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掉头·牵头·桥头堡(论文文献综述)
刘登攀[1](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吴佳茗[2](2019)在《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研究 ——基于共同利益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海合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共同利益的视角分析探讨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开展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如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助推双方优势互补、提高双方国际竞争力等。因此,研判双方金融合作的共同利益、选择合理可行的合作路径,有助于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深化金融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由于海合会国家所处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宗教文化因素较为敏感复杂,相比传统的金融学分析,研究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问题不能局限于经济学的角度,还需要同时考虑政治、宗教、文化等要素,综合探析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收益及合作路径,既为未来双方金融合作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指导,又有助于拓宽我国金融学研究的学术边界和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综合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大学科,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作为主线,以共同利益为研究视角,开展了理论推导分析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可选择的合作路径建议。本文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文中重要的研究术语,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本文的分析思路及框架;第一章为已有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主要对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问题所涉及和关联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罗列了相关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二章对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共同利益进行理论推导分析;第三章分析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相互依存;第四章分析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共同命运;第五章分析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同质性;第六章分析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自我约束;第七章提出了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可选择路径。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持续性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罗树林[3](2018)在《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客观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教材语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建立数据库,以期在数字量化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展开深入的分析、总结和解释。本论文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丰富和完善教材语言研究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教育史理论;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全文共分八章,分别是“绪论”、“编写概况研究”、“选文研究”、“词语研究”、“汉字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和“结语”。本文的分析结论主要有三点: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有语言要素编排混乱、语言知识介绍种类残缺、语言政论语体色彩浓郁、语言崇拜和语言暴力现象并存、豪言壮语句的广泛使用、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倾向突出六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两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原因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和社会语言渗透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借鉴当下最新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了新课标的三维能力目标理论,试图用来分析语文教材语言的三大属性即工具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二是引进了语义韵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教材语言中词语的语义感染问题;三是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教材筛选理论、教材分类理论和教材语言特征理论的研究内容。比如提出教材筛选的五大原则(即“权威性”原则、“流行面”原则、“初始年”原则、“成熟期”原则和“学制段”原则),归纳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大种类(即教材名称种类、教材版本种类和教材使用种类),总结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比如农村常用字、农村常用词、语录体选篇等特色语言的运用)等。
