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及其营养

食用油及其营养

一、食用油脂及其营养(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璐,伍文彬,黄海波,李想,胡蒋宁[1](2022)在《中华草龟内脏油的水酶法提取及其不同部位脂质组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分析中华草龟内脏、脂肪块、卵、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最优工艺条件为使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0.5 h、酶添加量(以内脏粉质量计)0.5%、酶解温度55℃、pH 7、料液比1∶4,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66.56±1.25)%。中华草龟4个部位脂质中检出包括异构体在内的16种脂肪酸,检出139种脂质成分,主要为甘三酯,还有少量的磷脂、鞘磷脂和甘二酯。主成分分析表明,脂肪块和内脏中的脂质成分相似,而与卵、肌肉中脂质组成有较大差异。综上,中华草龟脂质具有作为食用油脂开发的潜力。

李培燕[2](2021)在《油脂对煎炸薯条质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薯条的品质提出了新要求。大豆油以及菜籽油所炸制的薯条分别因风味不佳以及口感不酥脆等问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限制了薯条加工业对不同油脂的开发利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掌握不同油脂对薯条品质影响的规律及其机制,而质构作为薯条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不同油脂对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更是知之甚少。本课题以薯条和油脂为研究对象,先确定了薯条质构的测定方法,随后分析了不同油脂对薯条质构的影响,并以油中脂肪酸组成为切入点,从中挖掘脂肪酸组成与薯条质构之间的关系,接着从传热传质角度阐明了油脂对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最后通过实验设计论证了此影响机制的合理性。这为开发集多种油优点于一身且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薯条专用煎炸调和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为了优选合适的薯条质构测定方法,采用感官评价中的定量描述分析法与5种仪器测试方法对10种商业薯条的质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感官数据集和仪器数据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仪器测试方法相比,三点弯曲测试的变异系数最大,精密度最低。穿刺测试得到的正峰面积(整体硬度)与感官硬度(r=0.88,p<0.01)和感官酥脆性(r=0.84,p<0.01)的相关系数最高。基于仪器测定质构的变异系数及其与感官属性相关性的综合考量,穿刺测试最适合用于薯条质构的测定,这为表征薯条的质构提供了既客观又经济的评价方法。其次,以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米糠油、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葵花油、高油酸葵花油、棕榈油和猪油等10种油脂为煎炸介质,分析比较了不同油脂对两种方式制作薯条(工业制作和家庭制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工业法炸制的薯条还是家庭法炸制的薯条,与其它油脂相比,猪油炸制薯条的硬度较高,但油含量也较高;花生油炸制薯条的含油量较低,但体积收缩率较高;菜籽油炸制薯条的色泽较好(亮黄色),但硬度偏低。此外,感官评价发现米糠油炸制薯条的综合得分较高,而猪油炸制薯条的综合得分较低。评价员比较喜欢米糠油和棕榈油炸制薯条的硬度。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种方式炸制薯条的硬度均与总饱和脂肪酸呈显着的正相关,其相关性系数均在0.662以上(p<0.05),表明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是影响薯条质构的主要因素。再次,为了揭示油脂对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从传热角度出发,在上述10种油中挑选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中、高以及感官评价优的4种油(高油酸葵花油、大豆油、棕榈油和米糠油)作为煎炸介质,探究了煎炸过程中油脂的传热特性对薯条质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整个煎炸过程中,使用高油酸葵花油炸制薯条的硬度均低于其它三种油。在煎炸的前60 s,棕榈油炸制薯条的对流传热系数最高(914.17 W·m-2·°C-1),其次是米糠油(726.75 W·m-2·°C-1),而高油酸葵花油炸制薯条的对流传热系数最低(556.73W·m-2·°C-1);60 s以后,不同油炸制薯条的对流传热系数变化趋势相反,但差异明显渐趋减小。基于传热参数对薯条煎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对流传热系数的差异最终反馈在薯条温度响应上的差异,即在煎炸的前25 s,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均高于高油酸葵花油和大豆油。相应地,从核磁共振的二值化影像及体视显微镜图观察薯条外壳厚度演变过程发现棕榈油炸制薯条优先形成外壳,其次是米糠油,高油酸葵花油炸制的薯条形成外壳所需时间略长,并且在整个煎炸过程中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外壳厚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油。此外,X-射线衍射(XRD)的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棕榈油在20°(2θ)衍射峰处(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相对结晶度高于其它三种油。扫描电镜(SEM)的结果也观察到高油酸葵花油和大豆油炸制薯条的外壳疏松多孔,米糠油炸制薯条的外壳孔洞较少且较为致密,而棕榈油炸制薯条的外壳比其它三种油更为致密。由此可见,在煎炸前期,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对流传热系数较其它两种油高,并在薯条表面优于其它两种油形成外壳,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外壳厚度也不断增加,并且形成了致密的外壳,生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也多,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硬度高于其它两种油。此外,为了更深入的理解油脂对薯条质构的影响机制,从传质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上述4种油对薯条表面和核芯区域质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不管表面还是核芯区域,高油酸葵花油炸制薯条的硬度均低于其它三种油。在煎炸的前30 s,高油酸葵花油炸制薯条的核芯失水最慢,大豆油次之,而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核芯失水很快;60 s后趋势相反。整个煎炸过程中,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水分含量低于其它两种油。水分损失动力学结果也表明使用棕榈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水分损失速率最快(0.0536 s-1),其次是米糠油(0.0275 s-1),高油酸葵花油最慢(0.0216 s-1),而棕榈油炸制薯条核芯区域的水分损失速率低于其它三种油。核磁共振影像(MRI)的结果也表明了米糠油和棕榈油炸制薯条的外壳氢质子密度低于其它两种油。此外,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含量高于其它两种油。从SEM的结果看出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比其它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更加紧实。总而言之,表面失水快、淀粉-脂质复合物含量高以及紧实致密的表面结构对薯条硬度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为了进一步论证油脂对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从油的饱和度出发,研究了精炼菜籽油与完全氢化菜籽油按不同质量比例(0%、20%、40%、60%、80%和100%)混合得到不同饱和度的油对薯条质构、升温曲线、水分分布、外壳厚度、晶体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完全氢化菜籽油添加比例(饱和度)的增加,薯条的硬度、外壳厚度以及总相对结晶度依次增加,并且外壳区域也变得更加致密。在煎炸的前40 s,饱和度高的油炸制薯条的表面和中心温度均高于饱和度低的油,50 s之后,薯条表面的升温趋势与前40 s相反。MRI结果表明了饱和度高的油炸制薯条的表面失水程度高于饱和度低的油,这些结果印证了油脂的饱和度对薯条质构的影响机制。此外,结合前面感官评价及本章的研究结果得到了炸制薯条质构较好的油脂饱和度范围在37%~51%之间,这为薯条加工业开发适宜薯条的煎炸专用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袁婷兰[3](2021)在《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乳脂肪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组成、结构与母乳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关系密切。母乳脂肪天然富含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而婴儿配方奶粉中类似母乳的MLCT种类、含量均很少,由此可能导致母乳与婴儿配方奶粉的代谢差异及其机制尚未被关注。为此,本论文系统地分析比较了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中MLCT组成和体外消化的差异,制备了母乳化MLCT结构脂,并采用动物实验探明其代谢特征。