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B股、基金周行情表(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廷[1](2003)在《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证券思想和中国证券市场,前者属于经济思想史的范畴,后者属于经济史、金融史研究的内容。中国证券市场自十九世纪中叶产生以后,发展至今已有近一百六十年的历史,其间的每一个曲折回环、每一次突破发展,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思想有关。因此,要想全面、系统和深刻地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一百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就必须将这项研究置于中国、甚至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根源、思想根源和政治根源上解释独特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象。正因为如此,经济思想史和经济金融史的综合研究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本文从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历史渊源入手,试图说明中国证券市场是西方证券市场在中国的根植?还是嫁接?由此引出中国证券思想的研究,进而演绎出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进程的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启示。关于证券思想的研究,本文是按照自中国近代至今的经济思想发展顺序进行研究的,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成分复杂的洋务思想、资本主义改良思想、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思想、新民主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中,挖掘出股份制公司、公债、证券交易所等证券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展开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原则上是先着手分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然后再结合证券思想和历史背景两个方面论证各个历史时期的证券市场发展状况,并试图揭示隐含其中的发展规律。对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证券交易市场和证券发行市场两方面展开,点面结合,突出重大证券历史事件。历史反思和历史启示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它从经验和教训两个角度,给当今中国证券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应该注意什么和应该坚持什么的政策建议,最终试图达到借古鉴今,以史知来的服务目的。
王春源,邱振淼[2](2000)在《祖国大陆股市发展演变及今后十年发展展望(一)》文中指出祖国大陆对其股市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使其总体经济发展渐入佳境 ,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证券投资理念逐渐增强。随着政策面一系列利好的出台 ,预计到 2 0 10年 ,祖国大陆上市公司将超过2 0 0 0家 ,上证综合指数超过 6 0 0 0点 ,深圳成份指数逾 180 0 0点 ,证券市场市价总值占GDP比重将达5 0 % ,证券经营机构实力大增 ,证券发行制度将实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 ,金融监管将由分业接管转变为综合监管。
潘英丽[3](1992)在《论人民币特种股票和有效吸引外资的问题》文中提出 人民币特种股票简称B股,是我国借鉴泰国经验对境外外国居民和公司发行的一种面值以人民币计,交付以外币(在上海以美元,在深圳以港元)进行的特殊股票。B股的发行走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第一步。B股的发行使得外国投资者可以进入国内股票市场,这有助于中国股票市场尽快走上正规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于有关条例规定,发行B股企业的B股股本超过企业总股本的25%,企业就转变为中外合资企业,可享受合资企业所享受的各种政策上
王洪振[4](2020)在《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对AH股溢价率影响研究 ——来自沪港通与深港通的证据》文中提出长期以来,A+H股公司的A股股价均显着高于H股股价,学术界称之为AH股溢价现象。由于两地市场间市场分割的客观存在,AH股溢价现象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长期以来,A股平均溢价程度超过20%,极端时期甚至高达100%,这种程度的溢价率则显着超过了合理水平。因此,AH股溢价率中存在一定不合理的部分。过高的溢价率会导致市场机制扭曲,损害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效率。探究AH股溢价的形成原因及如何降低AH股溢价率中不合理成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降低AH股溢价率中不合理部分,监管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去弱化市场分割带来的影响。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在沪港通平稳运行两年后,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亦正式启动。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成功运行,为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地市场结构。在此背景下,为研究沪港通、深港通对AH股溢价率的具体影响,本文基于传统市场分割理论四大假说,结合沪港通、深港通具体运作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互通带来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1,沪港通开通导致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AH股溢价率缩小;假设2,深港通开通导致同时在深、港两地上市的AH股公司AH股溢价率缩小,且该政策效果较沪港通更为显着;假设3,互联互通的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效果不同,中长期影响较短期影响更为显着;假设4,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对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影响存在差异,对金融企业效果更为显着。