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左思思[1](2020)在《阿片类镇痛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系统性评价以及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评价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新型与传统型阿片药物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进一步对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非甾体抗炎药复合阿片类药物等多模式镇痛给药形式,进行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与免疫抑制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及通过研究患者术后发生免疫抑制进而肿瘤转移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有免疫抑制、免疫紊乱的围术期患者选择术后镇痛方式提供循证依据。为围术期患者术后良好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第一部分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8年8月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Stata 14.0对主要指标镇痛效果、镇静效果、恶心以及呕吐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8年10月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对主要指标镇痛效果、白介素-6含量、T细胞亚群CD4+的含量、CD4+/CD8+的比值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1月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对主要指标镇痛效果、肿瘤坏死因子ɑ含量、白介素-6含量、T细胞亚群CD4+的含量、CD4+/CD8+的比值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收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资料不完整,在手术治疗后不使用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镇痛的患者。风险因素分析按术后使用镇痛药情况将患者分成2组,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按术后有无转移复发将患者分成2组,分析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饮酒、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镇痛药。所获资料风险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和病例对照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各因素与术后患者发生免疫抑制进而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38项研究,共3048例患者。静息期镇痛效果综合排序第一为羟考酮,其次为舒芬太尼,最后为地佐辛,多数镇痛评分集中在1-4之间,镇痛效果较好。镇静效果综合排序第一为曲马多,总体在2-4分之间镇静效果较好。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排序第一为瑞芬太尼,最后为地佐辛。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排序第一为阿芬太尼,最后地佐辛。第二部分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80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吗啡的多模式给药镇痛效果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芬太尼、舒芬太尼复合的多模式给药的镇痛效果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舒芬太尼、地佐辛以及吗啡复合多模式给药的白介素-6含量、T细胞亚群CD4+的含量、CD4+/CD8+的比值进行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116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与吗啡、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复合的多模式给药镇痛效果、白介素-6含量、T细胞亚群CD4+的含量、CD4+/CD8+的比值进行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帕瑞昔布钠与吗啡、舒芬太尼复合多模式给药肿瘤坏死因子ɑ含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第四部分经过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饮酒、吸烟、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与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发生相关(P<0.10)。经过使用镇痛药与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析,得出患者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联用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免疫抑制进而转移复发有相关性的趋势。结论:综合比较得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排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不同药物组之间的镇痛效果差异逐步降低。羟考酮镇痛效果比较好但是同时其不良反发生率较高,总体上来看舒芬太尼同时兼具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点。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地佐辛的复合给药提示具有超前镇痛作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舒芬太尼、地佐辛以及吗啡的多模式给药,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保护免疫功能。帕瑞昔布钠与吗啡、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复合的多模式给药比单独使用阿片类镇痛效果好,同时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保护免疫功能。男性、吸烟、饮酒、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术后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抑制进而转移复发,患者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联用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转移复发有相关性的趋势。
赵霏[2](2016)在《灰树花多糖联合维生素C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与自噬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肝细胞性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TACE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但大多难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但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对病人的毒副作用较大且疗效不高。因此研发既有抗癌活性同时毒副作用低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些年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灰树花多糖(Grifola frondosa polysaccharide,GFP)是从药食同源菌种灰树花子实体及菌丝体中提取出的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已有研究报道过GF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且抗肿瘤效应的分子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维生素C(Vitamin C,VC)也曾被报道过在体外实验中具有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自噬的作用。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灰树花多糖抗肿瘤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同时对多糖抑瘤效应中凋亡的作用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来了解灰树花多糖抗肿瘤方面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多糖抗肿瘤主要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探讨联合应用灰树花多糖和维生素C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验证二者在抗肿瘤效应上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此外阐明凋亡与自噬在联合用药治疗肝癌细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为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用药,开拓临床治疗肝癌新思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本研究首先对灰树花提取物生物活性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应用可视化技术对灰树花多糖抗肿瘤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对灰树花多糖抑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灰树花多糖抗肿瘤效应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随后进行实验研究,对于从灰树花子实体中提取出来的多糖以及常规药物维生素C,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后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应用等效线图解法研究联合用药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寻求最佳联合用药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药物干预后smmc-7721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并进一步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同时用hoechst33258凋亡荧光染色剂和mdc自噬荧光染色剂对细胞进行处理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情况;应用westernblotting(wb)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arp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akt和phospho-akt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较全细胞蛋白和胞质蛋白中细胞色素c的表达量来判断此过程中是否有细胞色素c的释放;另外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变化情况。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细胞凋亡与自噬水平的改变,并探讨此过程中细胞遵循何种信号转导通路发生凋亡和自噬。结果: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灰树花提取物生物活性的诸多研究中,灰树花多糖的抗肿瘤效应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发挥抑瘤效应的主要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灰树花多糖和维生素c均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等效线图解法分析结果表明小剂量的gfp(<0.6mg/ml)与vc联合应用时,二者具有协同增效抗肿瘤作用,根据mtt结果最终选定联合用药浓度为0.2mg/mlgfp联合0.3mmvc,此时联合用药对smmc-7721细胞抑制率为68.81%±1.12,高于单用gfp(16.03%±1.80)和vc(29.85%±1.0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后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且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3.22%±0.23上升至联合用药组的64.45%±1.41,而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gfp组的6.88倍和vc组的2.24倍。药物处理肝癌细胞24小时后,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下均可观察到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出现染色质边集、胞质疏松等早期凋亡现象,同时在胞质中可观察到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泡出现。hoechst33258染色后,gfp、vc及联合用药处理的细胞中均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核偏向一侧的凋亡细胞核变化情况。mdc染色后vc与联合用药干预后可在细胞胞质中见到荧光加强的自噬颗粒,且凋亡与自噬现象均是联合用药组更加明显。wb结果显示联合药物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caspase-3底物parp表达增强。同时对照组、gfp、vc与联合用药组四个组全细胞蛋白中的细胞色素c表达无差别,而除对照组外其余三个组细胞的胞质蛋白中细胞色素c表达增强,说明药物干预后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质中。此外,联合用药后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均增强。提示联合用药后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水平上升,且主要遵循内源性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wb结果同时显示,联合用药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增强、自噬分子标志物LC3-II表达上调,LC3-II/LC3-I比例上升,说明细胞自噬活性增强,但在接下来的WB实验中,细胞总Akt和phospho-Akt蛋白表达均增强,说明经典负性调控的自噬信号转导途径PI3K/Akt/mTOR/p70S6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不参与此过程。结论: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灰树花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一直是其生物活性研究的重点。Meta分析结果也显示,多糖抑瘤效应主要的分子机制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提示,小剂量的GFP联合VC对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且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药物干预后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均被激活,药物一方面通过内源性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另一方面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的效应。
