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促进企业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一、促进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秀[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实现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是民生保障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的民生保障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研究。马克思认为,保障民生就是要满足“现实人”的需要,而满足“现实人”的需要还要经过两个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进行社会生产,为“现实人”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进行利益分配,它是民生保障的关键,决定了“现实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根据马克思的民生保障思想,本文从“现实人”的需要、社会生产和利益分配三个环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基于对住房发展历程的分析,本文有三个方面的发现:一是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间节点对应着不同的住房共享目标,从低水平的共享不断向高水平的共享发展;二是在住房生产与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的关系方面,既不能使“现实人”的住房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不能过度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陷入高福利陷阱,而是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在住房分配与满足“现实人”的住房需要的关系方面,住房分配的方式包括两种,即市场分配和政府再分配。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单一的市场分配和单一政府再分配都不能实现住房分配的公平正义,因此住房共享在分配方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再分配和市场的关系。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住房发展中,市场应当遵循效率逻辑,而政府再分配应当遵循弱势优先原则,防止市场和政府再分配形成叠加关系,而是使两者形成互补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实现住房发展成果共享。

方诚[2](2021)在《棚户区改造方式对于房价与居民消费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棚户区改造是针对城市里存在历史存留的危旧住房以及公共设施难以匹配,有明显安全隐患的旧村旧城,本着解决群众出行、住房安全、生产宽敞、生活便利、公共安全能够应急保障和环境卫生可以保洁等城市农村历史顽疾,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优化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一大批困难家庭住房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是一项民心工程。改善棚户区项目周围的道路,广场,教育和商业等基础设施,提高居住环境中的知名度,在改造棚户区的同时促进整体城市环境的改善,并促进生产、生活、就业和养老服务该解决方案产生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效果。棚户区改造工程始于东北。2005年以后逐渐在其他地区进行推广。2009年,全国棚户区改造的数量已超过200万套。从2014年到2017年,棚户区改造的数量也超过了 600万套。2018年,棚户区翻新总数为580万套。根据之前的计划并平均分配,然后在2019-2020年应平均完成460万套。近十年以来,我们棚改数量总计在4400万套以上,如果以每户3个人估算,那么至少提升了上亿人口的住房水平。2014年以前,我国主要采用实物安置政策,实物安置占总安置数量的90%以上。实物安置即指政府向棚户区居民分配安置性住房。由于居民不参加商品房体系,因此棚改安置房改革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是相不干涉的。然而,实物安置通常安置周期漫长(一般至少3-5年),安置选址众口难调,建筑质量难以控制,拆迁户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虽然便于宏观调控,但微观配置效率低下。2014-2015年,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为实现房地产去库存,并化解地方政府、银行和开发商间的债务风险等原因,棚户区改造显然倾向于货币化安置,在一些城市,货币化安置的比例甚至达到100%。货币安置的主要形式是纯货币补偿,即所谓的“拿钱走人”。在获得补偿后,被拆迁的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房屋。安置时间缩短到不到一年,并且微观配置效率大大提高。但转为货币化安置后,政府把被拆迁棚户区居民的购房需求引导到了商品房体系的分配当中,即让拆迁户产生了购房需求。短期内,由于货币化安置可以产生大量购房刚需,在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进一步拉动房价快速上升。房价的高低影响着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高房价让越来越多的房屋刚需这抱怨不已,本文将深入探讨棚户区改造对房价的影响以及棚改通过影响房价如何去改变拆迁户的消费习惯。首先,本文将从整理棚户区改造的历史入手,并简要介绍棚户区改造的历史背景。然后从政策角度出发,介绍2005年到2018年与棚户区改造有关的重大政策文件,从政策中解析政府部门对于棚户区改造的态度变化过程。同时,将对三种主要的棚户区改造模型进行比较,并尝试从理论角度分析不同安置模型对房价的影响。其次,传统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方法是实物安置,微观配置效率低。2015年在去库存压力下,国家开始推进货币化安置,微观效率提高,但伴随着房价较快上涨。由于目前对于货币化安置影响房价的研究仍局限于固定省份或部分大中城市,缺少在全国层面上的研究,故本文在实证分析中选取了 21个省份217个地级市从2015年至2017年的数据,包含的变量主要有棚户区改造规模、货币化安置率、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价格等。使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证实棚户区改造方式之一的货币化安置对于房价的上涨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再次,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在此期间,以安庆为代表的少数城市实施了棚改安置的第三种方式,由政府向拆迁户发放“房票”(购买安置房屋的资金凭证),再由拆迁户向参与房票结算的房地产商购买住房。房票安置的微观效率较高,且由于政府深度参与安置,便于稳定房价。使用回归控制法的反事实分析发现,安庆的房票安置具有明显的房价抑制效应,兼顾了微观效率与宏观调控的需要。最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和城市自身的高速发展,征地棚改项目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由拆迁引起的社会纠纷屡见报端,棚户区改造后的消费波动备受民众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使用多元回归控制法和平均处理效应法,得出拆迁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同时还得出拆迁户消费的增加在不同方便的增减是不同的。如果本身是靠租房维持生活,那么拆迁反而会使拆迁户支出减少。如果拆迁户本身就拥有多套住房,那么拆迁这个冲击将极大的增加该家庭的支出。本文一共有八大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线进行研究。各章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重点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对国外国内棚户区改造的提出、发展过程、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出启示,确定研究方向。第三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棚改和房价的有关定义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和梳理。同时,详细地介绍了面板模型和回归控制法的主要形式、优点和特征,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方法支撑。第四章,分析了棚户区改造的多种模式。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比较不同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模型、主导模式和融资渠道,然后在安置补偿模型中讨论实物安置和货币化安置对住房供求的影响,通过将货币化安置与实物安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货币安置可能对于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强烈。第五章,基于我国地级市棚户区货币化改造对于住房价格影响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本章节是从影响住房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去选取回归模型的有关变量的。显然,分析中的被解释变量是各地级市的商品房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模型中选择了棚户区改造规模、货币化安置率、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地区生产总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土地价格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共同构成了空间面板模型。对2015年到2017年的21省份217个地级市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棚户区货币化改造对住房价格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六章为棚户区房票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棚户区传统改造安置方式为实物安置,微观配置效率低下。