本文基于所构建的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利用64家沪港交叉上市公司2012年11月17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股票数据和14家深港交叉上市公司2014年12月5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面板数据,围绕互联互通机制对AH股溢价率具体影响进行了检验,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沪港通在短期降低了AH股溢价率,但中长期则起到了相反的效果;第二,深港通的开通有效降低了AH股溢价率,且不同时期影响均一致;第三,互联互通机制对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影响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结合所得结论,本文向监管机构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更好地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继续优化沪港通、深港通机制,实现更深层次互联互通;扩大互联互通试点范围,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注重深化内地资本市场改革;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等。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在分析框架上有所创新,将沪港通、深港通统筹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分析、研究,填补了之前深港通对AH股溢价率影响研究的缺失,为对比沪港通、深港通政策影响提供了可能;第二,本文在互联互通政策变量选择上较以往研究更为合理。本文利用沪港通及深港通开通后北上资金或南下资金每日买卖总额作为政策指代变量,从而可以更好地测度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政策效果;第三,本文根据互联互通机制开通时间长短将所有样本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部分,研究了互联互通机制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影响。
韩涛[5](2015)在《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市场非理性情绪波动为我们投资选股创造了机会,证券分析师试图通过各种模型对能够获取巨额收益的成长股进行估价,但是大多因过于复杂且缺乏操作性,未能被大多数投资者接受,非理性投资充斥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处于创新加转型的关键时期,驱动价值投资成为目前A股市场主导性的投资理念,对于引导资源有效配置,促进转型升级具备较强的战略指导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公司估值模型、量化分析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选出影响股价涨跌的十二项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以国泰安数据查询功能为依托,对近十年成长股股价与上述十二项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最终选取五项核心指标作为选股依据,同时根据五项指标取值大小、累计百分数值确定选股时指标的取值范围及计分依据,并根据与收益的相关性确定各指标的影响权重,通过计算排序精挑最具投资价值的股票。为了证实模型的可靠性,本文结合2010年至2014年股市数据及2002年至2004年股市数据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本模型选股可以取得超越大盘约20%的额外收益。我们知道,即使是成长性价值股也受其他的诸如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市场运行趋势及投资者情绪、买卖行为或者是市场投机炒作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资本市场具有浓厚的情绪及博弈色彩,本文建议在多方面收集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博弈分析,在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自己陷入亏损。
徐璋勇[6](2005)在《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现代经济可以划分为以物质产品运行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和以虚拟资本运行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问题,自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一直在进行研究。然而,对虚拟经济增长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由于虚拟经济的起点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积累与扩张过程就是虚拟经济的增长过程。为此,本文对于虚拟资本积累问题的研究遵循虚拟资本的产生(制度分析)——虚拟资本的积累(扩张机制分析)——虚拟资本积累的结果(效应分析)——虚拟资本积累的极态(泡沫经济分析)的思路进行。通过分析谋求在理论上对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条件、积累机制、经济效应、积累过度后出现的泡沫经济运行等问题做出说明;在此基础上,试图对两个实际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虚拟资本积累过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二是中国虚拟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显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全文由三部分,共7章构成。第1部分,即第1章,主要是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第2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2、3、4、5章;第3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第6、7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 第1章是“导论”,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的述评及研究思路等为整个研究奠定基础。 第2章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分析”,主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研究思路,分析研究虚拟资本的特征、资本虚拟化的制度条件、虚拟资本积累的历史发展及其趋势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虚拟资本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它产生的制度基础是信用制度;虚拟资本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虚拟资本运动形成的虚拟经济正改变着整个经济系统的价值评判体系和运行方式。 第3章是“虚拟资本积累及其机制分析”,借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资本制度的分析方法,首先界定了虚拟资本积累的两种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根据虚拟资本的运行特征,可以将虚拟资本积累划分为虚拟资本积累Ⅰ和虚拟资本积累Ⅱ,其中虚拟资本积累Ⅰ指收入的虚拟资本化,即收入转化为虚拟资本的过程,虚拟资本积累Ⅱ指虚拟资本在市场上的价值膨胀;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虚拟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过程;虚拟资本积累主要由市场因素决定,包括货币供求、信