王梓宁[3](2013)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全球头号死因。建国60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并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于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千百年来,中医药在防护治疗我国人民身心健康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化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中医药在各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均获得了重大突破。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也获得多方面进展,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文献。而文献计量学,则是利用统计手段对文献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以揭示文献分布规律,预测学科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方法。本研究拟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科技文献进行总结提炼,描述目前国内外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有成果,从宏观角度揭示当前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研究目的从文献角度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发现此领域中的关键作者、热门期刊、核心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等。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日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计量学中产生了许多研究方法,如频次分析法、共现分析法、互相关分析法等。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使用了频次分析法和共现分析法,来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相关科技文献进行分析。频次分析法,是在相关字段中,对数据进行计次排序,从中发现在某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高产机构等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实力,让科研工作者快速找出研究重点;同时结合分析科研文献的具体内容,可以找出科学研究中隐含的“无形”学术团队及科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使用Excel软件中的宏功能以及Bicomb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共现分析法,是将各种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定量化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揭示信息的内容关联和特征项所隐含的意义。科技论文中的共现是指相同或不同类型特征项共同出现的现象,在文献计量研究中,共同出现的特征项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其关联程度可用共现频次来测度。本文主要使用Bicomb,以及Spss19.0软件进行共现分析。3.研究步骤3.1确定疾病经过文献初筛,以及结合临床实际,选取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五种心血管疾病文献作为研究对象。3.2获取文献(1)中文文献:在CBM数据库中,使用主题检索,以五种心血管疾病的中文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并选择相应的副主题词:按摩疗法、穴位疗法、中医病机、中药疗法、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疗法和中医疗法。进行检索下载全部题录信息。(2)外文文献:以PubMed作为外文数据来源,以"Coronary Disease"、"Hypertension"、"Arrhythmias, Cardiac"、"Heart Failure"、"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Drugs, Chinese Herbal"、"Acupuncture Therapy"、"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Tai Ji"等作为检索词。检索策略为(以"Coronary Disease"+"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为例):("coronary disease"[MeSH Terms] OR ("coronary"[All Fields] AND "disease"[All Fields]) OR "coronary disease"[All Fields]) AND (("medicine"[MeSHTerms] OR "medicine"[All Fields]) AND ("asian continental ancestry group"[MeSH Terms] OR ("asian"[All Fields] AND "continental"[All Fields] AND"ancestry"[All Fields] AND "group"[All Fields]) OR "asian continental ancestry group"[All Fields] OR "chinese"[All Fields]) AND traditional[All Fields])。进行检索下载全部题录信息。3.3文献处理及统计方法(1)中文文献:对下载得到的文献经过转换后,导入Excel进行去重处理,建立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数据集。提取相关字段进行频次统计。将主题词字段进行提取,删除副主题词后,对主题词进行合并,提取高频主题词,利用MySQL语句进行词频统计,并利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2)外文文献:将下载得到的文献导入TDA进行去重处理,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数据集。提取相关字段进行频次统计。将主题词字段进行提取,删除副主题词后,对主题词进行合并,提取高频主题词,利用Bicomb软件进行词频统计,并利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4.研究结果在CBM数据库中检出文献16548篇,PubMed数据库中检出文献2987篇,经过去重后,共获得中文文献16154篇,外文文献2480篇。(1)冠心病冠心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思想在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使用的中药以人参、丹参、麦冬等为主;治法治则以活血补气,滋阴祛痰为纲;形成了以陈可冀及其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为首的研究团队。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与中文文献的研究结果类似,集中在研究中药药理成分,以及针刺对冠心病的辅助治疗作用。(2)高血压高血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天麻、钩藤等中药在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从血瘀、痰湿等角度阐释左心室肥厚与高血压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以及葛根在调节血浆中内皮血管肽类、一氧化氮等物质水平,以起到控制血压的功效等诸方面。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与中文文献研究结果类似,集中在苄异喹啉类和吡嗪类药物在控制血压方面的作用,以及太极在控制血压方面的作用。(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参麦注射液、炙甘草汤以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机制。外文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生物碱类物质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并且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可以起到改善心律失常,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4)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人参、麦冬、黄芪、丹参等中药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揭示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是以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治法当从活血补气、利水祛湿等入手。外文文献研究结果主要有三:一、地高辛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二、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可以起到改变心脏中血液流变,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三、太极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替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使用的中药主要有人参、麦冬、川芎、黄芪等中药,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模型,通过外科手术对受损的心肌细胞进行取样观察。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从活血化瘀的思想入手。三、电针刺激心包经中的相关穴位(主要是内关穴),可以刺激心肌细胞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调节血浆中一氧化氮的水平,改善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的受损情况。四、心电描记术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对心肌缺血的确诊有很大帮助,常用的中药以丹参为主。外文文献的研究结果与中文文献基本一致。5.结论(1)发文国家方面,中国仍是主要的研究国家,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日益关注并逐渐参加到本领域中。(2)发文数量方面,本领域的文章数量较多,并且每年均有稳定增长,在2000年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3)文章使用语种以中文和英文两种为主,兼有日、德、法、俄等多国语言。说明此方面的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一定的学术关注度。(3)发文期刊方面,由于本领域中国是主要的研究大国,因此大多数文章发表在中国的期刊杂志;发表文章较多的杂志主要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等,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主要是《美洲中国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目前文章的发表期刊,期刊因子指数均比较低,在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鲜见发表在《Lancet》.《Science》、《Circle》等顶级医学杂志上的文章。(4)研究热点方面,中文文献中,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思想仍以活血化瘀、滋阴补气等为主;常见中药有丹参、人参、黄芪、麦冬,复方有丹参注射液、炙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研究文章多是对药物疗效的研究,对药物的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仍不多见。外文文献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关注点与中文文献基本一致,常见药物以人参、丹参为主,但是与中文文献略有不同的是,出现了针灸疗法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太极对心血管疾病的补充治疗作用研究。这与针灸和太极作为补充替代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西方国家所接受认可有关。
