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韵[1](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表达PD-1/PD-L1分子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病因未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特征是机体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炎症性组织损害。树突状细胞在启动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并负责免疫和耐受之间的平衡。自体抗原持续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可提高B细胞的活性,B细胞参与自身抗体的产生,而自身抗体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存在识别、参与控制PD-1分子反应通路的重要途径,包括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途径和I型干扰素(IFN)途径,它们在SLE的病理生理学和PD-1轴的调节中非常活跃。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上PD-1/PD-L1信号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临床相关性研究来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中p DC和m DC细胞表面PD-1/PD-L1分子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作相关性统计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C)血浆中IFN-α和IFN-β的水平,并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作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 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 DC)细胞表面PD-1表达上调;进一步研究表明,SLE患者外周血中PD1+L1+p DC、PD1+L2+m DC、PD1+L2+m DC细胞频率升高,并且与补体C3、血清Ig M降低等实验室及蝶形红斑、雷诺现象等临床疾病活动指标相关。SLE患者血清中IFN-α的浓度升高,狼疮肾炎组高于非狼疮肾炎组,且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呈正相关。结论:1.SLE患者外周血m DC和p DC细胞以及其表面PD-1表达异常,且与部分临床及实验室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2.SLE患者外周血中PD1+L1+p DC、PD1+L2+m DC、PD1+L2+m DC细胞频率升高,并且与补体C3、血清Ig M降低等实验室及蝶形红斑、雷诺现象等临床疾病活动指标相关,提示树突状细胞表达PD-1/PD-L1分子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江东[2](2021)在《SLE患者皮损表现与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复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粘膜损害类型与其他症状体征、各脏器损伤程度、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等临床资料,深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损害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诊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与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确诊病例共1000例,根据有无皮肤损害进行分组,对其实验室指标及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四分位数间距表示Md(P25,P75),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个皮损与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91例女性,109例男性)男女比例1:8.17,平均年龄为37.53±14.26岁,男女患者间的发病年龄无显着差异。在本研究中,1000例SLE患者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液系统损害(82.3%),其次分别为皮肤黏膜损害(81.5%)、关节炎(64.9%)、狼疮性肾炎(58.2%)、肝损伤(56.9%)、血管炎(44.4%)、浆膜炎(39%)、间质性肺炎(33.8%)、神经系统损伤(19.1%)、肺动脉高压(12.6%)、脾肿大(11.3%)和胃肠炎(5.9%)。特异性皮损蝶形红斑(60.6%)的发生率高于盘状红斑(24.8%)。非特异性皮损最常见的为血管炎(44.4%),包括:指尖红斑(31.6%)、可触及紫癜(15.5%)、甲周红斑(12.3%)、雷诺现象(10%)、血栓性静脉炎(4.1%)和网状青斑(3.3%)。其他非特异性皮损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狼疮性脱发(26.6%)、光敏感(16.9%)和口腔溃疡(16.8%)。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了关节炎(P<0.001,OR2.039,95%CI 1.458~2.852)、光敏感(P<0.001,OR4.231,95%CI 2.554~7.007)、指尖红斑(P=0.002,OR 2.270,95%CI 1.347~3.826)、癫痫(P=0.014,OR 2.844,95%CI 1.240~6.522)、间质性肺炎(P<0.001,OR 1.980,95%CI 1.397~2.807)是蝶形红斑的危险性因素。高密度脂蛋白(P=0.006,OR 0.420,95%CI 0.227~0.775)、血清总 CO2(P=0.039,OR 0.910,95%CI 0.834~0.993)、狼疮性肾炎(P=0.030,OR 0.514,95%CI 0.282~0.937)是盘状红斑的保护性因素;同时抗心磷脂抗体(P=0.039,OR 1.791,95%CI 1.031~3.113)、光敏感(P=0.001,OR 2.364,95%CI 1.447~3.863)是盘状红斑的危险性因素。抗心磷脂抗体-IgM(P=0.038,OR0.484,95%CI 0.244~0.959)是局限性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ACLE)的保护性因素;同时关节炎(P<0.001,OR 2.606,95%CI 1.731~3.922)、指尖红斑(P=0.001 OR 2.627,95%CI 1.458~4.730)、间质性肺炎(P=0.015,OR 1.628,95%CI 1.101~2.406)是局限性ACLE的危险性因素。血清氯离子(P=0.021,OR 0.944,95%CI 0.898~0.991)、心包积液(P=0.034,OR 0.517,95%CI 0.282~0.951)是泛发性ACLE的保护性因素;同时肌酐(P=0.003,OR 1.004,95%CI 1.001~1.006)、光敏感(P<0.001,OR2.627,95%CI 1.655~4.170)、癫痫(P=0.039,OR2.468,95%CI 1.048~5.811)、肝损伤(P=0.003,OR 1.969,95%CI 1.260~3.076)是泛发性ACLE的危险性因素。抗核抗体滴度(P=0.003,OR 0.674,95%CI 0.522~0.871)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保护性因素;同时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P=0.012,OR 1.315,95%CI 1.062~1.627)、抗心磷脂抗体 IgG(P=0.010,OR 4.072,95%CI 1.391~11.923)、狼疮性脱发(P=0.024,OR 1.784,95%CI 1.080~2.948)是泛发性ACLE的危险性因素。是补体C3(P=0.002,OR 0.329,95%CI 0.162~0.669)是狼疮性脱发的保护性因素。抗Sm抗体(P=0.009,OR 1.378,95%CI 1.084~1.750)、关节炎(P=0.027,OR 1.746,95%CI 1.066~2.860)是口腔溃疡的危险性因素。