赵迎琳[7](2000)在《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主题 中国企业在股份制改造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走向上市,改革初始期上市公司的制度变迁收益,导致中国企业上市需求大于上市供给,以致形成政府控制下的"控制均衡"。在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政府以国有企业解困和自身收益最大化等为先决条件,在制定企业上市、股票发行制度上走过了严格监管到逐步放松规制的过程。企业以自身融资收益最大化为先决条件,走过了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等改善企业微观机制的过程。 时间延伸到21世纪初,政府控制企业上市的边际控制成本以比边际控制收益更快的速度增长,由此政府监管加快了市场化创新的力度,证券市场的制度规范迈出了惊人的一步。与此相对照,企业微观机制改造却略显滞后,企业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改造仍未使企业融资选择方式向规范融资理论回归,上市股权融资目前仍被视为中国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选择。 总括而言,目前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企业和政府,还均未完全达到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均衡"所要求的充要条件。中国企业上市制度从以审批制为标志的"控制均衡"最终走向以注册制为标志的"市场均衡",即从制度创新阶段步入制度均衡阶段,还需政府政策、法律等宏观环境,上市公司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等企业微观环境,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现实条件均达到相应程度的满足。 二、结构体系与主要观点 论文围绕企业上市的理论目标模式,以中国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为主线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三篇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创新<WP=3>如下: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上市与企业融资。企业是否选择上市这一股权融资方式,理论上源于企业融资成本理论和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企业融资成本最低、最优资本结构点的形成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两大标准。由此引伸,企业是否上市还受到诸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发展阶段与发展规模、企业股息政策、企业税收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非所有企业都选择上市,企业上市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与比较也是决定企业是否上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概率模型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并得出主要理论的实证判断结果。 第二章 上市与政府监管。经济问题的约束条件除资源约束外,制度的或者讲法律的约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对企业上市的监管不仅源于"社会利益论"、"市场破产论"和"社会选择论"等宏观经济学理论,而且源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理论。政府对企业上市的监管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监管模式,监管模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受该国法律环境的影响。一国的法律环境(法律条文和法律的执行)不同,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不同,其资本市场的规模、融资范围以及市场总价值将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本章对此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二篇 现实篇 第三章 中国企业上市。中国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深化中走向上市。企业通过上市,转变了其经营机制、扩充了其外部融资的渠道,带来了很大的正面效应,但由于我国企业在转轨时期的初始条件,以及证券市场的非成熟性,导致了中国企业上市的现实扭曲。诸如上市公司低财务杠杆的形成、公司治理结构运作的不规范、成长性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不规范的股利分配政策、税制环境建设的滞后,税收政策的多重问题等。此外,改革初始期,中国企业的上市收益远远大于其上市成本,存在着巨大的制度变迁利益,导致中国企业上市需求大于上市供给,以致形成政府控制下的"控制均衡",而这种"控制均衡"现象是一种融资方式制度安排的失败,它并没有达到交易效率与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反而造成<WP=4>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总效用的降低。 第四章 中国企业上市的政府监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有移植而非自然滋生、发展、成熟的特色,但又由于初始条件(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偏好等)的不可移植性,导致政府的介入和政府对革新、学习及模仿的协调。再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政府自身的效用函数以及微观主体机会利益的存在,进一步导致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超强控制"和"扶植市场"的特征。