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板仓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征及经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冒许鹏[1](2021)在《基于Landsat长时间序列的森林类型和生物量制图 ——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森林类型及其地上生物量进行动态监测是评价森林演替趋势和实现可持续森林经营的重要基础。Landsat遥感影像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特别是其近50年的长期重复观测,使之成为景观尺度上开展长期森林监测应用的最重要的数据源。本研究基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2020年41景Landsat影像,首先采用VCT植被追踪变化模型发展了保护区的森林覆盖数据集,并对森林干扰结果进行了基于目视解译的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季节特征差异的植被指数NDVI_DR将保护区的森林类型划分为针叶林和阔叶林,并对其进行了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同时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和二类调查实测数据筛选建模因子,反演研究区1987-2020年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本研究分析了森林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为保护区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参考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在长时间序列的森林覆盖制图中,VCT模型相较于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拥有更高的提取精度,整体精度在90%以上,kappa系数在0.6以上,这得益于VCT算法充分利用了Landsat图像堆栈中的长时序光谱信息。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987、1992、1997、2002、2007、2011、2017和2020年的森林面积分别为117.08、116.79、109.81、110.68、112.63、113.53、111.64和114.58 km2,保护区的森林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森林火灾、山体滑坡、雨雪冻害等自然灾害以及早期的无序采伐是保护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后期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政策的相继实施以及“区乡一体、社区共管”的管理运行体制的建立,保护区内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森林破坏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2)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阔叶林占主体地位,针叶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在低海拔河谷附近也分布少量针叶林。研究区各年份针叶林面积分别为10.87、8.34、8.28、10.23、7.30、5.34、8.82和11.04 km2;阔叶林面积分别为106.21、108.45、101.53、100.45、105.33、108.19、102.82和103.54 km2。保护区内针叶林面积减少的区域分布在西南、西北以及东南部,时间主要集中在1992-2002年;针叶林面积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包家河流域河谷附近,年份主要集中在1992-2007年。核心区内森林状况长期稳定,森林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实验区内。(3)利用随机梯度提升(SGB)模型估测的阔叶林和针叶林森林生物量验证R2分别为0.63和0.61,RMSE分别为11.18和14.267 t/hm2,表明模型有较好的生物量估测精度。利用SGB模型反演的八个年份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7.37、61.56、64.38、70.14、73.21、75.52、76.23和78.85 t/hm2。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量在不断增加,其中1992-2002年这十年期间增长速度最快。具体到不同的森林类型,针叶林总生物量远低于阔叶林总生物量,但其平均生物量高于阔叶林。森林采伐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导致研究区森林面积以及森林生物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保护区内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群众利益双保护的目标,应当实施差异化生态补偿政策、差异化财政扶持政策以及实施差异化考核方式。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邢伟[3](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吴刘帅[4](2020)在《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泾县马头祥为例》文中提出自然教育是一种以自然为师的体验型教育形式,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是确立人与自然正确关系的根本性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由于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教育资源,是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户外自然教室,是实施自然教育、生态旅游最为理想的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自然教育行业的兴起与繁荣,自然教育基地作为开展自然教育的载体平台,如何将儿童自然教育基地与乡村景观规划相融合,打造适宜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自然空间,重构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连接,有效解决儿童的“自然缺失症”现象,是目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论文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实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论文开篇以自然教育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自然教育的概念源泉、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研究,研究发现自然教育理念在国外的发展较为成熟,而我国关于自然教育的研究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而完备的自然教育理论体系。2、文中归纳总结了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分析,通过对4个国内外在乡村中开展的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自然教育活动划分为6种类型。研究发现,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场地在景观规划设计层面需满足以下要求:有可直接感知的自然元素、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营造趣味性的自然场地、满足儿童活动安全和尺度要求。为下文的乡村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和课程活动策划提供基础理论依据。3、选取上海市前小桔创意农场、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台湾关渡自然公园等3个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利用农田、森林、湿地等自然教育资源的景观设计手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其特色之处,提炼出景观特色、课程设计、自然教育活动等规划设计策略。