2015年在去库存压力下,推进货币化安置,微观效率提高,但伴随着房价较快上涨。以安庆为代表的少数城市实施了棚改安置的第三种方式,由政府向拆迁户发放“房票”,再由拆迁户向参与房票结算的房地产商购买住房。房票安置的微观效率较高,且政府深度参与安置,便于稳定房价。使用回归控制法分析发现,安庆的房票安置具有明显的房价抑制效应,兼顾了微观效率与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七章为棚户区是否通过房价影响居民的总财富,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当下,棚户区改造已经成为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棚户区改造会对家庭的经济行为产生如何的影响是值得学界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使用多元回归控制法和平均处理效应法,得出拆迁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同时还得出拆迁户消费的增加在不同方便的增减是不同的。如果本身是靠租房维持生活,那么拆迁反而会使拆迁户支出减少。如果拆迁户本身就拥有多套住房,那么拆迁这个冲击将极大的增加该家庭的支出。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章节将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相互验证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棚户区货币化改造对房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2)房价飞涨的主要推力之一是棚改货币化安置;(3)房票安置方式是一种兼顾微观效率与宏观调控的中间道路,具有一定的研究与推广价值,应引起学界与政界更多地关注。(4)经历棚户区改造的家庭消费比没经历的家庭要多,但是消费的支出是有异质性的,不同的家庭在受到拆迁的影响时,内部的差距也十分巨大。最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政策研究层面,本文对棚改政策从启动到高峰期进行了仔细地梳理分析,从棚改的实物安置开始进行分析,随后对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进行分析。更进一步,通过供需平衡的关系解释了棚改不同安置方式对于房价的影响。关于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房价效应,目前严格的计量分析还十分稀少,大多只集中在部分地区和大中城市。本文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数据可得的所有的地级市,并根据地域划分进一步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印证了货币化安置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正相关性,这是第一次涵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市的关于货币化安置与房价的研究,同时发现了货币化安置在不同地域对于房价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第二,棚户区改造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拆迁户的获得感是棚户区改造的最终检验,所以应从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房票政策介绍和解读,说明了房票安置政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中间道路。相比于实物安置,房票安置赋予了拆迁户一定范围内的自由选择权,其微观配置效率显然更高;而由于政府深度参与安置,且房票限制了购房的范围,起到了稳定房价的作用,便于宏观调控。房票安置是一种新型的可供各地政府参考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第三,使用回归控制法利用面板数据的截面相关,以35个大中城市为控制组,对安庆市的房票政策进行“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is)。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个体(在此为城市)间的横截面相关,以未受政策干预的控制组城市,来预测处理组的安庆市如果未实施房票安置会怎么样的“反事实结果(counterfactual outcome)”,并以此估计房票政策对安庆的处理效应。具体而言,回归控制法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些不可观测的“共同因子”(commonfactors)驱动着个体,使得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截面相关性。例如,样本中的城市均受到我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政府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自从回归控制法提出以来,该方法在“区域政策评估”(regional policy evaluation)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特别适用于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地区受到政策处理的情形。通过回归控制法分析,房票政策可以抑制房价上涨效应。目前回归控制法在我国政策效应研究中使用还十分稀少,本文为研究类似问题的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计量方法。研究拆迁户的消费会受到棚改区改造的如何影响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合适的棚改政策。故本文使用了最新的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将棚户区改造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大小和途径做实证分析,试图检验预防性储蓄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在住房拆迁领域的适用性,其中预防性储蓄假说中关于社会地位升级的作用机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二元化对立,为提高居民消费提高新的思路。

张燕燕[3](2020)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的住房价格水平不断攀升,而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在不断优化。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进程的推进,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甚至高于收入增长的水平,而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住房价格和住房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住房融资渠道较少,商业住房抵押贷款存在严格限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在这个时期,以1991年在上海试点并逐步发展到全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代表的建立和发展,补充和支持了我国的住房融资市场,尤其是满足了我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需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初,住房市场从福利分配制向住房市场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转型之时产生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缓解和减轻当时住房供给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后期,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转向货币分配的过渡阶段时,住房公积金政策目的逐步转变为职工家庭提供了直接的资金积累用于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对中国的住房建设和支持居民的长期住房储蓄习惯和住房消费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经历了近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充足的体量和规模,住房公积金不仅是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中流砥柱,也成为居民购房时的重要选择和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上,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在居民的居住选择行为上影响研究尚不丰富。研究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城镇居民的住房居住选择影响变化,丰富和发展了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微观机理。在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发展住房公积金无论从国家层面,职工个人层面和行业发展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的一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特征和对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在对住房公积金的内涵、特征及其经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主要使用了住建部公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住房公积金运行的有效性、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的租买选择、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租房选择、多套房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成立的制度背景和功能定位做了简要的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理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评述。