田衎衎[4](2017)在《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时期,烟草行业面临控烟履约的艰巨任务,卷烟消费面临新的趋势,品牌营销面临更多限制,潜在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不断增多,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的“四大难题”不断凸显,同时市场化取向改革下工业企业与品牌出现新的分化,零售与消费出现新的动向,对行业工商企业经营心态和业务形态也在催生新的变化,品牌竞争更趋激烈,市场的决定作用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争取主动,构建起以品牌培育为重点的工商协同新模式成为各工商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营销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研究了利群品牌的建设策略和品牌培育实施措施,探索如何把品牌做强做大,更有针对性地找准品牌培育的切入点和创新点,做好以品牌、市场、服务为新内容的营销协同,从管理、协同、创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激发卷烟市场活力,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的市场驱动管理模式,这对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利群品牌在竞争中实珊“弯道超车”和打造“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崔明[5](2016)在《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民族现实的客观特点,“民族”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点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1我国的西北民族走廊汇聚了藏族、回族、东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处于走廊腹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本文的研究对象“唐汪人”正是生活在其中的多民族地域性群体。从元代开始唐姓、汪姓、张姓、马姓、赵姓等移民逐渐进入当地。之后,唐汪人的族群身份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与建构。第一次是元代到民国时期,一部分唐汪人从汉族移民转变为穆斯林群体,唐汪人中开始出现族群文化差异。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政策使唐汪人内部各群体的民族身份加速分化。唐汪人成为一个由汉族、回族、东乡族组成的多民族群体。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唐汪人开始了地域性超民族群体建构和地方事务的多民族共建。伴随着族群身份的变异,唐汪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多个民族”的群体形态。从汉族家族结构角度看,唐汪人处于“分而未离”的状态。唐汪的穆斯林“宗亲”是在历史变故、政策落实、宗教传播、族际通婚过程中逐渐远离了自己的“家伍”。从回族、东乡族族属角度看,唐汪穆斯林是“融而未合”的特殊群体,处于从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过渡阶段”。在唐汪以外的东乡族眼中,唐汪东乡族是本民族内部具有自身特点的那种“人”。他们不会东乡语,有着“与众不同”的祖源记忆,资源环境和文化传统也与自己大相近庭。这些状态造成了唐汪人在族群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方面的两难选择。唐汪人内部各族群间不得不频繁地“越界交融”,出现“重家族,轻民族”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族群认同及文化传统。这种情况使唐汪人在生活实践与身份定性上面临更加严峻的双重困境。其实,唐汪人处于西北民族走廊和族群边界地带,其族群分化现象体现了多元文化空间中群体归属的多样化选择。但以往的族群研究更多地关注内部认同构建与外部边界划定,较少关注类似唐汪人这样的族群身份“越界”现象,这就形成了传统理论研究的中间地带。面对唐汪人内部模糊的族群边界与频繁的越界行为,我们如何清晰界定各个民族?其民族身份何以成立?民族学人类学应如何认识这种特殊族群?这些都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掌握唐汪人如何解释其群体状况的正当性及解释话语的创制逻辑,我们需要回到其族群建构的的“历史”原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尝试使用历史民族志形式,在不同时间的“历史现场”观察唐汪人的生存空间、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等内容。在唐汪人的身份重构进程中,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联系、身份识别、认同建构、关系调节等诸多功能,其本身也成为了族群重构作用下不断被改写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有时成为促进族群融合的“黏合剂”,有时又成为阻碍族群融合的“分离剂”。唐汪人通过操作祖源记忆与交往记忆等多种集体记忆来应对各种身份问题。祖源记忆成为了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成为了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交往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时的公共文化资源,创伤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历史记忆的“特殊性”也被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唐汪人通过家谱、仪式、建筑、传说等记忆表征体现着族群分化与文化冲突的社会本相。他们通过模仿、改造、神圣化、结构化忘记等书写技术探索着对族群变迁的合理解释模式,采用“英雄祖先”、“兄弟祖先”的文本结构隐喻各个族群间竞争与共享社会资源的关系,从自身历史出发的“移民心性”也成为历史再造的逻辑。他们对于自己历史记忆的处理方式饱含了解释复杂认同和骑墙身份的民间智慧。这种民族历史地方写本启示我们反思西北民族走廊地区少数民族史的书写模式,反思文化与地理的时空边界视角对中心史观的转换意义。通过分析唐汪人元明两代的移民记忆,清季民国的变迁记忆,建国后家族、宗教、教育的发展事件和记忆资本化的实践,我们看到,唐汪人的身份变迁反映着以东乡族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身份转变的宏大叙事。从发展史角度看,东乡族就是由唐汪人这样的不同群体不断融入和重构后产生的民族。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后,它同回族、保安族等其他族群一样经历了更具政治意义的重构过程。他们都面对着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间的互动关系问题。此时,历史记忆成为了民族认同建构的解释性工具,成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参考。记忆的历史心性也为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多元认同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路。
韦海滢[6](2016)在《汉越语人体词“头(?)”的隐喻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窗口。人体词汇是人类语言的基本范畴词。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指导,以汉语、越南语中含有“头(?)”字的语汇为研究对象,根据“头(?)”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涵义划分出“头(?)”的隐喻类型,从隐喻类型的数量、每一隐喻的具体表达形式来观察出汉语“头”与越南语“?”的隐喻既呈现出共性又表现出差异,总体上共性大于差异。两者的共性反映了人体隐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普遍性;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中越两国人不同的思维特征,中国人的思维偏向创造性和发散性,越南人的思维则偏向适应性和聚合性。汉语“头”的隐喻与越南语“?”的隐喻两者相同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中越两国人对“头(?)”及其位置、功能的认知体验具有相似性;其次,越南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越南人的价值取向与中国人相似。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也有两个:第一,中越两国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两国人的生产生活经验不同;第二,汉语越南语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