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系统研究了母乳脂中MLCT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特征,以及胎龄和哺乳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乳中的中链脂肪酸主要是月桂酸(La,4.64%)和肉蔻豆酸(M,5.33%),其次是癸酸(Ca,0.84%),辛酸(Cy)含量少于0.1%,这些中链脂肪酸基本是以MLCT形式存在,而非中链甘油三酯(MCT);母乳中MLCT总含量约占总甘油三酯的30.38%,主要是由月桂酸或肉蔻豆酸与棕榈酸(P)、油酸(O)、亚油酸(L)组成的单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L型)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结构;哺乳期对母乳脂肪的MLCT的组成有显着影响,而胎龄对母乳脂肪的MLCT组成影响较小。其次,分析比较了不同中链脂肪酸来源的婴儿配方奶粉(植物油基、牛乳基、牛乳/植物油基、羊乳/植物油基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MLCT组成及与母乳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奶粉的MLCT总含量和MLL含量都明显低于母乳;婴儿配方奶粉的特征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也与母乳不同,植物油基奶粉以Ca La M、La La P等甘油三酯为主,牛乳基奶粉特征的甘油三酯是由丁酸或己酸和较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分子;牛乳/植物油基和羊乳/植物油基奶粉特征的甘油三酯分子是Ca MP、Ca PO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的特征甘油三酯分子是Cy Ca Ca和Ca Ca Ca。同时采用模拟婴儿胃肠道体外消化模型,比较了3种婴儿配方奶粉(MCT添加量分为0、20和30%)和母乳的体外消化差异,结果表明,添加MCT的两种奶粉的胃、肠的脂解度和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奶粉,而奶粉的胃肠消化终点(120 min)脂解度均比母乳低,表明中链脂肪酸可促进消化过程中奶粉的脂肪水解;奶粉胃肠水解释放的中链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母乳,3号奶粉胃消化过程中释放中链脂肪酸的含量相比初始酰基化的含量较低,且低于2号奶粉,推测与3号奶粉较高含量的MLCT(7.73%>1.90%)有关,表明MLCT可能抑制中链脂肪酸的大量释放。因此,婴儿配方奶粉的MLCT组成与母乳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可能造成体外消化的差异。再次,根据母乳MLCT组成特征,以精炼鱼油和椰子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酯交换反应制备母乳化MLCT结构脂,然后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酯交换产物。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底物比(鱼油/椰子油)1.5:1,反应温度60度,NS40086脂肪酶添加量8wt%,反应时间3 h,所得酯交换产物中的MLCT的含量为62.14%,其中MLL型含量为39.85%;在蒸馏温度200(?)下,酯交换产物达到较好的纯化效果,产物中甘油三酯含量为98.30%,MLCT含量为72.60%,其MLCT组成和母乳相似,氧化稳定性较好,固体脂肪含量较低,酸价和过氧化值达到并高于相关标准要求。最后,以母乳脂肪供能比为模型设计母乳化MLCT结构脂和物理混合油脂的奶粉油脂配方,通过小鼠试验评估高脂喂养不同种类的油脂(母乳化MLCT结构脂、物理混合油脂、高脂空白对照、低脂阴性对照)对于小鼠生长、能量代谢、血脂、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脂肪代谢以及肠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膳食显着增加了小鼠的体重、体脂、脂肪细胞大小、血脂以及肝功能水平,降低了小鼠呼吸熵、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和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和物理混合油脂组相比,母乳化MLCT结构脂组小鼠的昼夜间呼吸熵显着性增加,能量消耗有增加趋势,体重增加比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着增加,附睾脂和肾周脂重、脂肪细胞大小以及肝脏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着降低至低脂阴性对照组小鼠水平,肝脏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肠道的Firmicutes/Bacteroidota比和Desulfovibrionaceae等与肥胖相关的微生物丰度显着降低,Rikenellaceae和Muribaculaceae的丰度显着增加。说明母乳化MLCT结构脂可抑制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内脏脂肪的蓄积,改善肝功能损害,并降低一些与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有关菌群的丰度,调节机体的脂肪代谢。综上,论文明确了母乳脂肪的MLCT组成、结构及其与婴儿配方奶粉油脂的差异性,制备了母乳化MLCT结构脂,并明确了其代谢特征,发现其具有抑制小鼠内脏脂肪、改善肝功能、调节脂代谢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度母乳化的婴儿配方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苏荣镇,夏继蓉,温燕龙,谷大海[4](2021)在《香茅草提取物对鸡肉肠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香茅草提取物对鸡肉肠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色度、质构、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酸价(acid value, AV)、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值为指标,分析不同质量分数(0、5%、10%、15%、20%)的香茅草提取物添加对鸡肉肠的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香茅草提取物添加量对鸡肉肠亮度、黄度、咀嚼性、粘弹性和酸价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而红度值和硬度则随香茅草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香茅草提取物后鸡肉肠的POV值和TBA值显着降低(P<0.05),香茅草提取物添加量为15%和2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添加香茅草提取物可改善鸡肉肠的硬度,并能有效缓解鸡肉肠的氧化。但香茅草提取物的添加会导致鸡肉肠肉色变深。

郑荣珍,郭立华,张淑云[5](2021)在《基于SWOT-AHP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文中指出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是助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途径。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健康、制品货架期长、产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助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新晋动力。河北省高油酸花生正处于由普通花生向高油酸花生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应迫切推进其品牌化。运用SWOT-AHP方法,实证分析影响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力提升因素,结果表明:优势因素和机遇因素影响权重较大,其中权重排名最大的3个指标为品种内在品质优势、产地及区位优势和扶持政策的积极引导。提升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力应采用积极的开拓型战略,包括: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注重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市场知名度。

赵勇[6](2020)在《油脂的营养与健康研究——评《油脂 营养 健康:厨中百味油为贵》》文中指出油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量来源,其营养价值与人体健康关系已成为当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油脂中所含有的许多微量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由赵霖、鲍善芬和傅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油脂营养健康:厨中百味油为贵》一书,从专业角度为读者提供了系统、完整的油脂化学知识。作者在参考国内外各类最新有关油脂成分与营养生理功能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强大的知识理论体系,将有关油脂营养的生理知识、食用油的正确使用及油脂的食疗功能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论述,

