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论文文献综述)
付蓉,袁久东,陈姣,胥婷婷,徐倩,宋佳,张洋,张荣,田汇,高亚军[1](2021)在《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与肥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制定科学的施肥策略,实现青海省春油菜高产优质以及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湟中、大通、互助、尖扎、循化、化隆、平安、乐都和贵德9个春油菜主产县区采集223份耕层土壤,通过测定主要养分含量,分析养分丰缺状况,结合ArcGIS中的Kriging插值法研究了春油菜区耕层土壤肥力分布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土壤各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有机质24.60 g/kg(中等),全氮1.77 g/kg(丰富),全磷0.99g/kg(丰富),全钾29.64 g/kg(很丰富),有效磷40.55 mg/kg(很丰富),速效钾146.39 mg/kg(中等),有效铁11.96 mg/kg(丰富),有效锰6.32 mg/kg(中等),有效铜0.69 mg/kg(中等),有效锌1.42 mg/kg(中等),有效硼0.34 mg/kg(缺乏)。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61,土壤肥力较好,各县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排序为:大通(0.728,较好)>湟中(0.652,较好)>平安(0.616,较好)>互助(0.604,较好)>贵德(0.595,中等)>化隆(0.591,中等)>乐都(0.582,中等)>循化(0.554,中等)>尖扎(0.518,中等)。综合本区域土壤肥力现状,提出青海春油菜田增施有机肥、针对性降低氮磷肥用量、全面重视硼、锌、锰微肥的调控方案。
杨莉莉[2](2021)在《氯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是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对大多数作物来说,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氯就能满足作物生长,一些对氯敏感的作物品质容易受到高氯的不良影响,在农业生产中氯常被认为是有害的,含氯肥料很少甚至不被在经济作物上施用。然而,猕猴桃是对氯有特殊需求的作物,已有不少研究报道猕猴桃对氯的需求量是普通作物的十倍以上,甚至有人提议把它作为研究氯的模型植物,但主要是通过溶液培养或者盆栽试验确定的,至今缺少氯对成龄猕猴桃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猕猴桃果园合理的施氯量是多少没有明确报道,氯对猕猴桃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果园的氯状况调查研究,确定了陕西省猕猴桃果园施氯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施氯量,分析了田间连续三年施氯的猕猴桃产量、品质、植株和土壤氯以及停用两年含氯肥料的后效影响,确定了猕猴桃园的最佳施氯量;盆栽试验分析了氯对植株生长、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确定了猕猴桃耐氯临界值,并且通过对叶片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明晰了氯对猕猴桃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54个果园的调查分析,陕西省猕猴桃果园0-40 cm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3.38-203.71 mg kg-1,平均19.11 mg kg-1,0-40 cm土壤中水溶性氯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为10.1%,中等水平以下的占48.4%;叶片氯含量为1.07-9.76 g kg-1,平均为3.66 g kg-1,91.6%的叶片氯含量偏低,仅8.4%的在适宜范围内,陕西省大量猕猴桃果园普遍缺氯,应适当增加含氯肥料的使用。(2)基肥、追肥施用两种不同钾肥(K2SO4、KCl)的两个处理(S+Cl)和(Cl+S)的猕猴桃产量显着高于仅施用K2SO4的(S+S)处理,(S+Cl)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Cl+S)和(Cl+Cl)处理,(S+Cl)处理还增加了叶片和果实微量元素含量,且对土壤养分和p H的影响较小。基肥施用K2SO4+追肥施用KCl是猕猴桃果园较好的钾肥施用方式。(3)低施氯量(Cl170-340 kg hm-2)与不施氯处理相比,增加了产量,经济效益,并且对猕猴桃的果实品质没有不良影响,连续施用高氯量(1480 kg hm-2)肥料对增加猕猴桃产量不利,且会降低果实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植株和土壤的氯离子含量增加,三年试验中,所有施氯处理均未对植物和土壤产生毒害,0-60 cm土壤Cl-残留率均不超过12%。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猕猴桃果园氯的适宜施用范围为170-340 kg hm-2。(4)田间停止施氯两年后,低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仍具有增产效果,因过量施用含氯肥料引起的产量下降和Vc含量降低现象消失。施用含氯肥料引起的植株和土壤氯离子含量增加的作用随着停用含氯肥料年限增加而逐渐减弱,对100 cm以下深层土壤氯离子的淋溶作用逐年减弱,土壤残留率迅速降低。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含氯肥料过量施用造成减产等现象,应及时停止。(5)盆栽不同施氯浓度试验结果显示,植株干物质质量随着施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氯离子含量随着施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品种同一器官的Cl-含量不同。氯在不同树龄不同品种树体中的分布均表现为,叶片>(果实)>根>枝条>树干,地上部>地下部,但各个器官氯分布量的多少受施氯量和品种及树龄的影响,且树龄和品种的影响更大。猕猴桃的施氯临界浓度为336-545 mg kg-1,非淋溶条件下,土壤氯安全浓度为<328.3 mg kg-1,叶片Cl-安全浓度为<23.1 g kg-1。(6)不同施氯量的盆栽试验中,低氯处理(T3)叶片SPAD和干物质质量略高于不施氯(T1)处理,高氯处理(T5)干物质质量和Vc含量显着低于不施氯处理(T1)。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分析,施氯量较低时(T3),氯会通过调控Novel03308和Novel03415基因的表达,从而通过相关基因的上下调,影响色氨酸代谢、甘油酯代谢、光合作用生物中的碳固定途径中代谢物的上调表达,利于生长激素合成及光合作用碳固定,最终利于猕猴桃生长及产量品质的提高。施氯量较高时(T5),氯会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半乳糖代谢、抗坏血酸代谢、淀粉和糖代谢中相关代谢物的下调表达,降低了抗坏血酸合成途径中的直接或间接中间产物,不利于Vc含量的提高。从基因和代谢物层面揭示了氯对猕猴桃生长的作用机制。(7)本研究从土壤-叶片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当前陕西省猕猴桃果园氯素状况;通过三年的田间不同施氯量处理及两年后效研究,确定了猕猴桃果园的适宜施氯量;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施氯临界浓度及土壤和叶片的安全浓度,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的作用机制,弥补了当前研究的空白,可以为猕猴桃果园合理施氯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马建梅[3](2021)在《施用钾肥对土壤中钙、镁有效性及其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秦川[4](2021)在《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谷物种植面积的2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9%,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亚洲的31%。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它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与淹水灌溉、人为耕作、水稻栽培及水稻生长所要求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水稻土是在特殊的土壤管理措施下发育形成的,包括定期的淹水、排水、耕作、翻动和施肥等。“淹水条件下耕作”一直是水稻土利用中的最大难题,导致土壤大团聚体被破坏,易溶性养分淋失,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群落结构组成发生变化,使得水田的氮肥利用率不到旱地的一半。近些年来,稻田中大量化肥的施用更加剧了氨挥发、N2O排放和氮素淋溶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稻田垄作免耕技术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在田间起垄改变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水分利用条件,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西南地区中低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提高作物产量,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垄作免耕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转化相关微生物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探索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构建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作物生产力的量化关系,并以氮素为例研究耕作措施对水稻土中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导致的氮素损失及相关微生物的丰度、活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再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研究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中七种氮代谢途径特征的影响,初步解释垄作免耕提高土壤肥力的部分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了Fuzzy综合评价法、15N同位素标记法、田间原位监测和室内培养法、定量PCR、宏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规律、土壤综合肥力与作物生产力间的关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机理、氮代谢途径相关的微生物特征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近30年的长期耕作,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水稻产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和水稻产量的平均值大小均表现为: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冬水田。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和冬水田措施下水稻产量分别由1990年7000 kg hm-2分别增产至8993.3kg hm-2、8572.7 kg hm-2和8312.4 kg hm-2;垄作免耕措施下稻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6,分别比常规耕作和冬水田高0.09和0.18。说明长期垄作免耕能够显着提高稻田土壤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2、从稻田土壤养分年际变化特征看,经过近30年的长期耕作,发现垄作免耕能够有效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垄作免耕措施下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2.86 g kg-1、2.20g kg-1、143.35 mg kg-1和26.61 mg kg-1,均显着高于冬水田和常规耕作措施。