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力”——对建党80周年宣传工作的思考

聚焦“实力”——对建党80周年宣传工作的思考

一、把功夫下在“强势”上──对建党80周年宣传发挥立体优势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洲[1](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刘华超[2](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荷叶[3](201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蒙古族人民的儿女,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精心培养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我自幼至今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我深深地热爱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等教育职业和养育了自己的家乡。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感恩心理,驱使着我不断地追求事业的进步和人生的完善,激励着我有志于为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和谐与美丽的家园"尽一份义务。因此,在我荣获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支持,实现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愿望后,尽管由于我是蒙语授课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汉语言、导师为汉族教师等,使我的学习和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但我始终在尽最大努力克服着汉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利用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基础、比较熟悉蒙古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优势,选择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这样一个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题目进行研究,并作为我的学位论文选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是否和谐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深入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对于深化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国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口众多的多民族融合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是国家整体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认识和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实质探求和思考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对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不仅是值得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而且是值得重视的重要理论与学术视角。具体来说,本论文是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原哲里木盟)为主要代表的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展实际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地理等因素悠久复杂,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参差不齐,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城乡结合区、边境区等区域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类型特征鲜明。通辽市不仅是全国、全自治区蒙古族人口聚居比例最大的地区,并且兼有蒙古族聚居区历史与地理诸多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类型,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少数民族聚居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尤其在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着进步,但是,距离党中央"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想往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加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强大支撑的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本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基本内容,尝试性地从通辽市这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比较全面地探析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比较系统地探寻蒙古族聚居区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问题、增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支撑的主要对策,比较务实地回答在蒙古族聚居区怎样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积极建议。全文由引言、五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主要是介绍和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价值,评述目前与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基本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介绍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理解和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原则及价值,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价值等。第二章主要是追溯和梳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社会观念、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和谐社会思想等。第三章主要是考查和概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以通辽市作为蒙古族聚居区的典型区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指出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和概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存主要问题的根源。集中剖析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限制、政治发展进程比较缓慢、文化发展创新活力比较薄弱以及先进文化打造和作用不充分等障碍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因素。第五章主要是提出和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解决发展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明确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经济指向、加强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推进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文化塑造等。

