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聋校学生的书面词语理解与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韩雨岑,黄丽娇[1](2021)在《基于输入假说理论培养聋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文中指出阅读能力与书面语理解水平直接相关,是聋生日后融入主流社会的基础。目前我国聋生整体阅读水平偏低、阅读能力发展滞后。有研究表明,高中阶段聋生的阅读能力整体较差,尚不及普通初中毕业生的阅读水平。聋生阅读问题一直是聋校教学重难点。在聋校阅读教学中,运用二语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说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聋生汉语书面语学习的特殊性,从而有效培养聋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融于主流社会。
徐勤帅[2](2020)在《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面语是听障学生与健听人沟通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听障学生书面语普遍出现的语法偏误,影响到了听障学生与健听人的沟通,不利于听障学生顺利融入、适应社会。为了使听障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与健听人进行交流,本研究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搜集语料对初中听障学生展开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调查研究以及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1.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中存在大量的语法偏误,总偏误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初中听障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主要集中在词偏误和句偏误。2.听障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听力残疾,原因还包括:手语的负迁移、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手语不规范、听障学生缺少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3.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教授语法知识为核心,辅以改错和练习,加强语法知识与实际写作的联系。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实施教学策略发现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改善有明显作用。依据研究中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为聋校教学提出以下建议:聋校应重视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问题,不盲目淡化语法教学;教师应注意教学用语在语法上的完整性;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减少语法偏误的教学;家校合作提供学生更多使用书面语的机会。
王文帅[3](2020)在《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某聋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18年7月1日,我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国残联委实施了《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规定了通用手语常用词汇的规范动作,并要求增强聋教育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探究。本研究针对山东省某聋校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聋生的学业成绩远低于健听学生。针对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研究者需要聚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语言规范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有效提高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效率。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聋校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语言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聋校小学语文课堂受传统口语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语言多以口语为主,手语为辅;第二,聋校小学语文健听教师的手语水平有待提高,手语教学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第三,教师对“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认知不清楚,健听教师在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本不用自然手语教学;第四,学校没有重视聋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作用;第五,聋生家长及教师忽视了不同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不重视对聋生的分类教学;第六,聋校课堂教学语言缺乏技术的相关支持。针对目前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效率较低的现状,笔者对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六条对策建议:转变聋校小学语文课堂传统口语教学观念;提升聋校小学语文健听教师的手语水平;正确定位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然手语;鼓励聋人教师积极参与到聋校课堂教学中来;四语结合,加强重视聋生课堂的个别化教学;借助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张惠敏[4](2020)在《思维导图提升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准确解读的基础能力。听力障碍初中生由于听觉通道障碍丧失了声音输入渠道,致其在阅读方面存在困难,由此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教师重写作轻阅读等都会影响听力障碍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如何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听力障碍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一个重点问题。听力障碍学生虽然在听觉方面存在障碍,但是存在视觉优势。2016年版聋校新课标提出根据“听力障碍学生优势进行教学”、“改善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因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学习工具被人们关注。思维导图以极强的逻辑性与关联性被广泛应用在普教领域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听觉障碍方面应用较少。