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i收录《暖通空调》文章作者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徐欣[1](2020)在《基于空气质量分析的侗族民居厨房优化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厨房作为衡量住宅现代化水平的空间,是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重点。目前,传统侗族民居厨房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火塘、火塘柴灶并用、多灶并用三个阶段。但由于村民自发更新的过程中因缺乏量化分析和设计指导,侗族民居厨房空气污染的问题十分严峻。若居住者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物中,极易诱发多种呼吸道、肺部等疾病,严重时会引起死亡,这属于典型的“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随着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如何合理布局乡村生活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当下乡村建设中受到重视。基于此背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侗聚居区传统侗寨的民居厨房,以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高步村为例。本文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梳理侗族厨房的演变历程和现状,明确火塘是否延续是侗族厨房更新的重要因素。对侗族厨房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了解当地厨房的空气质量现状,并利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和问卷调查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厘清了传统认知中机械排烟设备对厨房空气质量影响的误区。同时,对厨房容积、空间布局、门窗、机械排烟设备、燃料、居住者行为等厨房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明确各个因素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套以优化厨房空气质量为目的的侗族传统民居厨房的适应性更新原则及设计体系。侗族传统民居厨房的更新设计策略应遵循“经济低技、功能匹配、文化适宜、绿色生态”四个原则。具体策略包括:空间设计策略、设备设计策略、构造设计策略。最后,选取火塘柴灶混用厨房、柴灶厨房(包括穿堂风型、单向迎风型)两类厨房,合共三个案例进行示范优化更新设计。利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模拟分析更新前后的厨房空气龄,结果表明:更新后的厨房空气龄比原有厨房的空气龄可缩短一半,模拟验证显示本研究提出的优化策略能有效改善侗族厨房的空气质量。
郭尊[2](2020)在《考虑源网荷储资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石和社会繁荣的命脉。近年来,节能减排任务日益艰巨,灵活性需求逐渐增长,驱动我国加快能源结构优化,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供给侧占比的稳步提升,异质多能流向协同融合方式的逐步演化,针对“源-网-荷-储”高度集成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多时空尺度建模和调度运营机理的研究,符合能源转型的要求和能源革命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多能互补效益。同时,多能耦合的服务新业态和运行新方式,也从多能灵活供需互动新模式、源网荷储随机优化新问题和低碳互补风电消纳新方法三个角度,为IES发展提出了挑战,考虑源网荷储资源的IES优化运行研究,成为了 IES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内容共分5个章节进行阐述,归纳如下。(1)研究了综合能源园区与电网互动的建模与方案验证。面向城区用户中占比与能耗双高的商业和工业园区,在其内部灵活性资源精细化建模的基础上,研究借助运营商管理策略和园区结构特点实现“削峰填谷”和“多能优化”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效果的能量互动优化模式;对于聚合商统一管控的园区群,计及动态能源定价机制,建立基于聚合博弈的多园区供需互动均衡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和分布式迭代等方法求解上述模型。算例分析表明:通过IDR互动机制,所提方法能够兼顾提升园区整体/个体的经济性和能源的梯级利用水平。(2)研究了社区级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运行联合随机风险决策方法。考虑源荷随机性和自然灾害等威胁因素,提出关键元件的脆弱性指标以量化正常和极端情形下供能缺失的风险,计及不确定性IDR资源的互动调节能力,基于最坏情况风险测度理论和模糊随机机会约束方法,建立了规避风险的社区级IES配置-运行两阶段优化模型。通过多场景法、蒙特卡洛模拟、清晰等价类转换和大M法等技术实现模型的有效求解。算例分析表明:IDR互动能够延缓设备投资并转变供能方式,从而节省用能成本;所提方法显着改善了飓风情景下系统的极端风险值和供能可靠性,提升了系统的韧性。(3)研究了源网荷协同的区域级电-气-热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基于二阶锥松弛、McCormick包络近似和大M法,建立包含配电网、配气网和含热损热力管网的区域级IES线性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两阶段鲁棒优化(Two-stage Robust Optimization,TRO)理论,构建区域级电-气热系统的日前-实时TRO调度框架,旨在通过广义的源网荷互动,消除由于预测误差引起的源、荷偏差。通过列约束生成算法将TRO模型分解为运行主问题和安全检测子问题交替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IES运行的鲁棒性并抵御实时市场高昂价格波动的风险。(4)研究了低碳电-气联合系统快速动态鲁棒优化运行方法。燃气机组和电转气装置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加速了输网级电-气联合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Gas System,IEGS)的发展,同时提供了“风-气互补”的风电消纳新思路。立足于我国现行碳交易市场机制和排放额度分配方法,推导列写碳交易成本;考虑天然气动态管存和风、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碳交易的IEGS快速动态TRO模型。求解时,在分解得到的主问题中嵌套连续二阶锥松弛技术逐步缩小气潮流仿真误差;在子问题中保证系统偏差量和碳交易总量不越限,应用松-紧时序解耦方法进行分解协调和并行计算。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低碳经济效益和鲁棒性、收敛性,也具备计算速度上的优势。(5)研究了分布式的电-气联合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方法。针对电系统和气系统间的行业壁垒和信息隐私问题,提出考虑动态管存参与风电消纳的日前-实时IEGS分布式TRO模型。模型从一组考虑日前预测和实时极端场景的固定0-1变量的初始可行解出发,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和列约束生成算法,通过内层分散求解、中层经济性检验和外层鲁棒性检验的闭环迭代策略,解耦整数变量和连续变量,实现电/气系统的完全分散自治和IEGS的鲁棒经济运行。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计算效果、收敛性、鲁棒性和提升风电消纳等方面具备有效性。本文从园区-配网-输网和规划-日前-实时的多时空尺度,为IES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支撑。研究成果体现了 IES的多能互补协调优化效益,可应用于含多种IDR模式协同响应的多能园区(群)的配置-运行最优决策,以及利用碳交易手段和分布式优化机制助推风电消纳的工程实践指导。
