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买方市场对畜牧业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滕星均[1](2009)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近几年来,“三农”问题成了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学界在“三农”问题上有着长久而热烈的探讨与争论,不管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如何各异,但对于问题本身的看法却是日趋一致的,那就是“三农”问题已经趋近于一个国家可承受的极限值,并且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和农村基层社区构架的稳定,从而诱发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突破为主线,将区域创业环境、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纳入一个系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从研究背景、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以及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系统地对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与解答。
王慧青[2](2007)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李桦[3](2007)在《生猪饲养规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猪肉的生产(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2/3左右)和消费(在我国城镇居民的猪牛羊肉消费中所占比例在过去的十五年几乎都在4/5左右)水平决定了生猪饲养业在畜牧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剩余粮食转化、改进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生猪饲养业,而生猪规模养殖和专业化生产是生猪饲养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资源环境价值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运用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生猪不同规模饲养的成本效益变化趋势,成本效益的影响因素以及规模经济效益所处阶段,从而选择出我国生猪饲养目前或将来的一段时间内的饲养规模,以期为节约生猪饲用物质资源、降低生猪饲养成本、提高生猪饲养效益和产品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全文共由8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饲养规模成本效益相关理论。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成本的经济涵义、理论成本和实用成本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关系,阐述了规模经济的两个模型,指出本文对生猪饲养规模经济的成本效益的分析思路是按照公司规模经济的内涵进行的,认为生猪饲养产品成本应由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部分构成。第三章,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的演变。本章阐述了生猪饲养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生猪饲养规模的演变趋势以及各自的生猪饲养规模演进的机理。第四章,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趋势。本章首先从每头生猪总成本、每头生猪生产成本、每头生猪饲养物质与服务费用、每头生猪饲养人工成本的和50kg生猪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了生猪四种饲养方式的成本变化趋势,接着从每头生猪产值、每头生猪净利润、50kg生猪产值、50kg生猪净利润和料肉比、粮肉比等方面分析了生猪四种饲养方式的饲养效益变化趋势,最后对中美两国规模饲养生猪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为我国生猪饲养选择适度规模提供重要依据。第五章,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因素分析。本章运用综合统计指数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四种生猪饲养方式成本效益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仔猪购买重量和精饲料消耗量随着饲养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人工用量随着饲养规模的增加而降低,生猪的饲养物质价格大于饲养物质消耗量对直接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影响,每头生猪价格、物质与服务费用价格和劳动日工值对每头生猪净利润的影响大于每头生猪重量、物质和服务费用消耗量和劳动量用工量的影响,每头生猪价格对每头生猪产值的影响大于每头生猪重量的影响等结论,剖析出了我国生猪不同规模饲养的成本效益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为选择生猪适度规模饲养提供重要依据。第六章,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报酬(收益)水平分析。本章运用生产函数理论对我国生猪四种饲养方式的规模经济报酬进行了测定。得出我国生猪小规模和中等规模饲养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大规模饲养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最后分析了小规模和中等规模饲养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和大规模饲养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第七章,我国生猪饲养规模选择。本章基于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分析,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和增量成本分析法,选择出了我国目前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生猪饲养规模总体上应倾向于中等规模饲养方式,接着运用增量成本法分析了中等规模饲养的不同规模层次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适用性,最后从政策的支持性、人力资源的可行性、资金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适度规模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八章,实现生猪适度规模饲养的政策建议。为有效实现生猪适度规模饲养,相关政府部门或生猪饲养者应采取以下措施: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养殖环境、培育适宜的生猪饲养组织形式、引导生猪主产区之间进行协作、建立生猪饲养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和大力发展生猪饲料业。
郑江平[4](2005)在《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畜牧业是新疆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绵山羊一直是新疆畜牧业的主要畜种,50多年来,羊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羊产业已成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研究羊产业的发展对新疆农业结构优化、农牧民增收以及提高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首次对新疆羊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章。本部分首先提出了新疆羊产业的概念。接着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链理论和竞争力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作为指导整个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对世界和中国羊产业的生产、消费、贸易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是世界羊肉、羊毛生产和羊毛消费大国,中国羊肉、羊毛区域化分布已十分明显。今后中国羊产业生产方向应逐渐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肉、毛、皮全面发展转变;由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转变;羊肉生产向羔羊肉生产转变。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九章,本部分从资源优劣势、羊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新疆羊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特点及发展规律。通过对新疆羊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的分析,认为新疆羊产业生产在品种、天然草地和饲草料加工方面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羊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鲜活产品仍然是新疆消费的主要方式,羊肉消费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同时新疆羊产业发展仍存在生态系统脆弱、草地退化严重、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饲料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和饲料安全隐患等制约因素,在羊产品生产加工、贸易方面存在规模小、企业亏损严重、羊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等问题。第三大部分包括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新疆羊产业链存在城郊型羊产业链、牧区型羊产业链和农区型羊产业链三种模式。研究表明,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各活动关系对羊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其次从竞争绩效、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对新疆羊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新疆绵羊毛和牧区羊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农区肉羊竞争力较弱。在以上研究的基础
程言清[5](2005)在《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一个不以时间变换和空间转移而改变的永恒性问题。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分工,决定了农村为城市提供食品的必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食品需求对整个社会食品供给的意义不断增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显着改善,蔬菜、肉类、家禽、蛋类、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副食品在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副食品在城市食品供给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副食品供给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政策措施加以实现。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个人效用最大化中的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本文运用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范式:“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对不同的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产生的绩效进行分析。我国城市副食品供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分别利用了计划供给制度、“双轨制”供给制度、“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食品安全制度。这些制度对资源使用权和交换权、副食品交易类型,政府管制方法、市场竞争等产生不同影响,形成不同的副食品供给绩效。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制约了副食品供给量增加,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不足。