结合听力障碍学生的视觉优势与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点,将思维导图融入语文教学模式用来提高听力障碍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本研究在系统的梳理文献分析了听障生阅读教学现状以及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现状基础之上,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探究思维导图提升听力障碍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效果,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是思维导图运用于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设计,根据听力障碍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熟练程度设计了“两阶段六步骤”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听力障碍初中生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另一方面是为研究二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具体教学流程;研究二是思维导图提升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用研究,使用双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以某特教学校九年级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进行为期八周的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采用问卷法、测验法等收集数据并用SPSS23.0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听力障碍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其阅读兴趣。本研究为改善听力障碍初中生的阅读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同时丰富了听障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
廖金平[5](2020)在《初中听力障碍学生汉语书面词汇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某听障教育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又称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是语言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学习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才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对听障学生而言,掌握足够的词汇有助于他们深入认识世界,正确使用词汇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对听障学生汉语词汇研究,可以发现其词汇学习特点,预测词汇学习水平,为一线教学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根据词汇知识维度,选取江西省某听障教育学校34名初中听障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词表法编制原则,选取《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8822个常用词汇为基础,编制《初中听障学生词汇广度量表》对听障学生掌握的词汇广度进行测量,经过检测,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同时收集34名研究对象创作的176篇书面作品,总计51019字构建语料库,通过nlpir汉语分词系统对语料进行词汇分析。研究发现,初中听障学生词汇广度存在显着年级差异,随着学习年限不断增加,其词汇广度不断增长,九年级听障学生已经掌握大纲要求词汇的90%。听障学生词汇广度不存在显着性别差异,但是个体间差异大,具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显着高于重度、极重度耳聋学生。听力损失是影响听障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广度最关键的因素。正常的学龄前儿童,即便未掌握词汇的文字形式,但在日复一日的语言听说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进入学龄阶段后,能够迅速将词汇语音和文本形式产生连接。由于听力损失,听障学生既缺乏语言输入刺激,也缺少语言口头练习,多数以眼代耳、以手代口进行词汇学习,不仅影响了听障学生词汇广度,而且对词汇语音形式、文字形式、概念义、联想义、语法特点、搭配、语用等方面的掌握产生了深远影响。较少的阅读量和较差的阅读能力,影响了听障学生汉语词汇广度。通过对听障学生书面语料进行分析,初中听障学生总体的类符/形符比呈现显着的上升,学生每千词类符与形符比稳定增长,各个年级差异显着。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听障学生越来越多的使用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为句子添加状态、时态、逻辑,使得语句更加通顺。学生对于成语、俗语的掌握也愈发熟练。听障学生书面语料中存在汉字书写偏误、同音字偏误、形近字偏误、同义词偏误多种字词偏误情况,形近字偏误占主要地位。研究还发现,在听障学生书面语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序偏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句式杂糅、多重偏误等现象,多重偏误和语序偏误占主要地位。听障学生在书面语中也逐渐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修辞手法,七年级学生存在机械的模仿现象。在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语料中,词汇偏误情况与以汉语为第二语的学习者相似。汉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书写符号系统,其笔画、构字部件、整体字形和音形结合的复杂性,这是导致汉语学习者出现词汇偏误的主要原因。听障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并未展现视觉优势。手语对词汇学习有负面影响。手语词汇匮乏,手语词汇与汉语词汇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与汉语词汇相比,手语词汇十分匮乏。手语中表达方式影响了汉语词汇学习。影响听障学生词汇广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听障学生汉语词汇能力,教师要重视课标指导意义,建立有效评价体系。把握词汇教学原则,做到教学有法,有意识的强调自然手语、手势汉语、汉语书面语之间的语法、语用、表达方式等差异。听障学生家庭成员要加强与其加强沟通交流,丰富语言环境,加大支持力度,丰富生活体验。听障学生自身要丰富阅读,提高阅读水平,提高元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构建完整的词汇知识体系。
