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泽县草食畜发展战略与思考(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侯韵梅[1](2020)在《向家坝水库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显着成效,扶贫攻坚也进入到了最难的阶段,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建设水利设施,水库库区易地扶贫搬迁逐渐成为“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的,如何保证民脱贫是实现扶贫工作可持续的重要成效,同时库区移民致贫的原因有很多,只有细化整个分析过程,有针对性地在整个移民搬迁工作过程中做到精准扶持,才能保证移民脱贫可持续。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库区移民扶贫工作是宜宾市扶贫工作的重点,虽然屏山县的水库移民已完成了搬迁和安置,实现了“搬得出”目标,转入后扶发展阶段,但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使得屏山库区农村移民中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不容忽视,如何有针对性的找出库区农村移民致贫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显得十分重要。本论文以向家坝水库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脱贫问题为关注点,对向家坝水库屏山库区农村移民扶贫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85份,回收总数为128份,分析发现移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除了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移民自身的原因以外,当地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忽略了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扶贫资金分配不合理,并且扶贫措施实施不恰当也是导致屏山水库库区移民未能脱贫的重要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找出目前库区移民的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客观经济条件、家庭原因致贫、自身原因致贫、社会因素致贫,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比如加强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畜牧业等增收产业、做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等能够真正地保障库区农村移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各项基本权益尤为重要作为移民工作最重要的内容。
韦林宏[2](2020)在《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这一区域涉及广西、贵州、云南三省15地的91个县,其中曲靖市下辖的师宗县和罗平县位列其中。贫困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贫困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同时也与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本选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从描述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的面貌着手,结合曲靖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地区贫困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然后,梳理国家层面反贫困措施和曲靖市的反贫困措施以及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使用史密斯的过程模型对这一地区政策实践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国内对于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研究农村贫困问题,结合石漠化地区特点,希望为类似地区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何治民[3](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认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李赛男[4](2017)在《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文中认为全球化深入发展与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的我国城市与乡村地域变化迅速,导致乡村地区“乡村性”变化明显,传统乡村逐渐衰退与没落,同时乡村重组也在加速,因此,城乡空间差异及其转换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多重约束,区域内大量分布着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受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较慢,因此,乡村发展与转型是西南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该区域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2012年国家扶贫开发办发布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涉及西南地区的201个县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基本单元,将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主导产业结合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城乡整体性,借助ArcGIS、SPSS、Geoda和EXCEL等工具,选择双层次测度方法来对西南贫困地区进行县域乡村性评价,从而认识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水平、乡村性空间差异特征,并提出各类乡村进一步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三次产业各自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西南贫困地区201个县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发展型等四种乡村发展类型。并分析各乡村发展类型的乡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主导型乡村受地形地貌、土壤适宜性、自然灾害等因素限制,乡村发展应保护已有耕地、因时因地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工业主导型乡村受工业结构老化、产品结构老化单一、工业技术含量不高、管理体制落后、产业规模较小、山谷沟壑阻隔区位条件差等因素制约,因此,应着力推进工艺精细化、生产集约化、技术科技化、建立现代管理体制;商旅服务型乡村,一般是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限制,影响旅游业的全面快速发展,该区域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已有成熟景区资源打造多样化旅游线路,同时,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资源,提升民俗风情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均衡发展乡村类型,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传统且市场不稳定,应加强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二、三产业。(2)采用乡村性指数(RI)模型对西南贫困地区县域乡村性强弱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ArcGIS的自然断裂法进行分级,包括弱乡村性、较弱乡村性、中等乡村性、较强乡村性以及强乡村性,依据分级结果绘制乡村性强弱分类图、空间分布热点图、趋势面三维透视图。西南贫苦地区乡村性指数(RI值)均值为0.265,乡村性处于中等乡村性水平;县域乡村性空间上在南北方向呈倒U型,以永胜县——贞丰县、普定县——三江县一线为界,中间高,两边低,东西方向以永胜县——寻甸县——关岭县——从江县为界面,呈缓慢下降特点;省际与各省域范围内的县域乡村性强弱差异较大。(3)由于西南贫困地区各区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大,同一乡村发展类型各县域乡村性也有明显差异,根据乡村性差异,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障碍,并提出乡村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方向建议。农业主导型,应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因地制宜保留部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工业主导型,应加强工业集约化和适度集聚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发展绿色生态型工业,促进区域持续发展;商旅服务型与均衡发展型,都应以市场为导向,挖掘资源要素突出产业特色,不断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服务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水平。