马红梅[4](2013)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挖掘和整理滋水涵木法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渊源,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并初步确定治疗该病的优势方药,同时综合分析“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意义。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出题录,在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未检索到的文章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通过电子检索还未查到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全文。文献入选标准为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方法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一般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符合4定量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滋水涵木方药及滋水涵木方药联合其他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题录1547条,最后纳入文献35篇,其中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文献2篇(1-2),(2-2);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的文献3篇(1-6)(,1-14),(1-15);随机双盲分组文献2篇(2-6),(4-2);按照多中心分层随机分组文献2篇(2-1),(4-3);按分层随机2篇文献(1-10),(4-1)。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2篇文献报告随访,5篇文献报告了病例脱落,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使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学的质量较低,少量文献采用盲法,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缺少长期临床效果的数据,设计方案有待完善和提高。结论:目前,在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方案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总体质量较低,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在补益肝肾类方药中,采用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左归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ALT复常率方面优于其他组。滋肾清肝饮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在补肝肾清热利湿方药中,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和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单方药报道中药组,研究文献缺乏,尚需临床深入研究。
李小宁[5](2010)在《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文中认为什么样的根本性因素有助于建立并维持一个成功的药品监管体制,以保证广泛的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安全、有效、及时的药品供给,对于药品监管体制还颇为软弱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深层次问题。迄今,对于药品及相关事务监管问题的研究虽有大量成果,但大都局限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定性分析,鲜见科学计量学视角的探讨。这正是本文致力于探索和解答的重大问题。药品及相关事务的监管活动,必须有多个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支持;监管活动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责,而且必须有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社会公众参与,包括非政府的商务组织,范围广泛的社会中介组织和其它民间团体,以及反映药品监管活动舆论参与的社会媒体。由此形成和呈现出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药品监管领域的这种多元参与状况,不仅可以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有关药品监管的大量政策、法规、意见和建议等监管事务文件中获取,而且可以从学术界以不同学科开展药品监管领域研究活动的学术成果中获得。后者本身就是药品监管多元参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事务文件和研究文献,为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全面考察和定量分析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局面,提供了前提条件。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研究药品监管领域的多元参与,尝试通过深入探索这一公共事务领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知识环境,来发现建立和维持成功的药品监管体制所需的根本性因素,从而为建设和完善科学、公正、高效的药品监管体制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药品监管领域的事务文件数据和研究文献数据,来源于3个重要的国际或国内、专业性或综合性的文献数据库——MEDLINE、SinoMed、Web of Science。从这些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出的与药品监管有关的文献样本分别应用于本文的各部分研究。探讨药品监管多元参与所采用的具体科学计量学方法,有MeSH主题词频次计量、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引文分析、可视化以及对于发表或发布文献的机构进行分类和计量等。同时,还使用了常见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献研究方法,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三部门”概念,并与上述科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上述分析方法探索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活动,发现了建立和维持成功的药品监管体制所需的一些根本性因素,这些根本性因素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在学术知识环境方面。多个学科参与了这个监管领域的知识构成,这些学科在现有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频谱中占有一个宽广的谱带。作为药品监管学术基础的学术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紧紧围绕着监管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这些学术成果既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经典着作,也包括晚近发表的成果,其中若干文献在学术基础的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使是监管实践中产生的若干最为具体的概念,多个学科的研究者也都先后参与了相关的研究。这些概念的内涵随着监管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与之有关的学术思想也随之在争鸣辩论中不断深化,力图保证监管决策的科学和公正。其次,在社会环境方面。对于一个能够较为充分地贯彻科学公正原则、较为迅速地对于公众需要作出反应的药品监管体制来说,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第三部门在药品监管领域的积极参与是其存在的社会条件。参考这些研究结果,分析我国药品监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一、各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对这一监管领域中问题的研究,为药品监管提供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有效的理论支撑;二、调整和修订相关法规,以动员各类专业人士、不同社会阶层和各种社会团体广泛参与这一公共事务领域。
魏民[6](2010)在《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具有报道性质的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系列期刊,共18个分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两个分册的英文版),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系列杂志,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的广泛应用等,该系列刊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所以,该系列的大部分刊物已经转变为一次文献,但仍有少部分刊物继续坚持原有办刊宗旨与方向,继续出版文摘类期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本系列刊物做全面、深入地分析,获得对其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研究适合中医检索类刊物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电话咨询、发放调查问卷、直接去杂志社访谈、网上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的发展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1出版情况调研分析调研国内医学文摘系列杂志创办、发展的状况,分析各种影响期刊发展的因素。2典型分析选择2-3种有代表性的刊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栏目设置、内容收录、广告安排等方面的特点。3不同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选择发展较好、转为一次文献的期刊和停刊杂志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4文摘刊物与全文数据库相关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代表意义的国内的全文数据库对文摘刊物的冲击;以及对文摘刊物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的分析。5医学文摘发展方向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对中医文摘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18个分册的生存状况:①转为一次文献:从2006年开始,先后共计有10种杂志转为一次文献,同时变更了刊名。他们分别是:2006年5月,《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更名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8月,《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更名为《内科》。2009年更名的共有8种,《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更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更名为《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②停刊及休刊:《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于2002年停刊;《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于2009年休刊1年。③保持原有办刊形式:2009年,《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仍有6种期刊继续编辑、出版、发行,包括:《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期刊转型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的发展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活跃度,文摘型18种期刊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医药研究文献海量增加,仅凭几十页或上百页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收录承载。再有,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越来越全,医疗科研人员更习惯用网络搜寻信息。因此认为,医学文摘类期刊基本上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本系列多数期刊已改为一次性文献,这样,不仅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广告的投放也将十分有益。(3)中医文摘特殊性分析: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摘类期刊,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新的机遇,有利因素和条件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些地区,文摘类杂志还起着图书馆的作用。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问世以来,传统医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当年的发行量,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赖程度,也表明中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可以继续办下去,但要向全(收录信息文献全)、便(检索应用方便)、快(出版周期短)方向发展,向国内外传递我国最新的中医药研究信息,及时报道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服务,为弘扬中医药事业服务。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对全国医学类检索期刊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调研。2.对办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3.对我国中医领域中发展文摘刊物提出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作为检索类刊物可以与中医药类一次文献竞争的对策。
