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一、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缪源宏,蔡楠,林菊珊,黄文,龙波,杨代和[1](2021)在《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疼痛区域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和阿是穴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第1天(T1)、第7天(T2)、第14天(T3)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T0时比较,T1、T2和T3组内VAS评分降低,并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T0和T1时的VAS评分差距没有统计意义(P> 0.05),T2和T3时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随着穴位电刺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疼痛上优于对照组。与T0比较,T1、T2和T3组内HAMA评分均下降,并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T0和T1时HAMA评分组间差别没有统计意义(P> 0.05),T2和T3时治疗组HAMA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随着穴位电刺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确切,且在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方面优于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王亦乐[2](2021)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的疼痛各维度自我评价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个可行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自身前后对照,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点的选择为目标肌肉肌腹处的结节、条索或压痛点。通过望诊及触诊,可选择的目标肌肉为较紧张一侧的的头后大直肌、对侧头下斜肌,乳突位置较后一侧的头下斜肌、对侧胸锁乳突肌及肩峰端较高侧的上斜方肌。针刺时,以押手固定进针点局部皮肤,刺手持0.25×40mm毫针快速刺入皮肤,针刺效果以目标肌肉跳动、医者手下肌肉紧张度降低为度,达到效果后即行出针。每位患者1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1-3天,治疗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次后、治疗4次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随访对患者进行简化McGill问卷评分和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对所有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P<0.05即表明所得到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若P<0.01,则表明所得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简化McGill问卷总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总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已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总体情况产生显着疗效。2.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均有减少,且各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各维度情况已产生显着疗效。3.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颈椎ROM评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颈椎ROM评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已产生显着疗效。4.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简化McGill问卷总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总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总体情况具有显着疗效。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均有减少,且各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各维度情况具有显着疗效。6.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颈椎ROM评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颈椎ROM评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具有显着疗效。7.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在治疗4次后,简化McGill问卷总分总有效率达到94.7%,愈显率达到89.5%。8.随访效果评估:相比于治疗4次后,治疗结束1个月时的简化McGill问卷感觉维度、情感维度、PPI评分均有上升,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疗法在上述三个维度上的疗效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有所减退,但减退不明显;VAS评分、颈椎ROM评分与治疗4次后持平,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疗法在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上的疗效可持续至少1个月;简化McGill问卷总分相比治疗4次后有所上升,且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疼痛的总体评估上,本疗法的疗效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有所减退。研究结论:1.基于颈部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和人体解剖学提出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该方法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及颈部活动度均有显着疗效。2.该疗法对于患者疼痛自我评价的各维度均有显着疗效。3.该疗法治疗2周共4次后,对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效果可持续至少1个月;对于患者对疼痛自我评价的感觉维度、情感维度和现时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在1个月后有所减退。

宋旭东[3](2020)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以及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1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有关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共91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的镇痛效果更好,在1-4周内临床镇痛效果最佳,同时睡眠质量及治疗有效率均有提高,统计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具有未增加整个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等优点。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邢秀芳[4](2020)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由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单侧分布的簇状丘疹水疱并伴有相应皮区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HZ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PHN常表现为持续的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射击样或电击样疼痛以及异常性疼痛。持续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但是PH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一旦发生治疗较为困难。因此,目前亟需寻求可有效预防PHN发生的治疗措施并探索PHN可能的发生机制。其一,本文就HZ急性期不同的额外镇痛措施和额外镇痛措施不同的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率的影响展开临床研究以探索可预防PHN发生的急性期疼痛管理策略。其二,临床上发现HZ发生后只有小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疼痛,然而根据当前已知的PHN预测因素只能部分解释个体间发生PHN的差异性的原因。近期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个体在疼痛的敏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发生慢性疼痛的易感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疼痛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解释其中的某些变异,因此本文就遗传变异对PHN发生易感性的影响进行关联研究以提高对PHN高风险患者的预测能力并为了解PHN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其三,疼痛的变异性与疼痛调节有关的脑区活动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通过功能神经影像技术对PHN患者进行影像遗传学分析可在神经系统水平上进一步探索遗传变异引起PHN易感性改变的生物学机制。