郭洪武[3](2020)在《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调度优化及效益均衡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要素。现阶段,我国能源开发和利用面临两个方主要矛盾,一是供给侧传统能源日益枯竭和需求侧用能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二是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与高排放能源消费结构的矛盾。自2014年6月13日,习总书记做出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革命等部署,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变革便加快推进,逐渐提高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占比是推进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高达1.87万亿千瓦时,占全年总发电量的26.7%,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尤其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发电系统的出力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容量日益增大的形势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将迎来挑战,以上问题如果从电力装机角度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时间节点规划、区域平衡、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出现了偏差,如缺乏风电、光伏电站与常规电源协调运行机制,且缺乏统筹协调常规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间利益关系机制。随着多能互补物理系统与数学模型的研究逐渐深入,多类型乃至异质能源的协同利用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主线,对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调度优化及效益均衡模型进行研究,并结合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消纳情景,分别构建各有侧重的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弃能和投资规划现状,梳理了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结合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互补利用的经验启示。指出多类型电源集成系统、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多能互补的利用路径,为后续开展多能协同调度优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考虑风光发电机组出力特性和水火发电机组(包括抽水蓄能机组)调峰性能,分别建立风-光-蓄(抽水蓄能)与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调度优化模型,风-光-蓄系统调度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和系统污染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侧重研究多目标调度中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权重分配,并运用了计及约束上下限和基于粒子群变异策略的信息共享方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收敛精度。风-光-水-火-储系统调度模型以社会福利最大和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侧重研究风、光机组参与下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日前调度的风险。算例结果验证了本章设计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3)运用鲁棒优化的思想,基于能源集线器模型建立了竞价环境(北欧电力市场及天然气市场)下的区域综合能源购售能竞价优化模型,针对系统出力和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分别使用了基数型不确定集和拉丁超立方抽样后k-means聚类场景削减的处理方法,并以热电联产系统和电转气系统为核心组件,基于经济调度构建了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4)选取农村微电网、海岛微电网和虚拟电厂三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情景,分别建立其调度优化模型,农村微电网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侧重研究农村用能特性及分时电价下的系统运行优化,海岛微电网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侧重研究不同程度风、光机组出力不确定性扰动下的系统运行优化,虚拟电厂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侧重研究P2G参与下的虚拟电厂竞价策略优化。(5)研究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多主体的效益分配问题,构建了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和改进的Banzhaf值法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多主体效益分配方法;构建了包含风-光-火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结构与对应的交易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再生能源系统独立运营和合作运营情景下的净收益计算模型;再者,考虑供需平衡、机组出力等约束条件构建了以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优化运营模型。
李田玉[4](2020)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科技期刊也因此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平台,在使用和推广之后,因其具有多种传播优势迅速获得各个行业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还处在成长阶段,科技期刊需要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因此,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反馈理论和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探讨期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编辑实践视角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清博大数据微信传播指数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第一章绪论梳理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概况,主要包括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发展阶段等;第三章借助清博数据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样本调研;第四章将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运用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并分别在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形象识别VI(Visual Identity)和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第五章提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可以通过三方面得到提升。在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方面,可以从定位理念、内容理念和营销理念三个方面提升。在定位理念识别方面通过鲜明的办刊风格、培养用户思维等策略来提升;在内容理念方面通过学术动态的追踪、关注热点等策略来提升;在营销理念方面提供会员制和构建微信社群等策略来运营。在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方面,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要进行一体化的形象设计,包含头像Logo的独特性设计、“菜单栏”实用性兼美观性设计、“自动回复”的功能性设置、“文章版式”的一体化排版及整体的协调配色。在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方面,主要通过对内行为识别策略和对外行为识别策略来提升,包含稳定微信推送时间及频率、加强微信编辑团队的建设、展开线上知识付费建设、进行微店文创经营以及开发微信小程序等。整体而言,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改进可以系统地提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化路径从构建微信矩阵,实现集群化发展、加强与用户互动、完善评价体系及塑造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品牌等方面展开。