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政府否定了市场调节作用,制定了向城市居民倾斜的食品分配政策,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剥夺了农民独立的生产决策权,农产品统购制度否定了农民的自由交易权、剩余索取权,缺乏经济利益刺激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农业集体劳动非常高的监督成本最终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业生产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人均副食品占有量增加缓慢。户籍制度虽然把农民关在城市大门之外,但副食品供给量的不足使政府一直对市民副食品执行计划供应,市民没有消费选择权。城市副食品供给“双轨制”制度促进了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水平提高,但政府财政负担迅速加重。“双轨制”制度作为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形式,其实施降低了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适应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双轨制”制度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一一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之前,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行,政府多次提高副食品收购价格;按照“双轨制”制度规则,农民完成政府的统购派购任务后可以把剩余的副食品拿到集贸市场上自由出售。获得部分自主经营权的农民,在增加经济收益的冲动下爆发出发展副食品生价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副食品供给量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继续享有计划供给制度下低价购买副食品的权利,同时又增加了在农贸市场上购买副食品的自由选择权,既得利益得以维护,支持制度变迁。“双轨制”制度下,从稳定社会秩序愿望出发,政府对副食品供给的原则是“提高收购价、稳定销售价”,由此拉大了购销倒挂差价,政府财政负担日趋加重。 城市副食品“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增加了城市副食品供给,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经济绩效不理想。“菜篮子”工程是在副食品购销价格全部放开后,市场自发调节产生价格波动,出于政府形象考虑,顺应城市居民呼声,政府直接干预副食品生产,试图通过增加副食品供给量平抑副食品价格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副食品生产应该服从比较优势原理,资源配置体现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产品优势,城市副食品供求平枷应是在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下实现。市长负责制下的“菜篮子”工程,通过财政补贴,建立副食品生产基地、扶持国营副食品商店、限制副食品价格,增加了副食品供给,压制住了市场价格。但“菜篮子”工程是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基于个别城中形成的副食品供求平衡只能是弱平衡,增加了交易成本,浪费了资源。 副食品安全制度促进了副食品质量提高,但没有彻底扭转副食品不安全局面。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在食品供给数量基本满足后食品供给出现的新问题,反映了消费者对一食品消费的营养、安全、健康的新要求。副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目前城市副食品供给的核J亡问题,政府现在出台的副食品管理政策基本是围绕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动用了农业、卜生、质检、工商、环保、经贸、水利、计划、财政等许多部门,颁布了《无公害农产l钵管理办法》,开展了放心食品工程,启动了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了食品检测力度,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提高了食品的整体质量。但对于副食品尤其是未加工的、天然副食品还缺乏有效的制度解决不安全问题。因为引起劣质副食品流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责任难追溯、信用不发达等问题没有得到治理,市场竞争不公平,优质副食品的市场空间被挤占。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一一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迈进,饮食结构得到改善优化,城市居民对不同副食品消费?
张琳[6](2004)在《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饲料业的发展不仅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还带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轻工、地矿和商业等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饲料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饲料企业是饲料业的基本单位,只有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才能促进饲料业的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做贡献。本文就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旨在阐明其发展现状、形成产业链的外在环境、内在要素,进而科学的评价其竞争力和选择发展模式。全文由导言和六个章节的内容构成。第一章 导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中的经济学原理论述了饲料企业竞争力中的经济学原理,包括饲料产品的需求函数、需求弹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饲料企业成本,饲料市场的结构与竞争环境以及博弈论与饲料企业的竞争合作。第三章 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在分析国际饲料业的发展的基础上,把我国饲料企业与美国、荷兰的饲料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美国饲料企业特点是:(1)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一体化为主流;(2)企业的主要利润来自规模;(3)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严格的质量管理;(4)企业加强饲料的研究和开发。荷兰饲料企业的特点是:(1)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2)积极开发饲料资源;(3)实施产业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我国饲料企业则是欠发达的,企业竞争力弱,表现为生产能力不足、科研水平不高、饲料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不佳和饲料企业的单个规模小等等。 <WP=6>第四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外在环境对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外在环境进行分析。一是饲料企业的产业链,包括农业及种植业、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等四个产业。饲料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饲料企业系统内部之间,还是在系统外与其他产业的联系,都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建立起共同协调关系;二是饲料企业与畜产品、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关系。畜产品、水产品消费是拉动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饲料生产的主动轮,因此说,饲料业与畜产品、水产品的消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是我国饲料资源的的供给与需求。要满足随人口的增加对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对于资源稀缺的我国来说,如何合理、科学的利用资源,是饲料企业发展面临的紧迫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四是宏观环境。饲料企业竞争力往往还受到它所处的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本文就加入WTO对饲料企业的影响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探讨。第五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素根据我国饲料企业的状况,本文认为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重要的内在要素有三,分别是产品、文化和组织。首先,我国饲料企业产品竞争力表现在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饲料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方式以及饲料产品的科技创新等三个方面。其次,饲料企业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的机械性总特征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下成为饲料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在饲料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变革中,出现了扁平化组织、柔性化组织、虚拟型组织等模式。最后,我国饲料企业的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偏弱,或者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包括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饲料公司;二是企业文化、营销文化和顾客文化三者严重割裂。为此,提升饲料企业文化竞争力的途径有;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培育融合能力和建立快速应变能力等。第六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饲料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层次的综合概念。其市场表现是由众多潜在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它的评估,主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依据前章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要素,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将要素转换为可以进行评估操作的指标体系,具体有:企业战略管理能力(A)、企业核心技术能力(B)、企业核心产品的盈利能力(C)、组织能力(D)、市场竞争能力(E)、技术创新能力(F)、环境保护能力(G)、人力资源发展能力(H)及信息技术能力(K)等八大类。另一方面,通过比较,选择了模糊综合评判法,运用设计的饲料企业<WP=7>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专家评分法对三家饲料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 提升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模式饲料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单一产品或业务优势的饲料企业,可采取集中发展模式,在地域外延上扩大规模;具有某种生产经营优势的饲料企业,可采取一体化发展模式,沿着产业链条纵向拓展;当饲料企业在某一行业的业务进入成熟期后,可采取多元化饲料企业集团发展模式来拓展新兴产业;此外,还可实施战略联盟。
