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人行横道

谁发明了人行横道

一、谁发明了人行横道(论文文献综述)

夏英集[1](2021)在《电动自行车释放行为建模及组织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其以价格低、能耗低、体积小、出行便捷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并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然而我国电动自行车存在流量大、事故多、管理难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交通研究者及从业者的注意。由于电动自行车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密度高等特点,与机动车及常规自行车的行为差别明显,导致交通工程中经典行为分析方法及组织策略等难以直接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电动自行车流为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机视觉、物理建模、数学仿真等方法,对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起动、扩散等释放行为及组织优化策略开展了研究。论文首先针对交通视频数据采集过程中费时费力、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动自行车运行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通过基于平稳子序列的聚类技术实现视频背景初始化,获取交通视频的场景信息;再借助数据驱动背景模型的方法,实现电动自行车的自动检测;最后通过稠密时空上下文学习的跟踪算法,获取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信息,并建立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的表达方法。其次,为剖析电动自行车流的微观行为交互行为机理,首先借助时序热图的思想,将电动自行车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变化等时序信息以热力积累及扩散的方式进行模拟,建立了一种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电动自行车流微观行为识别方法,实现了对于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超速、冲突等微观行为的自动化识别。并以电动自行车的微观冲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认知-反应过程的偏微分交互模型,实现了对电动自行车交互行为轨迹及空间分布的数值仿真。随后,本文聚焦电动自行车事故风险最高与造成交通延误最大的释放过程,对其中电动自行车流的起动行为及扩散特性进行物理建模。对于电动自行车流的起动行为,结合颗粒流理论中Janssen定律、Beverloo方程及颗粒震荡下落理论开展了一系列定量研究,实现了对于电动自行车流起动特性的模拟,为电动自行车流的群体行为研究开辟了新的角度。对于电动自行车流驶入交叉口的扩散行为,以系统熵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于位置、速度、密度的熵变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的系统熵联合分布模型,实现了对于电动自行车自组织特性的定量描述。最后,总结并利用前文中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为机理及特性分析方面的相关结论,研究了电动自行车流的交通组织优化问题。在时间维度上,针对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对交叉口内相邻机动车流的干扰问题,构建电动自行车影响强度指标,提出电动自行车绿灯提前启亮策略,建立了针对混合交通流的配时优化模型。在空间维度上,深入分析了针对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道划分方案的利弊,并结合电动自行车轨迹偏移特性,通过“引导+约束”精细化渠化设计的方式,合理分配交叉口内的空间资源,给出了电动自行车左转及直行引导线渠化方案的具体设计方法。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电动自行车流的行为机理及群体特性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的开展,将为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及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参考,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学术价值。

李祯[2](2021)在《纳米二氧化钛对水泥基材料力学与功能性能的改性效果及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程结构向着高强、耐久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这要求进一步提升现有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纳米材料由于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量子隧道效应而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为研制多功能水泥基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纳米二氧化钛(nano TiO2,NT)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性能、抗菌性能、强氧化还原性能、耐酸碱腐蚀性能的纳米材料,将其与水泥基材料复合有望发展兼具优异结构性能和功能/智能特性的多功能水泥基材料。但目前不同种类的NT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改性机理还不明确;NT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其复合效率;NT的抗菌性能有望降低水泥基材料在污水和海水中受到的微生物侵蚀,在提高水泥基材料抗污水和海水侵蚀性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围绕不同种类的NT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性能、抗污水与海水侵蚀性能及相应改性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未进行表面处理NT的晶相、粒径和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微粒级配模型计算了 NT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密实度,并结合微观测试方法探讨了 NT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T可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比(折压比);金红石相NT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效果优于锐钛相NT;对于同种晶相的NT,粒径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当NT掺量超过2.32%时,NT的团聚会影响其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NT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机理主要包括填充效应、成核效应、三维网络约束效应和自养护效应。(2)为提高NT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能和复合效率,选用表面氧化硅包覆处理的NT(NSCT)制备了 NSCT复合水泥基材料;研究了 NSCT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从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率、水化产物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 NSCT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NT进行氧化硅包覆有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在28天龄期时,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折压比分别提高87.00%/6.69 MPa和69.56%;NSCT表面的Ti-O-Si化学键使其带有负电,可以通过电荷排斥作用提高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能;NT表面包覆的氧化硅薄层可以与氢氧化钙发生火山灰反应,增大NT与水泥水化产物的结合力,从而大幅提高NT与水泥基材料的复合效率。