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需要运营微信公众号,而对其提出具体的运营策略及优化路径能够帮助其更快地提升运营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栾长雨[5](2019)在《某型动车组二等座车厢的气流组织与热舒适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铁路客车运行速度的快速提高,乘客对乘车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严。车内气流组织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车厢内空气质量和乘客的身心健康,还影响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和初期投资。热舒适性不仅是衡量车辆质量的标准之一,还是深入乘客内心的诉求。因此,对车内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性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首先,根据某型动车组的二等座车厢的实际结构和尺寸,建立了车厢的简化仿真模型,对该车厢内不同的通风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在空载情况下,依据UIC标准,对车厢内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布置了车厢内的速度测点以及温度测点,开展了静态环境的测试工作,分析了速度场以及温度场分布。其次,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异程度。检验了数值方法和所创建的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在对实测温度值的对比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两者相差不大。极限相对偏差为4.39%。在对实测空气流速与仿真模拟计算值进行对比得到极限偏差为51%,虽然其值不小,但由于气流几乎不大于0.4m/s,同时其具备脉动性,故能满足要求。最后,为了研究动态环境的仿真模拟的可能性,对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分析。通过能耗E+软件,获取操作的边界条件,将其导入CFD分析中,借助相关指标对车厢内的热环境进行客观测评,得出了热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留窗下送风的方式对提高该动车组车厢气流组织及舒适性有明显效果。局部吹风和太阳的辐射会使舒适性降低,采用座椅送风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通过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优化车厢的气流组织,还可以提升车厢里的乘坐热舒适性。
田晓鹤[6](2019)在《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建筑业获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建筑实践逐步繁荣,建筑理论研究立足于西部特色,多维度、多学科、深入综合的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以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而综合的分析,梳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历程,客观地呈现其各时期的研究概况。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相关的期刊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业着作,根据期刊种类和文献作者研究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外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学术成果分阶段地分析其文献产量及年度变化、作者群体特征、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来源期刊特征,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外貌有一个比较系统与客观的展示。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就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关系,对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领域剖析其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其中,建筑设计理论是论文重点分析领域,对该类中的建筑类型设计原理与建筑思想类的期刊文献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其不同阶段的类型侧重与关注点变化等特征,梳理出陕西省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历程。然后,结合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点和理论研究特点,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呈现,并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解析,分析各时期研究热点与动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整体概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阐述,为后续的工作者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周晓[7](2019)在《需求响应在大型智能商业楼宇能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将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列为当前能源建设工作的要点。智能电网的建设,需全面增强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需求响应是用户侧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控的主要手段,商业楼宇负荷是一类重要的需求响应资源。对含源(分布式电源)-储-柔性负荷的大型智能商业楼宇进行能量管理策略及需求响应方案研究有助于构建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商业楼宇建筑、推动主动配电网的建设、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和社会能源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以大型智能商业楼宇为研究对象,对需求响应在提升电力资源利用率、加强系统调峰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1)提出基于用户行为的大型智能商业楼宇负荷分类方法,针对不同负荷类型的运行特性,建立每类负荷的时间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智能商业楼宇楼宇整体负荷模型,根据整体负荷模型提出大型智能商业楼宇日前负荷预测方法。由于所建立的负荷模型是基于楼宇基础电气参数和用户行为对日负荷分布进行预测,故本文对商业楼宇办公室的各类负荷的时间分布特性进行实时测量,验证了所建立负荷的时间分布模型。2)建立大型智能商业楼宇空调负荷的聚合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聚合空调负荷的需求响应方案,所提方案能够实现空调聚合负荷的控制,而不依赖对空调个体的独立通信与控制,同时还保留了用户对温度感知的差异性,保障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公平性。本文通过与GridLAB-D软件建立的空调集群详细模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聚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所提出的需求响应方案具有良好的负荷控制效果。3)针对目前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案中无法实现长时间尺度优化的问题,提出了遗传算法-线性规划的双层优化算法,实现长时间尺度下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在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协调控制的基础上,分析需求响应对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的协调可以降低储能系统容量需求、提升储能装置利用效率。针对在商业楼宇中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负荷,分析其需求响应模式-电动汽车V2B(Vehicle-to-Building)策略,通过电动汽车V2B模式提高智能商业楼宇集群对分布式发电的接纳,结果表明,电动汽车V2B可以改善智能商业楼宇集群的负荷特性、提高分布式发电并网能力同时给车主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4)以大型智能商业楼宇能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商业楼宇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进行评估,建立大型智能商业楼宇各类负荷的需求响应潜力模型,综合考虑系统中的源-储-荷资源,提出商业楼宇能量管理系统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和实时电价方案可以有效减小商业楼宇电力运行成本和用户用电成本。
