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榆林师范大学学报》总目录

2003年《榆林师范大学学报》总目录

一、《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黄晓燕[2](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应婷丽[3](2020)在《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表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次的“人才竞争”,各国围绕核心素养陆续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新加坡、日本是高质量教育的国家,科学课程在国际教育测试PISA和TIMSS一直表现优秀。对新加坡和日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可为我国生物学课程标准改革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以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的标准结构和起草准则、“计划课程调查”(survey of enacted curriculum,简称SEC)关于生物学内容的分类和相关文献分析构建课程标准文本结构、目标、内容广度和深度分析工具,对课程标准文本结构、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评价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课标文本结构基本一致。各国都大致包含封面、目次、前言、范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实施建议8个必选要素。其中,日本缺少前言部分,新加坡课标另有术语和定义、参考文献以及规范性引用3个可选要素。(2)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都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学习方式三个方面陈述课程理念,人才培养理念都是本土化“核心素养”。其中,新加坡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的现实背景渗入、日本理念制定以教育法规为基础且注重建设向社会开放的课程、中国另有课程评价理念。三国课程目标都围绕课程理念进行设置,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但新加坡和日本注重学习态度目标且新加坡具有科学实践目标,中国大陆具有学科化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3)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课程结构都是“基础”+“加深”的形式,但新加坡在学习之前就进行分流,日本设有综合式“科学与人类生活”科目。三国课程内容都以“行为目标”形式进行表述、以概念组织内容,但新加坡注重以指导性问题进行概念的联系,日本注重概念编排的螺旋式上升。三国课程内容都注重“生命系统的组成”“动物和人体生物学”“遗传”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但课程广度存在差异,新加坡更为注重科学与环境领域、遗传领域微观化以及学科的交叉渗透知识,日本更为注重进化领域的知识,中国大陆更为注重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三国课程内容深度也不同,新加坡总课程深度大于中国大陆,但除部分知识点外,课程内容的认知水平要求低于中国大陆;日本课标中行为动词较少,不能明确认知要求;中国大陆大部分知识认知要求处于“理解”水平。三国都注重科学探究,但新加坡无相应探究活动参考,日本总体探究活动少于中国且在人体、动物和植物领域均有相应探究活动,而中国大陆注重科学史实验。(4)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都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注重教、学、评的一体性。新加坡具有科学实践评价目标,课程评价方案详细、可操作性性强;日本在国家和个人的层面提出了相应改善评价的建议,注重态度的评价;中国大陆具有学业质量标准的四级水平,具有评价案例。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我国课程标准改进和实施的5点建议:(1)增加参考文献、规范性引用、术语与定义要素;(2)明确核心素养、加强家校合作、设立科学教育法规;(3)理解目标内涵、凸显科学本质、注重学习态度;(4)加强概念联系、注重学习进阶、强调学科渗透、适当调整广度;(5)强调可操作性评价、注重真实情境评价、重视实践与态度评价。

刘燕[4](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褚为强[5](2018)在《明代宋词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词学研究是明代词学研究的中心,随着明代词学研究的逐渐被重视,关于明代宋词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也越来越多,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展开对明代宋词学的系统研究,以期对明代的宋词研究形成全面的认识,勾勒出明代宋词研究的概貌,并进而对明代词学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附录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解释明代宋词学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明代宋词学的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论述明代宋词史的研究。由于明人认为词盛于宋,所以在论述词体文学的发展历史时,或者以宋词为立足点,对词体的起源进行追溯;或者以宋词为主要参照对象,对其兴衰流变进行评判;又或者将宋词置于诗、文、曲、理学、书法、民歌等大文学概念中,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形成以宋词为中心的词史的研究。第二章论述明代宋词风格研究。明人在对宋词的研究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宋词风格有“婉约”与“豪放”二体的概念;又依据词之体性特征,进一步提出词分“正宗”与“变体”的概念。明人对词体风格及正变的划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他们自己在词体风格方面的好尚与审美趣味,并为之寻求理论上的有力支持。但是,明人关于“婉约”与“豪放”、“正宗”与“变体”两对重要概念的提出以及其所代表的明人的审美趣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章论述明代宋词派研究。明代的宋词派研究,是在继承宋代以风格划分词派的意识的基础之上,将宋词划分为两派。但是,明人的这种宋词派意识在明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不自觉的,因为他们往往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才从侧面间接表现出这种划分词派的倾向,而非专门提出,所以其以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两派的思想直到明末才被明确提出,但认识相对粗浅。