霍四红[7](2014)在《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商业银行必须靠转型,必须靠创新提高引领市场、服务客户的能力,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公司业务投行化,负债业务理财化的态势下,只有不断提升客户价值,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农业银行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才能更好的回报股东和社会,农业银行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5%,与发发达国际和发达省份的商业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对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如何走,怎么走的经营策略进一步深入研究成为必要的课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选取了农行宁夏分行、建行宁夏分行、中行宁夏分行、工行宁夏分行近三年的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发展重点,从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趋势和内部环境三个维度对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论述。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借鉴利率市场化期间发达国家中间业务发展经验和同业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策略的改进思路和原则,并提出了具体发展建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中间业务组织机构,加强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升级。同时要优化考核指标设置,借助考核的指挥棒效应,激励各经营行发挥本区的比较优势,加强综合营销,交叉营销,深度营销,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巩固传统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人才培养,鼓励全员创新,推动新兴中间业务、热点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等具体建议。
徐畅江[8](2013)在《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文中认为民族,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实在,它既是一个实存的共同体,又是一个变动的共同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只要民族之间的联系一开始,就必然产生它们之间以什么方式交往的问题,这种交往的方式就构成了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建构,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的来看,呈现出一种区隔、聚合、融和的状态,或者正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或者同时并存,或者相互包含。区隔并非孤立,聚合也非一成不变,融和中亦有区隔,民族关系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在民族国家结构中,表面上,民族关系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主导这种关系的力量是国家,有什么样的国家导向和民族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有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命运。因此,国家需要并可以建构民族关系。当民族还是一种区隔的社会存在时,必然主动与被动、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资源配置的因素。民族问题实际就是民族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民族团结的实质,就是各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认同并聚合起来的过程和状态,相对平衡的利益关系是基础。云南民族关系建构的大势,是从区隔到聚合并向融和趋进,经历了从中央与边陲的二元互动结构关系,到近代同命运共患难而不断增强对祖国与中华民族的认同,到共和国政治经济社会同一化而产生的新的关系认同与聚合,再到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重塑与新的聚合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关系历史建构和现代建构的缩影。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的选择事关重大。以云南民族关系建构研究为例,印证了现代中国民族关系建构的历程,验证了人类社会民族共同体关系发展的规律,对应了区隔、聚合、融和的理论预设,从而,更加有利于思考和选择人类和谐发展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思考和选择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
魏晓芳[9](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周维现[10](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二、掉头·牵头·桥头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掉头·牵头·桥头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研究 ——基于共同利益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术语界定 |
四、研究路径 |
五、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已有研究成果 |
一、关于共同利益的研究 |
二、关于国际金融合作的研究 |
三、关于中东金融影响要素的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国际关系三大理论范式 |
二、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相关理论 |
三、理论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共同利益理论推导 |
第一节 集体认同界定共同利益 |
一、集体认同理论逻辑链 |
二、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集体认同的四变量 |
第二节 共同利益的内涵分析 |