郭学慧,王志强[6](2020)在《聋校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法偏误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面语对聋校听觉障碍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聋校听觉障碍学生的书面语语法偏误能够为聋校语文教学提供帮助。采用文献法,在中国知网查询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反思和展望。已有文献主要从聋校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偏误的现状、偏误成因和提升策略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聋校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法偏误研究需打破单一的语料来源,编制相关书面语语法能力测验,并注重实证研究的开展。
高彦怡[7](2018)在《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听障生汉语书面语是听障生除了直观认识客观世界以外,认识主流社会最主要的方式。它包含两个方面:有输入特点的汉语书面阅读;有输出特点的汉语书面语表达。听障生的书面语没有自己单独的文字,它借用了汉语书面语的文字,并且以汉语书面语表达的语法规则为依据和表达标准。听障生使用汉语书面语表达主要目的:是通过书面语表达使听障生与健听人有效地沟通,所以听障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听障生的书面语表达水平,落后于同龄健听学生的书面语表达水平4个年级。同时,表达内容存在大量的偏误现象。对这些偏误现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听障生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语言认知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揭示出导致他们书面语表达中各种偏误现象出现的原因,从而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改善他们书面语表达能力低下现状,最终使听障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书面语表达。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主要问题、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语料处理情况。第一章,听障学生书面语相关研究综述与概念阐释。首先,对国内外听障学生书面语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价,并将焦点落在听障生书面语表达偏误研究上。此外,对国内有关听障生使用的手语以及手语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术语进行阐释。同时对本研究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听障学生书面语偏误现象统计分析。本章立足于听障生汉语书面语的实地考察以及调研中取得大量第一手语料,通过对听障学生与教师现场考察、问卷、座谈等调查手段,结合收集的三个年级听障生作文与日记书面语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分类、归类、统计和研究。为下文解释偏误现象成因所需要的偏误现状、偏误类型、偏误比例等做好数据支撑。第三章,听障学生书面语汉字偏误现象研究。听障学生书面语出现汉字偏误的原因在于:中国手语没有自己的书写符号系统,手语向汉语“借用”的情况十分常见,手语向汉语“借音”、“借形”、“复合借用”等表达形式对听障生汉字习得产生了负迁移。另外汉字形声字自身结构特点对听障生汉字习得产生了负迁移。如此一来听障生书写汉字时就会出现偏误现象。第四章,听障学生书面语词汇偏误现象研究。“兼代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手语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手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区别于有声语言的地方。手语同词性手势之间兼代形式,导致听障生书面语中出现近义词误用偏误或包含相同语素的词语误用偏误;手语动名同形或动名相互兼代形式,导致听障生书面语中出现名词和动词之间相互误用偏误;手语异词性兼代形式,导致听障生书面语中出现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误用偏误、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误用偏误。第五章,听障学生书面语句成分残缺偏误现象研究。自然手语表达中省略、指点、停顿、同时性、手控与非手控特征等,符合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感知规律,它是听障学生使用手语表达时常见的表现方式和语法手段。手语通过这些表现方式表达了汉语句子中不同的成分,也就是说汉语中句法成分和手语中句法成分表达形式上是不同的,手语表达以区别于汉语的形式表现的,两者对应的句子成分只享有语义上的一致。笔者认为手语这些表现形式对听障生书面语表达产生了负迁移,从而导致他们书面语表达中出现了大量的成分缺失、成分残缺偏误。第六章,听障学生书面语语序偏误现象研究。自然手语是独立于汉语的语言系统,语法规则跟汉语不同有自己的语序表达形式。换句话说手语中的手势、动作方向、非手控特征等形式都可以表达语义关系、承担语序的形式,所以手语对语序的要求不像自然语言那样完全线性。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表达中出现的各种语序偏误,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他们自然手语语序表达的影响,将手语的语序表达形式迁移到汉语书面语中导致了书面语语序偏误。最后,结语。总结了听障生书面语表达中偏误出现的根本原因,指出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及不足,最后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张伟锋[8](2018)在《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语音加工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得到有效的学前听力语言康复,进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数量如今正在逐年增加。然而,受限于人工耳蜗科技水平的人工听觉毕竟不能等同于真实听觉,CI术后听障儿童具有言语听觉加工的特殊性。而目前国内对CI术后听障儿童言语感知、言语产生的研究较多,对其汉语阅读发展和阅读认知特征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尤其缺乏实证研究。阅读是一种复杂的高级认知活动。其中句子阅读是一个对视觉输入信息进行切分、字词解码,然后对句子信息进行句法分析和语义加工,从而构建其意义的过程。在阅读中,语音加工(phonological processing)会被自动激活,能促进个体的认知操作。它涉及到语音信息的提取、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语音表征的匹配、与语义表征的结合等一系列加工阶段。有的研究把语音加工能力分为语音意识、语音工作记忆和语音命名速度三个方面,探讨了阅读理解与它们的关系;有的研究利用认知范式探讨了阅读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和韵律结构等语音成分的表征和作用。但以往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字词层面,较少涉及到句子。近年来,国外已开展了CI术后听障儿童阅读理解与语音加工的专门研究,但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汉语研究。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音、正字法和语法特点,英语等拼音文字中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用于汉语CI儿童的教学实践中。本论文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CI术后听障儿童言语听觉加工特殊性,考察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语音加工作用的特征,以期为汉语CI术后听障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干预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语阅读理解中语音加工的作用提供新知识。