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组织培养法繁殖野生亚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赵利,赵玮[1](2019)在《8个地方野生亚麻资源发掘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不同地区野生亚麻的遗传多样性,采集了8个地方野生亚麻种子。在原生地调查了5个地方野生亚麻的形态性状,分析了8个地方野生亚麻的籽实品质性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野生亚麻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亚麻株高17.00~64.75 cm,种子痩秕,千粒重0.96~2.29 g,主茎分枝数2.6~7.0个,蒴果数7.67~49.86个,含油率25.87%~38.12%,木酚素含量11.56~22.75 mg/g,亚麻酸含量33.56%~70.6%,油酸含量21.3%~35.42%。利用SSR标记对野生亚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内蒙红花和其他材料亲缘关系最远,六盘山野生亚麻和内蒙蓝花亲缘关系最近,这2个材料与天祝、静宁和会宁野生亚麻亲缘关系比较近,定西野生亚麻和兰州野生亚麻亲缘关系也比较近。这些研究结果为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刘风,赵玮[2](2018)在《野生胡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对从国内征集的8份野生胡麻种质资源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最佳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测定耐盐型和敏感型野生胡麻愈伤生理指标,评价其耐盐性,以探明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对野生胡麻愈伤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NAA(0.15 mg/L)+6-BA(1.5 mg/L),愈伤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乌兰察布蓝花、张家口蓝花、定西蓝花、平凉蓝花、会宁蓝花、兰州蓝花、临洮蓝花、乌兰察布红花。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乌兰察布蓝花、定西蓝花、会宁蓝花、兰州蓝花、张家口蓝花、平凉蓝花、临洮蓝花、乌兰察布红花。耐盐性野生胡麻愈伤组织在NaCl胁迫下SOD、CAT和POD等酶活性较敏感型种质更高,MDA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敏感型种质小,表明耐盐性种质在盐胁迫下膜细胞受盐害程度相对较小,保护酶修复能力强,保护性作用能够持续稳定发挥。
王红梅[3](2014)在《浅谈亚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文中认为文章详细阐述了亚麻在国内、国外在形态学、育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我国深入研究亚麻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刘淼[4](2013)在《牛皮杜鹃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种间杂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长白山牛皮杜鹃及其组培苗,迎红杜鹃、白花迎红杜鹃、亚布力杜鹃、大字杜鹃为试材,分别研究了牛皮杜鹃叶片分化的影响因素及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的亲和性,以期为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及种质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试验结果如下:1.TDZ对牛皮杜鹃组培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效果显着优于ZT,改良MS+TDZ0.2~0.5mg.L-1+IBA0.5mg.L-1的叶片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最高达97.44%。丛生芽转接到改良MS+ZT0.2mg.L-1+IBA0.5mg.L-1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后,都能进行伸长生长,平均分化不定芽数最多可达37.75个;但TDZ对牛皮杜鹃组培苗继代培养时增殖效果不如ZT。2.牛皮杜鹃组培苗在1/2改良MS+IBA0.5mg.L-1+活性炭2.0g.L-1培养基中的根系生长状况良好,生根率最高达91.11%。炼苗移栽的基质以草炭土:腐殖土:珍珠岩=2:1:1为宜,成活率达88.33%;3.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正反杂交亲和力有显着差异,以牛皮杜鹃为母本,与迎红杜鹃、白花迎红杜鹃、亚布力杜鹃杂交有较高的亲和性,三个杂交组合的座果率分别为92.55%、94.14%、92.42%,不同组合与对照(牛皮杜鹃自然授粉)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反交时,座果率明显降低,座果率最高的组合为亚布力杜鹃×牛皮杜鹃,为36.51%;迎红杜鹃的杂交座果率为6.52%;而与大字杜鹃的杂交座果率为0;4.适宜牛皮杜鹃的种胚培养基为Read+GA32.0mg·L-1,正交时牛皮杜鹃与迎红杜鹃、白花迎红杜鹃、亚布力杜鹃的杂种胚的萌发率分别为13.60%、11.59%、4.12%,杂种苗生长势微弱,叶片白化,有败育迹象,经继代培养2-3次后,生长势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植株的颜色仍是黄绿色,但分化率明显高于牛皮杜鹃种胚苗;而反交时亚布力×牛皮杜鹃的萌发率极显着地高于正交,为39.81%,而且杂种苗的生长势较强,无需继代培养,在种胚培养基中培养3个月后可直接炼苗移栽;5.适宜杜鹃花属杂种苗的生根培养基为:1/2Read+IBA0.5mg·L-1+活性炭2.0g.L-1,生根率达60%。
郭永霞[5](2012)在《利用转基因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亚麻新种质》文中研究指明亚麻(Linumusitatissim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油用亚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纤用亚麻是重要天然纤维的来源。我国的亚麻产量和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之一还是亚麻品种相对比较落后。因此进行品种改良是我国亚麻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试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抗非生物胁迫基因At NDPK2导入到亚麻基因组中、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对亚麻进行四倍体的诱导,培育亚麻新种质,进而为培育高产优质的亚麻新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亚麻无菌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双亚7号和晋亚7号两个亚麻品种的最佳消毒方式是氯气(100m LNa Cl O和4m L浓HCl反应生成)在密闭容器内处理24h;双亚7号亚麻的发芽培养基为MSB;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6-BA 1.486 mg·L-1+IAA 0.293 mg·L-1+KT0.223 mg·L-1,增殖系数达到13.15;组培苗最佳伸长生长培养基为MSB+6-BA 0.1 mg·L-1+IBA 0.2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B+IAA 0.01 mg·L-1,平均生根数为20.6条,生根率达到100%。