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活动策划、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理论体系。4、基于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策略,并结合泾县马头祥的自然教育资源状况,对泾县马头祥儿童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轴一环一湖”的总体规划布局,并结合九个功能分区详述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针对性设计了涵盖6种类型多种特色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并对交通、水系、植物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设计。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论证理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我国同类型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帮助。
田子扬[5](2020)在《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以潜山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规划行业经过多年的转变,从原来的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一直到现在我们称之为的国土空间规划。完善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作为5A级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旅游城市潜山市,应把握机遇,加强区域之间分工互补,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潜山市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与引言,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等。论述了“一张图”平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参与形式。第二部分回顾了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规划背景,对既有规划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各类空间规划的矛盾与成因,并对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做出评价与分析。通过GIS分析、社会调查、大数据处理等方式,从潜山市目前的生态、人口、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潜山目前的空间开发布局特征,总结潜山市目前的规划现状与不足。第三部分是总结与展望。在统筹城乡改革、生态与资源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就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构想。
吴燕平[6](2020)在《基于GIS的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自然保护区既是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与此对应的是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不断上升,因此,生态旅游风险评价已成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的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保护区2017年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并以2019年World View-2影像为参照,结合保护区管理部门提供的数字高程地形图、功能区划图、行政界线矢量图、综合科考报告、统计年报和政府规划等资料,利用ENVI 5.2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融合、正射校正、大气校正和掩膜裁剪后进行土地利用的监督分类,并利用Fragstats 4.1和Arc GIS10.2软件进行生态旅游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析,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生态旅游风险指数,绘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等级分布图,分析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成因及其权重,针对各风险区探讨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为稳定和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包括:(1)本文结合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框架的研究,建立了由景观生态、地形水文、土地利用和人文活动4项准则构成、包含15个相关因子指标的生态旅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基于GIS的插值和空间分析功能,这些影响生态旅游风险的指标得以被描述、量化、可视化,形成可叠加计算的数据图层,进而完成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值的计算和等级的分析。(2)保护区景观生态高风险区域主要沿道路和建设用地带状分布。区内植被覆盖度超90%,植被保护较为完整,除林地外其他景观斑块分散。保护区内除道路、建设用地和耕地区域外大部景观生态风险较低,核心区平均景观生态风险高于缓冲区和实验区,尤其在吊罐井核心区,景观生态风险趋于小范围峰值区域。保护区地形水文风险整体呈现自北向南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吊罐井区域上方的河流与道路范围,由于部分地势因子的缓和,风险相对周围地区减轻。川石区整体和吊罐井核心区地形水文风险较高,多枝尖核心区则由其海拔高、流域面积大而获得较低风险。保护区土地利用风险整体较低,核心区和缓冲区风险值范围均处于低或较低范围。保护区人文活动风险值大小顺序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多枝尖山区风险最低,十里画廊景区风险最高。(3)保护区综合生态旅游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具有明显空间差异,高生态旅游风险区域主要集中于河流和道路等周围,呈条带状分布;总体上看,保护区北部生态旅游风险等级高于南部;近90%区域生态旅游风险处于中等及以下级别,整体水平良好,但除低风险区外,核心区各级生态旅游风险区面积比例均高于缓冲区。
胡静[7](2020)在《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1994-2017年间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揭示退耕还林、生态旅游等对保护区土地格局变化的影响,为保护区内林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本文以1994、2002、2012、2017年的4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建立转移矩阵,分析保护区20多年间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及其转移特点。在多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的社会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以及对未来土地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比较最大似然法、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得出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优。基于Python平台实现随机森林分类,将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园地、耕地,居民地,水域以及其他。各期土地分类总精度均在85%左右,Kappa系数大于0.8。