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文化与文化大学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董玉真[1](2022)在《浅析学科视域中民族院校文化育人之责》文中研究表明大学要依托学科才能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等一系列功能,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学科发展的沃土。民族高校作为现代性教育机构,其本身也是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肩负着重要的文化责任。以学科视角探讨民族院校文化育人之责,对民族院校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系统的运行规律、传播效应、系统功能、辐射场域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应对目前大学文化"软实力"与民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匹配、民族院校大学文化创造力乏善可陈以及大学文化的价值塑造对育人的影响等问题。
李慧娟[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对于国家实现强盛、民族走向复兴意义重大。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文化自信是一个历史命题、时代课题、实践问题,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转变,将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有效整合,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相关问题。概念的明晰是进行研究的基石。逐层分析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主体对客体的肯定与认同。一般来说,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知和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秉持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其基本内容来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自信主体而言,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文化自信;就其定位来讲,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厘清基本概念,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学理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其深厚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根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代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基深厚。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察世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升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共建世界家园,坚定文化自信,道阻且长。观国情,中国要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行稳致远。看党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种考验”,需抵御“四种危险”,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领导下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文明大国形象,使命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文化自信的形成奠定深厚的实践基础。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萌芽、提出、形成、成熟、继续发展等阶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坐标体系清晰呈现。以整体思维为主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构成、基本内容、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引领文化复兴,只有让文化创新传承,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有更为深层的实践指向,最终要落脚到基本路径上来。第一,从源头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向纵深发展。第二,深入价值观自信这一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第三,以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为着眼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第四,从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的维度,改革文化体制,建设文化强国。第五,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加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形成从内生动力到外在动力的文化自信构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重大的时代课题意义重大。从理论角度来看,是对马克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从现实意义来看,定位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事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要满足,事关文化强国建设、事关民族文化复兴。从世界发展角度来看,有利于融合世界文明,展现多元文化,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赤字、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实现“美美与共”,共建人类家园,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秉承问题意识、坚持科学方法、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文化强国建设的维度、民众文化自信增强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董开颜,谭博[3](2021)在《时代激变下的融合之道与通变之途:“新文科”和“新商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综述》文中提出2020年10月23日至26日,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本届会议以"新文科"和"新商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主题,得到了来自全国69所高校的支持。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进行了 1场主旨报告、7场主题演讲。就"新文科"与"新商科"视域下的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学科前沿动态举办了 3场分论坛,共51人次进行研究汇报。体现了"新文科"与"新商科"背景下,文化管理类学科发展学科交叉、理论融合、内涵深刻以及外延包容的学科特点,并积极推进新时代文化管理类学科向着树立文化自信的方向发展。
柏华[4](2021)在《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城滋养名校,名校支撑名城。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融合共生。城市文化浸润地方大学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发展提供丰厚的滋养和精神食粮;地方大学文化辐射城市文化,引领并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当前,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在目标契合、资源共享、机制融合等现实层面呈现一定困境,可以从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切实强化"共建共享"工作理念、不断完善"互联互通"工作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
柯江林,郑浩文,张凯,李卓遥[5](2021)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比较与借鉴》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核,大学文化的国际比较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学校文化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学校文化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外一流大学在自我修养、人际促进、社会责任和全球视野四个文化维度存在异同点:国内外一流大学文化均提倡创新进取、团结合作、报效国家等;国内一流大学更重视勤奋好学、道德品行、求真务实、服务精神、爱国精神等,国外一流大学则强调创新进取、领导担当、公共福祉、自由包容、国际意识、环境保护等。国内一流大学在传承传统优势文化的同时,应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经验并通过相应机制保障学校文化落地。
许欣婕,张明平[6](2021)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大学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但目前,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面临多重困境:多元文化和市场文化冲击、高校重形式轻内涵以及师生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等。明确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基本准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为目的的传承内容,在"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原则指导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方桐清[7](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张景璇[8](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冀景[9](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新时代,是21世纪新型文明发展的战略指导。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对建设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大学校园是各种文化思潮汇聚与碰撞的场所;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与践行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生态走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内涵式发展,也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生态精神品格。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作用,对建设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引导作用。通过调研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遇到需求扭曲与假性供给的困境。需求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摇摆不定,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不足;供给方面表现为融入建设的内容契合度不高、供给效能不足。剖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多元价值观的消解、大学生缺乏生态保护主动性、生态文化教育体系丰富性欠缺、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必须提升校园文化载体的生态文化教育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打破现实困境,实现突破性发展。为形成融入建设的持久合力,需要创新校园生态文化教学方式、提升校园生态文化监管力度、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四维体系、建设畅通的校园生态文化联动机制。
