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七个基本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婷[1](2021)在《X旅行社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约束经营者合理用权,抵制贪污腐败,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较晚的特殊国情,对于已存在的研究,国内专家学者将经济责任的审计重点放在国企、政府事业单位。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指标选择与计算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评价内容与指标涵盖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计算方法较为科学。但目前的指标体系并不能完全适用私营企业,更不存在结合行业背景、企业的发展状况,精准对应不同的类型和行业的私营企业的指标体系。本文以X旅行社分公司为例,构建更加适用于商业性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首先,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北京市旅游局提出《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为基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对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硬性要求,与X旅行社的实际情况进行指标选取,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指标赋予权重,以行业平均、历史数据、预算批复或审计人员经验等为评判标准,总体审计内容将基础指标分为经营目标责任、廉政自律、政策法规贯彻执行、财务收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责任七个一级维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设计了二级、三级指标分别进行评测。最后,对审计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构建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与模型虽然主要针对的是X旅行社分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性私企,具体选用的也主要是在旅游行业相对重要的一些指标,模型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较强,可满足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运用。但是在具体审计应用的时候,还需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具体的情况对本文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与替换,从而得出有针对性的评价结果。
李娟[2](2021)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下,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重新做出了调整与修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从2019年秋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海南六个省市投入使用,其他省份也陆续使用此教材。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所提的教学使用建议,对教师驾驭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使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会面临一些问题及挑战。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建议等内容,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与要求,教师要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教材使用和教材使用建议有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目前有关教材使用建议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大多数学者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进行阐述,从课堂教学角度论述的很少。课堂教学是连接教材与学生的重要媒介,通过课堂教学角度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师使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因此,论文从课堂教学角度出发,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情况。《经济与社会》教材是必修模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主线,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教材使用时间较短、教材内容改动较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好该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编写坚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实践性等原则;在教材结构与内容方面,《经济与社会》教材由单元、课、框、目组成,一共设置了两个单元内容,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教材将正文与“名词点击”栏目、“相关链接”栏目、“探究与分享”栏目、“综合探究”等相互连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相比,《经济与社会》教材具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经济思想为主线、凸显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行文逻辑清晰等特点。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在知识扩展、巧用时政资源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对正文内容无序扩展、“相关链接”栏目不合理扩展、“探究与分享”栏目使用不到位、“综合探究”使用不深入等。归纳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教师未更新教材观、未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足及使用教材的理论水平不足。通过分析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几点策略:其一,树立新的教材观,转变传统的教材目标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内容观及教材教学观;其二,改进教学方法,能够优化情境、运用议题教学、辨析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三,提高使用教材的能力,提高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和使用栏目与“综合探究”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其四,提高使用教材的理论水平,深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做知识的传播者。
靳艳峰[3](2020)在《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供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互联网普及速度放缓,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针对性信息服务供给薄弱,带来供需矛盾扩大的风险。一方面区域信息环境的差异,使得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程度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农民素质不同,信息需求不同,对信息的采纳意愿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判断农民信息需求,实现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矛盾,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问题进行研判,发现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及诱因,同时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分别对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动主体视角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决策模型,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均衡模型分析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本文旨在探索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不均衡问题,解决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视角出发,梳理并分析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性和特性,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不均衡问题,分析并找出问题的诱因:即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不足。(2)从客观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有序Probit农村信息服务需求模型,利用偏相关系数法去除含有高重合度信息因素,借助ROC曲线对模型中因素进行检验,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得出影响农村信息客观需求的24个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均与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密切相关,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提供理论依据。(3)从主观视角对农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技术接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机制理论以及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构建农村信息主观需求模型,通过引入调节变量,运用探索因子分析法对研究设计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结构方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有关农村信息服务主观需求交互影响因素。从主观感知需求方面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提供了依据。(4)从行动主体视角,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企业、第三方及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各方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影响因素。(5)基于农村信息服务供需的均衡分析模型,依据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现状,结合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如下:(1)在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研判中,考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视角,分别分析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特性和供给特性,揭示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和诱因;从客观视角考虑农村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基于计量经济学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前置偏相关分析和后置ROC曲线检验的农村信息需求Probit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增加前置分析和后置检验环节,不但排除重复信息的干扰,而且提升显着影响因素的可信度,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2)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是一个复杂行为,需要考虑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机制理论和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构建农村信息主观需求理论分析框架,旨在分析行为、心理、信任、创新以及农民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验证农民的年龄和经验特征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本部分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多种理论中演化出相关变量,引入农村信息服务主观需求模型,通过假设验证来自不同理论的变量组之间存在复合交互作用,是对现有农村信息技术主观采纳模型的一种完善和创新。(3)在行动主体视角下研究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中各主体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问题。由于当前政府主导模式下市场作用受限,供给效率低下,供需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三方主体协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基于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提出一种政府主导、第三方追随的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通过引入固定成本契约的协调供应链决策,验证了供给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农民接收便捷敏感度、农民反馈便捷敏感度等因素对供给决策的影响,得出理想状态下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的最优协同方式,以期解决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问题。(4)考虑到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的现实,结合对农村信息服务的主客观需求和供给分析,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模型,探讨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在借鉴现有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基础上,尝试进行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模式创新,基于农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引入数据挖掘算法的思想,从组织模式、信息内容、传播模式、利益分配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关联规则且带有反馈机制的农村信息服务均衡模式。从分析结果看,提出的基于FP-tree改进的Apriori算法不但降低了计算的时间复杂度,而且验证了农民信息需求关联规则的精准性,进一步证明提出模式的有效性。
