外交外事活动中对等和无差别原则的补充。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破格接待外宾的情况也比较多,例如1959年毛主席会见巴西桑巴约州长、1979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华盛顿州州长再到2017年习近平会见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州长等等。本文通过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领导人破格接待外宾的情况。发现每一个时期领导人对外宾的破格接待均有不同的特点,与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任务和领导人人格特点高度相关。本文也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去看到我国领导人破格接待外宾的目的。对于破格接待的产生,本文认为来源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双方在交往领域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二是外宾有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和潜力,三是领导人个人重视。最后,本文再以毛泽东1970年两次破格接待美国记者斯诺为例,分析了破格接待无法发挥作用的可能原因。
许淑雅[9](2019)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新闻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更需要了解世界。信息的传播离不开新闻媒体,因而新闻翻译就成了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增进各国间相互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英语新闻的汉译对于国内读者了解国际时事,以及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时效性、多样性、大众化等特点,以及中西方在报道方式、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而为确保新闻翻译的传播效果,新闻翻译的实践需要一个全面的有效的理论作为指导。关联理论虽然不是专为翻译而提,但却是对翻译影响最大的语用学理论之一。关联理论给新闻翻译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明示—推理过程、认知语境、关联性等概念都能用来解释新闻翻译中的翻译现象,有助于译者充分考虑原语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在保持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同时,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使译文读者不必付出额外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进而取得英汉新闻翻译交际的成功。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接受翻译任务委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则是对译前准备和整个翻译过程的描述,其中译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翻译工具,分析新闻文本,对比平行文本,以及制定翻译计划。第二部分是报告的重点章节,为理论介绍及理论的实际应用,译者从词汇信息明示、百科信息明示、推理逻辑建构三方面对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制约要素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关联理论在英语新闻汉译中的应用,对每个案例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关联理论对英语新闻翻译的解释力和适用性。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包括翻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启示和研究存在的不足。
王飚[10](2016)在《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述了中国与前苏联邦交关系正常化以来,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前苏联(俄罗斯)国家转型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黑龙江省与前苏联(俄罗斯)在美术领域的交流情况。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飞速发展,成为了备受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现象。本文在探析黑龙江与俄罗斯文化交往历史及现时代交流环境的基础上,综合文化传播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美术交流活动、美术教育交流及艺术品收藏与市场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这一时期两地美术交流的特点、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性经验。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加以评述,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第二、三、四、五、六章组成。第二章:首先回顾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的历史渊源,以此明晰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所基于的历史背景。随后,对当今影响美术交流的地缘、对外政策、经济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条件因素作用于美术交流,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叙述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重要的美术交流活动。分为交流机构、美术展览、艺术家跨境交流和艺术节三个部分。美术展览是视觉艺术交流和展示的主要方式,也是美术家与爱好艺术的民众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本章选取了在展览作品、参展艺术家、群众参与度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展览活动加以论述,以求对这一时期的美术展览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陈述。第四章:论述黑龙江省与俄罗斯高校院系之间的美术交流。首先介绍了美术交流的主要高校及院系,然后论述高校之间进行美术交流的具体举措,进而阐释高校美术交流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概述了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油画收藏情况及俄罗斯油画市场的发展状况。国际艺术品收藏是国家艺术财富的一个方面,由于时代的机遇和民间资本的注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美术作品的收藏异常丰厚。