并且,明人虽然明显地表现出以婉约与豪放的词体风格将宋词划分为两派的意识,但是始终没有点出两派的名称,因而又使宋词的派别意识长期处于一种概念上的模糊状态。因此,明代的宋词派思想还处于成长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第四章论述明代宋词人研究。主要选取了明人关于苏轼、秦观、李清照与朱淑真、岳飞等人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他们在明代词坛的影响。第五章论述明代宋词选辑研究。明代对词的选辑主要是以宋词为中心展开的,反映了明代词学的重要思想。文章选取了以宋词为主的《草堂诗馀》以及张綖的《草堂诗馀别录》、杨慎的《词林万选》、《百琲明珠》、陆云龙的《词菁》等进行研究,揭示明人在选词方面对于宋词的取舍及评价思想等。第六章论述明代宋词韵研究。由于词乐的失传,主要出于作词的现实需要,明人对宋词的用韵规则及要求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定的见解与思想,对此后词韵专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七章论述明代宋词学思想研究。明代的宋词学,在吸纳继承前代文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地发展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宋词学思想。如“词史”观念的形成,“词如其人”思想在词学批评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从尊雅反俗到以俗为雅的审美风尚的变迁等。第八章论述明代宋词学的得失与影响。明代的宋词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因而使其在词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同时,明代宋词学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并对后世词学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值得反思。最后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明代的宋词学,在以宋词为宗的基础上,推尊词体,注重词体的艺术审美,努力提高词体的地位,意图加强词体的独立性,为词体及词学在整体文学中寻求一席地位,并取得了诸多成就。因此,在中国词学史上,明代宋词学具有承接宋元而开启清代词学的重要地位。

陈灵海[6](2017)在《攻法子与“法系”概念输入中国——近代法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留日学生"攻法子"撰写的《世界五大法系比较论》是第一篇将"法系"概念输入中国的论文。该文刊载于《政法学报》1903年第2期,早于梁启超次年撰写的文章。既往研究将"攻法子"的身份限缩至四人范围,本文根据其在《浙江潮》、《译书汇编》上撰译的一系列文章,进一步推论其为1898年赴日留学的浙江嘉兴籍学生吴振麟。留日学生凭借语言能力和视野优势,将大量西方法政术语输入中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其中"法系"概念的输入,更可谓近代中国西法东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影响相当深远。当代中国讨论"法系"问题,仍须以梳理近代"法系"概念成立与输入过程,厘清"自我—他者"关系为前提。

魏珂[7](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张玄[8](2017)在《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由于受到西方文学观念和理论方法的影响,笔记体小说被长期忽略,大量作品被排除在小说研究之外。而在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又缺乏对笔记体小说文体、理论方面的探索。在笔记体小说的发展中,学界普遍认为,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成就,前不及唐、宋,后不如清代,是一个“成就不高”、“地位尴尬”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明代笔记体小说不但总结了唐、宋笔记体小说发展成果,还对清代笔记体小说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而在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中,中前期显得较为沉寂,随着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转变,晚明时期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作品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观念、文体、内容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而发达的出版业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代笔记体小说发展的最高成就,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发展阶段,也为我们了解明代笔记体小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编,文体与文献研究并行。下编为《晚明笔记体小说知见传本叙录》,对现存的晚明笔记体小说作品进行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发掘新作品、新材料。《叙录》分为作家、着录、版本、内容四个部分。考证作家生平事迹,介绍作品着录情况。标注版本,尽可能的搜罗每部作品的所有版本,详细着录版本信息,并加以研究。内容方面,辑录作品序跋,前人题识。在较为扎实的文献基础上,展开上编文体理论的研究。首先,明确笔记体小说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梳理并思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客观、合理的研究方法。其次,考索晚明笔记体小说观念,解决什么是笔记体小说以及笔记体小说有何文体特点,进而对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分类、成书、编撰者等基本问题进行归纳研究,揭示其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对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传播中出现的禁毁、评点、插图、增补与摘录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凸显其独特价值。晚明笔记体小说在文体方面,既有继承,也存在一定新变,对于这些新的文体特点,本文将采取宏观分析结合个案研究的方式,力图完整的呈现出其在叙事、语言、体制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总结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价值及其在笔记体小说史中的过渡意义,并客观的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缺陷。本论文在避免“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研究贴近文献,从晚明笔记体小说文献中来探索其发展的内在理路,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探讨。既有从小说史的宏观角度对晚明笔记体小说进行观照,也有从具体作品出发,来做“以小见大”式的研究。籍此,来管窥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演变及其独特价值。