丁雪萌[4](2020)在《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地区差异显着等特点,加之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附加效应,导致我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同时也使得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日益恶化,集中反映为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给与养老需求之间的错配。虽然我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政策制定与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与优化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然而老年人口数量与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其对照护服务与养老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家庭少子化与核心化的发展趋势,家庭照料方面人力供给资源的不断下降,致使养老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矛盾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供需视角,选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方即老年人群体,以及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方即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个层面探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均衡问题。因此,本研究遵循以下逻辑范式:(1)本文首先基于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具体将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形式划分为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1)整体角度,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家庭、社区与机构三个供给主体层面构建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评价体系,剖析我国地区间长期照护服务资源分配是否均衡有效;(2)分步评价,本文首次尝试基于CLASS数据库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下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供需信息的挖掘,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与评价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状况,弥补了国内供需角度层面关于长期照护服务整体评价的空白。(2)其次,本文的实证分析逻辑框架是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在有效需求理论即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下,确定了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应该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因此本文的分析侧重点在于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并且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将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长期照护服务方式全部融合进了一个实证分析框架,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主要是鉴于长期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具有非常相似特点的基础,即它们的使用都是以“消费能力”为中心的个人选择行为,因此本文参考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安德森行为模型(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同时结合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其中,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框架下的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个人行为),是环境特征、个人特征和养老效果综合影响的结果。其理论模型有利于客观评析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匹配有效度,也在一定程度充实了国内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不足。(1)家庭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一即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的分析;(2)社区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二即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的分析,并且从供需角度出发即供给水平与客观需要相结合,探究影响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主观需求的相关因素;(3)机构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结合上述个人行为(行为一: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与行为二: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进而分析对老年人养老效果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分析逻辑有助于将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行为与行为结果将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部分:本部分采用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提供2017年数据),依据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方式所对应的的责任主体,选取了反映我国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34个指标,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从而对其供给能力进行具体的剖析。研究发现:(1)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人口老龄化标准,同时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其长期照护服务的综合供给能力尚未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2)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最占优势,西部地区的供给劣势尤为明显,养老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也极为不均衡;(3)上述结果侧面说明地区经济实力强的省份,其长期照护服务综合供给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更应重视养老服务资源在西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倾斜与分配,以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老年人日益严峻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第二,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受儒家思想以及孝文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九成老年人选择自己家或者子女家养老,而且农村地区老年人选择家庭成员养老的意愿更为强烈。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各类因素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方式的影响,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同时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对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选择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并比较各类因素影响的差异作用。其中老年人子女数量越多,其未来选择家庭照护模式的意愿会更强烈,同时儿子数量对父母未来选择家庭照护的倾向作用显示更强。(2)从供给层面而言,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成员仍然是家庭照护服务的内部供给主体,同时也是老年人选择提供护理服务的首要倾向;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作为家庭养老服务的外部供给主体的作用体现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自身工作、抚养孩童与照顾老人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及其他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因素,家庭照护功能会不断外溢到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中。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失能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老年人高龄化与失能化并存发展的局面,使得青壮年子女面临上有赡养义务、下有抚养责任的负担也会持续加剧。第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我国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呈现“高需求、低利用”的态势,其中加权需求结果显示最高的为“陪同看病”等医疗护理类服务,其次是“老年人服务热线”等精神慰藉类服务,最后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不平衡现状仍然较为严峻,生活照顾类、医疗护理类以及精神慰藉类共三类服务九个项目下,有相应需求但未获供给的老年人比例几乎均超过三成。其中精神慰藉类服务的供需不平衡比例最高,其次则是医疗护理类以及生活照顾类服务。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具体探讨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是基于其自身客观需求产生,还是源于现有供给导向;从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依次探索各因素对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定量影响。(1)倾向因素中,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则更为强烈;有配偶老人相比孤寡老人在社区照护服务方面的主观需求也更低;同时,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表达更为显着。(2)使能因素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现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对老年人关于其的主观需求正向影响显着。(3)需求因素中具体分析了老年人其自身的客观需求状况对社区照护服务的影响作用,其中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明显比健康一般或较差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低;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对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也更显强烈。(2)从供给层面而言,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类型中供给水平最高的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其次是精神慰藉类以及医疗护理类服务,侧面说明生活照顾类服务的供给难度较低,因此社区在该项服务的提供则较为充分。然而,我国社区照护服务模式起步较晚,同时养老床位利用率一直在低水平浮动,说明其服务的使用发展远远滞后于社区养老机构与设施投资扩建。并且社区照护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软硬件环境支持基础薄弱、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与质量结构性严重失衡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等问题限制,使得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第四,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机构照护作为家庭照护的重要补充形式,其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普遍偏低,并且老年人自身与家人关于选择养老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偏见。本部分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并且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行为的最后一环节即老年人的养老效果的实证分析。(1)倾向因素中,居住在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遭受着经济、教育和医疗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使得在晚年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效果满意度显着消极于城市老年人。(2)使能资源中,拥有房产数越多以及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为积极;学历越高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加积极;社会网络支持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有利于促进其精神健康,外在给予的内心安全感将使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老年身份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与压力。(3)需求判断中,机构照护服务意愿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现负向影响,说明选择机构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可能其获得的代际支持较匮乏,同时内心感受到的满足感与充实感也相对较低。因此有效推动积极老龄化进程的首要着力点仍是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应先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进而再去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等矛盾。(2)从供给层面而言,首先,当前养老设施和机构床位的供应远远超过行业需求,并且自2011年开始机构养老的床位利用率却在逐年下降,说明养老床位存在资源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文化程度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极大地限制了养老服务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护理队伍性别、年龄结构的失衡均严重制约养老护理质量的提升。再者,各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综合效率平均为0.944,全国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4,低于平均规模效率0.979;其中,综合效率未达到最佳的省份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各相应地区应重视加强政府部门的养老投入,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同时注重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衡发展。