此外,NSCT可以提高C-S-H凝胶中[SiO4]4-的聚合度和链长,细化氢氧化钙的尺寸,降低氢氧化钙的取向度,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3)研究了不同种类的NT对水泥基材料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水泥基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了NT的晶相、粒径、特殊结构和表面处理对水泥基材料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性能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T可以提高反射损耗在透射损耗、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中所占的比例,进而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电磁波屏蔽性能;NT的晶相、尺寸和表面处理对水泥基材料电磁波屏蔽性能的影响差别不大;NT可以增加水泥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所产生的损耗,进而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NT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反射率可达-29.29 dB,比未复合NT的水泥基材料增大242.97%;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可以提高NT的介电损耗与分散性能,并导致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有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4)将NT复合水泥基材料放入到高浓度强化污水中,并分别从抗污水物理侵蚀、生物侵蚀和化学侵蚀性能三个方面研究了 NT复合水泥基材料抗污水侵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的微生物(如硫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生的生物酸会与水泥基材料发生反应生成钙矾石和石膏,降低水泥基材料的pH值,分解C-S-H凝胶生成无凝胶能力的硅灰石膏,降低水泥浆体与骨料之间粘结强度,最终导致水泥基材料强度劣化、质量损失、表观密度下降以及表面粗糙度增大;NT复合水泥基材料对其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率和灭杀率可以达到80.93%和37.35%,可以有效减少污水中的微生物对水泥基材料的侵蚀,提高水泥基材料抗污水侵蚀性能。(5)将NT复合水泥基材料放入到海洋环境中,并分别从抗海水物理侵蚀、生物侵蚀和化学侵蚀性能三个方面研究了 NT复合水泥基材料抗海水侵蚀性能。研究了 NT复合水泥基材料抗海水侵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对材料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的侵蚀系数分别在-0.035~0.046和-0.012~0.074范围内,并且由于NT可以诱导C-S-H凝胶层间水与内部孔隙水的转化,促进C-S-H的二次断裂,使材料在海水中具有一定的自愈合能力;材料的收缩系数和密度变化率分别在-0.016~0.007和-0.025~0.048范围内;NT复合水泥基材料对其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率和灭杀率分别达到96.81%和76.98%,其表面生物膜厚度可以降低29.66μm/49.13%;NT填料可以使海水中C1-离子的渗入量降低81.00%,并促进C-S-H凝胶脱钙,增大C-S-H凝胶的聚合度和链长;此外,NT填料可以改善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界面过渡区,细化材料内部孔结构,提高水泥基材料抗海水侵蚀性能。

程瑞琦[3](2020)在《面向视障出行辅助的视觉感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包括盲人和低视力人士在内的视力障碍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获取环境空间信息的能力极其有限,他们在日常出行、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着眼于视障人士的出行难题,基于视障辅助智能设备,利用计算机视觉的技术手段,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视障辅助的视觉感知方法,进而为视障辅助系统的可靠、实时和便携等关键性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视障出行辅助的视觉感知技术中,视觉定位和交通路口场景感知是两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视障辅助中的视觉定位具有大尺度范围、长时间跨度、相机可穿戴和输入图像离散的特点,研究界尚未针对视障辅助中的视觉定位问题开展研究。现有的交通路口下的场景感知算法较为简单,人行横道和人行道交通灯检测算法无法同时对于不同光照、不同天气、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和被遮挡的目标进行实时、准确的检测,无法适应视障辅助实际环境的需要。本文着眼于弥补研究现状中的不足,针对视障辅助感知中的视觉定位问题,基于多模态图像提出多重描述子融合和可学习深度特征两种视觉定位方案;在视障辅助中的交通路口场景识别问题上,提出基于自适应分割和一致性分析算法的人行横道检测以及基于颜色特征机器学习和时空域分析的交通灯检测方法。本文融合基于多模态图像的多重描述子,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障辅助的视觉定位方法OpenMPR,同时采集了视障辅助的实际场景定位数据集,在大尺度范围、长时间跨度、使用可穿戴相机等开放室外环境下实现了关键位置预测和全路径定位功能,填补了视障辅助领域视觉定位的空白。此外,本文进一步充分利用多模态图像,同时利用并改进可学习深度特征NetVLAD,提出了一系列视觉定位和场景识别方法。本文提出的全景环带定位框架将全景环带图像和深度描述子结合,同时解决视觉定位中的视角变化和外观变化问题。本文提出的多模态分级的视觉定位框架使用图像检索的粗定位、几何验证的精确定位和序列匹配的多帧融合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基于紧凑型卷积网络,本文还提出了一个统一场景描述和场景识别功能的集成网络。以上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性能良好,能够实时准确地解决穿戴设备上的具有挑战性视觉变化的定位问题,并同时兼顾场景识别应用。在交通路口场景识别中,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行横道检测算法AECA及其交互方法。算法通过自适应阈值提取人行横道的亮条带,并通过一致性分析将条带聚类形成人行横道,其中聚类的依据为条带的多种几何和灰度特征。与只能在理想场景中检测人行横道的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远距离人行横道、低对比度人行横道、行人遮挡、各种环境光照等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均能实现出色的性能。同时,实地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交互方法在可穿戴设备上实现了斑马线型人行横道的导航功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分割、HOG-SVM分类和多帧融合的实时人行道交通灯检测算法。为了在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实现鲁棒性和效率,检测算法包括三个过程:候选对象提取、候选对象识别和时空域分析。候选对象的提取和识别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人行道交通灯的颜色和形状特征,时空域分析阶段则解决了实际使用中的待测目标图像变化可能造成的检测失败问题。所提出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型、不同距离、不同天气条件等实际情况下的出色检测性能,检测精度和召回率均十分优异。本文还建立了人行道交通灯的数据集,算法在移动设备上的运行帧率也完全满足视障辅助的需要。本文研究涉及的视觉定位和场景感知技术包括视觉算法设计、实地数据采集和人机实验等内容,所提出的方法为视障辅助领域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也能在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发挥作用。

满育彤[4](2020)在《《布莱克法律词典》(J-M部分)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材料选自布莱恩·加纳(Bryan A.Garner)主编的《布莱克法律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J-M的部分词条。该词典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法律词典之一,其中涵盖法制史、民法、契约法、侵权法、财产法、继承法、婚姻法、商法等相关内容。本篇翻译实践原文包含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使用了大量法律专业词汇,有助于提高笔者的法律英语翻译水平,增强法律术语翻译能力;翻译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现象,要求笔者了解不同法律文化差异,这有利于提升笔者的中英法律文化素养。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翻译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总结四部分组成。笔者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进行翻译案例分析。语言层面主要分析了词汇翻译难点和句子翻译难点,其中词汇翻译难点主要包括拉丁词语、法语词、法律专用词语、普通常用词语、有特殊法律含义的普通常用词语以及俚语的翻译,而句子翻译难点主要分析了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翻译。最后笔者从文化层面分析了涉及判例法制度以及陪审团制度的文本翻译。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并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直译和解释性翻译的翻译方法。