朱玉霞[5](2016)在《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富裕中的贫困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最大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好的缓解和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按照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曲靖贫困人口共有95.41万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利用网络、专业书籍、学术期刊、统计资料等广泛收集国内外同类研究文献资料,从总体上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研究方法及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与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近10年曲靖市农村贫困与扶贫开发状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厘清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扶贫发展趋势;通过国内外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比较,找出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中主要存在贫困人口绝对数大、扶贫任务重,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差,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低,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不准确等问题;但曲靖市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村扶贫开发提供了机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研究理论及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后,提出推进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认为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可以在对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采取对应的财税、金融、投资和产业、土地等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特色产业、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开展医疗保险和救助、加快区域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专项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最终可以实现曲靖市农村最后脱贫致富的目标。本文的撰写可以为丰富国内相关扶贫理论研究提供个案材料。此外,主要是为曲靖市下一步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肖庆业[6](2013)在《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然而,各退耕区工程建设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究竟对各地产生了什么影响?下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策略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工程的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研究不系统、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一致、不科学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准确性,将当前热点的组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并利用组合评价法,对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导下,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按照构建总体框架—理论预选评价指标—专家筛选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四个步骤,建立最终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20项指标。2、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对多种单一评价法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而确定本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组合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常见的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均值组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组合评价理论体系。3、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18)课题的支撑下,以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为研究区,通过植被及林分调查、土壤调查、林地水文调查,收集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资料、统计资料、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材料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静态、动态以及综合、分项细致的实证分析,得出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得分和排名,以及近五年发展变化态势,实证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典型县退耕还林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县域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各县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4、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结果,探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郭欢欢[7](2008)在《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和重点是生态效益,但其对涉及的农户、社会同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退耕农户主要关心工程带来的自身经济收益的变化;同时该工程对地方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因此兼顾工程的社会经济目标对于工程顺利、健康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洛阳市所辖的洛宁县、新安县、伊川县、嵩县为研究对象,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该市所调查的农户的家庭收益影响及对该市社会效益的影响,重点对嵩县进行实证分析,主要讨论退耕还林农户与非退耕农户收入的差异性,以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净影响。