刘骁[8](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赵苗苗[9](2016)在《智慧学术平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自“智慧地球”提出后,各行各业的发展以“智慧”为目标,智慧教育应运而生,相应地促进人学术智慧发展的智慧性学术平台研究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智慧性学术平台研究对于提升学术平台到与时代相匹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首先,智慧学术平台的理论研究。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智慧教育、智慧学习以及学术平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得出智慧学术平台是为有学术研究需求的人员提供资源、交流互助、学术指导的网站或系统。从学习者视角、技术视角、人—技术环境视角出发,研究智慧学术平台的内涵,学科融通、平台聚合与智慧激发的特征。其次,学术平台使用现状与智慧学术平台需求调研。学术平台使用现状调研结果表明学术平台在资源、社交等多方面存在问题,需加强学科学术平台建设、优化学术平台功能、保持资源先进性、构建多感官并用的学习情境和增设交流与分享的互动场所。智慧学术平台需求调研主要围绕3个纬度的设计目标以及3个纬度的核心功能进行调查分析,调研结果表明用户对设计满意度较高。再次,智慧学术平台技术实现的设计研究。包括对数据层、智能处理层、核心业务层、应用服务层、应用表示层以及保障体系的系统框架和后台管理系统、门户主网站、学术微博、一级和二级学科子网站的网站结构的设计。然后,从设计原则、设计理论、技术手段、保障机制等方面出发,对资源服务中心、3D虚拟学习社区和学术社交中心3大核心模块设计。对资源的获取与进化、智能检索与推送、学术微博、学术词典、研讨圆桌、学术评选等核心功能细化设计。最后,征求意见迭代完善。请教师、学习者以及有关专家对设计进行评判指导,根据他们的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研究初创了智慧学术平台的理论,构建出了中国知智网的智慧学术平台,有关智慧学术平台的设计研究具有时代意义。
蒲清平[10](2012)在《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能源消耗的三大领域,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导致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消耗的比重逐年提升,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居住建筑能耗的增长十分显着,其节能减排的空间更为广阔。因此开展居住建筑的能耗调研、研究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居住建筑的能耗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未雨绸缪制定相应能源规划和发展战略以及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就显得十分紧迫。但是居住建筑因为其鲜明的个体性,影响居住建筑能耗的因素不但与建筑本身有关,更与居住的人的行为、意识、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器使用密切相关。因此其影响因素复杂、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预测难度较大。本研究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建筑节能和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开放式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编制调研问卷。问卷涉及影响城市居住建筑能耗的人口特征、建筑特征、生活方式、节能意识、设备特征等5个方面29项指标;问卷经过实测分析,进行信度、信度和半结构分析,最终筛选出独立性强的有效题目,最后再经过专家分析讨论,形成了信度和效度较好的正式调研问卷。组织人员以典型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市主城区的1500户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剔除无效样本后得到的632户有效样本。同时,从供电部门采集到被调查住户一一匹配的实际电耗数据。在客观数据与主观问卷两两匹配的基础上,调查了影响居住建筑能耗的29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数据处理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处理。调研表明重庆市居住建筑的用能特点与现状为:住户80%为2—4口人,80%的家庭收入在4—8万元,60%的家庭居住面积在50—90m2,建筑年代基本集中在2000年以后;户均拥有的空调、电脑、电视等生活必需的家用电器在一台以上,夏季降温以空调为主,冬季降温以取暖器为主,节能意识总体较好。重庆市居住建筑户均单位面积能耗26.4kWh/m2,总体而言老建筑比新建筑能耗要略微高一些,中间层的住宅的平均总能耗要低于位于建筑底层和顶层的住宅的平均总能耗,夏季开启空调的行为方式对于能耗的影响较大,夏季使用空调的数量对于能耗的影响十分显着。总体而言,夏季重庆室内居住舒适评价为比较凉爽的38%,60%的住户认为比较热和基本可以接受;冬季认为暖和的只有23%,77%的住户认为冬季的室内温度很冷和基本可以接受,说明重庆居住环境的室内环境并不乐观,居住品质并不理想。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进行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从29个影响年能耗的调查变量中筛选出了具有显着线性关系的常住人口、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夏季空调降温方式、夏季制冷空调台数、冬季采暖空调台数、冬季采暖其它设备台数、电脑台数、电视台数、电磁炉台数、其它信息类设备台数、电视每日开机时间等12个变量。根据基础调查数据初选简单相关变量和派生变量与年能耗的简单线性关系确定出影响年能耗的最终简单相关变量6个,包括:常住人口、人均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夏季空调降温方式、制冷空调和电脑台数和、空调电脑电视日均使用时间和。由于简单相关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在计算相关系数时,不能消除其它变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年能耗简单相关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最后,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年能耗有显着相关因素有4个,包括:常住人口、人均建筑面积、制冷空调和电脑台数和、夏季空调降温方式。年能耗与各变量的偏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常住人口(0.307)、人均建筑面积(0.290)、制冷空调和电脑台数和(0.125)、夏季空调降温方式(0.124)。在分析和筛选出上述四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相关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817.445+380.434X1+30.699X2+87.376X3+226.667X4。该模型与传统的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建模不同,没有把可能影响建筑能耗的所有因素变量纳入模型,而是在通过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后剔除模型冗余变量,消除了共线性因素变量的影响,从而能在模型中更好反映建筑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预测更为可靠和准确。为了与线性回归建模进行比较和检验,同时,选择了拟合精度更高、但拟合计算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本文采用非线性最优化算法L—M(Levenberh—Marquardt)算法进行极值计算,进行了多参数非线性模拟多元回归分析,确定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的非线性函数的拟合回归模型,多项式函数模型y=-10468.60+7148.6x10.14+1556.7x20.27+96x31.48+6.48x4215和指数函数模型y=3706.15-3471.9e-0.32x1-3181.5e-0.028x2+509.4e0238x3+192.76e0153x4。