邓琉元[5](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场景语义分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义分割是智能车道路场景语义理解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视觉乃至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目标是对场景进行全面、精细化的语义识别。早期的语义分割方法往往基于人工设计的特征和浅层机器学习模型,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近年来,深度学习在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中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中的两个难点问题:异质异构数据的融合以及高度畸变图像的建模和学习而展开。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何创建有效的双向融合机制来对其进行建模是目前的挑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交互式融合的RGB-D语义分割方法。首先,提出自底向上的交互式融合网络结构。该结构通过引入一个交互流来连接彩色数据流和深度数据流。交互流不仅从彩色数据流和深度数据流聚合特征,还为模态特异的数据流计算互补特征。然后,采用残差融合模块来实例化这个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创建RGB-D语义分割模型RFBNet。最后,在室内数据集Scan Net和室外数据集Cityscapes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FBNet性能达到了当前先进水平。(2)针对异构图像和点云数据融合的问题,提出基于超点池化的三维场景语义分割方法。为充分利用图像的视觉信息和点云的几何信息,分别用二维语义分割网络从图像中提取二维视觉特征,用三维语义分割网络从点云中提取三维几何特征。为关联异构的图像视觉特征和点云几何特征,提出基于超点池化的联合学习方法:用超点作为中间表示来合并视觉特征和几何特征,再进行联合的特征提取。该方法使用超点来连接异构的特征,避免了体素化方法常出现的内存消耗和量化误差大的问题,并且能够处理大规模的点云场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可有效地利用视觉和几何信息的互补优势,相比前融合和后融合方法有显着的性能提升。(3)针对环视图像畸变大、建模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受限可变形卷积的语义分割网络:通过学习卷积核外围采样点的位置偏移来提高网络对几何形变的建模能力。针对环视图像训练集不足,导致的网络学习上的问题,提出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训练方法。该方法将类别空间不同的小规模的真实环视图像数据集和大规模的普通图像数据集上的训练建模为多任务学习的过程,以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为减小两种数据集中图像畸变上的差异,提出变焦增强的方法将普通图像变换为类似的环视图像。为减小两种数据集的域间偏差对训练造成的影响,提出基于自适应批标准化的多任务学习方法。为平衡不同任务间的损失权重,提出混合的损失权重方法,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的处理高度畸变的环视图像,最终实现了道路场景360度的语义分割。(4)在环视图像语义分割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语义分割的车道级定位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像素级语义分割的道路特征(包括道路边界和路面标志)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区分真实的和非真实的道路边界,将动态的目标排除在定位过程中,并且能够同时提取线型和非线型的的路面标志,帮助提升横向和纵向定位的精度。考虑到这两种道路特征的置信度差异比较大,提出粗定位方法和精细定位方法来解决基于环视相机的高精度定位问题。粗定位方法将道路边界和地图匹配得到一个大概的车辆位置,为精细定位提供初始化信息;而精细定位方法将路面标志与地图匹配,得到最终的车辆位置。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鲁棒的检测不同类型的道路边界和路面标志,并且在城市环境中取得了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袁家明[6](2019)在《基于车载近景摄影测量的道路交通标线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系统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车辆导航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精度的道路导航一方面能够减轻驾驶员行车压力,优化行驶路径,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行车事故、促进城市管理。道路导航地图数据则是车辆导航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导航的应用。现如今,普通导航地图在精度、内容等方面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相比而言,高精度导航地图精度更高,内容更加丰富精细,能够更加清晰反应道路的细节信息,为高层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例如自动驾驶的车辆定位和路径规划。道路交通标线则是道路导航地图之中的基础而必不可少数据,如何获取其信息是重中之重,然而依靠航空航天影像采集,更新周期太长,标线细节表现不明显;依靠传统测绘方法采集,费时费力,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本文以道路交通标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高效、精确采集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车载近景影像的道路交通标线信息自动提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参考《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对道路交通标线特征进行分析和统计;将坐标方位角和坐标计算等方面知识与标线特征结合,构建道路交通标线信息提取规则。(2)对车载近景影像的道路交通标线种子点的检测和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并展示和分析实验效果,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之后介绍基于车载立体影像的交通标线种子点的真实地理坐标计算原理,并以种子点坐标为基础,通过构建的交通标线信息提取规则推算标线其余特征点坐标。(3)使用C#编程语言,结合Arc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实现了道路交通标线信息采集与管理的原型系统。并以南京市区部分道路的实际车载序列影像为实验数据,以采集效率、精度、几何相似度等方面实验对比人机交互式采集法和本文提出方法两者的优劣势。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采集效率与准确度,能很好的应对遮挡、强光等复杂环境,并且采集的交通标线几何特征更好,形状更为规则。

修宇璇[7](2018)在《基于语义分割和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人驾驶是未来交通运输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而车道线检测是无人驾驶的关键任务。在实际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中,车道线检测模块需要能够识别车道线的位置、颜色和虚实。同时,无人驾驶汽车通常基于环境栅格地图进行路径规划和智能决策,因此车道线检测的结果应该表示为栅格地图的形式。然而,传统的车道线识别方法通常仅识别车道线的位置,不识别车道线的颜色和虚实;其检测结果通常标注在图像上,由于存在透视变换引起的失真,不能反映道路平面上真实的车道线空间位置关系。为此,本文开展基于语义分割和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本文应用语义分割解决车道线检测问题,将一幅图像中的不同车道线分割为不同区域,其类别标签即为不同的车道线类型。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边缘特征融合和跨连接的车道线语义分割神经网络。首先,在主流的编码器-解码器框架下,设计了一个面向语义分割的卷积神经网络。其次,考虑到边缘特征是车道线检测中的重点,在编码端并联了一个边缘特征提取子网络,通过逐层融合边缘特征图和原始特征图增强车道线的特征。最后,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中不同语义层级的信息,建立从编码器到解码器的跨连接,在解码器逐层上采样的过程中融合编码器对应尺寸的特征图。此外,本文改进了传统车道线数据集的标注方式,使之适用于语义分割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在改进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证明边缘特征融合和跨连接结构显着地提高了基础网络对车道线的语义分割性能。本文所提网络能够在确定车道线位置的同时,区分黄线或白线、虚线或实线,在计算资源较为充足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实时的检测速度。基于车道线语义分割的结果,本文采用逆透视变换生成车道线栅格地图。由于逆透视变换依赖于相机参数,本文对车载相机的内外参数进行了标定和检验。本文根据栅格地图的大小在语义分割结果中确定感兴趣区域,通过逆透视变换生成了车道线栅格地图,作为车道线检测模块的输出结果。