刘春[7](2010)在《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文中研究表明学科跨界是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边界跨越和知识整合的过程。作为科学知识体系演进的重要特征和环节,这一过程为学科蕴蓄着进一步发展的能量,影响着相关学科的未来走势。学科开放、杂糅、交融的跨界图景,要求教育管理学必须厘清其学科发展历程,把握学科的逻辑起点,辨识学科属性,为巩固学科理论体系奠定基础;跳出已有的学科结构划分格局,从新的视角审视结构形态并关注内部分支学科关联情势;自内向外考证推演,探索教育管理学外部、特别是前沿领域的学科跨界活动,真正消解教育管理学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加速其跨学科研究的进程。本文在总结归纳已有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因子分析进一步证实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从教育科学中独立出来,借助管理科学的理论,实现教育学与管理学的融会贯通,具有跨界特性的学科。把关键学者有关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结构论述辅以图示,又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11693篇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及中外25部教育管理学着作为学术文本载体,归纳提炼教育管理学的10大研究主题,并援引这一标准划分学科结构,从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示教育管理学内部分支学科。顺势深入教育管理学内部子域,探索发现主要有学校组织行为管理学、德育管理学、学校领导学、教学管理学、班级管理学、社区管理学、学校管理学、学生管理学等18门分支学科与其形成互涉联系。作为独立学科整体的教育管理学外部学科关联,是在总结学界有关教育管理学关联学科立场观点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即SSCI(1998~2008)5908篇教育管理学相关文献作为原始数据源,通过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呈现的。解图分析的结果表明,教育管理学与外部60种学科(门类)相互联系,这些学科(门类)与教育管理学的关联度分成3个等级,集结成5大学科族,分别对教育管理学构成“内敛度”和“外展度”的影响,它们融合共生,呈现动态平衡的状态。在教育管理学的前沿领域,主要有24门学科与其形成跨界关联,这些学科分成6大学科族,与教育管理学高度关联的多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发现,教育管理学每跨越一门学科的边界,就会更大程度地吸引更多相异学科,聚合成差异融合、优势互补的学科跨界作用力。为了推进前沿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应该采取相应对策,教育管理学必须贯彻开放思想,巩固“教育学”和“管理学”源学科的基础地位,运用多元研究手段,集成关联学科的优势,促进其学科不断发展。
胡德华[8](2009)在《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由于传统学术期刊价格猛涨以及图书馆订阅经费的严重不足,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期刊危机”。为了解决学术期刊危机,国际出版界,学术界、图书情报界、政府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开放存取”(OA)运动,作为OA出版战略之一的开放存取期刊(OA期刊)应运而生。OA期刊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期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得到了传统文摘/索引工具的认可并广泛被文摘/索引工具收录、报道;越来越得到出版商的认同和支持,并积极参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创办、发行和和推广;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和读者的青睐和认同,在学术交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生物医学类OA期刊在保持出版快捷和成本低廉的前提下,能否真正履行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并保持编辑的完整性和期刊高质量是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其学术质量及其评价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目前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较多从引文的角度进行评价研究,较少从网络影响力、学术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研究更少。因此,开展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尤为必要,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研究目的:1.分析生物医学OA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及其学科差异,深入比较生物医学OA期刊与非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优势,探讨免费状态对生物医学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2.探索多种科学、适用、操作性强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计量学指标,筛选出反映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和主要因素;通过区组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探索网络计量学指标应用于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科学性和适用性。3.分析生物医学类OA期刊h指数分布特点,探索h指数在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深入比较它们在评价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找出h指数的优势与弱势;探索相对h指数、g指数、hc指数在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中的意义和作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和适用性;比较WOS与Google Scholar不同统计数据库h指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4.在分析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基础上,从学术质量的内涵出发,提出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框架,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确定,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上述建立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调查分析,掌握目前本课题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动态。2.网上调研法。通过对OA期刊网站,Google Scholar、Alltheweb、AltaVista等搜索引擎,Web of Science、JCR、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数据库,以及PoP软件等收集了400多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相关信息和评价指标数据。3.问卷调查法。设计两轮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进行两轮专家调查,筛选综合评价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与非OA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探索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质量优势;通过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不同排名的比较,探索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科学性和适用性。5.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h指数等理论和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计量学、文献计量学、h指数等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网络影响力和学术绩效。6.统计分析法。通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运用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多种综合评价方法,探索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7.数据库技术与方法。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OA期刊基础数据库》,运用SQL查询分析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8.属性数学理论、联系数学理论以及属性测度法,建立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9.实证验证法。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1.采用影响因子(IF)百分位数排序、即年指数(ImInd)百分位数排序、平均IF、平均ImInd、平均载文量、平均被引频次等指标,对483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从总体上看,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平均Ⅲ百分位数:61.26,中位数:70.42;平均即年指数百分位数:61.75,中位数:68.47。(2)从OA期刊的平均IF和平均ImInd来看,生物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3个学科的平均IF和平均ImInd均显着高于非OA期刊。(3)从各学科环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来看,生物医学、综合性学科OA期刊的IF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均在第60位以上。而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与统计学5个学科OA期刊的IF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均排在第50位以下;地球与环境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2个学科OA期刊的IF平均百分位数和ImInd平均百分位数位于第50~60位之间。(4)从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与非OA期刊学术质量的优势比较来看,除了平均被引半衰期外,其他各指标如平均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平均IF、平均ImInd、平均载文量,OA期刊均比非OA期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其平均优势系数分别为3.15、0.97、0.77、1.13和1.10。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优势日渐丧失,并且OA期刊与非OA期刊学术影响力优势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5)从免费状态对生物医学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来看,2001-2007年,无论是平均IF还是平均ImInd,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均大于完全免费访问期刊(IF:3.228>1.394;ImInd:0.542>0.292),但是它们的增长趋势却正好相反,完全免费访问期刊的平均IF和平均ImInd的增长速率高于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IF:0.122>0.028;ImInd:0 03>0 026)。2.采用网络文献量、网页数、站内链接数、Web引文量、网络影响因子、外部网络影响因子、链接数、外部链接数、IP访问量、PV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11个指标,对483种生物医学OA期刊网络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网络文献量主要集中在0到1000之间,年均网络文献量只有100篇左右。其中100到1000篇的OA期刊303种,占总数(483种)的62.73%,中位数502。但是WOS收摘量是网络文献量的近2倍,平均每一种期刊的WOS收摘量比网络文献量多出近800篇。而OA期刊网页数的分布呈离散趋势,差异性较大。(2)网络引文量主要集中在100~100000,占93.99%;网络引文量的总和、平均数(分别为6760055、13995.9731)均分别高于WOS引文量的总和、平均数(分别为5897869、12210.9089)。(3)总链接数在0-100区间的期刊数较少,为52种,占10.77%,而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在这些区间的期刊数较多,分别为176种和131种,占36.44%和27.12%。总链接数大于100的OA期刊有43 1种,占89.23%,而外部链接数大于100的OA期刊只有307种,占63.56%,内部链接数大于100的OA期刊只有352种,占72.88%。