文中主要介绍了一些拥有丰富及精典收藏品的机构和个人,并对个别作品加以介绍;其次,介绍了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几家俄罗斯画廊及其销售形式。第六章:通过对美术交流本身及影响交流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了这一时期美术交流的新特点;两地美术交流所取得的成效,促进和阻碍美术交流的因素;对未来美术交流进行展望,并为进一步深化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提出殷鉴。结论部分对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加以总结,明确文章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对其论文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二、俄罗斯学者谢尔盖教授等来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学者谢尔盖教授等来访(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旨趣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
一、时代背景 |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
小结 |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
一、探险目的 |
二、探险经费来源 |
三、非法入境 |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
五、结语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
小结 |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
五、结语 |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
五、未完待续工作 |
小结 |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
五、影响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四、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理论抽样 |
1.3.4 信度效度检验 |
1.4 研究设计思路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4.3 作者分布 |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
3.1 跨文化的阐释 |
3.1.1 文化的阐释 |
3.1.2 跨文化的阐释 |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
5.2.1 太极拳“治已病” |
5.2.2 太极拳“治未病” |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
6.2.1 精神符号误读 |
6.2.2 器物符号误读 |
6.2.3 制度符号误读 |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
6.5.2 缺少顶层设计 |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
致谢 |
(4)托尔斯泰娅创作中的神话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托尔斯泰娅的艺术世界 |
第一节 托尔斯泰娅的生平创作 |
第二节 托尔斯泰娅作品中的人物类型 |
第三节 托尔斯泰娅的作品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托尔斯泰娅作品中具有神话意蕴的形象 |
第一节 具有神话意蕴的人物形象 |
一、来自天上的塔米拉 |
二、伊凡内奇——普罗米修斯 |
第二节 具有神话意蕴的动物形象 |
一、蛇和鬼怪 |
二、西林鸟 |
三、看家狗 |
第三节 童年的花园——伊甸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托尔斯泰娅作品中的神话类型 |
第一节 图腾神话 |
第二节 世界末日神话 |
第三节 文化英雄神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托尔斯泰娅作品中的神话母题 |
第一节 托尔斯泰娅作品中的变形母题 |
一、外在的变形 |
二、内心的变形 |
第二节 托尔斯泰娅作品中的灾难母题 |
一、爆炸与毁灭 |
二、灾难母题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问鼎一流:百年理工大学的奋进历程与改革探索——访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校长谢尔盖·哈里同契克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奋进,成就卓越 |
二、回溯发展历程,与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联 |
三、坚持合作与开放,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发展 |
四、培养工程创新人才,重建服务共和国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 |
五、转向“大学3.0”模式,获得新资源和推动力 |
六、共同克服语言障碍,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合作 |
(7)拉斯普京和俄罗斯帝国末期的社会政治斗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五、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拉斯普京的身世与修道 |
第一节 拉斯普京的身世 |
第二节 拉斯普京的修道生活 |
一、拉斯普京的修道经历 |
二、拉斯普京的修道领悟 |
第二章 拉斯普京初入政坛 |
第一节 拉斯普京的上位 |
一、拉斯普京借助非官方教会势力上位 |
二、拉斯普京结识权贵 |
三、拉斯普京与沙皇夫妇建立联系 |
第二节 拉斯普京为皇储治病 |
第三节 拉斯普京与当局者斯托雷平的关系 |
一、拉斯普京与以斯托雷平为首的改革力量之间的关系 |
二、拉斯普京与斯托雷平的冲突 |
三、沙皇夫妇对拉斯普京与斯托雷平冲突的调解 |
第三章 拉斯普京与社会权贵的政治斗争 |
第一节 以拉斯普京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团体的形成 |
一、拉斯普京获得部分贵族的支持 |
二、拉斯普京获得教会精英分子的支持 |
三、拉斯普京获得其他阶层精英分子的支持 |
第二节 拉斯普京干预政治 |
一、拉斯普京从官员任命中收取贿赂 |
二、拉斯普京扰乱俄国内政 |
第三节 反拉斯普京势力的形成 |
一、官方教会开始谴责拉斯普京 |
二、社会舆论开始针对拉斯普京 |
三、上层官僚反对拉斯普京 |
第四章 拉斯普京政治上的失势 |
第一节 拉斯普京成为众矢之的 |
一、以尼古拉耶维奇为代表的上层贵族反对拉斯普京 |
二、“进步同盟”反对拉斯普京 |
第二节 拉斯普京意图抽身 |
第三节 拉斯普京被杀 |
一、刺杀拉斯普京的计划 |
二、拉斯普京被刺杀的过程 |
三、拉斯普京之死的背后势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最高领导人破格接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已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路径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破格接待与对等原则 |