在对住房公积金总体的运行特征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实证分析入手,侧重研究了在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的住房选择,尤其是在居民购房时公积金对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的多套房行为和租房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出了如下的创新和贡献:首先,本文创新性的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对居民购房时居住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家庭对于住房选择的最优化决策。而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住房选择的研究,多聚焦于居民的住房的购租选择。目前尚未有文献探讨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在购房时住房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而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居民购房的选择中影响到居民的居住区位的选择。本章首次实证检验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作用,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生性问题,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建立距离和面积的内生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既定预算约束的家庭来说,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改变家庭的预算约束,进而促使家庭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住房。但选择优质区位的住房会牺牲一定的住房面积,即家庭会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但居住面积相对较小的房屋。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加显着。本文进一步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普通雇员和中青年人群购房时居住区位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本文首次从中介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促进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中低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买选择的影响更加显着。扩展研究首次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通过中介变量持久收入影响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而教育程度和住房价格水平会调节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中介效应。再次,本文创新性的研究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居民在租房时选择较高的房租。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改善居民的租房状况。本文同样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消除了自选择偏误,并对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高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本文同时讨论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租金收入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降低居民的租金收入比,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最后,本文在讨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多套房选择的影响效应中,首次对改善型和投资型多套房购买进行了区分,并发现住房公积金促进了城镇居民的改善型多套房选择。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购买多套房的意愿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倾向于阻碍居民购买多套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即公积金约束对多套房决策有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有职位和中青年家庭的多套房决策上。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向购房能力较弱的家庭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通过对不同住房的差异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家庭的支持多为支持其改善型需求而非投资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对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的政策导向作用。由于住房公积金正式在全国实施是在1999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而很多家庭多以从单位低价购买房改公房作为首套房的获得方式,本文因此区分了首套房是房改房和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结果发现对于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而对于首套房是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发现,有住房公积金账户能够显着提高有房家庭购置多套住宅的购房意愿。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就住房公积金如何积极保障和引导住房,使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能够在保障城镇居民“住有所居”,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覆盖面,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其次,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缴存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最后,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推进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黄新月[4](2020)在《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与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中的新就业青年是城市“夹心层”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受收入积累限制,购房能力不足,不得不选择租房居住。尤其是各高校的一些毕业生,刚刚毕业工作就可能面临离开学校宿舍、寻找合适住房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针对这种情况,纷纷出台了一些毕业生住房补贴政策和人才引进安居保障办法,甚至一度造成了各地“抢人大战”的现象。2016年6月27日,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的实施意见》,规定了对于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实施办法,为南京市住房保障的落实开辟另一条通道。但新的住房保障政策到底有没有实施到位,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是否得到一定的缓解还有待商榷。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回顾,本文确定了保障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需求的逻辑方法。主要思路是,公租房政策是保障以新就业无房者为代表的“夹心层”群体的最理想方式,而在其政策框架下发展出来的货币化补贴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涵盖在保障范围内。基于这一结论,本文将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住房保障内容限定为狭义的社会保障概念中。通过历史溯源,摸索出新就业高校毕业生逐步被纳为住房保障对象的过程,并发现其货币化保障的发展趋势。从政策产生的背景上看,发展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是破解我国高房价造成的城市居住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传统租房市场的供给结构,已不能满足当下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品质租住的需求。通过实地的调查和测算,可以得知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租房支付能力较弱,他们渴望拥有舒适的居住条件、独立租住空间,但承受不了大整居的租金,受收入水平限制常降低期望、选择合租的租住方式。这些因素都是完善我国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的内在必要性。当下我国对于新就业人员的住房保障,发源于保障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公租房政策,属于社会保障范畴下的子系统。但近两年来地方政府自发出台的人才安居政策,常与住房保障政策在体系范围上相互交叉,本文会从政策目标和责任主体上区分二者的不同。然后对我国新就业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公租房的两种保障形式,对各地的保障政策文本进行分类整理。从对南京市的实证分析中,了解当下有关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各种保障形式的覆盖情况,着重对租房补贴这种新型保障形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中寻找政策发展和提升的空间。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政策体制设计不健全,我国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住房保障在制度安排上混乱,各地自主选择权大,没有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滞后发展、政府管理方式与理念的局限,严重阻碍了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租住权益的落实。