精神症状(P=0.008,OR 0.244,95%CI 0.085~0.697)是光敏感的保护性因素;同时抗Sm抗体(P=0.012,OR 1.313,95%CI 1.061~1.624)、干燥综合征(P=0.001,OR 2.603,95%CI 1.461~4.636)是光敏感的危险性因素。抗Sm抗体(P=0.013,OR 1.273,95%CI 1.052~1.541)、关节炎(P=0.013,OR 1.530,95%CI 1.095~2.139)是血管炎的危险性因素。血清球蛋白(P=0.024,OR 1.039,95%CI 1.005~1.073)、抗 RNP 抗体(P=0.001,OR 1.518,95%CI 1.194~1.929)、抗cANCA抗体(P=0.006,OR 6.590,95%CI 1.725~25.180)、关节炎(P=0.018,OR 2.130,95%CI 1.140~3.977)、心包积液(P=0.018,OR 2.531,95%CI 1.176~5.445)是雷诺现象的危险性因素。[结论]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存在性别偏倚,该疾病好发于女性,但男女之间的发病年龄不存在显着差异。2.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系统性损害分别是血液系统损害、皮肤黏膜损害和关节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于发病初期即首次发病即出现皮肤黏膜损害,本组SLE患者81.5%出现皮疹(特异性皮损+非特异性皮损),其中特异性皮损占69.9%,非特异皮损占67.2%。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黏膜损害与部分脏器损害及实验室指标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SLE患者某些系统性损伤和脏器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制定干预措施及其预后评估。
刘柳[3](2021)在《13种肌炎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1.检测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血清中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的水平,并研究不同亚型抗体与IIM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2.探讨IIM患者血清中抗FHL1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178例II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印迹法了解12种MSAs在IIM患者外周血中是否为阳性,再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存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As亚型是否为患者临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2.收集76例IIM患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及健康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抗FHL1抗体,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种MSAs中,抗氨基酰t RNA合成酶(ARS,包括抗Jo-1、抗PL-7、抗PL-12、抗EJ、抗OJ)抗体(34.8%)最常见,其次为抗MDA5抗体(32.6%)、抗TIF1γ抗体(11.8%)和抗SRP抗体(11.8%)。抗ARS抗体阳性组肺间质性病变和技工手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90.3%比66.4%,P<0.001,16.1%比4.3%,P=0.007);抗MDA5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更易出现肺间质性病变、Gottron疹、面部红斑和关节炎(均P<0.05),肌无力和吞咽障碍发生率更低(55.2%比78.3%,P=0.001,8.6%比23.3%,P=0.018);抗TIF1γ抗体在≥65岁的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65岁的患者(25.9%比9.3%,P=0.032),该抗体阳性组肿瘤发生率比阴性组高(19.0%比3.2%,P=0.01);抗SRP抗体阳性患者肌无力发生率、CK值、LDH值和AST值高于阴性组(均P<0.05)。抗Mi-2β抗体阳性组肺间质病变发生率低于阴性组(40.0%比77.9%,P=0.003)。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抗MDA5抗体和抗Jo-1抗体是I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TIF1γ抗体是吞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时间更短(5.0月比14.0月,P=0.001)。2.共纳入76名IIM患者,包括65名皮肌炎患者和11名多发性肌炎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发现IIM患者中抗FHL1抗体阳性者17名,阳性率22.4%。大多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样本检测呈阴性。抗FHL1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吞咽障碍(41.2%比10.2%,P=0.009)。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抗FHL1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时间更短(3.0月比21.0月,P=0.052)。结论1.抗ARS抗体是最常见的MSAs亚型,不同的MSAs亚型与特定的临床特征有关。检测MSAs水平有利于对不同患者进行分型,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2.抗FHL1抗与IIM特定的临床表现有关,有望成为新的IIM生物标志物,在协助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上具有一定价值。
朱青青[4](20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PD-1/PD-Ls分子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异常活跃的B细胞参与SLE发病的几乎所有阶段。PD-1(Programmed Cell Death-1,CD279)是属于CD28/CTLA-4家族的抑制性受体。PD-1与其配体PD-L1或PD-L2相互作用产生的抑制信号有助于维持免疫耐受。B细胞表面PD-1/PD-Ls表达水平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CD19+B细胞和CD19+CD20-B细胞上PD-1/PD-Ls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SLE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C)外周血中CD19+B细胞表面PD-1/PD-Ls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作相关性统计分析。应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C)外周血中CD19+B细胞并加入CPG或IFN-γ培养,测定不同时间段表面PD-1、PD-L1、PD-L2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C)血浆中可溶性PD-1、PD-L1、PD-L2的水平,并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作相关性统计分析。2.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C)外周血中CD19+CD20+/-B细胞以及其上PD-1、PD-L1、PD-L2、CD80、CD86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作相关性统计分析。