本论文的实验研究包括三部分:研究一为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理解和语音加工能力特征及相关关系的研究,包括3个实验。实验1用改编而成的《句子阅读理解分测验》对CI术后听障儿童(CI)组、正常发展儿童(TD)组和聋校学生(DS)组共135名小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I组儿童的句子阅读理解能力低于TD组,高于DS组;并且CI组儿童存在年级差异,在词语理解、句法加工和句意整合维度上都有特异于TD组和DS组的表现。实验2采用经典研究任务对CI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语音加工能力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I组儿童在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PA)、语音工作记忆(phonological working memory,PWM)和语音命名速度(phonological naming speed,PNS)上都低于TD组,并且差异较大;从语音意识水平来看,CI组儿童明显高出DS组,表明了CI儿童的语音加工水平显着高于同龄聋校学生;CI儿童在PA、PWM和PNS三个方面都表现出年级差异,以及在声母、韵母、声调和音素四个PA维度上,在数字顺背、数字倒背、句子尾词记忆三个PWM维度上都有特异于正常发展儿童的差异表现。实验3对CI儿童句子阅读理解与语音加工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I儿童的句子阅读理解表现与语音意识(PA)、语音工作记忆(PWM)和语音命名速度(PNS)的相关极其显着,PA、PWM、PNS三者之间也相关显着;相比之下,TD组的句子阅读理解表现与PA、PWM、PNS之间也相关显着,但相关程度较低。采用回归分析进一步考察得出,PA、PWM、PNS对CI儿童句子阅读理解表现都有独特的预测作用,分别能解释后者25.6%、17.8%和3.8%的变异;而PA、PWM对TD儿童句子阅读理解表现的解释作用远低于此,分别为6%和3.1%,PNS则有更好的解释力,达到8.2%。研究二为不同范式下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的特征研究,包括3个实验。实验4用26名CI术后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发音抑制效应范式探讨CI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机制的特殊表现。结果得出不同语音成分(声母、韵母、声调)替代字对CI儿童句子阅读后可接受性判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产生了不同影响;CI儿童阅读中存在发音抑制效应,发音复述装置在其阅读时的语音加工中发挥了作用。实验5继续用上述被试,结合无关言语效应范式探讨CI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机制的特殊表现。结果得出不同语音成分(声母、韵母、声调)替代字对CI儿童句子阅读后可接受性判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产生了不同影响;CI儿童阅读中存在无关言语效应,语音存储装置在其阅读时的语音加工中发挥了作用。实验6以21名语音工作记忆水平较好的CI儿童为研究对象,参考McGurk效应范式探讨CI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机制的特殊表现。结果显示不同语音成分(声母、韵母和声调)替代字对CI儿童句子阅读后即时回忆反应正确率产生了不同影响;CI儿童句子阅读中存在类McGurk效应。研究三为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韵律结构作用的脑电实验研究,包括1个实验。实验7继续用上述21名被试,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结合韵律限制效应范式探讨CI儿童句子阅读中韵律结构作用机制的特殊表现。结果得出CI儿童句子阅读中存在韵律限制效应;韵律短语层次和语调短语层次的韵律限制对CI儿童句子阅读的影响不同,这不同于针对正常个体的研究结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1)首次探讨了汉语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句子阅读中语音加工的特征,有利于今后对汉语CI术后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预测和干预。(2)在研究中将句子加工和阅读中语音加工的研究范式有机整合,吸收韵律句法的观点和知识,从句子层面深入探讨了阅读中语音加工的作用。(3)根据研究需要在经典研究范式中引入新的操作变量,改进了研究方法;把ERP技术用于CI儿童阅读中韵律作用的研究,丰富了研究手段。(4)吸收韵律句法理论观点和成果,探索了阅读理解中语音加工作用的解释模型,提出了解释句子阅读加工的新观点。
陈晖[9](2017)在《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言能力现状考查及教学对策 ——以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选取听障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对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发展重视度不高,学界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在进行这一方面研究,但研究总体发展缓慢,还存在很多值得挖掘和讨论的现象,存在很多研究空白点。目前还没有针对听障学生书面语言的语料库,本论文研究过程中对听障学生语料的收集与分析,能为听障学生书面语语料库的建设做出贡献。本论文通过在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实地考查,收集大量听障学生的周记、作文,结合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与实际观察,设计听障学生书面语言阅读能力测试卷,及影响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原因的考查问卷,对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和考查。基于测试结果,将听障学生按不同的书面语言能力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分别分析基本情况、语言态度、学习方式、对教材的态度、手语学习情况及书面语和手语使用情况这几个对不同书面语言能力的听障学生的影响。调查发现听障学生的书面语普遍存在用词不当、断句混乱、语序颠倒等问题。书面语言能力差的听障学生对书面语的学习存在畏难心理,并且课堂参与度不高。大部分的听障学生对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抱有好感,但仍希望能出现专门针对听障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绝大多数听障学生的家庭成员不会手语,即使本人有听力残疾,也不一定能用手语交流。听障学生在学校主要用手语交流,在其他交际场合则更多使用书面语交流。结合调查结果,笔者提出培养听障学生书面语学习的情感、结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建立高效课堂、创造模拟交际课堂、学校组织编写语文教学辅助教材、重视标准规范手语的学习等提高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教学对策。