结合德国等国外住房保障的有效经验,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建议内容主要从完善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制度本身、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破除传统住房消费观念的桎梏三个方面论述。由于目前针对新就业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探讨还比较少,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南京市通过租房补贴的形式,率先将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纳入到住房保障范围之中,这一举措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由于这种保障方式尚不成熟,并没有在全国实行;而且各地也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没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要形成完整的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需要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

莫智斌[5](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提出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袁倩[6](2019)在《安徽省公租房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住房保障是重大民生工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省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在保障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上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住房保障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住房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住房保障在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中的“补位”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住房保障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我省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对全省各城市的调查、部分城市的样本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全面分析我省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对比国内典型城市的住房保障发展,对住房保障两大类群体分类进行基本特征、住房状况和住房需求分析。建立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敏感度分析,得出结论。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住房保障供需关系。对安徽省现行的公租房后期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政策和数据基础上,采用文献回顾法、比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不确定性分析等方法,提出完善安徽省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吴迪[7](2019)在《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体制改革已经多次被我国领导人以及相关部门指出,所以在此情况下必须大力推进并采用相关措施,促进住房分配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让居民住房建设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从1998年7月开始就正式取消住房分配福利制,并开始逐渐实行货币化分配。本文首先分析了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发展进程及其内涵,进而探索住房分配货币化保障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相关对策。

颜云芳[8](2019)在《《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研究(1998-2018)》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建设成就显着。1998年国家实施住房市场化改革极大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核心产业之一。然而高效益背后,房价高涨、群租房乱象、房地产中介违规经营、保障房质量等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本文的研究核心是《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框架。将以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分析《人民日报》1998年—2018年房地产报道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因素。首先,本文提炼《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框架特征,将其归属为政府官方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民生问题;其次,以话语主体权力变化为依据,将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后《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政治话语主导阶段、经济话语崛起阶段、民生话语渐强阶段、多元话语并存阶段,分析每个阶段报道特点、方式、变化和原因;最后,结合媒体内部与社会外部因素,对不同阶段《人民日报》的框架的影响因素如国家政策导向、媒体生产实践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性报道,尤其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当行为针砭时弊,注重报道平衡,给予多方信源更大的话语空间,严格区分软文与消息,发挥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积极作用。受众也需要提升媒介素养,培养理性的消费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物,帮助房地产市场更好地发展。

张意[9](2019)在《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先赋和自致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住房作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其在分配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逐渐形成住房分层现象,不仅不利于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更会助涨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加剧城市居民贫富差距,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城市居民占有住房资源的来源方式与住房分层联系起来,意在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与住房分层机制的交叉研究,为当前中国住房分层调解呈现出新的视角,并尝试为社会学的发展积累实证资料。所谓的流动机制是一种能决定人们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生活地位和实现向上流动的历史背景、制度安排、动力路径、主导规则。而流动规则决定这种社会流动机制性质。所谓的流动规则指的是先赋性规则和后致性规则,“先赋规则”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不能选择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政策安排、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天赋秉性等内容。“自致规则”也称后致因素是指人们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和主观努力,而获得的优势的机会,同时社会按照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和工作成绩,给予相应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本文将社会流动规则与住房分层相结合,认为城市居民住房状况的差异主要受先赋和自致因素的影响,掌握自致主导性规则对和谐住房关系的构建意义非凡。本文以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资料作为落脚点,通过引证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构建有序回归模型,对住房分层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基于社会贫富差距分化的加剧和住房分层日益明显的现实背景,结合以往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1)城市居民住房是否存在分层情况?(2)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是什么?(3)先赋性因素对居民住房地位获取是否具有显着影响?哪些因素具有显着影响?(4)自致性因素是否能够打破居民住房地位代际承袭作用,使居民在住房资源获取上的能动性增强?具体是哪类因素能发挥作用?(5)流动规则中先赋和自致因素哪个对于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影响更大?并分析肯定研究住房分层机制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为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部分,该章从市场转型时期社会分层机制的理论背景切入,结合社会流动的理论背景,探讨了住房分层形成机制,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演化轨迹。