应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SLE患者和健康对照(HC)外周血中CD19+CD20+B细胞和CD19+CD20-B细胞并加入刺激剂培养,检测其细胞增殖和不同时间段分泌抗双链DNA(ds-DNA)和免疫球蛋白-G(IgG)情况。结果:1.SLE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表面PD-1、PD-L1、PD-L2的表达水平高于HC组;SLE患者活动组CD19+PD-1-PD-L1+B细胞和CD19+PD-L1+PD-L2-B细胞的频率显着高于稳定组和HC组,并且与部分疾病活动指标显着相关。在CPG或IFN-γ的刺激培养下,SLE患者CD19+B细胞表面PD-L1和PD-L2表达频率显着上调。SLE患者血浆中可溶性PD-L1和PD-L2的水平高于HC组;SLE患者可溶性PD-L1活动组高于稳定组,狼疮肾炎组高于非狼疮肾炎组,并且与SLEDAI评分显着相关。2.SLE患者活动组外周血CD19+CD20-B细胞频率显着高于SLE患者稳定组和HC组;在SLE患者中,CD19+CD20-B细胞表面PD-1、PD-L1、PD-L2和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D19+CD20+B细胞,并且与部分疾病活动指标显着相关。SLE患者CD19+CD20-B细胞ds-DNA和IgG的分泌量高于HC组CD19+CD20+/-B细胞分泌量,并且SLE患者CD19+CD20-B细胞具有一定的分裂增殖能力。结论:研究表明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表面PD-1/PD-Ls的异常表达和血浆可溶性PD-L1的异常水平以及CPG或IFN-γ刺激的B细胞表面PD-L1、PD-L2表达上调,均提示可能与SLE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活动有关。SLE患者外周血CD20-B细胞和其表面PD-1、PD-L1、PD-L2和CD86的异常表达以及CD20-B细胞具有增殖和分泌自身抗体的能力,均提示CD20-B细胞可能是活化的B细胞,并且可能是CD20靶向治疗疗效不理想的原因。
李冀[5](2020)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筛查》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之一,儿童SLE约占所有SLE患者的10%-20%,其特点为病情重、器官损伤明显,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成人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一些患儿起病早、治疗后病情难以缓解、或者补体持续降低等。提示儿童SLE患者可能存在与免疫缺陷有关的遗传背景。近来“单基因狼疮”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是指由于单个基因的纯合或杂合突变,机体出现狼疮样表型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补体缺陷、I型干扰素通路缺陷等。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SLE患者中是否存在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相关的基因突变,为两种疾病的伴发情况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SLE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既往文献及临床经验制定详细的入组标准,收治过程中符合任一条标准的患儿即入组,利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原发性免疫缺陷(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基因筛查。纳入标准为:1)起病年龄小于等于5岁;2)反复CMV或EBV感染病史;3)持续低补体,治疗后无好转或继续降低;4)头颅CT显示基底节钙化;5)特殊类型皮疹(冻疮样皮疹、网状青斑);6)明显肝脾肿大(中度及重度肿大),治疗中无好转或继续增大;7)合并I型糖尿病;8)治疗过程中ESR仍持续升高。满足上述8条中任一条且确诊为SLE的患儿即入组,不进行额外干预。排除标准为:1)拒绝基因检测或不能获得父母外周血样本;2)失访或临床资料有缺失。基因测序:对入组患儿及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PID基因筛查,将二代测序中存在基因变异的患儿及父母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及临床资料分析,确定是否为致病突变,并对入组患儿进行详细的临床分析。本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患儿家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一、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共收治182例符合1997年ACR修订的SLE诊断标准的患儿(男33例,女149例,男女比为1:4.5),起病年龄3岁至15岁9月不等。患儿多因皮疹(55.49%)就诊,常见的首发症状还有发热(45.60%)、关节病变(31.87%)等。病程中最易累及血液系统(79.12%),其次是皮肤黏膜(72.53%)、呼吸系统(60.99%)、肾脏(48.35%),无显着性别差异。自身免疫抗体谱可帮助诊断SLE,但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不强(P>0.1)。在随访大于等于3个月的133名患儿中,113人(84.96%)病情有明显好转,提示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控制SLE病情、改善预后。二、共有71例患儿送检PID基因筛查,其中10例患儿筛查结果为阳性。纳入标准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明显肝脾大(100%)、颅内基底节钙化(66.67%)、特殊类型皮疹(50%)、起病年龄≤5岁(40%)。PID筛查阳性组和阴性组在SLE相关症状及免疫学指标方面没有显着差异,提示需借助不典型症状和基因测序技术识别免疫缺陷背景。三、综合基因结果及临床表现,共有10名患儿有原发性免疫背景。其中6例I型干扰素病[4例Aicardi-Goutieres综合征(3例TREX1基因突变,1例ADAR基因突变),1例STING基因相关性血管病变(TMEM173基因突变),1例脊柱软骨发育不良伴免疫失调(ACP5基因突变)],2例RAS基因相关性自身免疫淋巴增殖性疾病(1例NRAS基因体细胞突变,1例KRAS基因体细胞突变),1例可疑慢性肉芽肿病(NCF2基因突变),1例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SLC7A7基因突变)。部分患儿针对相应疾病调整治疗方案后,病情有好转。结论:治疗困难或伴有不典型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警惕存在基础原发免疫缺陷的可能性;对于起病年龄小或有反复感染病史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尤其是明显肝脾大、基底节钙化、有冻疮样皮疹者,积极排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必要时尽早完善基因筛查。