晋亚7号亚麻的发芽培养基为MS;茎尖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6 mg·L-1+NAA 0.41 mg·L-1,增殖系数为6.80;下胚轴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17mg·L-1+NAA 0.20 mg·L-1,增殖系数为5.29;组培苗最佳伸长生长培养基为MSB+6-BA 0.1 mg·L-1+IBA 0.1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01 mg·L-1,平均生根数为15.6条,生根率达到100%。2.亚麻转At NDPK2基因及转基因愈伤的耐胁迫分析:通过对影响遗传转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筛选,得到亚麻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将双亚7号和晋亚7号培养5d苗龄的亚麻,下胚轴切成0.5cm左右,放在预培养培养基中预培养2d后,取出放于OD 0.6-0.8的农杆菌菌液中摇动10-15min。然后用灭过菌的滤纸吸干下胚轴表面的农杆菌,置于不含抗生素的共培养基上共培养3d,共培养结束后将下胚轴转入含50 mg·L-1G418和300 mg·L-1Cef的下胚轴分化增殖的筛选培养基中。当培养30d左右,下胚轴大部分形成的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小芽死亡,只有少数的小芽能够继续存活,将抗性小芽转接到芽伸长培养基中培养,抗性小芽长高,将其分成单株接种到加有50 mg·L-1的G418生根培养基中,10d左右能长出大约15条/株的根,形成抗性植株;对转基因愈伤组织进行了初步的耐胁迫分析,结果表明:Na Cl和甘露醇胁迫后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愈伤组织均产生一定的伤害,但是转基因的受损伤程度要低于非转基因的。3.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诱导亚麻多倍体:采用秋水仙碱浸泡双亚7号亚麻无菌种子和无菌苗茎尖的方法进行诱导,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各处理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各处理因素的最佳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处理亚麻无菌种子的方法进行诱导的最佳条件为:种子在水中萌动时间为36h,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浓度为0.075%,处理时间为24h,变异率为40.7%。处理无菌苗茎尖的方法进行诱导的最佳条件为:在无菌苗培养8d时,取茎尖用浓度为0.10%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处理时间为18h,变异率为48.7%;对诱导后肉眼观察有变异的植株取根尖进行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发现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64;通过对外部形态的观察发现四倍体的茎比二倍体的粗壮,叶片较二倍体厚,颜色较二倍体稍深,表面较二倍体略显粗糙,通过生根后对根的观察发现四倍体的根较二倍体的粗壮,根条数比二倍体的要少。
王丽艳,郭永霞,张兴梅,荆瑞勇,殷奎德[6](2011)在《“双亚10号”亚麻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以亚麻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亚麻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亚麻的发芽培养基为B5;茎尖分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6-BA1.5 mg.L-1+IAA0.2 mg.L-1,平均增殖系数达到10.05;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B5+NAA0.02 mg.L-1,平均生根数达8条,生根率达到95%。该再生体系的建立为亚麻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贾婉琪,王玉富,郝冬梅,邱财生,郭媛,邓欣,龙松华,陈信波[7](2011)在《亚麻再生体系建立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亚麻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亚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最适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农杆菌菌株类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筛选剂类型、除菌剂类型等内容,讨论了亚麻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贾婉琪[8](2011)在《亚麻高效再生体系优化及抗除草剂bar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文中认为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亚麻纺织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亚麻生产的发展与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是紧密联系的。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遗传转化手段创新亚麻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本研究以纤维亚麻品种“派克斯”、“中亚2号”和“华星009”的下胚轴为试验材料,对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进行优化,以此为基础将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亚麻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亚麻下胚轴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本研究对基因型、外植体的选择部位、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影响亚麻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亚麻下胚轴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亚麻种子消毒采用75%乙醇处理3min,再用0.1%升汞灭菌3min效果最好;亚麻下胚轴的下部是最佳外植体;在Y4培养基下(MS1+NAA 0.02mg/l+6-BA 1mg/l),亚麻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8.89%和95.56%;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001mg/l;与派克斯和华星009相比,再生能力最强的品种是中亚2号。