(2)1994-2017年间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林地、居民地和园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耕地显着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转移方向为耕地转化为园地、林地和居民地,小部分林地转化为居民地。1994-2002年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减少;2002-2012年居民地呈现出扩张的趋势,园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也有所减少;2012-2017年土地利用转化量相对较小,居民地、林地以及园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耕地面积相对减少。(3)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基础上,对影响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退耕还林、茶业发展和旅游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旅游开发导致居民用地面积增加。(4)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研究区未来十五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得出结论:未来15年园地、居民地、林地面积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居民地面积变化率较小,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水域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他面积一直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与土地利用不断开发有关。(5)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通过控制旅游项目设施建设、监测资源环境,规范游客行为,提升研究区的管理队伍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内产业多元化发展。此外,加大科研建设投入,逐步提高公民保护土地、自然资源的意识。
李宏超[8](2020)在《金寨县湿地结构与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科研价值,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涝、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湿地资源与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保护湿地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解金寨县湿地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科学编制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本文以金寨县2018年丰水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参照金寨县湿地资源二调数据(2010年),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国家湿地区划标准进行湿地斑块区划与核查,建立湿地斑块空间与属性数据库;选取湿地斑块结构特征的三组定量指标,即斑块特征指标、斑块格局指标及斑块空间构型指标,分析金寨县湿地结构,在此基础上编制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结果如下:(1)金寨县湿地面积为8.0hm2(含8.0hm2)以上的湿地斑块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湿地斑块共计87个,总面积为15998.4hm2,其中,人工湿地斑块共计12个,总面积为11376.0hm2,为金寨县的优势湿地类型,主要分布于金寨县中部与东部;天然湿地斑块共计75个,总面积为4622.4hm2,主要分布于金寨县的南部,少部分分布于东北部。(2)金寨县湿地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结构完整性较好。天然湿地受人为干扰小,更好的保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人工湿地斑块比较完整,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湿地斑块类型体系中湿地类斑块多样性指数接近最大斑块多样性指数,表明湿地类斑块所占比例差异较小,各湿地类斑块多样性指数均偏低,表明其湿地型斑块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因此湿地型斑块分配不均匀;整个区域破碎化指数比较低,湿地斑块完整性较好,人工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低,与人工修建水库形成大的湿地斑块有关,天然湿地的破碎化指数不高,湿地斑块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低;湿地斑块之间的斑块间隙指数比较低,因此湿地斑块的聚集度不高。上述结果表明金寨县已经开始重视湿地的管理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反映了人类日常生活中对湿地缺乏重视,对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缺乏合理规划,造成湿地结构指数差异明显,进而导致湿地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下降。(3)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多个上位规划和湿地结构分析,进行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在时间上,将2018-2021年划为近期,2021-2025年为中期2026-2030年为远期。湿地保护规划主要从总体布局规划、湿地保护体系规划、湿地管理体系规划等方面入手。以全面提升湿地状况,营造优良的湿地环境,实现湿地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金寨为总体目标。将金寨县湿地划分为长江河山地河流湿地区、史河城市丘岗平原河流湿地区、梅山水库山地库塘湿地区、响洪甸水库山地库塘湿地区、梅山水库上游山地河流湿地区、响洪甸水库上游山地河流湿地区。湿地保护体系规划中划分省级重要湿地与一般湿地二级保护体系,划定湿地红线,根据相关标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污染整治工程、湿地生态恢复与修复工程、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等。湿地管理体系规划包括湿地保护管理、湿地修复管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等。
冯斐[9](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高志丹[10](2020)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作为“生命的摇篮”蕴含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然而我国湿地面临着萎缩退化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湿地保护必要性和紧迫性突出的背景下,通过走法制化路线来加强湿地保护非常必要。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分别从湿地的要素和湿地的类型论述了国内外湿地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湿地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功能两方面论证了湿地保护的必要性;通过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比论证了湿地保护的紧迫性及挖掘出导致湿地萎缩退化的主要根源:国家层面专门立法缺失、公众意识薄弱、湿地法律保护不周全。第二章重点研究了湿地保护模式、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制度,从“分级、分类、分区”角度归纳总结现行湿地保护模式;总结归纳管理体制的立法确认情况及包括湿地生态补水、湿地占用补偿、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湿地生态补偿在内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探究其现状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湿地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专门立法的缺失、相关法律保护不周延、管理体制不顺畅,协调机制不健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等。第三章、第四章在学习域外湿地法律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比较法的视角借鉴有益经验为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相对应提出完善对策:首先,最根本的是要制定湿地保护专门法律,同时对涉及湿地保护利用的现有法规与政策规定进行系统评估和清理,从而搭建完整的湿地法律体系。其次,在湿地法律概念方面,提出了兼具生态、管理、界限要素在内的抽象和具体模式相结合的湿地法律概念;在湿地管理体制方面,提出构建具备综合协调职能的湿地保护专门机构负责整体的湿地保护工作,同时加大公众参与以构建多元共治的湿地管理模式。在湿地法律制度方面细化制度主体、客体等具体规定及完善相关配套法律责任。最后,在法律责任部分提出强化民事责任规定、加强“惩罚原则”适用及完善公益诉讼司法救济的对策。从而,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环节构建起湿地法律保护的长效机制。