方媛[6](2019)在《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及免疫实验指标表达上的差异,为SLE血瘀证辨证增加客观化依据。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类标准,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的SLE患者信息,选取其中符合血瘀证及非血瘀证中医诊断的SLE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记录纳入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并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 SLEDA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研究者使用操作仪器为甲襞微循环仪(Videobiomicroscope)VIDEOCAP3.0版,观测部位为纳入SLE患者的右手食指远心端第一排毛细血管视野1mm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观测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然后运用甲襞微循环仪所连接电脑采集和处理患者甲襞图片,并根据94’上海简易诊断标准进行图像判读和积分。同时送检纳入患者的外周血实验室指标,检测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ENA、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3(C3)、补体4(C4)、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3+)、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血瘀证和非血瘀证两证型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状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病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病程更长。(2)血瘀证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襞微循环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甲襞总分更低。(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SLE患者总体畸形管袢占比更大、管径变化更大、袢顶膨大的数目更多。(3)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红细胞流速流态更慢,红细胞聚集现象更明显。(4)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流状态(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抗ds-DNA抗体、ANA滴度(此与疾病活动度无关)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SLE患者的抗ds-DNA、ANA滴度更高。(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SLEDAI、C3、C4),CRP、ESR,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瘀证SLE患者的病程较非血瘀证SLE患者长。与“久病必瘀”的中医传统理论相吻合。(2)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变化大,提示血瘀证SLE甲襞微血管状态问题更严重。(3)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血瘀证SLE患者甲襞微血流状态问题更严重。(4)甲襞微循环尤其是微血管、微血流的指标可以作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客观化辨证依据。(5)血瘀证的高滴度ANA分布多,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与SLE血瘀证有关。
何美莹[7](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文献和临床回顾性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SLE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将网络分析结果同现行标准进行比较,为SLE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1、文献系统评价: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搜索CNKI、VIP、Wan Fang Data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SLE的文献,筛选出合格文献134篇进行文献系统评价。2、临床回顾性调查:在2011年1月-201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筛选合格SLE患者病历资料322份。3、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别对SLE病历资料和文献资料构建网络,计算网络节点度、紧密度、特征向量中心度、边的权重等拓扑性质参数,分析SLE疾病各证候的核心症状、舌象、脉象及方药的配伍规律。结果:一、SLE文献系统评价的一般资料结果及网络分析结果概况(一)本研究共纳入了 134篇合格研究文献,SLE疾病常见临床表现频数分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舌红、关节痛、疲乏、低热、腰膝酸软、脱发、脉细数等149种临床表现,其中舌红出现频数最高,比例为55.34%;SLE的中医证候频数分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以及气阴两伤证等19种证候,前5种证候共占总证候数的80.24%,其中热毒炽盛证所占比重最大,为28.46%。(二)SLE文献系统评价资料的网络分析结果1、SLE疾病临床表现特征的网络分析结果:临床特征性症状:关节痛、脱发、头晕、肌肉痛、皮肤红斑、下肢浮肿、口舌生疮、发热、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烦躁、心悸;核心中药:生地黄、甘草、牡丹皮、赤芍、茯苓、丹参、黄芪、当归、秦艽、白芍、泽泻、白术、玄参、紫草、白花蛇舌草。2、SLE文献资料各主要证候证方药对应规律网络分析结果(1)热毒炽盛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高热、舌红、尿黄、口渴喜冷饮、便结、面部鲜红蝶形红斑、舌红绛、关节痛、疲乏、神昏谵语、口舌生疮、苔黄、四肢抽搐、烦躁、皮肤红斑;②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③核心中药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甘草、水牛角、紫草、玄参、青蒿、白花蛇舌草、知母、连翘、白芍、黄芩、石膏、丹参。(2)阴虚内热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舌红、脉细数、低热、盗汗、口渴、五心烦热、苔少、疲乏、口渴喜冷饮、咽干、便结、皮肤鲜红斑疹;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二至丸、青蒿鳖甲汤;③核心中药有生地黄、牡丹皮、女贞子、甘草、秦艽、知母、赤芍、丹参、玄参、青蒿、白花蛇舌草、黄柏、鳖甲。(3)脾肾阳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四肢浮肿、脉沉细、尿少、腹胀、形寒肢冷、疲乏、舌淡胖齿痕、苔薄白、便溏、纳差、气促、颜面浮肿、腰酸;②常用方剂为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附子理中汤、肾气丸;③核心中药有茯苓、黄芪、白术、甘草、党参、泽泻、附子、山药、淫羊藿、牡丹皮、丹参、车前子、山茱萸、太子参、生地黄。(4)肝肾阴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脉细数、腰膝酸软、舌红、低热、脱发、头晕、五心烦热、苔少、耳鸣、盗汗、口渴、斑疹暗红、目眩;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③核心中药有生地黄、牡丹皮、女贞子、枸杞子、甘草、山茱萸、紫草、白芍、山药、秦艽、何首乌、泽泻。(5)气阴两伤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疲乏、舌红、低热、苔薄白、自汗、脉细数、气短、苔少、口渴、腰膝酸软、盗汗、脱发、五心烦热;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生脉散;③核心中药有黄芪、麦冬、白术、甘草、牡丹皮、茯苓、秦艽、生地黄、当归、太子参、五味子、女贞子、丹参。二、SLE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的一般资料结果及网络分析结果概况(一)SLE临床患者一般情况分析结果平均年龄为33.52±13.03岁;女性患者293例(90.99%),男性患者29例(9.01%);平均病程40.23±50.29个月;平均住院天数11.25±7.18天;四季中冬季发病患者最多,共 103 例(31.99%)。(二)SLE患者疾病临床表现和证候频数分析结果SLE临床患者临床表现频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舌红、疲乏、关节痛、口渴、眠差、红斑等178种临床表现,其中舌红出现频数最高,比例为35.09%。