最后利用2008-2009年重庆市城市实际居住建筑能耗数据对建立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进行检验,模型拟合数据与实际统计数据符合度为94%以上,模型拟合度较好。根据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模型,结合重庆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发展趋势,对重庆市“十二五”期间各能耗影响因素进行了情景分析,建立了重庆市居住建筑情景分布预测矩阵:E=∑E退休住户+∑E年轻住户+∑E基本家庭住户+∑E复合家庭住户=(c1j)*(bi1)T+(c2j)*(bi2)T+(c3j)*(bi3)T+(c4j)*(bi4)T(i,j=1,2,3)。根据该情景分析预测,重庆城市居住建筑能耗预测结果重庆市2012年总能耗为414527.7万kWh,2015年为507214.7万kWh。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居民的可接受程度,针对性提出了制定可持续的市能源发展规划、建立城市居住建筑能耗管理体系、完善基于低碳的居民用能引导措施和健全基于低碳的居住建筑节能激励机制,为重庆市解决能源矛盾和建筑节能提供了系列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二、Ei收录《暖通空调》文章作者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i收录《暖通空调》文章作者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气质量分析的侗族民居厨房优化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侗族民居与厨房——以高步村为例 |
2.1 村落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经济生产方式 |
2.1.3 饮食结构习俗 |
2.2 侗族传统民居 |
2.2.1 平面构成与要素 |
2.2.2 材料与结构 |
2.2.3 发展现状 |
2.3 侗族厨房 |
2.3.1 厨房演进 |
2.3.2 平面尺度 |
2.3.3 功能流线 |
2.3.4 设备设施 |
2.3.5 厨房演进对民居的影响 |
2.3.6 厨房现存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现状及分析 |
3.1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监测 |
3.1.1 监测参数 |
3.1.2 监测对象 |
3.1.3 监测结果 |
3.2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评价 |
3.2.1 客观评价法 |
3.2.2 主观评价法 |
3.3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
3.3.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3.3.3 结果讨论 |
3.4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3.4.1 空间布局 |
3.4.2 机械排烟设备 |
3.4.3 燃料 |
3.4.4 居住者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空气质量的侗族厨房优化更新体系 |
4.1 侗族厨房优化更新体系构建 |
4.1.1 以优化厨房空气质量为目的的设计原则 |
4.1.2 以优化厨房空气质量为目的的设计体系 |
4.2 空间设计策略 |
4.2.1 空间容积 |
4.2.2 空间布局 |
4.3 设备设计策略 |
4.3.1 设备类型 |
4.3.2 安装位置 |
4.4 构造设计策略 |
4.4.1 门窗构造 |
4.4.2 家具构造 |
4.4.3 烟囱构造 |
4.4.4 排污管道构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示范厨房优化更新设计 |
5.1 火塘柴灶混用厨房示范更新设计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原厨房现状及更新策略 |
5.1.3 厨房空气龄模拟 |
5.2 柴灶厨房示范更新设计 |
5.2.1 穿堂风型 |
5.2.2 单向迎风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B 侗族厨房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
附录C 图表目录索引 |
附录D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2)考虑源网荷储资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2 能源转型下的综合能源系统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多元园区互动优化运行研究 |
1.3.2 社区级综合能源系统韧性随机优化运行研究 |
1.3.3 区域级电-气-热系统随机优化运行研究 |
1.3.4 电-气联合系统低碳随机优化运行研究 |
1.3.5 电-气联合系统分布式随机优化运行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全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综合能源园区与电网互动的建模与验证 |
2.1 引言 |
2.2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商业园区互动优化运行 |
2.2.1 基于改进CCHP的商业园区智慧能量枢纽建模 |
2.2.2 多能商业园区与电网互动模型与求解 |
2.2.3 算例分析及验证 |
2.3 考虑(?)效率的工业园区互动优化运行 |
2.3.1 基于SIGT的工业园区智慧能量枢纽建模 |
2.3.2 多能工业园区与电网互动双层模型 |
2.3.3 基于KKT条件的线性化模型求解 |
2.3.4 算例分析及验证 |
2.4 基于聚合博弈的多园区供需互动均衡模型 |
2.4.1 基于双端口模型的园区智慧能量枢纽建模 |
2.4.2 动态能源价格机制 |
2.4.3 多园区聚合博弈模型及求解 |
2.4.4 算例分析及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区级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运行联合随机风险决策 |
3.1 引言 |
3.2 社区级综合能源系统典型拓扑结构 |
3.3 综合需求响应资源不确定性建模 |
3.3.1 多能需求响应不确定性模型 |
3.3.2 多能优化不确定性模型 |
3.4 社区级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置-运行联合随机风险决策模型 |
3.4.1 中性风险经济性模型 |
3.4.2 规避风险韧性模型 |
3.5 模型线性化求解 |
3.5.1 不确定性描述和线性化转换 |
3.5.2 求解流程 |
3.6 算例分析及结论 |
3.6.1 算例描述及结果概述 |
3.6.2 多能优化效果分析 |
3.6.3 多能需求响应效果分析 |
3.6.4 韧性提升效果分析 |
3.6.5 置信水平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源网荷协同的区域级电-气-热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 |
4.1 引言 |
4.2 区域级电-气-热系统线性化建模 |
4.2.1 配电网特性方程 |
4.2.2 配气网特性方程 |
4.2.3 配热网特性方程 |
4.2.4 耦合单元特性方程 |
4.2.5 区域级电-气-热系统线性化模型 |
4.3 区域级电-气-热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
4.3.1 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概述 |
4.3.2 目标函数 |
4.3.3 约束条件 |
4.3.4 模型求解 |
4.4 算例分析及结论 |
4.4.1 算例说明 |
4.4.2 优化结果分析 |
4.4.3 鲁棒性能分析 |
4.4.4 不确定预算值对结果的影响 |
4.4.5 配热网损耗对结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碳交易的电-气联合系统快速动态鲁棒优化运行 |
5.1 引言 |
5.2 电-气联合系统快速动态鲁棒优化模型建立 |
5.2.1 碳交易机制 |
5.2.2 日前阶段模型 |
5.2.3 实时阶段模型 |
5.3 电-气联合系统快速动态鲁棒优化模型求解 |
5.3.1 嵌套气潮流修正的主问题模型 |
5.3.2 时间解耦的子问题模型 |
5.3.3 快速动态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
5.4 算例分析及结论 |
5.4.1 算例描述 |
5.4.2 结果分析 |
5.4.3 鲁棒性能和消纳风电效果分析 |
5.4.4 碳交易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5 收敛性能和加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风电消纳的电-气联合系统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 |
6.1 引言 |
6.2 电-气联合系统集中式两阶段鲁棒调度模型及求解 |
6.2.1 模型描述 |
6.2.2 主问题模型 |
6.2.3 子问题模型 |