三种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年际变化规律均一致。从稻田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特征看,在整个水稻生长季(5-9月),相比于常规耕作措施,冬水田和垄作免耕措施均能有效利用氮磷钾等土壤养分,且土壤肥力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耕作措施对于土壤p 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而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的游离态氧化铁含量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从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看,三种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游离态氧化铁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说明养分都有向土壤表层(0-10cm)富集和积累的趋势。3、通过15N同位素示踪标记、田间原位监测和室内培养分析等方法,发现垄作免耕可以显着提高氮肥利用率。垄作免耕措施下氮肥利用率为31%,分别比冬水田和常规耕作措施下氮肥利用率高11%和14%。三种耕作措施下随水损失的氮素占施入氮素总量的比例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损失范围为19.5%-53.9%;垄作免耕措施下的NH3挥发损失最高,达到18.2%,分别比冬水田处理和常规耕作措施的NH3挥发损失高4.9%和7.73%,说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随水损失和氨挥发损失是最主要的氮素损失途径。证明与长期冬水田和常规耕作相比,垄作免耕措施是一种较好的能够显着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耕作措施。4、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测定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中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发现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均发生了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且水稻土的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冬水田>常规耕作>垄作免耕;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反硝化速率范围为2.85-4.20 nmol N g-1dry soil h-1,厌氧氨氧化速率的范围为0.42-1.09 nmol N g-1 dry soil h-1,且三种耕作措施下水稻土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2产量的贡献率范围在12.85%-21.33%之间,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中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2产生量的贡献率没有显着影响,同时证明了厌氧氨氧化作用是水稻土中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定量PCR和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发现在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均检测到了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在DNA水平上反硝化微生物nos Z功能基因(的丰度范围为4.86×107-7.56×107 gene copies·g-1(dry soil),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的范围为6.91×105-8.52×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的丰度比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高两个数量级;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16S r RNA基因丰度最高的均为冬水田,最低的均为垄作免耕。而在c DNA水平上,三种耕作措施下的水稻土中nos Z功能基因转录丰度范围为4.21×105-7.43×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转录丰度的范围为3.07×105-7.44×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与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稻田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群落与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根瘤菌属(Rhizobium)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影响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稻田土壤中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群为浮霉菌门Candidatus Brocadia属,全氮和p H值是影响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16S r RNA基因的群落结构影响不显着,说明垄作免耕可能是通过影响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数量,而不是通过影响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来氮素循环。5、结合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发现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具有相同的氮代谢途径:氨同化过程是检出频率最高的氮代谢途径,而厌氧氨氧化过程是检出频率最低的氮代谢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微生物可以同时参与包括氨同化、硝酸盐异化还原和硝酸盐同化还原等7种氮代谢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微生物可以同时参与包括氨同化、反硝化、硝酸盐异化还原和硝酸盐同化还原等4种氮代谢途径,体现了稻田土壤中氮代谢功能多样性。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中同一氮代谢过程可由不同的微生物参与,且负责整个氮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也并不完全相同。综上所述,在紫色土稻田生态系统中,与冬水田和常规耕作相比,长期垄作免耕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力,通过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与氮循环相关的微生物作用,明确了耕作措施对与氮素损失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组成及氮代谢途径的影响,在减少氮素损失的同时提升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达到了利用耕作措施进行土壤综合培肥的目的。尽管现有的研究结果证明垄作免耕措施是一种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耕作措施,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在更大面积、更大尺度范围的稻田、跨越多个水稻种植季甚至是设置其他土壤类型同样能够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这是很有必要的。
马晓蕾[5](2020)在《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对钾氮肥比例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氮(N,nitrogen)和钾(K,potassium)是棉花生长中需求量最高的两大矿质营养元素,对棉花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棉花生产中仍存在偏施氮肥、钾氮肥比例(KNR,K to N ratio)偏低且变化幅度较大等问题,其制约了肥料利用效率提高和土壤养分平衡。在轻简栽培理念指导下,我国三大棉花主产区施氮量虽然差异较大,但都不同程度降低。在此背景下,结合棉株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探讨不同棉区合理的KNR十分必要。两年大田试验分别在湖北武汉(2016-2017)、河南安阳和新疆阿拉尔(2018-2019)实施,研究了KNR(长江流域棉区(武汉)为0.8,1.0和1.2;黄河流域棉区(安阳)和西北内陆棉区(阿拉尔)均为0.5,0.9和1.3)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以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KNR分别为1.0和0.9,因为其:(1)有利于建成合理的棉花冠层结构。随KNR升高,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Ir,interception rate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提高,盛花期,在垂直方向上,冠层上部Ir在安阳和阿拉尔分别增加了7.4-18.6%和0.3-21.2%;在水平方向上,两棉行中部Ir分别增加了8.1-24.1%和3.3-34.7%。然而,KNR过高会造成冠层荫蔽,在垂直方向上,冠层下部透光率随KNR的升高而减少。(2)有利于棉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随KNR升高,棉株干物质量(CPB,cotton plant biomass)在武汉、安阳和阿拉尔分别增加了7.3-18.6%、5.7-27.4%和6.5-11.0%,而生殖器官干物质量(RPB,reproductive parts biomass)分别增加了6.3-18.4%,8.6-18.0%和7.9-11.5%。随KNR升高,RPB分配比例提高了0.4-3.8%,收获指数提高了6.0-13.5%;RPB快速积累期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均随KNR升高而提前,干物质更早地向生殖器官转运。(3)有利于协调棉株源库关系。随KNR升高,安阳和阿拉尔的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分别提高了8.0-35.0%和10.3-13.5%,而载铃量分别下降了0.7-5.4%和0.1-4.8%,LAI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随KNR升高,碳水化合物合成和积累增加,净同化率(NAR,net assimilation rate)和棉株生长速率(CGR,cotton growth rate)分别提高了4.5-18.9%和11.7-44.6%,而比叶重(SLW,specific leaf weight)和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安阳分别降低了3.0-22.8%和0.6-2.3%,阿拉尔分别降低了5.2-14.1%和1.1-7.2%;但主茎功能叶中蔗糖转移率(STR,sucrose transformation rate)、蔗糖/淀粉比和生殖器官生长速率(RGR,reproductive parts growth rate)分别增加了19.2-37.8%、5.0-28.7%和13.4-35.8%。因此,随KNR升高,棉株成铃率(BRP,boll retention percentage)提高,中间果节(MFP,middle fruiting positions)和外围果节(OFP,outside fruiting positions)的BRP在武汉分别提高了9.7-17.0%和9.6-48.8%,然而,KNR过大易造成冠层荫蔽,导致冠层下部果枝(BFB,bottom fruiting branches)棉花蕾铃脱落率(SSP,square and boll shedding percentage)增加(9.6%),棉株铃数减少(1.4-4.7%),不利于棉花源库平衡和产量形成,LAI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4)有助于棉株养分的积累与分配。