李晓静[7](2020)在《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是与脂质代谢紊乱型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食用原料,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科学的选择及合理的摄入油脂变得尤为重要。脂肪酸作为主要油脂组分,被普遍认为对油脂功效性起决定性作用,而随着油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油脂微量伴随物的功效性。本论文将油脂体外消化与细胞试验相结合,探究了油脂种类及烹调方式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同时,利用多元数据组分析建模方法,探究油脂中改善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脂肪酸和微量伴随物)组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深入了解油脂组分的营养功效、为脂质代谢紊乱高危人群食用油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猪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初榨椰子油、普洱茶茶籽油、初榨橄榄油和亚麻籽油等八种食用油脂为原料,通过油脂体外消化与细胞试验相结合,探究不同油脂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发现橄榄油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38.36 mg/kg和26.57 mg/kg。米糠油中总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最高,而茶油中豆甾-3,5-二烯和帕克醇含量远高于其他七种油脂。八种油脂样品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内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不同油脂作用效果不一,以浓度为200μmol/L(以脂肪酸浓度计)的油脂样品处理细胞,猪油组甘油三酯(TG)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71.79%,而椰子油组仅提高了10.17%,茶油组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内TG含量略有下降。随着油脂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内脂质积累程度加剧,但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当油脂浓度增加至500μmol/L时,椰子油和茶油组细胞内仍仅有少量脂质积累。猪油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高于其他油脂样品组,当处理浓度为200μmol/L时,猪油组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加了9.97%和94.45%,而茶油、橄榄油和亚麻籽油组ROS和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并且茶油和橄榄油组细胞内四种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程度显着低于其他油脂样品组。分析和比较了热炒(160°C,5 min)、热煎(170°C,5 min)和热炸(180°C,3 min/次,每隔0.5 h煎炸一次,共3次)等高温烹调方式对不同油脂的组成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其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烹调后,尤其是热炸处理后,食用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极性组分等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差,热炸处理后,亚麻籽油过氧化值提高了44.44%,极性组分含量达11.50%。另外,高温烹调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伴随物含量均显着下降,其中,米糠油中麦角甾-4,7,22-三烯-3酮及椰子油中多酚和总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在热炸处理后,损失率高达99%以上。细胞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处理浓度下,高温烹调油脂较未处理油脂细胞毒性增强,且对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更为显着,但不同油脂作用程度不一。以浓度为200μmol/L的油脂样品处理细胞,高温烹调油脂组细胞内TG和胆固醇(TC)含量均显着高于未处理油脂组。高温烹调茶油组细胞内TG含量在所有油脂样品组中最低,但热炸茶油组TG含量相较于未处理茶油组提高了101.03%,热炸亚麻籽油组TG含量较未处理亚麻籽油组提高了104.24%。热炸处理后,猪油组细胞内ROS含量(较未处理猪油组)增长率最高,为35.93%。热炸茶油和亚麻籽油组MDA含量增长率最高,分别为62.92%和60.78%,且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为显着。同时,利用多元数据组回归建模方法探究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发现油脂微量伴随物对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显着高于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脂质积累的关键脂肪酸组分为cis UFA、C18:3cis、C20:1cis、C12:0和C14:0,关键微量伴随物组分为帕克醇、(3β,22E)-麦角甾-7,22-二烯-3基、环阿屯醇、二氢-顺-α-古巴烯-8-醇、角鲨烯和α-生育酚。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微量伴随物的重要投影值和回归系数均高于脂肪酸组分,证明其对细胞脂质积累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且油脂中改善细胞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为角鲨烯、帕克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等微量伴随物。选取茶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大豆油、橄榄油、米糠油和亚麻籽油等七种不皂化物含量较高的食用油脂,通过皂化反应提取不皂化物,油酸诱导建立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模型。利用乳清蛋白水解物/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稳定的纳米乳液体系将食用油脂不皂化物导入细胞,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并探究了不皂化物中改善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发现,纳米乳液运载法相较于常规DMSO溶解导入法,不皂化物的细胞吸收率显着提高。橄榄油和米糠油不皂化物对细胞脂质积累的改善作用最为显着,其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内TG含量分别下降了83.19%和84.61%,TC含量分别下降了78.18%和80.37%。茶油、米糠油和亚麻籽油不皂化物对细胞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最为显着,其较模型对照组MDA含量分别下降了36.14%、39.22%和32.69%,而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6.87%、53.72%和52.17%,远高于其他四种油脂样品组。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细胞内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为γ-生育三烯酚、二氢-顺-α-古巴烯-8-醇、角鲨烯和帕克醇。最后,对关键组分—帕克醇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有效作用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转录组学相关技术探究了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帕克醇的有效作用浓度为15-20μmol/L。当处理浓度为20μmol/L时,帕克醇的摄入有效抑制了HepG2细胞的脂肪酸合成,促进了脂肪酸氧化、糖酵解、能量代谢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等。通过调节FASN、ACSL1、CPT1A、PIK3CB等基因的表达,改善了HepG2细胞的脂质积累;通过调节NQO-1、PRXL2A、NF-kB2、TXNRD1等基因的表达,改善了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同时,帕克醇调控了细胞内谷胱甘肽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固醇合成、衰老、寿命、AMPK以及Fox O等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表明油脂微量伴随物相较其脂肪酸组分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γ-生育三烯酚、二氢-顺-α-古巴烯-8-醇、角鲨烯和帕克醇等微量伴随物为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董志文[8](2020)在《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脂脱色,常称为吸附脱色,是食用油精炼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针对不同的脱色目的,原料油脂应当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和脱色工艺条件。由于我国食用油脱色工艺主要以脱色率和色泽为指标,缺少对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造成食用油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大量流失,产生危害因子,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的品质。因此,本论文以稻米油的营养价值和花生油的安全性为导向,针对不同植物油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复配,采用复合脱色材料进行脱色,优化创新植物油脱色工艺,以达到减少吸附剂用量、降低能耗、提高油脂品质的目的,使油脂脱色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初步建议一种以油脂品质为导向的精炼脱色工艺,为食用油的脱色工艺提供一种新导向。主要内容如下:(1)测定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藻土五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总孔体积、脱色率、吸油率和过滤速度,以及对植物油中酸值、过氧化值、碘值、毒性物质、营养物质和反式脂肪酸的影响。