侯满平[7](2004)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得到提升,但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市场的多重约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已成为“北粮南调”的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面临着全国农业发展相同的境遇,但又有着本区域农业发展特有的挑战。 系统考查了国内外农业发展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战略,对解决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参与WTO框架下的世界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业是一复杂的巨系统,其肩负着生产粮食、发展经济及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文中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理论、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规模报酬理论等作为研究区域农业的基础理论;以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农业农村发展三个阶段理论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理论。 总体上考察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历史、现状形势;浅析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变迁,土壤演变过程及其经济区位条件的形成,初步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运用Mapgis软件建立了该平原农业系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及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产品生产在我国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受结构调整的影响也发生了波动性变化,其产品质量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挑战,农民收入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的挑战;水资源受种植制度、气候变化及利用率低等多种因素的胁迫作用,严重短缺;耕地资源近年来大量减少,受自然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稀缺程度加大。分析表明其资源利用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模式。通过这些系统的分析为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定性定量基础。 研究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调整的三大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及农民目标。结构调整应遵循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粮食安全等多条原则;从整体产业结构来论,第一产业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为波动变化,第三产业整体上升;该平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初步预测了未来耕地供需量与水资源需求量,为农业发展布局提供宏观量化依据。在系统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总体区域战略,关键在于技术体系的支撑及增加农业资本投入。研究了具体的农业发展对策,主要拟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策、农产品生产及应对市场对策、农业投入对策及防灾减灾应变对策。综合考虑该平原自然资源、产量分级、区位条件及其在全国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中地位等诸因素,以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及结构调整原理为指导,初步区划了该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分区,其布局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现代都市农业区、高产区、中低产区,高产区、中低产区布局又细分为8个小区,各区都有本区域特色。农业战略区划布局为该平原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地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农业结构调整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及具体构想。以北京为例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以曲周、寿光为典型研究了高产区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以环渤海模式、开封治沙模式、淮北模式为典型研究了中低产区资源利用及改良同时并举的生态农业模式。大中小城市及中低产区在该平原占有重要份量,因此,研究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及中低产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样也显得十分重要。典型农业模式为未来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也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设想,期以模式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及其可持续发展。
周林[8](2004)在《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在新的世纪提出了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山东农业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跃的目标,山东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蓬勃发展,已有相当的生产能力和产值水平,但面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山东农业发展的任务要求,还需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除导论外,本文共分上、下两篇,由9章组成。上篇是对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总论”,下篇是对山东的几个代表性畜牧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分论”。在“总论”部分中,作为战略研究的前提,论文首先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第二章),主要是回顾了山东畜牧业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畜牧业在山东农业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和省内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同时对山东畜牧业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价。 在第三章,论文分析了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借此来寻找山东畜牧业的定位。一是对世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二是对全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以便明确山东畜牧业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的环境,通过比较,更清楚地看到了山东畜牧业的地位。 在第四章,论文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畜牧资源条件、人才和科技条件、管理体制条件、市场条件和产业组织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制定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研究基础。 在明确了以上因素后,本文的重点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建议(第五章)。一是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主要是按照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区别,就如何促使生产要素升级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科技推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根据需求条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畜牧经济国际化战略,强调畜牧生产要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同时认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最根本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畜牧生产标准化战略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战略。三是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认为畜牧业发展在体制上根本是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把畜牧企业和农户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整个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是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认为畜牧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产业发展对它的提升作用,只有发达的相关产业,才可能带动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兽药工业和畜<WP=8>牧装备业。 要发展畜牧业,政府角色也十分重要,在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在发展畜牧业中的责任是调控、扶持、引导和保护。在宏观调控上,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同时辅之行政手段的调节;在扶持上,主要加强对畜牧业的投入;在引导上,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保护上,主要通过推行畜牧业保护政策实现。 在“分论”部分中,本文根据畜牧业内部不同畜种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山东养猪业、养禽业、奶牛业、养羊业和养兔业这五个主要畜牧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论,对五个养殖业的特点、优势及发展战略做了具体阐述。分论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山东养猪业发展(第六章)重点要调整宏观区域性布局,实现农牧结合,合理进行猪场建设,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健全种猪繁育体系与规模化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的开发,实施优质猪肉的标准化生产。山东养禽业发展(第七章)重点要加强疫病综合防制体系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进养禽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创造新的出口空间。山东奶牛业发展(第八章)重点是发挥山东奶牛生产的资源科技优势,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积极推进规范化饲养,发展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立有效的奶牛联合育种体系,不断提高牛群的品质,并向精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山东养羊业发展(第九章)重点是要优化生产结构、形成区域特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重视养羊科学研究,提高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卫生检疫,健全市场和服务体系。山东养兔业的发展(第十章)重点是加快家兔良种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规模化家兔饲养,推进家兔标准化生产,搞好家兔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强兔产品加工企业的自身建设,提高养兔业的发展水平。