冷俊[4](2015)在《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面前,这些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我们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形成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使党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总结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生机和活力。本文从党建理论创新的基本概念、提出与丰富入手,在分析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创新、组织建设理论创新、作风建设理论创新、制度建设理论创新、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创新等五个方面。最后,考察了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和实践价值,总结创新的经验,发现创新的规律,用以党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唐秀明[5](2009)在《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如何在“三个面向”指引下,通过创新高校德育运行机制来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第一部分对“三个面向”的深刻内涵,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目标模糊、观念落后、内容滞后、方法缺乏时代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高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高校德育没能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第二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德育运行机制;接着就高校德育运行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以及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晰了机制的运行不畅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机制各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关系,要想高校德育运行机制能够积极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其要素进行优化,并在处理好要素内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其内部子机制进行创新优化;最后通过分析“三个面向”同高校德育及其运行机制的关系,指出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创新要以“三个面向”为基础。论文的最后是创新优化德育运行机制,首先对高校德育运行的目标要素、主体要素、环境要素、动力要素和控制要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接着在分析要素内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内部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等子机制创新优化。

齐艳民[6](2008)在《一汽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强烈地感受着文化的强大作用。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还是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的变革,也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兴衰,无不充盈着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管理角色,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中得到了大发展,目前已成为年产各类汽车近千万辆的国家支柱产业。在此过程中,一汽等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已成为规模大、产品门类多、经济成分多元、生产基地多且分布广的大型复杂企业,由此也面临着较大的管理难度,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具有相对一体化的企业文化,并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已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研究我国汽车行业和汽车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一汽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共性问题,如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不很清晰,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有限等等,因而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本人在一汽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使我有机会零距离体验企业文化,感悟文化管理,体会到了一汽文化的优秀方面,也感觉到了现在的文化力不很强和面对未来企业文化适应性方面的不足,故此选择了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作为论文研究内容。本文在深入分析文化、企业文化相关基础理论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回顾了一汽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在此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发展状况,提出了在一汽发展战略下的经营管理理念设计、一汽汽车品牌文化建设等对策。

王永杰[7](2007)在《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面临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程序实现法治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的司法程序却同时暴露出“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这一二律悖反现象。前者表现为法律实施缺乏权威、程序违法缺乏制裁;后者表现为法律不够完善、程序不够完整,背后是程序异化下的司法潜规则盛行,这在刑事司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潜规则很难随着法律修改而根本消除,甚至会具有更强的免疫力,其危害也更为直接和严重,因此,需要充分关注这一问题。与之相关的冤案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内的司法难题,更是人类的司法难题;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减少冤案、维护法律实施、促进司法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以冤案的产生(事实异化)与程序违法和缺陷(程序异化)的关系为主线,运用法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冤案的内在机理、抑制冤案发生的程序制度设计、程序异化如何回归价值本位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为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理论创新主要在于以法社会学为理论背景,着眼于冤案的社会结构,从程序异化—事实异化这一主线入手,研究冤案的运行机理及其与程序异化—事实异化的辩证关系,以冤案为视角论述程序正义的必要性与改造途径,程序对于法官职业化、法官中立的刺激作用,诉讼模式的闭合性与开放性,证据规则与自由心证、证据裁判之关系,二审救济功能的改造等;同时引入和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新概念:借鉴“异化理论”和“程序异化”,提出“事实异化”的概念;引入自然化认识论这一证据法的认识论,对实事求是的认识论进行法学视野下的反思;借鉴“案件的社会结构”理论,提出“冤案的社会结构”、“致冤的社会结构”、“伸冤的社会结构”、“伸冤话语权”、“冤案的免疫机制”和“冤案的自我恢复机制”等概念,运用系统论提出“刑事司法系统论”、“刑事司法和谐论”等概念。方法创新表现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收集关于冤案的原始资料(对冤案发生地的司法部门、当事人和律师进行访谈,查阅历史上冤案的档案资料等),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结合法学规范研究,论述宪法与刑事司法互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契合,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等重要问题。总之,以程序异化—事实异化的范式为主线,以冤案为样本,以案件的社会结构为切入点,运用法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冤案所折射的异化本质,具有某种开拓性和创新性。