证候频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风湿热痹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以及脾肾阳虚证,其中热毒炽盛证所占比重最大,为28.88%。(三)SLE临床回顾性调查网络分析结果1、SLE患者临床特征性症状:关节痛、脱发、头晕、肌肉痛、皮肤红斑、下肢浮肿、口舌生疮、发热、胸闷、关节肿痛、红色皮疹、头痛、雷诺现象、气促、口苦、腹痛、肌肉酸痛;核心中药:甘草、茯苓、薏苡仁、牡丹皮、赤芍、生地黄、白术、白芍、半夏、黄芩、丹参、陈皮、党参。2、SLE临床病历资料各主要证候证方药对应规律网络分析结果(1)热毒炽盛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舌红、关节痛、口渴、脱发、四肢红斑、苔黄、脉滑数、疲乏、眠差、神昏、纳差、咳嗽、红色皮疹、脉弦数、口舌生疮;②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四妙勇安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牡丹皮、赤芍、生地黄、薏苡仁、茯苓、水牛角、黄芩、连翘、金银花、半夏、陈皮、知母、青蒿、玄参、鳖甲。(2)脾肾阳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疲乏、脱发、下肢浮肿、咳嗽、关节痛、胸闷、苔薄白、舌淡红、纳差、皮肤红斑、气促、眠差、红色皮疹、苔白腻、头晕;②常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五苓散、参苓白术散;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茯苓、牡丹皮、白术、山药、泽泻、山茱萸、桂枝、黄芪、附子、丹参、白芍、熟地黄、薏苡仁、砂仁。(3)肝肾阴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口渴、疲乏、舌红、皮肤红斑、脱发、眠差、红色皮疹、面部鲜红蝶形红斑、纳差、头痛、发热、心悸;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青蒿鳖甲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茯苓、生地黄、牡丹皮、薏苡仁、半夏、青蒿、山药、赤芍、鳖甲、黄芩、白芍、丹参、泽泻、知母、酸枣仁。(4)风湿热痹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关节痛、眠差、疲乏、口渴、舌红、舌淡红、纳差、发热、红色皮疹、关节肿痛、苔黄腻、咳嗽、下肢浮肿、头晕;②常用方剂为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小柴胡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薏苡仁、茯苓、白芍、白术、半夏、黄芩、苍术、黄柏、桂枝、柴胡、姜黄、赤芍。(5)气血两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有疲乏、关节痛、头晕、舌淡红、眠差、咳嗽、咽痛、口渴、苔薄白、舌淡、咯痰、头痛、胸闷、脱发、纳差;②常用方剂为归脾汤;③核心中药有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党参、薏苡仁、白芍、当归、陈皮、丹参、半夏、酸枣仁、麦冬、黄芩。三、文献系统评价及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较(一)SLE疾病的文献与临床病历资料网络结果比较SLE文献系统评价和临床回顾性调查二者所得SLE疾病临床表现特征基本一致,二者共同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有8个;共同的核心中药有8个。(二)SLE疾病文献与临床病历资料共同证候的网络结果比较文献与临床病历资料有3个共同的证候,即热毒炽盛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这3个核心证候的临床表现特征基本一致,热毒炽盛证:二者共同的临床核心表现有20个;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核心中药有18个。脾肾阳虚证:二者共同的临床核心表现有14个;常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核心中药有17个。肝肾阴虚证:二者共同的临床核心表现有15个;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核心中药有15个。(三)SLE各个证候的网络分析结果与现行SLE标准的对比1、热毒炽盛证相同:①面部鲜红蝶形红斑、高热、口渴、头晕、关节痛等9个临床表现;②方剂:犀角地黄汤;③中药: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黄芩、青蒿等8味中药。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疲乏、脱发、口舌生疮、口苦、红色皮疹等21种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皮肤紫斑;黄连解毒汤;黄连、泽泻。2、脾肾阳虚证相同:①临床表现:下肢浮肿、脉沉细;②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苳等7味中药。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疲乏、便溏、纳差、气促、脱发等10种临床表现;黄芪、甘草、白术、桂枝、丹参等10味中药。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面热、小便清长。3、肝肾阴虚证相同:脱发、头晕、低热、乏力、口干等8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疲乏、气促、脱发、关节痛、皮肤红斑等10种临床表现。4、阴虚内热证相同:①发热、低热、五心烦热、盗汗、面浮红等10种临床表现;②方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③中药:生地黄、青蒿、紫草、知母、黄柏等11味中药。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口渴、苔少、疲乏、咽干、皮肤鲜红斑疹等22种临床表现;青蒿鳖甲汤、知柏地黄丸;甘草、秦艽、赤芍、丹参、玄参等19味中药。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斑疹暗红、足跟痛、苔薄;大补阴丸、清骨散;鱼腥草、益母草。5、风湿热痹证相同:关节痛、关节肿胀、皮疹、肌肉酸痛、发热等7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眠差、疲乏、口渴、纳差、苔黄腻等24种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双手指漫肿、四肢关节痛无定处、恶风、关节重着僵硬、脉滑数、脉细数。6、气血两虚证相同:疲乏、汗出、心悸、气短、头晕等7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关节痛、舌淡红、眠差、咳嗽、咽痛等21种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面色苍白、耳鸣、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脉细无力。7、气阴两伤证相同:低热、五心烦热、烦躁、乏力、自汗、盗汗、关节痛等13种临床表现。不同: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另有气短、苔少、口渴、腰膝酸软、脱发、心悸、眠差等18种临床核心表现。网络分析结果没有标准所列的斑疹暗红、面浮红。结论:1、SLE文献系统评价和临床回顾性调查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提示,二者所得SLE疾病临床表现特征及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所用方药基本一致。2、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揭示,SLE的核心证候有3个为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辨证论治规律为:(1)热毒炽盛证:①临床核心表现:关节痛、口渴、脱发、四肢红斑、疲乏、眠差、神昏等20种;②核心中药:生地黄、甘草、牡丹皮、赤芍、茯苓、水牛角、黄零等18味;③核心方剂:犀角地黄汤;④核心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2)肝肾阴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口渴、疲乏、皮肤红斑、脱发、皮肤鲜红斑疹、纳差、发热等15种;②核心中药:甘草、茯苓、生地黄、牡丹皮、青蒿、山药、白芍等15味;③核心方剂:六味地黄丸;④核心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肾经。