由这一背景出发,最终导致我国企业上市监管的行政化取向和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的非融合化问题,以及《证券法》中所体现出的"行政集权"色彩和阶段性特征。 第三篇 改革篇 第五章 中国企业上市制度变迁的宏观环境再造。中国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走向市场均衡,就宏观角度而言,需要诸如政府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制度环境再造。首先,政府政策环境。中国的制度变迁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所进行的博弈均衡不断更新、重新实现的过程,企业上市的选择机制最初体现着政府意志的行政化选择。如何决策?谁做决策?从政府自身理性和科学的"致命的自负"过渡到政府退让和逐步放松规制的市场选择,要受到政府控制企业上市的收益与成本,以及中国股份制改造、证券市场发展等现行因素的制约。其次,法律环境。1993年4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实施,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有了游戏规则
王新更[8](1997)在《中国股市大内参(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汉太[9](1992)在《中国股市风情实录》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皇帝还是贫民,在这里是绝对的平等。没有人格的贵贱和地位的尊卑,只需要财力、魄力和智力。这就是股票和股市——九十年代中国人的热门话题。此文忠实再现了中国股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现实,有强烈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贺卫玲[10](2012)在《A股、H股交叉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企业的成长壮大带来了一个绝佳的机遇,单一的资本市场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本的强烈需求。为了同时利用国内外多个资本市场的资源进行融资,交叉上市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内地企业,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国企不能满足于境内的资本市场,纷纷选择到境外上市,而香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成为内地企业交叉上市的主流趋势所向。资本市场之间存在分割状态,因此造成交叉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产生差异。在中国,从第一家实现香港、内地交叉上市的公司开始,两个市场的股票价格就一直存在差异。从本质上讲,同一家公司的股票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应该表现出差异。但在分割的资本市场,价差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内地、香港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因此出现了内地企业在A股、H股交叉上市的价差现象。价差的存在使公司的价值不能合理在市场中表现出来,如何消除价差是学者和相关监管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消除价差,必须对影响价差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以在A股、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对A股、H股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影响因素分析部分论文考虑了流动性、需求弹性、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风险偏好、股权分置改革和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因素,以此设计相应的替代变量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论文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流动性、需求弹性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对A股和H股的股价差有显着的影响,与论文原假设一致;而股权分置改革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对价差的影响则不太显着,与论文原假设不一致。在实证分析部分,对论文的实证结果逐一进行解释。最后根据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深圳B股、基金周行情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B股、基金周行情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84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启蒙思想家的证券思想 |
二、 洋务派及洋务企业家的证券思想 |
三、 早期改良派的证券思想 |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早期的外商证券市场 |
一、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早期的外商证券 |
二、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早期的外商证券市场 |
三、 清末上海众业公所 |
第三节 中国近代企业的兴起和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 |
一、 中国近代企业的兴办与中国近代股份制公司 |
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股票市场 |
三、 清末财政拮据与西方近代公债制度的移入 |
第二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91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后期改良派的证券思想 |
二、 革命派的证券思想 |
三、 政府官员及实业家的证券思想 |
第二节 中国近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中国近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股份制公司的大量设立 |
二、 华资企业公司的证券发行 |
三、 证券交易所时代的开创 |
四、 信交风潮 |
第三节 北京政府大举内外债和中国公债市场的形成与后来居上 |
一、 大举内外债和公债市场的形成与后来居上 |
二、 北京政府时期的公债风波 |
三、 北京政府时期发行的公债 |
第四节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加强和在华外商证券交易所的变化 |
一、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加强与在华外商证券的发行 |