韩长根[5](2020)在《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但在此期间中国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也日显严峻,收入不平等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收入流动性作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动态视角,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阶层流动与机会公平等问题,从微观层面对收入流动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与此同时,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入,深深地嵌入到人们日常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中,为微观个体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发展机会,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获取财富与知识的途径以实现就业与创收的可能性,但由于不同个体对于互联网使用的认知情况以及使用程度存在差异,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的机会创造与赋值空间都会存在差异。那么,在国家当下大力推动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使用是否能够在提升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内在机制及其可能的解释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在对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和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测度代内和代际居民收入流动性。对于代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使用CFPS数据(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从时序上的相对收入流动性和绝对收入流动两方面进行刻画;对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从代际收入转换矩阵和代际收入弹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结合CHNS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并根据居民是否使用互联网情况分样本对代际和代内居民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10年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中国居民代内和代际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并且,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居民有着更高的收入流动性,说明互联网使用可能对收入流动性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2)构建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模型。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和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互联网与收入流动之间的理论模型。对于代内收入流动性,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盖尔顿收入均值模型建立理论模型,提出待实证检验的研究假设;对于代际收入流动性,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使用作用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传递路径来阐述其影响机理,据此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待实证检验的研究假设。(3)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数据,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Bio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性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进行了内生性、异质性和稳健性检验,且互联网使用影响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存在。结果表明,在代内收入流动方面,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收入向上流动,抑制收入向下流动。并且,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的频率越高,居民对于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越高越有助于个人实现收入向上流动。互联网能够通过自身的直接效应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的间接效应来促进收入流动性向上提升。在人力资本作为中介变量中,教育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5.09%,健康的中介效应占比18.52%,培训的中介效应未得到支持。在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中,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9.24%,信任关系和社会规范的中介效应未得到支持。就业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占比15.79%。互联网使用对于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在性别、区域、城乡上影响存在差异。(4)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无序多项logit模型、Bowles和Gintis分解法、分位数回归对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的提高和互联网使用重要性认知的提升对于代际收入弹性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促进跨代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作用显着。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贡献了 35.9%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其中教育贡献了 18.04%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健康贡献了 10.57%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培训贡献了 7.29%的代际收入相关性。社会资本贡献了 10.94%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其中,强关系贡献了 4.32%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弱关系贡献了 6.62%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就业贡献了 0.07%的代际收入相关性。进一步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强关系和弱关系来弱化父代收入对子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从而调节收入流动,促进收入流动的提升。互联网使用在不同群体的影响存在区别,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调节作用呈现“U型”特征。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动态收入不平等——收入流动性的视角,从代内收入流动和代际收入流动两个维度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丰富深化了互联网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第二,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影响代内收入流动和代际收入流动的机理,立足于持久收入假说、盖尔顿模型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在Becker和Tomas(1986)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模型,补充了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三,从互联网使用的直接情况、互联网使用频率和互联网使用重要性认知三个层面展开实证研究,相较于其他学者更加全面的分析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同时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Bioprobit模型、无序多类logit回归模型、分类变量中介效应模型、Bowles和Gintis分解法、分位数回归、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展开内生性、异质性和稳健性分析。
莎仁塔娜[6](2020)在《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以内蒙古D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只有当高等教育投资获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收益时,农村居民才会对高等教育进行持续的投资。教育收益率为衡量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提供了参考指标,对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不仅能够认识高等教育在提高农村居民个人收入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程度,也便于衡量高等教育的生产效率。高等教育收益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探究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机制对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决策和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梳理和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明瑟收益方程为模型对教育收益率进行了估算,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关于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主要关注于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教育收益率,专门探究高等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尚不充分,这说明当前研究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较低并缺乏深入的探究。为丰富已有研究的内容,本研究选择了以内蒙古D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在D村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以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假设理论为基础,将明瑟收益方程作为本研究的模型对D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了估算。本文首先探究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收益率,得出高等教育比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高,且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不显着;然后,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高等教育收益率表现在性别、接受高等教育类型、就业形式、民族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如下发现:(1)整体上,在不考虑任何控制变量时,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11%,这表明D村居民增加一年高等教育能够使个人收入多增加11%;(2)在性别方面,女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11.6%,男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9.9%,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具有显着的差异;(3)在接受高等教育类型方面,高职高专教育的收益率为69.3%,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收益率为26.6%。