随KNR升高,棉株N、磷(P,phosphorus)和K积累量增加,武汉分别增加了4.9-38.8%、4.0-31.1%和4.0-34.2%,安阳分别增加了5.1-40.6%、8.2-36.5%和5.1-56.0%,阿拉尔分别增加了1.8-4.7%、6.1-7.4%和1.6-8.0%;但KNR不影响棉株NPK积累量比例,三大棉区棉株NPK积累量比例分别为1:0.14-0.16:0.96-1.18,1:0.12-0.23:0.83-1.02和1:0.18-0.21:0.83-0.93。同时,随KNR升高,NPK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提高,武汉分别提高了1.2-3.7%、4.0-7.2%和0.3-2.6%,安阳分别提高了3.0-8.5%、2.9-10.4%和0.6-10.2%,阿拉尔分别提高了1.3-3.7%、5.8-6.7%和1.8-4.7%。棉株OFP的BRP与棉株及生殖器官NPK的积累量正相关。(5)有利于提高棉花肥料利用效率。随KNR升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下降,安阳拔杆期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0-15.4%、4.1-59.3%和4.0-32.7%。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棉株NPK积累量负相关。而土壤中NPK供应潜力强有利于棉株NPK的积累,土壤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与棉株NPK积累量正相关。氮钾肥施用以及棉株养分吸收会造成土壤养分含量存在空间分布差异。(6)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随KNR升高,棉花铃重和铃数增加,从而提高了棉花产量。武汉、安阳和阿拉尔的单位面积铃数分别提高5.3-11.9%、0.57-18.59%和6.59-18.71%,铃重分别提高3.9-8.8%、1.9-3.5%和1.2-6.9%,产量分别提高9.9-24.3%、0.7-22.8%和5.3-27.1%。同时,纤维品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纤维长度增加、纤维强度增强、整齐度和伸长率提高、马克隆值降低。然而,KNR继续升高没有提高棉花产量,也没有改善纤维品质。可见,中等KNR(长江流域棉区,1.0;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0.9)有利于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有利于棉株养分吸收利用,最终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省成本,提高植棉效益,缓解环境压力。
王海东[6](2020)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同玉米、小麦、水稻并列为全球的四大粮食作物,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滴灌与施肥相结合能够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直接运送到其根区,有利于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同时兼具节省水肥、管理方便等优点。本研究以马铃薯(紫花白)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9年5-9月在陕北榆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铃薯试验站进行。2016-2017年,试验设滴灌频率、滴灌水量和施肥量3个因素。滴灌频率分别设置为4天一灌(D4)、8天一灌(D8)和10天一灌(D10);滴灌水量根据作物蒸发蒸腾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C)分别设置为60%ETC(W1)、80%ETC(W2)和100%ETC(W3);施肥量(N-P2O5-K2O)分别设置为100-40-150 kg/ha(F1)、150-60-225 kg/ha(F2)和200-80-300 kg/ha(F3),共27个处理,N、P2O5以及K2O的比例为1:0.4:1.5。2018-2019年于2016-2017试验基础上,在滴灌频率D8条件下,进行了滴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试验,滴灌水量仍设三个水平;施肥量增设0 kg/ha(F0)和250-100-375 kg/ha(F4),共1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供水供肥模式对滴灌马铃薯生长、生理、产量、品质、水肥吸收利用以及根区土壤水分养分迁移分布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水频率、灌水量和施肥量三者互作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水肥生产效率的影响规律。当施肥水平相同时,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块茎产量、单株产量、商品薯、淀粉含量、维C含量、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均在亏缺灌溉W1和W2条件下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充分灌水水平W3下,随灌水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灌水频率和施肥量相同时,除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外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频率和灌水量相同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大,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变大,但肥料偏生产力变小;在充分灌溉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还原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与淀粉和维生素的变化相左。利用理想点法(TOPSIS)发现陕北马铃薯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为灌水频率8天(D8),灌水水平为充分灌溉(W3),施肥水平为F3;灌水频率D10不利于综合效益的获得。(2)探明了不同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和施肥量互作对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马铃薯的叶面积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呈单峰曲线变化,净同化率(NAR)呈指数降低变化,干物质量呈S型曲线变化,干物质最大生长速率在2018年介于播种后64.85-73.75 d,在2019年介于播种后64.45-70.54d;当施肥量相同时,马铃薯的叶面积持续时间(LAD)、SPAD值和净收益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量相同时,净收益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018和2019年,处理W3F2的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还原性糖含量最低;产量最高处理为W3F4,分别为51740 kg/ha和51335 kg/ha,但在充分灌水水平W3条件下,施肥水平F3和F4之间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净收益和SPAD值均无显着性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低灌溉水平W1的品质最差,当灌溉水平相同时,施肥F3处理的品质最优,不施肥F0处理的最差。(3)明确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各器官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利用规律。马铃薯生育前期,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最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呈现慢-快-慢“S”型曲线生长变化规律,在播种后大约60-70 d增长速率最大;在收获期,氮、磷、钾主要集中在块茎中,块茎中氮素含量占比超过60%,磷素超过70%,钾素大于50%。马铃薯各器官的氮磷钾累积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各处理之间的肥料农学效率无显着性差异;磷素利用效率显着高于氮素和钾素;在同一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偏生产力呈指数递减,而肥料利用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与施肥量呈二次抛物线性关系,当施肥水平为F3时最大。(4)阐明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根区土壤养分运移特征。在0-100 cm土层内,当施肥水平相同时,由于流失和植物吸收,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垂直深度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向下运移;当灌水水平相同时,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累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大而增大;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水平的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布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滴头下0 cm处的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高肥处理获得高产的同时增大了养分残留与流失的风险,对环境效益不利。(5)揭示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根区水分运移特征以及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量在40 cm以下普遍低于上层。在马铃薯全生育期,低灌水水平W1的底层50 cm和70 cm处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灌水水平W3的底层50 cm和70 cm处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各土层含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水分消耗最快,并且土壤含水量大体上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施肥量一样时,灌水量变大,马铃薯耗水量变大,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灌水水平相同时,马铃薯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充分灌水水平W3条件下,施肥水平F3和F4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无显着性差异;马铃薯的水分-产量响应系数ky为1.726。(6)提出了陕北风沙区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和环保等综合效益最佳的灌溉施肥策略。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陕北榆林风沙区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品质、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环境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在陕北风沙区处理中水高肥W2F4,高水中肥W3F2和W3F3以及高水高肥W3F4均表现优异,进一步评分排名发现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和环保等综合效益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为充分灌水W3(100%ETC),施肥量(N-P2O5-K2O)F3(200-80-300 kg/ha)。