夏桂华[8](2006)在《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崭新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与世界融合,我国高等教育受到新的挑战。我国高校能否抓住机遇,科学定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办学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论文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将定位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相结合应用于高校的探索,给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对于我国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对基于层次定位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阐述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等高等教育有关理论,以及定位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战略管理理论,明晰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特点。其次,论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各阶段发展状况的回顾,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阶段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第三,论文对我国高校层次定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在借鉴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高校分类定位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与我国通行的高校分类定位思想的比较分析,明确了高校层次定位的内涵及功能,提出了高校层次定位的原则,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层次定位的影响因素。第四,论文对我国高校的层次定位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高校层次定位评价指标进行遴选,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层次定位评价模型,并选取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作为样本,用其2004年的数据进行高校层次定位评价的实证分析。第五,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及对策研究。论文综合BP神经网络的评价思想和熵值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BP神经网络—熵的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对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层次定位的识别评价,并根据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层次定位的结果,进行相应的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实证研究,进而提出提高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王丽红[9](2005)在《语文教育大讨论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本项研究的定位是:第一,尽可能详尽地搜集大讨论的原始材料,对其综合比较,做一个全景式的回顾和鸟瞰,录以存档,留下这段历史;第二,对这些材料内容进行归纳透视,由表及里,对这场大讨论本身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反思,揭示讨论各方的立场、观念的差异和冲突。 本研究认为,这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批评与辩护期(1997—1998);第二阶段,学术讨论与思想批判期(1999—2000);第三阶段,学科建设与讨论期(2001—2002)。我的研究结论是:这是一场由外而内、从下到上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它所揭示的语文教育问题的深刻性、危害的严重性、普遍性,以及参与人员之广泛,社会关注之热切,时间持续之长久,在整个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从实质上说,这是一场语文教育的性质之争、观念之争,是“人文论”对“工具论”观念及其危害的强烈抨击。是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次“人本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大讨论,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教育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若干次激烈的大讨论,但只有这一次“工具论”与“人文论”的大讨论才真正逼近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通过大讨论,确定了“人文性”在语文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初步开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风气。通过大讨论,推动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修订,促进了教材改革、中考和高考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足是:仍然没有澄清“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同时考试制度改革的研讨也有待深入。

杨宁[10](2004)在《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因特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正以指数增长方式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上网人数和上网计算机数反映出这个国家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繁荣程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03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到2300万。而2003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580万和1613万,短短的四个月内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分别比今年上半年增加21%和30%。现在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因特网相联,每过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的使用者加盟。与此同时,网上信息也在高速发展,以www方式提供的信息平均每过53天就翻一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大的报纸日均页面访问量均在300万以上。因特网已渗透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 面对日益庞大的中国上网人群,网络上使用中文和内涵中华文化的网站需求日增。“由于拥有13亿庞大人口,中文终将成为网际网路上的主流语文。”中国现存的多数网站大都是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这一方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新闻业务等方面问题,给新闻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就国内新闻媒体自办或联合创办的新闻网站、以报导新闻为主业的商业网站的管理问题,本文采用了规范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网络媒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体的特点出发,分析目前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赢利模式,预测新闻网站的发展方向,并对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找出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提出适合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对策。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北青网际公司的发展状况,设计出国内新闻网站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验证得出合理的新闻网站发展模式。 训一究表明:新闻网站要真正成为有公信力的大众传媒,必须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必须改变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必须严格培训从业者的素质;必须按新闻规律的要求和网络传播的特性来经营,提高网络新闻产品质量。通过对北青网际的研究,在分析新闻网站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设计评价新闻网站发展绩效的指标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新闻网站包括两个方面的网站,一类是新闻媒体建立的网站,即新闻单位建立或新闻单位联合创办的新闻网站(包括报纸、)’一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等媒体所创办或联合创办的网站);另一类是指非新闻媒体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即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的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关键词:新闻网站发展模式指标体系