估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均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但高职高专教育对提高个人收入的作用更大;(4)在就业形式上,非农就业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3.5%,农业生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未达到显着水平;研究结果说明就业形式是影响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因素,同时农业生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不显着表明高等教育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不明显;(5)民族对高等教育收益率无显着性影响,蒙古族和汉族高等教育收益率无显着性差异。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在农村居民个人及家庭层面:(1)应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为提高个人收入奠定基础;(2)积极转变高等教育观念,理性投资高等教育;(3)重视对女性的高等教育投资,缩小性别之间的收入差距;(4)适当转变就业方式,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在地方高等院校层面: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最后,在地方政府层面:应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为劳动者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梁嘉琪[7](2020)在《基层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问题研究 ——以A县(区)税务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极具国民性、充分反映税收法定原则的主税种,它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仅次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国内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随着我国国民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国民也日益关注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但是,由于国内居民收入来源、收入形式日益多样化,偷逃个税的手段方法日益隐蔽,加上基层税务机关存在组织机构不合理、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个人税收管理系统、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等税务机关管理系统落后等诸多原因,导致基层税务机关在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挑战。本论文以A县(区)税务局为例,将基层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作者县区级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实践、现实数据和具体访谈、调研问卷展开研究。论文简述了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采用文献分析法,介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管理和税制重点;采用数据分析法,收集分析A县(区)个人所得税的增长趋势、各税目比例、纳税人员构成等税源管理数据,摸清A县(区)个人所得税税源分布;采用设置税务人员访谈和针对纳税人为对象的调查问卷,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指出A县(区)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的固化问题和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和意见建议,为提升我国基层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源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苏泰(SIPHANTHONG BOUNTHAVY)[8](2020)在《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具有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个人收入分配,直接影响政府政策实施。不同的个人收入水平,对家庭的消费与投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收入分配来源不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与贫困。自从老挝成立以来,已经走过来43个春秋。43年来,老挝的经济发展目标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为核心。1976-1980年,是老挝实施改善政策与建设社会主义期间;1976-198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为7.988亿基普(Kip),个人收入平均为2496基普/人/年,自然资源的收入占GDP2.23%。1986年,老挝政府决定改革开放,建立新经济体制,实施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老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011年至2015年间,即在第七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成功展现老挝经济全新面貌,当年GDP增长率高达7.9%,个人收入年平均为1548美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保持在5%。2018年老挝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0.4110。2016年GDP增长率为7.02%,个人收入年平均为2408美元。从GDP增长率与个人收入来看,老挝不仅保持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而且对国内居民的收入也产生有效促进作用。然而,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仍然处于低速发展状况,在某些方面暴露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依然不理想,个人收入依然无法满足法定要求和标准,在社会保障制度、福利体系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与贫困。本文以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为主题,运用理论与实践、实证与规范、综合与比较等方法,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并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与规范方法来研究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因素,对相关个人收入数据、劳动力就业人数、经济发展的数据等进行统计,同时使用“统一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提出结论”的路线开展一步步的研究工作,并根据所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路径选择。此外,通过综合性研究工作,对比分析外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尤其对目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经验与历程进行研究,对比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需要调整与完善的内容,依据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较完善与已成功的经验,并结合老挝国情,提出完善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首先,分析阐述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主要阐述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做了评析,在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分析了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其次,分析梳理相关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梳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以及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等,此外,还梳理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再次,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首先分析老挝革新开放前及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然后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因、方式以及趋势。第四,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首先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状况、特征、成本与收益等,然后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实证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因素。从国家政策、教育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视角,采用协方差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计算分析,对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第六,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启示。主要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现状,同时概况提出其对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最后,提出完善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税收调节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善教育投资制度。
王金兰[9](2019)在《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人所得税因其征管难度大、纳税遵从度不高,一直被诟病为“天下第一难征的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一直是困扰税务机关的重要问题,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从2000年到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规模、在税收收入的占比来看,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及其规模问题也不容忽视。2018年6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出台以来迎来了第七次大修,实现了分类征收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方式的革命性改革,其纳税遵从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情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如何、历年的变化情况如何?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纳税遵从产生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应该如何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度?文章遵循“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对策研究”的技术路线,以问题为导向,执果索因,运用文献研究法掌握了个人所得税的研究成果与尚存在的不足,运用调查研究法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因素,并进一步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各影响因素对纳税遵从形成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最后根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促进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提高的建议。具体而言,文章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第一,界定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理论分析框架。行为经济学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将心理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还原为有限理性的、有情感的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认识人类行为,解释行为产生的动机,做到“对症下药”。在阐述纳税遵从的内涵与分类的基础上,讨论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新公共管理主义对纳税遵从理论发展的影响,并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分析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不仅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因素。由于不同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纳税人遵从或不遵从的纳税行为。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讨论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受到税制模式、税制公平的感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纳税人权利保护以及社会纳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理论模型分析。预期效用理论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前提,探讨的是在不确定情况下行为主体以效用最大化为行为决策标准所做的选择。而A-S模型是在预期效用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最经典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决策模型,该模型基于理性人假设,行为主体通过预期效用衡量自己面临的机会,决策时不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结论表明,提高稽查率、罚款率都有利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额。