(2)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通过冻融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成功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结合已经建立的亚麻高效再生体系,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包括筛选剂和脱菌抗生素浓度、外植体的预处理、农杆菌浸染条件、共培养时间等。并以除草剂PPT作为筛选剂,首次建立了亚麻品种“中亚2号”的较为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的参数主要有,bar基因筛选剂PPT浓度为1.5mg/l,nptⅡ基因筛选剂卡那霉素浓度为50mg/l;脱菌抗生素为氨苄西林钠300mg/l、头孢曲松钠400mg/l;下胚轴预培养3天之后轻微剥皮处理,GUS瞬时表达率可达到96%;以MS1液体培养基做为农杆菌重悬液,调节菌液浓度OD600=0.8,浸染30min;最适共培养时间为4天等。(3)转基因植株的检测GUS组织化学检测共培养之后的瞬时表达情况,gus基因在组织内大量表达;通过对转化苗的GUS染色和PCR鉴定,初步确定了bar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
杨学,关凤芝,李柱刚,吴广文,路颖,陈浩,王珣[9](2011)在《亚麻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分别对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在亚麻种质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克臣,冷超,李明[10](2010)在《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文中研究表明以研究不同基因型亚麻形态发生过程生理生化特性为目的,采用蒽酮法、考马斯亮蓝法、高锰酸钾滴定法、NBT光还原法和愈创木酚法等方法分别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核酸等内容物及抗氧化物酶CAT、SOD和POD酶活性变化,探讨其形态发生过程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个品种亚麻各生育阶段中,可溶性糖的峰值出现在无菌苗中;不定芽出现之前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当分化出不定芽之后,蛋白质呈下降趋势;核酸含量的变化与细胞分化和器官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胚性愈伤中的CAT、POD、可溶性蛋白、核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这些物质含量和组分的变化与胚性的维持和细胞的旺盛分裂分化有关;SOD在无菌苗和不定芽期含量高,初始愈伤组织中的含量是最低的,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可溶性糖、蛋白、核酸以及抗氧化酶CAT、SOD和POD活性变化与之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相适应。
二、用组织培养法繁殖野生亚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组织培养法繁殖野生亚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8个地方野生亚麻资源发掘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野生亚麻的形态性状 |
1.2 野生亚麻资源的品质性状 |
1.3 野生亚麻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品质测定 |
3.3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2)野生胡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培养基配制 |
1.2.2 材料处理与指标测定 |
1.2.3 培养条件 |
1.3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野生胡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筛选 |
2.2 Na Cl胁迫对野生资源愈伤耐盐性评价 |
2.3 Na Cl胁迫对野生胡麻愈伤SOD活性的影响 |
2.4 Na Cl胁迫对野生胡麻愈伤CAT活性的影响 |
2.5 Na Cl胁迫对野生胡麻愈伤POD活性的变化特征 |
2.6 Na Cl胁迫对野生胡麻愈伤MDA含量的变化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浅谈亚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亚麻的生物学特征 |
2 亚麻在国内的研究概况 |
3 亚麻在国外的研究概况 |
(4)牛皮杜鹃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种间杂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牛皮杜鹃组培苗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1.2.2 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及杂种胚培养 |
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牛皮杜鹃组培苗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1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2.1.2 不同细胞分裂素诱导的不定芽继代增殖效果的比较 |
2.1.3 TDZ对牛皮杜鹃组培苗继代增殖效果的影响 |
2.1.4 IBA对牛皮杜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2.1.5 活性炭对牛皮杜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2.1.6 牛皮杜鹃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
2.2 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及杂种胚培养 |
2.2.1 花粉发芽率的测定 |
2.2.2 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亲和性 |
2.2.3 不同浓度GA_3对牛皮杜鹃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
2.2.4 不同杂交组合成熟胚离体培养 |
2.2.5 种胚苗继代增殖及壮苗培养 |
2.2.6 基本培养基对杂种苗生根的影响 |
2.2.7 IBA浓度对杂种苗生根的影响 |
3 讨论 |
3.1 TDZ对牛皮杜鹃组织培养的影响 |
3.2 根系的诱导 |
3.3 牛皮杜鹃的栽培管理 |
3.4 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正反杂交亲和性 |