二、把功夫下在“强势”上──对建党80周年宣传发挥立体优势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功夫下在“强势”上──对建党80周年宣传发挥立体优势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4.1 核心观点
        1.4.2 创新点
        1.4.3 重点及难点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3.2.5 经验教训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4.1.1 对党绝对忠诚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2.2 坚定理想信念
        4.2.3 干群平等
        4.2.4 不谋私利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4.3.3 任人唯贤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4.4.1 注重实绩
        4.4.2 突出胜任力
        4.4.3 注重实践锻炼
        4.4.4 强调斗争精神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4.5.1 密切联系群众
        4.5.2 理论联系实际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4.6.1 模范遵守纪律
        4.6.2 自觉接受监督
        4.6.3 实行问责制度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5.2.6 干部权责一致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一、政党与执政党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党的执政理念
        二、党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执政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相关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现状
        (二) 关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概念
        (一) 社会
        (二) 和谐
        (三) 和谐社会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民主法治"的社会
        (二) "公平正义"的社会
        (三) "诚信友爱"的社会
        (四) "充满活力"的社会
        (五) "安定有序"的社会
        (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以人为本"
        (二) 坚持"科学发展"
        (三) 坚持"民主法治"
        (四) 坚持"改革开放"
        (五)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价值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思想内涵
        (二)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
        (三) 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四) 提供了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 "和谐"概念与哲学阐释
        (二) "和谐"观念的逻辑层次内涵
        (三) 理想状态的和谐社会轮廓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 西方哲学中的"和谐"观念
        (二) 政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三) 现代科技文化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 社会生产有计划和统一管理
        (二) 社会成员具有平等的人权
        (三) 人的发展实现了自由发展
        (四) 社会的福利得到充分保障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 社会系统各要素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二) 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前提条件
        (三)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 "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和最佳模式
第三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概述
    一、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自然简要情况
    二、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一) 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着
        (二) 生活、生产水平日益改善
        (三) 特色产业优势初步形成
        (四) 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提升
    三、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问题
        (一)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二) 政治心理不够成熟
        (三) 收入差距比较明显
        (四) 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五) 民族问题依然存在
第四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蒙古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源剖析
    一、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限制
        (一)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二) 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三) 抗灾自救能力薄弱
        (四) 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五)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政治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
        (一) 民众思想观念较为保守
        (二) 基层民主意识较为落后
        (三) 基层政府信用令人堪忧
        (四) 党的基层组织能力不强
    三、文化发展的创新活力不足
        (一) 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二) 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不够
        (三) 文化发展动力源泉开发不力
        (四) 先进文化打造和作用不充分
第五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对策
    一、明确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经济指向
        (一) 大力发展区内经济建设
        (二) 加快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三) 积极推动农牧业信息化
        (四) 全力展开区内脱贫攻坚
    二、加强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
        (一) 坚持实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二) 提升基层政府社会信用和威望
        (三) 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基础
        (四) 巩固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地位
    三、推进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文化塑造
        (一) 努力发挥中国先进文化的作用
        (二) 积极发挥和谐社会理念的功能
        (三) 加强进行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
        (四) 着力提升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1.2 论创新和党建理论创新的基本概念
    1.3 党建理论创新精神的提出与丰富