二、 北京政府时期在华的外商证券交易所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92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二、三十年代的公债思想 |
二、 三、四十年代的产业证券思想 |
三、 三、四十年代的交易所思想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公债市场的鼎盛与债信的破产 |
一、 经济金融变革与证券市场的继续发展 |
二、 公债市场的鼎盛时期 |
三、 债务整理和债信的破产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演变 |
一、 国统区证券市场的萧条和萎缩 |
二、 上海“孤岛”时期股票市场的复苏和畸形发展 |
三、 敌占区证券市场的更迭和变迁 |
第四节 抗战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统一和衰亡 |
一、 战后证券市场的重建与统一 |
二、 通货恶性膨胀和股票市场的短暂繁荣 |
三、 垄断经济的总崩溃和半殖民、半封建证券市场的衰亡 |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证券实践活动 |
第五节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发行 |
一、 外资企业公司证券 |
二、 华资企业公司证券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公债 |
四、 日伪占领区证券 |
五、 革命根据地、解放区证券 |
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证券思想与证券市场(194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证券交易所思想 |
二、 股份制思想 |
三、 公债思想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对证券市场的改造和利用 |
一、 建国初期的证券交易所 |
二、 建国初期的折实公债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对证券市场的继续利用和最终摒弃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证券市场的有限利用 |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和对证券市场的摒弃 |
第四节 、 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证券发行 |
一、 共和国早期股票 |
二、 共和国早期公债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证券思想和证券市场(197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证券思想 |
一、 公债思想 |
二、 股份制思想 |
三、 证券市场思想 |
第二节 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与起步 |
一、 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始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 |
二、 国债市场的恢复和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
三、 企业股票、债券的再现和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经济运行模式的转换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再造与发展 |
一、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再造 |
二、 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证券市场的规范与进一步发展 |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 |
二、 当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 |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证券发行 |
一、 证券发行方式的演进 |
二、 新时期发行的证券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反思和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反思 |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始终是证券业发展的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
二、 强有力的证券业监管体系是证券业得以持续、有序、稳步发展的保证 |
三、 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证券市场的最基本功能 |
第二节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
一、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创造充分的前提条件 |
二、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制定证券市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 |
三、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建立灵活高效的证券监管体系 |
四、 发展证券市场,必须建立适应不同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
附录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84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祖国大陆股市发展演变及今后十年发展展望(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祖国大陆加入WTO后, 股市发展之措施分析 |
(一) 祖国大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
1、相当部分上市公司未能真正地披露财务报告信息 |
2、部分上市公司未能规范披露财务报告信息 |
3、部分上市公司未能充分披露财务信息, 特别是与财务信息有关的重大事项 |
4、部分上市公司未能及时披露财务信息 |
(二) 保险资金入市及其积极作用 |
1、保险基金进入股市的阶段划分 |
2、祖国大陆开放保险资金间接入市原因④: |
3、祖国大陆在加入WTO之前, 开放保险资金进入股市, 大约有五大作用⑨ |
4、保险资金可进入投资基金 |
(1) 祖国大陆投资基金的演变 (五个阶段) (11) |
(2) 现况 |
(3) 目前祖国大陆投资基金与投资人所涉及的问题分析 (13) |
(三) 祖国大陆加入WTO与证券业的发展问题 (16) |
1、中外合资的力度加大。 |
2、外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入A股市场, B股市场也随之变化, 从而券商业务量加大。 |
3、证券商业务国际化:祖国大陆同意券商增资扩股, 意在迎接国际化的挑战。 |