尽管A-S模型是个人所得税纳税决策的经典理论分析模型,但以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并且不考虑纳税人的心理特征越来越受到质疑。将行为经济学引入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决策显得十分必要,该理论以有限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将行为主体还原为“真实”的人,更能解释税收实践中纳税人的行为决策。行为经济学在参照依赖的基础上,结合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构建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可知,税率、罚款率、心理成本、损失厌恶程度、主观稽查率都是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决策的因素,导致纳税人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纳税决策。第三,通过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从整体上考察其纳税遵从情况。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结束了“三税并征”的局面。1994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2.7亿元,是税收收入总额5126.88亿元的1.62%,所占比重低,筹集财政收入的能力有限,涉税人员少,在征管中并未受到重视。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在界定个人所得税收入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现金比率法分别对2007年至2017年间公开经济、地下经济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规模都较大,税收流失率达到50%左右,且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收入能力的增长。可见,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及流失率不容乐观,纳税遵从状况堪忧。第四,从制度、税收征管及纳税服务的角度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较低的原因。税收征管是影响纳税遵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纳税遵从是税收征管的目标与着眼点,税收征管模式与手段、稽查与处罚以及纳税服务对促进纳税遵从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的高低本身也受到税种本身特征的影响。个人所得税无论从其征税范围、费用扣除、税率设计来看,还是从其涉及的纳税人员来看,都较其他税种复杂,征管难度大。同时,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是在分类征收模式基础上形成的,随着个人所得税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征收模式,税收征管的弊端凸现出来。另外,个人纳税人需要税务机关提供精准的纳税服务,而纳税服务不到位势必也会影响到其税收征管的效果,最终影响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第五,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行为经济学对个人纳税决策的影响分析,考虑经济因素与心理因素,结合专家访谈,依据李克特量表法设计预调研问卷,回收预调研有效问卷139份,通过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结果剔除一些题项,修改调查问卷形成最终问卷。问卷通过问卷网发放,收回问卷838份,剔除无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740份。将样本随机分成两个子样本,一个样本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个样本运用软件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显着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税制公平的感知、税收征管制度、纳税服务、逃税的心理成本和税后激励是影响因素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主要因素。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纳税遵从的影响具有显着性,且税制公平的感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心理成本以及税后激励都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产生正向影响,即促进个人所得税公平的感知、完善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增加心理成本与税后激励都有利于促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度的提高。第六,提出促进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政策建议。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较大,纳税遵从度不高,税收征管效率较低,是税收机关、纳税人以及纳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基于行为经济学,更重要地通过影响纳税人的心理达到影响其纳税行为的目的。一是从纳税主体、征税范围的列举方式、费用扣除制度以及税率几个方面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使个人所得税更趋于公平,提高纳税人对税制公平的感知;二是加大稽查力度与处罚的实际力度,强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税源控制,严把征管环节关;三是税务机关应树立纳税服务意识,简化纳税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确实为纳税人提供便利、降低纳税遵从成本,完善纳税服务;四是建立纳税遵从的激励约束机制。“胡萝卜加大棒”,既要增加逃税纳税人的心理成本,也要建立诚实纳税奖励机制,双管齐下,共同促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最后,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配套措施建设。促进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状态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善其制度与征管,还需要辅之以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建立自然人财产登记制度掌握自然人的财产状况;其次,建立非现金交易制度使其所有的交易、消费都有据可查,并完善部门间联网协同制度,使纳税人的财产、收入与支出等信息能够进行比对,实现信息管税。最后,将个人纳税信息纳入个人信用数据库,完善个人信用数据库,使个人纳税信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改革中,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纳税服务,并通过配套制度的完善,最终实现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目标。
刘娟[10](2019)在《税收公平视域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1在西方,素有“罗宾汉税”之称的个人所得税肇始于英国,随后美、德、法等国家纷纷效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个人所得税逐步发展成为欧美国家的主体税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日趋复杂,逐步从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向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或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演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个人所得税制的关注重点也开始从如何实现税收效率逐渐转移到如何选择更能体现税收公平正义价值的课税模式上来。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课税模式的改革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2018年8月31日,我国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七次修订,将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作为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中之重。但仅仅从立法形式上对课税模式进行改革,显然是一种狭义的形式意义上的改革。要实现课税模式实质意义上的改革,理应将课税模式的改革作广义的理解,并将其视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客观而言,就此次修法的具体内容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故而,在税收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探寻适合于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改革路径,俨然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正式颁布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沿用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但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过大、税负分配不公、税收流失严重等现象却日益凸显。归根结底,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长期以来实行的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不无关联。此次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进行了首次改革,实现了过去20多年一直想解决但却没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可见,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传统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弊病进行理性地纠偏,是国家深化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和实现现代税制的必然选择。此次修法旨在体现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与正义价值,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缩小贫富差距的调节功能。因而,以税收公平为研究视角,在检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基础上,打开思想的藩篱,对我国此番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进行通盘考虑,试图从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法律逻辑路径、税制要素路径、配套改革路径着手,注重个人所得税立法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制度设计,以提升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以期抛砖引玉,为推进我国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顺利实现提供有益的见解。
二、影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七个基本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七个基本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X旅行社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概述与基础 |
2.1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述 |
2.1.1 经济责任界定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 |
2.1.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
2.1.3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及评价对象 |
2.1.4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与作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权力制衡理论 |
2.2.2 受托责任理论 |
2.2.3 人本管理理论 |
第三章 X旅行社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现状分析 |
3.1 X旅行社分公司及其负责人概况 |
3.1.1 分公司的经营情况与组织架构 |
3.1.2 分公司经营业务及特点 |
3.1.3 分公司负责人职责介绍 |
3.2 X旅行社分公司负责人现行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分析 |
3.2.1 现行审计基本概况 |
3.2.2 现行审计指标的依据和内容 |
3.2.3 现行的审计评价结果 |
3.3 现行审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清晰的指标体系 |
3.3.2 审计评价结果直观性差且利用率弱 |
3.3.3 评价指标的内容不全面 |
3.3.4 评价指标未将定性与定量结合 |
第四章 X旅行社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优化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原则 |
4.1.1 构建的必要性 |
4.1.2 设计原则 |
4.2 审计指标的确定 |
4.2.1 指标的选取依据 |
4.2.2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4.3 指标权重的优化设计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指标体系的结果及分析 |
4.5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设定 |
第五章 审计指标体系应用及相关建议 |
5.1 审计指标体系应用 |
5.2 相关建议 |
5.2.1 利用评价结果的建议 |
5.2.2 应用指标体系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关于“X旅行社分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指标遴选”的专家咨询问 |
附录2:关于“X旅行社分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权重设置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德育教材使用的研究现状 |
1.国外德育教材使用的研究现状 |