曹宁博[8](2018)在《城市道路环境下行人过街微观仿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道路环境中,行人过街行为受到机动车、道路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行人与机动车的相互作用是无法避免的。针对中国特殊的交通环境,建立了城市道路环境中的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建立城市道路环境中的行人微观仿真模型一方面扩展和丰富了社会力模型的研究,促进社会力模型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建立适合我国道路交通环境的交通仿真系统打下基础,为道路设施和交通控制方案的安全评价提供一种快捷和有效的工具。在长春市红旗街与工农大路交叉口、同志街与自由大路交叉口、西安大路与重庆路交叉口和重庆路与人民大街交叉口7条人行横道和亚泰大街路段,利用视频数据提取软件,获得行人在过街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等信息,然后,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行人的过街特性;通过行人过街行为特性分析发现,行人到达位置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行人过街速度在双向行人相遇后先减小后变大,利用交通波和拖拽力理论,建立了行人的过街时间模型;分析中还发现,溢出违章行人的轨迹分布呈现集中趋势,且行人在三个穿越区域的穿越位置分布也服从Weibull分布,并建立了简单的溢出行人轨迹分布模型,得到了行人轨迹的影响因素。根据行人过街特性研究,对城市道路环境中的行人过街行为进行建模。首先对简单的无干扰条件下行人过街行为进行建模,基于社会力模型,重点考虑行人自身的行走特性,例如:跟随、随机波动、冲突避让及路径规划行为,针对这些行为分别建立了扩展模型,并提出模型参数的标定方法。利用标定后的模型,对建立的扩展模型进行验证,将仿真得到的行人过街速度、过街时间、过街轨迹和行人速度-密度关系等与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对相对复杂道路场景中(无人行横道路段)的行人过街进行研究,因为无人行横道路段上的行人过街受外界影响较少,行人微观仿真模型的建模和仿真相对简单。综合考虑无人行横道路段上机动车对行人过街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扩展的社会力模型,模型包括行人的停走决策模型、避让模型、机动车的跟随模型、车道线对机动车的作用力模型等。然后通过对比行人和机动车的速度均值和方差、速度分布规律,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又将模型进行扩展,使模型能够在更复杂的道路环境(信号交叉口)中应用。在信号交叉口,行人受右转机动车、道路设施和信号控制的影响,所以第4章的模型已经无法应用。以第4章的模型为基础,考虑信号灯、人行横道线和行人穿越和避让右转机动车等行为,对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信号交叉口行人的期望位置分布模型、人行横道对行人的作用力模型、行人的停走决策模型和行人避让机动车的模型。接着,又建立了右转机动车的社会力模型,将简单的机动车社会力模型扩展为适合交叉口环境的右转机动车仿真模型,为了仿真中为右转机动车的运动提供指引,建立了右转机动车的轨迹模型。最后,分析了行人运动行为、机动车-行人冲突行为和轨迹分布规律等,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束行人溢出违章行为的措施,并以红旗街和工农大路交叉口为例,利用实地试验和仿真试验对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秦海洋[9](2018)在《基于CATIA的BIM技术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建筑项目逐步复杂,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技术的应用推动建筑工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极大地优化了建筑设计方案。然而,与地上建筑不同,一方面,隧道具有带状分布、围岩未知、设计变更频繁、空间封闭等特点,且由于软件平台、行业标准的差异,导致现行的建筑BIM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隧道领域;另一方面,目前隧道设计、施工状况较为粗放,复杂的隧道特性与粗放的生产活动相矛盾。因此,研究适用于隧道的BIM技术,依靠BIM技术推动隧道设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为了加快BIM技术在隧道设计阶段的发展,基于建筑BIM理论、隧道特点和模型信息化三个方面,论文深入分析了BIM技术在隧道建设各阶段中的应用,其中,着重开展了基于CATIA的BIM技术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针对隧道的特点以及CATIA的特征,研究了三种基于CATIA的隧道快速建模方法,即“UDF+Loop”、“UDF+替换”、“宏循环”方法,分别适用于钢拱架、抗浮桩和衬砌构件模型的快速创建。基于Google Earth研究了山体模型的精准模拟,基于Sketch Tracer研究了隧道高次曲面模型的创建方法,基于参数驱动研究了Catalog目录库的创建和调用。并以金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完成了金鸡山隧道BIM模型的创建。基于该模型,在CATIA平台中完成了设计阶段BIM技术的部分功能应用,包括钢拱架Catalog创建、锚杆碰撞检查、U型槽C25混凝土工程量统计、人行横道有限元分析,等。最后,运用CATIA-Midas接口对金鸡山隧道K0+924段台阶法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拱顶沉降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充分拟合为例来阐述CATIA接口功能的日趋成熟。综上所述,CATIA可以基于隧道特点,进行隧道BIM模型的快速创建、精准创建,可以自定义构件模型目录库。基于上述隧道BIM模型,可以实现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有限元分析、二维出图,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CATIA-Midas接口功能完成隧道模型施工阶段的分析计算。CATIA平台与相关软件的协同完成了隧道BIM模型的创建和分析功能。功能完善的内部模块和较为兼容的外部接口表明:CATIA平台可以满足BIM技术在隧道工程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翟彦蓉[10](2018)在《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信道及其MIMO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虽然核能、水能、可再生能等绿色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煤炭仍旧是目前的主要能源之一。机械化,自动化开采技术的应用使矿井开采向智能化逐步推进,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准确可靠的通信系统成为数字化矿井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有线通信的可靠性更高,矿井必须使用矿用有线调度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是其重要补充,但矿用有线调度系统移动性差,在矿井范围内仍存在盲区。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利用有线电缆传输,集照明和通信双重任务于一体,将其应用于矿井工作面及其他存在照明设施的盲区,既能提供可靠的通信,又能解决有线通信网络在矿井下无法实现对工作等关键区域的通信覆盖问题。此外,短距离视距传输的VLC信号非常适合空间狭长、多径严重的巷道空间;VLC系统的调制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微小而紧凑,很容易安装于现存照明设施,并大大降低成本。但矿井内大量煤尘水汽对光信号的散射吸收作用将削弱信号功率,因此,本文建立了矿井VLC系统信道模型,并考虑煤尘水汽的影响。根据矿井工作面煤尘采样数据,和不同粒径煤尘接触湿润角,将空气中漂浮煤尘颗粒视为包裹一层水汽的双层粒子,通过米氏散射理论,分析粒子对光信号散射吸收作用。其次,将工作面空间根据物理特征划分为两个通信空间,液压支架顶板支撑下的采煤区域,也是发射机LED光源所在区域;矿工及矿灯所在的人行横道区域为第二通信空间。考虑各液压支架立柱的遮挡作用,以及煤尘水汽颗粒的衰减效果,分析两空间能量耦合情况,得到最佳发射机位置,提高能量效率。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解决大气烟雾等引起的光衰减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增加发射信号功率或采用分集技术及高效调制技术,由于矿井的防爆安全要求,井下设备功率通常都有严格限制,分集技术及高效调制技术成为提高矿井VLC链路可靠性的主要方法,如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技术。