从而提出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假设。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以我国城市居民的整体状况为背景,研究住房分层机制,第五章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城市类别的居民住房分层机制。第三章主要是为城市居民住房分层机制分析做准备,即模型构建。该部分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对住房分层机制模型的自变量进行选择。二是对因变量进行处理,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模型(LCM)对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的差异进行自发归类,发现住房分层在整体呈现出类“橄榄球”形态。同时利用“住房阶层地位量表”(HCSS)对住房资源进行人为定界,识别出每个个案所处的住房阶层,并对自发分类和人为分类的结果进行交互分析,发现住房群体自发分类与人为住房阶层地位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进一步证实分层结构的存在。第四章主要是从先赋和自致因素对住房分层机制构建有序回归模型,并比较各因素间的比例优势,从而确定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发现:(1)我国城市居民整体的住房分层机制分析中,先赋因素对居民住房分层的影响程度高于自致因素,其对住房阶层的主导作用透露出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2)先赋方面:城市居民的社会背景、资源传递、地位继承是居民获取住房资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居民的年龄、父辈受教育程度、父辈就业情况以及家庭成员中其他成员的收入对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影响较大。(3)自致方面:城市居民的资本积累、地位获取构成了住房资源获取能力的重要部分。其中居民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职业、所掌握的英语技能、个人收入对住房分层的影响较大。第五章主要探讨不同城市类别住房市场的分层机制情况。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和“住房阶层地位量表”发现二类和三类城市住房层级呈现出较为健康的似“橄榄球”结构,而一类城市呈现出类“金字塔”形态,住房贫富分化严峻。同时,不同细分市场中的住房分层机制存在差异,一类城市和三类城市主要受制于先赋因素的差异,而二类城市居民可以较好地发挥自致因素的作用。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对前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确回答:(1)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在整体上呈近似“橄榄球”状,不同的细分市场的住房分层也较好,除了一类城市,其住房群体分类出现“类金字塔”形状。(2)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五个方面构成的:社会背景、资源传递、地位继承、资本积累以及地位获取。(3)城市居民的先赋性因素对住房分层存在影响,同时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继承父辈的优势条件,从而在住房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4)占有较强的自致性因素确实能使城市居民在住房资源获取上的能动性增强。(5)我国城市居民来自先赋性因素使得住房不平等加剧,自致性因素的对居民住房层级高的支持略小。但是在住房市场较为发达的二类城市,先赋和自致因素并驾齐驱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因此为构建和谐的住房关系,本文尝试提出几点建议:在先赋层面,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平抑城市房价,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在自致层面,增加个体提升能力渠道,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吴浩[10](2017)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福利效益研究 ——以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为例》文中提出迄今为止,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已启动二十余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作为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后续政策出台也已有十余年,政策制定的思想和效果已接受社会发展的充分检验。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住房保障这一议题被重新关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化解房地产库存。本文以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为例,重点通过福利效应理论分析这一改革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研究通过对政策的公平性、效用性、需求性进行时间和外界环境变化上的多方向比较,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手段,同时再采用问卷调研等方式,分析当前施行的政策对职工群体的住房保障效果。通过研究发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在出台之初,对住房保障的效果得到了受惠职工的普遍肯定,在对市场推动、个人住房保障、政府减负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住房保障效果减弱作用比较明显,尤其和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的比较,更是凸显了当前政策福利效益方面矛盾的突出。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层面的原因:政策本身十余年未随市场变化而调整,造成相关标准严重滞后;商品房市场发展迅猛,已远远超出职工工资承受的范围;政府保障政策大方向转变,近年来重点发展以公租房、廉租房等形式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最后,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做法,再结合江西省的实际省情,通过对社会福利效益分析,重点以结果公平的标准,通过检验甚至修正当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思路与政策是否正确,增进学界对住房福利的新认识,同时也希望为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二、促进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对共享的多重解读
        1.2.2 住房发展成果共享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共享的市场模式研究
        1.3.2 共享的再分配模式研究
        1.3.3 共享的混合模式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分析框架及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计划经济时期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1949-1978 年)
    2.1 从市场模式走向再分配模式
        2.1.1 房荒危机:住房短缺严重
        2.1.2 危机加剧:住房市场混乱
        2.1.3 危机化解:住房的公有化
    2.2 住房再分配模式的实践
        2.2.1 福利房的供应方式
        2.2.2 福利房的分配方式
        2.2.3 全民普遍“蜗居”状态
    2.3 住房再分配模式存在的问题
        2.3.1 住房供应不足
        2.3.2 住房分配不平等
        2.3.3 忽视住房需要层次
第3章 市场转型早期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1979-1998 年)
    3.1 福利房分配制度改革
        3.1.1 公有住房出售
        3.1.2 租金制度改革
    3.2 住房供应体系改革
        3.2.1 房地产市场的建立
        3.2.2 单位继续介入市场
    3.3 市场转型早期住房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3.3.1 成就:告别“蜗居”状态
        3.3.2 问题:旧分配制度未根本改变
第4章 住房货币化改革时期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1998-2012 年)
    4.1 福利房分配“末班车”
    4.2 住房供给过度市场化
    4.3 住房保障引起重视
    4.4 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4.4.1 成就:住房短缺缓解
        4.4.2 问题:住房差距扩大
第5章 十八大以来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2012 年至今)
    5.1 提倡“住房不炒”
    5.2 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5.3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5.4 十八大以来住房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5.4.1 成就:从“有居”到“优居”
        5.4.2 问题:住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第6章 中国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的展望
    6.1 住房发展成果共享的基本规律
        6.1.1 “现实人”需要的特点
        6.1.2 社会生产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6.1.3 利益分配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6.2 政策启示
        6.2.1 完善保障房准入和退出机制