纪凤辉[7](2020)在《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hm2以上。伴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玉米种植过程中大量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持续施入,势必会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传统的肥料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玉米高产栽培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玉米“3414”小区施肥试验,对通辽市平原玉米种植区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变化以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以期为通辽市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辽市平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水平,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90.1%;全氮含量主要为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75.5%和23.5%;碱解氮含量主要为4级水平,占该区耕地面积的92.9%;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该区耕地面积的76.1%和23.9%;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水平,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83.4%;土壤pH值主要集中在2级水平,占该区耕地面积的66.5%。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氮磷钾肥增产率为41.9%,氮肥增产效率17.0%,磷肥增产效率8.0%,钾肥增产效率16.9%;氮磷钾肥料的贡献率为28.5%,土壤的贡献率为71.5%;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为8.4 g·kg-1,其中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大,农学效率为9.2 g·kg-1,钾肥的增产作用次之,其农学效率为22.9 g.kg-1,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小,农学效率为6.4 g.kg-1。确定了通辽市平原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碱解氮:极低(<23mg·kg-1)、低(23-73mg·kg-1)、中(73-143mg·kg-1)、高(143-179mg.kg-1)、极高(>179mg.kg-1);有效磷:极低(<1.5mg·kg-1)、低(1.5-3mg·kg-1)、中(3-13mg·kg-1)、高(13-26mg·kg-1)、极高(>26mg·kg-1);速效钾:极低(<41mg·kg-1)、低(41-87mg·kg-1)、中(87-179mg·kg-1)、高(179-337mg·kg-1)、极高(>337mg·kg-1)。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测定值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模型为:YN=-53.551n(XN)+388.99,YP=-52.431n(XP)+224.45,YK=-36.0211n(XK)+237.18。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氮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碱解氮含量>179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0 kg·hm-2,碱解氮含量143-179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0-130 kg·hm-2;碱解氮含量73-143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30-165 kg·hm-2;碱解氮含量23-73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65-225 kg·hm-2;碱解氮含量<23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通辽市平原区玉米磷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有效磷含量>26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60 kg·hm-2;有效磷含量13-26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60-90 kg·hm-2;有效磷含量3-13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90-195 kg·hm-2;有效磷含量1.5-3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195-225 kg·hm-2;有效磷含量<1.5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 225kg·hm-2。通辽市平原区玉米钾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速效钾含量>337 mg · 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30 kg·hm-2;速效钾含量179-337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30-45 kg·hm-2;速效钾含量87-179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45-75 kg·hm-2;速效钾含量41-87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75-105 kg·hm-2;速效钾含量<41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105 kg·hm-2。
刘秋霞[8](2020)在《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冬季耕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措施。冬油菜生产中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的现象时常发生。直播冬油菜作为轻简化生产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对氮素缺乏比移栽油菜更敏感,但氮素营养状况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规律不明确,延用移栽油菜种植的施氮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直播油菜。采用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直播冬油菜氮素积累及产量构成特征,分析氮素营养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定量关系,明确氮素营养对关键产量构成因子的氮素营养调控机制,以期通过直播冬油菜目标产量设计产量构成因子,确定生育期氮素营养高效调控目标。主要结果如下:(1)氮肥施用显着提高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通过增加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协调收获密度,增加直播冬油菜产量。在等养分条件下,氮肥用量≥180 kg N/hm2时,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相比,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显着提高,施氮180 kg N/hm2时产量增加11.7%,氮肥利用率提高15.7%。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区域平均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01和203 kg N/hm2,但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在推荐用量时的利润比普通尿素高17.8%。(2)通过氮肥施用提高苗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是直播冬油菜高产的关键。高产油菜(>3000 kg/hm2)越冬期(播种后90 d)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大于低产油菜(<1500 kg/hm2),高产油菜越冬期氮素积累比例平均达56.9%,而低产油菜这一比例低于35.4%。越冬前(播种后50 d)干物质每提高100 kg/hm2或0.1 g/株,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22 kg/hm2和256 kg/hm2,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0%和3.5%(绝对值)。与低产油菜相比,高产油菜氮素快速积累提前开始,干物质快速积累结束期推迟,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延长,高产油菜生育期较低产油菜延长18-27 d。推荐用量下的氮肥施用可使干物质和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分别提高166%和300%,苗期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速率分别提高499%和689%,干物质和氮素快速积累的起始时间分别提前7.8和10.8天,增加越冬前的氮素积累比例。氮素缺乏、推荐施氮和氮肥过量水平下越冬期氮素积累量分别占最大氮素积累的33.7%、50.5%和63.2%。(3)氮肥施用调控冬至苗叶片数主要是通过影响分枝和单株角果数来定量影响产量。冬至苗叶片数与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显着正相关。单株生物量和单株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 g/株和50 mg N/株,冬至苗叶片数分别0.6-1.0片/株;群体密度在50-130株/m2时,单位面积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000 kg/hm2和50 kg N/hm2,冬至苗叶片数增加0.3-1.1片/株和1.0片/株。冬至苗每增加一片叶,分枝数平均增加1.6个/株,分枝数增加显着提高分枝角果数和单株总角果数,从而增加油菜产量。冬至苗叶片数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每增加一片叶(冬至苗叶片数为2.6-6.7片/株),产量可平均增加622-981 kg/hm2,基础叶片数越低,增加一片叶的增产量越大。(4)在产量构成的四个因子中,单株角果数对产量调控作用最大,其次是收获密度,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对油菜产量贡献较小。油菜产量(y)随单株角果数(x)增加线性增加(y=36+25.6x),高产(>3000 kg/hm2)油菜收获密度范围维持45-70株/m2,适宜收获密度下增加单株角果数是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关键。植株各生育期内的氮素营养均显着影响单株角果数,苗期氮素营养通过影响分枝形成影响产量,薹期、花期和角果期氮素营养与单株角果数呈显着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这3个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0 mg N/株,单株角果数分别增加2.8-7.6、0.2-5.7和2.1-4.4个/株。收获密度受氮肥施用的影响,在土壤基础氮素供应低于或高于690 kg/hm2时,施氮显着增加或降低收获密度,使收获密度维持在适宜范围。(5)氮素营养调控密度消减过程,决定收获密度。收获密度降低占缺氮引起的产量损失的9.3%-36.6%,适宜的收获密度是直播冬油菜高产调控的重点。直播油菜群体密度在出苗后一直在降低,出苗-播种后60 d和播种后150 d-收获期是群体密度消减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植株氮素含量高于4.11%,花期氮素含量高于2.44%,可分别保障播种后60 d和150 d群体密度维持80-120株/m2和50-80株/m2,使收获密度维持是在适宜范围。