2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党建理论创新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决定的
        2.1.1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
        2.1.2 理论创新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2.2 党建理论创新是由新时期下的世情、国情、党情决定的
        2.2.1 充分认识党建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
        2.2.2 认真面对党建理论创新的社会条件
        2.2.3 审慎看待党建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因
    2.3 党建理论创新是党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需要
        2.3.1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2.3.2 先进性建设是党生存发展的一项根本建设
        2.3.3 纯洁性建设是党经受各种考验的重要举措
3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3.1 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创新
        3.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3.1.3 建设“三型”政党
    3.2 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创新
        3.2.1 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
        3.2.2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3.2.3 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3.3 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创新
        3.3.1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3.3.2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3.3.3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3.4 党的制度建设理论创新
        3.4.1 加快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设
        3.4.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3.4.3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3.5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创新
        3.5.1 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
        3.5.2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3.5.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4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
    4.1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4.1.1 时代性
        4.1.2 群众性
        4.1.3 实践性
    4.2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价值
        4.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4.2.2 为我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4.2.3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4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证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的思路和创新之处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理论综述
    1.1 “三个面向”、高校德育基本概念
        1.1.1 “三个面向”的提出及其新内涵
        1.1.2 德育和高校德育概念及特点
        1.1.3 机制、运行机制和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涵义
    1.2 高校德育的相关理论
        1.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1.2.2 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大德育”思想
第二章 “三个面向”和高校德育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分析
    2.1 我国高校德育现状
        2.1.1 高校德育工作目标模糊
        2.1.2 传统德育观念亟需与时俱进
        2.1.3 德育内容滞后
        2.1.4 德育方法缺乏时代性
    2.2 高校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高校德育工作没有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
        2.2.2 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2.3 “三个面向”和高校德育及其运行机制的关系分析
        2.3.1 “三个面向”和高校德育关系分析
        2.3.2 “三个面向”和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关系
        2.3.3 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优化创新
    3.1 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要素优化
        3.1.1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与时俱进,确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运行目标
        3.1.2 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全面提高德育运行主体素质
        3.1.3 认清形势,因势利导,创建和谐的德育运行环境
        3.1.4 找准动力源,扬长避短,增强德育运行动力
        3.1.5 全程跟踪德育运行,实时反馈调节,优化德育运行控制
    3.2 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子机制创新优化
        3.2.1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领导机制
        3.2.2 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激励机制
        3.2.3 优化高校德育工作保障机制
        3.2.4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评估机制
        3.2.5 健全高校德育运行反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一汽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含义
    2.2 文化与企业文化层次结构
    2.3 企业文化的研究和运用
    2.4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
    2.5 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 国内外汽车业及一汽的发展过程
    3.1 世界汽车业的发展过程
    3.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3.3 一汽的发展过程
    3.4 一汽基本现状
第四章 一汽文化发展过程
    4.1 一汽文化的阶段性特色
    4.2 走向充分竞争环境的一汽文化理念的发展
第五章 一汽发展战略下的经营理念设计
    5.1 一汽发展战略
    5.2 一汽文化管理战略的原则
    5.3 一汽管理文化理念
    5.4 一汽员工行为规范文化设计
第六章 一汽汽车品牌文化建设
    6.1 品牌的力量
    6.2 品牌建设的特点
    6.3 汽车品牌建设的基本要求
    6.4 一汽品牌文化建设战略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学术概述
引言
    一、何谓异化
    二、程序异化—事实异化—冤案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一章 冤案的关键因素:程序异化的一般考察
    第一节 程序正义的相关理论
        一、程序与事实
        二、程序与社会正义
        三、程序与法治社会
        四、程序本位主义
        五、程序正义的天然缺陷与程序法定原则
    第二节 异化的理论考察
        一、异化的一般考察