3.5 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种胚培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利用转基因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亚麻新种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亚麻栽培类型、产品特点及应用 |
1.1.1 亚麻栽培类型 |
1.1.2 亚麻加工品的特点及应用 |
1.2 亚麻常规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
1.2.1 引种 |
1.2.2 系统选种 |
1.2.3 杂交育种 |
1.3 亚麻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
1.3.1 诱变育种 |
1.3.2 转基因育种 |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4 核苷二磷酸激酶 2(NDPK2)研究进展 |
1.5 亚麻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亚麻种子繁育体系不健全 |
1.5.2 引种目的性不强,优质良种匮乏 |
1.5.3 品种繁育技术落后 |
1.5.4 育种周期较长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亚麻无菌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消毒方法 |
2.1.3 双亚7号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4 晋亚7号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5 培养条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的消毒方式对亚麻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 |
2.2.2 双亚7号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3 晋亚7号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2.3 讨论 |
2.3.1 关于亚麻种子消毒方法的探讨 |
2.3.2 关于亚麻再生体系建立所需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的探讨 |
2.3.3 关于试验设计的探讨 |
2.3.4 关于外植体基因型对再生体系的影响的探讨 |
第三章 亚麻转AtNDPK2基因及转基因愈伤组织耐胁迫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植物材料及转化所需载体 |
3.1.2 主要抗生素溶液的配制及培养基 |
3.1.3 农杆菌菌种的活化和保存及侵染菌悬浮液的制备 |
3.1.4 头孢霉素Cef抑菌浓度的确定 |
3.1.5 头孢霉素对下胚轴分化增殖的影响 |
3.1.6 选择培养基中抗生素的种类和筛选浓度的确定 |
3.1.7 最佳预培养时间的确定 |
3.1.8 农杆菌侵染方式对转化的影响 |
3.1.9 最佳共培养时间的确定 |
3.1.10 AS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
3.1.11 农杆菌介导AtNDPK2基因的转化及植株再生 |
3.1.12 再生亚麻植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13 愈伤组织对干旱和盐碱的忍耐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头孢霉素Cef抑菌浓度的确定 |
3.2.2 头孢霉素对下胚轴分化增殖的影响 |
3.2.3 选择培养基中抗生素的种类和筛选浓度的确定 |
3.2.4 不同预培养时间对亚麻遗传转化的影响 |
3.2.5 农杆菌侵染方式对转化的影响 |
3.2.6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3.2.7 AS对农杆菌转化率的影响 |
3.2.8 农杆菌介导AtNDPK2基因的转化及植株再生 |
3.2.9 亚麻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
3.2.10 愈伤组织对干旱和盐碱的忍耐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抗生素对亚麻转化的影响 |
3.3.2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3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4 促转化物质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5 转AtNDPK2基因愈伤组织对干旱和盐碱的忍耐性分析 |
第四章 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诱导亚麻多倍体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亚麻种子消毒方法 |
4.1.3 四倍体诱导方法 |
4.1.4 四倍体的鉴定 |
4.1.5 四倍体植株的快速繁殖 |
4.1.6 四倍体植株生根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方法诱导四倍体的效果研究 |
4.2.2 四倍体的鉴定 |
4.2.3 四倍体植株的快速繁殖 |
4.2.4 四倍体植株生根情况 |
4.3 讨论 |
4.3.1 多倍体的诱导方法的探讨 |
4.3.2 多倍体鉴定方法的探讨 |
4.3.3 化学诱变剂种类、使用浓度和时间的探讨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结果 |
5.1.1 建立双亚7号和晋亚7号亚麻离体再生体系 |
5.1.2 亚麻转AtNDPK2基因及转基因愈伤组织耐胁迫的分析 |
5.1.3 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诱导亚麻多倍体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亚麻再生体系建立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亚麻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
1.1 最佳外植体的选择 |
1.1.1 外植体的基因型 |
1.1.2 无菌苗的获得 |
1.1.3 苗龄 |
1.1.4 外植体类型 |
1.1.5 预处理 |
1.2 培养基 |
1.3 光强 |
2 农杆菌介导的亚麻遗传转化的研究 |
2.1 农杆菌种类对转化的影响 |
2.2 浸染浓度与浸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2.3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
2.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2.5 乙酰丁香酮与芥子酸对转化的影响 |
2.6 选择标记 |
2.7 农杆菌抑菌剂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8)亚麻高效再生体系优化及抗除草剂bar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 影响亚麻组培再生的因素 |
1.2.1 基因型 |
1.2.2 生理年龄 |
1.2.3 外植体的来源 |
1.2.4 培养基 |
1.2.5 光照 |