一、共同利益内涵 |
二、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共同利益表现 |
第三节 共同利益催生国际合作 |
一、金融合作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 |
二、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现有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相互依存 |
第一节 相互依存形成共同利益纽带 |
第二节 基准分析框架:卢卡斯模型 |
第三节 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说明 |
一、确定γ的值 |
二、确定σ的值 |
三、求得λ的值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λ值的经济意义 |
二、潜在收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共同命运 |
第一节 共同命运培育共同利益土壤 |
第二节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共同命运纵向分析 |
一、回顾历史渊源 |
二、把脉当前局势 |
三、展望未来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同质性 |
第一节 同质性决定共同利益门槛 |
第二节 地缘政治因素分析 |
一、海合会国家国内政治环境 |
二、海合会国家国际政治环境 |
三、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政治互信 |
四、积极协助海合会国家维护地区安全 |
第三节 跨文化因素分析 |
一、跨文化因素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
二、跨文化风险分析 |
三、尊重和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
第四节 伊斯兰金融因素分析 |
一、伊斯兰金融体系与传统金融理念的差异 |
二、伊斯兰金融体制对金融合作的制约 |
三、推动与伊斯兰金融的良性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自我约束 |
第一节 自我约束维护共同利益秩序 |
第二节 政策协调外部性分析 |
一、经济政策外部效应的考量因素 |
二、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宏观经济政策溢出效应解读 |
三、哈马达模型下的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分析 |
第三节 自我约束要素中的金融监管 |
一、无金融监管条件下的博弈论分析 |
二、金融监管下的博弈论分析 |
三、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博弈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把握双方合作框架中的战略着力点 |
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重要战略 |
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中海国家货币直接结算 |
三、充分评估海合会国家地区政治风险 |
第二节 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合作 |
一、积极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
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
一、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
二、中东金融人才培养及储备 |
三、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语料、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概况研究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开设 |
一、语文课程的实施 |
二、指导思想的影响 |
三、语文教材的编纂 |
第二节 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
一、教材名称分类 |
二、教材版本分类 |
三、教材使用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 |
第一节 选文分布 |
一、选文篇数分布及重复度 |
二、选文篇幅分布及年级增幅 |
第二节 选文出处 |
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署名作者选文占重要地位 |
二、“报纸”和“文集”是选文的两大资料来源 |
第三节 选文内容 |
一、“革命”成了选文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题 |
二、选文知识教育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展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语研究 |
第一节 词语的使用 |
一、词种的界定与阶段分布 |
二、高频词语的界定及其在词语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词语的大量存在不符合词语复现规律 |
四、从词语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词语教学的阶段性 |
五、成语、习语和缩略语是三种固定格式的词语 |
第二节 词类 |
一、词类知识教学 |
二、广义词类与狭义词类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 |
三、前100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情况分析 |
四、其他狭义词类的词种排序 |
第三节 词语的释义 |
一、词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二、短语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第四节 农村常用词 |
一、农村常用词词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词在中小学词语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研究 |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 |
一、字种的界定与年级分布 |
二、高频汉字的界定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汉字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汉字学习 |
四、从字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阶段性 |
五、字的笔画数难度基本符合中小学汉字教学特点 |
六、非常用字比例偏高 |
七、生字难字的超纲、缺漏与重复 |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 |
一、字音教学贯穿于五大教学环节中 |
二、字形教学以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教学为主 |
三、字义教学以字义释例为主 |
第三节 农村常用字 |
一、农村常用字字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字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 |
第一节 语言教学分析 |
一、正文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