4、投资银行业务将面临着外资券商的严峻挑战, 更多的祖国大陆企业将有机会到海外上市, 而其承销业务利润将更多的流向合资券商, 而合资券商可以承销祖国大陆A、B股, 会使合资券商全面进入祖国大陆投资银行业, 使祖国大陆券商面临较大的挑战。 |
5、客户全球化。 |
6、为增强竞争力, 券商合并是大势所趋。 |
7、券商进入拆借、融资行列。 |
8、券商与网上交易。 |
9、股票指数期货 |
(1) 股票指数期货的编制, 依据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25) : |
(2) 股票指数对证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表现在相互之间有下列功用 (26) : |
(3) 股指期货的买卖方式 (28) |
10、指数基金。 |
(1) 指数基金的特征 (29) |
(2) 指数基金的优点 (30) |
1) 风险分散。 |
2) 费用低廉。 |
3) 延迟纳税。 |
(3) 祖国大陆推出指数基金的意义: |
(4)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对AH股溢价率影响研究 ——来自沪港通与深港通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贡献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AH股溢价现状与互联互通机制 |
第一节 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对比 |
第二节 AH股溢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沪港通与深港通运行机制 |
第三章 互联互通影响AH股溢价机制及检验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股市互联互通对AH股溢价影响机制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假设 |
第三节 变量设定与模型设计 |
第四章 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对AH股溢价率影响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股市投资理论概述 |
2.1 格雷厄姆投资理论概述 |
2.2 彼得·林奇投资理论概述 |
2.3 巴菲特投资理论概述 |
2.4 杰西·利弗莫尔投资理论概述 |
2.5 美国资本市场投资理论总结 |
第三章 中国股市影响因素分析 |
3.1 盈利能力、成长性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
3.2 资产质量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
3.3 国家宏观经济及金融状况 |
3.3.1 GDP增长与股市的关系 |
3.3.2 利率走势与股市的关系 |
3.3.3 国家风险与股市的关系 |
3.3.4 汇率与证券行市场的关系 |
3.3.5 未来调控政策等其它影响因素 |
3.3.6 国家宏观经济与金融状况对股价影响的定量分析 |
3.4 趋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
3.5 资金流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四章 成长股选股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现有估值模型概述 |
4.1.1 绝对估值模型 |
4.1.2 相对估值模型 |
4.2 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的建立 |
4.2.1 十二项指标体系建立 |
4.2.2 五项核心指标确定及其权重设置 |
4.2.3 确定选股标准及综合计分原则 |
第五章 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实证研究 |
5.1 2010‐2014 年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实证研究 |
5.1.1 2014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1.2 2013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1.3 2012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1.4 2011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1.5 2010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2 2002‐2004 年股票交易数据实证研究 |
5.2.1 2004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2.2 2003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2.3 2002 年模型实证研究 |
5.3 基于博弈论的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研究 |
5.3.1 博弈论理论概述 |
5.3.2 资本市场博弈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分析 |
2.1 虚拟资本的分类及其虚拟性分析 |
2.1.1 虚拟资本的分类 |
2.1.2 虚拟资本的虚拟性分析 |
2.1.3 虚拟资本的特征分析 |
2.2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条件及分析 |
2.2.1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条件 |
2.2.2 虚拟资本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2.3 虚拟资本的历史发展 |
2.3.1 虚拟资本发展的进程分析 |
2.3.2 虚拟资本发展的量变分析 |
2.3.3 虚拟资本发展中的质变分析 |
第3章 虚拟资本积累及其机制分析 |
3.1 虚拟资本积累的内涵界定 |
3.1.1 马克思有关资本积累问题的一般论述 |
3.1.2 虚拟资本积累的内涵界定 |
3.2 虚拟资本积累的机制分析 |
3.2.1 虚拟资本原始积累的动因分析 |
3.2.2 虚拟资本积累的过程分析 |
3.3 影响虚拟资本积累的因素分析 |
3.3.1 金融创新与虚拟资本积累 |
3.3.2 金融自由化与虚拟资本积累 |
3.3.3 国际资本流动与虚拟资本积累 |
第4章 虚拟资本积累的效应分析 |
4.1 企业成长效应 |
4.1.1 企业成长及其理论解释 |
4.1.2 虚拟资本积累与企业成长的一般分析 |
4.1.3 虚拟资本及其积累在高科技企业成长中的特殊贡献分析 |
4.2 投资扩张效应 |
4.2.1 投资扩张效应的内涵及理论诠释 |
4.2.2 投资扩张效应的产生机理 |
4.2.3 投资结构调整效应 |
4.3 财富效应 |
4.3.1 财富效应的内涵界定 |
4.3.2 财富总量效应产生的理论分析 |
4.3.3 虚拟资本市场财富总量效应产生的机制分析 |
4.3.4 影响虚拟资本市场财富总量效应发挥的因素 |
4.4 货币政策效应 |
4.4.1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
4.4.2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变 |