黄琴[10](2017)在《知识可视化对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内江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听障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听障学生自身的听力缺陷,导致普通的教学方式在他们身上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达不到更好的改善。因此,为听障学生找到一种能够提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知识可视化一直被教育专家和学者关注,各教育者都认为采用可视化教学方式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听障学生主要靠视觉获取知识与信息,将知识可视化的表征方式运用于听障学生的教学中,可以解决其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所以对于听力残缺的学生来说,知识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弥补他们自身不足的教学方法。首先,本文根据文献研究法发现知识可视化工具的优势,根据访谈法了解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知识可视化理论作为听障学生资源设计的理论基础,完成对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根据实验研究法,验证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该实验分为三次进行验证,数据结果表明:(1)前两次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测试成绩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成绩也存在显着性差异;(2)第三次实验中:虽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测试成绩方面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成绩并不显着。然后,根据内容分析法来评价听障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情况。得出结论:(1)在语句表达准确和规范性方面,实验组使用简单语言和复杂语言表达观点的数量和正确率高于对照组(2)在表达形式上,实验组采用表达方式的数量与正确率高于对照组。(3)在表达层次方面,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而言能较好地使用直观形象方式来表达简单语言和复杂语言。最后,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提升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策略。
二、聋校学生的书面词语理解与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聋校学生的书面词语理解与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输入假说理论培养聋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阅读能力对于聋生的重要性 |
二、目前国内聋校高中生阅读能力现状 |
三、基于输入假说对聋生阅读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输入假说的主要观点 |
1.语言应具有可理解性 |
2.保证输入过程有趣并具有关联性 |
3.按照非语法程序进行教学 |
4.遵循“i+1”原则 |
(二)聋生阅读困境的原因探析 |
1.教师教学语言的可理解性不如人意 |
2.语法程序教学的不适宜 |
3.可理解语言输入量的不足 |
四、输入假说理论对培养聋生阅读能力的启示 |
(一)可理解性教学语言是培养聋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
1.提升听人教师的手语能力 |
2.发挥聋人教师的教育作用 |
(二)把握聋生语言习得的特殊性是非语法程序教学的前提 |
1.教育内容要符合聋生现实的语言基础 |
2.教学过程关注聋生对知识文化背景的理解 |
(三)采用适合二语习得者的阅读策略是足量语言输入的保障 |
1.结合元认知策略训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
2.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扩展书面语词汇量 |
(2)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听障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需要被重视 |
1.1.2 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表达中存在大量语法偏误 |
1.1.3 初中听障学生需要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 |
1.3.2 语法偏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听障学生语法偏误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过程 |
2.2.1 语料搜集 |
2.2.2 语料的统计 |
2.3 调查结果 |
2.3.1 总偏误分析 |
2.3.2 分类偏误分析 |
2.4 偏误成因分析 |
2.4.1 手语的负迁移 |
2.4.2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手语不规范 |
2.4.3 听障学生缺少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 |
2.4.4 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听障学生学习汉语的负面影响 |
2.5 偏误类型的讨论 |
第三章 听障学生语法偏误的教学策略应用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对象 |
3.3 实验设计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假设 |
3.3.4 检测项目 |
3.3.5 干扰变量的控制 |
3.4 实验过程 |
3.5 实验结果 |
3.6 实验讨论 |
3.6.1 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呈现 |
3.6.2 实验结果的讨论 |
3.6.3 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
第四章 听障学生语法偏误的教育建议 |
4.1 聋校应重视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的问题,不盲目淡化语法教学 |
4.2 教师应注意教学用语在语法上的完整性 |
4.3 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减少语法偏误的教学 |
4.4 家校合作提供学生更多使用书面语的机会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科研成果 |
(3)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某聋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理论层面 |
1.1.2 政策层面 |
1.1.3 实践层面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观察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聋校 |
1.5.2 课堂教学语言 |
1.5.3 自然手语 |
1.5.4 文法手语 |
1.6 理论基础 |
1.6.1 教育传播学 |
1.6.2 教育传播学原理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 |
1.7 创新之处 |
1.7.1 研究视角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现状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工具 |
