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税收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辰[1](2021)在《减轻农民负担国家政策执行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 ——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管淑慧[2](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李青[3](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
吴明怿[4](2020)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在敌人侵略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粮食损失非常严重,在此情况之下,如何解决抗日根据地的粮食问题,支持边区军民与日伪顽军进行频繁的大小战斗,解决边区军民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并使根据地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是值得探讨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边区政府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各方互动的具体历史过程,探讨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根据复杂多变的历史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应对粮食困境,从而推动根据地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运用河南、山东两省以及部分地方市县档案馆馆藏史料和《冀鲁豫日报》等报刊史料,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边区的粮食工作:第一章主要从“人祸”和“天灾”两个角度探讨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粮食困境产生的原因。第二章主要从救灾和加强农业生产两个方面,讨论冀鲁豫边区如何实现生产自救,以及加强农业生产在根据地进行自救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具有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主要讨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政府如何解决根据地民众的土地问题和减轻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通过贸易、金融以及藏粮等措施加强粮食管护,同敌人开展粮食经济斗争,保障粮食正常交易活动的进行、稳定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等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完善粮食供给制度上所采取的努力。结语部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冀鲁豫边区在粮食工作中体现出了以农业为主发展根据地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并注意利用商业、贸易、金融等手段,积极支持边区粮食工作的开展。这种经济思维使中共和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各种粮食政策措施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对保障困难环境下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粮食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冀鲁豫根据地得以在残酷条件下依旧能够得到巩固、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第二,冀鲁豫根据地开展粮食工作的过程,并非简单的“政策-效果”之间的线性演进关系,群众在对待政策的态度上,更倾向基于自身利益基础之上的权衡。边区政府在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坚持“政策的群众利益指向”,不断根据民众反映对政策和工作方法进行符合群众利益的调整,进而推动了粮食工作的切实开展。而这一过程实则反应的是抗日根据地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层面与群众所代表的“社会”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妥协、改进的“互动”过程。通过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战时期所开展的粮食工作,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新发现和值得思考的地方:第一,边区的粮食工作,突破了单纯依靠国家力量的传统救济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边区各级政府培养并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他们在参与中共的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共也借此实现了政权向基层的延伸。其次,传统农村社会中的封建统治力量被削弱,农村中的阶级成分发生改变,农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中农力量得到壮大,加强了中共革命的群众基础。再次,边区政府在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中共的政治宣传优势,注意依靠人民,打消了基层民众的思想顾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成为抗战时期边区的粮食工作能够得到切实开展的关键。
段鹏飞[5](2020)在《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文中认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阐释了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同年9月国务院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同时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此财政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所以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鉴此,本文重点研究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方式及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国外经验及借鉴,最后提出了完善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政策选择。具体来讲,结合公共财政、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方式等概念以及公共物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等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主要有一般公共预算方式、财政补贴方式、税收优惠方式、“财政+社会资本”方式、“财政+金融+保险”方式。这些方式具有支持方式日益多元化、由“输血式”支持向“造血式”支持转变、由支持单一指标向支持多重指标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日益灵活的特点。同时,这些方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规模有待提升、结构有待优化,农业补贴宣传力度薄弱、补贴对象缺乏精准性,涉农税收优惠散乱繁杂,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金融涉农贷款力度有待加大,农业保险仍是支农短板,财政支持方式综合效应不强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财政资金缺乏整合、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明确、财政资金监管乏力以及忽视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作用。又通过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外发达国家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尝试性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我国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七点政策选择:加快乡村振兴立法,强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一般公共预算稳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农业补贴宣传力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精度;整合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涉农税收征管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更大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加强财政治理,明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力求形成合力效应。
赵兴银[6](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贺俊杰[7](2011)在《我国乡镇税收成本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税收成本是指确定财政年度内国家税政所消耗的全部费用.就乡镇而言,税收成本主要包括农业税收成本和工商税收成本.1995至2005年A镇税收成本有了显着增长.这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合并征税机构,裁减冗员是增加税收、降低税收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有效措施之一.