而MIMO系统发射接收机中功率分配,调制星座图大小等参数的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因此,设计VLC系统的发射接收机并优化系统参数很有必要,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内容。在MIMO VLC发射接收机设计中,VLC集照明和通信功能为一体,发射端信号非负,亮度控制和功率限制条件使VLC系统发射接收机设计不同于传统RF通信系统。一般线性发射接收机设计,根据奇异值分解(Si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或破零(Zero Forcing,ZF)方法以最大化容量或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为主要的设计准则,由于VLC系统中特殊的功率要求,传统RF通信系统SVD预编码方法中water-filling注水功率分配不再适用,因此,本文在以最大化信道容量为目标进行功率分配方法后,基于SVD预编码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功率和比特的线性发射接收机。VLC系统传输特性不佳时,导致前后码元波形畸变对当前码元判决造成干扰,尤其在高速系统中,系统中的码间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ISI)变成发射接收机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决ISI带来的信号畸变问题,接收端使用均衡技术显得必要。由于信号和噪声同时通过均衡器,会增加噪声功率。与线性均衡器相比,非线性均衡器引起的噪声小;且在信道畸变严重,噪声较大的情况下,比线性均衡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目前VLC系统接收端均衡器均为线性,基于非线性均衡器的发射接收机的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线性发射接收机之后,本文设计了基于几何均值分解(Geometric Mean Decomposition,GMD)预编码器和判决反馈均衡(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DFE)接收器的非线性发射接收机,并与线性SVD发射接收机进行了性能比较。

二、谁发明了人行横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发明了人行横道(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自行车释放行为建模及组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电动自行车行为研究现状
        1.3.2 电动自行车交通组织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的提取与表达
    2.1 电动自行车运动参数提取技术框架
    2.2 电动自行车检测方法
        2.2.1 图像特征表达与背景差分的概念
        2.2.2 监控视频背景初始化方法
        2.2.3 数据驱动背景模型
    2.3 电动自行车跟踪方法
    2.4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表达方法
    2.5 实验结果
        2.5.1 本文实验数据集
        2.5.2 视频检测方法效果验证
        2.5.3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参数统计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动自行车微观行为交互机理分析
    3.1 电动自行车微观行为识别方法
        3.1.1 问题描述及模型框架
        3.1.2 时序热图模型
        3.1.3 模型参数
    3.2 电动自行车微观交互行为建模
        3.2.1 电动自行车冲突-反应区的量化
        3.2.2 二维电动自行车交互模型的建立
        3.2.3 模型参数
    3.3 实验结果
        3.3.1 电动自行车流微观行为识别实验
        3.3.2 电动自行车交互行为仿真
        3.3.3 电动自行车空间分布数值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动自行车流释放过程自组织特性建模
    4.1 电动自行车流起动过程建模
        4.1.1 电动自行车流起动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
        4.1.2 颗粒流理论
        4.1.3 电动自行车流起动模型
    4.2 电动自行车流交叉口内扩散行为建模
        4.2.1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与系统熵
        4.2.2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度量变量
        4.2.3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熵建模
    4.3 实验结果
        4.3.1 电动自行车流通行能力与非机动车道宽度的关系
        4.3.2 电动自行车流的流速震荡实验
        4.3.3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熵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电动自行车释放特性的交通组织优化
    5.1 考虑电动自行车流释放特性的配时优化方案
        5.1.1 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对机动车影响
        5.1.2 考虑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的配时影响指标
        5.1.3 考虑电动自行车流扩散行为的交叉口配时方案
    5.2 电动自行车交叉口渠化组织方案
        5.2.1 非机动车道划分方案
        5.2.2 引导线渠化方案
    5.3 实验结果
        5.3.1 电动自行车绿灯提前启亮配时优化实验
        5.3.2 非机动车道划分实验
        5.3.3 电动自行车直行及左转引导线渠化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致谢

(2)纳米二氧化钛对水泥基材料力学与功能性能的改性效果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制备
        1.2.2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
        1.2.3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性能
        1.2.4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应用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表面未处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2.1 原材料
        2.2.2 制备工艺
        2.2.3 测试方法
    2.3 锐钛相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2.3.1 抗折强度
        2.3.2 抗压强度
        2.3.3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比
        2.3.4 增强机理
    2.4 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2.4.1 抗折强度
        2.4.2 抗压强度
        2.4.3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比
        2.4.4 增强机理
    2.5 本章小节
3 表面氧化硅包覆处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
        3.2.1 原材料
        3.2.2 制备工艺
        3.2.3 测试方法
    3.3 力学性能
        3.3.1 抗折强度
        3.3.2 抗压强度
        3.3.3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比
    3.4 表面氧化硅包覆处理纳米二氧化钛的增强机理
        3.4.1 对水化率的影响
        3.4.2 对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影响
        3.4.3 对水化硅酸钙硅氧四面体的影响
        3.4.4 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能
        3.4.5 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3.5 本章小节
4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性能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
        4.2.1 原材料