2.1.3 研究过程 |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2.1 聋校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
2.2.2 聋校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
2.2.3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总体特点 |
2.2.4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使用的现状分析 |
2.2.5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法手语使用的现状分析 |
2.2.6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自然手语使用的现状分析 |
2.2.7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书面语和体态语使用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受传统口语教学理念的影响 |
3.2 聋校小学语文健听教师手语水平有待提高 |
3.3 教师对“文法手语”和“自然手语”认知不清楚 |
3.4 学校没有重视聋人教师的正确作用 |
3.5 聋生家长及教师忽视了不同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 |
3.6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技术的相关支持 |
第四章 改善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对策与建议 |
4.1 转变聋生小学语文课堂传统口语教学理念 |
4.2 提升聋校小学语文健听教师的手语水平 |
4.3 正确定位聋校课堂教学中的自然手语 |
4.4 鼓励聋人教师积极参与到聋校课堂教学中来 |
4.5 四语结合,加强重视聋生课堂的个别化教学 |
4.5.1 教学语言在小学各年级段合理结合使用 |
4.5.2 重视聋生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
4.5.3 面向不同聋生实施分类教学 |
4.6 借助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聋校课堂教学质量 |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
5.1 研究反思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科研成果 |
(4)思维导图提升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
1.1.2 聋校课标对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要求 |
1.1.3 思维导图是一种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听障生阅读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听障生阅读理解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意义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理论意义 |
2.3.3 实践意义 |
2.4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思维导图运用于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设计 |
3.1 理论依据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2 教学目标 |
3.3 操作程序 |
3.3.1 教学要素分析 |
3.3.2 教学流程设计 |
3.4 实现条件 |
3.5 教学评价 |
3.6 “两阶段六步骤” |
3.6.1 学前感知 |
3.6.2 自主绘图 |
3.6.3 课堂探究 |
3.6.4 巡视指导 |
3.6.5 多元评价 |
3.6.6 效果展示 |
第四章 思维导图提升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用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材料 |
4.3.3 研究设计 |
4.3.4 研究过程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学生思维导图了解调查分析 |
4.4.2 测验成绩分析 |
4.4.3 思维导图使用效果调查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一结论 |
5.1.1 教学重点突出、阅读方向明确 |
5.1.2 阅读消化充分、发扬学生个性 |
5.2 研究二结论 |
5.2.1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
5.2.2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
5.2.3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交流 |
5.3 研究反思 |
5.3.1 被试限制 |
5.3.2 专业条件 |
5.3.3 研究材料选择 |
5.4 研究建议 |
5.4.1 开发多种教学方式 |
5.4.2 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培训 |
5.4.3 实行以学带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科研成果 |
(5)初中听力障碍学生汉语书面词汇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某听障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词汇基本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词汇广度测量的研究 |
(三)词汇丰富性研究 |
(三)对听障群体词汇发展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初中听力障碍学生 |
(二)初中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 |
(三)初中听力障碍学生汉语书面词汇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式 |
(四)统计工具 |
五、研究结果 |
(一)初中听力障碍学生词汇广度研究 |
(二)初中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词汇研究 |
(三)初中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句情况 |
六、讨论与建议 |
(一)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词汇发展基本特点 |
(二)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词汇广度分析 |
(三)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词汇发展分析 |
(四)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语句相关分析 |
(五)教育对策 |
七、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听力障碍学生词汇广度量表 |
附录二 部分书面语作品 |
致谢 |
(6)聋校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法偏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听障学生书面语语法偏误 |
(一)听障学生的词法偏误。 |
(二)听障学生的句法偏误。 |
二、听障学生书面语语法偏误原因分析 |
(一)听障学生书面语学习的特点。 |
(二)手语对书面语学习的影响。 |
(三)语言学习环境的局限。 |
三、提升听障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