张旭杨[9](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提出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王银洁[10](2015)在《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后经梁辰鱼、沈璟等人的努力,昆曲一跃成为全国性声腔,而昆山腔的发源地苏州也随之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戏曲创作、演出中心,晚明苏州剧坛尤可称为取得了辉煌性的成就。至乾嘉时期,苏州剧坛虽不及晚明时光彩照人,但其在戏曲创作、戏曲批评、戏曲演出、戏曲刊刻等各方面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但对此进行关注的研究者甚少,与乾嘉苏州剧坛所取得的成果颇不相称。本文即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并力图通过四者的互动研究来展现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的整体风貌。第一章主要是对乾嘉时期经济、文化、学术环境与苏州剧坛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揭示。乾嘉两朝整体上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苏州剧坛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体说来,苏州商品经济的繁荣,给剧坛演剧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化上,中央政府进行各类大规模的图书编纂,刺激了苏州地区曲选、曲谱的编订活动;苏州地区传统诗词的繁荣以及小说、弹词等通俗文艺的发展,为戏曲创作提供了便利。学术上,吴中乾嘉学术思潮氛围浓烈,促使苏州剧坛在曲韵学领域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就。第二章主要是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活动家史实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对苏州戏曲活动家由于时代和地缘的因素在家世、生平、思想等方面的诸多共性特征进行了揭示。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重点对学术界研究较少的对象如石琰等剧作家,对他们的家世、生平、交游等作了详细地考证。另外,对学界研究较多的对象如石韫玉等,作了交游方面的补正。第三章主要研究乾嘉时期苏州的戏曲创作。乾嘉时期苏州戏曲作家共创作传奇45部,杂剧作品38种,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在传奇作品的题材、主题上,都与苏州历史、现实、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显示出了浓郁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在传奇艺术革新上,苏州剧作家对传奇开场形式、脚色安排、关目设置、语言的运用、排场设置等方面都作了革新。传奇艺术的革新有积极的影响,即他们的传奇作品几乎都曾搬上过舞台并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但革新的同时也有弊端,即一味地求新求变,过分注重形式、技巧,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思想深度上的开掘。乾嘉时期苏州的杂剧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袁栋《玉田乐府》、徐爔《写心杂剧》、石韫玉《花间九奏》在体制、内容、风格、辞采等诸多方面显示出了共同的特征,集中体现了乾嘉时期苏州杂剧创作家独特的文人气质。此外,由于沈德潜在苏州地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此一时期的苏州杂剧作家的创作观念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沈德潜诗学观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批评进行研究。徐大椿《乐府传声》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唱理论方面的力作,主要体现了文人阶层对昆曲清唱的关注与重视。此一时期最值得关注的还有戏曲表演理论成果《明心鉴》的问世。通过《明心鉴》,不仅能让我们窥探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演出活动的繁盛,亦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昆剧表演艺术“乾嘉传统”形成过程中艺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除论着外,乾嘉时期苏州戏曲评点活动也比较丰富,常熟周昂的《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及评点好友瞿颉的《鹤归来传奇》、石韫玉评点《六十种曲》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戏曲评点之作。丰富的戏曲评点和戏曲创作,均体现了曲家对戏曲创作中的结构、虚实、语言等方面的观点。第五章主要研究乾嘉时期苏州演剧活动。乾嘉时期苏州职业戏班演剧活动空前繁盛,对戏剧创作的取向、戏剧理论批评的丰富、脚色表演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舞台演出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推动戏剧的大众化、民间化、通俗化和促进行业规范、提升伶人地位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一时期苏州演员种类主要有职业演员、串客、青楼演员三种,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切磋,共同为乾嘉时期苏州演剧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乾嘉时期是“花雅争胜”的特殊时期,苏州剧坛除昆腔外,亦有花部的演出,其中苏州本地花部“滩簧”尤盛。剧目方面,传统的折子戏演出已十分普遍,但新戏的排演亦不少,这与乾嘉时期苏州及其周边地区戏曲创作的旺盛密不可分。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演出场所的形态亦具有多样性,厅堂、庭院等主要是缙绅观剧场所,体现了缙绅的观赏趣味。空旷场所、神庙戏台等主要是民间迎神赛会场所,主要体现了民众观戏的方式与欣赏趣味。此时迎銮大剧演出也有力推动了乾嘉时期苏州民间演剧活动。第六章主要是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刊刻进行研究。首先从私刻和坊刻两个方面对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刊刻从宏观上进行了研究,其次以舞台折子戏选本的集大成者《缀白裘》为中心,探讨了《缀白裘》产生的时代契机、传播情况及对当时剧坛的影响。《缀白裘》产生于乾隆时期的苏州,是苏州作为昆曲大本营得天独厚的条件、折子戏的全面兴盛及精湛纯正的表演艺术、昆曲折子戏选本的日趋成熟、新戏创作的衰微、辑刊者深厚的戏曲艺术素养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刊行之后,传播范围、读者群体十分广泛,对当时剧坛创作和演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一、侵占与宣抚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三、治安与财政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一、校舍紧张