主要内容为:1)运用统计对比方法评价工程对洛阳市新安县、伊川县、洛宁县所调查农户的家庭经济收益影响,包括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同时考察工程对洛阳市的社会效益影响,包括对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就业结构、缓解农村贫困状况以及对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影响;2)采用多元回归及统计检验等方法考察该工程对嵩县所调查的退耕农户与非退耕农户收入的差异性,并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讨论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净影响,并对嵩县的社会效益影响进行分析。对洛阳市新安县、伊川县、洛宁县30户定点观测退耕农户连续三年调查的家庭户均净收入的比较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比退耕还林前有了明显增加;考察工程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就业结构、缓解农村贫困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的几年间,三大产业总产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第一产业占有比例在工程实施后稍有下降;农业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人均耕地面积未受到影响,同时在农业耕地内部,粮食作物的栽种面积在退耕还林的头两年有所下降,但随后有所上升;从事农业的人员数有所下降,从事建筑业、运输业、养殖业等的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工程的大面积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补贴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收入来源。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由单独依靠土地生存到依靠技术和副业等多种生存方式的转变。运用政策效益评估的倍差法对嵩县调查的85户退耕户和45户非退耕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对比分析,建立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工程对补贴前种植业收入、补贴后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补贴前总收入、补贴后总收入的净效应值分别为:-195.16,-283.77,-30.82,517.17,196.55,259.16。说明:①种植业发展与政策预计的结果一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且影响显着,加上补贴款之后,影响程度有所下降。说明退耕还林的补贴款对农户的收入来说,还是占有相当比例的。②养殖业的收入与政策预计的结果略有出入,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显着。③非农业的收入呈现预期的增长态势,且结果显着。说明调查乡镇的退耕户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之后,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实现了有效就业。④人均总收入呈现预期的增长态势,但结果并不显着。说明退耕还林并没有给被调查乡镇的退耕还林户带来十分显着的收益,但是对他们的影响趋势却是增加的。工程对嵩县的农村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及就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县实施此项工程以来,第一产业总产值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但增加的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耕地面积逐渐降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先下降再上升。在2002年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嵩县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平稳中呈现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略有减少。
徐丽华[8](2007)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 ——以昆明市北部五县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地区差距日趋拉大,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也十分突出。特色经济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个新思路,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低度化的经济发展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论文运用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基本原理,首先对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构建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政策体系,并对昆明市北部五县区进行实证研究,把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的理论运用于实践。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特色经济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得到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并辨别了一组与特色经济论题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特色经济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特色经济的内涵、影响因素、特色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分别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第四部分,构建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政策体系。首先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政治等方面明确提出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最后从特色环境的营造、特色产业的培育、特色市场的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人才的培养几个方面构建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政策体系。第五部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昆明市北部五县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条件,然后以特色产业的特征为依据,构建识别特色产业的指标体系,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昆明市北部五县区的特色产业,最后提出昆明市北部五县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及发展路径。第六部分,结论部分。对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简要概括。