2.国内思想政治教材使用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范畴分析与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经济与社会》教材 |
2.使用策略 |
(二)相关范畴分析 |
1.教材与课程标准 |
2.教材与教学 |
3.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 |
4.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
(三)理论依据 |
1.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思想的重要论述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经济与社会》教材分析 |
(一)《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编写原则 |
1.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的要求 |
2.着眼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3.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实践性 |
(二)《经济与社会》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 |
1.教材结构分析 |
2.教材内容分析 |
(三)《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特点 |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主线 |
2.凸显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 |
3.行文逻辑清晰 |
三、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现状分析 |
(一)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调查 |
1.调查主题 |
2.调查方法和工具 |
3.调查对象 |
(二)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取得的成果 |
1.知识扩展到位,促进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
2.巧用时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三)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存在的问题 |
1.正文内容无序扩展 |
2.“相关链接”栏目不合理扩展 |
3.“探究与分享”栏目使用不到位 |
4.“综合探究”使用不深入 |
(四)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存在问题成因 |
1.未及时更新教材观 |
2.未改进教学方法 |
3.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足 |
4.使用教材的理论水平不足 |
四、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策略 |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 |
1.教材目标观 |
2.教材结构观 |
3.教材内容观 |
4.教材教学观 |
(二)改进教学方法 |
1.优化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
2.使用议题,构建活动型学科课堂 |
3.强化辨析,引导学生做出价值判断 |
(三)提高使用教材的能力 |
1.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
2.使用栏目与“综合探究”能力 |
(四)提高使用教材的理论水平 |
1.深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 |
2.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3.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 农村信息环境评价相关研究 |
2.3 农村信息需求相关研究 |
2.3.1 农村信息获取相关研究 |
2.3.2 农村信息服务采纳相关研究 |
2.4 农村信息服务相关研究 |
2.4.1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相关研究 |
2.4.2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判: 需求侧与供给侧 |
3.1 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侧分析 |
3.1.1 主体对农村信息服务一般性需求 |
3.1.2 主体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特性 |
3.2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侧分析 |
3.2.1 农村信息服务一般性供给 |
3.2.2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特性 |
3.3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判 |
3.3.1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矛盾 |
3.3.2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不均衡诱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侧分析: 客观视角 |
4.1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分析模型 |
4.2.1 变量设计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模型构建 |
4.3 农村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收集 |
4.3.2 假设检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侧分析: 主观视角 |
5.1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2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分析模型 |
5.2.1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5.2.2 变量测量与量表设计 |
5.2.3 预调查信度效度检验 |
5.2.4 模型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 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观需求实证分析 |
5.3.1 基于技术接受理论的影响分析 |
5.3.2 需求主体特征的间接影响分析 |
5.3.3 基于几种相关理论的影响分析 |
5.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侧分析: 行动主体视角 |
6.1 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行动主体分析 |
6.1.1 行动主体主导模式分析 |
6.1.2 行动主体服务部门调查 |
6.2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服务供给流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 |
6.3 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构建 |
6.3.1 供给问题描述 |
6.3.2 分散决策模型 |
6.3.3 集中决策模型 |
6.3.4 供应链协调模型 |
6.4 农村信息服务的行动主体供给模型验证及分析 |
6.4.1 供给模型检验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供需均衡视角 |
7.1 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
7.1.1 供需均衡模型 |
7.1.2 供需失衡成因 |
7.1.3 解决对策分析 |
7.2 现有服务模式借鉴与思考 |
7.2.1 现有模式借鉴 |
7.2.2 现有模式思考 |
7.3 供需均衡的服务模式创新 |
7.3.1 均衡模式内涵 |
7.3.2 均衡模式构建 |
7.3.3 模式实现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农民信息需求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农民信息服务采纳意愿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数据介绍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启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平理论 |
2.1.2 需求层次理论 |
2.1.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 |
2.2.2 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 |
2.2.3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对策 |
2.2.4 文献评述 |
2.3 国际经验启示 |
2.3.1 家庭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日本 |
2.3.2 社区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英国 |
2.3.3 机构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美国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理论模型 |
3.2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机制分析 |
3.2.1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能力的整体评析 |
3.2.2 家庭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3 社区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4 机构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3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研究设计 |
3.3.1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 |
3.3.2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分步评析 |
第4章 中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4.1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实证分析 |
4.2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4.2.1 家庭层面 |
4.2.2 政府层面 |
4.3 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4.3.1 老年人失能化与高龄化并存发展 |
4.3.2 家庭结构呈现核心化与少子化 |
4.3.3 家庭照料者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5.1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实证分析 |
5.2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5.2.1 社区层面 |
5.2.2 政府层面 |
5.3 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5.3.1 社区照护缺乏硬软件环境支持 |
5.3.2 社区照护服务人员数量与结构失衡 |
5.3.3 社区照护关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老年人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6.1 机构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6.1.1 描述性分析 |
6.1.2 实证分析 |
6.2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6.2.1 机构层面 |
6.2.2 地区层面 |
6.3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6.3.1 养老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较低 |
6.3.2 专业机构照护人员供给不足 |
6.3.3 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供需失衡 |
6.3.4 政府关于养老机构运营监管欠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历年人口分布情况统计 |
附录2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附录3 老年人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数据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相关文献研究 |
2.1.1 互联网的内涵 |
2.1.2 互联网的经济影响 |
2.1.3 互联网的社会影响 |
2.2 收入流动性相关文献研究 |
2.2.1 收入流动性的内涵 |
2.2.2 代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
2.2.3 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 |
2.2.4 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
2.2.5 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 |
2.3 互联网与收入流动性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 |
2.3.1 互联网与收入增长 |
2.3.2 互联网与收入差距 |
2.4 文献述评 |
3 中国居民互联网使用与收入流动性现状 |
3.1 互联网使用现状 |
3.1.1 互联网使用人数 |
3.1.2 互联网使用频率 |
3.1.3 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认知 |
3.2 收入流动性现状 |
3.2.1 代内收入流动性 |
3.2.2 代际收入流动性 |
3.3 互联网使用与收入流动性 |
3.3.1 互联网使用与代内收入流动性 |
3.3.2 互联网使用与代际收入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
4.1.1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2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理论模型 |
4.1.3 研究假设 |
4.2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
4.2.1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2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理论模型 |
4.2.3 研究假设 |
4.3 本章小结 |
5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方法与数据 |
5.1.1 实证方法 |
5.1.2 变量的定义和说明 |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2 实证结果 |