1.3 农杆菌介导亚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4 影响农杆菌介导亚麻遗传转化的因素 |
1.4.1 农杆菌菌株对转化的影响 |
1.4.2 浸染浓度与浸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1.4.3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
1.4.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1.4.5 乙酰丁香酮与芥子酸对转化的影响 |
1.5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亚麻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仪器 |
2.1.3 植物激素 |
2.1.4 基本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本培养基及配制方法 |
2.2.2 培养条件 |
2.2.3 观察与统计方法 |
2.2.4 种子消毒及无菌苗的获得 |
2.2.5 外植体的准备 |
2.2.6 不同基因型对下胚轴再生能力的影响 |
2.2.7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
2.2.8 不定芽的伸长 |
2.2.9 根的诱导和再生苗移栽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乙醇和升汞处理时间对种子消毒的影响 |
2.3.2 下胚轴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2.3.3 最适基本培养基的确定 |
2.3.4 最适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2.3.5 最适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2.3.6 不同基因型下胚轴再生能力的比较 |
2.4 讨论 |
2.4.1 关于无菌苗的获得与外植体的选择 |
2.4.2 关于基本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
2.4.3 关于组织培养中污染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抗除草剂BAR基因的遗传转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3.1.3 菌种培养基 |
3.1.4 植物培养基 |
3.1.5 主要试剂 |
3.1.6 溶液配制 |
3.1.7 主要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载体质粒的转化和提取 |
3.2.2 亚麻遗传转化适宜筛选条件的研究 |
3.2.3 脱菌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
3.2.4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基本步骤 |
3.2.5 农杆菌介导转化亚麻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 |
3.2.6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质粒的酶切鉴定及菌落PCR 检测 |
3.3.2 亚麻遗传转化适宜筛选条件的研究 |
3.3.3 脱菌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
3.3.4 影响转化效率因素的优化 |
3.3.5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3.4 讨论 |
3.4.1 筛选剂与农杆菌抑菌剂对亚麻转化的影响 |
3.4.2 根癌农杆菌介导亚麻遗传转化的参数优化 |
3.4.3 关于GUS染色结果的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亚麻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变体的诱变 |
1.1 辐射诱变育种 |
1.2 化学诱变育种 |
2 单倍体育种 |
3 亚麻外源DNA导入 |
4 亚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0)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2.1 材料 |
1.2.2 材料处理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可溶性糖含量 |
2.2 可溶性蛋白含量 |
2.3 核酸的含量 |
2.4 CAT活性变化 |
2.5 SOD活性变化 |
2.6 POD活性变化 |
3 讨论 |
3.1 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 |
3.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4 结论 |
四、用组织培养法繁殖野生亚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8个地方野生亚麻资源发掘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王斌,赵利,赵玮.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1)
- [2]野生胡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J]. 刘风,赵玮. 甘肃农业科技, 2018(06)
- [3]浅谈亚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J]. 王红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14(18)
- [4]牛皮杜鹃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种间杂交研究[D]. 刘淼. 延边大学, 2013(01)
- [5]利用转基因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亚麻新种质[D]. 郭永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2(01)
- [6]“双亚10号”亚麻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 王丽艳,郭永霞,张兴梅,荆瑞勇,殷奎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06)
- [7]亚麻再生体系建立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贾婉琪,王玉富,郝冬梅,邱财生,郭媛,邓欣,龙松华,陈信波. 中国麻业科学, 2011(03)
- [8]亚麻高效再生体系优化及抗除草剂bar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D]. 贾婉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亚麻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J]. 杨学,关凤芝,李柱刚,吴广文,路颖,陈浩,王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3)
- [10]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J]. 王克臣,冷超,李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