其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最大,分别达到966.037m2/g和0.794cm3/g,脱色效果最好;活性白土和凹凸棒土的脱色效果其次,且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的吸油率均较小;硅藻土和膨润土的孔径均较大,其中硅藻土的孔径最大,达到8.112nm,其助滤效果最好,膨润土的助滤效果其次;在1g吸附材料/100g稻米油的添加量下,五种吸附材料中活性白土对降低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活性炭,且活性炭对稻米油碘值影响最大;活性炭、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相比膨润土、硅藻土对稻米油中毒性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吸附更为明显。因此选择活性白土、凹凸棒土和活性炭作为“主脱色剂”,将膨润土和硅藻土作为“辅脱色剂”;针对营养价值较高、酸值高、色泽深的稻米油和安全性要求高、稳定性较差的花生油,应当根据其具体质量指标来选择“主辅脱色剂”作为复合脱色剂的脱色材料。(2)对油脂色泽深、营养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的稻米油,通过比较不同吸附剂对营养物质保留率、脱色性能和成本的影响,在保证对稻米油脱色效果更优前提下,选择在同一添加量下对植物甾醇保留率更高活性炭和对谷维素和维生素E保留率更高的活性白土作为复配材料;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以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为自变量,以脱色率为目标值,通过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模型,确定稻米油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每100g脱胶稻米油中添加4.17g活性白土和0.83g活性炭进行复配脱色,此时复合脱色剂质量比(活性白土/g:活性炭/g)5:1,脱色剂添加量占油重5%;脱色时间33min,脱色温度116℃;此时稻米油脱色率最高,为97.11%。此条件下稻米油中谷维素保留率为89.62%,甾醇保留率为90.16%,维生素E保留率为79.91%,色泽为Y20 R0.8;与现有的稻米油脱色工艺对比,经复合脱色剂脱色后,谷维素、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得到有效保留;脱色稻米油色泽较浅,酸值相对较低,过氧化值和水分及挥发物等基本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稻米油水平。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复配是一种适合高营养价值稻米油复合脱色材料,优化脱色工艺可显着提高稻米油的营养物质保留率。(3)对毒性物含量高,生产成本高的花生油,选择脱色性能好、对花生油中Ba P和AFB1等毒性物脱除效率高的活性炭,和成本最低的膨润土作为复配材料;以复配比率、脱色剂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过滤速度、吸油率、Ba P残留量、AFB1残留量和脱色成本为正交优化综合评分的指标,通过正交优化确定花生油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每100g脱酸花生油中添加0.33g活性炭和1.67g膨润土进行复配脱色,此时脱色剂的复配比率(活性炭/g:膨润土/g)为1:5,脱色剂的添加量为2%,且脱色时间为20min,脱色温度为90℃;此时综合评分最高。此条件下吸油率为39.47%,过滤速度为2.08m L/min,Ba P含量为0.15μg/kg,AFB1含量为0.12μg/kg,添加成本为4.41元/吨。经复合脱色剂(活性炭和膨润土)脱色后,花生油得率较高,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碘值较高,花生油稳定性较好,脱色成本相对较低,且花生油中各毒性物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活性炭和膨润土复配是一种适合高安全性花生油复合脱色材料,优化脱色工艺可显着提高花生油的质量品质并降低工艺成本。综上,本文对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膨润土和硅藻土五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脱色和脱毒性能、吸附稳定性、吸油率、助滤效果、脱色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待脱色的稻米油和花生油的基本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和正交试验优化为稻米油、花生油提出了适合的复合脱色剂材料和工艺优化,为实现以油脂品质为导向的精炼脱色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龙锦林,武斌,王春丽,韩冰[9](2019)在《液相色谱在食用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甘油三酯是食用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热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甘油三酯的成分性质不仅会影响食用油脂的理化,也影响其营养价值。基于食用油脂中甘油三酯种类的复杂性,甘油三酯的检测面临巨大的挑战。介绍近几年非水反相液相色谱和银离子液相色谱在甘油三酯检测上的应用。

王世豪[10](2019)在《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油脂及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液态油脂容易被氧化,不易贮存。将液态油脂制备成粉末油脂能够显着提高其抗氧化性能,赋予其更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茶油是我国重要经济林木油茶的主要产品,具有优异的保健性能,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功能性油脂。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生产茶油粉末油脂。通过评价茶油粉末油脂的包埋效率,对茶油粉末油脂的喷雾干燥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过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粉末油脂进行了性能评价及表征。针对离心喷雾干燥过程复杂的塔内流动情况,构建了离心喷雾干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热风及液滴在塔内的流动及传热传质情况,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选用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复配壁材,蔗糖脂肪酸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复配乳化剂。在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之比为1:1,芯材茶油与复配壁材之比为1:3,复配乳化剂添加量为2%,蔗糖脂肪酸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之比为3:1。乳化温度为60℃,剪切乳化转速为19000rpm,剪切乳化时间为2L/min条件下制得的乳化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2000rpm下离心10min后室温放置12小时未见分层,稳定性达到97.8%。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以及料液固含量对茶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结合预实验及单因素试验结果。以产品粉末油脂包埋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进行了响应面实验分析。响应面回归方程方差分析显示所构建的响应面回归方程整体p值小于0.0001,对响应值影响显着,模型校正决定系数为0.9781,说明该模型能够解释97.81%的响应值。以最大产品油脂包埋率为指标,得到茶油粉末油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6℃,进料速度16.8rpm,料液固含量14.3%,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粉末油脂包埋率为88.79%。对所制备的茶油粉末油脂进行了感官评价,微观形貌研究及物理特性的测量,所制得的茶油粉末油脂流动性较好,有奶香味,平均含水率为2.9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微观形貌,产品大多呈球形表面平整无破裂,囊壁致密无裂痕。构建了离心喷雾干燥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离心喷雾干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雾化的液滴采用离散相(DPM)模型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二、食用油脂及其营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油脂及其营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草龟内脏油的水酶法提取及其不同部位脂质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
        1.2.2 脂质的提取
        1.2.3 脂质脂肪酸组成分析
        1.2.4 脂质组成的测定
        1.2.5 脂质种类的鉴别和定量
        1.2.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的单因素实验
        2.1.1 酶的种类和酶解时间对提油率的影响
        2.1.2 酶添加量、酶解温度、pH和料液比对提油率的影响
    2.2 不同部位脂质脂肪酸组成(见表1)
    2.3 不同部位脂质组成
    2.4 脂质主成分分析
3 结 论

(2)油脂对煎炸薯条质构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加工制品概述
    1.2 薯条的加工过程
        1.2.1 薯条的加工工艺
        1.2.2 薯条加工过程中的物化变化
        1.2.3 薯条煎炸过程中的传热传质
    1.3 薯条品质的特点
    1.4 薯条质构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4.1 马铃薯品种
        1.4.2 预处理方式
        1.4.3 煎炸方式
        1.4.4 煎炸温度和时间
        1.4.5 油脂的种类
    1.5 薯条煎炸油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5.1 薯条煎炸油的使用现状