由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章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目的:研究在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是否可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包括系统辅助镇痛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及阿米替林等)和介入治疗(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及经皮电刺激等)对PHN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2月。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抗病毒联合口服镇痛药)3个月后PHN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757例患者(治疗组888例,对照组867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可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53,95%CI:0.34-0.81,P=0.004,I2=71%),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RR=0.65,95%CI:0.47-0.90,I2=30%)。对治疗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显示:早期使用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RR:0.76,95%CI:0.46-1.26,P=0.290,I2=0);早期使用介入治疗可以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45,95%CI:0.26-0.80,P<0.001,I2=80%),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亦无显着变化(RR=0.53,95%CI:0.31-0.91,I2=35%)。结论:研究表明在HZ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疼痛可以显着降低PHN的发生风险,而使用额外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因此,对于没有介入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HZ急性期疼痛可能是首选,但证据尚不充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来证实这些结果。第二章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目的:探索对于HZ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的中老年患者,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是否会影响PHN的发生风险。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5月13日至2018年8月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HZ患者的急性期疼痛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判断其是否发生了PHN。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额外镇痛措施定义为至少使用了阿片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神经阻滞这三类治疗方式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另外,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和晚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134名年龄≥50岁、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分)的HZ患者,其中74名患者未发生PHN,60名患者发生了PHN。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14天(OR:4.11,95%CI:1.69-9.92,P=0.002)及急性期严重的皮损(OR:2.93,95%CI:1.22-7.01,P=0.016)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n=62)和晚期治疗组(n=72),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但早期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更为迅速,疼痛持续时间更短。结论:疱疹出现至开始使用额外镇痛措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显着影响HZ患者的预后,间隔时间短的患者疼痛缓解的可能性更大、发生PHN的风险更低。因此,对于存在中重度急性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在疱疹出现后的14天内尽早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控制疼痛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第三章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疼痛相关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PHN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70名PHN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11名未发生PHN的HZ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每位受试者的唾液用于提取基因组DNA,使用KASP TM基因分型测定法对12个疼痛相关基因(IL1B,SCN9A,KCNK9,TRPV1,P2X7R,HTR1A,HTR2A,ADRB1,ADRB2,BDNF,COMT和OPRM1)中的2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候选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基因多态性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决定系数(R2)评估将遗传变异加入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中对PHN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候选基因中仅P2X7R与PHN发生风险相关。P2X7R rs7958311 AG基因型携带者在超显性模型中比GG/AA基因分型携带者发生PHN的风险更低(OR=0.40,95%CI:0.21-0.77,P=0.005)。将患者P2X7R rs7958311多态性加入到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后回归模型的AUC为0.698(95%CI:0.620-0.776),回归模型对结局变异的解释度(R2)增加了5%,达到1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嘌呤能受体P2X7R rs7958311可能与PHN的易感性相关,将遗传变异与疱疹相关的临床特征相结合可提高对PHN高危患者的预测能力。此初步发现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第四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与P2X7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局部自发性脑区活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31名受试者(PHN患者13例,健康对照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评估大脑自发性活动,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脑活动(ALFF)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HN患者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双侧顶叶及右侧额叶的ALFF值存在异常;P2X7R rs7958311的AG基因型携带者和AA/GG基因型携带者在右侧顶叶、右侧枕叶及小脑后叶、右侧额叶和右侧颞叶的ALFF值存在显着差异;PHN与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脑活动的影响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存在交互作用:在右侧小脑后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健康受试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降低;在右侧颞叶及右侧额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基因多态性在该脑区对健康受试者无显着影响。结论: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易感性差异的影响可能与其对PHN患者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自发性脑活动的特异性改变相关。