李贤伟[9](2004)在《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现有陡坡耕地利用和经营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集成、组装生态改造与水土流失治理已有研究成果,以生态经济学、恢复生态学原理等为依据,建立了退耕还林(草)试验示范区,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研究,其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中外退耕还林的比较研究,各有关国家退耕还林的共同点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效益。我国开展的退耕还林,其宗旨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改善,同时还要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主要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遏制荒漠化、石漠化的扩张,减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而国外退耕还林的目的主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水土流失,实施景观重建,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相联系,但都未形成如我国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规模,涉及的农户数量和退耕复杂性远不及我国。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与美国、欧洲共同体和俄罗斯的情况相比而言,它还具有土地管理政策目标的及时调整,生态恶化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及适应劳动力市场转移等特点。 2.引起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是坡度。我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坡度临界值为15~20°,其余地区为25~30°。25°以上的陡坡耕地退耕以后,不会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如果将坡度值下移,可能在部分地区的粮食安全存在一定的矛盾。陡坡耕地由于不合理利用和自身具备的特点,属于典型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的结构简单、系统的生产力降低、系统中土壤退化及养分下降、以及系统的功能退化等方面。这为以后的退耕还林理论分析与技术集成的展开,提供了明确界限和严格的内涵。 3.提出了退耕还林的概念、涵义及主要特征。退耕还林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区域内环境条件,防治或减轻自然灾害,形成有利于人类与动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条件以及森林植被的多种有益效能,集成、组装已有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在退化的陡坡耕地上规划、营造森林植被,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经济效益为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并实施系统管理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退耕还林是一类以提供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满足人类社会对保护环境的需求、减免自然灾害恢复与重建植被的总称。具有自然、经济、社会和综合特征。 4.首次提出了退耕还林是学科的集成,是各学科在人对自然关系上的交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集成、吸收与融合了生态学、林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基础学科的现有理论,系统阐述退耕还林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生态经济学基础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管理、生态位、生态演替、边缘效应、恢复生态学等原理为基础,以良种壮苗技术、适地适树技术、混交林理论、农用林业基础与多用途树种选择为技术支撑,以微观经济学基础、产业经济学基础为调控手段,以社会学原理以及社会心理学原理指导人类从事退耕还林的社会行为,形成退耕还林的理论体系。 5.从我国已经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认识出发,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集成,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技术集成原理,首次提出了陡坡耕地退化生态系统—经济价值恢复的集成技术,以及极度退化的坡耕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恢复的集成技术。通过成功构建若干模式,提炼出开发增值型治理和生态恢复型治理两类技术组合模式,并派生出若干技术子模式和产业子模式,为退耕还林工程奠定了技术支撑。 6.通过对退耕还林典型林草模式物种多样性变化、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乔木与草本植物的根系特征、根系与土壤的养分动态、模式邻体干扰、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及价值测评、模式的经济效益等生态学过程进行研究,提出退耕还林后评估技术和方法,林草模式经营技术和可持续经营对策措施,为生态环境建设、森林植被恢复奠定了良好研究基础,丰富了森林培育学和恢复生态学相关内容。
钟志明[10](2000)在《会泽县草食畜发展战略与思考(摘要)》文中研究表明发展草食畜,无论是从经济战略角度或是从市场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把发展草食畜列为我县发展畜牧支柱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已是畜牧工作的当务之急。 1999年,全县牲畜存栏中,猪占 60.0%,大牲畜占 19.5%,山绵羊占 20.3%;而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占 89.1%,牛肉占 7.2%,羊肉占 2.2%。显然存在着牲畜存栏高、猪肉比例高,牛羊肉比例低的不协调现象。而发展草食畜,一是有牲畜资源的基础,草食畜总量为 42万头;二是草料资源上有 372000hm2草场 (其中人工草场 4000hm2), 14000hm2苕草, 30万 t作物秸秆, 20000t蔓菁和萝卜,以及可以投入的 0.8~ 1.3亿 kg饲料粮,具备发展的资源要素。 发展草食畜的主要思路有二:一是通过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草食畜的饲养量,提高出栏率,增加草食畜肉类在总产肉量中的比重;二是通过扩大牧草种植面积,提高牲畜载畜量。具体方法是种植业采用三元种植模式,扩大苕草种植面积,利用天然草山、人工种草、地埂种草、粮食秸秆和封山育林的轮流开山放牧。要采取扶持示范带头户、放牧与厩养结合、补饲草料、品种改良和采用名牌战略,健全流通体系, 建立民间群团协会组织等措施,确保到 2010年实现?
二、会泽县草食畜发展战略与思考(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泽县草食畜发展战略与思考(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向家坝水库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水库移民安置的研究 |
2.1.2 关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研究 |
2.1.3 关于水库移民贫困问题的研究 |
2.1.4 关于水库移民贫困问题原因的研究 |
2.1.5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借鉴 |
2.2.1 贫困理论 |
2.2.2 水库移民理论 |
2.2.3 贫困治理理论 |
2.2.4 农户生计理论 |
第3章 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贫困现状 |
3.1 屏山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概况 |
3.2 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贫困状况 |
3.2.1 屏山库区贫困户基本情况 |
3.2.2 屏山库区贫困户区域分布情况 |
3.2.3 屏山库区移民收入情况分析 |
第4章 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致贫原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指标选取 |
4.1.3 数据来源 |
4.2 客观经济条件致贫 |
4.3 家庭自身特殊情况引起 |
4.3.1 因学致贫的情况 |
4.3.2 因病致贫的情况 |
4.4 移民自身因素 |
4.4.1 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较低 |
4.4.2 接受政府培训不足 |
4.4.3 缺乏劳动技能 |
4.4.4 移民心理适应不充分 |
4.5 社会因素致贫 |
4.5.1 资源占有的变化 |
4.5.2 原有社会网络的破坏 |
4.6 其他因素 |
4.6.1 生产生活的基本资料不足 |
4.6.2 生活设施的不足不完善 |
4.6.3 扶贫资金分配不合理 |
4.6.4 移民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不落实 |