二、安徽省板仓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征及经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板仓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征及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andsat长时间序列的森林类型和生物量制图 ——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植被信息提取 |
1.2.2 森林类型遥感分类 |
1.2.3 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资料 |
2.1 研究区域 |
2.1.1 自然概况 |
2.1.2 保护区功能分区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影像 |
2.2.2 调查资料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辐射定标 |
2.3.2 大气校正 |
2.3.3 影像裁剪 |
第三章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森林分布制图 |
3.1 基于VCT模型的森林提取 |
3.1.1 VCT模型简介 |
3.1.2 森林像元识别 |
3.1.3 森林指数计算 |
3.1.4 确定森林变化类型 |
3.2 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 |
3.2.1 MNDWI阈值化区分水体与非水体 |
3.2.2 NDVI阈值化区分植被与非植被 |
3.2.3 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 |
3.3 森林提取精度验证 |
3.4 结果 |
3.4.1 验证精度 |
3.4.2 森林分布专题图 |
3.4.3 研究区森林面积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类型分布制图 |
4.1 基于遥感指数阈值法的森林类型分类提取 |
4.1.1 基本原理 |
4.1.2 不同季节植被指数特征分析 |
4.1.3 森林类型分类规则 |
4.2 林地信息分类精度验证 |
4.3 结果 |
4.3.1 验证精度 |
4.3.2 森林类型分类专题图 |
4.3.3 研究区森林类型面积分析 |
4.3.4 研究区森林类型时空动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
5.1 样地数据采集与处理 |
5.2 建模因子选择 |
5.2.1 波段变换 |
5.2.2 植被指数 |
5.2.3 纹理信息 |
5.2.4 地形因素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随机梯度提升算法简介 |
5.5 生物量估测结果 |
5.5.1 模型精度评价 |
5.5.2 基于SGB模型时间外推的生物量制图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森林面积及生物量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6.2.2 与现有研究成果的比较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泾县马头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自然缺失现象日益严重 |
1.1.2 自然教育的兴起 |
1.1.3 宏观政策的支持与考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然教育及其相关概念 |
2.1.2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的概念 |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大自然教育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儿童设计学理论 |
2.2.4 景观感知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2.3.1 自然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
2.3.2 自然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特征与活动案例分析 |
3.1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类型 |
3.2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特点 |
3.2.1 地域性 |
3.2.2 季节性 |
3.2.3 自发性 |
3.2.4 可持续性 |
3.3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
3.3.1 生态性开发原则 |
3.3.2 特色性开发原则 |
3.3.3 文化性开发原则 |
3.4 在乡村中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分析 |
3.4.1 乡村自然资源的独特性 |
3.4.2 乡村景观类型的丰富性 |
3.5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分析 |
3.5.1 案例介绍 |
3.5.2 儿童自然教育活动的特征分析 |
3.5.3 儿童自然教育活动的教育内容 |
3.5.4 活动场地的设计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然教育实践案例研究 |
4.1 上海市前小桔创意农场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规划设计 |
4.1.3 小结 |
4.2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特色 |
4.2.3 小结 |
4.3 台湾关渡自然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自然教育场地与设施 |
4.3.3 自然教育活动 |
4.3.4 运营管理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
5.1 规划策略 |
5.1.1 规划设计原则 |
5.1.2 项目选址与定位 |
5.1.3 布局模式 |
5.1.4 景观要素设计 |
5.2 自然教育课程活动设计 |
5.2.1 以对象制定活动 |
5.2.2 以条件制定活动 |
5.3 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设计 |
5.3.1 自然教育解说的形式 |
5.3.2 自然教育解说的内容 |
5.3.3 自然教育解说的设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践案例——以泾县马头祥儿童自然教育基地为例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上位规划解读 |
6.1.3 区位分析 |
6.1.4 自然条件 |
6.1.5 现状分析 |
6.1.6 基地SWOT分析 |
6.1.7 市场分析 |
6.2 规划目标 |
6.3 规划依据 |
6.4 规划设计理念 |
6.5 总体规划 |
6.6 规划设计分区 |
6.6.1 入口服务区 |
6.6.2 农事体验区 |
6.6.3 户外拓展区 |
6.6.4 湿地认知区 |
6.6.5 苗木认知区 |
6.6.6 森林拓展区 |
6.6.7 森林观察区 |
6.6.8 动物喂养区 |
6.6.9 文创生活区 |
6.7 专项规划 |
6.7.1 交通规划 |
6.7.2 水系规划 |
6.7.3 植物规划 |