        1.5.2 薯条煎炸油的发展趋势
    1.6 立题背景与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薯条质构测定方法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2 感官评价员的培训
        2.3.3 质构感官评定方法
        2.3.4 物性仪测定方法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薯条质构感官术语及其评价方法的确定
        2.4.2 感官评价员评估能力的分析
        2.4.3 感官评价结果的分析
        2.4.4 物性仪测定结果的分析
        2.4.5 感官评价与物性仪测定的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脂对煎炸薯条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3.3.2 油中酸价的测定
        3.3.3 油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3.3.4 油中碘值的测定
        3.3.5 油中粘度的测定
        3.3.6 样品的制备
        3.3.7 油温和薯条中心温度的测定
        3.3.8 薯条中水油含量的测定
        3.3.9 薯条中水油分布测定
        3.3.10 薯条质构的测定
        3.3.11 薯条色泽的测定
        3.3.12 薯条收缩率的测定
        3.3.13 薯条感官评价的测定
        3.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油中脂肪酸组成和油品质的分析
        3.4.2 油粘度的分析
        3.4.3 油温和薯条中心温度曲线的变化
        3.4.4 油脂对薯条水油含量的影响
        3.4.5 油脂对薯条水油分布的影响
        3.4.6 油脂对薯条色泽的影响
        3.4.7 油脂对薯条质构和体积收缩率的影响
        3.4.8 油脂对薯条感官评价的影响
        3.4.9 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薯条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传热特性解析油脂对煎炸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煎炸过程中油温和薯条温度的测定
        4.3.3 煎炸过程中薯条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4.3.4 煎炸过程中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4.3.5 煎炸过程中薯条质构的测定
        4.3.6 煎炸过程中薯条外壳厚度的测定
        4.3.7 煎炸过程中薯条晶体结构的测定
        4.3.8 薯条微观形态的观察
        4.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煎炸过程中油温和薯条温度的分析
        4.4.2 煎炸过程中薯条的温度分布
        4.4.3 煎炸过程中薯条对流传热系数的分析
        4.4.4 煎炸过程中薯条质构的分析
        4.4.5 煎炸过程中薯条外壳厚度的分析
        4.4.6 煎炸过程中薯条晶体结构的分析
        4.4.7 薯条微观结构的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传质特性解析油脂对煎炸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制备
        5.3.2 薯条质构的测定方法
        5.3.3 薯条表面和核芯中水油含量的测定
        5.3.4 煎炸过程中薯条表面和核芯失水及吸油动力学模型
        5.3.5 薯条表面和核芯中水分迁移及其分布的测定
        5.3.6 薯条表面和核芯中晶体结构的测定
        5.3.7 薯条微观结构的观察
        5.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煎炸过程中薯条表面和核芯区域质构的分析
        5.4.2 煎炸过程中薯条表面和核芯中水油含量的分析
        5.4.3 薯条表面和核芯区域失水吸油动力学的分析
        5.4.4 煎炸过程中薯条表面和核芯区域水分状态的分析
        5.4.5 煎炸过程中薯条中水分分布的分析
        5.4.6 煎炸过程中薯条表面和核芯区域晶体结构的分析
        5.4.7 煎炸过程中薯条的微观结构的分析
        5.4.8 油脂对薯条质构影响的机制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油脂饱和度的调控对煎炸薯条质构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样品制备
        6.3.2 煎炸前后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碘值的测定
        6.3.3 煎炸前后油粘度的测定
        6.3.4 煎炸前后油中固体脂肪含量的测定
        6.3.5 煎炸过程中油温和薯条温度的测定
        6.3.6 薯条中水油含量的测定
        6.3.7 薯条中水油分布的测定
        6.3.8 薯条质构的测定
        6.3.9 薯条外壳厚度的测定
        6.3.10 薯条晶体结构的测定
        6.3.11 薯条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6.3.12 薯条微观形貌的观察
        6.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煎炸前后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碘值的分析
        6.4.2 煎炸前后油粘度的分析
        6.4.3 煎炸前后油中固体脂肪含量的分析
        6.4.4 煎炸过程中油温和薯条温度的分析
        6.4.5 薯条中水油含量的分析
        6.4.6 薯条中水油分布的分析
        6.4.7 薯条质构的分析
        6.4.8 薯条外壳厚度的分析
        6.4.9 薯条晶体结构的分析
        6.4.10 薯条热力学特性的分析
        6.4.11 薯条微观形貌的分析
        6.4.12 薯条的质构与其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母乳甘油三酯简介
        1.1.1 母乳甘油三酯的组成
        1.1.2 母乳甘油三酯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定义、分布和制备
        1.2.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定义
        1.2.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天然资源分布
        1.2.3 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制备
    1.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代谢特性
        1.3.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吸收性质
        1.3.2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
        1.3.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肝脏代谢
        1.3.4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血脂的调节
    1.4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健康功能
        1.4.1 中长链甘油三酯食用油
        1.4.2 脂肪乳剂
        1.4.3 其他食品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母乳脂肪的中链脂肪酸和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2.3 循证分析
        2.2.4 乳脂的提取
        2.2.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2.6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总结文献数据分析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特征
        2.3.2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链脂肪酸组成
        2.3.3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种类数和总含量
        2.3.4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婴儿配方奶粉与母乳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体外消化差异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乳脂的提取
        3.2.4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3.2.5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3.2.6 模拟婴儿体外消化
        3.2.7 消化产物脂质的组成分析
        3.2.8 消化产物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3.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链脂肪酸组成差异比较
        3.3.2 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差异比较
        3.3.3 甘油三酯体外消化差异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酶法合成、纯化及理化性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酶法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