        4.2.2 制备工艺
        4.2.3 测试方法
    4.3 电磁波屏蔽性能
        4.3.1 锐钛相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4.3.2 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4.3.3 特殊结构和表面处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4.4 电磁波吸收性能
        4.4.1 锐钛相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4.4.2 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4.4.3 特殊结构和表面处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
        4.4.4 改性机理
    4.5 本章小节
5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抗污水侵蚀性能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原材料
        5.2.2 制备工艺
        5.2.3 测试方法
    5.3 污水对水泥基材料的腐蚀机制
    5.4 强化污水侵蚀后的强度损失
    5.5 抗污水物理侵蚀性能
        5.5.1 表面平均粗糙度
        5.5.2 质量损失
        5.5.3 表观密度
    5.6 抗污水生物侵蚀性能
        5.6.1 对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灭杀性能
        5.6.2 对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灭杀机理
    5.7 抗污水化学侵蚀性能
        5.7.1 污水侵蚀深度
        5.7.2 不同侵蚀深度处的pH值
        5.7.3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5.8 本章小节
6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水泥基材料抗海水侵蚀性能
    6.1 引言
    6.2 试验设计
        6.2.1 原材料
        6.2.2 制备工艺
        6.2.3 测试方法
    6.3 海水侵蚀后的力学性能
        6.3.1 抗折强度
        6.3.2 抗压强度
    6.4 抗海水物理侵蚀性能
        6.4.1 表面形貌
        6.4.2 收缩系数
        6.4.3 表观密度
    6.5 抗海水生物侵蚀性能
        6.5.1 表面生物膜厚度
        6.5.2 对表面微生物抑制/灭杀性能
    6.6 抗海水化学侵蚀性能
        6.6.1 不同侵蚀深度处的pH值
        6.6.2 不同侵蚀深度处的元素含量
        6.6.3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面向视障出行辅助的视觉感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智能视障辅助技术概述
    1.3 视觉定位辅助技术现状
        1.3.1 视障辅助领域的定位技术
        1.3.2 基于图像的视觉定位技术
    1.4 交通路口场景感知辅助技术现状
        1.4.1斑马线型人行横道的检测
        1.4.2 人行道交通灯的检测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融合多模态图像多重描述子的视觉辅助定位
    2.1 多模态融合定位方法概述
    2.2 多模态图像及其描述子
        2.2.1 GIST描述子
        2.2.2 LDB描述子
        2.2.3 BoW描述子
        2.2.4 GoogLeNet描述子
    2.3 特征检索、融合与匹配
        2.3.1 关键位置预测
        2.3.2 全路径定位
    2.4 实验及结果
        2.4.1 算法实现和数据集
        2.4.2 关键位置预测功能测试
        2.4.3 全路径视觉定位功能测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可学习深度特征的视觉定位和场景识别
    3.1 可学习的深度图像特征
        3.1.1 可学习的特征池化:NetVLAD
        3.1.2 深度特征的训练
    3.2 基于全景环带相机的视觉定位
        3.2.1 全景环带图像的展开
        3.2.2 深度特征提取和序列匹配
        3.2.3 全景图像描述子性能实验
        3.2.4 全景环带定位系统性能实验
    3.3 基于多模态图像的分级视觉定位
        3.3.1 粗略定位:NetAVLAD与图像检索
        3.3.2 精确定位:Dense Desc与几何验证
        3.3.3 在线序列匹配
        3.3.4 Dual Desc的训练和测试
        3.3.5 分级视觉定位系统测试
    3.4 基于高效集成网络的视觉定位和场景识别
        3.4.1 定位识别集成网络的结构
        3.4.2 集成网络的训练和测试
        3.4.3 定位识别系统的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自适应分割和一致性分析算法的人行横道检测
    4.1 实时斑马线型人行横道检测算法
        4.1.1 图像分割和候选区域筛选
        4.1.2 候选区域一致性分析
    4.2 算法参数优化和性能实验
        4.2.1 自适应分割的参数优化
        4.2.2 一致性分析的参数优化
        4.2.3 算法性能实验
    4.3 交互方案和实地实验
        4.3.1 辅助视障人士的交互方案
        4.3.2 人行横道导航实地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颜色特征和时空域分析的交通灯检测
    5.1 实时人行道交通灯检测算法
        5.1.1 图像的颜色分割和候选对象筛选
        5.1.2 交通灯候选对象的识别
        5.1.3 多帧融合的时空域分析
    5.2 算法参数优化和性能实验
        5.2.1 人行道交通灯数据集
        5.2.2 算法参数的优化
        5.2.3 算法性能实验
    5.3 交通路口辅助导航
        5.3.1 辅助导航方法
        5.3.2 辅助导航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4)《布莱克法律词典》(J-M部分)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材料来源
    1.2 作品简介
    1.3 编者简介
    1.4 选材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及法律专业知识学习
        2.1.2 翻译原则与策略
        2.1.3 翻译辅助工具
    2.2 翻译难点
    2.3 审读、润色、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语言层面
        3.1.1 词汇翻译
        3.1.1.1 拉丁词语
        3.1.1.2 法语词
        3.1.1.3 有特殊法律含义的普通常用词语
        3.1.1.4 普通常用词语
        3.1.1.5 法律专用词汇
        3.1.1.6 俚语
        3.1.2 句子翻译
        3.1.2.1 定语从句
        3.1.2.2 状语从句
    3.2 文化层面
        3.2.1 判例法制度
        3.2.2 陪审团制度
4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场景语义分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感器
        1.2.2 传统的道路场景语义分割
        1.2.3 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场景语义分割
    1.3 面临的问题
        1.3.1 异质异构数据的融合
        1.3.2 高度畸变图像的建模与学习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贡献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础知识
    2.1 引言
    2.2 全卷积网络
        2.2.1 卷积层
        2.2.2 池化层
        2.2.3 上采样
        2.2.4 空洞卷积
        2.2.5 全连接层转换为卷积层
    2.3 图卷积神经网络
        2.3.1 谱图卷积
        2.3.2 空间图卷积
    2.4 多模态融合
        2.4.1 前融合
        2.4.2 后融合
        2.4.3 中间融合
    2.5 多任务学习
        2.5.1 硬参数共享
        2.5.2 软参数共享
        2.5.3 对多任务学习有效性的理解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交互式融合的RGB-D语义分割方法
    3.1 引言
    3.2 基本思路
    3.3 方法
        3.3.1 整体架构介绍
        3.3.2 降采样深度数据流
        3.3.3 残差融合模块