6.7.4 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
6.8 自然教育活动策划 |
6.9 经济技术指标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以潜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引言 |
2.1 “一张图”平台与国土空间规划关联性分析 |
2.1.1 概念内涵 |
2.1.2 关联性分析 |
2.2 “一张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参与形式 |
2.2.1 平台搭建目的 |
2.2.2 前端业务内容 |
2.2.3 后台分析评价 |
2.2.4 后台规划成果审查与评估预警 |
第三章 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开发现状 |
3.1 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既有规划梳理 |
3.2 各类空间规划矛盾与成因 |
3.2.1 主要矛盾 |
3.2.2 诸多规划矛盾的成因 |
3.3 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 |
3.3.1 规划思路 |
3.3.2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潜山市空间规划“一张图”综合评价 |
4.1 “一张图”评估框架及依据 |
4.1.1 评估框架 |
4.1.2 评估相关规划依据 |
4.2 “一张图”生态空间现状评估分析 |
4.2.1 潜山市生态空间规划现状 |
4.2.2 生态红线现状评估分析 |
4.2.3 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估分析 |
4.2.4 林地现状评估分析 |
4.3 “一张图”农业空间现状评估分析 |
4.3.1 潜山市农业空间规划现状 |
4.4 “一张图”城镇空间现状评估分析 |
4.4.1 潜山市城镇空间规划现状 |
4.4.2 潜山市城镇空间人口发展及城镇化水平指标 |
4.5 潜山市空间规划“一张图”现状总结 |
4.5.1 现状优势和规划实施成效 |
4.5.2 现状主要问题和挑战 |
第五章 潜山市空间规划优化构想 |
5.1 潜山市空间规划发展限制因素 |
5.1.1 自然环境与资源约束因素 |
5.1.2 人文地理与社会发展限制因素 |
5.2 潜山市国土空间规划问卷调查 |
5.2.1 调查内容与方法 |
5.2.2 问卷受访情况 |
5.2.3 生活便捷性 |
5.2.4 环境满意度 |
5.2.5 旅游环境意见调查 |
5.3 问卷调查SWOT分析 |
5.4 潜山市空间规划优化构想 |
5.4.1 “一张图”平台优化构想 |
5.4.2 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构想 |
第六章 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潜山市空间规划公众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GIS的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生态风险及其评价的内涵 |
1.1.1 生态风险 |
1.1.2 生态风险评价 |
1.2 生态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外研究进展 |
1.2.2 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
1.3.1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的研究进展 |
1.3.2 风险源的确定与分析 |
1.3.3 风险受体分析 |
1.3.4 风险单元划分 |
1.3.5 暴露及危害分析 |
1.3.6 风险表征 |
1.4 生态风险评价的具体方法 |
1.4.1 层次分析法 |
1.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1.4.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1.5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 |
1.5.1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5.2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1.5.3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1.5.4 生态风险评价模型 |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自然环境条件 |
3.3 旅游资源 |
3.4 保护区功能区划 |
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4.1 外业调查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方法与结果处理 |
4.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3 土地利用分类 |
4.3.1 土地利用分类解译标志的建立 |
4.3.2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及其精度评价 |
4.4 地形数据处理 |
4.5 生态旅游风险评价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模型 |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 |
5.2.1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单因子评价 |
5.2.2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风险评价 |
5.2.3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管理对策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及其生态风险评估”问卷调查 |
作者简介 |
(7)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自然保护区概述 |
1.2 土地利用研究历程 |
1.3 国内外土地利用/覆被研究进展 |
1.3.1 遥感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1.3.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区域问题研究 |
1.3.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 |
1.3.4 预测模型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2.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3.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候条件 |
3.4 土壤条件 |
3.5 动植物资源 |
3.6 功能分区 |
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数据来源 |
4.1.1 遥感影像 |
4.1.2 调查资料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辐射定标 |
4.2.2 大气校正 |
4.2.3 条带修复 |
4.2.4 图像增强 |
4.2.5 影像拼接与裁剪 |
4.2.6 地形数据处理 |
4.3 土地类型的划分及遥感解译标志 |
4.4 特征提取 |
4.4.1 光谱特征变量 |
4.4.2 纹理特征变量 |
4.4.3 纹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
4.5 训练样本的选取 |
4.6 遥感分类方法 |
4.6.1 监督分类 |
4.6.2 随机森林 |
4.7 土地利用分精度验证 |
4.8 土地利用动态及驱动力分析 |
4.9 技术路线图 |
5.结果与分析 |
5.1 遥感分类结果 |
5.2 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幅度变化 |
5.2.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5.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5.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 |
5.2.5 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 |
5.2.6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
5.3.1 驱动因素 |