二、语言知识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
三、语言练习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和巩固语言知识 |
第二节 语言能力分析 |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二、阅读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三、写作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第三节 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一、正文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二、语言知识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三、语言练习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教材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 |
第一节 语言使用特征 |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语言使用特征 |
二、基于“革命”主题的语言使用特征 |
三、基于情感表达的语言使用特征 |
四、基于少年儿童的语言使用特征 |
第二节 语言使用功能 |
一、知识教育功能 |
二、思想教育功能 |
第三节 语言使用原因 |
一、语文课程性质方面的原因 |
二、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
三、社会语言渗透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余论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4)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品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的理由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案例选择的理由 |
第2章 品牌管理理论与卷烟品牌的特性分析 |
2.1 品牌和品牌管理概念 |
2.1.1 品牌的概念 |
2.1.2 品牌管理概念 |
2.2 品牌理论的演化 |
2.2.1 品牌形象理论 |
2.2.2 品牌定位理论 |
2.2.3 品牌延伸理论 |
2.2.4 品牌资产理论 |
2.3 卷烟品牌培育的要素 |
2.3.1 品牌载体和表象 |
2.3.2 品牌内涵 |
2.3.3 卷烟品牌培育的主体 |
2.3.4 卷烟品牌传播 |
2.4 卷烟品牌营销策略 |
2.4.1 协同营销 |
2.4.2 精准营销 |
2.4.3 品牌组合 |
2.5 卷烟品牌发展与卷烟营销特殊性分析 |
2.5.1 中国烟草行业卷烟品牌发展 |
2.5.2 卷烟营销的特殊性 |
第3章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
3.2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营销状况分析 |
3.2.1 市场销售情况 |
3.2.2 产品布局情况 |
3.2.3 渠道营销情况 |
3.2.4 品牌发展情况 |
3.2.5 产品线情况 |
3.2.6 基础管理情况 |
3.3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面临的环境分析 |
3.3.1 财政增收与供需平衡的挑战 |
3.3.2 行业形势瞬息万变的紧迫感 |
3.3.3 市场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
3.4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营销面临的问题 |
3.4.1 利群品牌的短板 |
3.4.2 普一类布局宽度弱于竞品 |
3.4.3 利群品牌结构优势萎缩 |
3.4.4 高价烟形象引领弱化 |
第4章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策略 |
4.1 约束企业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
4.1.1 市场环境宏观分析 |
4.1.2 市场竞争者分析 |
4.1.3 企业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 |
4.2 企业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 |
4.3 以品牌营销为基础的整体营销战略 |
4.3.1 品牌营销的整体战略 |
4.3.2 品牌规格结构体系战略 |
4.3.3 品牌营销的市场战略 |
4.3.4 品牌营销的形象战略 |
第5章 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品牌策略的实施措施 |
5.1 品牌管理再升级 |
5.1.1 建立健全利群品牌市场监测体系 |
5.1.2 建立利群服务品牌体系 |
5.1.3 建立品牌协同三级体系 |
5.1.4 建立品牌培育双因素分析模型 |
5.2 深化品牌工商协同 |
5.2.1 品牌供应链模式升级 |
5.2.2 加强品牌日关注、周协同 |
5.2.3 品牌状态信息协同 |
5.3 品牌形象传播 |
5.3.1 利群品牌价值感的塑造与升级 |
5.3.2 传播品牌正能量 |
5.3.3 强化品牌渠道营销 |
5.4 创新品牌营销 |
5.4.1 打造浙烟天堂 |
5.4.2 开展智慧营销 |
5.4.3 利群大讲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局限性 |
6.1.1 结论 |
6.1.2 局限性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5)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新史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史研究趋势 |
1.1.2“中心-边缘”史观下的西北民族走廊研究反思 |
1.1.3 唐汪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价值 |
1.2 选题研究综述 |
1.2.1 民族关系史研究 |
1.2.2 族群理论研究 |
1.2.3 历史人类学研究 |
1.2.4 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研究 |
1.2.5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研究 |
1.2.6 东乡族及唐汪研究 |
1.3 选题思路、方法及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选题意义 |
1.4 小结 |
第二章 村落、人口与生存空间—“唐汪人”的界定 |
2.1 唐汪人生存的自然空间 |
2.1.1 唐汪镇的地理局域 |
2.1.2 河川与地景 |
2.1.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
2.1.4 比较视野下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困境 |
2.2 唐汪人的村落空间与人口分布 |
2.2.1 唐汪人的村落版图 |
2.2.2 唐汪人口的民族结构及分布 |
2.3 唐汪人生存的文化空间 |
2.3.1 传统与现代的区间 |
2.3.2 西北多元宗教生态系统 |
2.3.3 多元族群互动的历史场景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元明两朝的移民记忆—唐汪人的来历 |
3.1 祖先的移入记忆 |
3.1.1 唐家人的英雄祖先 |
3.1.2 汪家人的磨难祖先 |
3.1.3 张家人的漂泊祖先 |
3.1.4 赵家人的拜官祖先 |
3.1.5 马家人的“叛变”祖先 |
3.2 收油蜡祭祀中的历史制作实践 |
3.2.1 作为民间历史写本的收油蜡仪式 |