        6.2.2 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2)棚户区改造方式对于房价与居民消费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安排
    1.3 创新点和不足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改造的研究
        2.1.2 城市更新方面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我国棚户区改造安置方式的研究
        2.2.2 研究棚户区改造安置与城市商品房价格
        2.2.3 棚户区改造的房票安置
        2.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棚户区改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1 棚户区概述
        3.1.2 棚户区改造概述
        3.1.3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3.1.4 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2 住房价格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2.1 住房及住房价格的内涵
        3.2.2 住房价格的特点
        3.2.3 住宅市场的供需理论
    3.3 面板模型
        3.3.1 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
        3.3.2 面板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
    3.4 回归控制模型和方法
        3.4.1 回归控制法的主要思想
        3.4.2 回归控制法的理论模型
第4章 棚户区改造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4.1 棚户区改造的主要模式分析
        4.1.1 棚户区改造的安置补偿模式
        4.1.2 棚户区改造的开发模式
        4.1.3 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模式
    4.2 实物安置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4.2.1 实物安置对房价的影响
        4.2.2 货币安置对房价的影响
        4.2.3 房票对房价的影响
第5章 棚户区货币化改造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1.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1.3 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分析
        5.2.1 Hausman检验
        5.2.2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
        5.2.3 进一步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房票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6.3 回归控制法的反事实分析
        6.3.1 回归控制法简介
        6.3.2 回归控制法的估计结果
    6.4 稳健性检验
        6.4.1 使用BIC信息准则选择最优子集
        6.4.2 使用AICC信息准则选择最优子集
        6.4.3 使用后Lasso-OLS估计量
        6.4.4 将政策冲击开始时间改为2015年10月
        6.4.5 去掉控制组的其他安徽城市
        6.4.6 将处理时间进行延长
    6.5 研究结论
第7章 房屋拆迁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7.1 引言
    7.2 数据分类与统计性描述
        7.2.1 数据介绍
        7.2.2 样本筛选
        7.2.3 数据分类和描述性统计
        7.2.4 计量模型
        7.2.5 多元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回归结果
        7.3.2 ATE分析
        7.3.3 拆迁家庭异质性的深入分析
        7.3.4 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回归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住房金融与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一、住房金融相关理论
        二、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三、居住选择相关理论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对住房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回顾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一、住房公积金的一般性文献
        二、居住选择的一般性文献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特征事实
    第一节 制度背景
        一、试点阶段(1991年-1994年)
        二、推广阶段(1994年-1998年)
        三、制度确立阶段(1998年-2002年)
        四、制度完善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的宏观运行特征概况
        一、历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及增速
        二、历年住房公积金提取状况
        三、历年住房公积金贷款状况
        四、住房公积金机构管理概况和业务运行情况
        五、住房公积金的收益分析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的基本分析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的特征分析
        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差异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评价
        一、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总体评价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特征事实
        一、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住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二、城镇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的收入差异
        三、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房价水平
        四、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年龄差异
        五、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职位身份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工具变量选择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持久收入模型估计
        二、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三、住房公积金对家庭租买选择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调节和中介效应
        一、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二、住房价格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三、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一、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的历史变迁
        二、参与住房公积金和非参与住房公积金的住房特征
        三、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收入特征
        四、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年龄差异
        五、影响给居民居住区位的职位身份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
        三、计量模型构建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二、住房公积金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PSM方法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一、稳健性检验
        二、异质性分析
        三、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扩展分析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第六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特征事实
        一、商品性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
        二、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的租房状况的差异
        三、不同收入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四、不同年龄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五、不同就业身份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
        三、计量模型构建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二、住房公积金对租房消费的影响:PSM方法
        三、异质性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一、稳健性检验