第一节 破格接待 |
一、什么是破格 |
二、破格接待与对等和互惠原则 |
三、关于外宾的官方性与非官方性 |
第二节 对等而非破格 |
第三节 破格接待是否可能转变为惯例? |
一、成为先例的背景—行政级别难以确定 |
二、成为先例的经过—争取特首与总统的会面 |
三、成为惯例的标志—被他国沿用 |
第三章 我国领导人的破格接待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我国领导人破格接待概况 |
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 年底 |
三、从1990年至2002年末 |
四、2002年末至今 |
第二节 我国主要最高领导人破格接待外宾的总体特点 |
一、分领域统计:领导人侧重不同领域 |
二、分年代统计:80年代至2000年高峰 |
三、总体特征 |
第三章 我国领导人破格接待外宾的目的 |
第一节 国内视角 |
一、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二、维护国内政治稳定 |
三、促进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国际视角 |
一、对外表明中国的认知、态度和立场 |
二、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
第四章 促成破格接待的条件 |
第一节 双方在交往领域依赖的不对称性 |
一、政治领域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 |
二、经济领域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 |
第二节 外宾有作出贡献的基础或潜力 |
一、会见在政治领域有重要贡献和潜力的外宾 |
二、会见在经济领域有重要贡献和潜力的外宾 |
三、会见在其他领域有重要贡献和潜力的外宾 |
第三节 领导人个人的重视 |
第五章 破格接待为何失效 |
第一节 毛泽东破格接待斯诺的背景及原因 |
第二节 两次破格接待概述 |
一、首次破格接待 |
二、再次破格接待 |
三、破格接待无效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9)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新闻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准备翻译工具 |
2.1.2 分析新闻文本 |
2.1.3 对比平行文本 |
2.1.4 制定翻译计划 |
2.2 翻译过程 |
2.2.1 表达阶段 |
2.2.2 校对阶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关联理论:明示一推理模式 |
3.2 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制约要素 |
3.3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策略应用 |
3.3.1 词汇信息明示 |
3.3.1.1 词性转换法 |
3.3.1.2 词语增减法 |
3.3.1.3 词义引申法 |
3.3.2 百科信息明示 |
3.3.2.1 新闻背景明示 |
3.3.2.2 专业知识明示 |
3.3.2.3 文化信息明示 |
3.3.3 推理逻辑建构 |
3.3.3.1 语态转换法 |
3.3.3.2 分合移位法 |
3.3.3.3 文体分析法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任务经验 |
4.2 主要启示 |
4.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10)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的历史渊源 |
一、历史渊源 |
(一) 中东铁路修建以前的美术交流 |
(二) 中东铁路修建以后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美术交流 |
(三)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术交流 |
二、地缘因素与社会条件 |
(一) 地缘因素 |
(二) 政策因素 |
(三) 经济因素 |
(四) 美术自身发展因素 |
注释 |
第三章 美术展览与艺术家的交流活动 |
一、美术主要交流机构 |
(一) 美术展览馆 |
(二) 美术团体 |
二、美术展览 |
(一) 黑龙江省境内的展览 |
(二) 俄罗斯境内的展览 |
三、艺术家的跨境交流 |
(一) 互访交流 |
(二) 创作交流 |
(三) 学术交流 |
注释 |
第四章 高等美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一、美术交流主要高校院系概述 |
(一) 黑龙江省美术交流主要高校院系 |
(二) 俄罗斯美术交流主要高校院系 |
二、教学交流与合作 |
(一) 引进外籍教师 |
(二) 打造特色课程 |
(三)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
三、校际交流活动 |
(一) 展览 |
(二) 访问 |
(三) 学术活动 |
注释 |
第五章 黑龙江省俄罗斯油画收藏及俄罗斯油画市场的发展 |
一、俄罗斯油画收藏 |
(一) 收藏渠道 |
(二) 代表性藏品及作者 |
二、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初期 |
(二) 成长期 |
(三) 成熟期 |
(四) 对新型市场的探索 |
注释 |
第六章 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的思考 |
一、美术交流的不平衡性 |
(一) 不平衡性原因 |
(二) 美术交流不平衡的表现 |
(三) 解决不平衡性的对策 |
二、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
(一) 丰富创作内容 |
(二) 对创作情感的影响 |
三、民间资本注入的利与弊 |
(一) 有利因素分析 |
(二) 不利因素分析 |
注释 |
结语 |
附表1: 近30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 |
附表2: 黑龙江省部分俄罗斯(苏联)人民画家作品收藏表 |
附表3: 中俄交流艺术家人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俄罗斯学者谢尔盖教授等来访(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3]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托尔斯泰娅创作中的神话元素研究[D]. 张春雪.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6]问鼎一流:百年理工大学的奋进历程与改革探索——访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校长谢尔盖·哈里同契克教授[J]. 安东,杜永军,郭伟. 世界教育信息, 2020(02)
- [7]拉斯普京和俄罗斯帝国末期的社会政治斗争[D]. 王亚丽.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8]中国最高领导人破格接待研究[D]. 黄心顶. 外交学院, 2019(01)
- [9]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 许淑雅. 东北大学, 2019(02)
- [10]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研究[D]. 王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