(一)结合听障学生的语法习得特征实施教学。 |
(二)加强听障学生的课外阅读。 |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
四、研究反思及展望 |
(一)已有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7)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难点 |
0.3 研究价值 |
0.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0.4.1 基本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概念阐释 |
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1 听障生书面语语法研究 |
1.1.2 听障生书面语习得研究 |
1.1.3 听障生书面语教学研究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 |
1.3.2 汉语手指字母与手指语 |
1.3.3 中国手语 |
1.3.4 主手手势与辅手手势 |
1.3.5 手语的手控特征与非手控特征 |
1.3.6 手语的非线性与手语的同时性 |
1.3.7 手语的类标记 |
1.3.8 听障学生的母语、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
1.3.9 听障学生的汉语书面语 |
第二章 听障学生书面语偏误现象统计分析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语料收集与筛选 |
2.2.2 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 |
2.2.3 语料样本的编码与统计 |
2.3 调查结果 |
2.3.1 总偏误分析 |
2.3.2 分类偏误分析 |
第三章 听障学生汉字偏误现象研究 |
3.1 汉字偏误类型 |
3.1.1 相同读音或相似读音的手势写成相同汉字 |
3.1.2 汉字左右结构书写颠倒或书写时丢失偏旁部首 |
3.1.3 形声字书写错误 |
3.2 汉字偏误产生的原因 |
3.2.1 “借音”导致的书面语汉字偏误 |
3.2.2 “借形”导致的书面语汉字偏误 |
3.2.3 形声字对听障生汉字习得过程产生的负迁移 |
3.3 小结 |
第四章 听障学生书面语词汇偏误现象研究 |
4.1 书面语词汇偏误类型 |
4.1.1 近义词或包含相同语素词的误用偏误 |
4.1.2 意义相关的名词和动词误用偏误 |
4.1.3 意义相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误用偏误 |
4.1.4 量词误用偏误 |
4.2 书面语词汇偏误产生的原因 |
4.2.1 手语同词性手势兼代形式导致书面语近义词误用 |
4.2.2 手语动名兼代形式导致书面语动名误用 |
4.2.3 手语异词性兼代形式导致书面语名形误用、动形误用 |
4.2.4 手势汉语导致书面语量词误用 |
4.3 小结 |
第五章 听障学生书面语句成分残缺偏误现象研究 |
5.1 书面语句成分残缺偏误类型 |
5.1.1 主语残缺 |
5.1.2 谓语残缺 |
5.1.3 宾语残缺 |
5.1.4 补语残缺 |
5.1.5 修饰语成分残缺 |
5.1.6 状语残缺 |
5.1.7 虚词偏误 |
5.2 书面语句成分残缺偏误产生的原因 |
5.2.1 自然手语空间指点表达形式导致书面语成分残缺偏误 |
5.2.2 自然手语谓语表达形式导致书面语谓语残缺 |
5.2.3 手语同时性表达形式导致书面语宾语残缺 |
5.2.4 自然手语趋向动词表达形式导致书面语补语残缺 |
5.2.5 自然手语数量表达形式导致书面语修饰语残缺 |
5.2.6 手语非手控特征表达形式导致书面语状语残缺 |
5.2.7 手语表达虚词方式对书面语表达产生负迁移 |
5.3 小结 |
第六章 听障学生书面语语序偏误现象研究 |
6.1 书面语语序偏误类型 |
6.1.1 宾语语序偏误 |
6.1.2 修饰语语序偏误 |
6.1.3 否定的后置 |
6.2 书面语语序偏误产生的原因 |
6.2.1 自然手语宾述表达方式导致的书面语宾语语序偏误 |
6.2.2 自然手语修饰语语序表达方式导致的书面语语序偏误 |
6.2.3 自然手语否定的表达方式导致的书面语否定的语序偏误 |
6.2.4 自然手语表达方式导致的书面语标点使用偏误 |
6.2.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录 |
(8)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语音加工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由 |
二、汉语句子和语音加工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不同视角句子加工的相关理论 |
(三)阅读中语音加工的相关理论 |
三、词句阅读与语音加工能力关系研究进展 |
(一)语音意识与汉语阅读理解关系的研究 |
(二)语音工作记忆与汉语阅读理解关系的研究 |
(三)语音命名速度与汉语阅读理解关系的研究 |
四、词句阅读中语音加工作用研究进展 |
(一)声韵母在语义加工中作用的研究 |
(二)声调在语义加工中作用的研究 |
(三)韵律结构在句法与语义加工中作用的研究 |
五、CI术后听障儿童词句阅读中语音加工的研究进展 |
(一)CI术后听障儿童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 |
(二)CI术后听障儿童语音加工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方案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三章 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理解和语音加工能力特征及相关研究(研究一) |
实验1、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理解能力的特征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实验2、CI术后听障儿童语音加工能力的特征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实验3、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理解与语音加工能力的相关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不同范式下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研究(研究二) |
实验4、发音抑制范式下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的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实验5、无关言语范式下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的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实验6、McGurk范式下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声韵调作用的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第五章 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韵律结构作用的ERP研究(研究三) |
实验7、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韵律结构作用的ERP研究 |
0.引言 |
1.研究目的及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言能力现状考查及教学对策 ——以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7 考查设计 |
1.7.1 考查设计的理论依据 |
1.7.2 考查设计的现实依据 |
2 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现状考查 |
2.1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阅读能力考查 |