苗期(播种后60天内)降雨量较多或在播种后150 d-播种180 d内降雨量较低均增加群体密度消减,苗期积温大于645℃d时,群体消亡随积温增加而增加。(6)根据氮素营养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定量关系,设计了直播冬油菜目标产量氮素营养主动调控策略。产量3000 kg/hm2理论收获密度为45-70株/m2,单株角果数为104个/株,每角粒数为19-24粒/角,千粒重为2.8-3.8 g;根据试验点平均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确定苗期、越冬期、薹期和花期氮肥供应量分别为29.0、87.8、8.7和33.7 kg N/hm2。本研究确定了不同目标产量的理论产量构成,阐明了直播冬油菜氮素积累特征,明确苗期氮素营养-叶片-分枝-单株角果数的调控过程,理解苗期氮素吸收对高产形成的意义;同时也阐明了氮素营养调控直播冬油菜收获密度过程,提出目标产量反向氮素影响调控策略和具体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直播冬油菜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杨小锋[9](2020)在《氮钾及耦合对设施栽培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和钾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定量研究氮钾耦合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甜瓜品种“南海蜜”和“西州密25”为试验材料,于2012年11月-2015年9月在海南三亚(18°1′N,109°30′E)的连栋塑料大棚内进行不同氮素、钾素及氮钾耦合的栽培试验,以冠层吸收的辐热积为生长发育指标,分别定量分析了氮素、钾素对甜瓜最大总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及品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氮钾耦合方式及耦合系数,分别建立了氮素、钾素及氮钾耦合对设施大棚甜瓜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并用与建立模型相独立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l)氮素模型。于2012年11月-2014年9月进行,根据定植期共开展了4次氮肥试验,每次试验设4个氮素处理,分别为N7(7 mmol/L)、N10(10 mmol/L)、N13(13 mmol/L)和N16(16 mmol/L),研究氮素对甜瓜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花期叶片氮含量与甜瓜叶面积指数、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指数、果实鲜重、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蜜”和“西州密25”花期叶片氮含量临界值分别为19.8和21.0 mg/g。对应花期叶片氮含量临界值,氮肥试验1-4基质有效氮含量,“南海蜜”分别为169、178、196和145 kg·ha–1;“西州密25”分别为173、193、247和132 kg·ha–1。模型对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0.90、0.82、0.76、0.92、0.90、0.91、0.89、0.86、0.88。相对回归估计标准误r RMSE分别为10.8%、19.6%、21.1%、30.3%、11.9%、10.1%、17.3%、13.9%、27.8%、20.6%。(2)钾素模型。于2014年1月-2014年9月进行,根据定植期共开展了2次钾肥试验,每次试验设4个钾素水平处理,分别为K3(3 mmol/L)、K6(6mmol/L)、K9(9mmol/L)和K12(12mmol/L),研究钾素对甜瓜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花期叶片钾含量与叶面积指数、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指数、果实鲜重、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蜜”和“西州密25”花期叶片钾含量临界值分别为55.0和46.0 mg/g。对应花期叶片钾含量临界值,钾肥试验1基质有效钾含量,“南海蜜”和“西州密25”分别为765和554 kg·ha–1。模型对甜瓜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0.98、0.83、0.96、0.98、0.99、0.94、0.94、0.89、0.85;相对回归估计标准误r RMSE分别为9.3%、12.3%、27.2%、13.7%、8.8%、4.4%、18.2%、15.7%、23.1%、16.0%。(3)氮钾耦合模型。于2015年1月-2015年9月进行,根据定植期共开展了2次氮钾耦合试验,每次试验设8个氮钾比例处理,分别为N7K3、N7K6、N7K9、N7K12、N13K3、N13K6、N13K9和N13K12。研究氮钾互作对甜瓜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甜瓜氮素和钾素单因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氮素和钾素的耦合方式,即为氮素影响因子、钾素影响因子及氮钾耦合系数的乘积,进而确定了花期叶片氮含量、钾含量和甜瓜叶面积指数、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指数、果实鲜重、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及可溶性固形物影响定量关系。这些定量关系结合已有的光合驱动模型可以预测氮钾耦合的甜瓜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检验了模型。结果表明,甜瓜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果实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8、0.91、0.93、0.94、0.83、0.89、0.92、0.95、0.91、0.93。相对回归估计标准误r RMSE分别为9.2%、12.4%、11.8%、43.2%、6.6%、7.2%、6.85%、4.98%、6.61%、4.35%。以上模型对大棚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预测结果较好,为甜瓜生产中的氮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利用乘积法构建甜瓜氮钾耦合模拟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史津玮[10](2020)在《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蚓粪施入对土壤钾素活化、土壤供钾能力、作物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黄瓜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内设置不同量蚓粪替代化肥的长期试验,以等量秸秆为对比,同时设100%化肥处理(100%CF)、化肥减量25%(75%CF)和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不同量蚓粪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土壤供钾能力、植株钾素吸收、黄瓜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5%蚓粪、秸秆替代化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缓效钾、速效钾的含量,25%蚓粪替代化肥对土壤钾素的改善效果优于25%秸秆替代。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在0-10cm、10-20cm、20-30cm土层内迅速下降,在30cm以下土层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仅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30-40cm、40-50cm、50-6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始终高于100%化肥处理。(2)蚓粪、秸秆的施入可以改善土壤的供钾能力,提高钾的有效性,其中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钾平衡活度比(AR0K)大于10×10-3(mol·L–1)1/2,说明钾离子主要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利于植物吸收利用。25%蚓粪、50%蚓粪、100%蚓粪、25%秸秆替代化肥均能增加土壤供钾容量(-ΔK0),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增加的最多,达到了0.50cmol·kg-1。各处理的交换自由能(-ΔG)均在8.36 kJ·mol–1-14.64 kJ·mol–1之间,土壤中不存在缺钾或缺钙的现象。(3)蚓粪或秸秆施入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其中以100%蚓粪处理的效果最佳。100%秸秆处理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8.46%)最高;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50%、100%蚓粪替代化肥,也高于25%秸秆替代化肥。(4)蚓粪的施入可以增加植株吸钾量,且25%蚓粪替代化肥较50%蚓粪替代化肥、100%蚓粪替代化肥分别提高了7.43%、19.25%。25%的蚓粪替代量能显着提高黄瓜产量,比100%化肥处理提高了18.44%,比25%秸秆替代化肥提高了0.82%。25%蚓粪、秸秆替代化肥处理均可以改善黄瓜品质,蚓粪对于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效果好于秸秆。综上所述,蚓粪或秸秆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但25%的替代效果好于50%,仅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30-40cm、40-50cm、50-6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始终高于100%化肥处理。此外蚓粪或秸秆的施入对于土壤供钾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土壤钾素平衡活度比、供钾容量等方面,其中蚓粪对土壤供钾能力的改善效果好于秸秆。25%蚓粪或秸秆替代化肥能够显着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100%蚓粪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面效果最好,100%秸秆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土壤中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但这两种处理均会显着降低土壤中各形态钾素含量以及黄瓜产量。
二、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与肥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土样采集 |
1.3 养分测定方法及分级标准 |
1.4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
1.5 半方差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养分指标及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描述统计分析和半方差分析 |
2.2 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及其分布 |
2.3 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及其分布 |
2.4 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
3.2 青海省春油菜肥料运筹 |
3.3 青海省春油菜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
4 结论 |
(2)氯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氯素营养功能 |
1.2.1 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电荷平衡 |
1.2.2 调节气孔运动 |
1.2.3 参与光合作用 |
1.2.4 激活酶活性 |
1.2.5 增强抗病性和抗逆性 |
