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和龙与优降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杨娅,祖凤娇[1](2019)在《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失效型2型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型T2DM的文献,采用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分,RevMan5.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型T2DM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不良反应提高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 h胰岛素,甘油三脂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型T2DM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但与胰岛素、甘油三脂等指标的关系尚不明确。
李伟,于宏志[2](2015)在《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讨论瑞格列奈(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内分泌科录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诺和龙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诺和龙组患者口服诺和龙控制血糖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餐前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餐前及饭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改善,诺和龙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二甲双胍组,诺和龙组治疗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口服诺和龙比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更好,并且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梅杰民[3](2015)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瑞格列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利用格列吡嗪降糖治疗,对观察组采用诺和龙降糖治疗,治疗结束后测量患者的血糖、临床表现和血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都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结论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着,应广泛推广。
何向华[4](2014)在《诺和龙治疗50例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诺和龙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给药4、8和12w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IC)、餐后2h的血糖值、空腹血糖值均显着低于治疗前;且服用药物诺和龙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服用药物二甲双胍的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和诺和龙都能有效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但诺和龙对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是临床上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首选。
蔡晓凌,周灵丽,罗樱樱,韩学尧,纪立农[5](2013)在《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瑞格列奈在中国T2DM患者中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的相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并设定入选研究标准,对入选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96项研究。在降低HbA1c方面,瑞格列奈优于安慰剂及磺脲类药物(SUs),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s)、那格列奈、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TZDs)相当;在降低FPG方面,瑞格列奈优于安慰剂、SUs及那格列奈,与AGIs、二甲双胍、TZDs相当;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和TZDs相当,优于安慰剂、AGIs、二甲双胍及SUs。结论本研究更全面地提供了瑞格列奈相对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在中国T2DM患者中与疗效及安全性相关的临床证据。
高峰[6](2012)在《诺和龙和美迪康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诺和龙(瑞格列奈)和美迪康(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观察,发现它的疗效及以安全性。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在饮食合理,运动适当,并且定期做监测这些措施的基础上,让患者在饭前服用瑞格列奈0.5~1.0mg,服用3次/d。二甲双胍也在饭前服用,同样是3次/d,总共观察3个月的时间。结果 40例患者当中,其中19例患者在治疗3个以后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16例患者控制效果一般,占总数的87.5%,通过治疗后,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h的血糖都明显比治疗之前低(P<0.01),体重指数(BMI)也明显上升(P<0.01)。结论瑞格列奈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且不良作用很少,用药也很安全,如果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降糖效果将会更好。
陈蓉[7](2012)在《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60例,为口服诺和龙组,剂量为6mg/d;B组:患者60例,为口服二甲双胍组,剂量为1.5g/d。A、B两组患者给药3个月后,分别于给药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观察临床效果,分别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的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效果A组诺和龙组与B组二甲双胍组比较,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二甲双胍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腹部不适者15例,有轻度腹泻者10例,但对治疗效果未产生影响。A组诺和龙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A、B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无低血糖反应。结论诺和龙和二甲双胍对于治疗由于磺脲类降糖药失效引发的继发失效性糖尿病均有良好的效果,诺和龙的治疗效果好于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适宜药物。