4.6.5 扶贫措施不当 |
第5章 屏山库区移民扶贫的对策建议 |
5.1 对移民自身的扶持力度的加强 |
5.1.1 积极引导移民转变生活和就业观念 |
5.1.2 关注移民扶贫的长远发展的转变 |
5.1.3 积极扶持移民产业经济 |
5.1.4 增强农村移民农民的心理建设 |
5.1.5 提升移民素质 |
5.2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 |
5.3 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移民农村新网络 |
5.3.1 建设新农村与移民扶贫工作相结合 |
5.3.2 以点面结合,着力抓好典型示范建设 |
5.3.3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推动农民增收 |
5.4 进一步完善移民和扶贫工作政策 |
5.5 积极探寻移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二)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关于石漠化地区贫困的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石漠化 |
二、贫困 |
三、反贫困与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二、福利多元理论 |
三、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
四、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及成因 |
第一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发展概述 |
一、曲靖市经济发展概况 |
二、曲靖市石漠化地区概述 |
第二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师宗、罗平两县农村贫困现状 |
一、县域基本情况 |
二、地区农村贫困现状 |
第三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的成因 |
一、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产生的客观原因 |
二、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原因 |
第三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及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和石漠化地区的反贫困措施 |
一、中国农村反贫困进程 |
二、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 |
第二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现行的反贫困政策和社会扶贫措施 |
一、曲靖现行的多部门联动扶贫攻坚政策 |
二、曲靖现行的社会扶贫攻坚措施 |
三、曲靖现行脱贫攻坚成效监督和考核措施 |
四、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节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执行情况 |
一、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师宗、罗平两县反贫困政策执行情况 |
二、曲靖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落实情况 |
第四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政策制定存在问题 |
二、政策保障不到位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社会环境 |
二、自然环境 |
三、经济环境 |
第三节 执行主体层面 |
一、地方政府财政紧张 |
二、部门配合度不够 |
三、部分基层组织工作能力不强 |
第四节 目标群体层面 |
一、脱贫意识不强 |
二、存在抵触心理 |
三、自我发展能力弱 |
第五章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健全法律规章及政策 |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脱贫政策 |
三、强化支撑保障 |
四、提升公信力 |
第二节 政策环境层面 |
一、社会环境的改善 |
二、经济环境的改善 |
第三节 执行主体层面 |
一、反贫困的政府责任 |
二、反贫困的社会责任 |
第四节 目标群体层面 |
一、树立自主意识 |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三、提高自身能力 |
小结 |
一、研究的创新与结论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三、研究的前瞻与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云南片区)聚类分析 |
附录二 :访谈提问清单 |
致谢 |
(3)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S村概况 |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
二、S村概况 |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
一、富饶的资源 |
二、贫困的经济 |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
一、S村的土地“稀缺” |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
一、S山泉水项目 |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
三、S村蔬菜产业 |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
一、孤儿LXL |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类 |
二、着作类 |
三、论文类 |
四、网络文献类 |
五、外文文献类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
(4)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
1.2.1 基础内涵解释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西南贫困地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区位 |
2.1.2 自然条件 |
2.1.3 人文环境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与乡村性评价方法 |
3.1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划分方法与分类结果 |
3.1.1 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的一般方法 |
3.1.2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划分 |
3.2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性评价的方法 |
3.2.1 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BP神经网络确定权重 |
3.2.3 乡村性指数(RI)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结果与分析 |
4.1 乡村发展类型划分结果 |
4.2 各乡村发展类型特征分析 |
4.2.1 农业主导型乡村发展类型 |
4.2.2 工业主导型乡村发展类型 |
4.2.3 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类型 |
4.2.4 均衡发展型乡村发展类型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 乡村性评价结果 |
5.2 乡村性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弱乡村性 |
5.2.2 较弱乡村性 |
5.2.3 中等乡村性 |
5.2.4 较强乡村性 |
5.2.5 强乡村性 |
5.3 本章小结 |
6 西南贫困地区各乡村发展类型县域乡村性差异与发展方向的建议 |
6.1 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性的耦合关系 |
6.2 乡村发展类型下的乡村性差异特征 |
6.3 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发展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评价相关过程与结果 |
致谢 |
(5)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评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界定概念 |
一、扶贫开发 |
二、扶贫开发政策 |