谢太平[8](2010)在《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农村改革以来,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安徽农业总产值达到1418.1亿元,是1978年53.8亿元的26.4倍;粮食产量3023.3万吨,是1978年1482.6万吨的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4202.5元,是1978年113.3元的37倍。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已经被纳入全球的框架之中,与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发生密切的联系。应对农业国际竞争,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其中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此,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与他人、国家和市场发生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农业经营制度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土地经营者以土地为基本要素与他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视角看,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也反映了基础产业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复杂关联。本文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维度实证考察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从时间跨度上讲,是指建国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所经历的变革;从空间概念上看,是指作为中国农业大省的安徽在农业经营方面所进行的创新。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典型农业省区,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折射出中国当代农业经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制度环境决定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创新决定制度绩效,制度绩效引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发生不是自发演进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绩效偏好。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演进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影响,绩效偏好中的主要方面经济绩效偏好和意识形态偏好相互作用,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扩张与收敛、基层实验的受挫与创新。安徽基层实验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规模更大的试验,最终导致中央意识形态的变化。农村改革为意识形态变化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好的例子,显示了基层实验和意识形态变化是如何引致有效的制度变迁的。建国后,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包括: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和税费改革以来这样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的关系、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产品分配制度和税收制度等,正是这些制度的产生与更替,型塑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的鲜明图景。土地改革是建国后中国农村社会“三次革命”之首。土地改革是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均分土地的目标实现与制度安排,为经济主体实现潜在利益提供了现实的路径,使制度潜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安徽农业“三项改革”是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实践,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但是,国家在领导土地改革运动中,已经将自己的意志铸入了农民私有产权。当国家意志改变的时候,农民的私有产权形式就必须改变。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人民公社制度是以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公社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公社制度是一种“有效”选择,但“有效”并非“有效率”。由于公社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无法避免,最终导致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责任田”的产生,是安徽应对农业大危机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责任田”在产权安排上实行使用权的有限分解,在合约实施上改变了“自我实施的合约”的监督和激励方式,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搭便车”现象,将“外部性”内化,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社制度下的安徽农业生产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安徽小岗农民的“大包干”实践是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当代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大包干”的产生,得益于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非均衡、制度装置诱引、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效用取向的趋同是“大包干”得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重塑了微观市场主体,解决了劳动监督和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决策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农民和国家收益上的帕累托改进。这是承包责任制产生的根源,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制度安排的效率与效果不仅是其自身的函数,而且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随着农村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业经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的弱质性日益凸显。税费改革前,安徽农业经营面临新问题,农民负担加重,增收缓慢。农业收益的分配关系在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是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税费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利益博弈,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民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参与了角逐,成为博弈主体,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博弈均衡实现的过程。论文通过对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进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经验:贯穿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的主线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土地制度是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产权变革对于农业经营的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选择与产权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这在大包干之后安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表现明显;制度变迁方式与农业经营的绩效密切关联;在农业经营制度供给体系中,扩大制度选择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于制度的有效供给意义重大。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从概念入手,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涵义、相关因素,阐释了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了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以及税费改革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次变迁与创新,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七章对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安徽农业经营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1)概念与材料创新。首先,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概念。对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学界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对于农业经营制度,理论界却缺乏基本的概念认同。本文从农业经营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联系入手,分析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涵义。其次,论文以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典型省区安徽作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纵向变迁为依据,实证研究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程,实现了研究材料从宏观宽泛到微观具体的突破。(2)新的考量维度和分析框架。论文以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层面考察农业经营制度,以新的考量维度分析了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的变迁过程。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索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环境、过程、原因、动力和绩效,揭示制度创新的作用,并且总结经验,为安徽乃至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薛金艳[9](2008)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对两党农业政策的主体内容、实践绩效、共性及差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与探讨,深刻总结其成败经验教训,系统揭示两党农业政策对中国政局的深远影响,希冀对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所裨益和启迪。论文共分六章,其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探讨了从农业政策视角进行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概述了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对国共两党制定农业政策的背景分析,论证殖民主义侵略改变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阐释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业危机的表现、成因及解决方式,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生产关系是民主革命时期农业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是解决民主革命时期农业危机的前提条件。第二章、第三章:通过对国共两党农业政策中农地政策、农税政策、农业租佃政策三大方面进行考察论证,全面深入地挖掘与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资料,对学术界鲜于关注的国共两党农地政策、农税政策及农业租佃政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主体框架,深刻揭示出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阶级特质。第四章:通过对国共两党农业政策异同点的比较分析,阐明两党在重视制定农业政策、依据政局变化调整农业政策方面具有相同特点;在农业政策的指导纲领、农业政策实施的阶级基础、农业政策的侧重点、农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四个方面具有显着差异。第五章:阐释中国共产党农业政策成功的经验:一是以唯物史观为制定实施农业政策的指导原则,二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农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三是满足农民群众物质利益需求,四是注重工作方法;中国国民党农业政策失败的教训:一是以民生史观为制定实施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二是以农业改良政策为核心内容,三是以解决财政收入为目标,四是无有效措施保证政策实施。第六章:阐明国共两党农业政策对中国政局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使其社会动员能力发挥到极致,成功地调动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产和政治斗争热情,发展了农业生产,完成了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中国国民党的农业政策导致国统区农业破产,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社会秩序失控,最终失去了大陆政权。结语:对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多层面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本论文的结论。