修新路[10](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以多种具体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直接引导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逐步展开关于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大学生文化,科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艰巨的战略任务。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本研究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明晰了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大学生文化的分类、时代特征及其主要育人功能进行系统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下依托大学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支点和理论契合,揭示大学生文化的育人本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文化孕育、形成和演进历史过程的探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总结揭示出大学生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特点的历史渊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全面客观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现状的审视,对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我国先进文化优势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根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大学生自身需求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积极利用社会外部和高校内部资源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根本保障等。进而得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二、大学文化与文化大学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文化与文化大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学科视域中民族院校文化育人之责(论文提纲范文)
大学与文化育人的问题 |
文化是大学赖以存在的根本 |
民族院校文化育人的特色 |
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
民族院校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
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 |
“美美与共”的大学文化是民族院校培育英才的沃土 |
民族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
民族院校及其学科发展特征 |
民族院校的大学文化特征 |
学科 |
大学文化与学科的价值审视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化自信概念界定 |
2.1 文化的界定 |
2.1.1 文化的含义 |
2.1.2 文化的分类 |
2.1.3 文化的功能 |
2.2 自信的界定 |
2.2.1 自信的词源 |
2.2.2 自信的含义 |
2.3 文化自信的界定 |
2.3.1 文化自信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2.3.3 文化自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1.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的论述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世情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国情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党情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实践基础 |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经济基础 |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政治基础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文化成就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民生根基 |
3.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绿色底蕴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发展过程 |
3.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萌芽阶段 |
3.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阶段 |
3.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完善阶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构成 |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对象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中介 |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容 |
4.2.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4.2.2 对革命文化自信 |
4.2.3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特征 |
4.3.1 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4.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3.3 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第五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 |
5.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5.1.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立论依据 |
5.1.2 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1.3 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体现 |
5.2.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5.2.3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建设 |
5.3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
5.3.1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 |
5.3.2 秉承正确原则,做好宣传工作 |
5.3.3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把握主动权 |
5.4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5.4.1 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
5.4.2 讲好中国故事 |
5.4.3 树立国家形象 |
5.4.4 提高国际话语权 |
5.5 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
5.5.1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
5.5.2 摒弃错误思想和观念 |
5.5.3 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 |
6.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6.1.2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6.1.3 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意义 |
6.2.1 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向往 |
6.2.2 更好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
6.2.3 更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世界意义 |
6.3.1 有利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
6.3.2 有助于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
6.3.3 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双向互动之应然 |
二、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 |
(一)现实根基:城市文化浸润滋养地方大学文化 |
(二)宏观重塑:地方大学文化辐射引领城市文化 |
(三)核心要义: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 |
三、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的现实困境 |
(一)文化建设的预期目标不够契合 |
(二)文化资源的共享理念不够充分 |
(三)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四、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的创新理路 |
(一)思想融合:打造“命运共同体”,整体建构 |
(二)理念融合:强化“共建共享”,系统谋划 |
(三)机制融合:完善“互联互通”,良性互动 |
(5)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比较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组织文化理论的国内外一流大学学校文化选取思路 |
二、基于文献编码的国内外一流大学学校文化特征呈现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1. 自我修养维度(Self-Enhancement) |
2. 人际促进维度(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 |
3. 社会责任维度(Social responsibility) |
4. 全球视野维度(Global vision) |
三、国内外一流大学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一)国内一流大学学校文化分析 |
1. 自我修养维度,国内一流大学强调品学兼优、创新进取与求真务实 |
2. 人际促进维度,国内一流大学重视“和信义”等传统品质 |
3. 社会责任维度,国内一流大学注重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学校的自由包容氛围 |
4. 全球视野维度,国内一流大学在这一维度的文化设计有所不足 |
(二)国外一流大学文化分析 |
1. 自我修养维度,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学生的创新批判思维 |
2. 人际促进维度,国外一流大学注重学生的领导担当能力 |
3. 社会责任维度,国外一流大学注重自由包容与公共福祉两个核心范畴 |
4. 全球视野维度,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人类关怀以及未来发展三个范畴 |
(三)国内外一流大学文化对比分析 |
四、国内一流大学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
(一)继续传承中国传统优势大学文化 |
1. 传承对学术发展、道德品行、求真务实等品质的要求 |
2. 弘扬团结合作、诚实守信、服务精神、爱国精神等与社会互动的要求 |
(二)积极借鉴吸收国外一流大学优秀文化 |
1. 在自我修养维度,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 |
2. 在人际促进维度,重视学生的领导担当能力 |
3. 在社会责任维度,加强对公共福祉的强调 |
4. 在全球视野维度,加强对国际意识、人类关怀与未来发展的重视 |
5. 借鉴部分国外一流大学保护知识、保持环境的特色理念 |
(三)加强制度层文化与物质层文化建设 |
1. 制度层文化保障精神层文化顺利施行 |
2. 特色物质文化外现并传播学校精神文化 |
(6)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内在关系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导向 |
(二)大学文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冲击,传统文化处境尴尬 |
(二)大学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传统文化遭遇冷落 |
(三)大学师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不足,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及路径分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内容 |
1. 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基本准则 |
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
3. 以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为目的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应遵循的原则 |
1. 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
2.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
3.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地域文化的关系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的路径 |
1. 以物质文化为基础 |
2. 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
3. 以制度文化为规范 |