(4)OA期刊网站的外部影响因子分布比较集中,平均外部影响因子仅为0.17,并且其标准差较小。总网络影响因子变异比较大,极差为171.69,标准差为12.08。(5)IP访问量、PV浏览量主要集中于10000以下,分别占总期刊数的95.86%、87.37%。IP访问量、PV浏览量在0-100的期刊较多,分别有127种、102种,分别占28.04%和21.12%。人均页面浏览量主要分布在0~3之间,占93.17%,均数为2.042,标准差为0.7602。(6)网络引文量、网络文献量、网页数、总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外部网络影响因子、IP访问量、PV浏览量9个指标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中等偏弱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0.243、0.243、0.232、0.238、0.230、0.152、0.173、0.128,显着性检验P值均小于0.01(双侧);总网络影响因子(总WIF)、人均页面浏览量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45,0.039。(7)将10个指标综合成四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大于1,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9.619%。3.采用h指数、类h指数、hGS指数,对483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并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h指数频数分布向右倾斜,绝大多数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h指数在5-50之间。h指数大于50的期刊有96种,占19.88%。h指数缺乏唯一性,一个h指数对应一种期刊的只有14种,其他都是一个h指数对应多种期刊,如h指数为5,有10种,h指数为7,有20种,h指数为14,有23种。并且h指数越低,对应的OA期刊越多。(2)生物医学类OA期刊2003-2007各年、总h指数与被引频次呈正相关(P<0.01),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0.775,0.769,0.750,0.751,0.777,并且均在0.01水平存在显着相关性;与载文量呈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545、0.545、0.537、0.539、0.551;总h指数与平均被引率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0;总h指数和影响因子之间呈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8。(3)采用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聚类的结果主要集中在D等,占93%左右,而其它3等(A、B、C)合计仅占7%。采用h指数聚类的结果较为科学合理,A、B、C、D4等的期刊数分别占0.4%、7.7%、29%、62.9%,其聚类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4)h指数排名与被引频次排名、载文量排名、平均被引率排名、IF排名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764、0.830、0.882;由此可见,h指数与被引频次、IF、平均被引率密切相关。(5)在类h指数中,相对h指数五年总和排名前6位的都是综述性期刊,其次是一些小型优质的非综述性的期刊,特别是近年创办的OA期刊,排名都有显着的上升。大部份期刊的相对h指数随时间后移呈现出递减趋势,少部分期刊的相对h指数呈波动变化较大。g指数都高于h指数,并且g指数和h指数对期刊的排名基本保持一致,并且解决了h指数缺乏区分度和灵敏度的问题。hc指数更能反映期刊的当前影响力和活跃程度。(6)483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中,有330种hGS指数高于hWOS指数,平均提高了6.58。只有43种OA期刊的h指数不变。110种OA期刊的hGS指数低于hWOS指数,平均下降了6.53。从总体上看,hGS指数高于hWOS指数,平均提高了3.01。hGS与hWOS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67。hGS、hWOS与2007年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78,两者相差较小。4.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两个方面建立了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验证。(1)从学术含量、学术影响力、网站丰余度、网络影响力和学术绩效五个方面筛选出了20个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采用Saaty氏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一套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仅包括量效指标如发文国家地区广度、权威数据库收摘量、网络文献量、站内链接数、IP访问量等,而且包括质效指标如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被引频次等,还包括量效、质效综合指标如h指数、g指数等。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学术含量、学术影响力、网站丰余度、网络影响力和学术绩效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不仅包括来自于OA期刊本身的指标,如影响因子等,而且包括来自于OA期刊网站的指标,如外部网络影响因子等,还包括来自两者综合所表现出来的绩效指标,如h指数等。并且所有指标数据来源广泛且均可量化,标准化。因此,该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2)将属性数学理论和联系数学理论有机结合,提出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20个指标的单指标分级标准,构建了100个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阐述了该模型的实现过程,论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3)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随机抽取的10种OA期刊进行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和属性联系数综合评价序位和等级划分,并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序位结果进行比较。实证表明,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序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单指标IF评价相比,该评价体系能揭示更丰富的系统结构信息,因而该评价结果更客观、科学、全面。研究结论:1.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从整体上看,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仍在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些学术影响力较大的OA期刊。(2)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存在学科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生物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3个学科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均超过了非OA期刊。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与统计学6个学科OA期刊与非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差别不大。就具体学科而言,OA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3)生物医学OA期刊较非OA期刊有较强的优势,即OA对期刊学术质量具有正向促动作用,有助于提高OA期刊的质量。但是这种OA优势正在日渐丧失,并且呈现明显的学科差异。(4)完全免费访问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较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低,但是其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增长率却高于非完全免费访问期刊。这表明完全OA出版模式比非完全OA出版模式更能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2.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生物医学类OA期刊文献的网络化程度偏低(主要是非完全OA期刊)或者尚未完全被搜索引擎收录和揭示(完全OA期刊),并且OA期刊网站建设规模参差不齐。(2)生物医学类OA期刊因为具有OA优势,更容易获得大量非ISI收录期刊的引文,所以能获得更多的网络引文。因此,网络引文更适用于OA期刊的网络影响力评价。(3)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站因期刊OA特性而产生较大的网络影响力,获得较多的链接数和较大的网络影响力;但是外部网络影响力和内在结构完备性有待进一步加强。(4)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IP访问量、PV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均偏低。因此,要增加OA期刊的访问量、浏览量和网站粘度,OA期刊应该加强自身学术质量建设、网络建设,同时加强宣传,促使科研人员经常访问和利用这类学术期刊,获取其中信息或在其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5)网络引文量、网络文献量、网页数、总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外部网络影响因子、IP访问量、PV浏览量9个指标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中度或低度相关性,可以作为生物医学类OA期刊质量评价指标。而总网络影响因子、人均页面浏览量与期刊的学术质量没有直接的关联。(6)网络引文量、网络文献量、网页数、总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站内链接数、外部网络影响因子、总网络影响因子、IP访问量、PV浏览量10个网络计量学指标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而人均页面浏览量与其他任一网络计量学指标均不存在相关性,加之它的区分度较小,因此,人均页面浏览量不宜作为OA期刊网络影响力的评价指标。(7)从4个方面综合各指标对评价值的影响,第一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网页数、链接数、外部链接数和站内链接数;第二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IP访问量和PV浏览量;第三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网络引文量和网络文献量;第四主成分的决定因素是外部WIF和总WIF。各主成分是各评价指标的线性组合,根据其贡献率,计算其综合得分,才能对OA期刊网络影响力进行排序和评价。3.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从h指数评价来看,目前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整体学术绩效质量中等偏上。h指数适用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但区分度和灵敏度不够,利用h指数进行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结果相同时,需要增加其他指标进行区分。(2)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弥补了后者的不足,并且和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相结合,优势互补,从不同角度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的学术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3)类h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指数的不足,相对h指数提高了对综述性期刊、小型优质期刊和新创刊期刊的评价,揭示了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的稳定性和活跃性,但是不宜作为一项独立的OA期刊评价指标。g指数在评价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方面具有和h指数类似的效力,克服h指数区分度和灵敏度不够等缺点。hc指数比h指数更能反映期刊的当前影响力,可以作为h指数评价的重要补充。(4)hGS指数与hWOS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hGS指数比hWOS指数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可以作为hWOS指数的替代或补充。因此,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进行h指数评价时,应充分注意统计源数据库所收录范围、文献类型、数量、搜索机制等因素对h指数的影响。4.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一套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客观,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2)将属性数学理论和联系数学理论应用于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客观、有效,应用、可行,为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分级评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3)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随机抽取的10种生物医学类OA期刊进行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和属性联系数综合评价序位和等级划分,实证表明,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TOPSIS法序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单指标IF评价相比,该评价体系能揭示更丰富的系统结构信息,因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科学、全面。