1.3 含氯肥料的施用与研究 |
1.4 氯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
1.4.1 氯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1.4.2 氯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3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5 植物体内氯的吸收、运输、分布及丰缺症状 |
1.5.1 植物对氯的吸收运输 |
1.5.2 氯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
1.5.3 植物氯的丰缺症状 |
1.6 猕猴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陕西省猕猴桃果园土壤和叶片氯状况分析与评价 |
1.8.2 氯化钾和硫酸钾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
1.8.3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后效影响 |
1.8.4 不同氯浓度对猕猴桃植株氯离子分布的影响 |
1.8.5 猕猴桃叶片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分析 |
1.8.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果园氯状况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地点 |
2.2.2 采样及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基本状况 |
2.3.2 猕猴桃园土壤氯含量的分级与评价 |
2.3.3 猕猴桃园土壤有效硫的评价 |
2.3.4 土壤氯离子与其他养分的相关关系 |
2.3.5 猕猴桃园叶片养分基本状况 |
2.3.6 猕猴桃园叶片氯和硫含量评价 |
2.3.7 土壤与植株养分典范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氯化钾和硫酸钾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KCl和 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
3.3.2 KCl和 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3 KCl和 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植株养分的影响 |
3.3.4 KCl和K_2SO_4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pH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树体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3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4 不同施氯量对土壤氯含量及残留率的影响 |
4.3.5 不同施氯量对土壤pH和电导率的影响 |
4.3.6 不同施氯量对植株氯的影响 |
4.3.7 不同施氯量对植株内部形态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的后效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数据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氯量对叶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后效影响 |
5.3.2 不同施氯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后效影响 |
5.3.3 不同施氯量对植株氯的后效影响 |
5.3.4 不同施氯量对土壤氯的后效影响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植株氯分布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植株生长的影响 |
6.3.2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幼树植株和土壤氯的影响 |
6.3.3 不同施氯浓度对猕猴桃幼树各器官氯累积和分布的影响 |
6.3.4 猕猴桃幼树的耐氯临界浓度 |
6.3.5 不同施氯浓度对土壤p H和电导率的影响 |
6.3.6 不同施氯浓度对不同品种猕猴桃幼树氯分布的影响 |
6.3.7 成龄猕猴桃树氯分布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7.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幼树叶片生长的影响 |
7.3.2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幼树叶片Vc和Cl含量影响 |
7.3.3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猕猴桃幼树叶片形态影响 |
7.3.4 不同施氯量处理对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结论 |
第八章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叶片代谢物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设计 |
8.2.3 代谢组测定方法 |
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施氯量对猕猴桃叶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
8.3.2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8.3.3 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关联分析 |
8.4 讨论 |
8.5 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稻田垄作免耕 |
1.2.2 土壤肥力演变 |
1.2.3 土壤质量评价 |
1.2.4 稻田土壤中的氮素循环 |
1.2.5 稻田土壤氮肥利用率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实验方案和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力变化关系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
2.2.2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 |
2.2.3 水稻产量分析测定 |
2.2.4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及计算 |
2.2.5 数据处理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2.3.2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2.3.3 不同耕作措施下水稻产量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响应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不同耕作下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
3.2.2 土样采集及处理 |
3.2.3 土壤样品化学分析 |
3.2.4 历史数据收集 |
3.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年际变化特征 |
3.3.2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特征 |
3.3.3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氮肥利用率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
4.2.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处理 |
4.2.3 NH_3采集和测定 |
4.2.4 N_2O气体采集和测定 |
4.2.5 氮气的测定 |
4.2.6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肥利用率及植物生物量指标分析 |
4.3.2 氮素土壤残留和氮素随水损失 |
4.3.3 氮素气体损失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垄作免耕对水稻土反硝化和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
5.2.2 土样采集与处理 |
5.2.3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5.2.4 ~(15)N同位素标记法测定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 |
5.2.5 土壤DNA和 RNA提取及定量PCR |
5.2.6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5.2.7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2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以及对N_2产生量的贡献率的影响 |
5.3.3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5.3.4 耕作对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5 耕作措施下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α多样性分析 |
5.3.6 稻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_2产量的贡献 |
5.4.2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4.3 耕作措施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代谢途径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
6.2.2 土壤样品采集 |
6.2.3 土壤性质分析测定 |
6.2.4 土壤总DNA提取及宏基因组测序 |
6.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宏基因组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
6.3.2 氮代谢途径基因的检出频率及功能基因丰度 |
6.3.3 氮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
(5)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对钾氮肥比例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生产现状 |
1.2 棉花生产中氮、钾肥施用现状 |
1.3 钾氮肥比例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 |
1.3.1 对棉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3.2 对棉花冠层结构及源库关系的影响 |
1.3.3 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4 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1.4 钾氮肥比例对棉花养分利用的影响 |
1.4.1 对棉花养分利用与分配的影响 |
1.4.2 对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江流域棉区钾氮肥比例对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棉花生育期 |
2.3.2 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3 棉花纤维品质 |
2.3.4 棉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3.5 棉株成铃率分布 |
2.3.6 棉株养分积累与分配 |
2.3.7 棉田土壤养分含量 |
2.4 讨论 |
2.4.1 钾氮肥比例与棉花生育期的关系 |
2.4.2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关系 |
2.4.3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成铃率空间分布的关系 |