温晓霞[9](2004)在《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重划及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徐春霞[10](2004)在《内蒙古河套平原黄灌区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优化调整》文中认为通过对内蒙古河套平原黄灌区农业生产现状的大量实地调查,并在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对隶属该地区的五原县、杭锦后旗、临河市、乌拉特前旗能流、物流进行了分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以土地、资金等为约束条件,针对不同地区构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模型,提出了调整方案策略。具体研究结果为:⒈农田生态系统总投能、总产出能及总产出能、总投入能之比均为增加趋势,说明系统的能效逐渐提高;无机能投入量占总投能的比值较大,均在70%以上,其中化肥的投入量最大,有机能占总投能的比值较小,不足30%,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能与无机能的比例失调,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自给能力较差。这些地区能量产投比均大于1,说明整个农田生态系统为能量产出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钾素物质循环中氮、磷为正平衡,钾为负平衡,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尽合理。⒉进一步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①种植业生产要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五原县、杭锦后旗、临河市农用化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乌拉特前旗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②畜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杭锦后旗、临河市羊存栏数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五原县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处于较低水平,牛及大牲畜存栏数是影响其农业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养羊业;乌拉特前旗草地面积相对其它地区较大,人均草地面积是影响农业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③种植业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粮食总产是影响五原县、杭锦后旗、临河市畜牧业产值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三个旗县的种植业产值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最小,粮食总产对这三个地区的畜牧业产值形成正向影响作用;乌拉特前旗种植业产值对畜牧业产值的正向影响最大。④农村产业结构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五原县、临河市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最大,对人均GDP的贡献额最大;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第三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最大。⒊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该地区2002年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规划调整,调整方案为:各旗县市增加奶牛的饲养,减少肉牛的饲养;加强养羊业的发展,降低养猪数;在保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增加玉米的种植面积;五原县、乌拉特前旗、杭锦后旗要增加经济作物葵花的种植面积,临河市、杭锦后旗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五原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临河市优化调整后的农业纯收益分别是实际农业纯收益的3.56、3.26、5.42、4.18倍。
二、迎接买方市场对畜牧业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买方市场对畜牧业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三农”问题研究背景 |
1.1.1 什么是“三农”问题 |
1.1.2 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 |
1.2 “三农”问题研究现状 |
1.2.1 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关于政策性的背景考察 |
1.2.2 乡村组织改革:关于“税改”遗留问题的讨论 |
1.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关于“后税费”下热问题的思考 |
1.2.4 农村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农民向何处去的设想 |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重建乡村的研究 |
1.2.6 研究路径多元化:关于研究走向的探索与实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 产业组织生态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市场机制理论 |
2.5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6 区域创业环境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情况 |
3.1.1 吉林省“三农”概况 |
3.1.2 吉林省“三农”存在的问题 |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1 吉林省农村发展现状 |
3.3.2 吉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 |
3.4.1 吉林省农民收入状况 |
3.4.2 吉林省农民支出状况 |
第4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4.1 内、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内部因素分析 |
4.1.2 外部因素分析 |
4.2 现实及历史因素分析 |
4.2.1 现实因素 |
4.2.2 历史因素 |
第5章 吉林省“三农”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1 吉林省“三农”问题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5.2 吉林省“三农”问题具体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1 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5.2.2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5.2.3 吉林省农民收入发展趋势预测 |
第6章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6.1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 |
6.1.1 系统地认识“三农”问题 |
6.1.2 重点发展新型农业 |
6.1.3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
6.1.4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
6.2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创新思路 |
6.2.1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 |
6.2.2 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农村经济工作 |
6.2.3 用统筹观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方法 |
6.2.4 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农村创业活动 |
6.3 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
6.3.1 建设吉林省新型农业的对策 |
6.3.2 发展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对策 |
6.3.3 增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2)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湖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
1.2.2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 |
1.2.3 加入WTO后,湖南省农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2.1 配弟—克拉克定理 |
2.2.2 斯密顺序 |
2.2.3 库兹涅茨 |
2.2.4 钱纳里标准结构 |
2.2.5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2.6 主导产业理论 |
2.2.7 资源禀赋理论 |
2.3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1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必要 |
3.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1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
3.1.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
3.1.3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
3.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 |
3.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
3.2.3 农产品出口份额少 |
3.2.4 调整步伐缓慢 |
3.2.5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3.2.6 支持保护政策落实难 |
3.2.7 调整的主体错位与缺位 |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由湖南省的省情决定的 |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
3.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
3.3.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
3.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4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
4.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
4.1.1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
4.1.2 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有利 |
4.1.3 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
4.1.4 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
4.1.5 农业耕地基本稳定 |
4.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 |
4.2.1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3 农业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4 农业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向 |
5.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5.1.1 坚持粮食安全原则 |
5.1.2 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 |
5.1.3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
5.1.4 坚持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
5.1.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5.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5.2.1 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农业经济 |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5.2.3 调整农产品产品结构 |
5.2.4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
5.2.5 调整农业技术结构 6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
6.1 拓宽思路,提高起点 |
6.1.1 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
6.1.2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
6.2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
6.2.1 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 |
6.2.2 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
6.3 不断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
6.3.1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双层经营进行有机整合 |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
6.4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4.1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 |
6.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
6.5 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6.5.1 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5.2 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
6.5.3 大力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 |
6.5.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 |