因此,该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陆金国[9](2007)在《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综合运用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等方法,通过收集整理1956~2005年以来50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相关文献,统计分析这些文献特征,包括论文数量、作者合着率、重要文献源、主要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作者论文量分布、研究关注热点及发展趋势等,从文献角度,考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现状及未来。通过对这些文献的解读,了解其内涵,发掘其创见,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情报导向。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一、“专题文献研究现状”,是对专题文献研究及医学专题文献研究状况的综述;二、“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尽可能地收集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确定的核心医学类杂志上有关中西医结合的相关文献及国外相关文献,利用Excel表对所有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本研究共收集到题录相关文献7668篇,其中有45篇未查到原文;文献整理内容包括以下字段:题名、作者、合作者数量、作者单位、合作单位数量、单位所属地区、论文被引次数、作者被引次数、所引参考文献总数、刊名、期刊出版年、刊被中西医结合文献所引次数、文献类型、资助情况、主题标引等。三、“研究结果及分析”,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1.中西医结合学科目前处于文献量呈指数增长的学科大发展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文献增长都比较缓慢,至90年代尤其是1999年相关文献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直到2005年的文献年增长量都是比较大的。2.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科研合作势头较好,但合作度普遍较低,以2~3人之间的小范围合作为主。3.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重要文献源主要是中医药类杂志,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陕西中医》、《四川中医》、《新中医》;其重要的研究机构,以中、西医高等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等;在该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包括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院士,他们引领着中西医结合学的发展;在对各地区影响力分析方面,以经济较发达、文化氛围较浓厚的地区,中西医结合研究力度较大。4.从论文作者量分布来看,中西医结合研究相对稳定的作者群还没有完全建立,该研究的核心作者人数还需增加,核心作者的论文增均产出率有待提高;进一步说明该研究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作者队伍和研究选题离散性较大。5.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上,以临床应用型研究居多,理论研究偏少。总的来说,通过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文献量不断增长,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期刊,并有一批重要的研究队伍,但在研究方向上,仍以临床为主,还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以提高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段咏慧[10](2005)在《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及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附国内外着名医学期刊及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之日渐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时代已经并将继续对期刊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科技期刊已经从传统的纸媒发展为数字化期刊,其形式从最初的软盘、CD-ROM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网络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医学期刊网络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全球的生物医学期刊纷纷上网,提供了比传统纸本杂志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智能的服务,如成立于1995年的英国医学杂志(BMJ)网站已成为生物医学网站的典范。而我国的生物医学科技期刊网络化刚刚起步,作为网络化重要内容的网站建设也是如此。 目前,此类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多集中于网络化前景的展望和网络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少数报道了成功的案例,但对现有的生物医学期刊网站现状
二、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阿片类镇痛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系统性评价以及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评价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新型与传统型阿片药物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1.1 研究类型 |
2.1.2 研究对象 |
2.1.3 干预措施 |
2.1.4 结果指标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文献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3.3 Meta结果分析 |
3.3.1 术后镇痛效果 |
3.3.2 术后镇静效果 |
3.3.3 术后不良反应 |
4 结论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围术期患者免疫影响的系统性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1.1 研究类型 |
2.1.2 研究对象 |
2.1.3 干预措施 |
2.1.4 结果指标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文献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3.3 Meta结果分析 |
3.3.1 术后镇痛效果 |
3.3.2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白介素-6(IL-6)含量 |
3.3.3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的含量 |
3.3.4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 |
4 结论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围术期患者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PCIA的镇痛效果与免疫保护的系统性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1.1 研究类型 |
2.1.2 研究对象 |
2.1.3 干预措施 |
2.1.4 结果指标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文献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3.3 Meta结果分析 |
3.3.1 术后静息期镇痛效果 |
3.3.2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含量 |
3.3.3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白介素-6(IL-6)含量 |
3.3.4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的含量 |
3.3.5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 |
3.3.6 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4 结论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围术期患者免疫抑制的影响和镇痛药应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横断面研究 |
2.1.1 一般资料 |
2.1.2 观察指标 |
2.1.3 统计学方法 |
2.2 风险因素分析 |
2.2.1 一般资料 |
2.2.2 观察指标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病例对照研究 |
2.3.1 一般资料 |
2.3.2 观察指标 |
2.3.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横断面研究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家族史 |
3.1.4 吸烟 |
3.1.5 饮酒 |
3.1.6 中性粒细胞 |
3.1.7 白细胞 |
3.1.8 镇痛药 |
3.2 风险因素分析 |
3.2.1 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 病例对照研究 |
3.3.1 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2 镇痛药与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OR值及其95%CI |
4 结论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本论文创新性自我评价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灰树花多糖联合维生素C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与自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Ⅰ 缩略词表Ⅱ 缩略词表Ⅲ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1.1 肝癌的研究现状 |
1.2 中药及植物提取物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
1.3 灰树花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
1.4 灰树花多糖抑瘤效应的机制研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灰树花多糖抗肿瘤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研究背景 |
二、方法 |
2.1 数据获取 |
2.2 数据处理及软件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三、结果 |
3.1 历年发文数量 |
3.2 频次最高的前20位关键词 |
3.3 关键词网络关系分析 |
3.4 发文最多的前10位期刊 |
3.5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灰树花多糖抑瘤效应中凋亡作用的Meta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筛选 |
1.3 数据提取 |
1.4 软件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二、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3 Meta分析结果 |
2.4 灰树花多糖对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 纳入文献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灰树花多糖联合维生素C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二、实验方法 |
2.1 灰树花多糖的提取与检测 |
2.2 SMMC-7721细胞的培养 |
2.3 MTT法检测GFP与VC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 等效线图解法分析 |
2.5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
2.6 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周期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技术路线 |
三、实验结果 |
3.1 提取出的灰树花多糖含量检测结果 |
3.2 MTT法检测结果 |
3.3 等效线图解法分析结果 |
3.4 细胞凋亡率检测结果 |
3.5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灰树花多糖联合维生素C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和自噬的分子机制 |
一、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二、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用药后细胞形态学观察 |
2.3 细胞凋亡荧光染色 |
2.4 MDC染色检测 |
2.5 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
2.6 相关自噬蛋白表达 |
2.7 内参蛋白Western Blotting实验 |
2.8 Caspase活性检测 |
2.9 统计学分析 |
2.10 技术路线 |
三、实验结果 |
3.1 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观察 |
3.2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 |