5.3.2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5.4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预测 |
5.4.1 Markov预测模型原理 |
5.4.2 Markov模型的动态预测 |
5.4.3 预测结果与分析 |
6.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 |
6.3.1 生态旅游管理 |
6.3.2 提升研究区的管理队伍 |
6.3.3 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群众致富 |
6.3.4 加大科研建设投入 |
6.3.5 注重公众参与,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金寨县湿地结构与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湿地研究进展 |
1.2 湿地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1.6 湿地植被 |
3.1.7 湿地动物 |
3.2 社会经济 |
3.2.1 行政中心与人口 |
3.2.2 经济发展状况 |
3.2.3 文化资源概况 |
3.2.4 交通资源概况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湿地斑块区划 |
4.2 湿地结构 |
4.2.1 湿地斑块特征 |
4.2.2 湿地斑块格局 |
4.2.3 湿地斑块空间构型 |
4.3 湿地保护规划 |
4.4 技术路线 |
5 金寨县湿地结构特征分析 |
5.1 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 |
5.2 湿地斑块特征分析 |
5.2.1 各湿地类斑块特征分析 |
5.2.2 各湿地型斑块特征分析 |
5.3 湿地斑块格局分析 |
5.4 湿地斑块空间构型分析 |
6 金寨县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
6.1 湿地保护现状 |
6.1.1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
6.1.2 保护区与重要湿地建设 |
6.1.3 水资源保护 |
6.2 湿地利用现状 |
6.3 湿地面临的威胁 |
6.4 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金寨县湿地保护规划 |
7.1 规划总则 |
7.1.1 规划原则 |
7.1.2 规划依据 |
7.1.3 规划期限 |
7.1.4 规划目标 |
7.2 湿地总体布局规划 |
7.2.1 布局原则 |
7.2.2 基于湿地结构分析的湿地功能区划 |
7.2.3 湿地功能区的功能及所面临的问题 |
7.3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 |
7.3.1 湿地等级体系 |
7.3.2 自然保护区体系 |
7.3.3 湿地公园体系 |
7.3.4 湿地污染整治体系 |
7.3.5 湿地生态恢复与修复工程 |
7.3.6 可持续利用示范管理 |
7.3.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体系 |
7.3.8 湿地红线管理规划 |
7.4 湿地管理体系规划 |
7.4.1 湿地保护管理 |
7.4.2 湿地恢复管理 |
7.4.3 可持续利用示范管理 |
7.4.4 管理能力建设 |
7.5 湿地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
7.5.1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7.5.2 湿地公园建设建设工程 |
7.5.3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
7.5.4 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 |
7.5.5 能力建设优先工程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思路创新 |
三、研究内容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新资源理论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四、发生学理论 |
五、嵌入式理论 |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
一、总体发展脉络 |
二、发展历史变迁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一、评价维度分析 |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
二、指标评价模型 |
三、指标赋权处理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重点和研究创新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湿地概念及分类 |
一、湿地概念 |
二、湿地分类 |
第二节 湿地保护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一、湿地保护的必要性 |
二、湿地保护的紧迫性 |
第二章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湿地保护法律体系 |
一、湿地保护国际条约 |
二、湿地保护国家层面立法 |
三、湿地保护地方立法实践 |
第二节 湿地法律保护及管理模式 |
一、湿地法律保护模式 |
二、湿地保护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一、湿地生态补水制度 |
二、湿地占用补偿制度 |
三、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
四、湿地法律责任制度 |
第四节 湿地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湿地法律体系不完整 |
二、湿地法律概念不明确 |
三、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顺畅 |
四、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域外湿地法律保护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湿地法律保护域外经验介绍 |
一、美国湿地法律保护 |
二、澳大利亚湿地法律保护 |
三、英国湿地法律保护 |
四、日本湿地法律保护 |
五、加拿大湿地法律保护 |
第二节 湿地法律保护域外经验启示 |
一、湿地保护专门立法经验汲取 |
二、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经验汲取 |
三、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经验汲取 |
第四章 我国湿地法律保护完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湿地法律体系 |
一、制定湿地专门法律 |
二、促进相关法律湿地保护的协调 |
第二节 完善湿地管理模式 |
一、理顺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
二、构建湿地保护多元共治模式 |
第三节 完善现有湿地法律保护功能 |
一、明确湿地法律概念 |
二、完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安徽省板仓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征及经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andsat长时间序列的森林类型和生物量制图 ——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冒许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泾县马头祥为例[D]. 吴刘帅.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以潜山市为例[D]. 田子扬.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基于GIS的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评价[D]. 吴燕平.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胡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金寨县湿地结构与保护规划研究[D]. 李宏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9]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高志丹. 武汉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