3.2.2 仪式记忆线索下的地方史 |
3.3 祖源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
3.3.1 祖源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 |
3.3.2 祖源记忆是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 |
3.4 小结 |
第四章 清季民国的冰火记忆—唐汪人的经历 |
4.1 辉煌的唐汪商路 |
4.1.1 兵沟古道的人流景观 |
4.1.2 唐汪的贸易与老街的废弃 |
4.2 兵燹后的群体改造 |
4.2.1 苏四十三起义中的唐汪人自保 |
4.2.2 晚清民初的战火 |
4.2.3 从唐家川到唐汪川 |
4.3 交往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
4.3.1 交往记忆是族群建构时的公共资源 |
4.3.2 创伤记忆成为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 |
4.4 小结 |
第五章 建国后的发展记忆—唐汪人的阅历 |
5.1 民族身份确立与宗族分化 |
5.1.1 唐汪人的宗族情怀 |
5.1.2 宗族认同的标志 |
5.1.3 加速隐讳的亲缘记忆 |
5.2 多元宗教分立与动态平衡 |
5.2.1 伊斯兰教派的发展记忆 |
5.2.2 民间信仰的发展记忆 |
5.2.3 藏传佛教的发展记忆 |
5.3“唐汪精神”下的多民族教育共建 |
5.3.1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传统 |
5.3.2 捐资助学的合作 |
5.3.3 唐汪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记忆的资本化实践—唐汪人的努力 |
6.1 群体关系的社会资本化 |
6.1.1 唐氏宗亲大会的首创 |
6.1.2 新媒介建立的信息互动 |
6.1.3 宗教信众的网络 |
6.2 集体欢腾中的文化资本 |
6.2.1 唐汪汉族的仪式展演 |
6.2.2 穆斯林的宗教仪式链 |
6.2.3 宗教仪式中的资本化 |
6.3 唐汪发展与资本转化 |
6.3.1 大接杏的新经济 |
6.3.2 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
6.3.3 重建宏济桥的诉求 |
6.3.4 阿语女校与新文化资本 |
6.4 小结 |
第七章 历历在目的记忆—唐汪人的启示 |
7.1 不断建构的唐汪人 |
7.1.1 族群建构论 |
7.1.2 唐汪人的复合型族群认同建构 |
7.1.3 唐汪人群体重构与历史记忆的选择逻辑 |
7.2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形成的去身份化实践 |
7.2.1 东乡族的识别过程 |
7.2.2 东乡人眼中的唐汪人 |
7.2.3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群的再生产 |
7.2.4 西北民族走廊穆斯林民族形成的去记忆化实践 |
7.3 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记忆与族群 |
7.3.1 历史记忆与族群史 |
7.3.2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7.3.3 历史记忆与族群关系 |
7.4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汉越语人体词“头(?)”的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五、论文特色 |
第一章 语言、认知与隐喻 |
第一节 语言与认知 |
第二节 语言与隐喻 |
第三节 人体隐喻的产生 |
第二章 汉语中“头”的隐喻 |
第一节 汉语中的“头” |
第二节 头的隐喻分析 |
一、目标域为人物 |
二、目标域为实体 |
三、目标域为次序 |
四、目标域为品质属性 |
五、目标域为思维、智力 |
六、目标域为情绪、态度 |
七、目标域为事情的起点或终点 |
八、目标域为领导行为 |
九、目标域为抽象意义 |
十、目标域为条理 |
十一、目标域为空间 |
十二、目标域为生命 |
十三、目标域为时间 |
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语“(?)”的隐喻 |
第一节 越南语中的“(?)” |
第二节“(?)”的隐喻分析 |
一、目标域为人物 |
二、目标域为实体 |
三、目标域为次序 |
四、目标域为品质属性 |
五、目标域为思维 |
六、目标域为情绪、态度 |
七、目标域为开端 |
八、目标域为领导行为 |
九、目标域为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头”与越南语“(?)”的隐喻综合对比 |
第一节 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的共性与差异对比 |
一、汉越语“头((?))”共有且表达高度一致的隐喻分析 |
二、汉越语“头((?))”共有但表达存在差异的隐喻分析 |
三、汉越语“头((?))”特有的隐喻分析 |
第二节 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异同的原因分析 |
一、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相同的原因 |
二、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不同的原因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发展研究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政策 |
2.1 中间业务的定义和特点 |
2.1.1 中间业务的定义 |
2.1.2 中间业务的分类 |
2.1.3 中间业务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
2.2.1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
2.2.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
2.3 相关工具分析 |
2.3.1 市场细分理论 |
2.3.2 营销理论 |
第三章 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3.1 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 |
3.1.2 宁夏经济运行情况 |
3.1.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 内部经营环境分析 |
3.2.1 农行宁夏分行概况 |
3.2.2 农行宁夏分行组织架构 |
3.2.3 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经营现状 |
3.3 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现状 |
4.1 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现状 |
4.1.1 中间业务条线经营情况 |
4.1.2 中间业务经营特点 |
4.2 金融同业中间业务经营发展概况 |
4.2.1 宁夏地区同行业可比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情况 |
4.2.2 宁夏地区同行业可比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
4.2.3 宁夏地区同行业可比银行各类中间业务收入情况 |
4.2.4 宁夏地区同行业可比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比较 |
4.3 中间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经营者对中间业务的认知有待于加强 |
4.3.2 部门银行导致营销缺乏系统合力 |
4.3.3 受粗放经营模式影响导致中间业务竞争策略不明晰 |
4.3.4 科技支撑力量不足导致产品创新时效性差 |