3.3 MDC染色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中自噬泡 |
3.4 Bcl-2、Bax、PAPR、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 |
3.5 caspase 活性检测 |
3.6 Beclin-1、LC3、Akt、p-Akt蛋白表达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局限性与不足 |
四、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3)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数据来源 |
2. 文献选取标准及分析方法 |
2.1 文献选取 |
2.2 文献处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冠心病 |
3.2 高血压 |
3.3 心律失常 |
3.4 心力衰竭 |
3.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4. 讨论 |
4.1 冠心病 |
4.2 高血压 |
4.3 心律失常 |
4.4 心力衰竭 |
4.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结论 |
附录1 全文表索引 |
附录2. 全文图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滋水涵木治法的源流考究 |
1 滋水涵木法的内涵 |
1.1 诸家解释 |
2 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滋水涵木法的历史沿革 |
2.1 肝肾关系 |
2.2 滋水涵木治法与乙癸同源的关系 |
2.3 滋水涵木法的历史发展沿革 |
3 滋水涵木治法的外延 |
3.1 养血滋阴法 |
3.2 滋阴温肾法 |
3.3 养阴柔肝法 |
3.4 滋阴清热法 |
3.5 滋阴潜阳法 |
3.6 常用药物 |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
4.1 湿毒外侵,伏邪而发病 |
4.2 正气内乏,致邪气留恋 |
4.3 肝失疏泄,久病累及肾 |
5 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医治法学方面的应用 |
1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
1.1 循证医学概念 |
1.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
1.3 Meat 分析的概念及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
2 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学 |
2.1 循证医学与中医治法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
3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滋水涵木法研究的可行性 |
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
3.2 实际上的可行性 |
4 循证医学运用于中医理论的现状 |
5 小结 |
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试验的纳入标准 |
1.2 检索来源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2 评价方法与内容 |
2.1 评价方法 |
2.2 资料及数据的分析 |
结果 |
1 资料收集 |
2 研究类型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措施见附录 |
2.3 试验报告的结局指标 |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滋补肝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2 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3 补肝肾健脾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5 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1 滋补肝肾方药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2 滋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3 补肝肾健脾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2 对结论影响的多方因素 |
2.1 方法学质量因素 |
2.2 发表性偏倚 |
2.3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和临床异质性 |
2.4 反映结局的不同效应量的确定 |
3 深化发展,继续完善 |
3.1 对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方法学上的改进 |
3.2 中医治法学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紧密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格局 |
1.1.2 以科学计量学方法研究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1.2.1 药品监管领域里的学术研究 |
1.2.2 对于医药学领域和制药企业科研活动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的逻辑框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2.1.1 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和《医学主题词表》(MeSH) |
2.1.2 指代药品监管领域的MeSH主题词:"Legislation,drug" |
2.1.3 数据的第二个来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 |
2.1.4 数据的第三个来源:综合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 |
2.2 研究方法 |
3 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在该领域文献主题中的体现 |
3.1 数据和方法 |
3.2 属于"化学物质和药物"类的主题词 |
3.2.1 属于子类别D03的主题词 |
3.2.2 属于子类别D27的主题词 |
3.3 属于"评价研究"类的主题词 |
3.4 属于"医疗保健的经济和组织"类的主题词 |
3.5 属于"人类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现象"类的主题词 |
3.5.1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3.5.2 "Government Agencies"(政府机构) |
3.5.3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国际合作) |
3.5.4 "Crime"(犯罪) |
3.6 本章小结 |
3.7 讨论:尝试对MeSH倒树形结构进行补充和修正 |
4 药品监管领域知识构成的多学科参与:领域整体层次 |
4.1 各学科参与程度的计量:领域整体的学科构成 |
4.1.1 数据和方法 |
4.1.2 基于期刊主题词的分析 |
4.1.3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确定学科构成中各学科的地位 |
4.1.4 本节小结 |
4.2 多学科参与的间接体现:领域整体的学术基础 |
4.2.1 数据和方法 |
4.2.2 每个时段参考文献的聚类分析 |
4.2.3 每个时段各个聚类所含文献的平均年龄 |
4.2.4 整个演化过程中的关键文献 |
4.2.5 本节小结 |
4.3 药品监管中的概念在学科之间的扩散 |
4.3.1 数据和方法 |
4.3.2 "黑框警示" |
4.3.3 "临床试验中的利益冲突" |
4.3.4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药品监管领域知识构成的多学科参与:分支领域层次 |
5.1 数据和方法 |
5.2 药品审批 |
5.2.1 药品审批领域学术文献的主题 |
5.2.2 药品审批领域的学科构成 |
5.3 药品销售后监督 |
5.3.1 药品销售后监督领域学术文献的主题 |
5.3.2 药品销售后监督领域的学科构成 |
5.4 药品超标签使用监管 |
5.4.1 药品超标签使用监管领域学术文献的主题 |
5.4.2 超标签使用监管领域的学科构成 |
5.5 药物滥用控制 |
5.5.1 药物滥用控制领域学术文献的主题 |
5.5.2 药物滥用控制领域的学科构成 |
5.6 基本药物监管 |
5.6.1 基本药物监管领域学术文献的主题 |
5.6.2 基本药物监管领域的学科构成 |
5.7 药品价格监管 |
5.7.1 药品价格监管领域学术文献的主题 |
5.7.2 药品价格监管领域的学科构成 |
5.8 比较与小结 |
5.8.1 各个分支领域学术文献主题的异同点 |
5.8.2 各个分支领域学科构成的异同点 |
6 药品监管领域参与机构的多元化 |
6.1 数据和方法 |
6.2 中国和美国药品监管领域多元参与程度的差别 |
6.3 从多元参与局面看美国药品监管体制所处的社会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讨论 |
7.1 构建及保持成功的药品监管体制所需的根本性因素 |
7.2 建议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1 与学科发展同步 |
1.1.2 维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1.1.3 适应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发展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刊物调研 |
1.3.2 办刊情况 |
1.3.3 典型案例分析 |
1.3.4 文摘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的探讨 |
1.3.5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方向的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1.4.1 电话咨询 |
1.4.2 问卷调查 |
1.4.3 去杂志社访谈 |
1.4.4 网上文献数据库调查 |
1.4.5 会议座谈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专家咨询法 |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 国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1 美国《化学文摘》的发展概况 |
2.1.2 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的发展概况 |
2.2 国内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2.1 国内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研究情况 |
2.2.2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的发展概况 |
2.3 对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发展的综合评述 3 调研方法实施情况 |
3.1 刊物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 |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 |
3.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 |
3.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
3.3 直接去杂志社访谈 |
3.4 对文献数据库进行调查 |
3.5 会议座谈 4 研究工作主要结果 |
4.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历史 |
4.1.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名称 |
4.1.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创刊年,见表9 |
4.1.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主管单位及主办单位 |
4.1.4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语种 |
4.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现状 |
4.2.1 已经更名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计10种 |
4.2.2 2002年停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3 2009年休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4 2009年继续保留《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名的杂志有6种 |
4.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入选全文数据库情况 |
4.4 调查问卷回复情况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5.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
4.5.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
4.5.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 |
4.5.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
4.5.5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
4.5.6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
4.5.7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
4.6. 对文献数据库的初步调查 |
4.7. 会议座谈 5 对策研究 |
5.1.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现存状况分析 |
5.2.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发展方向探讨 |
5.2.1 在内容上力求"全、便、快" |
5.2.2 加强人才管理与开发,提高期刊质量 |
5.2.3 加强网站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读者意见调查表 |
附录3:《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7)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1 教育学和教育家 |