马立新[8](2012)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降糖药作为标准治疗药物普遍用于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药治疗作为2型糖尿病的药物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中医典籍中“糖尿病”又被称为“消渴”,病机为“本虚标实”,历代医家在消渴证或糖尿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随着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机制引入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目的]开展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方法学评价研究及疗效、安全性评价,为RCT的设计、实施及管理提供方法学支持,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疗效和安全性证据。[方法]1.电子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CBM及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检索截止时间:2012年1月.筛选干预时间≥3个月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2.建立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的数据库。描述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的PICOS构成要素,分析2006年前、后构成比的变化趋势,调查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的设计、实施、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过程。3.利用样本含量、效应指标等文献信息推算效应值大小的把握度,定量评价效应值大小的可靠性。4.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文献质量。5.系统综述纳入中药与安慰剂、降糖药、非特异性治疗、不治疗的比较以及中药联用降糖药与降糖药比较的RCT,结局指标包含下列之一:死亡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指标(FPG,2-hPG,HbAlc),生存质量,症状积分、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1.文献检索、筛选后获得干预时间≥3个月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 232项研究。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纳入了170项研究。2.伦理学审查信息的报告率只有4.31%(10/232),临床试验注册信息报告率为0.86%(2/232)。3.中医诊断标准的报告率为58.2%(135/232),中医辨证纳入标准的研究占32.8%(76/232)。4.阳性对照药物属于一线治疗药物的比例由2005年前的25.5%(24/94)上升到2006年后51.3%(58/113)(P<0.001);安慰剂对照比例由2005年的6.9%(7/101)上升到之后的13.7%(18/131)(P<0.0001)。5. HbA1c、2-hPG、FPG、生存质量指标的报告率分别为55.6%(129/232),76%(176/232),95%(220/232),0.4%(1/232),优效性试验中把握度大于80%的试验只有14%(12/81)。6.17.2%(40/232)的试验报告了随机化方法;分配表隐藏的报告率由2005年前的1%(1/101),增加到2006年后的7.6%(10/131)(P=0.016);盲法的报告率占9.5%(22/232);退出、失访与脱落报告率由2005年前的2%(2/101)增加到2006年后的15.3%(20/131)(P<0.0001)。2.2%(5/232)的研究报告了对数据分析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7.中药与安慰剂比较,葫芦巴总皂苷胶囊及淡豆豉提取物可降低HbA1c、2-h PG,而朝鲜红参及葫芦巴总皂苷胶囊具有降低FPG的作用。8.部分中药与降糖药联用比单独应用降低HbAlc、FPG、2-h PG、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的作用明显。9.中药与降糖药比较纳入52项高偏倚风险随机对照研究,而且各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未实施meta-汇总分析,中药代替西药降糖的疗效尚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10.RCT中对不良反应的报告率平均为27.65%(47/170)[结论]1.结果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应注册临床试验、发表研究方案,有关部门应强化对试验设计、实施及统计方案的审查,注重对试验数据及安全性风险的监查,试验结果应按照国际规范报告。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尚存在把握度不足、研究偏倚风险较大,以及终点结局、HbAlc、QOL指标报告较少,副作用报告不规范等不足尚需改进。2.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部分中药可能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中药对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中药代替西药应用的降糖效果证据不足,尚不能推荐临床常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结论有待补充新的研究资料。
余靖华,李焕嫦[9](2012)在《某院门诊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某院2009-01~2011-03间门诊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状况,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对比、药物消费金额和药物使用总量对比、药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比和联合用药结构组成对比等方法,对本院抽取的645张口服降糖药物处方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主要应用于口服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为磺酰脲类药物。单一用药或是联合用药都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为本次调查最优的口服降糖药物。其联合用药使用比例高,患者负担小,且金额、用量、使用频数、社会效益均排在前三位。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相同情况下优先选用该类药物。
石颖[10](2012)在《诺和龙、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44例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采用诺和龙、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10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诺和龙、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5)。两组用药8周均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诺和龙、二甲双胍联合应用降糖疗效显着,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用药方法。
二、诺和龙与优降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和龙与优降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失效型2型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摘录及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
2.3 发表性偏倚评估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总有效率 |
2.4.2 空腹胰岛素(mU/L) |
2.4.3 餐后2 h胰岛素(mmol/L) |
2.4.4 空腹血糖(FBG)mmol/L |
2.4.5 餐后2 h血糖(2h PG)mmol/L |
2.4.6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2.4.7 TG(甘油三脂)mmol/L |
2.4.8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 结论 |
(3)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2]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5)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资料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入选标准 |
三、数据采集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二、HbA1c |
三、FPG |
四、餐后血糖 |
五、BMI |
六、低血糖 |
讨论 |
(6)诺和龙和美迪康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不良反应 |
1.4 疗效判定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糖尿病的分类 |
3.2 诺和龙药效 |
3.3 诺和龙与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 |
(7)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A、B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磺脲类药 (SU) 的失效作用机制 |
3.2 二甲双胍对2TDM有效的作用机制 |
3.3 诺和龙2TDM有效的作用机制 |
(8)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前言 |