4.3.5 中间业务经验积累不足导致定价体系不健全 |
4.3.6 中间业务高素质营销人才培养储备不足 |
4.3.7 中间业务贡献占比过低导致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
第五章 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对策 |
5.1 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路及原则 |
5.1.1 指导思路 |
5.1.2 调整原则 |
5.2 农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建议 |
5.2.1 正确定位中间业务 |
5.2.2 健全中间业务组织职能 |
5.2.3 加强中间业务市场细分 |
5.2.4 多策并举做好中间业务营销 |
5.2.5 优化中间业务考核 |
5.2.6 加大中间业务创新优化 |
5.2.7 加强中间业务队伍建设 |
5.3 经营策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介 |
(8)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民族关系建构的理论预设 |
一、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研究综述 |
二、民族——实存的共同体与变动的概念 |
三、区隔、聚合与融和——民族关系研究的路径 |
第二章 中国民族关系建构的脉络 |
一、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族关系建构 |
二、共和国民族关系建构的国家作为 |
三、共和国民族关系建构的理论导向 |
第三章 中央与边陲 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建构(1949年以前) |
一、云南民族关系研究略述 |
二、羁縻制度——在政治笼络中实现拱卫与交往 |
三、土司制度——在包容中强化一统 |
四、改土归流——实现直接统治的一博 |
五、近代云南少数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
六、云南各民族关系的横向建构 |
第四章 改朝与新构 云南民族关系的新型建构(1950-1956年) |
一、谋篇布局——1950年云南民族关系的状况 |
二、承认区隔——维持现状和慎重稳进 |
三、疏通关系——实现民族关系的新认同 |
四、立稳脚跟——以阶级关系替代民族关系 |
五、统一政权——实现政治制度的一致性 |
六、土地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一致性 |
第五章 动荡与曲折 云南民族关系的扭曲聚合(1957-1976年) |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的调整与民族关系的修复 |
三、民族关系与经济制度的互动建构 |
四、“文化大革命”中民族关系的扭曲 |
第六章 转型与重塑 云南民族关系的充分聚合(1977年后) |
一、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1977-1981年) |
二、民族关系的调适(1982年—1994年) |
三、经济转型中的积极引导(1994年—2010年) |
四、开展示范区建设(2011年后) |
五、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 |
结语 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选择 |
一、历史怎么看 60年前我们怎样搭建民族关系 |
二、是非怎么判 60年后民族关系构建中需要厘清的认识 |
三、问题怎么断 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主要矛盾 |
四、现在怎么办 民族政策与时俱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定位 |
1.1.4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
2.1.1 文化的释义 |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
5.3.1 动力:牵引力 |
5.3.2 阻力:约束力 |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
6.2.1 文化区的划分 |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
6.3.2 文化生命说 |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
(10)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产业发展理论 |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体制因素 |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
四、市场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执政能力 |
二、管理适度 |
三、政治清明 |
四、加强监督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因素 |
一、人口因素 |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
三、社会保障因素 |
四、社会稳定因素 |
第五节 科技因素 |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
一、基础条件较差 |
二、公共设施落后 |
三、主导产业缺乏 |
四、农业经济明显 |
五、劳动力素质低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
一、思想观念落后 |
二、经济基础薄弱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
三、历史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
一、津市基本情况 |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一、发展生态经济 |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掉头·牵头·桥头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研究 ——基于共同利益视角[D]. 吴佳茗.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3]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D]. 罗树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4]Z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 田衎衎.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
- [5]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D]. 崔明. 兰州大学, 2016(06)
- [6]汉越语人体词“头(?)”的隐喻对比研究[D]. 韦海滢.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7]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中间业务经营策略研究[D]. 霍四红. 宁夏大学, 2014(08)
- [8]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D]. 徐畅江. 云南大学, 2013(05)
- [9]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10]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