        二、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租房消费选择的扩展分析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多套房选择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城镇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的事实特征
        一、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多套房的发展
        二、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三、住房改革制度前后家庭拥有多套房状况
        四、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收入差异
        五、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年龄和职位身份差异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工具变量选择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一、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多套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三、不同类型住房下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影响。
    第五节 稳健检验与扩展
        一、稳健性检验
        二、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购房意愿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果和基本结论
        一、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居住选择有积极影响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放宽公积金提取,合理使用公积金增值收益
        二、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缴存,实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
        三、建立完善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对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与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新就业高校毕业生
    二、住房保障
    三、租房支付能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福利经济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第三章 发展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的原因
第一节 发展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的必要性
    一、破解城市居住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消解新就业高校毕业生过渡期住房弱势化
    三、满足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需求
第二节 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租房支付困境
    一、房屋支付租金压力大
    二、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租房支付能力测算 第四章 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政策的起源与发展
    一、住房保障制度产生
    二、新就业人员被纳入保障范围
    三、货币化保障趋势
第二节 新就业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分析
    一、新就业人员住房保障政策与地方人才安居政策的区别
    二、不同城市的新就业人员住房保障政策
    三、公租房实物配租与住房租赁补贴效用比较
第三节 南京市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住房保障政策框架
    一、形成过程
    二、基本框架 第五章 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实效及问题
第一节 南京市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现状
    一、传统保障形式的落实状况
    二、南京市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实施效果
第二节 我国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二、住房租赁市场不健全
    三、政府监管存在问题 第六章 对我国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的思考
第一节 完善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
    一、构建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保障政策体系
    二、提升现有保障形式的有效性
第二节 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一、切实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二、强化法律保障的防护网
第三节 破除传统住房消费观念的桎梏
    一、树立住房梯度消费观念
    二、增加小户型租赁住房供给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京市新就业高校毕业租房支付能力分区测算 附录2 我国住房租赁相关政策的推进历程 附录3 南京市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租房现状与保障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5)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2.国内外文献梳理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2.4 政府行为研究
    2.5 城市发展研究
    2.6 乡村振兴研究
    2.7 文献评述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9.研究总结
    9.1 研究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9.2.1 不足之处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6)安徽省公租房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住房保障现状
        1.3.1 国内典型城市公租房保障现状
        1.3.2 国外住房保障现状
    1.4 研究方法、研究资料和重、难点
第二章 安徽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安徽省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发展情况
    2.2 安徽省公租房现状分析
    2.3 安徽省公租房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安徽省公租房保障需求分析
    3.1 安徽省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公租房保障需求分析
        3.1.1 安徽省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基本特征
        3.1.2 安徽省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现状
    3.2 安徽省新市民公租房保障需求分析
        3.2.1 安徽省新市民基本特征
        3.2.2 安徽省新市民住房现状分析
        3.2.3 安徽省新市民公租房保障需求分析
第四章 安徽省公租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4.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4.2 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4.3 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4.4 指标体系对保障水平的影响
第五章 安徽省公租房发展问题解决路径
    5.1 厘清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关系
    5.2 培育多元化的公租房服务主体
    5.3 全力拓宽公租房的筹集渠道
    5.4 积极探索住房保障租购并举
    5.5 因地制宜推进发展公租房
    5.6 稳步提高公租房保障水平
        5.6.1 安徽省公租房保障水平发展阶段划分
        5.6.2 继续完善公租房实物配租
        5.6.3 积极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
    5.7 进一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
    5.8 实施分类保障
    5.9 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发展进程和状况
2 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内涵
3 住房分配货币化保障的现状
    3.1 广东省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现状
    3.2 上海市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现状
4 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需要完善的问题及推行时面临的困境
    4.1 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需要完善的问题
        4.1.1 单位间存在不平衡
        4.1.2 现行模式依然没有脱离分房体制
    4.2 住房分配货币化在实际推行时面临的困境
        4.2.1 旧体制产生的束缚
        4.2.2 新体制的时滞效应和旧体制的惯性作用
5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若干对策
    5.1 推动企业货币化工作