三、整村推进 |
四、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综合反贫困理论 |
三、罗尔斯的正义论 |
第二章 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曲靖市农村贫困人口现状 |
一、曲靖市农村贫困人口总量 |
二、曲靖市农村贫困人口分布 |
三、曲靖市农村人口收入 |
第二节 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一、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
二、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
三、曲靖市进一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有利条件 |
第三章 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面临的困难 |
一、贫困人口绝对数大,扶贫任务重 |
二、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严重,整体素质差 |
三、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低 |
四、贫困底子不清,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 |
第二节 形成原因分析 |
一、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
二、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
三、教育文化事业投入不足 |
四、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困难 |
五、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不健全 |
六、农村金融参与扶贫不够 |
七、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经验借鉴 |
一、日本扶贫开发经验 |
二、澳大利亚扶贫开发经验 |
三、韩国新村建设经验借鉴 |
四、巴西扶贫开发借鉴 |
第二节 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经验借鉴 |
一、精准扶贫需要精准识贫 |
二、精准扶贫在于精准路径 |
三、精准扶贫需精准管理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体系 |
一、财税政策 |
二、金融政策 |
三、投资和产业政策 |
四、土地政策 |
第二节 建立健全曲靖市精准扶贫机制 |
一、精准识别 |
二、精准帮扶 |
三、精准考核 |
第三节 推进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 |
一、政治组织措施 |
二、区域性扶贫措施 |
三、精准扶贫措施 |
四、专项扶贫措施 |
第四节 加强曲靖市扶贫开发监管建设 |
一、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
二、加强扶贫资金监管 |
三、加强扶贫项目监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线路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 系统科学理论 |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6 外部性理论 |
2.7 公共产品理论 |
2.8 绿色发展理论 |
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基本状况 |
3.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程 |
3.1.1 试点阶段 |
3.1.2 全面启动阶段 |
3.1.3 优化调整阶段 |
3.1.4 成果巩固阶段 |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 |
3.2.1 生态目标 |
3.2.2 社会经济目标 |
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3.3.1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
3.3.2 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
3.4.1 生态效益 |
3.4.2 社会经济效益 |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 |
4.1.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
4.1.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
4.1.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4.1.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4.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
4.2.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4.2.4 评价指标的内涵 |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 单一评价方法 |
5.1.1 单一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5.1.2 单一评价方法介绍 |
5.1.3 单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1.4 本文所选用的单一评价方法 |
5.2 组合评价方法 |
5.2.1 组合评价法简介 |
5.2.2 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5.2.3 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 |
5.2.4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介绍 |
5.2.5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2.6 本文所选用的组合评价方法 |
5.2.7 基于平均值法的组合评价基本思路 |
6 研究区基本状况与各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简析 |
6.1 研究区基本状况 |
6.1.1 研究区分布 |
6.1.2 研究区基本状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
6.2.2 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方法 |
6.3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1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2 湖北秭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3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4 江西信丰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5 湖南慈利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6 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7 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8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9 海南儋州市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10 安徽全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4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1 洪雅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2 秭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3 合川区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4 信丰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5 慈利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6 平果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7 巧家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8 黎平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9 儋州市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10 全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 |