(3)脾肾阳虚证:①临床核心表现:疲乏、脱发、下肢浮肿、关节痛、纳差、皮肤红斑、气促等14种;②核心中药:甘草、茯苓、牡丹皮、白术、山药、泽泻、山茱萸等17味;③核心方剂:金匮肾气丸;④核心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肾经。3、将SLE各个证候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与现行SLE辨证论治标准对比,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网络分析结果中常见证候风湿热痹证、气阴两伤证等,需要进一步做前瞻性研究证实,为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黎毅[8](2019)在《SLE患者免疫生化指标与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学和血生化指标与其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治方案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住院患者共215例,根据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活动组(SLEDAI评分≥5)和病情非活动组(SLEDAI评分0-4分为无活动),对其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5例SLE病人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187例,男女比例为1:6.68。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8.82±15.68岁。在本研究中,SLE患者各脏器系统最常受累的为血液系统损伤(71.16%),其次分别为皮肤粘膜受累(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损)(61.86%)、肾损伤(51.16%)、肝损伤(32.56%)、浆膜炎(29.77%)、关节炎(23.72%)、神经精神系统症状(17.67%)、肺损伤(4.65%)。在特异性皮肤受累的患者中面部盘状红斑(33.49%)的发生率高于面部蝶形红斑(16.30%)。非特异性皮损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脱发(22.79%)、光过敏(9.3%)、口腔溃疡(5.58%)、血管炎(5.58%)、雷诺现象(5.12%)。本研究中疾病活动期患者TSH、FT4值与非活动期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TSH升高、FT4降低。抗dsDNA抗体与性别、脱发、口腔溃疡、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贫血、蛋白尿、红细胞尿、管型尿相关(P<0.05),并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3.250,P=0.000)。抗dsDNA抗体阳性可伴有其他免疫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异常,包括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血清IgG升高、补体C3降低、补体C4降低、ALB、Urea、UA、TG。抗核糖体P蛋白与年龄、面部盘状红斑、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光过敏、脱发、贫血、蛋白尿、红细胞尿、管型尿相关,与SLEDAI评分无关。抗核糖体P蛋白阳性可伴有其他免疫学指标异常,包括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血清IgG升高、补体C3降低、补体C4降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患者口腔溃疡、浆膜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补体C4与LN相关(P<0.05)。年龄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064,P=0.016),补体 C3 与 SLEDAI 评分呈负相关(r=-13.109,P=0.000)。[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最常受累的系统为血液系统,其次为皮肤黏膜和肾脏,在皮肤受累的患者中面部盘状红斑的发生率最高。SLE疾病活动期患者肝损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疾病非活动期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能有利于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的转归。抗dsDNA抗体与肾损伤、脱发、口腔溃疡、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贫血有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抗dsDNA抗体滴度越高的患者狼疮活动度越高。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管型尿发生、面部盘状红斑、面部蝶形红斑、脱发、光过敏、关节炎相关,但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SLE患者年龄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可以认为年龄越小的患者病情活动度越高;补体C3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补体C3越低的患者其病情活动度越高。在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均阴性的患者肾损伤发生的概率较低。
吴冰冰[9](20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骨坏死(osteonecrosis,ON)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的研究,探讨SLE患者合并骨坏死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次确诊为SLE患者的信息,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过程中出现ON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住院的病历资料完整的未发生ON的1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随访中的治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骨坏死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立与骨坏死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SLE合并骨坏死的患者中男性有4例,女性46例,并发骨坏死病程1-240月(平均数为51.8月),并发骨坏死患者发病年龄为(36.4±12.9)岁,骨坏死发生在病程(51.8±57.5)月;SLE无骨坏死组的发病年龄为(28.4±11.3)岁。2.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发病年龄(P=0.000)、临床有关节痛表现(P=0.000)、C反应蛋白升高(P=0.002)、红细胞压积减少(P=0.044)、高水平的IgG(P=0.017),行激素冲击治疗(P=0.000)、激素起始剂量≥50mg/d(P=0.042)及治疗第1月激素日平均剂量≥50mg(P=0.008)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患者的性别、有无发热、面部红斑、光过敏、口干眼干、口腔溃疡、脱发、雷诺现象、乏力、四肢皮疹、心包炎、心肌损害、胸腔积液、是否应用环磷酰胺及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白蛋白下降、CHO升高、TG升高、尿酸升高、蛋白尿、尿潜血、血沉增快、红细胞体积、淋巴细胞计数、AST、ALT、ALP、GGT、ALB、尿酸、低密度脂蛋白、抗ds-DNA抗体、抗Sm、抗SSA、抗SSB、抗U1RNP、抗Scl70抗体及C3、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等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SLE合并ON组与SLE无ON组在发病年龄、关节痛、高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及治疗第1个月激素日平均剂量≥50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些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相关联。结论:1.发病年龄轻、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G是SLE患者并发ON危险因素;2.SLE初次治疗的第一月激素日平均剂量大于50mg/d是SLE患者并发ON危险因素;3.病程中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是SLE患者并发ON危险因素。