        4.2.4 分子蒸馏纯化酯交换产物
        4.2.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4.2.6 sn-2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4.2.7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4.2.8 脂质组成的测定
        4.2.9 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
        4.2.10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4.2.11 固体脂肪含量的测定
        4.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酶法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
        4.3.2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纯化
        4.3.3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脂肪酸组成
        4.3.4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甘油三酯组成
        4.3.5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理化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对小鼠生长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2.3 实验动物和饲料
        5.2.4 动物饲喂及分组
        5.2.5 代谢监测实验
        5.2.6 样品采集
        5.2.7 体重变化、摄食量、脏器指数计算
        5.2.8 血清脂质水平检测
        5.2.9 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5.2.10 脂肪组织和空肠细胞形态学观察
        5.2.11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测定
        5.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摄食量
        5.3.2 小鼠的能量代谢
        5.3.3 小鼠的脏器指数
        5.3.4 小鼠的脂肪组织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
        5.3.5 小鼠的血脂组成
        5.3.6 小鼠肠道形态学分析
        5.3.7 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对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动物和饲料
        6.2.4 动物饲喂及分组
        6.2.5 样品采集
        6.2.6 肝功能指标检测
        6.2.7 肝脏组织形态学分析
        6.2.8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6.2.9 肝脏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6.2.10 血清脂质组学分析
        6.2.11 数据统计与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小鼠的肝脏指数
        6.3.2 小鼠的肝功能水平
        6.3.3 小鼠肝脏的甘油三酯水平
        6.3.4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
        6.3.5 小鼠肝脏脂肪酸组成
        6.3.6 小鼠血清脂质组学分析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实验结果有关图表
附录I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香茅草提取物对鸡肉肠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香茅草提取物的制备
        1.3.2 鸡肉肠的配方及工艺流程
        1.3.3 操作要点
        1.3.4 鸡肉肠的颜色测定
        1.3.5 质构分析
        1.3.6 过氧化值的测定
        1.3.7 酸价测定
        1.3.8 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茅草提取物添加量对鸡肉肠色度的影响
    2.2 香茅草提取物对鸡肉肠质构的影响
    2.3 香茅草提取物的添加量对鸡肉肠过氧化值的影响
    2.4 香茅草提取物的添加量对鸡肉肠酸价的影响
    2.5 香茅草提取物对鸡肉肠脂肪氧化程度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5)基于SWOT-AHP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
    (一)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发展优势(S)分析
        1.品种内在品质优势。
        2.产地和区位优势。
        3.价格优势。
        4.历史与文化资源优势。
    (二)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发展劣势(W)分析
        1.龙头企业少。
        2.产业链条短。
        3.品牌推广力度不足。
        4.地理标志品牌意识薄弱。
    (三)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发展机遇(O)分析
        1.市场前景广阔。
        2.多元化产品类型提升空间大。
        3.企业加工效益提升潜力大。
        4.扶持政策的积极引导。
    (四)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发展挑战(T)分析
        1.消费者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度。
        2.外部市场竞争。
        3.替代产品的威胁。
        4.国外进口影响。
二、基于SWOT-AHP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因素研究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三)各层次指标总排名权重计算
    (四)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力提升的战略定位
    (五)结果分析
三、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二)注重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
    (三)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市场知名度

(7)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肝脏脂质积累与氧化应激
        1.1.1 肝脏脂质积累
        1.1.2 肝脏氧化应激
        1.1.3 肝脏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研究方法
    1.2 食用油脂加工及其消化代谢
        1.2.1 食用油脂组分
        1.2.2 提取及精炼过程对食用油脂组分的影响
        1.2.3 烹调过程对食用油脂组分的影响
        1.2.4 食用油脂的消化代谢
    1.3 食用油脂组分对肝脏脂质积累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1.3.1 食用油脂组分对肝脏脂质积累的影响
        1.3.2 食用油脂组分对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1.3.3 食用油脂关键组分探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多元数据组分析建模方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食用油脂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食用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3.2 食用油脂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2.3.3 食用油脂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4 食用油脂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3.5 食用油脂甾醇和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2.3.6 食用油脂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2.3.7 食用油脂消化产物的制备
        2.3.8 细胞的基础培养
        2.3.9 细胞的传代培养
        2.3.10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2.3.11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2.3.12 油脂消化产物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2.3.13 油红O染色试验
        2.3.14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2.3.15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2.3.1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2.4.2 不同食用油脂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2.4.3 不同食用油脂中β-胡萝卜素含量
        2.4.4 不同食用油脂中甾醇和角鲨烯含量
        2.4.5 不同食用油脂中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