        二、经费不足
        三、生源紧张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二、教员的培训
        三、教员的培养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五、信任危机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一、课程、教学督导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一、人口激增
        二、职业构成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四、日常生活
        五、学校的设立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来源
        二、学生构成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一、课程设置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结语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概念界定
        1.5.1 高中
        1.5.2 生物学课程标准
        1.5.3 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
    1.6 研究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工具
        2.3.1 文本结构分析工具
        2.3.2 课程目标分析工具
        2.3.3 课程广度和深度分析工具
3 新加坡、日本、中国大陆生物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概况
    3.1 新加坡生物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概况
        3.1.1 新加坡教育基本制度与生物学教育
        3.1.2 新加坡课程改革
    3.2 日本生物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概况
        3.2.1 日本教育基本制度和生物学教育
        3.2.2 日本课程改革
    3.3 中国大陆教育制度和是课程改革概况
        3.3.1 中国大陆教育基本制度和生物学教育
        3.3.2 中国大陆课程改革
4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文本结构比较
    4.1 新加坡高中生物课程文本结构
    4.2 日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文本结构
    4.3 中国内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文本结构
    4.4 比较与分析
5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目标比较
    5.1 新加坡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目标
    5.2 日本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目标
    5.3 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5.4 比较与分析
6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比较
    6.1 新加坡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
    6.2 日本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
    6.3 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
    6.4 比较与分析
        6.4.1 课程结构、内容表述和组织方式比较与分析
        6.4.2 课程广度比较与分析
        6.4.3 课程深度比较与分析
        6.4.4 探究活动比较与分析
7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比较
    7.1 新加坡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
    7.2 日本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
    7.3 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
    7.4 比较与分析
8 结论与启示
    8.1 结论
    8.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一、袭字句
        二、学句法
        三、用句意
        四、效体式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明代宋词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明代宋词学的形成
    第二节 明代宋词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宋词史研究
    第一节 宋词溯源研究
    第二节 宋词兴衰流变研究
    第三节 宋词地位研究
第二章 宋词风格研究
    第一节 明代前期:豪放与婉约之风并存的宋词审美观
    第二节 明代后期:尊婉约而抑豪放的宋词审美观
    第三节 明清之交:反拨纠偏,豪放与婉约并重的宋词审美观
    第四节 特例:对“忠义所发,感激人心”的宋代豪放词的崇尚
第三章 宋词派研究
    第一节 宋词派的划分依据
    第二节 宋词派的代表词人
    第三节 宋词派的形成原因
    第四节 宋词派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宋词人研究
    第一节 苏轼研究
    第二节 秦观研究
    第三节 李清照、朱淑真研究
    第四节 岳飞研究
第五章 宋词选辑研究
    第一节 《草堂诗馀》概论
    第二节 《草堂诗馀别录》研究
    第三节 《词林万选》、《百琲明珠》研究
    第四节 《词菁》研究
第六章 宋词韵研究
    第一节 明人的宋词韵观及其与诗韵、曲韵的关系
    第二节 宋词用韵思想
第七章 宋词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宋词学中的“词史”观念
    第二节 宋词学中的“词如其人”思想
    第三节 宋词学中的雅、俗思想
第八章 明代宋词学的得失与影响
    第一节 明代宋词学的成就与影响
    第二节 明代宋词学的弊端与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攻法子与“法系”概念输入中国——近代法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一、引言
二、“攻法子”与近代浙江留日学生