贾孝云[10](20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及亚群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靶向治疗可增强T细胞免疫应答作用,并且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已证明有效。但是,CD19+B细胞及其亚群PD-L1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特别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扮演何种角色,目前尚没有详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19+B细胞及其亚群表面PD-L1的表达情况,以及探索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进展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的活化和B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1、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测定SLE患者组和健康对照(HC)组外周血中CD19+B细胞及其各亚群的表达以及这些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和两组外周血中Tfh细胞的表达情况。详细记录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实验室参数、临床参数和疾病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2、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别分选出CD19+PD-L1+B细胞和CD19+PD-L1—B细胞加入刺激剂进行培养,并于不同时间梯度收集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两类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免疫球蛋白-G和抗双链DNA的分泌情况,比较分析。结果:在SLE患者外周血中,观察到CD19+B细胞和部分亚群(SM、DN、PC)、CD19+PD-L1+B细胞出现高表达,并且,统计后发现高表达的CD19+PD-L1+B细胞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活动指数显着相关。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SLE患者组和健康受试组外周血中CD19+PD-L1+B细胞分泌抗dsDNA和免疫球蛋白-G的量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进一步统计发现SLE患者外周血中CD19+PD-L1+B细胞的表达频率与Tfh细胞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SLE患者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CD19+PD-L1+B细胞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病机制。2、CD19+PD-L1+这类细胞可能是一群异常活化的B细胞群,在激活SLE患者致病性T细胞和B细胞反应中通过产生相关抗体参与发病。
二、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表达PD-1/PD-L1分子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B 常用试剂配制 |
附录 C 病人资料 |
附录 D 个人简历 |
附录 E 综述 树突状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2)SLE患者皮损表现与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性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SLE调查问卷 |
综述 红斑狼疮皮损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13种肌炎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肌炎患者12种MSAs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肌炎患者抗FHL1 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肌炎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PD-1/PD-Ls分子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B 常用试剂配制 |
附录C 病人资料 |
附录D 个人简历 |
附录E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中免疫缺陷相关基因的检测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阳性的病例分析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分类标准 |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操作仪器 |
2.2 检查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患者一般信息 |
3.2 甲襞图像评分及项目解读 |
3.2.1 一般情况 |
(1)排列 |
(2)管袢数 |
3.2.2 微血管情况 |
(1)畸形管袢占比 |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
(3)袢顶膨大 |
3.2.3 微血流情况 |
(1)红细胞流速流态 |
(2)红细胞聚集状态 |
(3)白色血细胞团块 |
3.2.4 袢周情况 |
(1)袢顶出血 |
(2)渗出 |
(3)乳头下静脉丛 |
(4)乳头 |
3.3 实验室指标 |
3.3.1 实验室指标测定 |
3.3.2 患者疾病活动评价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SLE患者的基本信息的表达 |
5.1.1 性别 |
5.1.2 年龄 |
5.1.3 病程 |
5.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表达 |
5.2.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表达 |
(1)管袢排列 |
(2)管袢数(根/mm) |
5.2.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方面表达 |
(1)畸形管袢占比 |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
(3)袢顶膨大(根) |
5.2.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方面表达 |
(1)红细胞流速流态(mm/sec) |
(2)红细胞聚集 |
(3)白色血细胞团块(个) |
5.2.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袢周情况表达 |
(1)袢顶出血 |
(2)渗出 |
(3)乳头下静脉丛 |
(4)乳头 |