        3.3.4 与自顶向下的融合方法相结合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设置
        3.4.2 实现细节
        3.4.3 RGB-D语义分割性能评估
        3.4.4 消融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像和点云融合的三维场景语义分割方法
    4.1 引言
    4.2 网络架构
    4.3 超点和超图的生成
    4.4 特征提取
        4.4.1 点云特征提取
        4.4.2 图像特征提取
    4.5 基于超点池化的联合学习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数据集
        4.6.2 实现细节
        4.6.3 三维场景语义分割性能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受限可变形卷积的环视图像语义分割方法
    5.1 引言
    5.2 受限可变形卷积
        5.2.1 受限可变形卷积的公式
        5.2.2 受限可变形卷积的因式分解形式
    5.3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训练方法
        5.3.1 多任务学习框架
        5.3.2 变焦增强方法
        5.3.3 基于自适应批标准化的多任务学习
        5.3.4 混合的损失权重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数据集
        5.4.2 受限可变形卷积性能评估
        5.4.3 真实环视图像上的性能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语义分割的车道级定位方法
    6.1 引言
    6.2 相关工作
    6.3 系统框架
    6.4 基于语义分割的道路边界和路面标志检测
        6.4.1 道路边界检测
        6.4.2 路面标志检测
    6.5 粗定位方法
        6.5.1 基于加权迭代最近点的匹配
        6.5.2 置信度计算
    6.6 精细定位方法
        6.6.1 路面标志地图的创建
        6.6.2 精细位置估计
    6.7 实验结果与分析
        6.7.1 道路边界和路面标志检测结果
        6.7.2 粗定位结果
        6.7.3 精细定位结果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6)基于车载近景摄影测量的道路交通标线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2.2 道路交通标线采集现状
        1.2.3 研究方法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
第二章 道路交通标线特征分析与信息提取规则构建
    2.1 道路交通标线国家标准分类
    2.2 道路交通标线特征分析
    2.3 基于道路交通标线特征的提取规则构建
        2.3.1 车道边缘线坐标方位角计算
        2.3.2 交通标线轮廓边缘的坐标方位角推算
        2.3.3 基于种子点的交通标线特征点坐标推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车载近景影像的道路交通标线信息提取
    3.1 车载近景影像预处理
        3.1.1 交通标线ROI提取
        3.1.2 交通标线灰度化
    3.2 基于车载近景影像的道路交通标线种子点定位
        3.2.1 交通标线分割
        3.2.2 交通标线数学形态学处理
        3.2.3 交通标线边缘提取
        3.2.4 交通标线特征点提取
    3.3 基于车载近景影像的交通标线种子点坐标计算
        3.3.1 交通标线种子点像方定位原理
        3.3.2 交通标线种子点地理坐标计算
    3.4 基于种子点的其余标线特征点坐标推算
    3.5 交通标线信息存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通标线信息采集与管理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原型系统总体设计
    4.2 原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4.2.1 原型系统的开发环境
        4.2.2 基于ArcGIS Engine和Emgu.CV的原型系统开发
        4.2.3 原型系统简介
    4.3 原型系统运行实例展示
        4.3.1 实验数据
        4.3.2 道路交通标线提取成果
        4.3.3 提取方法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语义分割和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车道线检测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智能驾驶汽车环境感知系统介绍
    2.1 环境感知系统的传感器组成
    2.2 环境感知系统的装配方案
    2.3 环境感知系统与其他模块的对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边缘特征融合和跨连接的车道线语义分割神经网络
    3.1 基于语义分割的车道线检测
    3.2 语义分割框架和基础网络设计
        3.2.1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框架
        3.2.2 基础网络设计
    3.3 边缘特征融合的编码器
        3.3.1 基于Sobel算子的边缘检测
        3.3.2 编码器的特征提取与融合
    3.4 跨连接解码器
        3.4.1 边缘特征融合编码器特征图的可视化分析
        3.4.2 卷积神经网络中多层级的语义信息
        3.4.3 从编码端到解码端的跨连接结构
    3.5 网络的整体结构
    3.6 网络的训练和实验结果分析
        3.6.1 数据集介绍
        3.6.2 语义分割性能的评价标准
        3.6.3 网络训练
        3.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栅格地图生成
    4.1 栅格地图
    4.2 逆透视变换
        4.2.1 坐标系的定义和透视变换
        4.2.2 逆透视变换矩阵
    4.3 相机内外参数的标定和检验
    4.4 车道线栅格地图的生成
        4.4.1 感兴趣区域的确定
        4.4.2 俯视栅格图的生成
        4.4.3 车道线栅格地图的生成实验
    4.5 车道线检测模块的整体架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城市道路环境下行人过街微观仿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现状
        1.2.1 行人交通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1.2.2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1.2.3 现状总结和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行人过街行为特性分析和研究
    2.1 行人过街行为分类
    2.2 行人数据调查方法
        2.2.1 调查地点和内容
        2.2.2 基于时空数据行人过街数据获取方法
    2.3 行人过街行为特性分析和建模
        2.3.1 行人到达位置分布规律分析
        2.3.2 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分析
        2.3.3 行人过街总时间分析和建模
        2.3.4 行人溢出行为特性分析和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干扰行人过街微观仿真模型构建
    3.1 行人社会力模型基本构成
        3.1.1 行人的自驱力
        3.1.2 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1.3 行人与障碍物之间的作用力
    3.2 考虑行人过街行为的改进社会力模型
        3.2.1 行人之间的冲突避让模型
        3.2.2 行人随机波动行为的作用力模型
        3.2.3 行人跟随行为的作用力模型
        3.2.4 行人微观仿真模型验证分析
    3.3 行人路径选择模型
        3.3.1 行人中间期望位置分布模型
        3.3.2 行人视野空间离散化
        3.3.3 路径选择模型建立
        3.3.4 行人路径选择模型验证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人行横道路段行人过街微观仿真模型建立
    4.1 无人行横道路段行人过街行为分析
    4.2 路段机动车社会力模型建立
        4.2.1 基本社会力模型构建
        4.2.2 机动车跟随模型建立
    4.3 路段行人社会力模型建立
        4.3.1 行人微观仿真模型构成
        4.3.2 行人的穿越停走决策模型
        4.3.3 行人避让机动车决策模型
    4.4 仿真模型验证与分析
        4.4.1 模型参数标定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微观仿真模型构建