6.6 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
6.6.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 |
6.6.2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3)生猪饲养规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猪饲养规模成本效益相关理论 |
2.1 成本效益理论 |
2.1.1 成本的经济涵义 |
2.1.2 生猪饲养成本的经济涵义 |
2.1.3 生猪饲养成本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
2.2 饲养规模理论 |
2.2.1 规模经济模型 |
2.2.2 影响生猪饲养规模的因素 |
2.3 饲养规模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
2.4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的界定 |
第三章 生猪饲养规模的演变 |
3.1 发达国家生猪饲养规模 |
3.1.1 发达国家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 |
3.1.2 发达国家生猪饲养规模演变的机理 |
3.2 我国生猪饲养规模 |
3.2.1 我国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 |
3.2.2 我国生猪饲养业规模化程度演进的机理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趋势 |
4.1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总成本构成变动趋势 |
4.2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每头生产成本构成变动趋势 |
4.3 不同规模饲养50KG 生猪生产成本构成变动趋势 |
4.3.1 不同规模饲养50kg 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构成变动趋势 |
4.3.2 不同规模饲养50kg 生猪人工成本变动趋势 |
4.4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效益变动趋势 |
4.4.1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每头生猪效益变动趋势 |
4.4.2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50kg 生猪效益变动趋势 |
4.4.3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饲养日增重量和饲料转化率分析 |
4.5 中美两国生猪规模饲养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效益变动因素分析 |
5.1 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2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成本变动因素分析 |
5.2.1 农户散养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小规模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中等规模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大规模饲养成本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分析 |
5.3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效益变动因素分析 |
5.3.1 散养饲养效益影响分析 |
5.3.2 小规模饲养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5.3.3 中等规模饲养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5.3.4 大规模饲养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生猪不同饲养规模报酬(收益)水平分析 |
6.1 规模报酬(收益)的含义及测量 |
6.1.1 规模报酬(收益)的含义 |
6.1.2 规模报酬的测量方法 |
6.2 生猪不同规模饲养报酬水平的测定 |
6.2.1 生猪小规模饲养报酬 |
6.2.2 生猪中等规模饲养报酬 |
6.2.3 生猪大规模饲养报酬 |
6.3 产生规模经济(报酬)的原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生猪饲养规模选择 |
7.1 选择的依据及方法 |
7.1.1 选择理由 |
7.1.2 选择方法 |
7.2 生猪饲养规模的构建 |
7.2.1 生猪饲养规模经营方式决策的确定 |
7.2.2 生猪饲养规模的确定 |
7.3 适度饲养规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7.3.1 政策的支持性 |
7.3.2 人力资源的可行性 |
7.3.3 资金上的可行性 |
7.3.4 技术上的可行性 |
7.3.5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
7.3.6 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可行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实现生猪适度规模饲养的政策建议 |
8.1 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养殖环境 |
8.2 培育适宜的生猪饲养组织形式 |
8.2.1 生猪饲养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现状 |
8.2.2 生猪饲养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中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8.2.3 适宜组织形式的选择与培育 |
8.3 引导生猪主产区之间进行协作 |
8.4 建立生猪饲养风险管理防范机制 |
8.5 大力发展生猪饲料业 |
结论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 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1.2.2 研究羊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 |
1.3 产业形成与羊产业的界定 |
1.3.1 产业形成 |
1.3.2 羊产业的界定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的动态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竞争力理论 |
第三章 世界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 世界羊产业生产、消费与贸易的现状 |
3.1.1 世界肉羊业生产现状 |
3.1.2 世界羊毛业生产现状 |
3.1.3 世界羊产品贸易现状 |
3.1.4 世界羊产品消费现状 |
3.2 世界羊产业发展模式 |
3.2.1 国外集约化饲养模式 |
3.2.2 国外羊产业链模式 |
3.3 国外羊产业发展启示 |
3.3.1 生产方向逐渐从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 |
3.3.2 从自由放牧向集约化饲养发展 |
3.3.3 羊肉生产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 |
3.3.4 国外畜牧业产业化的产生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
3.3.5 以国家的适当干预、调控、扶持和良好政策环境为保证 |
3.3.6 以高新科技进入畜牧业领域并广泛应用为前提 |
第四章 中国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 中国羊产业布局与生产现状 |
4.1.1 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分布与特点 |
4.1.2 中国羊毛生产区域分布与特点 |
4.2 中国羊产品贸易现状 |
4.2.1 活羊进出口贸易 |
4.2.2 羊肉进出口贸易 |
4.2.3 羊毛进出口贸易 |
4.2.4 羊绒进出口贸易 |
4.3 中国羊肉屠宰加工 |
4.3.1 羊产品加工的历史 |
4.3.2 屠宰加工概况 |
4.3.3 中国重点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介绍 |
4.4 中国羊产品消费现状 |
4.4.1 羊肉消费现状 |
4.4.2 羊毛市场消费现状 |
4.5 中国羊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
4.5.1 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肉、毛、奶、皮全面发展转化 |
4.5.2 山羊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
4.5.3 农区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4.5.4 中国羊肉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 |
第五章 新疆羊产业生产资源分析 |
5.1 新疆羊产业生产发展史 |
5.1.1 缓慢发展时期(1949-1964 年) |
5.1.2 波动停滞时期(1965-1978 年) |
5.1.3 调整、改革、全面发展时期 (1979-1993 年) |
5.1.4 快速发展时期(1994-2003年) |
5.2 新疆羊产业生产资源优势 |
5.2.1 羊品种资源优势 |
5.2.2 天然草地资源优势 |
5.2.3 饲草料资源优势 |
5.3 新疆羊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
5.3.1 缺水草地面积大,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
5.3.2 牲畜超载过牧,草地退化严重 |
5.3.3 季节牧场载畜能力不平衡 |
5.3.4 饲料生产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 |
5.4.5 饲料安全问题制约羊产业发展 |
第六章 新疆羊产业生产发展状况 |
6.1 新疆羊产业生产布局及发展特点 |
6.1.1 肉羊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
6.1.2 绵羊毛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
6.1.3 绒山羊生产区域分布及特点 |
6.2 新疆羊产业内部结构与生产水平 |
6.2.1 畜群结构 |
6.2.2 质量结构 |
6.2.3 羊产业生产水平 |
6.3 新疆羊产业饲养模式及发展特点 |
6.3.1 集约化饲养模式 |
6.3.2 家庭饲养模式 |
6.4 新疆羊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
6.4.1 生产方式传统落后 |
6.4.2 牧区存在着尖锐的草畜矛盾 |
6.4.3 资源产出率低 |
6.4.4 缺乏严格的良种管理制度 |
6.4.5 新疆羊品种资源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
第七章 新疆羊饲养成本收益分析 |
7.1 新疆牧区不同绵羊品种成本收益分析 |
7.1.1 本种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
7.1.2 改良绵羊成本收益分析 |
7.1.3 本种绵羊和改良绵羊成本收益比较 |
7.2 新疆农区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
7.2.1 新疆农户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
7.2.2 北疆、南疆、东疆农户养菜羊成本收益比较 |
7.2.3 新疆与全国主要农区养菜羊成本收益分析 |
第八章 新疆羊产品加工和贸易分析 |
8.1 新疆羊产品屠宰加工现状 |
8.1.1 肉羊屠宰加工现状 |
8.1.2 毛、绒及其他加工现状 |
8.2 新疆羊产品贸易分析 |
8.2.1 羊产品进出疆贸易 |
8.2.2 羊产品进出口贸易 |
8.3 新疆羊产品加工和贸易存在的问题 |
8.3.1 屠宰场多且分散,屠宰设备简易落后 |
8.3.2 屠宰加工点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浪费 |
8.3.3 羊肉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加工企业 |
8.3.4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
8.3.5 羊毛市场流通体制不完善 |
第九章 新疆羊产品消费分析 |
9.1 新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
9.1.1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
9.1.2 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及变化 |
9.2 新疆羊产品消费特点 |
9.2.1 羊肉消费特点 |
9.2.2 羊毛消费特点 |
9.2.3 羊绒消费特点 |
9.3 新疆羊肉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1 收入水平 |
9.3.2 消费习惯与偏好 |
9.3.3 价格因素 |
9.3.4 人口因素 |
9.4 新疆羊产品消费发展趋势 |
9.4.1 羊产品消费趋势 |
9.4.2 未来羊肉产量需求量预测 |
第十章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10.1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
10.1.1 羊产业纵向链活动与关系 |
10.1.2 羊产业纵向链关系的演变过程 |
10.2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模式分析 |
10.2.1 城郊型羊产业链模式 |
10.2.2 牧区型羊产业纵向链模式 |
10.2.3 农区羊产业链模式 |