5.2.5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总分((?)±S)的表达 |
5.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实验室指标表达 |
5.3.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表达 |
5.3.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ANA表达 |
5.3.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ENA的表达 |
5.3.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表达 |
6 讨论 |
6.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进展 |
6.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学认识与辨证 |
6.1.2 甲襞微循环的概述和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运用 |
6.2 非血瘀证与血瘀证SLE患者的基本资料 |
6.3 血瘀/非血瘀证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的表现 |
6.3.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的表现 |
6.3.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的表现 |
6.3.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的表现 |
6.3.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袢周情况的表现 |
6.3.5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甲襞总分表现 |
6.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分析 |
6.4.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分析 |
6.4.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ANA上的分析 |
6.4.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ENA上的分析 |
6.4.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的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甲襞微循环综述 |
参考文献 |
(7)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一、古今病名释义及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研究 |
三、现代学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 |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一、网络药理学概况 |
二、网络药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三、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
四、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文献资料的网络分析 |
第一节 文献检索与整理 |
第二节 文献资料一般分析结果 |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文献资料网络分析结果 |
一、文献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 |
二、文献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治疗网络分析结果 |
三、文献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回顾性调查网络分析 |
第一节 临床回顾性调查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回顾性调查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回顾性调查病历资料的网络分析结果 |
一、病历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临床表现网络分析结果 |
二、病历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药治疗网络分析结果 |
三、病历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比较 |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异同分析结果 |
第二节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一、文献资料与临床回顾性调查病历资料网络分析异同分析 |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网络分析结果与标准对比异同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SLE患者免疫生化指标与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英文缩略词 |
附录B 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 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
附录C 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标准 |
附录D 影像学检查 |
附录E 个人简历 |
附录F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及亚群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患者基本资料 |
附录 B 中英文缩略语表 |
附录 C 常用试剂配制 |
附录 D 个人简历 |
附录 E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表达PD-1/PD-L1分子的临床意义[D]. 李韵.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SLE患者皮损表现与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D]. 江东.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13种肌炎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 刘柳.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PD-1/PD-Ls分子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 朱青青.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5]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筛查[D]. 李冀.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D]. 方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D]. 何美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SLE患者免疫生化指标与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D]. 黎毅.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吴冰冰.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及亚群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贾孝云. 蚌埠医学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