        二、异化的根源:利益博弈
    第三节 程序异化的一般考察
        一、司法潜规则
        二、程序异化
        三、程序异化的根源:利益博弈
    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二章 事实异化:冤案的一般考察
    第一节 事实异化的理论考察
        一、绝对真实的价值
        二、事实异化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法的认识论:自然化认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能有效解释证据法
        三、指导证据法的认识论:自然化认识论
        四、法学视野下的实事求是:对传统司法观念的反思
    第三节 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
        一、何谓冤案:区分与澄清
        二、冤案的病理机制:冤案的类型
        三、我国相关错案数据及其分析
    第四节 国外冤案的相关教训
        一、美国的教训
        二、加拿大的教训
        三、德国的教训
    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三章 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上):冤案运行的纵向考察——以侦查与审判为视角
    第一节 佘祥林案的多重考察
        一、案情简介
        二、侦查错误
        三、监督不力
        四、审判不公
        五、无力伸冤
        六、背后博弈: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
    第二节 案件的封闭格局与利益博弈
        一、办案的封闭格局:权力封闭、场所封闭
        二、办案的权力分配:只有分工,没有分权
        三、办案机关之间的利益博弈
    第三节 侦查、监督机关的程序异化
        一、错位:公安机关的侦查程序异化
        二、缺位:检察机关的监督程序异化
        三、错位与缺位:侦查、监督程序异化的根源
    第四节 法院的司法异化
        一、司法体制异化
        二、司法思维与司法方法异化
    参考资料及注释
第四章 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下):冤案运行的横向考察——以伸冤与雪冤为视角
    第一节 伸冤者与制冤者的博弈:资本较量
        一、杨乃武小白菜案的社会学考察
        二、致冤的社会结构
        三、伸冤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伸冤的机制比较
        一、国外的伸冤机制
        二、我国的伸冤机制:不足与完善
    第三节 雪冤的机制比较
        一、国外的雪冤机制
        二、中国的雪冤机制:不足与完善
    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五章 冤案的免疫机制与异化的扬弃
    第一节 国外的冤案免疫机制
        一、美国的冤案防范
        二、英国的冤案防范
        三、加拿大的冤案防范
    第二节 我国冤案免疫机制的完善
        一、刑事司法原则入宪:宪政视野下的刑事司法
        二、司法潜规则的规治:树立程序法定原则
        三、遏制刑讯逼供的社会学考察
        四、加强对刑事司法的监督和制约:以死刑复核为例
        五、司法有限独立
    第三节 异化的扬弃
        一、从理性对话到司法和谐
        二、以人为本
        三、从人的异化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及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相关案例简介

(8)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以及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总体思路
        1.3.2 论文内容结构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等教育有关理论
        2.1.1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2.1.2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2.2 战略管理有关理论
        2.2.1 定位理论
        2.2.2 资源基础理论
    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2.3.1 竞争力理论
        2.3.2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进
        2.3.3 有关核心竞争力内涵不同观点的理解
        2.3.4 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2.3.5 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3.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及现状
    3.2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问题
    3.3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高校层次定位及其影响因素解析
    4.1 国内外高校层次定位的借鉴
        4.1.1 发达国家高校层次定位的基本情况
        4.1.2 其他机构或组织对高校的层次定位
        4.1.3 国内通行高校层次定位现状
        4.1.4 高校层次定位的思想借鉴
    4.2 高校层次定位的内涵及功能
        4.2.1 高校层次定位的内涵
        4.2.2 高校层次定位功能
    4.3 高校层次定位原则
    4.4 我国高校层次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4.4.1 外部环境的影响
        4.4.2 内部条件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高校的层次定位评价
    5.1 我国高校层次定位评价的目的
    5.2 我国高校层次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高校层次定位的DEA评价
        5.3.1 DEA评价机理
        5.3.2 DEA在高校层次定位评价中的优势
        5.3.3 高校层次定位的DEA评价思路
        5.3.4 高校层次定位的C~2R模型的构建
    5.4 高校层次定位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层次定位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6.1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6.1.1 核心竞争力
        6.1.2 高校核心竞争力
    6.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6.3 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6.3.1 构成要素
        6.3.2 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6.4 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与其层次定位的关系解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层次定位的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研究
    7.1 基于层次定位的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目的及基本路径
    7.2 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指标体系的遴选原则
        7.2.2 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评价指标的遴选方法
        7.2.3 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7.3 基于 BP神经网络—熵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评价
        7.3.1 BP算法机理及其评价特点
        7.3.2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7.3.3 熵及 BP神经网络—熵评价机理
    7.4 基于定位的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的实证研究
    7.5 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提高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8.1 政府引领与规划
    8.2 明确高校定位与发展方向
    8.3 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
    8.4 提高高校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素质
        8.4.1 加大科研投入
        8.4.2 加强学科建设
        8.4.3 凝练学科队伍