6.3 电-气联合系统分布式两阶段鲁棒调度模型 |
6.3.1 初始解模型 |
6.3.2 内层模型 |
6.3.3 中层模型 |
6.3.4 外层模型 |
6.4 电-气联合系统分布式两阶段鲁棒调度模型求解 |
6.5 算例分析及结论 |
6.5.1 6节点电-7节点气系统 |
6.5.2 24节点电-12节点气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调度优化及效益均衡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1.2.2 多能源协同互补利用研究现状 |
1.2.3 多主体利益均衡分配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政策及利用途径分析 |
2.1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现状分析 |
2.1.1 可再生能源并网现状 |
2.1.2 可再生能源弃能现状 |
2.1.3 可再生能源发展投资规划 |
2.2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 |
2.2.1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 |
2.2.2 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 |
2.2.3 国外发展经验启示及借鉴 |
2.3 可再生能源利用途径分析 |
2.3.1 多类型电源集成系统多能协同利用途径 |
2.3.2 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多能协同利用途径 |
2.3.3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多能协同利用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类型电源集成系统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风-光-蓄互补系统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 |
3.2.1 风-光-蓄系统结构及运行模式 |
3.2.2 风-光-蓄系统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 |
3.2.3 基于粗糙集的多目标权重设计模型 |
3.2.4 算例分析 |
3.3 风-光-水-火-储互补系统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 |
3.3.1 风-光-水-火-储系统结构及运行模式 |
3.3.2 基于CVaR的风光出力随机模拟分析模型 |
3.3.3 考虑出力偏差随机情境下的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 |
3.3.4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
4.1 引言 |
4.2 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购售能竞价优化模型 |
4.2.1 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能源流稳态分析 |
4.2.2 竞价环境中市场不确定因素分析 |
4.2.3 基于能量管理的购售能竞价鲁棒优化模型 |
4.2.4 算例分析 |
4.3 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
4.3.1 可再生能源集成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模式 |
4.3.2 基于经济调度的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 |
4.3.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
5.1 引言 |
5.2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模式 |
5.2.1 微电网模式 |
5.2.2 虚拟电厂模式 |
5.2.3 不同模式对比 |
5.3 农村微电网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
5.3.1 农村微电网结构分析 |
5.3.2 农村微电网调度优化模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海岛微电网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
5.4.1 海岛微电网结构分析 |
5.4.2 海岛微电网调度优化模型 |
5.4.3 算例分析 |
5.5 虚拟电厂多能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
5.5.1 虚拟电厂结构分析 |
5.5.2 虚拟电厂随机调度模型 |
5.5.3 算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多主体效益均衡模型 |
6.1 引言 |
6.2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多主体效益分配方法 |
6.2.1 多主体效益分配角色定位 |
6.2.2 多主体效益基础分配模型 |
6.2.3 多主体效益改进分配模型 |
6.2.4 多主体效益满意度测算模型 |
6.3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合作运营优化模型 |
6.3.1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参与主体分析 |
6.3.2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收益测算模型 |
6.3.3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优化运营模型 |
6.4 算例分析 |
6.4.1 情景设置 |
6.4.2 基础数据 |
6.4.3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合作效益结果分析 |
6.4.4 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系统效益分配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研究 |
二 我国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
三 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企业识别系统CIS |
二 信息反馈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科技期刊及微信公众号概述 |
一 科技期刊的概述 |
二 微信公众号的概述 |
第二节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阶段 |
一 起步阶段 |
二 成长阶段 |
第三节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
一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优势 |
二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困境 |
第三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样本调研 |
第一节 调研对象样本选取 |
一 样本选取的原则 |
二 样本选取的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样本WCI指数情况 |
一 清博大数据WCI |
二 样本WCI指数 |
第三节 样本数据分析 |
一 样本类型分析 |
二 推送频次分析 |
三 文章内容分析 |
第四节 调研样本小结 |
一 样本在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 |
二 样本在运营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 |
第四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 |
第一节 理念识别MI策略 |
一 独特定位理念,突出专业特色 |
二 优质内容策划,体现期刊价值 |
三 营销理念革新,提升服务水平 |
第二节 视觉识别VI策略 |
一 头像设计醒目独特 |
二 优化菜单栏和自动回复 |
三 文章版式设计简洁新颖 |
四 丰富图片表现形式 |
第三节 行为识别BI策略 |
一 对内行为识别策略 |
二 对外行为识别策略 |
第五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优化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微信矩阵,实现集群化发展 |
一 组建差异化子账号 |
二 加入微信矩阵联盟 |
第二节 增强互动交流,提升用户好感度 |
一 运用新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 |
二 跨平台营造作者、刊者、读者、审者学术圈 |
三 推广普及科学传播,提升用户科学素养 |
第三节 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运营质量 |
一 运用微信传播指数WCI |
二 制定合理的KPI考核指标 |
三 结合微信运营软指标评价 |