        2.4.6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4.7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2.4.8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2.4.9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烹调食用油脂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食用油脂高温烹调方法
        3.3.1.1 热炒处理
        3.3.1.2 热煎处理
        3.3.1.3 热炸处理
        3.3.2 食用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3.3.3 食用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3.3.4 食用油脂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3.3.5 食用油脂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3.6 食用油脂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3.3.7 食用油脂甾醇和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3.3.8 食用油脂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3.3.9 食用油脂消化产物的制备
        3.3.10 细胞的基础培养
        3.3.11 细胞的传代培养
        3.3.12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3.3.13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3.3.14 油脂消化产物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3.3.15 油红O染色试验
        3.3.16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3.3.17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3.3.1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高温烹调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3.4.2 高温烹调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3.4.3 高温烹调油脂中总多酚和黄酮含量
        3.4.4 高温烹调油脂中β-胡萝卜素含量
        3.4.5 高温烹调油脂中甾醇和角鲨烯含量
        3.4.6 高温烹调油脂中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
        3.4.7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4.8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3.4.9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3.4.10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4.1 引言
    4.2 数据分析方法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2 OPLS回归建模方法
        4.2.3 O2PLS回归建模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关键脂肪酸组分
        4.3.2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关键微量伴随物组分
        4.3.3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关键组分
        4.3.4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脂肪酸组分
        4.3.5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微量伴随物组分
        4.3.6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组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的提取
        5.3.2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成分的测定
        5.3.3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制备
        5.3.4 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的测定方法
        5.3.5 纳米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测定
        5.3.6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5.3.7 细胞的基础培养
        5.3.8 细胞的传代培养
        5.3.9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5.3.10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细胞摄取性测定
        5.3.11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5.3.12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5.3.13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5.3.14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5.3.15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同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的成分及含量
        5.4.2 纳米乳液的乳化稳定性
        5.4.3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细胞摄入性
        5.4.4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稳定性
        5.4.5 油酸处理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4.6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4.7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脂质水平的影响
        5.4.8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5.4.9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关键组分
        5.4.10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HepG2细胞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帕克醇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的基础培养
        6.3.2 细胞的传代培养
        6.3.3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6.3.4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6.3.5 帕克醇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6.3.6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6.3.7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6.3.8 细胞内RNA提取
        6.3.9 HepG2 细胞RNA-seq测序
        6.3.10 转录组测序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6.3.11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帕克醇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6.4.2 帕克醇对HepG2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6.4.3 帕克醇对HepG2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6.4.4 待测序RNA的质量评估
        6.4.5 转录组测序的质量评估
        6.4.6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6.4.7 脂质积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6.4.8 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6.4.9 基因的GO显着性富集分析
        6.4.10 基因的GO功能注释分析
        6.4.11 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6.4.12 基因的KEGG功能注释分析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吸附脱色剂在油脂精炼中的研究概况
        1.2.1 活性白土的研究
        1.2.2 凹凸棒土的研究
        1.2.3 活性炭的研究
        1.2.4 膨润土的研究
        1.2.5 硅藻土的研究
        1.2.6 复合脱色剂在油脂脱色工艺中的应用
    1.3 植物油脱色工艺概述
        1.3.1 稻米油脱色工艺
        1.3.2 花生油脱色工艺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不同吸附脱色材料特性的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