三、“攻法子”与《译书汇编》
四、“攻法子”与吴振麟
五、近代留学生与法政术语输入
六、他者与自我:“法系”概念输入的思想准备

(7)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二、学生卫生运动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四、自杀个案分析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二、喋血三·一八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生死本轮回
结语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8)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二、已有研究成果之梳理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 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
    第一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文体观念考索
        第一节 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概观及其整理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二节、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为研究对象
        一、官修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文渊阁书目》和《内阁藏书目录》为中心
        二、史志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国史经籍志》为中心
        三、私家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晁氏宝文堂书目》、《百川书志》、《澹生堂藏书目》、《脉望馆书目》为中心
        四、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三节、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出版为研究对象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出版概况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出版特点
        三、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二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分类
        第一节 晚明笔记体小说分类及其特点
        一、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二、中国笔记体小说史中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从分类来看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晚明笔记体小说分类的意义
    第三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成书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方式: 自撰和杂抄
        一、自撰类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二、杂抄类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成书方式: 集腋为裘和集中写作
        一、集腋为裘式成书的概况及其特点
        二、集中写作式成书的概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方式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命名的特点
        三、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与文体意识
        四、晚明笔记体小说命名与成书方式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材料的来源
        一、读书
        二、见闻
        三、藏书
        四、稗贩
    第四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研究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的来源及其特点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的编撰动因
        一、广见闻、资考证、益教化、供谈助
        二、居家无聊时的消遣
        三、补史之不足
        四、文献的保存和流传
        第三节、影响编撰者创作的因素
        一、环境
        二、个人经历
        三、学问、出身
        四、职业
        第四节、藏书家与晚明笔记体小说
        一、藏书家与笔记体小说关系之概述
        二、晚明藏书家的编撰活动
        三、藏书家对笔记体小说发展的贡献
        余论
        第五节、“博学之风”与晚明笔记体小说
        一、明代“博学之风”源流论
        二、“博学之风”影响下的晚明笔记体小说
        三、“博学之风”与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禁毁研究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评点研究
        第三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研究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类型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形式和内容
        三、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特点
        余论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增补与摘录
    第六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体特性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文体的自觉与多元化
        一、文体认知的自觉
        二、理论的自觉
        三、文体的多元化
        第二节、清真隽永: 独树一帜的小品体语言风格
        第三节、叙事的张力: 传承创新的《续耳谈》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体制的新变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丛编与类编
        二、辑稗为史: 《名山藏广记》的纪传体体例
    第七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价值和地位