4. 以行为文化为表征 |
(7)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
2.4.1 无规划建设 |
2.4.2 静态规划建设 |
2.4.3 动态规划建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对象选取 |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
3.2.1 清华大学调研 |
3.2.2 武汉大学调研 |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
3.2.5 烟台大学调研 |
3.2.6 厦门大学调研 |
3.2.7 北京大学调研 |
3.2.8 四川大学调研 |
3.2.9 实地调研小结 |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
3.3.1 文献调研内容 |
3.3.2 文献调研总结 |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
4.1.2 “文化”的分解 |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述 |
6.2 学校简介 |
6.2.1 学校概况 |
6.2.2 校园概况 |
6.3 校园文化 |
6.3.1 学校理念 |
6.3.2 校园历史文化 |
6.3.3 校园标识文化 |
6.3.4 校园文娱活动 |
6.3.5 地域文化 |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综述 |
7.2 研究成果 |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
1.清华大学调研 |
2.武汉大学调研 |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
5.烟台大学调研 |
6.厦门大学调研 |
7.北京大学调研 |
8.四川大学调研 |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 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概述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生态文明 |
二、大学校园文化 |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 |
四、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系统世界观:山水林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二、和谐价值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公正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
四、制度保障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五、共建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六、绿色生存观:推广人的绿色存在方式 |
七、底线保护观:生态保护红线 |
八、自然效能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 |
三、中国大学生态文化教育 |
四、西方生态文化教育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融入建设的必要性 |
一、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思想认同感 |
二、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 |
三、提升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实践性 |
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二节 融入建设的可行性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融入特质 |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开放包容的建设趋势 |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作为融入载体的优越性 |
四、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模式已初见成效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概况 |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融入建设出现需求扭曲与假性供给的困境 |
一、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摇摆不定 |
二、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
三、融入建设的内容契合度不高 |
四、融入建设的供给效能不足 |
第三节 融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多元价值观的消解 |
二、大学生缺乏生态保护主动性 |
三、生态文化教育体系丰富性欠缺 |
四、生态文化教育实效性不足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大学生态文化教学体系 |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 |
二、教师在自身素养与教学能力上双管齐下 |
第二节 提升校园生态文化监管力度 |
一、完善个性化引导的传媒教育 |
二、完善监督反馈的班级宿舍教育 |
第三节 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四维体系 |
一、凸显科技与生命的生态精神文化 |
二、凸显适度生活方式的生态行为文化 |
三、凸显法治与公正的生态制度文化 |
四、凸显优美与未来的生态物质文化 |
第四节 建设畅通的校园生态文化联动机制 |
一、构建以德为本的校园生态精神文化 |
二、构建因事而化的校园生态制度文化 |
三、构建因时而进的校园生态行为文化 |
四、构建因势而新的校园生态物质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问卷调研法 |
1.4.4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生文化概念的厘定 |
2.1.2 大学生文化的分类和内容 |
2.1.3 大学生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2.2.1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2 大学生文化的主要功能 |
2.3 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2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 |
2.4.1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作用 |
2.4.2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消极作用 |
3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萌生 |
3.1.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孕育 |
3.1.2 古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2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转型 |
3.2.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2 民主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3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 |
3.3.1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色 |
4.2.1 新时代“追梦”文化特色鲜明 |
4.2.2 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4.2.3 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 |
4.2.4 大数据时代下主动开展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 |
4.3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具体表象 |
4.3.1 政治文化: 参与积极并日趋理性 |
4.3.2 学习文化: 尚学与致用共存互促 |
4.3.3 恋爱文化: 传统观念下逐渐开放 |
4.3.4 网络文化: 诉求多元并日益丰富 |
4.3.5 生态文化: 知行脱节但走势向好 |
4.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实困境 |
4.4.1 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挑战 |
4.4.2 远大理想模糊,功利心态增强 |
4.4.3 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凸显 |
4.4.4 大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 |
4.4.5 大学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归因 |
5.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
5.1.2 不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5.2 社会外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影响 |
5.2.1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5.2.3 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 |
5.2.4 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
5.3 高校内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5.3.2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
5.3.3 学生朋辈交往的影响 |
5.3.4 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5.4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4.1 大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2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2 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 以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1 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2.2 明确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
6.2.3 推动大学生主动自觉的开展自身文化建设 |
6.3 积极调动社会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3.1 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2 形成社会合力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
6.3.3 营造丰富多元的环境和健康的网络氛围 |
6.4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4.1 用卓越的大学文化引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
6.4.2 用高尚的教师文化带动大学生文化的提升 |
6.4.3 用出色的课程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的素养 |
6.4.4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 |
6.4.5 用丰富的实践文化拓展大学生文化的领域 |
6.4.6 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的成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学文化与文化大学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学科视域中民族院校文化育人之责[J]. 董玉真. 文化产业, 2022(04)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 李慧娟. 河北大学, 2021
- [3]时代激变下的融合之道与通变之途:“新文科”和“新商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综述[J]. 董开颜,谭博.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1(01)
- [4]地方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论析[J]. 柏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5]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比较与借鉴[J]. 柯江林,郑浩文,张凯,李卓遥. 现代教育管理, 2021(10)
- [6]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 许欣婕,张明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24)
- [7]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8]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 冀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D]. 修新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