刘伟[5](2020)在《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胸科手术创伤大,涉及皮肤、肌肉、肋骨、胸膜、肺脏等多个器官脏器组织及躯体和内脏感受器,开胸术后疼痛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手术疼痛之一,目前胸科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率达80-96%,其中约有40-50%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疼痛,麻醉疼痛潜在的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残留肿瘤细胞清除,如何更加有效控制术后急性疼痛,减少副作用发生,并关注免疫功能的保护,是当前胸外科麻醉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临床研究立足一种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脉冲注药镇痛”,通过与“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和常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方法相比较,系统论证其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影响,评估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模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实施肺叶切除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进行不同术后镇痛方式的系统比较研究。1.研究分组:将90例行VAT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组”,(简称程控组,P组,n=30);“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组”,(简称连续组,S组,n=30)和“静脉持续自控镇痛组”,(简称静脉组,V组,n=30),术后分别应用相应镇痛方式。2.临床观察指标和时间点:观察术前(T0)、切皮后40min(T1)、切皮2h(T2)、术毕(T3)、术后 1h(T4)、术后 4h(T5)、术后 24h(T6)和术后 48h(T7)不同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疼痛强度数字模拟评分(NRS)、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B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镇痛泵的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镇痛局麻药物罗哌卡因的消耗量、麻醉药品(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消耗量、术后不良反应、QoR-15恢复质量评分。3.免疫应答指标选择和监测方法:(1)流式细胞术延续分析淋巴细胞及亚群中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NK 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比例在术前、切皮 2h 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2)基于吸附细胞因子特异抗体免疫微球的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析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浓度在术前、切皮2h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结果]1.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三组镇痛方式下,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方面,“程控组”(P组)[0.0(0.0)~3.0(1.0)]与“连续组”(S组)[0.0(0.8)~3.0(1.8)]和“静脉组”(V组)[1.0(2.0)~4.0(1.0)]分别比较,在术后4h、24h和48h(T5-T7)显着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方面,P组[2.0(1.0),2.0(0.0)]和 S 组[3.0(1.0),2.0(0.8)]与 V 组[3.0(1.0),3.0(0.0)]分别比较,在术后1h、4h(T4和T5)分别有显着降低(P<0.05);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三组比较各时间点(T0-T7)无明显差异(P>0.05)。2.镇痛药品和麻醉药品消耗量比较:三种镇痛方式下,自控镇痛追加药物次数方面,P组[0.0(0.0)~2.0(3.0)]与S组[0.0(0.8)~3.0(4.0)]和V组[0.0(1.0)~5.0(5.0)]分别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显着减少(P<0.05);在局麻镇痛药罗哌卡因消耗量方面,P 组[30.0(0.0)~525.0(37.5)]与 S 组[40.0(7.5)~540.0(40.0)]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出现显着减少(P<0.05)。在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量方面,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均出现显着降低(P<0.05)。3.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主要包括心动过速和头晕症状,三组镇痛方式下,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4.QoR-15 恢复质量评分变化:P 组(107.0±5.1,114.4±4.2)与 S 组(104.4±5.3,110.5±3.8)和 V 组(103.1±3.5,108.3±4.2)分别比较,在术后 24h 和48h(T6、T7)时分别显着增加(P<0.05)。5.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影响(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NK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①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总淋巴细胞(P 组:22.1±6.0~6.3±2.0;S 组:25.4±7.5~6.4±1.4;V 组:25.0±5.5~6.2±1.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总 T 细胞(P 组:72.9±7.4~64.5±9.9;S 组:73.3±8.0~68.4±9.0;V 组:74.0±7.5~68.2±12.9)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辅助性 T 细胞(P 组:41.9±4.6~35.6±4.2;S 组:42.3±7.4~35.8±5.4;V组:41.6±7.6~35.1±10.6)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②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组内分别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B淋巴细胞(P组:10.8±3.5~12.8±3.9;S组:9.9±2.8~11.1±4.0;V组:9.6±4.4~11.7±6.5)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NK 细胞(P 组:16.9±5.8~21.1±8.2;S 组:16.8±8.4~20.3±7.7;V 组:13.9±5.6~17.5±7.8)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2)细胞因子变化:IL-2、IL-4、IL-6、IL-10、TNF-α、IFN-γ 在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L-6和IL-10分别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①IL-6(P:4.6±2.2~82.4±61.3;S:4.9±1.9~72.9±39.5;V:4.6±1.7~125.4±77.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②IL-10(P:3.8±1.4~5.4±2.0;S:3.3±0.8~5.2±2.4;V:3.4±0.8~6.0±4.3)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结论]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镇痛通过脉冲式给药模式对于VATS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术后镇痛局麻药物的用量少,术后恢复质量好,适用于VATS术后镇痛。2.应用椎旁超前镇痛可以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应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3.胸科手术及麻醉镇痛可以导致免疫抑制,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影响,并不比静脉镇痛具有优势,但是胸科术后免疫抑制现象值得关注和必要干预。

扶超[6](2020)在《全程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阻滞+静脉PCA对胸科手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文中提出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including chronic posttraumtic pain,CPSP)因为较高的发生率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胸外科手术是最容易发展成为CPSP的手术类型之一。手术或创伤后的炎症反应、伤害性应激(包括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直接或间接导致病理性神经损伤是CPSP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CPSP的影响因素众多,年龄、性别、心理因素、镇痛药如非甾体类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方法、急性疼痛的控制不良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CPSP的发生。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能很好的控制胸外科手术后急性疼痛,但其对胸外科CPSP的影响仍然有很大的争议。目的一、为了观察全程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阻滞+静脉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两种镇痛方法对胸外科手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效果。二、评估全程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阻滞+静脉PCA两种镇痛方法对于胸科手术后第2、4、6个月内疼痛慢性化的影响。内容与方法1.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全程硬膜外镇痛组(CEDA组)和单次硬膜外阻滞+静脉PCA(PCIA)两组。患者手术前一天进行术后镇痛宣教。术前30 min肌肉注射东莨菪碱20 m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ECG、HR、BP和SpO2。病人麻醉诱导前在T4-T5或T5-T6间胸段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4-6 cm并固定,于硬膜外导管给与1%利多卡因3 ml,5 min后给予镇痛量7.5 ml(0.125%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15 min后测量平面,待阻滞平面到达T4-T8开始手术,术中每90 min于硬膜外推注5ml(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维持平面。