10.3 新疆羊产业纵向链关系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10.3.1 饲草料与羊产品生产活动之间关系对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
10.3.2 羊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之间的关系对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十一章 新疆羊产品竞争力分析 |
11.1 竞争力概念 |
11.1.1 农业竞争力概念 |
11.1.2 羊产品市场竞争力 |
11.2 新疆羊产品国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11.2.1 生产要素 |
11.2.2 羊产品国内需求 |
11.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
11.2.4 食品安全 |
11.2.5 成本与价格 |
11.2.6 制度因素 |
11.2.7 政府 |
11.3 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
11.3.1 羊产品竞争绩效 |
11.3.2 羊产品竞争实力 |
11.3.3 羊产品竞争潜力 |
11.4 新疆羊产品国内竞争力实证分析 |
11.4.1 羊产品竞争绩效测定 |
11.4.2 羊产品竞争实力测定 |
11.4.3 羊产品竞争潜力分析 |
第十二章 新疆羊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
12.1 新疆羊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12.1.1 市场发展思路 |
12.1.2 生产发展思路 |
12.1.3 产业组织发展思路 |
12.2 新疆羊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方向 |
12.2.1 区域布局的原则 |
12.2.2 区域布局和发展方向 |
12.3 新疆羊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12.3.1 抓住机遇,加速羊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化 |
12.3.2 加强草原建设,促进传统羊产业向现代羊产业转变 |
12.3.3 完善羊产业生产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
12.3.4 坚持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
12.3.5 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工作力度,提高羊产业的科技含量 |
12.3.6 实施现代化管理,促进细毛羊产业发展 |
12.3.7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羊产品质量安全 |
12.3.8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新疆羊产业的发展 |
12.3.9 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
第十三章 基本结论 |
13.1 中国是世界羊肉、羊毛生产和羊毛消费大国,中国羊产品区域化分布明显 |
13.2 新疆羊产业生产具有资源优势,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
13.3 新疆羊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13.4 新疆牧区饲养改良绵羊成本收益高于本种绵羊,牧区绵羊的成本收益在全国居中上水平;北疆农区肉羊的成本收益高于南疆和东疆,农区绵羊成本收益在全国不具有优势 |
13.5 新疆羊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毛纺织企业亏损严重,羊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 |
13.6 羊肉具有较大的市场消费前景,而羊毛消费面临巨大挑战 |
13.7 羊产业纵向链组织关系对新疆羊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
13.8 新疆的绵羊毛和牧区羊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农区肉羊竞争力较弱 |
13.9 突出主导产品,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化区域布局,加快新疆羊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历 |
(5)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城市食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
1.1.2 城市副食品供给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
1.1.3 制度是影响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关键因素 |
1.1.4 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现状 |
1.1.5 对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进行研究的起因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结构安排和论文内容 |
1.5 本文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制度与城市副食品供给 |
2.1 制度研究的范式 |
2.1.1 新古典经济模型 |
2.1.2 SSP范式 |
2.2 制度、经济体制、政策 |
2.2.1 制度 |
2.2.2 经济体制 |
2.2.3 政策 |
2.2.4 小结 |
2.3 城市副食品供给 |
2.3.1 城市副食品有效供给 |
2.3.2 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3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分析 |
3.1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内容 |
3.1.1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时代背景 |
3.1.2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实现方式 |
3.1.3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特点 |
3.1.4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基本内容 |
3.2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
3.2.1 户籍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3.2.2 农产品统购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3.2.3 农产品统销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
3.2.4 人民公社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4 政府管制下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分析 |
4.1 对副食品供给进行管制的必要性 |
4.1.1 副食品生产、购销是“民生”工程 |
4.1.2 副食品需求弹性小 |
4.1.3 副食品生产受自然影响大 |
4.1.4 发达国家副食品管制制度 |
4.2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绩效分析 |
4.2.1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的内容 |
4.2.2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的绩效 |
4.3 城市副食品“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绩效分析 |
4.3.1 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的内容 |
4.3.2 “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绩效 5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分析 |
5.1 食品安全的概念辨析 |
5.1.1 食品安全 |
5.1.2 粮食安全 |
5.1.3 食品质量 |
5.2 副食品安全和副食品质量的衡量 |
5.2.1 影响副食品安全的因素 |
5.2.2 副食品质量的衡量 |
5.2.3 副食品安全的衡量 |
5.3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
5.3.1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现状 |
5.3.2 副食品安全制度供给绩效 6 城市副食品需求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分析 |
6.1 城市副食品需求 |
6.1.1 食品需求由主食向副食转化 |
6.1.2 城市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 |
6.1.3 城市副食品需求趋势变化 |
6.1.4 城市副食品需求质量变化 |
6.2 城市副食品需求地区差异 |
6.2.1 西部城市居民副食品需求 |
6.2.2 杭州市城市居民副食品需求 |
6.3 城市副食品需求对供给的挑战 |
6.3.1 市场约束增强 |
6.3.2 供给结构矛盾突出 |
6.3.3 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发展缓慢 |
6.3.4 初级产品过剩,深加工副食品不足 7 副食品流通与城市副食品供给 |
7.1 副食品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
7.1.1 副食品流通主要模式 |
7.1.2 副食品流通的主要特点 |
7.1.3 副食品流通存在问题 |
7.2 副食品流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3 副食品物流 |
7.3.1 副食品物流的任务 |
7.3.2 副食品物流特点 |
7.3.3 副食品物流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7.4 城市副食品经营超市化趋势对副食品供给制度影响 |
7.4.1 副食品标准化和分等分级制度 |
7.4.2 副食品物流系统治理制度 |
7.4.3 副食品批发市场制度 |
7.4.4 副食品品牌经营 8 基本结论和制度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讨论与建议 |
8.2.1 城市副食品供给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
8.2.2 由注重数量供给转向数量和质量供给并重 |
8.2.3 由分散农民为主的流通转向物流企业为主的流通 |
8.2.4 由强调单个城市平衡转向强调全国平衡 |
8.2.5 由依靠国内市场转向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 杭州市城市居民消费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
(6)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 |
1.2.1 研究对象的内涵 |
1.2.2 研究对象的外延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中的经济学原理 |
2.1 需求与企业竞争力 |
2.1.1 需求函数与需求法则 |
2.1.2 需求的价格弹性 |
2.1.3 消费者剩余 |
2.2 总收益和边际收益 |
2.2.1 总收益 |
2.2.2 边际收益 |
2.3 企业成本 |
2.3.1 总成本函数 |
2.3.2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
2.3.3 沉没成本与市场退出 |
2.3.4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
2.4 市场结构与竞争环境 |
2.4.1 完全竞争市场 |
2.4.2 垄断竞争市场 |
2.4.3 行业竞争程度 |
2.4.4 产品差异 |
2.5 博弈论与合作竞争 |
2.5.1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
2.5.2 博弈论与合作竞争 |
第三章 我国饲料企业的国际比较 |
3.1 国际饲料业发展趋势 |
3.1.1 国际饲料业生产情况 |
3.1.2 国际饲料业发展预测 |
3.2 以规模化为主导的美国饲料企业 |
3.2.1 美国饲料企业的环境分析 |
3.2.2 美国饲料企业的特点 |
3.3 以科技为主导的荷兰饲料企业 |
3.3.1 荷兰饲料企业的环境分析 |
3.3.2 荷兰饲料企业的特点 |
3.4 欠发达的我国饲料企业 |
3.4.1 饲料业发展历程 |
3.4.2 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状况 |
3.5 美国、荷兰饲料企业的发展的启示 |
3.5.1 延长产业链,实现规模效益 |
3.5.2 加强饲料企业的科研工作 |
3.5.3 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技术 |
第四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外在环境 |
4.1 饲料企业的产业链 |
4.1.1 农业及种植业 |
4.1.2 畜牧业 |
4.1.3 畜产品加工业 |
4.1.4 水产品加工业 |
4.2 饲料企业与畜产品、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关系 |
4.2.1 畜产品、水产品的消费状况 |
4.2.2 我国人口增长对畜产品需求的预测 |
4.3 我国的饲料资源供给与需求 |
4.3.1 与饲料相关的资源状况 |
4.3.2 饲料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
4.4 宏观环境 |
4.4.1 加入WTO对饲料企业的影响 |
4.4.2 各项政策法规对饲料企业的影响 |