        2.2.2 脱色率测定
        2.2.3 吸油率测定
        2.2.4 脱色剂过滤速度测定
        2.2.5 基本指标测定
        2.2.6 营养物质的测定
        2.2.7 毒性物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五种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比较
        2.3.2 吸附材料基本性能比较
        2.3.3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基本指标的影响
        2.3.4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2.3.5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中毒性物质的影响
        2.3.6 吸附材料对稻米油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营养价值的稻米油复合脱色材料及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稻米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3.2.2 稻米油脱色工艺及脱色率和色泽的测定
        3.2.3 稻米油品质分析
        3.2.4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3.2.5 最佳复配比率的确定
        3.2.6 单因素试验
        3.2.7 复合脱色剂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3.2.8 数据及图表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稻米油吸收波长的确定
        3.3.2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3.3.3 最佳复配比率的确定
        3.3.4 稻米油单因素试验分析
        3.3.5 复合脱色剂脱色工艺响应面试验设计
        3.3.6 复合脱色剂脱色油和常规脱色剂脱色油指标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安全性的花生油复合脱色材料及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花生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4.2.2 花生油品质分析
        4.2.3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4.2.4 数据及图表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生油的基本理化指标
        4.3.2 复配脱色剂的选择
        4.3.3 花生油单因素试验分析
        4.3.4 花生油脱色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4.3.5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分析
        4.3.6 脱色工序花生油中Ba P含量与AFB1含量的关联性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1.1 五种吸附材料吸附特性比较研究
        5.1.2 稻米油脱色工艺及营养价值研究
        5.1.3 花生油脱色工艺及安全性研究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部分样品BaP高效液相色谱图
附录B 部分样品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附录C 部分样品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液相色谱在食用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反相液相色谱法(RP-PHLC)
2 银离子色谱法
3 柱温对甘油三酯检测的影响
4 检测器对甘油三酯检测的影响
5 结语

(10)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油脂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粉末油脂
        1.1.1 粉末油脂简介
        1.1.2 粉末油脂的应用
        1.1.3 茶油
    1.2 包埋技术
        1.2.1 包埋技术简介
        1.2.2 包埋方法
        1.2.3 壁材材料及特性
    1.3 喷雾干燥制备粉末油脂
        1.3.1 喷雾干燥概述
        1.3.2 液滴雾化过程
        1.3.3 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1.3.4 喷雾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主要内容
2 茶油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乳化液的制备
        2.2.2 乳化液稳定性分析
        2.2.3 喷雾干燥制备粉末油脂
        2.2.4 粉末油脂包埋率的测定
    2.3 工艺参数对粉末油脂产品包埋率的影响
        2.3.1 芯壁比对茶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
        2.3.2 进风温度对茶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
        2.3.3 进料速度对茶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
        2.3.4 料液固含量对茶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
    2.4 响应面法分析实验
        2.4.1 响应面法分析
        2.4.2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与结果
    2.5 响应面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2.5.1 响应面法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2.5.2 进料速度和料液固含量对包埋率影响响应面分析
        2.5.3 不同进料速度下进风温度和料液固含量的包埋率响应面分析
        2.5.4 不同料液固含量下进风温度和进料速度的包埋率响应面分析
        2.5.5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节
3 产品性能与质量评定
    3.1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茶油粉末油脂的制备
        3.2.2 茶油粉末油脂的感官评价
        3.2.3 粉末油脂水分的测定
        3.2.4 粉末油脂堆积密度的测定
        3.2.5 粉末油脂散落性的测定
        3.2.6 茶油粉末油脂及主要原料的扫描量热分析
        3.2.7 茶油粉末油脂的热重分析
        3.2.8 粉末油脂微观形貌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茶油粉末油脂产品感官性状
        3.3.2 茶油粉末油脂的理化指标
        3.3.3 茶油粉末油脂及主要原料的扫描量热分析
        3.3.4 茶油粉末油脂的热重分析
        3.3.5 茶油粉末油脂的微观形貌
    3.4 本章小节
4 喷雾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
    4.1 喷雾干燥过程数学模型
        4.1.1 连续相控制方程
        4.1.2 离散相控制方程
        4.1.3 湍流模型
        4.1.4 雾化液滴分布
    4.2 喷雾干燥塔物理模型
    4.3 边界条件及初始化
        4.3.1 入口边界条件
        4.3.2 出口边界条件
        4.3.3 壁面边界条件
    4.4 模拟结果与讨论
        4.4.1 喷雾干燥塔内的温度分布
        4.4.2 水蒸汽含量分布
        4.4.3 颗粒运动轨迹
    4.5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食用油脂及其营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草龟内脏油的水酶法提取及其不同部位脂质组成分析[J]. 郭晓璐,伍文彬,黄海波,李想,胡蒋宁. 中国油脂, 2022(01)
  • [2]油脂对煎炸薯条质构的影响及其机制[D]. 李培燕. 江南大学, 2021
  • [3]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D]. 袁婷兰. 江南大学, 2021
  • [4]香茅草提取物对鸡肉肠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 苏荣镇,夏继蓉,温燕龙,谷大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6)
  • [5]基于SWOT-AHP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J]. 郑荣珍,郭立华,张淑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油脂的营养与健康研究——评《油脂 营养 健康:厨中百味油为贵》[J]. 赵勇. 中国油脂, 2020(12)
  • [7]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D]. 李晓静. 江南大学, 2020(01)
  • [8]不同植物油复合脱色材料选择的研究[D]. 董志文.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液相色谱在食用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检测中的应用[J]. 龙锦林,武斌,王春丽,韩冰. 食品工业, 2019(09)
  • [10]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油脂及数值分析[D]. 王世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食用油及其营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