7.1 分析方法 |
7.1.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 |
7.1.2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
7.2 研究使用的软件及其特点 |
7.2.1 SPSS |
7.2.2 DPS |
7.2.3 EXCEL |
7.3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1 生态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2 经济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3 社会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4 综合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Kendall一致性系数分析 |
7.4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1 生态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2 经济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3 社会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4 综合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5 综合效益水平变动情况分析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理论研究方面 |
8.1.2 实证研究方面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思路 |
8.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主要策略 |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综述 |
1.1 退耕还林工程概述 |
1.1.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背景 |
1.1.1.1 直接背景 |
1.1.1.2 间接背景 |
1.1.2 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情况 |
1.1.3 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政策 |
1.2 对工程评估的理论基础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1.2.1.2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
1.2.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1.2.1.4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本研究的支撑 |
1.2.2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1.2.2.1 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及类型 |
1.2.2.2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
1.2.2.3 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
1.2.2.4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对本文的支撑 |
1.3 退耕还林的社会效益评价综述 |
1.3.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
1.3.4 社会效益评估的不足 |
1.4 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评价综述 |
1.4.1 退耕还林的经济影响评价指标 |
1.4.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1.4.3 经济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 |
2. 引言 |
3.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3.1 研究地的选取依据 |
3.2 研究地区概况 |
3.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3.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4.1 研究内容 |
3.4.2 技术路线 |
3.5 评价指标 |
3.5.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3.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3.6 研究方法 |
3.6.1 理论支持 |
3.6.2 调查方法 |
3.7 数据来源 |
4 评价与分析 |
4.1 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评价 |
4.1.1 经济效益评价 |
4.1.2 社会效益分析 |
4.1.2.1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
4.1.2.2 农村贫困状况有所缓解 |
4.1.2.3 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
4.1.3 小结 |
4.2 嵩县实证分析 |
4.2.1 基本情况描述 |
4.2.2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收入差异变动的显着性检验 |
4.2.3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人均支出 |
4.2.4 退耕意愿调查 |
4.2.5 收入影响分析 |
4.2.5.1 分析方法 |
4.2.5.2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
4.2.6 嵩县社会效益评价 |
4.2.7 小结 |
5. 问题与建议 |
5.1 问题 |
5.2 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 ——以昆明市北部五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特色经济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可以借鉴的经验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和论题相关的一组概念辨析 |
1.5.1 特色产业与主导产业 |
1.5.2 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 |
1.5.3 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 |
2 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特色经济的基本内涵 |
2.2 特色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 |
2.3 特色经济与区域竞争力 |
2.4 特色经济与城镇化 |
2.5 特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3 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
3.1 欠发达地区的概念界定 |
3.2 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条件 |
3.2.1 资源优势 |
3.2.2 劳动力条件 |
3.2.3 发展机遇 |
3.2.4 后发优势 |
3.3 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障碍因素 |
3.3.1 自然地理背景的障碍因素 |
3.3.2 区域经济障碍因素 |
3.3.3 社会文化障碍因素 |
4 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
4.1 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问题分析 |
4.2 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政策的目标 |
4.3 欠发达地区特色经济政策的手段 |
5 昆明市北部五县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发展特色经济与昆明市北部五县区区域经济的互动 |
5.2 昆明市北部五县区资源环境分析与评价 |
5.3 昆明市北部五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障碍因素 |