    5.1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行为分析
        5.1.1 行人与机动车冲突行为分析
        5.1.2 行人与机动车相互影响下的过街特性分析
    5.2 右转机动车社会力模型建立
        5.2.1 右转机动车社会力模型基本构成
        5.2.2 右转机动车跟随模型建立
        5.2.3 行人信号控制对机动车的作用力模型
        5.2.4 右转机动车轨迹模型建立
    5.3 信号交叉口行人社会力模型建立
        5.3.1 行人期望目的地分布模型
        5.3.2 行人受到人行横道边界的作用力模型
        5.3.3 行人受到交通信号的作用力模型
        5.3.4 信号交叉口行人的停走决策模型
        5.3.5 信号交叉口行人避让机动车决策模型
    5.4 仿真结果对比和分析
        5.4.1 模型参数标定
        5.4.2 仿真速度和实际速度对比分析
        5.4.3 行人过街轨迹对比分析
        5.4.4 行人-机动车相互作用行为分析
        5.4.5 行人穿越机动车流行为分析
    5.5 仿真模型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CATIA的BIM技术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BIM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隧道BIM发展障碍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 隧道BIM理论
    2.1 BIM
        2.1.1 基本概念
        2.1.2 BIM与CAD比较
        2.1.3 BIM相关软件
    2.2 隧道工程BIM
        2.2.1 基本概念
        2.2.2 方法研究
        2.2.3 发展障碍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CATIA的BIM技术在隧道各阶段中的应用研究
    3.1 BIM在隧道策划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建筑BIM理论
        3.1.1 模型初步设计
        3.1.2 模型分析评估
    3.2 BIM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隧道特点
        3.2.1 基于共享平台的协同设计
        3.2.2 基于参数驱动的目录库
        3.2.3 优化锚杆和钢筋设计
        3.2.4 基于CATIA平台的碰撞检查
        3.2.5 基于CATIA和接口的有限元分析-
        3.2.6 基于Drawing的工程量统计
        3.2.7 基于Drawing的二维出图
        3.2.8 基于BIM模型的隧道VR漫游
        3.2.9 隧道设计评估
    3.3 BIM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模型信息化
        3.3.1 施工数字化
        3.3.2 隧道施工进度优化
        3.3.3 资源动态管理
    3.4 BIM在隧道运营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模型信息化
        3.4.1 资产管理
        3.4.2 空间优化
        3.4.3 防灾模拟
    3.5 BIM在隧道中的应用统计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CATIA的隧道BIM建模方法研究
    4.1 基于CATIA的隧道BIM建模特征
    4.2 基于CATIA的隧道BIM建模框架
    4.3 基于CATIA的隧道BIM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4.3.1 基于CATIA的快速建模方法概述
        4.3.2 基于UDF的Loop循环—以钢拱架为例
        4.3.3 基于UDF的替换循环—以抗浮桩为例
        4.3.4 宏复制循环—以隧道衬砌为例
    4.4 基于SketchTracer的高次曲面建模—以复杂曲面洞门为例
        4.4.1 背景概况
        4.4.2 SketchTracer建模
    4.5 基于Catalog的目录库创建
        4.5.1 Catalog方法概述
        4.5.2 Catalog目录库创建—以钢拱架为例
    4.6 小结
第五章 BIM在隧道设计中的工程应用—以金鸡山为例
    5.1 工程概况
        5.1.1 工程背景
        5.1.2 技术标准
    5.2 金鸡山隧道BIM设计总体框架
        5.2.1 隧道工程BIM设计
        5.2.2 金鸡山隧道BIM模型设计框架
    5.3 金鸡山山体模型创建
        5.3.1 山体数据提取—基于GoogleEarth
        5.3.2 山体数据导入—基于DigitizedShapeEditor
    5.4 隧道“骨架”设计
        5.4.1 路线骨架设计—基于混合曲线
        5.4.2 隧道衬砌设计
    5.5 锚杆设计—基于UDF+Loop
    5.6 洞口设计—基于SketchTracer
    5.7 目录库创建—基于参数驱动
        5.7.1 目录库创建—以人行横道为例
        5.7.2 目录库调用
    5.8 碰撞检查—以锚杆为例
    5.9 工程量统计—以C25混凝土为例
    5.10 结构有限元分析—以人行横道为例
    5.11 小结
第六章 基于CATIA-Midas接口的台阶法隧道结构计算
    6.1 基于CATIA-Midas接口的模型计算框架
    6.2 模型概况
    6.3 拱顶沉降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信道及其MIMO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VLC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意义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1.5 论文结构及内容
2 VLC系统发射接收端及信道特性
    2.1 LED特性
    2.2 LED控制条件
    2.3 光电二极管特性
    2.4 VLC信道特性
    2.5 VLC系统噪声
    2.6 VLC信道容量
    2.7 本章小结
3 VLC基带调制及MIMO技术
    3.1 VLC基带调制技术
    3.2 模拟强度调制
    3.3 数字基带调制技术
    3.4 基带调制方式性能
    3.5 VLC系统亮度控制
    3.6 MIMOVLC技术
    3.7 本章小结
4 煤矿工作面可见光系统信道模型及能量耦合分析
    4.1 煤矿工作面可见光系统
    4.2 工作面信道模型
    4.3 近场区电磁波能量耦合分析
    4.4 近场区视距及一次反射信号脉冲响应
    4.5 煤尘水汽对光信号衰减
    4.6 工作面煤尘粒度分布
    4.7 煤尘散射的不相关性和单散射性
    4.8 仿真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MIMOVLC线性及非线性发射接收机设计
    5.1 MIMOVLC系统线性预编码技术
    5.2 线性均衡器
    5.3 判决反馈均衡器
    5.4 基于SVD预编码MIMOVLC线性发射接收机设计
    5.5 基于GMD预编码非线性MIMOVLC发射接收机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谁发明了人行横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自行车释放行为建模及组织优化[D]. 夏英集.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纳米二氧化钛对水泥基材料力学与功能性能的改性效果及作用机制[D]. 李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面向视障出行辅助的视觉感知技术研究[D]. 程瑞琦. 浙江大学, 2020(02)
  • [4]《布莱克法律词典》(J-M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 满育彤. 郑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场景语义分割方法研究[D]. 邓琉元.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车载近景摄影测量的道路交通标线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D]. 袁家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基于语义分割和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D]. 修宇璇. 天津大学, 2018(06)
  • [8]城市道路环境下行人过街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 曹宁博. 吉林大学, 2018(12)
  • [9]基于CATIA的BIM技术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D]. 秦海洋. 长安大学, 2018(01)
  • [10]煤矿工作面可见光通信信道及其MIMO特性研究[D]. 翟彦蓉.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谁发明了人行横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