    8.5 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9)语文教育大讨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与缘起
    (一) 背景
        1.社会背景
        (1) 社会的发展
        (2) 教育的发展
        2.学科背景
        (1) 语文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2) 语文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3) 在此之前,语文教育已经受到批评
    (二) 缘起
        第一篇:《女儿的作业》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第三篇:《文学教育的悲哀》
二.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过程(上)——批评与辩护(1997—1998)
    (一) 重要事件扫描
    (二) 主要话题与观点
        话题一:如何看待近20年来的语文教育
        话题二:语文教育的病根是什么
        话题三:关于教材
        话题四:关于“教参”
        话题五:关于阅读教学
        话题六:关于写作教学
        话题七:关于考试
        话题八:关于教师
        话题九:关于学生
    (三) 本阶段讨论的主要特点
        1.批评与辩护并存:批评猛烈,辩护软弱
        2.参与讨论的人员多样
        3.报纸响应最热烈
        4.文章发表得最多,座淡会开得最多
        5.讨论的话题最多
    (四) 重要文章存目
三.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过程(中)——学术讨论与思想批判(1999—2000)
    (一) 本阶段讨论的主要特点
        1.形成了两条线的格局
        2.“报热刊冷”的局面转向“报刊两热”
        3.参与讨论的各种专题书籍增多
    (二) 重要事件扫描
    (三) 主要话题与观点
        第一条线:学术争鸣
        话题一: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及病根
        话题二:关于课程理论
        话题三:关于写作教学
        第二条线:思想批判
    (四) 重要文章存目
四.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过程(下)——学科建设与讨论(2001—2002)
    (一) 重要事件扫描
    (二) 本阶段讨论的主要特点
        1.讨论的话题逐渐转向学科建设的新成果
        2.讨论的重心从“圈外”的报纸转向“圈内”的语文刊物
        3.讨论的主体从“圈外人”转向“圈内人”
        4.讨论的方式从原来偏激尖锐的批评转向冷静理性的反思
    (三) 主要话题与观点
        话题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话题二:“忧思语文新教材”
        话题三:“关注语文新课标”
        话题四:语文教学新误区
        话题五:公开课的是与非
    (四) 重要文章存目
五.语文教育大讨论反思
    (一) 成果
        1.推动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修订
        2.促进了教材改革
        3.促进了中考、高考改革
        4.触发了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5.触发了写作教学理念的创新
    (二) 不足
        1.仍然没有澄清“语文是什么”
        2.考试制度改革还不彻底
结语
    1.要立足整个教育:不仅仅是语文
    2.要关注传统:不仅仅是引进
    3.要理性权衡:不仅仅是盲目排斥
    4.要平等对话:不仅仅是学术
    5.要着眼于建设:不仅仅是破坏
    6.要发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不仅仅是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2. 目前国内网络媒体研究综述
    2.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2.2 国内新闻网站绩效评价的主要观点
3. 国内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的相关性分析
    3.1 网络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3.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3.2.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关系
        3.2.2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补关系
        3.2.3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关系
4. 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模式及评价
    4.1 商业网站新闻的模式
    4.2 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模式
    4.3 多形态媒体联合的模式
5. 国内新闻网站的赢利模式分析
    5.1 赢利模式分析
        5.1.1 经营信息赢利的模式
        5.1.2 经营广告赢利的模式
        5.1.3 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赢利的模式
        5.1.4 提供宽带服务赢利的模式
        5.1.5 其他模式
    5.2 对目前国内新闻网站赢利模式的评价
6.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瓶颈分析
    6.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的趋势分析
        6.1.1 “独立性”将进一步突出
        6.1.2 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的变革
        6.1.3 宣传的导向性将进一步强化
        6.1.4 向跨国经营实体转变
        6.1.5 分散-整合-细化并存
        6.1.6 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性将会进一步加强
    6.2 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瓶颈
        6.2.1 管理方式的制约
        6.2.2 经营模式的制约
        6.2.3 业务结构的制约
        6.2.4 人力资源的制约
7.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对策
    7.1 国内新闻网站发展对策
        7.1.1 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健全新闻网站的管理
        7.1.2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媒体经营方式
        7.1.3 按照网络新闻规律的要求运营网站
        7.1.4 建立优秀的网络新闻队
        7.1.5 建立新闻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2 北青网际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7.2.1 北青网际简介
        7.2.2 北青网际绩效评价
8 结论
附表一: 北青网际发展指标调查表
附表二: 指标权重咨询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十期间发表的文章
声明
致谢

四、把功夫下在“强势”上──对建党80周年宣传发挥立体优势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 荷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研究[D]. 冷俊.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5]基于“三个面向”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 唐秀明.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4)
  • [6]一汽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研究[D]. 齐艳民. 天津大学, 2008(09)
  • [7]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D]. 王永杰. 复旦大学, 2007(03)
  • [8]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 夏桂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5)
  • [9]语文教育大讨论述评[D]. 王丽红. 浙江师范大学, 2005(07)
  • [10]数字时代国内新闻网站的发展研究[D]. 杨宁. 四川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聚焦“实力”——对建党80周年宣传工作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