5.3.1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
5.3.2 特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3 特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
5.4 昆明市北部五县区特色产业的确认与路径选择 |
5.4.1 特色产业确认的原则 |
5.4.2 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3 昆明市北部五县区特色产业的确定 |
5.4.4 特色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选择 |
6 结论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9)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中外退耕还林历史及对比研究 |
1.2.2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 |
1.2.3 理论与技术在退耕还林实施中的应用 |
1.2.4 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
2 退耕还林历史及文献综述 |
2.1 退耕还林研究简史 |
2.1.1 美国退耕还林实施 |
2.1.2 俄罗斯退耕还林的实施 |
2.1.3 德国退耕还林实施 |
2.1.4 欧洲的退耕还林的实施与研究 |
2.1.5 中国退耕还林实施 |
2.1.6 中外退耕还林的比较研究 |
2.2 退耕还林研究进展 |
2.2.1 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
2.2.2 退耕还林技术研究 |
2.2.3 退耕还林相关理论研究 |
2.2.4 退耕还林生态学过程研究 |
2.2.5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性研究 |
2.3 退耕还林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1 存在的理论问题 |
2.3.2 存在的方法问题 |
2.3.3 存在的应用问题 |
2.4 小结 |
3 陡坡耕地退化生态系统 |
3.1 陡坡耕地及其相关术语概念及分类 |
3.1.1 耕地 |
3.1.2 坡耕地 |
3.1.3 坡地 |
3.1.4 陡坡耕地 |
3.2 引起土壤侵蚀的临界坡度界定 |
3.2.1 临界坡度界定的研究方法 |
3.2.2 土壤侵蚀的临界坡度的界定 |
3.2.3 在粮食安全前提下的退耕还林坡度界定 |
3.3 陡坡耕地是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 |
3.3.1 系统结构简单 |
3.3.2 系统生产力下降 |
3.3.3 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 |
3.3.4 系统的功能退化 |
3.4 小结 |
4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研究 |
4.1 退耕还林工程提出的背景 |
4.1.1 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4.1.2 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存在隐患 |
4.1.3 西部大开发战略属国家需求 |
4.2 退耕还林概念及特征 |
4.2.1 退耕还林的概念 |
4.2.2 退耕还林的内涵 |
4.3 退耕还林的特征 |
4.3.1 退耕还林实施经营对象面积的辽阔性--自然特征 |
4.3.2 退耕还林的外部经济性--经济特征 |
4.3.3 退耕还林经营与投资主体的多样性--社会特征 |
4.3.4 退耕还林与可持续性经营--综合特征 |
4.4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 |
4.4.1 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 |
4.4.2 生态学基础理论 |
4.4.3 林学基础 |
4.4.4 经济学基础 |
4.4.5 社会学基础 |
4.5 小结 |
5 退耕还林技术模式与产业模式构建研究 |
5.1 退耕还林技术集成的总体思路 |
5.1.1 总体思路 |
5.1.2 系统集成的技术路线 |
5.1.3 成果集成的关联组合 |
5.1.4 技术组装与集成 |
5.2 集成、组装、配套和优化的退耕还林技术组合模式 |
5.2.1 退耕还林技术组合模式集成应遵循的原则 |
5.2.2 退耕还林技术模式和生态产业模式分类 |
5.3 四川盆周低山区退耕还林(草)适宜品种及技术指南 |
5.3.1 主要生态类型区 |
5.3.2 退耕还林适宜的品种及技术指南 |
5.4 小结 |
6 退耕还林地林草模式生态学过程研究 |
6.1 研究区退耕还林试验示范简况 |
6.2 退耕地典型模式的生态学过程研究 |
6.2.1 植物种多样性变化 |
6.2.2 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后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 |
6.2.3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根系生长及特性 |
6.2.4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根-土养分互动研究 |
6.2.5 三种林草复合模式邻体干扰研究 |
6.2.6 三种林草模式养分积累的时间动态变化 |
6.2.7 退耕还林地林草复合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及价值研究 |
6.2.8 退耕还林后经济效益初步研究 |
6.3 小结 |
7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经营对策 |
7.1 退耕还林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7.1.1 退耕还林(草)的指导思想 |
7.1.2 退耕还林工程应遵循的原则 |
7.2 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7.3 退耕还林工程科技与政策支撑 |
7.3.1 强化科技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
7.3.2 加强人才培养 |
7.3.3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
7.3.4 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
7.3.5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 |
7.3.6 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
7.4 小结 |
8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承担的研究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会泽县草食畜发展战略与思考(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向家坝水库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D]. 侯韵梅. 西南大学, 2020(05)
- [2]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D]. 韦林宏.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4]西南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D]. 李赛男.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5]曲靖市农村扶贫开发研究[D]. 朱玉霞.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6]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 肖庆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洛阳市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 郭欢欢.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4)
- [8]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 ——以昆明市北部五县区为例[D]. 徐丽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9]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 李贤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04(01)
- [10]会泽县草食畜发展战略与思考(摘要)[J]. 钟志明. 云南畜牧兽医,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