4.4.3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果 |
4.4.4 货币政策效应减弱的模型解释 |
第5章 虚拟资本积累的极态:泡沫经济分析 |
5.1 经济泡沫及泡沫经济的理论界定 |
5.1.1 经济泡沫的理论界定 |
5.1.2 泡沫经济的理论界定 |
5.2 经济泡沫的形成及泡沫经济的运行过程分析 |
5.2.1 金融泡沫形成的制度因素分析 |
5.2.2 金融泡沫形成的市场因素分析 |
5.2.3 金融泡沫形成的经济制度及政策因素分析 |
5.2.4 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的演化过程分析 |
5.2.5 泡沫及泡沫经济运行的系统分析 |
5.3 经济泡沫存在的效应分析 |
5.3.1 过度经济泡沫的负面效应 |
5.3.2 适度经济泡沫的正面效应 |
5.4 经济泡沫度的测量 |
5.4.1 基础价值测度法 |
5.4.2 市盈率法 |
5.4.3 金融相关比率法 |
5.5 泡沫临界值的判定 |
5.5.1 对现有泡沫度临界值判定方法的述评 |
5.5.2 泡沫临界值测度的新尝试——泡沫膨胀率判定法 |
第6章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6.1 中国虚拟资本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
6.1.1 传统金融结构对经济高增长的制约:虚拟资本产生的迫切性 |
6.1.2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虚拟资本产生的可行性条件 |
6.1.3 金融活动高度集中于银行产生的高风险:催生了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的出现 |
6.1.4 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 |
6.1.5 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解除了虚拟资本产生与发展的思想禁锢 |
6.2 中国虚拟资本增长及其结构变迁的实证描述 |
6.2.1 虚拟资本总量的增长及其结构变迁 |
6.2.2 虚拟资本个体的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
6.2.3 虚拟资本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6.3 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6.3.1 实证检验方法:多变量协整检验法简介 |
6.3.2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财富效应检验 |
6.3.3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货币政策效应检验 |
6.3.4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6.3.5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的投资扩张效应检验 |
6.3.6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6.3.7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简要总结 |
6.4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效应有限的原因探析 |
6.4.1 虚拟资本积累的规模小制约了规模效应的发挥 |
6.4.2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结构失衡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6.4.3 片面强调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定位偏差导致一系列制度扭曲 |
6.4.4 股权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使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
6.4.5 多方利益矛盾与冲突使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协调 |
第7章 中国虚拟资本积累扩张的战略选择 |
7.1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急需相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7.1.1 对传统的财富观和财富创造理论的创新 |
7.1.2 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 |
7.2 辩证评价中国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并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 |
7.2.1 对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辩证评价 |
7.2.2 对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反思与纠正 |
7.3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 |
7.3.1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7.3.2 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 |
7.3.3 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 |
7.3.4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7.4 股权结构优化中的全流通问题 |
7.4.1 全流通试点及其社会反响的简要回顾 |
7.4.2 全流通方案及其简要评价 |
7.4.3 全流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两个认识问题 |
7.5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制度规范化 |
7.5.1 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规范 |
7.5.2 股票退市制度规范 |
7.5.3 监管制度规范 |
7.6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化与风险控制 |
7.6.1 虚拟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
7.6.2 虚拟资本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及中国的现实障碍 |
7.6.3 中国虚拟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骤与风险控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理论篇 |
第一章 上市与企业融资 |
1.1 企业--上市的主体 |
1.1.1 资本成本的理论框架 |
1.1.2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
1.2 上市与企业相关因素分析 |
1.2.1 上市与企业资本结构 |