2.1.1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阅读能力测试卷设计 |
2.1.2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阅读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
2.1.3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阅读能力现状考查总结 |
2.2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考查 |
2.2.1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字词使用情况及错误类型 |
2.2.2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句子使用情况及错误类型 |
2.2.3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考查总结 |
3 影响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原因分析 |
3.1 影响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因素的考查问卷设计 |
3.2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与基本情况的关系 |
3.3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与语言态度的关系 |
3.4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
3.5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与教材态度的关系 |
3.6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与手语学习情况的关系 |
3.7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与书面语和手语使用情况的关系 |
4 基于调查分析提出的提高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对策 |
4.1 听障学生书面语学习的情感培养 |
4.2 结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建立高效课堂 |
4.3 创造模拟交际课堂 |
4.4 学校组织编写语文教学辅助教材 |
4.5 重视标准规范手语的学习 |
4.6 加强对词语及断句教学的研究 |
5 结语 |
附录1 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书面语言阅读能力测试问卷 |
附录2 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考查问卷 |
附录3 听障学生周记样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知识可视化对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内江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知识可视化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 |
2 知识可视化与听障学生书面语教学的结合 |
2.1 听障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
2.2 设计听障学生可视化资源的理论依据 |
2.2.1 知识可视化理论 |
2.2.2 视觉心理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知识可视化工具的选择与介绍 |
2.3.1 概念图 |
2.3.2 思维导图 |
2.3.3 认知地图 |
2.3.4 韦恩图 |
2.3.5 知识动画 |
2.4 听障学生可视化资源的表征方式 |
2.4.1 听障学生汉字资源的可视化表征方式 |
2.4.2 听障学生词语资源的可视化表征方式 |
2.4.3 听障学生简单句资源的可视化表征方式 |
2.4.4 听障学生复杂句资源的可视化表征方式 |
2.5 可视化资源的操作方法 |
3 知识可视化对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策略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方案设计 |
3.2.1 实验假设 |
3.2.2 变量控制 |
3.2.3 实验对象 |
3.2.4 实验材料 |
3.2.5 实验过程 |
3.3 数据结果 |
3.3.1 第一次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3.3.2 第二次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3.3.3 第三次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3.4 在网络环境下对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评 |
3.4.1 句子表达的准确和规范性 |
3.4.2 网络环境下的表达层次分析 |
3.4.3 网络环境下的表达方式分析 |
4 分析讨论与培养策略 |
4.1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提升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此次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聋校学生的书面词语理解与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输入假说理论培养聋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J]. 韩雨岑,黄丽娇. 现代特殊教育, 2021(12)
- [2]初中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法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D]. 徐勤帅. 济南大学, 2020(01)
- [3]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某聋校为例[D]. 王文帅. 济南大学, 2020(05)
- [4]思维导图提升听障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D]. 张惠敏. 济南大学, 2020(01)
- [5]初中听力障碍学生汉语书面词汇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某听障教育学校为例[D]. 廖金平. 西南大学, 2020(01)
- [6]聋校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法偏误研究综述[J]. 郭学慧,王志强.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1)
- [7]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偏误研究[D]. 高彦怡. 吉林大学, 2018(04)
- [8]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语音加工作用的研究[D]. 张伟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言能力现状考查及教学对策 ——以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为例[D]. 陈晖. 云南大学, 2017(05)
- [10]知识可视化对初中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内江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D]. 黄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