2.CEDA组:关闭胸腔时连接硬膜外镇痛泵(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到350 ml盐水中),背景速度6 ml/h,单次剂量6 ml/h,锁定时间30 min。PCIA组:关闭胸腔时连接静脉PCA泵(1.5 μg/ml舒芬太尼到200ml盐水中),背景速度0.05-0.06μg·kg-1·h1,首次剂量2 ml,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手术结束后拔出硬膜外导管。记录术后3、6、12、24、48、72 h各时间点急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恶心呕吐评分、镇静评分、补救镇痛药物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6个月,电话随访所有病人,询问并记录是否出现切口处疼痛、伤口感觉异常及肩部疼痛,以及疼痛的强度、性质。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主要包括心动过缓(HR<50次/分)、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呼吸抑制(RR<10次/分)、恶心、呕吐、困倦、瘙痒等。结果本研究中共50例患者符合要求,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CEDA组患者术后3、6、12、24、48、72 h静息时急性疼痛VAS评分和术后6、12、24 h时活动时急性疼痛VAS评分均低于PCIA组(P均<0.05)。CEDA组患者术后3、6、12、24、48、72 h静息时患者无痛的比率和术后6、12、24、48h时活动时患者无痛的比率均高于PCIA组(P均<0.05)。患者72小时内各个时间点内,CEDA组舒芬太尼的消耗量明显低于PCI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6个月时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伤口感觉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2 h内,PCIA组补救镇痛3例(12.5%),CEDA组补救镇痛6例(23.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EDA组补救药物曲马多的需求量明显低于PCIA组[(120.00±34.64)mg vs.(212.50±44.07)mg,P=0.016]。PCIA 组恶心呕吐 8 例(33.3%),CEDA 组恶心呕吐8例(30.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观察到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储留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全程硬膜外镇痛与单次硬膜外阻滞+术后静脉PCA镇痛相比,不会影响术后第2、4、6个月内慢性疼痛、伤口感觉异常及肩部疼痛的发生,但是全程硬膜外镇痛可以降低术后急性疼痛评分和疼痛程度,同时降低术后72h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和补救镇痛药物需求量,使更多地病人享受无痛。因此,全程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在胸科手术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更推荐使用全程硬膜外镇痛作为胸科手术的术后镇痛。

白永愉[7](2020)在《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单孔胸腔镜肺病损切除术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尽管该术式相对传统开胸术创伤较小、术后常规使用多模式镇痛,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经历疼痛控制不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识别疼痛控制不良的高危患者是提供个体化术后疼痛管理方案的先决条件。首先,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索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其次,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疼痛感觉和镇痛效果从而造成不同患者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的差异。我们进一步探索疼痛相关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这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的关系。最后,考虑到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较高及目前所用镇痛药物的不足,通过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新引入阿片类药物氢吗啡酮对此类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的使用策略,以期优化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减少疼痛控制不良的发生。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择期单孔胸腔镜肺病损切除手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24小时内是否发生疼痛控制不良(静息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0和/或应用补救镇痛和/或疼痛管理满意度差)分为疼痛控制不良组(Pos组)和镇痛良好组(Neg组)。单因素分析疼痛控制不良发生危险因素,将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相应预测模型。并使用区分度及校准度评价该回归模型预测能力的优劣。第二部分:前瞻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择期单孔胸腔镜肺病损切除手术患者的血液样本并随访其术后镇痛情况。从患者血液样本中提取DNA并利用Taq Man Genotyper对31个疼痛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根据术后24小时内是否发生疼痛控制不良(静息痛VAS≥40和/或应用补救镇痛和/或疼痛管理满意度差)分为疼痛控制不良组(Pos组)和镇痛良好组(Neg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与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第三部分:将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接受择期单孔胸腔镜肺病损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Mb组:术后吗啡单纯脉冲(bolus)输注镇痛;Hb组:术后氢吗啡酮单纯bolus输注镇痛;Hb+i组:术后氢吗啡酮bolus+背景剂量持续输注镇痛。术后早8点、晚8点进行随访,随访截点为术后3天或出院,主要观察指标:各时间点术后静息痛VAS和活动痛VAS。次要观察指标:bolus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止吐补救率、术后睡眠质量、术后2天内排便、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管时间、各时间点及整体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长。结果:第一部分:1099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369例(33.6%)患者术后24小时内发生疼痛控制不良。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提示较高年龄、较高年资主刀医师、术后常规应用镇痛药物是这类手术患者术后24小时内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女性、较高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1月内疼痛史则为危险因素。该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0.70-0.76)(p<0.001),校准度曲线为斜率接近1截距接近0的曲线,提示该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第二部分:共采集198名患者血液样本并获得其术后镇痛随访结果。根据分组依据分为疼痛控制不良组(Pos组,n=90)和镇痛良好组(Neg组,n=108)。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文化程度等干扰因素后,结果显示携带SCN11A rs33985936 T次等位基因、SCN10A rs6795970 A次等位基因、SCN9A 3312G>T T次等位基因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风险较高;而携带SCN11A rs11709492 T次等位基因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发生风险较低。第三部分:共纳入171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三组Mb组(n=57)、Hb组(n=57)、Hb+i组(n=57)。Hb组和Mb组比较,首要观察指标及次要观察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Hb+i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痛VAS和活动痛VAS均显着低于Mb组及Hb组患者(p均<0.001),各时间点bolus按压次数更少(p均<0.05),术后第一晚睡眠质量好的比例更高(p均<0.05)、术后疼痛管理满意度好的比例更高(p均<0.05)。各时间点镇痛补救率、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止吐补救率、第二晚睡眠质量、术后2天内排便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长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24小时内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率仍较高。年龄、性别、BMI、术前1月内疼痛史、不同年资主刀医师、术后常规应用镇痛药物与这类手术患者术后24小时内疼痛控制不良发生相关,经验证这些因素建立的疼痛控制不良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此外,SCN11A(rs11709492,rs33985936)、SCN10A(rs6795970)、SCN9A(3312G>T)这4个位点和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疼痛控制不良相关,对于疼痛控制不良的发生可能起到部分影响作用。本研究还发现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在仅使用bolus模式情况下,氢吗啡酮和吗啡镇痛比较,氢吗啡酮没有镇痛效果或不良反应的优势。