第五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素 |
5.1 饲料产品竞争力 |
5.1.1 饲料产品在竞争力中的重要性 |
5.1.2 饲料企业产品竞争力 |
5.2 饲料企业组织竞争力 |
5.2.1 饲料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变革的原因及原则 |
5.2.2 饲料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
5.2.3 饲料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案例 |
5.3 饲料企业文化竞争力 |
5.3.1 饲料企业文化竞争力的经济学涵义 |
5.3.2 饲料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显现 |
5.3.3 饲料企业文化状况 |
5.3.4 提升饲料企业文化竞争力的途径 |
第六章 饲料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6.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1.1 科学性原则 |
6.1.2 系统性原则 |
6.1.3 可操作性原则 |
6.1.4 多目的性原则 |
6.2 指标体系内容 |
6.2.1 以财务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 |
6.2.2 侧重点不同的指标体系 |
6.2.3 饲料企业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饲料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选定 |
第七章 提升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模式 |
7.1 集中发展战略 |
7.1.1 集中发展战略 |
7.1.2 集中发展模式的特点 |
7.1.3 我国饲料企业集中发展战略模式案例 |
7.2 多元化战略模式 |
7.2.1 多元化战略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
7.2.2 多元化战略的经济意义 |
7.2.3 多元化战略的风险 |
7.2.4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原则 |
7.2.5 我国饲料企业多元化模式的案例 |
7.3 一体化战略模式 |
7.3.1 一体化战略的含义和分类 |
7.3.2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经济意义 |
7.3.3 我国饲料企业一体化战略模式的案例 |
7.4 战略联盟 |
7.4.1 战略联盟的内涵 |
7.4.2 实施战略联盟的原因 |
7.4.3 战略联盟的分类 |
7.4.4 饲料企业发展联盟的经济意义 |
7.4.5 战略联盟的风险 |
7.4.6 饲料企业的战略联盟案例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与农业资源利用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 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 |
2.3 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理论 |
第三章 黄淮海平原概况及农业区位资源形成探讨 |
3.1 黄淮海平原概况 |
3.2 黄淮海平原农业区位资源形成 |
第四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态势及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 |
4.1 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分析 |
4.2 农村经济的态势分析 |
4.3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 |
5.1 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
5.2 结构调整的目标 |
5.3 结构调整的原则 |
5.4 现阶段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重点 |
第六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与布局 |
6.1 黄淮海平原耕地预测 |
6.2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需求预算 |
6.3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总体战略 |
6.4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对策 |
6.5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布局 |
第七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 |
7.1 现代都市农业模式 |
7.2 高产区农业模式 |
7.3 中低产区农业模式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上篇 总论 |
2 山东畜牧业发展概况 |
2.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
2.2 山东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与地位 |
2.3 山东畜牧业的内部结构 |
2.4 山东畜牧业的区域布局 |
3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3.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
3.2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
3.3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周边地区环境 |
4 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 |
4.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4.2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人才与科技条件 |
4.3 山东的畜禽品种资源及良种繁育体系 |
4.4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条件 |
4.5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 |
4.6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条件 |
5 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与建议 |
5.1 山东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 |
5.2 山东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 |
5.3 山东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 |
5.4 山东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 |
5.5 畜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下篇 分论 |
6 山东养猪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山东养猪业的基本状况 |
6.2 山东养猪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
6.3 山东养猪业发展的战略 |
7 山东养禽业发展战略研究 |
7.1 山东养禽业基本状况 |
7.2 山东养禽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7.3 山东养禽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
8 山东奶牛业发展战略研究 |
8.1 山东奶牛产业基本状况 |
8.2 山东奶牛生产的主要特点 |
8.3 山东奶牛产业的比较优势 |
8.4 山东奶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5 山东奶牛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
9 山东养羊业发展战略研究 |
9.1 山东养羊产业基本现状 |
9.2 山东养羊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9.3 山东养羊业发展战略和对策 |
10 山东养兔业发展战略研究 |
10.1 山东家兔生产现状 |
10.2 山东家兔生产的优势分析 |
10.3 山东家兔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重划及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背景分析 |
1.1.1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 |
1.1.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阶段 |
1.1.3 中国农产品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
1.1.4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落后的现实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国外落后地区农业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
1.3.1 美国对田纳西流域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
1.3.2 前苏联对干旱地区农业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
1.3.3 日本对北海道地区农业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
1.3.4 印度对其东北地区农业开发的实践与经验 |
1.4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必要性与紧迫性 |
1.4.1 西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问题 |
1.4.2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
1.4.3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
1.5 研究思路与及方法 |
1.5.1 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小结 |
第二章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村 |
2.1.2 产业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
2.1.3 产业结构升级 |
2.1.4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2.2 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因素 |
2.2.1 需求因素 |
2.2.2 供给因素 |
2.2.3 产业政策 |
2.3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
2.3.1 市场趋利效应 |
2.3.2 技术创新推动效应 |
2.4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标准 |
2.4.1 满足社会需要最大化 |
2.4.2 资源利用最优化 |
2.4.3 农村各产业协调发展 |
2.4.4 可持续发展标准 |
2.5 农村产业结构的国际变革 |
2.5.1 农村产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
2.5.2 兼业化 |
2.5.3 农工商一体化 |
2.5.4 变革中的不足 |
2.6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历程 |
2.7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及存在问题 |
2.7.1 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国民经济进入“买方市场” |
2.7.2 农产品优质率不高,难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
2.7.3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与新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 |
2.7.4 农业的生态支持状况与新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 |
2.8 小结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特征 |
3.1 西部地区农村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特征 |
3.2 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特征 |
3.3 西部地区农林牧渔结构特征 |
3.4 种植业结构特征 |
3.5 农产品结构特征 |
3.6 农村城镇化水平评价 |
3.7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整体评价 |
3.7.1 产业结构演进与转换水平较低 |
3.7.2 特色农业初见成效, 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
3.7.3 产业结构不合理,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
3.7.4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明显 |