第四节 打造微信品牌,助力期刊转型 |
一 强化品牌传播意识,反哺科技期刊 |
二 提升新媒体素养,加强编辑人员培训 |
三 传播期刊价值理念,实现品牌价值延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某型动车组二等座车厢的气流组织与热舒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高速铁路客车车厢内气流组织 |
1.2.2 热环境舒适度的分析 |
1.2.3 研究的不足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和数值方法 |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2.2.1 该型动车组二等车简介 |
2.2.2 该型动车组数值模型建立 |
2.3 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 |
2.4 边界条件设定 |
2.4.1 车体墙壁面边界设定 |
2.4.2 回风口和排风口边界条件 |
2.4.3 人体热源边界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风系统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3.1 窗下送风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3.1.1 有窗下送风 |
3.1.2 无窗下送风 |
3.1.3 结果分析 |
3.2 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3.2.1 湿空气 |
3.2.2 湿空气的成分描述 |
3.2.3 考虑含湿量条件下车厢热环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车静态条件下车厢热舒适度测试与分析 |
4.1 客室内温度、风速测量 |
4.1.1 测试仪器 |
4.1.2 Agilent3499 数据采集仪 |
4.1.3 检测点布置 |
4.2 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4.2.1 实测数据分析 |
4.2.2 模拟验证 |
4.3 空车工况静态热舒适性分析 |
4.3.1 气流组织评价 |
4.3.2 热舒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室热环境在运行工况下的模拟与评价 |
5.1 能耗模拟软件 |
5.1.1 Energy Plus介绍 |
5.1.2 Energy Plus的相关理论 |
5.2 行车边界条件计算 |
5.2.1 车体模型的建立 |
5.2.2 E+模型的设置 |
5.2.3 室内热扰 |
5.2.4 气象数据的选取 |
5.2.5 E+模拟结果 |
5.3 客室满员状态时模型的建立 |
5.4 满员行车热环境评价 |
5.4.1 不均匀性评价 |
5.4.2 阳光辐射 |
5.4.3 不对称壁面辐射 |
5.4.4 风感 |
5.4.5 垂直温差 |
5.4.6 地板温度影响 |
5.5 气流组织评价 |
5.5.1 ADPI评价 |
5.5.2 符合风速要求测点比例数 |
5.6 热舒适评价 |
5.6.1 PMV及热可接受度 |
5.6.2 当量温度 |
5.7 改进建议及效果模拟 |
5.7.1 调整两侧风量 |
5.7.2 调整回风口位置 |
5.7.3 座椅送风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分析 |
1.2.2 .文献计量学与建筑学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研究对象的收集与分析 |
2.1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的定义 |
2.1.1 .期刊论文 |
2.1.2 .会议论文 |
2.1.3 .专业着作 |
2.2 .资料收集流程 |
2.2.1 .确定文献作者、研究机构 |
2.2.2 .向时间的划分 |
2.2.3 .期刊论文的收集 |
2.2.4 .会议论文的收集 |
2.2.5 .专业着作的收集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2.3.2 .内容特征分析 |
2.3.3 .相关应用软件的引入 |
2.4 .本章小结 |
3.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 .期刊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1 .总体概况:期刊论文的总产量与年度变化 |
3.1.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1.3 .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 |
3.1.4 .来源期刊特征分析 |
3.2 .会议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2.1 .总体概况:会议论文的产量与年度变化 |
3.2.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2.3 .论文关键词分析 |
3.2.4 .学术会议特征 |
3.3 .专业着作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3.1 .总体概况:发文量和年度变化 |
3.3.2 .作者群及其机构单位 |
3.4 .本章小结 |
4.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1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1.1 .建筑理论分类的研究 |
4.1.2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2 .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3 .会议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4 .专业着作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背景解析 |
5.1 .时代背景分析 |
5.1.1 .主要政治经济背景 |
5.1.2 .国内建筑思想概况 |
5.2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汇总与解析 |
5.2.1 .建筑理论研究总类 |
5.2.2 .建筑设计 |
5.2.3 .建筑历史 |
5.2.4 .建筑技术 |
5.3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工作者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特征总结 |
6.1.1 .总体特征 |
6.1.2 .各时期特征总结 |
6.2 .研究总结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陕西省建筑思想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三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着作 |
附录四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需求响应在大型智能商业楼宇能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基于用户行为的商业楼宇负荷建模 |
2.1 引言 |
2.2 基于用户行为的商业楼宇负荷分类 |
2.3 商业楼宇负荷模型与预测 |
2.4 楼宇负荷模型验证测量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需求响应应用的空调负荷建模及控制 |
3.1 引言 |
3.2 空调系统的物理建模 |
3.3 基于“虚拟房屋”的空调负荷聚合模型 |
3.4 聚合模型有效性验证 |
3.5 空调负荷需求响应方案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考虑需求响应的长时间尺度储能配置与电动汽车V2B模式研究 |
4.1 引言 |
4.2 长时间尺度下的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
4.3 储能优化配置运行双层优化模型 |
4.4 需求响应背景下储能的优化配置 |
4.5 储能优化配置算例分析 |
4.6 电动汽车在智能商业楼宇集群中的需求响应-V2B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需求响应参与商业楼宇能量管理协调控制方案研究 |
5.1 引言 |
5.2 商业楼宇能量管理系统优化模型 |
5.3 商业楼宇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 |
5.4 商业楼宇源-储-荷模型与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本文所做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收录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3 各类负荷对运营商电价需求弹性系数矩阵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智慧学术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1.1.2 技术促进人类社会迈向智慧时代 |