    5.2 公平有效地发放职工购房补贴基金
    5.3 不断扩大住房信贷业务的范围
6 结语

(8)《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研究(19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框架理论研究
        1.2.2 房地产报道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的框架分析维度
    2.1 样本选择
    2.2 类目制定与分析
        2.2.1 报道时间
        2.2.2 报道议题
        2.2.3 报道体裁
        2.2.4 报道倾向
        2.2.5 报道地域
        2.2.6 报道来源
    2.3 房地产新闻项目交叉分析
        2.3.1 报道议题与报道倾向交叉分析
        2.3.2 报道议题与新闻来源交叉分析
        2.3.3 新闻来源与报道倾向交叉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房地产报道框架阶段性变化及特征
    3.1 政治话语主导阶段(1998-2000)
    3.2 经济话语崛起阶段(2001-2007)
    3.3 民生话语渐强阶段(2008-2011)
    3.4 多元话语并存阶段(2012-2018)
第4章 房地产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
    4.1 政治话语主导阶段原因分析
        4.1.1 国家政策导向
        4.1.2 新闻生产实践
    4.2 经济话语崛起阶段原因分析
        4.2.1 房地产产业成为经济支柱
        4.2.2 媒体逐渐市场化
    4.3 民生话语渐强阶段原因分析
        4.3.1 自身“民本化”转型
        4.3.2 资本追逐效益
    4.4 多元话语并存阶段原因分析
        4.4.1 媒介“去中心化”
        4.4.2 政府执政理念更新
        4.4.3 公民参与意识增强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5.1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建议
        5.1.1 增强舆论监督,做好社会公器
        5.1.2 平衡多方信源,提升报道质量
    5.2 受众解读房地产报道的思考
        5.2.1 提升媒介素养
        5.2.2 培养理性消费观
        5.2.3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先赋和自致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社会贫富差异加剧
        二、住房分层日益明显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住房分层现状研究
        二、住房分层机制研究
        三、住房分层调解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理论背景
        一、住房资源与社会分层理论背景
        二、社会流动与阶层固化的理论背景
        三、住房市场发展的空间差异理论
    第二节 住房分层机制的理论探讨
        一、住房分层形成机制探讨
        二、住房分层演进机制探讨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三章 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住房分层机制模型自变量的选择
        一、先赋因素与住房分层
        二、自致因素与住房分层
        三、小结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分层机制因变量的处理
        一、住房群体分类
        二、住房分层结构
        三、住房群体与住房分层的交互分析
        四、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设定
        一、变量检验与分布
        二、模型的选择
    第二节 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一、先赋因素影响分析
        二、自致因素影响分析
        三、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比较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城市类别住房分层机制分析
    第一节 城市类别划分与住房分层问题
        一、不同城市类别住房细分市场的划分
        二、不同城市类别住房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不同城市类别住房结构的验证性分析
        一、住房群体分类
        二、住房分层结构
        三、住房群体与住房分层的交互分析
        四、小结
    第三节 不同城市类别住房分层机制实证分析
        一、先赋因素影响分析
        二、自致因素影响分析
        三、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比较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住房分层机制与社会贫富分化的思考
        二、住房分层调节手段的讨论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项目经历
致谢

(10)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福利效益研究 ——以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2.1.1 住房分配货币化
        2.1.2 福利效益及其测量方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平理论
        2.2.2 福利效益论
    2.3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思路
        2.3.1 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2.3.3 研究思路
第3章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概况
    3.1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建设历史
        3.1.1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建设背景
        3.1.2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建设历程
    3.2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3.2.1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目标分析
        3.2.2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制度内容
        3.2.3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主要特征
    3.3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实施概况
        3.3.1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实施范围
        3.3.2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实施结果
第4章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福利效益分析
    4.1 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福利效益测量指标构建
        4.1.1 构建前提
        4.1.2 具体指标
    4.2 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福利效益分析
        4.2.1 公平性分析
        4.2.2 效用性分析
        4.2.3 需求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5.2 福利视角下住房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5.2.1 思路
        5.2.2 对策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促进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探索[D]. 张文秀.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2]棚户区改造方式对于房价与居民消费的作用[D]. 方诚.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D]. 张燕燕.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政策与问题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黄新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6]安徽省公租房发展问题研究[D]. 袁倩.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4)
  • [7]关于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探讨[J]. 吴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8)
  • [8]《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研究(1998-2018)[D]. 颜云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9]城市居民住房分层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先赋和自致因素的分析[D]. 张意.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6)
  • [10]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福利效益研究 ——以江西省省直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为例[D]. 吴浩. 南昌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促进企业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