        第一节、钩沉历史: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献价值
        第二节、考镜源流: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传承开拓: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体价值
        第四节、承前启后: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过渡意义
    结语
下编晚明笔记体小说知见传本叙录
    凡例
    志怪
    杂事
    杂录
    谐谑
    小品
    说丛
    说汇
    存目
附录: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晚明笔记体小说订补
参考文献
樱桃河忆往(代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9)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一) 农业
        (二) 工商业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业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一) 伪暴力机构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一) 轰炸
        (二) 焚烧
        (三) 屠杀
        (四) 经济抢掠
        (五) 性侵犯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七) 强征劳工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一) 人口损失
        (二) 财产损失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人民财产损失
        (二) 机关团体损失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四) 交通事业损失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六) 合作社损失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三) 士兵伤亡损失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三 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 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乾嘉时期经济、文化、学术环境与苏州剧坛的发展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苏州剧坛
        一 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
        二 商品经济对苏州演剧活动的促进与影响
    第二节 文化氛围与苏州剧坛
        一 政府各类大型图书的编纂与苏州曲谱、曲选的制定
        二 传统诗、词及通俗文艺的高度繁荣
    第三节 学术环境与苏州剧坛
        一 “吴派”汉学的兴盛
        二 乾嘉学术对苏州曲韵学的促进
第二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活动家群体史实研究
    第一节 戏曲活动家的构成
        一 时代标准
        二 地域标准
    第二节 戏曲活动家的共性特征
        一 名位低微,科举不顺
        二 思想上,多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
        三 多才多艺
        四 经史博通
        五 深谙曲学,注重实践
    第三节 戏曲活动家史实新论
        一 部分曲家生平、家世资料考
        二 部分曲家交游新考、补考
第三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创作研究
    第一节 戏曲创作的剧目及其存佚
        一 沈起凤戏曲创作剧目新考
        二 苏州戏曲创作传世作品
    第二节 苏州曲家传奇创作的题材
        一 剧中人物或场景设置以苏州为背景
        二 将作家经历或友人事迹谱入戏曲
        三 取自苏州同名戏曲、通俗小说、弹词等
    第三节 苏州曲家传奇作品的主题
        一 有关风化的主旨与苏州戏曲家戏剧观念的转变
        二 沈起凤《沈氏四种曲》的创作主旨与苏州才子文化
    第四节 传奇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 苏州作家在传奇创作方面的革新
        二 革新的意义及影响
    第五节 苏州曲家的杂剧创作
        一 杂剧创作的共同特征
        二 论沈德潜诗学观对苏州杂剧作家戏剧观念的影响
第四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批评研究
    第一节 苏州戏曲演唱理论
    第二节 苏州戏曲表演理论
    第三节 苏州曲家的戏曲创作观
        一 结构论
        二 虚实论
        三 语言论
第五章 乾嘉时期苏州演剧活动研究
    第一节 苏州的戏曲班社
        一 苏州戏班的类别
        二 职业戏班的空前繁盛及影响
    第二节 苏州的戏曲演员
        一 戏曲演员的类型
        二 部分戏曲演员略考
    第三节 舞台演出的声腔与剧目
        一 苏州剧坛的主要流行声腔
        二 演出剧目初探
    第四节 苏州戏曲演出场所
        一 传统戏曲演出场所
        二 戏曲演出场所的新变及影响
    第五节 迎銮大戏的演出
第六章 乾嘉时期苏州戏曲刊刻研究
    第一节 戏曲刊刻基本情况
        一 私刻
        二 坊刻
    第二节 舞台折子戏选本集大成者《缀白裘》的辑刊
        一 时代契机
        二 刊行与传播
        三 《缀白裘》刊行的影响
余论
    第一节 乾嘉时期苏州剧坛之特色——与扬州剧坛比较
    第二节 乾嘉时期苏州剧坛雅俗风尚
附录 乾嘉时期苏州剧坛戏曲活动编年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3]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应婷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5]明代宋词学研究[D]. 褚为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攻法子与“法系”概念输入中国——近代法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J]. 陈灵海. 清华法学, 2017(06)
  • [7]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D]. 张玄.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9]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乾嘉时期苏州剧坛研究[D]. 王银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2003年《榆林师范大学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