2.4.4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养分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关系 |
2.4.5 钾氮肥比例与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黄河流域棉区钾氮肥比例对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棉花生育期 |
3.3.2 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3.3 棉花纤维品质 |
3.3.4 棉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5 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时空分布 |
3.3.6 棉株源库(叶铃)生长特性 |
3.3.7 棉株养分积累与分配 |
3.3.8 棉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 |
3.4 讨论 |
3.4.1 钾氮肥比例与棉花叶片生长和冠层Ir的关系 |
3.4.2 棉株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与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 |
3.4.3 低钾氮肥比例抑制棉株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运 |
3.4.4 氮钾肥增施有利于棉株养分积累与分配 |
3.4.5 钾氮肥比例与棉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内陆棉区钾氮肥比例对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4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3.2 棉花纤维品质 |
4.3.3 棉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4.3.4 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时空分布 |
4.3.5 棉株源库(叶铃)生长特性 |
4.3.6 棉株养分积累与分配 |
4.4 讨论 |
4.4.1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叶铃关系 |
4.4.2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养分积累和分配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 |
5.1 三大棉区棉花产量和品质对钾氮肥比例响应共异性讨论 |
5.1.1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源库关系 |
5.1.2 钾氮肥比例与棉株养分利用的关系 |
5.1.3 钾氮肥比例与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5.2 总结 |
5.3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2 水肥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1.2.3 水肥对马铃薯生理的影响 |
1.2.4 水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5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分和养分在土壤中运移、转化分布规律 |
1.3 存在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水肥供应对马铃薯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2 水肥供应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2.1.3 研究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马铃薯根区水分、养分分布规律的影响 |
2.1.4 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综合评价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马铃薯生长指标测定 |
2.3.2 马铃薯SPAD值测定 |
2.3.3 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测定 |
2.3.4 马铃薯品质测定 |
2.3.5 马铃薯叶面积持续时间(leaf area duration,LAD hm~2 d hm~(-2)) |
2.3.6 马铃薯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 |
2.3.7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 |
2.3.8 植株养分的测定 |
2.3.9 马铃薯耗水量 |
2.3.10 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
2.3.11 马铃薯氮素、磷素、钾素利用效率 |
2.3.12 肥料偏生产力 |
2.3.13 肥料农学利用效率 |
2.3.14 肥料利用收率 |
2.3.15 水分-产量响应系数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灌水频率、灌水量和施肥量互作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
3.1 马铃薯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干物质量 |
3.2 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3.3 马铃薯品质 |
3.4 马铃薯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基于理想点法(TOPSIS)的水肥管理优化 |
3.7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4.1.1 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 |
4.1.2 马铃薯叶面积持续时间 |
4.1.3 收获期干物质量 |
4.1.4 各生育期总干物质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
4.2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群体净同化率和SPAD值的影响 |
4.2.1 群体净同化率(NAR) |
4.2.2 马铃薯SPAD值 |
4.3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4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4.5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4.6 马铃薯产量构成要素与品质主成分分析 |
4.7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5.1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下马铃薯氮素吸收 |
5.1.1 各生长阶段马铃薯各器官氮累积量 |
5.1.2 各生育期氮累积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
5.2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磷吸收的影响 |
5.2.1 各生长阶段马铃薯各器官磷累积量 |
5.2.2 各生育期磷累积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
5.3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钾吸收的影响 |
5.3.1 各生长阶段马铃薯各器官钾累积量 |
5.3.2 各生育期钾累积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
5.4 氮素、磷素和钾素利用效率 |
5.5 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 |
5.6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水肥供应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养分变化的影响 |
6.1 土壤硝态氮 |
6.1.1 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 |
6.1.2 土壤硝态氮累积量 |
6.2 土壤速效磷 |
6.2.1 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分布 |
6.2.2 土壤速效磷累积量 |
6.3 土壤速效钾 |
6.3.1 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 |
6.3.2 土壤速效钾累积量 |
6.4 土壤水分 |
6.4.1 2018年马铃薯土壤水分变化 |
6.4.2 2019年马铃薯土壤水分变化 |
6.4.3 马铃薯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变化 |
6.5 马铃薯耗水量 |
6.6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7 水分-产量响应系数 |
6.8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马铃薯水肥耦合效应评价 |
7.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7.2 模糊综合评价 |
7.3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玉米生产发展状况 |
1.2.2 玉米养分需求及肥料用量研究状况 |
1.2.3 推荐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
1.2.3.1 国外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田间调查 |
2.2.1 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 |
2.2.2 施肥情况调查 |
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土壤样品采样方法 |
2.3.2 测定方法 |
2.4 试验设计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地选取 |
2.4.3 田间试验 |
2.4.3.1 试验方案 |
2.4.3.2 玉米产量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 |
3.1.1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1.2 土壤氮含量 |
3.1.3 土壤磷含量 |
3.1.4 土壤钾含量 |
3.1.5 土壤pH |
3.2 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2 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3 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4 氮磷钾肥肥料效应 |
3.3 通辽市平原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建立 |
3.3.1 土壤氮素分级指标 |
3.3.2 土壤磷素分级指标 |
3.3.3 土壤钾素分级指标 |
3.4 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3.4.1 氮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3.4.2 磷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3.4.3 钾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
1.1.1 种植现状 |
1.1.2 施肥现状 |
1.2 油菜氮素营养特征 |
1.2.1 氮素营养功能 |
1.2.2 油菜氮素需求特征 |
1.2.3 油菜种植季土壤氮素供应特征 |
1.2.4 油菜氮素管理特征 |
1.3 油菜产量构成因子 |
1.3.1 收获密度 |
1.3.2 单株角果数 |
1.3.3 每角粒数 |
1.3.4 千粒重 |
1.4 作物高产调控 |
1.4.1 关键栽培管理因子调控 |
1.4.2 产量构成因子设计与调控 |
1.4.3 高产体系设计 |