但bolus+背景剂量输注氢吗啡酮给药方案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前提下能够显着降低患者静息痛VAS及活动痛VAS,显着提高患者术后第一晚睡眠质量和疼痛管理满意度。因此,bolus+背景剂量输注氢吗啡酮应该作为术后至次日早8点PCIA常规使用方式,该随访时间点之后背景剂量输注与否应当根据患者疼痛期望值和疼痛实际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李雪杰[8](2019)在《帕瑞昔布对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临床观察及与p38MAPK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虽然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操作精细、出血少等优点,但外科手术损伤肺组织以及淋巴结清扫等因素,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依然较大;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正常咳嗽排痰,对术后镇痛需求依然较高。而如何减少手术创伤导致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以及炎性反应从而加速术后快速康复已经成为当今麻醉学临床研究的热点。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时间、应激反应与炎性反应程度、麻醉质量、术后镇痛质量、术后并发症等。早在2001年,丹麦外科专家Kehlet先生就提出了快速康复理念(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意在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ERAS流程中,抑制应激反应和有效术后镇痛是关键环节。胸科手术患者术后因惧怕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排痰受限,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堵塞小气道,容易造成肺不张、坠积性肺炎,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有效的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以及完善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本试验设计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为出发点,采用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静脉复合应用帕瑞昔布,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为今后胸腔镜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临床证据。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传统的NSAIDs由于恶心、呕吐、胃出血等副作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减少。帕瑞昔布是第二代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药,静脉注射后可迅速被肝脏羧酸酯酶水解成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伐地昔布,特异性抑制COX-2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由于帕瑞昔布对COX-2的高选择性,帕瑞昔布胃肠道的安全性较传统NSAIDs提高,对血小板影响轻微,不影响出血时间。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可避免术中伤害性刺激引起中枢敏化和疼痛上调,降低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预防和减轻术后疼痛。研究表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的激活体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与 COX-2 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并且p38MAPK磷酸化被抑制可以导致COX-2蛋白表达出现明显抑制的现象。多种疼痛相关介质或受体比如COX-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都与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的激活有关。就p38MAPK而言,COX-2就是一种因p38MAPK活化而表达增加的蛋白质。p38MAPK在应激以及炎症介导等大量的细胞反应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并且和细胞的发育、生长以及分化存在密切的联系。目前帕瑞昔布抑制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与p38MAPK的关系还未明确,本研究我们利用光谱学为基础的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帕瑞昔布与p38MAPK相互作用,通过圆二色光谱技术以及三维荧光等技术来研究帕瑞昔布对p38MAPK蛋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帕瑞昔布在体内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合理用药及新药的研制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一部分帕瑞昔布对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临床观察目的胸科术后疼痛影响患者咳痰或深呼吸,阻碍术后康复,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也是影响胸科手术术后恢复的一个重要方面。围术期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将导致过度应激,破坏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削弱机体生理储备,从而加重炎性反应,激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 syndrome,SIRS)。术后疼痛机制复杂,炎症性疼痛也是术后疼痛的一个方面。临床上提倡多模式镇痛,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镇痛技术联合使用,并发症少。帕瑞昔布是第二代的COX-2抑制药,通过选择性抑制COX-2,阻止花生四稀酸(arachidonic acid,AA)转化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um,PG)和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进而发挥解热、抗炎及止痛作用。本研究以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对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影响以及对术后镇痛的影响,为ERAS指导下的术后镇痛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同意,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行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40例患者,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均采用ERAS理念下的围术期管理模式,术前两小时禁饮,不留置尿管,不用术前药,采用标准化的术前准备和麻醉流程。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20ml,阻滞后1Omin测麻醉平面,要求麻醉平面在T4-T8。患者被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帕瑞昔布组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h(T1)注射帕瑞昔布40mg(生理盐水稀释至4ml),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4ml。分别于手术前(T0)、术后24h(T1)、术后48h(T2)后取动脉血8ml,在4℃条件下以3500r/min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层血浆于-80℃低温冰箱保存。全部样本留齐后批量测定动脉血中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IL-6、TNF-α水平。记录患者的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总量、输液量、失血量、手术时间、24h和4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共计40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患者术后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患者术后VAS评分在T1时帕瑞昔布组低于对照组(P=0.004),术后VAS评分在T2时帕瑞昔布组低于对照组(P=0.004);相对于对照组,帕瑞昔布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07)。3、应激反应与炎性反应指标术前两组患者血浆ET、TXA2、IL-6、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T1时两组患者血浆ET、TXA2、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T2时两组患者血浆ET、TXA2、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T1时帕瑞昔布组血浆ET、TXA2、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时两组血浆ET、TXA2、IL-6、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可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符合ERAS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及快速康复要求。第二部分帕瑞昔布与p38MAPK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目的p38MAPK影响多种细胞内反应,在炎症、细胞周期调节、细胞死亡、发育、分化、衰老和肿瘤发生中具有公认的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KP)是广泛表达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p38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细胞在病理因素的刺激下可激活p38MAKP,进而激活MAKP信号通路,分泌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神经系统损伤。