5.2.1 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
5.2.2 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居民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
5.2.3 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认知对居民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
5.3 内生性问题 |
5.4 影响机制分析 |
5.5 异质性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家庭层面数据 |
5.6.2 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弹性的影响 |
6.1.1 实证方法与数据 |
6.1.2 实证结果分析 |
6.1.3 机制分析 |
6.1.4 异质性分析 |
6.1.5 稳健性检验 |
6.2 互联网使用对于个体代际收入流动方向的影响 |
6.2.1 实证方法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以内蒙古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章节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章节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 |
一、教育收益率的整体性特征 |
二、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 |
三、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
四、国内外高等教育收益率实证研究结果 |
五、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及本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收益率估算方法概述 |
一、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估算方法 |
二、教育收益率估算方法讨论 |
第三章 调查概要 |
第一节 D村概要 |
一、调查区域的确定 |
二、将D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D村地理区位 |
四、调查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概要 |
一、受调查对象 |
二、经济情况 |
三、教育概况 |
四、劳动力人口概况 |
第四章 高等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一、变量选取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收益率估计 |
一、教育收益率估计模型 |
二、高等教育收益率估计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与不足 |
一、研究建议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基层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问题研究 ——以A县(区)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税源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
2、税源管理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图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 |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与税源管理理论研究 |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发展历程 |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2、改革开放后至94年税改 |
3、94年税改后至第七次修正个税法 |
4、第七次修正个税法改革 |
(二)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理论研究 |
1、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
2、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内容 |
3、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三)本章小结 |
三、基层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现状及问题——以A县(区)税务局为例 |
(一)案例调研设计—以A县(区)税务局为例 |
(二)A县(区)税收经济及税源管理概况 |
1、A县(区)税务局征收及机构概况 |
2、A县(区)个税税源管理方式 |
3、A县(区)个人所得税税源分布 |
(三)A县(区)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1、基层税务机关组织结构不合理 |
2、针对第一产业的个税税源管理手段相对缺失 |
3、个税风险管理与评估程度不够 |
4、部分基层税务人员管理技能有待提高 |
5、税务行政违法处罚不到位 |
(四)A县(区)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
2、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还不全面 |
3、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不高 |
4、纳税人偷逃个税行为较隐蔽 |
(五)本章小结 |
四、基层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优化建议 |
(一)加强基层税务机关管理力度 |
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业务能力 |
2、调整基层机构配置,提高税源管理效率 |
3、完善申报和管理系统,增强税源管控力度 |
4、加大违法处罚力度,体现个税法强制性 |
5、增强纳税服务能力,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 |
(二)建立个人税源信息相关体系 |
1、建立个人纳税信用排名制度,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
2、积极推行电子支付制度,强化大额现金交易管理 |
3、加快建立多部门共享的全国个人涉税信息交换平台 |
(三)加强个人税收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 |
1、建立针对个人的税收大数据分析框架 |
2、强化个人税收前期风险评估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及其评析 |
1.2.1 研究文献综述 |
1.2.2 研究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分析 |
2.1 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
2.1.1 收入分配概念 |
2.1.2 收入分配类型 |
2.1.3 收入分配的方式 |
2.1.4 收入分配的功能 |
2.2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
2.2.1 工资理论 |
2.2.2 利益理论 |
2.3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
2.3.1 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 |
2.3.2 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 |
2.3.3 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 |
2.3.4 西蒙·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 |
2.4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2.4.1 制度 |
2.4.2 制度变迁 |
2.4.3 制度变迁动力 |
2.4.4 制度变迁类型 |
2.4.5 制度变迁供求 |
2.4.6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第3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分析 |
3.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 |
3.1.1 老挝革新开放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3.1.2 老挝革新开放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3.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因 |
3.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方式 |
3.4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趋势 |
第4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分析 |
4.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状况分析 |
4.1.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描述 |
4.1.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特征 |
4.1.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4.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
4.2.2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 |
4.2.3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
4.2.4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执行难 |
4.2.5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受约束 |
4.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监管调控不力 |
4.3.2 政策不平等 |
4.3.3 企业机会主义 |
4.3.4 产业收入差异 |
4.3.5 行业垄断 |
4.3.6 人力资本差异 |
第5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国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1.2 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1.3 劳动生产率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 |
5.2.2 变量设置 |
5.2.3 评价指标子体系的指标选择 |
5.2.4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国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5.3.2 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5.3.3 劳动生产率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5.4 协方差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计算分析 |
第6章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启示 |
6.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6.1.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6.1.2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描述 |
6.2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启示 |
6.2.1 发挥法律法规的调节作用 |
6.2.2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
6.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税收调节制度 |
7.2.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7.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7.2.4 完善教育投资制度 |
7.2.5 完善老挝劳动力市场制度 |
7.2.6 完善老挝人专门经营制度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
一、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二、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 |
三、前景理论的权重函数 |
第二节 纳税遵从的基础理论 |
一、纳税遵从的内涵及分类 |
二、纳税遵从的理论发展 |
第三节 纳税遵从主体行为 |
一、纳税人行为与纳税遵从 |
二、征税人行为与纳税遵从 |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特殊性 |
二、税制与税制模式论 |
三、税收征管立法执法论 |
四、纳税服务与纳税人权利保护论 |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理论模型分析 |
第一节 A-S模型及其评价 |
一、A-S模型的基本内容 |
二、A-S模型的评价 |
第二节 前景理论下的纳税决策模型 |
一、纳税遵从决策模型的假设 |
二、模型的参数变量 |
三、建立模型 |
四、前景理论下的纳税决策模型结论 |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现状:流失规模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征管、服务的改革进程与举措 |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历程及举措 |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改革及举措 |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改革 |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现状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历年收入状况分析 |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能力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的实证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测算 |
二、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的分析 |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原因分析:制度、征管与服务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税制影响纳税遵从 |
一、个人所得税制度因素与纳税遵从 |
二、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与纳税遵从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影响纳税遵从 |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影响纳税遵从 |