综述一 治疗2型糖尿病上市中成药的现状与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
2 中成药定义与中医“消渴病”证候分类标准 |
3 资料提取 |
4 对资料提取过程的质量控制 |
5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 国家对上市中成药的管理情况 |
2 上市中成药的剂型 |
3 上市中成药的主治证候 |
4 各年份批准的上市中成药数量及种类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
2 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 资料提取及分析方法 |
结果 |
1 检索结果 |
2 各年度中药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研究报告的数量 |
3 发表的临床研究的设计类型 |
4 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时间 |
5 干预时间≥3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及随机化方法构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
3.1 文献检索 |
3.2 资料筛选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研究文献检索 |
2 随机对照试验的年代分布特征 |
3 资金来源及临床试验注册与伦理学审查信息的报告 |
4 研究对象选择 |
5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 |
6 干预措施 |
7 对照措施 |
8 指标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报告 |
9 结局指标报告 |
9.1 结局指标报告 |
9.2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9.3 样本含量报告与效应值大小把握度的估算 |
10 纳入研究的设计及比较类型 |
10.1 纳入研究的设计类型 |
10.2 纳入研究的比较类型 |
11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及偏倚风险 |
11.1 随机化方法 |
11.2 随机序列分配表隐藏 |
11.3 盲法应用 |
11.4 结局损耗报告 |
11.5 结局报告的完整性 |
11.6 发表偏倚 |
11.7 基线资料报告 |
讨论 |
1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及研究结果的外部真实性 |
2 研究结果的内部真实性及偏倚的控制 |
3 干预措施的报告 |
4 对照措施的报告 |
4.1 对照措施的重要性及对照的种类 |
4.2 安慰剂对照 |
4.3 阳性药对照 |
5 效应指标选择 |
6 样本量的计算及把握度的估算 |
7 研究设计 |
8 中药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对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影响 |
9 中药随机对照试验信息及数据的明晰化报告 |
结论 |
1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2 建议 |
第三部分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疗效、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纳入、排除标准 |
2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
3 文献筛选 |
4 资料提取 |
5 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研究间异质性检验及资料分析 |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特征 |
3 文献质量及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4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间的异质性 |
5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 |
5.1 中药与安慰剂比较 |
5.2 中药与降糖药比较 |
5.3 中药联用降糖药与降糖药比较 |
5.4 中药与非特异性治疗比较 |
5.5 中药与不治疗比较 |
6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中的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
2 中药治疗2 型糖尿病的安全性 |
3 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局限性及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
结论 |
1 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
2 研究结果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图1 偏倚风险评价图:纳入研究每个风险条目评价结果 |
附表 |
附表1 治疗2型糖尿病上市中成药功能主治及国家对中成药的管理 |
附表2 主要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策略 |
附表3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特征 |
附表4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及文献质量评价 |
附表5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6 空腹血糖(FPG)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7 餐后2h血糖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8 症状积分、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积分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9 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
附表10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中不良反应报告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诺和龙、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44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观察项目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糖水平比较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诺和龙与优降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失效型2型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J]. 杨娅,祖凤娇.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2]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李伟,于宏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21)
- [3]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J]. 梅杰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06)
- [4]诺和龙治疗50例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何向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7)
- [5]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 蔡晓凌,周灵丽,罗樱樱,韩学尧,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10)
- [6]诺和龙和美迪康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观察[J]. 高峰. 中外医疗, 2012(29)
- [7]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陈蓉. 中外医疗, 2012(25)
- [8]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D]. 马立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9]某院门诊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余靖华,李焕嫦. 今日药学, 2012(03)
- [10]诺和龙、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44例临床观察[J]. 石颖. 首都医药,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