p38MAPK的激活体p-p38MAPK与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并且p38MAPK磷酸化被抑制可以导致COX-2蛋白表达出现明显抑制的现象。多种疼痛相关介质或受体都与脊髓小胶质细胞p38MAPK的激活有关,如TNF-α、IL-1β、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和COX-2。另外p38MApK激活还可以通过激活COX-2使前列腺素合成进一步增加,参与中枢敏化。帕瑞昔布降低了围术期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推测其降低TNF-α、IL-1等蛋白表达机制除了直接抑制环氧化酶外,还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所牵连的通路来起发挥作用的。本研究我们利用光谱学为基础的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帕瑞昔布与p38MAPK相互作用,通过圆二色光谱技术以及三维荧光等技术来研究帕瑞昔布对p38MAPK蛋白结构的影响;同时对于帕瑞昔布和p38MAPK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热力学常数进行计算。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能量转移等技术研究了帕瑞昔布与p38MAPK的相互作用。结果紫外-可见吸收、圆二色光谱以及三维荧光能够反映出p38MAPK的空间结构以及微环境都因帕瑞昔布结合发生改变,造成p38MAPK整体骨架结构逐渐松散,部分具有疏水性的芳香环氨基酸和多肽链暴露于溶液。根据荧光光谱和透射电镜实验结果,帕瑞昔布可以导致p38MAPK发生团聚,两者可以通过非共价键力作用一静电作用力与p38MAPK以1:1的比例发生结合,形成帕瑞昔布-p38MAPK结合物。帕瑞昔布对于p38MAPK存在一定的荧光猝灭影响,这种荧光猝灭机制归类为静态猝灭;由Stem-Volmer方程计算出在25摄氏度时,帕瑞昔布与p38MAPK的亲和常数KA为8.13 × 104/M;由Van’t Hoff方程计算出△G、△H和△S分别为-2.80X 104 J·mol-1,-1.62×105 J·mol-1·K-1和-450 J·mol-1;这种过程主要是熵驱动的自发分子反应,分子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95nm。结论本研究发现帕瑞昔布导致p38MAPK的空间构象和微环境出现变化。p38MAPK中具有比较松散的骨架结构,同时内部的疏水性的多肽链和芳香环氨基酸不断的发生暴露。分析所有的理论数据以及实验结果显示帕瑞昔布对于p38MAPK结构影响非常显着,并且提供了的帕瑞昔布与p38MAPK相互作用的基础数据。

高之心[9](2019)在《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其死亡率位列癌症第四位。近年来,肺癌发生率和检出率也显着上升。尽管,胸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减小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但其术后疼痛仍有待于解决。手术后镇痛不足,导致有41%的患者术后经历着中到重度的疼痛。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有定位准确,镇痛效果明确,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被推荐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因此,本研究就竖脊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临床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拟探讨:1)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观察其联合不同佐剂是否能延长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的作用时间,更好的为胸科患者手术后提供有效,长时程的急性镇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快速康复;同时通过比较不同佐剂的作用效果,找出最佳的佐剂及其最佳剂量。2)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观察其围术期能否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从而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改善术后早期疼痛、躁动及术后认知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方法1)选择择期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LS)患者96例,年龄20-65岁,男女不限,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5.1~26.2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根据全麻诱导前竖脊肌平面阻滞的注射药物定义:R组:0.5%罗哌卡因30ml;RS组:0.5%罗哌卡因+10mg地塞米松30ml;RM组:0.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30ml,每组32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基本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物(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患者术后主要指标:术后72小时内自控镇痛泵(PCA)的使用情况;次要指标包括:a)不同时间点(术后苏醒时,术后2h、4h、6h、8h、12h、24h、48h、72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变化;b)感觉阻滞持续时间;c)病人首次使用PCA追加镇痛的时间;d)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术后补救性镇痛情况;e)术后住院时间。2)选择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TLE)的患者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52~72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5.1~26.2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联合USG-TPVB组(P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24例。两组全麻方法相同,P组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USG-TPVB)。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基本情况;记录术中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和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药物用量;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记录苏醒时、出PACU时及术后1、2、3、5天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记录术前1天与术后7天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评分;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7天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1)各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以及各组间术中相关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包括手术时间、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的用量;与R组相比,RM组术后清醒时,术后2h、4h、12h及术后24h的VAS评分明显下降;与R组和RS组相比,RM组感觉阻滞时间和首次按压PCA时间明显延长。与R组和RS组相比,RM组总的PCA使用次数、补救镇痛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但是三组间的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术中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与G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多(P<0.05);两组麻黄碱、尼卡地平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情况:与G组比较,P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ACU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ACU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或P<0.05);两组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状态下不同时点VAS评分:与G组比较,P组苏醒时、出PACU时和术后1,2,3,5 d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3 d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MMSE评分及POCD:与术前1 d比较,术后7 d G组MMSE评分降低(P<0.05)。术后7 d P组有POCD 2例(8.3%),G组有6例(25.0%),但两组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右旋美托咪定(1ug/kg)作为佐剂联合罗哌卡因行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够显着延长感觉阻滞时间,提供更有效,更长久的术后急性疼痛控制,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同时能减少接受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然而,地塞米松(10mg)联合罗哌卡因对竖脊肌平面阻滞的感觉阻滞时间和术后镇痛均无明显影响。