3.7.5 产业规模小, 产业关联度低, 优势产业不突出 |
3.8 小结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条件分析 |
4.1 自然环境整体评价 |
4.2 资源评价 |
4.2.1 矿产资源 |
4.2.2 土地及植被特征 |
4.2.3 水资源 |
4.2.4 光能资源 |
4.2.5 旅游资源 |
4.2.6 生态环境 |
4.3 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
4.3.1 通信设施建设滞后 |
4.3.2 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不足 |
4.3.3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
4.4 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1 市场因素 |
4.4.2 科技因素 |
4.4.3 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 |
4.4.4 制度创新 |
4.5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战略 |
5.1 农产品优质化升级战略 |
5.1.1 优质化及评价标准 |
5.1.2 农产品优质化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
5.1.3 农产品优质化的制约因素 |
5.1.4 农产品优质化的思路 |
5.2 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战略 |
5.2.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调整历程 |
5.2.2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定位 |
5.3 专业化升级战略 |
5.3.1 西部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存在问题 |
5.3.2 现阶段西部地区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机遇 |
5.3.3 农业比较优势数学模型建立 |
5.3.4 西部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衡量 |
5.4 农业产业化升级战略 |
5.4.1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
5.4.2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化经营道路 |
5.5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原则 |
5.5.1 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原则 |
5.5.2 科技进步原则 |
5.5.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4 市场主导原则 |
5.5.5 坚持产业发展的外向性和开放性原则 |
5.6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战略重点 |
5.6.1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实行粮食优先发展战略 |
5.6.2 深挖内涵的畜牧业升级战略 |
5.6.3 生态与经济兼顾的林业升级战略 |
5.6.4 特色农业升级战略 |
5.6.5 立足于资源优势转化的乡镇工商业升级战略 |
5.7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重划 |
6.1 重划原因 |
6.2 分区原则、指标体系 |
6.2.1 基本原则 |
6.2.2 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 |
6.2.3 分区结果 |
6.3 分区评述 |
6.3.1 内蒙古牧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6.3.2 西南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6.3.3 黄土高原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6.3.4 青藏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6.3.5 新疆绿洲农业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6.4 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保障机制 |
7.1 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发挥的基础 |
7.1.1 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
7.1.2 农业要素市场存在的问题 |
7.1.3 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 |
7.2 依靠技术进步, 提升比较优势 |
7.2.1 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2.2 西部地区科技进步的政策建议 |
7.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支撑体系 |
7.3.1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7.3.2 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治理 |
7.3.3 依法控制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
7.3.4 多方筹措生态建设资金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河套平原黄灌区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优化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行生产结构调整 |
1.1.2 为了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贸易自由化挑战,必须抓紧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1.1.3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地处内蒙古河套平原黄灌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急需调整 |
1.2 农业生产结构现状及研究动态 |
1.2.1 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1.2.1.1 国外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1.2.1.2 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1.2.1.3 我区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1.2.2 国内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研究动态 |
2 研究方法 |
2.1 投入产出法 |
2.1.1 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投入产出的计算 |
2.1.2 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入产出计算 |
2.2 农业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 |
2.3 线性规划 |
3 农业生产结构现状分析 |
3.1 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
3.1.1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
3.1.2 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
3.2 农业总效益变化趋势 |
3.2.1 农牧业产值变化动态 |
3.2.2 农牧业产值结构变化动态 |
3.3 种植业结构分析 |
3.3.1 粮食生产变化 |
3.3.1.1 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 |
3.3.1.2 各旗县市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
3.3.1.3 各旗县市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
3.3.2 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变化 |
3.3.2.1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
3.3.2.2 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
3.3.3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3.4 畜牧业结构分析 |
3.4.1 主要牲畜数量变化趋势 |
3.4.2 肉、蛋、奶总体结构变化趋势 |
3.4.3 肉类生产结构变化趋势 |
3.5 农牧民农畜产品占有量变化趋势 |
4 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分析 |
4.1 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
4.2 农田生态系统物流分析 |
5 农业生产结构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
5.1 种植业结构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
5.1.1 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 |
5.1.1.1 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 |
5.1.1.2 农村用电量变化 |
5.1.1.3 农用化肥施用量 |
5.1.2 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种植业产值的关联分析 |
5.2 畜牧业结构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
5.2.1 各生产要素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
5.2.1.1 可利用草地面积和草地载畜量的变化 |
5.2.1.2 可利用草地面积、草地载畜量和牲畜存栏数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分析 |
5.2.2 主要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
5.2.3 种植业发展对畜牧业的影响 |
5.3 农村经济结构驱动因子分析 |
6 优化模式建立 |
6.1 变量设置 |
6.2 优化结果 |
6.2.1 五原县优化结果 |
6.2.2 杭锦后旗优化结果 |
6.2.3 乌拉特前旗优化结果 |
6.2.4 临河市优化结果 |
7 结论 |
7.1 种植业结构调整策略 |
7.2 畜牧业结构调整策略 |
7.3 “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结构优化调整策略 |
7.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
8 讨论 |
8.1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 |
8.2 农业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并重 |
8.3 发展养殖业与高产高效种植并重 |
8.4 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与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并重 |
8.5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结构,以优势农畜产品的开发为重点 |
8.6 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
致 谢 |
参 考 文 献 |
作 者 简 介 |
四、迎接买方市场对畜牧业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滕星均. 吉林大学, 2009(08)
- [2]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3]生猪饲养规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D]. 李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4]新疆羊产业发展研究[D]. 郑江平. 新疆农业大学, 2005(03)
- [5]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D]. 程言清. 浙江大学, 2005(02)
- [6]我国饲料企业竞争力研究[D]. 张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7]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侯满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周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9]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重划及战略研究[D]. 温晓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10]内蒙古河套平原黄灌区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优化调整[D]. 徐春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