二、税收征管模式影响纳税遵从 |
三、税收征管成本高企影响纳税遵从 |
四、征管配套措施影响纳税遵从 |
五、第三方信息获取困难影响纳税遵从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影响纳税遵从 |
一、管理观念与服务理念的冲突制约着纳税遵从 |
二、共性供给与个性需求脱节制约着纳税遵从 |
三、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失衡 |
四、纳税服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 |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一、调研目的与内容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与过程 |
三、问卷的数据收集 |
四、问卷的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二节 问卷的预调研 |
一、预调研的调查说明 |
二、预调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测量量表的信度分析 |
四、测量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三节 正式调研及统计分析 |
一、正式调研说明 |
二、样本基本特征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 |
第四节 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
三、因子分析的解释总方差 |
四、提取公因子 |
五、因子命名 |
第五节 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一、路径系数与载荷系数的显着性评价 |
二、方差估计的显着性检验 |
三、模型拟合度评价 |
四、模型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六节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一、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 |
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三、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建议 |
第一节 促进个人所得税的税制公平 |
一、以家庭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 |
二、采用“概括+反列举”方式扩大税基 |
三、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制度 |
四、减少税率级次,降低边际税率 |
第二节 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 |
一、实行全民自行申报纳税、增强纳税意识 |
二、加强税源控制,强化税收信息管理 |
三、强化风险管控,加大稽查力度 |
四、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处罚方式 |
第三节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服务 |
一、转变观念,树立纳税服务意识 |
二、做好纳税过程服务,降低遵从成本 |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
四、大力发展个人税务代理业务 |
第四节 建立个人所得税的激励约束机制 |
一、建立诚实纳税奖励机制 |
二、建立逃税的约束机制 |
第五节 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度的配套措施建设 |
一、建立自然人财产登记制度 |
二、建立非现金交易制度 |
三、健全部门联网协作制度 |
四、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10)税收公平视域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缘由 |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实质 |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愿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社会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主张实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主张实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研究现状 |
(三)主张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利弊的研究现状 |
(二)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三)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选择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首要原则:税收法定原则 |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溯源 |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涵义 |
三、税收法定原则的作用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核心原则:税收公平原则 |
一、税收公平原则的溯源 |
二、税收公平原则的涵义 |
三、税收公平原则的作用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辅助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
一、税收效率原则的溯源 |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涵义 |
三、税收效率原则的作用 |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划分与比较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 |
(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内涵 |
(三)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特点 |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
(一)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 |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内涵 |
(三)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点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
(一)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 |
(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内涵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划分的理论依据 |
一、区别定性说 |
二、支付能力说 |
三、二元课税说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
第四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评判 |
第一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发展历程 |
一、 “三税并存”时期(1978 年-1993 年) |
二、 “分类统一”时期(1993 年-2018 年) |
三、 “小综合+多扣除”时期(2018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
一、“三税并存”时期课税模式的特点 |
二、“分类统一”时期课税模式的特点 |
三、“小综合+多扣除”时期课税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缺失 |
一、纳税单位公平价值的缺失 |
二、税基公平价值的缺失 |
三、税率公平价值的缺失 |
四、费用扣除公平价值的缺失 |
五、征管方式公平价值的缺失 |
六、税收优惠公平价值的缺失 |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发展历程 |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第一次转型 |
二、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第二次转型 |
第二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不同课税模式的特色 |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特色 |
(一)黎巴嫩课税模式的特色 |
(二)也门课税模式的特色 |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色 |
(一)美国课税模式的特色 |
(二)德国课税模式的特色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色 |
(一)英国课税模式的特色 |
(二)日本课税模式的特色 |
第三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不同课税模式的启示 |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启示 |
(一)纳税主体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
(二)依据分类所得进行课税 |
(三)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
(四)费用扣除项目有限 |
(五)税收抵免范围较窄 |
(六)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 |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启示 |
(一)纳税主体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
(二)依据综合所得进行课税 |
(三)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
(四)费用扣除项目宽泛 |
(五)税收抵免范围广泛 |
(六)采取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启示 |
(一)纳税主体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
(二)依据分类所得和综合所得分别课税 |
(三)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
(四)费用扣除项目较多 |
(五)税收抵免范围较广 |
(六)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 |
第六章 推进我国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实现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推进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实现的构想 |
一、明确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目标 |
(一)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
(二)体现个人所得税的公平价值 |
(三)切实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
二、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必要性 |
(一)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实现税收公平的有效手段 |
(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我国个税改革的政策导向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
三、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可行性 |
(一)经济层面的可行性 |
(二)法律层面的可行性 |
(三)征管层面的可行性 |
四、实施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步骤 |
(一)初始阶段的步骤 |
(二)巩固阶段的步骤 |
(三)提升阶段的步骤 |
第二节 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法律逻辑路径 |
一、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以夯实税制改革的法律基础 |
二、深入细化《个人所得税法》以推进个税改革的顺利进行 |
三、加强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促进个税改革的公平正义 |
第三节 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税制要素路径 |
一、重新界定个税纳税单位范畴 |
二、适时扩大综合所得计征范围 |
三、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率结构 |
四、合理规范费用扣除申报制度 |
五、改革完善个税征收管理方式 |
六、规范健全个税税收优惠政策 |
第四节 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配套改革路径 |
一、设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
二、实行纳税申报激励制度 |
三、加强税务稽查处罚机制 |
四、搭建协税护税网络平台 |
五、积极推行税务代理制度 |
六、切实完善税收救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影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七个基本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X旅行社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研究[D]. 杨舒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策略研究[D]. 李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灵寿县为例[D]. 靳艳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D]. 丁雪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 韩长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以内蒙古D村为例[D]. 莎仁塔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基层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税源管理问题研究 ——以A县(区)税务局为例[D]. 梁嘉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 苏泰(SIPHANTHONG BOUNTHAVY).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研究[D]. 王金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10]税收公平视域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D]. 刘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