2)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USG-TPVB)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躁动,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边悦[10](2019)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实验一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或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同组手术医生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65岁,性别不限,身高体重指数(BMI):18.524kg/m2。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C组),30人/组;麻醉诱导前,P组行术侧椎旁神经阻滞,E组行术侧竖脊肌阻滞,C组术前无特殊处理,常规麻醉诱导。三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术后分别记录患者拔管后即刻(T1),术后12h时(T2)、24h时(T3)、48h时(T4)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h内下床率;术后两天睡眠满意度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1.与C组比较,T1时P组及E组静息与咳嗽状态下疼痛评分低(P均<0.05);T2时P组及E组静息与咳嗽状态下疼痛评分均低(P均<0.05);T3时P组及E组咳嗽状态下评分均较低(P均<0.05);T4时三组静息咳嗽时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E组相比,T2时P组咳嗽状态下疼痛评分低(P<0.05),T3时P组咳嗽状态下疼痛评分较低(P<0.05),其余时间段两组静息及咳嗽状态下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P组及E组拔管后即刻镇静评分均高于C组(P<0.05),P组及E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P组及E组睡眠满意度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且P组及E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P组及E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24h下床率均高于C组(P>0.05),P组及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及竖脊肌神经阻滞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镇痛,镇痛效果均优于传统静脉自控镇痛,且椎旁神经阻滞优于竖脊肌阻滞,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实验二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连续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同组手术医生于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65岁,性别不限,身高体重指数(BMI):18.524kg/m2。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30人/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术后使用传统静脉自控镇痛方案至术后2天;试验组使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使用连续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镇痛的多模式镇痛方案至术后7天,行围术期全程镇痛。所有患者若疼痛评分大于4分,则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4小时后再次评估,每日用量不超过600mg。术后分别记录患者拔管后即刻(T1),术后24h时(T2)、48h时(T3)及术后3d时(T4)、7d(T5)时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T1、T2、T3时段镇静评分;术后48h内杜冷丁注射用量;术后24h内下床率;镇痛满意度评分,睡眠满意度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或并发症;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T2时静息时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段试验组静息及咳嗽时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小时内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拔管后即刻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段镇静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3.试验组睡眠满意度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24h下床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连续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口服塞来昔布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全程镇痛,其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静脉自控镇痛,且能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肺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适合临床推广。

二、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方法
        1.5.1 基础治疗
        1.5.2 椎旁神经阻滞
        1.5.3 穴位电刺激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两组VAS评分对比
    2.2 两组HAMA评分对比
3 讨论

(2)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1. 中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2. 颈源性头痛与经脉的关系
        3. 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4. 总结
    综述二 西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1. 概述
        2. 颈源性头痛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3.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4. 西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5. 总结
    综述三 经筋病和结筋病灶点的相关研究
        1. 《灵枢》对经筋病的认识
        2. 结筋病灶点的传统认识
        3. 结筋病灶点的现代认识
        4. 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
        5.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和中止标准
        1.6 安全性评价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评定
        2.4 观察时点及回访
        2.5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治疗2次后疗效观察
        3.3 治疗后疗效观察
        3.4 随访效果评估
        3.5 疗效判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脱落情况记录
    6. 小结
    7. 研究结果
    8. 分析与讨论
        8.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8.2 针刺点选择依据
        8.3 观察结果及分析
        8.4 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的优势及机制探讨
        8.5 相关因素分析
    9.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个人简历

(3)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检索策略
    2.2 选入标准
    2.3 文献筛选
    2.4 数据提取
    2.5 偏倚评估
    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3.4 Meta分析结果
    3.5 发表偏倚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1.1 前言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
    2.1 前言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2X7R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目的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纳入排除标准
        2.4 主要药品和设备
        2.5 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置管方法
        2.6 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2.7 观察指标
        2.8 免疫评估技术方法
        2.9 免疫检测原理、步骤
        2.10 疼痛、镇静、爆发痛和恢复质量评价标准
        2.11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患者纳入流程
        3.2 病人一般资料和分组情况
        3.3 三组镇痛方法在静息/咳嗽时NRS疼痛评分变化
        3.4 三组镇痛方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3.5 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情况
        3.6 三组镇痛方法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
        3.7 两椎旁镇痛组不同时点罗哌卡因用量差异
        3.8 术毕麻醉药用量变化