1.1.3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智慧学术平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智慧学术平台的概念界定 |
2.1.1 智慧学术平台的内涵 |
2.1.2 智慧学术平台的特征 |
2.2 智慧学术平台的理论基础 |
2.2.1 大成智慧学 |
2.2.2 群体智慧 |
2.2.3 情境学习理论 |
2.2.4 游戏化学习 |
2.2.5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3 智慧学术平台的相关调研与分析 |
3.1 问卷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
3.1.2 问卷的编制 |
3.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1.4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 问卷调研分析 |
3.2.1 基本情况调研 |
3.2.2 学术平台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3.2.3 智慧学术平台设计目标调查分析 |
3.2.4 智慧学术平台核心功能调查分析 |
3.3 调研总结 |
4 智慧学术平台的总体设计 |
4.1 智慧学术平台设计目标 |
4.1.1 培养开放的心态 |
4.1.2 提升学习与科研力 |
4.1.3 变革学习方式 |
4.2 智慧学术平台分层架构 |
4.2.1 数据层 |
4.2.2 智能处理层 |
4.2.3 核心业务层 |
4.2.4 应用服务层 |
4.2.5 应用表示层 |
4.2.6 保障体系 |
4.3 中国知智网结构设计 |
4.3.1 后台管理系统 |
4.3.2 门户主网站 |
4.3.3 微博子网站 |
4.3.4 一级学科子网站 |
4.3.5 二级学科子网站 |
5 智慧学术平台核心模块设计——以中国知智网为例 |
5.1 资源服务中心设计 |
5.1.1 设计理念 |
5.1.2 设计原则 |
5.1.3 网页抓取 |
5.1.4 智能检索 |
5.1.5 资源进化 |
5.1.6 智能推送 |
5.2 3D虚拟学习社区设计 |
5.2.1 设计理念 |
5.2.2 设计原则 |
5.2.3 关键技术手段 |
5.2.4 功能设计 |
5.2.5 激励与保障 |
5.3 学术社交中心设计 |
5.3.1 设计理念 |
5.3.2 设计原则 |
5.3.3 学术微博 |
5.3.4 学术词典 |
5.3.5 研讨圆桌 |
5.3.6 学术评选 |
5.3.7 激励与保障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方法评述 |
2.1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
2.1.1 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现状 |
2.1.2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
2.1.3 重庆地区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
2.1.4 小结 |
2.2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
2.2.2 国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小结 |
2.3 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研究 |
2.3.2 国内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研究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现状及用能结构 |
3.1 重庆市居住环境现状实测与评价 |
3.2 居住建筑能耗调研问卷的编制 |
3.2.1 问卷编制的方法 |
3.2.2 问卷编制过程 |
3.3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调研组织与实施 |
3.3.1 调研组织与实施 |
3.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4 重庆市居住能耗现状与用能特点分析 |
3.4.1 人口特征 |
3.4.2 建筑特征 |
3.4.3 生活方式 |
3.4.4 节能意识 |
3.4.5 设备特征 |
3.5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与舒适度评价 |
3.5.1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评价 |
3.5.2 重庆市居住建筑舒适度评价 |
3.6 居住建筑用能结构研究 |
3.6.1 用能模型结构 |
3.6.2 计算方法 |
3.6.3 参数确定 |
3.6.4 重庆市居住建筑用能结构 |
3.6.5 重庆市居住建筑用能结构 |
3.6.6 重庆市居住建筑用能结构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
4.1 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4.1.1 相关分析 |
4.1.2 偏相关分析 |
4.2 重庆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2.1 简单相关分析变量 |
4.2.2 简单相关结果分析 |
4.3 重庆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
4.3.1 偏相关分析变量 |
4.3.2 偏相关结果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城市居住建筑能耗预测模型 |
5.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模分析 |
5.1.1 多元线回归模型建模过程 |
5.1.2 建模过程与分析 |
5.1.3 模型的确定与检验 |
5.2 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
5.2.1 拟合函数的最优化分析 |
5.2.2 函数拟合的算法选择 |
5.2.3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2.4 非线性模型的拟合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情景分析的重庆居住建筑能耗预测 |
6.1 情景分析与情景预测 |
6.1.1 情景分析的特点与步骤 |
6.1.2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情景分析过程 |
6.2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情景设计与分析 |
6.2.1 城市住户数情景分析 |
6.2.2 城市住户结构情景分析 |
6.2.3 各能耗影响因素情景分析 |
6.3 重庆市城市居住建筑能耗情景预测 |
6.3.1 重庆城市居住建筑年能耗情景预测模型 |
6.3.2 非节能情景下的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预测 |
6.3.3 节能情景下的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预测 |
6.4 重庆城市居住建筑能源对策及措施 |
6.4.1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能源发展规划 |
6.4.2 建立科学的城市居住建筑能耗管理体系 |
6.4.3 完善基于低碳的居民用能引导措施 |
6.4.4 健全基于低碳的居住建筑节能激励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他成果与获奖 |
四、Ei收录《暖通空调》文章作者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气质量分析的侗族民居厨房优化更新研究[D]. 徐欣. 广州大学, 2020(02)
- [2]考虑源网荷储资源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 郭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3]可再生能源多能协同调度优化及效益均衡模型研究[D]. 郭洪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D]. 李田玉. 郑州大学, 2020(03)
- [5]某型动车组二等座车厢的气流组织与热舒适性分析[D]. 栾长雨.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6)
- [6]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田晓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需求响应在大型智能商业楼宇能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周晓.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智慧学术平台设计研究[D]. 赵苗苗.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10]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 蒲清平. 重庆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