2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课题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验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
3.3.2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3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油菜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4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推荐用量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直播冬油菜物质及氮素积累动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取样与分析 |
4.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肥用量对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
4.3.2 氮素缺乏时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
4.3.3 推荐氮用量下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
4.3.4 氮肥过量时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
4.3.5 不同产量水平及氮肥用量下Logistical模型参数 |
4.3.6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7 氮肥用量对苗期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速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氮素营养对直播冬油菜冬前叶片数的调控及产量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点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参数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前叶片数的影响 |
5.3.2 冬至苗期叶片数与其物质积累的关系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5.3.4 冬至苗叶片数与产量的关系 |
5.3.5 冬至苗叶片数对产量影响的机制 |
5.3.6 目标产量下的冬至苗叶片数和物质积累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点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
6.3.2 氮肥施用对各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因子 |
6.3.3 生育期内植株氮素营养状况与各构成因子的关系 |
6.3.4 薹期-角果期植株氮素营养与单株角果数的关系 |
6.3.5 氮肥施用对不同土壤基础氮素供应能力下收获密度的影响 |
6.3.6 目标产量下的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点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低基础氮素供应下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
7.3.2 高基础氮素供应下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
7.3.3 油菜生育期内积温和降雨与密度消减的关系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目标产量设计的氮素调控模型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分析方法 |
8.2.2 材料来源 |
8.2.3 参数计算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目标产量构成 |
8.3.2 单株角果数调控 |
8.3.3 收获密度调控 |
8.3.4 苗期氮素营养调控 |
8.3.5 目标产量3000kg/hm2综合调控模型 |
8.4 讨论 |
8.5 小结 |
9 综合讨论、总结和展望 |
9.1 综合讨论 |
9.2 主要结论 |
9.3 论文特色与创新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氮钾及耦合对设施栽培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氮素对园艺作物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
1.1.1 氮素对园艺作物生长的影响 |
1.1.2 氮素对园艺作物品质的影响 |
1.2 钾素对园艺作物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
1.2.1 钾素对园艺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钾素对园艺作物品质的影响 |
1.3 氮钾耦合对园艺作物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
1.3.1 氮钾耦合对园艺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氮钾耦合对园艺作物品质的影响 |
1.4 园艺作物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园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园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园艺作物施肥模拟模型 |
1.4.3.1 施肥对国内园艺作物生长影响的模拟模型 |
1.4.3.2 施肥对国内园艺作物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 |
1.4.3.3 园艺作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2.1 氮素试验 |
2.2.2 钾素试验 |
2.2.3 氮钾耦合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叶片光合速率的测量 |
2.3.2 叶面积指数与各器官干重的测定 |
2.3.3 化学成分及当季基质供氮量的计算 |
2.3.4 品质测定 |
2.3.5 大棚环境数据的采集 |
2.4 模型的构建 |
2.5 PTI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素对设施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 |
3.1.1 氮素模型构建 |
3.1.1.1 氮素指标确定 |
3.1.1.2 叶片总光合速率的模拟 |
3.1.1.3 叶面积指数模拟 |
3.1.1.4 干物质分配模拟 |
3.1.1.5 果实品质模拟 |
3.1.1.6 干物质生产及各器官干重预测 |
3.1.1.7 果实产量的预测 |
3.1.1.8 模型检验及方法 |
3.1.1.9 模型检验 |
3.1.2 小结 |
3.2 钾素对设施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 |
3.2.1 钾素模型构建 |
3.2.1.1 钾素指标的确定 |
3.2.1.2 叶片总光合速率的模拟 |
3.2.1.3 叶面积指数模拟 |
3.2.1.4 干物质分配的模拟 |
3.2.1.5 果实品质模拟 |
3.2.1.6 干物质生产及各器官干重预测 |
3.2.1.7 果实产量的预测 |
3.2.1.8 模型检验及方法 |
3.2.1.9 模型检验 |
3.2.2 小结 |
3.3 氮钾耦合对设施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 |
3.3.1 氮钾耦合模型构建 |
3.3.1.1 氮钾耦合方式的确定 |
3.3.1.2 甜瓜生长与品质模拟 |
3.3.1.3 模型检验 |
3.3.2 小结 |
4 讨论 |
4.1 氮素对设施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
4.2 钾素对设施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
4.3 氮钾耦合对设施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设施土壤钾素形态及其有效性 |
1.1.1 土壤钾素形态与含量 |
1.1.2 土壤钾素的运移和转化 |
1.1.3 解钾菌对土壤钾素的作用 |
1.1.4 土壤钾有效性与土壤供钾能力的评价 |
1.2 钾素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有机物料对土壤钾素及植株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 |
2.3 测定项目 |
2.3.1 土壤钾素的测定 |
2.3.2 土壤Q/I曲线的测定 |
2.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
2.3.4 植株钾素、产量及品质的测定 |
2.4 技术路线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
3.1 土壤钾含量的变化对蚓粪施入的响应 |
3.1.1 土壤全钾 |
3.1.2 土壤缓效钾 |
3.1.3 土壤速效钾 |
3.2 土壤钾素剖面分布对蚓粪施入的响应 |
3.2.1 土壤全钾剖面分布 |
3.2.2 土壤缓效钾剖面分布 |
3.2.3 土壤速效钾剖面分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
4.1 对土壤Q/I曲线变化规律的影响 |
4.2 对土壤Q/I曲线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 |
4.3 土壤理化性质与Q/I曲线参数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5.1 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5.2 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5.3 土壤细菌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植株钾素吸收和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对植株钾素吸收的影响 |
6.1.1 不同部位钾素含量 |
6.1.2 不同部位生物量、钾吸收量 |
6.2 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
6.2.1 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
6.2.2 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
6.2.3 土壤钾素与黄瓜产量、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与肥力评价[J]. 付蓉,袁久东,陈姣,胥婷婷,徐倩,宋佳,张洋,张荣,田汇,高亚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04)
- [2]氯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 杨莉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施用钾肥对土壤中钙、镁有效性及其效应的影响[D]. 马建梅. 宁夏大学, 2021
- [4]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 秦川. 西南大学, 2021(01)
- [5]棉花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对钾氮肥比例的响应机制[D]. 马晓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6]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海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D]. 纪凤辉.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D]. 刘秋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9]氮钾及耦合对设施栽培甜瓜生长与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D]. 杨小锋. 海南大学, 2020
- [10]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D]. 史津玮.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