        3.9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10 三组镇痛方法QoR-15恢复质量评分情况
        3.11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
        3.12 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变化
        3.13 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变化
        3.14 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分析结果
        3.15 血浆IL-2、IL-4、IL-6、IL-10 浓度变化
        3.16 血浆TNF-α、IFN-γ浓度变化
    4.讨论
        4.1 程控间歇椎旁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4.2 镇痛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术和麻醉对免疫反应及肿瘤进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6)全程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阻滞+静脉PCA对胸科手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1.1 胸科术后急性疼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2 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2.1 实验药品、耗材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化
        2.2.2 病例来源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终止标准
        2.2.6 脱落标准
        2.2.7 麻醉方法
        2.2.8 镇痛方案
        2.2.9 观察指标
        2.2.10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一般情况比较
        2.3.2 术后急性疼痛比较
        2.3.3 术后慢性疼痛比较
        2.3.4 补救镇痛与不良反应
    2.4 讨论
全文总结
    一 结论
    二 后续研究方向
缩略词和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
    引言
    1.1 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控制不良与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引言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单孔胸腔镜术后应用氢吗啡酮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效果研究
    引言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腔镜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良危害与镇痛管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帕瑞昔布对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临床观察及与p38MAPK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帕瑞昔布对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帕瑞昔布与p38MAPK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之处
综述 p38MAPK: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和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关键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引言
        1.1 胸科手术及术后疼痛
        1.2 胸科手术后疼痛管理
        1.3 外周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运用
    2 科学假设
    参考文献
研究一 右美托咪定与地塞米松作为不同佐剂联合罗哌卡因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效果的比较: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1 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2.1 医学伦理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器材与药品
        2.4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试验流程
        4.2 竖脊肌平面阻滞超声图像
        4.3 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统计结果
    5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6 参考文献
研究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
    1.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2.1 医学伦理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器材与药品
        2.4 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椎旁神经阻滞与竖脊肌神经阻滞应用于胸科手术镇痛的对比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1.1 入选标准
        1.2 剔除标准
        1.3 实验分组
        2 麻醉及监测设备
        3 麻醉药品
        4 麻醉过程与方法
        4.1 麻醉诱导前
        4.2 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
        4.3 麻醉拔管后
        5 观察指标
        6 评分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各组患者NRS评分比较
        3 各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
        4 各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
        5 各组患者睡眠满意度及镇痛满意度比较
        6 各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7 各组患者24h内下床率比较
        8 各组患者其他并发症比较
    讨论
第二部分 连续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应用于胸科手术围术期全程镇痛的效果观察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1.1 入选标准
        1.2 剔除标准
        1.3 实验分组
        2 麻醉及监测设备
        3 麻醉药品
        4 麻醉过程与方法
        4.1 麻醉诱导前
        4.2 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
        4.3 麻醉拔管后
        5 观察指标
        6 评分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NRS评分及术后48h杜冷丁用量比较
        3 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睡眠满意度及镇痛满意度比较
        5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6 两组患者24h内下床率比较
        7 两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
        8 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四、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 缪源宏,蔡楠,林菊珊,黄文,龙波,杨代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7)
  • [2]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D]. 王亦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Meta分析[D]. 宋旭东. 南华大学, 2020(01)
  • [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D]. 邢秀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5]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D]. 刘伟.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20(01)
  • [6]全程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阻滞+静脉PCA对胸科手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D]. 扶超.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相关临床研究[D]. 白永愉. 浙江大学, 2020(01)
  • [8]帕瑞昔布对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临床观察及与p38MAPK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D]. 李雪杰. 山东大学, 2019(03)
  • [9]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D]. 高之心.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10]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肺叶切除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D]. 边悦.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