1.2.2 上市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1.2.3 上市与企业发展阶段与发展规模 |
1.2.4 上市与企业股利政策 |
1.2.5 上市决策选择的实证分析 |
1.3 企业上市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1.3.1 上市成本 |
1.3.2 上市收益 |
1.3.3 企业上市成本与收益的实证分析 |
第二章 上市与政府监管 |
2.1 企业上市与政府监管理论 |
2.1.1 ”市场失灵”和”规模效应论” |
2.1.2 政府监管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
2.1.3 政府监管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
2.2 政府对企业上市监管的原则 |
2.2.1 ”三公”原则 |
2.2.2 促进市场机制”激励相容”原则 |
2.2.3 监管的”谨慎性”原则 |
2.2.4 监管中强调”自律”原则 |
2.3 各国的监管模式比较 |
2.3.1 企业上市与法律环境 |
2.3.2 各国的监管模式及其启示 |
第二篇 现实篇 |
第三章 中国企业上市 |
3.1 现代企业制度与中国股份制改造 |
3.1.1 现代企业制度 |
3.1.2 我国股份制发展的总体概况 |
3.2 中国企业上市与现实扭曲 |
3.2.1 中国企业的市场化 |
3.2.2 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现状 |
3.2.3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实扭曲 |
3.2.4 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扭曲 |
3.2.5 中国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企业规模 |
3.2.6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其实证研究 |
3.2.7 我国上市公司的税制环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3.3 中国企业上市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3.3.1 我国股权市场上”控制均衡”的形成 |
3.3.2 结论:低效率均衡 |
第四章 中国企业上市的政府监管 |
4.1 中国企业上市监管的背景分析 |
4.1.1 制度移植的基本条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
4.1.2 宏观主体政府行为与微观主体机会利益 |
4.2 中国企业上市监管和现存问题分析 |
4.2.1 中国企业上市监管 |
4.2.2 《证券法》评析 |
第三篇 改革篇 |
第五章 中国企业上市制度变迁的宏观环境再造 |
5.1 中国企业上市与政府 |
5.2 中国企业上市与法律环境 |
第六章 中国企业上市制度变迁的微观环境再造 |
6.1 中国企业上市发行制度变迁的现实条件 |
6.1.1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目标模式的运行 |
6.1.2 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 |
6.1.3 民营企业上市的市场准入 |
6.1.4 企业上市平衡条件的完善 |
6.1.5 国有股与法人股的流通 |
6.1.6 股市资金供需平衡机制的建立 |
6.2 上市公司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规范 |
6.2.1 上市公司合理资本结构的有机形成 |
6.2.2 逐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6.2.3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 |
6.2.4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长期投资者的培育 |
6.2.5 我国上市公司税制环境的完善和风险的防范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10)A股、H股交叉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2章 市场分割概述与中国股票市场分割 |
2.1 市场分割概述 |
2.1.1 市场分割含义 |
2.1.2 市场分割分类 |
2.1.3 市场分割的弊端 |
2.1.4 市场分割与交叉上市 |
2.2 中国股票市场分割 |
2.2.1 中国股票种类 |
2.2.2 中国股票市场分割 |
第3章 A+H股价差影响因素分析 |
3.1 市场因素分析 |
3.1.1 流动性差异 |
3.1.2 需求差异 |
3.1.3 信息不对称差异 |
3.1.4 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 |
3.2 行业特征因素分析 |
3.3 政策因素分析 |
第4章 A+H股价差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与数据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处理 |
4.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
4.2.1 被解释变量选择 |
4.2.2 解释变量选择 |
4.2.3 模型设计 |
4.3 实证检验 |
4.3.1 统计性描述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回归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 |
5.1 政策建议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深圳B股、基金周行情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证券思想及证券市场研究[D]. 张春廷. 复旦大学, 2003(02)
- [2]祖国大陆股市发展演变及今后十年发展展望(一)[J]. 王春源,邱振淼.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0(05)
- [3]论人民币特种股票和有效吸引外资的问题[J]. 潘英丽. 国际金融研究, 1992(09)
- [4]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对AH股溢价率影响研究 ——来自沪港通与深港通的证据[D]. 王洪振. 南京大学, 2020(02)
- [5]成长股资本化率模型理论与实证研究[D]. 韩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6]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 徐璋勇. 西北大学, 2005(03)
- [7]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 赵迎琳. 西北大学, 2000(01)
- [8]中国股市大内参(上)[J]. 王新更. 海内与海外, 1997(06)
- [9]中国股市风情实录[J]. 刘汉太. 中国作家, 1992(05)
- [10]A股、H股交叉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D]. 贺卫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