1.1.2 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 |
1.1.3 跨学科、教育管理学学科结构和教育管理学学科关联 |
1.2 选题背景、依据和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依据 |
1.2.3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外教育管理学相关研究的概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1 思路框架 |
1.4.2 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 教育管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
2.1 教育管理学在西方的萌发创生 |
2.1.1 教育管理学的创生时间 |
2.1.2 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管理学探源 |
2.2 教育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演进历程 |
2.2.1 教育管理学科研究进程的三阶跃迁 |
2.2.2 宏观分野的教育管理学百年之旅的历史分期 |
2.2.3 微观分野的教育管理学跨越世纪的进展趋势 |
2.3 教育管理学在中国的铺展路径 |
2.3.1 教育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 |
2.3.2 教育管理学独立成科的发展历程 |
2.3.3 教育管理学学术研究管窥:量化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和学科结构 |
3.1 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 |
3.1.1 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
3.1.2 教育管理学的现实定位 |
3.1.3 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的辨识 |
3.2 教育管理学学科结构 |
3.2.1 多维视野的教育管理学学科结构 |
3.2.2 基于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学科结构的新审视 |
3.2.3 教育管理学内部分支学科关联的可视化探索 |
3.3 本章小结 |
4 作为学科整体的教育管理学外部学科关联 |
4.1 教育管理学外部学科关联的研究意义 |
4.2 教育管理学外部关联学科的代表性见解 |
4.3 教育管理学外部关联学科的可视化探索 |
4.3.1 外部关联学科的确定 |
4.3.2 外部关联学科族 |
4.3.3 外部关联学科图谱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教育管理学前沿领域学科关联的深入思考 |
5.1 探索前沿领域的研究设想 |
5.2 基于突现文献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关联 |
5.2.1 教育管理学的关联学科聚类 |
5.2.2 教育管理学的关联学科网络 |
5.3 教育管理学前沿领域的判定 |
5.4 教育管理学前沿领域的学科关联动态 |
5.4.1 前沿领域的主要关联学科和学科关联度 |
5.4.2 前沿领域的学科关联图谱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录B 25部教育管理学着作的遴选说明 |
附录C 学科关联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前言 |
第一章 开展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国内外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述评 |
2.1 国外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述评 |
2.2 国内OA期刊学术质量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意义 |
第四章 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一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OA引文优势研究 |
1.2.2 OA引文优势的学科差异比较 |
1.2.3 OA引文优势的动因探析 |
1.2.4 OA引文优势的争议 |
1.2.5 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引文评价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与本章研究目的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评价指标 |
1.4.3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1.4.4 OA期刊免费状态的收集 |
1.5 结果与分析 |
1.5.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总体分析 |
1.5.2 生物医学类与其他学科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差异 |
1.5.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优势分析 |
1.5.4 免费访问模式对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 |
1.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 |
2.1 引言 |
2.2 相关研究 |
2.2.1 网络引文与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 |
2.2.2 网络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与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 |
2.2.3 点击量(浏览量)、访问量、下载量与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 |
2.3 问题的提出和本章研究目的 |
2.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4.1 研究对象 |
2.4.2 评价指标 |
2.4.3 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计量学指标区组分析 |
2.5.2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5.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主成分分析 |
2.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2.1 国外学术期刊质量h指数评价研究述评 |
3.2.2 国内学术期刊质量h指数评价研究述评 |
3.2.3 不同统计源对h指数影响的研究述评 |
3.3 问题的提出与本章研究目的 |
3.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评价指标 |
3.4.3 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4 数据收集时间 |
3.5 结果和分析 |
3.5.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h指数的分布特征 |
3.5.2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3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4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聚类分析 |
3.5.5 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对OA期刊的排名分析 |
3.5.6 类h指数对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 |
3.5.7 不同统计源的h指数对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的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述评 |
2.1 国外着名检索系统选刊评价体系 |
2.2 我国期刊评价现状 |
2.3 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的目标 |
第四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OA期刊质量与学术质量 |
4.2 OA期刊学术质量的系统分析 |
4.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
4.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分析 |
4.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7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五章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理论基础 |
5.2 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6.1 评价对象 |
6.2 评价指标体系 |
6.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6.4 计算二级指标单指标属性测度 |
6.5 计算一级指标及总指标的综合属性测度,并表示成五元联系数 |
6.6 属性联系数识别分析 |
第七章 讨论与分析 |
7.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 基于属性数学与联系数学的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八章结 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总结与展望 |
第一章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本论文主要结论 |
2.1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 |
2.2 生物医学类OA期刊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 |
2.3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绩效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 |
2.4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三章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四章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3-1 2003-2007历年h指数及总h指数及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数据 |
附表3-2 类h指数相关数据及其排名 |
附录 |
附录一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生物医学类OA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确定调查表(第二轮) |
附录三 20个二级指标的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
(9)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专题文献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四部分 启示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及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附国内外着名医学期刊及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英文缩略词表 |
2.综述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
四、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阿片类镇痛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系统性评价以及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评价与临床研究[D]. 左思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2]灰树花多糖联合维生素C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与自噬的研究[D]. 赵霏. 兰州大学, 2016(08)
- [3]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文献计量分析[D]. 王梓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 [4]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D]. 马红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5]药品监管的多元参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D]. 李小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
- [6]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D]. 魏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2)
- [7]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D]. 刘春.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8]生物医学类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 胡德华. 中南大学, 2009(02)
- [9]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D].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10]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及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附国内外着名医学期刊及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D]. 段咏慧. 第一军医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