梅迪[10](2006)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经济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证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必然要求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化发展。这种演进过程的先决条件是逐步加强城乡关系的协调性。为此,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命题,并将其列入“五个统筹”之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这表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乡差距比较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统筹中共同前进。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城乡发展的种种不协调成为阻碍这一进程的核心问题。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凸显,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决定了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存在必然的密切关系。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资金引导作用和宏观调控功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扶持力度。这是当前各级财税部门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财税政策的角度入手,探讨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在各个领域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财税对策,通过国际经验借鉴与我国基本国情的结合,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希望在学术研究层面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文共分十章,在结构上作如下安排:第一章是绪论,从宏观上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并对学术界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作了简单概述。这是全文研究的基础工作。统筹城乡发展,财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推动要素,它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鉴于前人在这方面研究尚属不足,笔者选择了财税政策这一切入点,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力图在学术上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另外,在统筹城乡发展财税政策的相关成果中,对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教育制度建设、公共品供给等方面的研究显得有些薄弱,笔者选择本课题,从一定程度上说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三种方法。创新方面则表现为:研究视角上,把财税政策作为考察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这是个崭新而有意义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上,围绕财税政策这个核心,把重点放在以往研究未曾着笔或探讨不够的方面;学术观点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第二章从我国近代历史、改革后城乡关系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这是全文研究的铺垫工作。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了特定的经济发展道路。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09年间,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一直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上,资本原始积累不足,资本主义大生产有限,广大的农村经济处于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必然会形成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统筹城乡关系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5年,国家对城乡发展政策进行调整,财税政策重点向农民倾斜;1985—1990年,国家以治理“三乱”为重心,力图协调城乡发展矛盾;1990—2002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国家采取了规范农民税收、“费改税”等措施,试图调整不和谐的城乡关系;2002—2006年,国家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等政策措施,逐步缓解了城乡矛盾。随着我国加入WTO,城乡关系的不协调面临着巨大挑战,农业经济和农民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这也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第三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必然要求。财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而城乡发展的进一步统筹反过来也会促进财政的更加强大和稳定,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关系。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将城乡关系的理论探讨和二元结构理论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二元结构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论述了二元结构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消除二元结构的途径,提出了多种二元结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也先后出现了“城乡协调配套改革”、“城乡良性互动”等主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国际上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经验,这两章为分析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作了准备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财税部门积极行动,采取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看,城乡统筹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重新扩大,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和储蓄差距明显;城乡居民承受着不公平的负担;城乡公共品供给不平等;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悬殊。从国际上看,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诸如: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别;支持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立法化;政府从财政上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给予农业税收优惠政策,使农业能够轻装上阵;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支持。第六章至第十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五个层面分析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包括: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财税对策;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建议;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财税对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财政政策。在各章中,一般都首先描述我国统筹城乡在各个领域的现状、存在问题,然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这些政策建议的基本点如下:(1)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坚持公共支出的原则,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任务。(2)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着力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财政资金,对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高新技术农业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推动农业工业化进程。(3)坚持城乡统一税制的改革方向,使农民真正享受国民待遇,在农村的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实行城乡同等待遇,为城乡税制统一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按照建立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税制,统一税制下对农民有所优惠。(4)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与进步。教育事业上,着力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强化自身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责任。同时强调县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县级财政主要保障农村中小学日常运转所需的公用经费,上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资助。社会保障事业上,着重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所有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制,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不断完善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
二、农业税收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税收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4)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意义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史料运用说明 |
六、论文思路与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冀鲁豫根据地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 |
一、冀鲁豫边区的建立与发展 |
(一)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成立 |
(二)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
二、冀鲁豫根据地环境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边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
(二)旱灾害所造成的民力与粮食损失 |
(三)蝗虫灾害对粮食的危害 |
三、敌人侵略活动对边区所造成的民力和粮食损失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生产自救 |
一、积极救灾,克服灾荒 |
(一)政府筹粮,实施急赈 |
(二)向地主豪绅借粮 |
(三)开展赎地运动 |
(四)提供优惠的救灾借贷政策 |
(五)开展灭蝗斗争 |
二、开展广泛的农业生产建设活动 |
(一)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
(二)劳动互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三)边区合作社发展对缓解粮食困境所发挥的作用 |
(四)为扶持农业生产提供贷粮贷款 |
(五)促进生产发展的其它措施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推动减租减息,减轻民众税负 |
一、冀鲁豫边区农民的受剥削情况 |
(一)几种租佃形式与剥削情况 |
(二)地主对承种人的超经济与高利贷剥削 |
二、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
(二)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逐渐走向完善 |
(三)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逐渐完善与推广 |
(四)开展集体倒粮运动,保护减租减息成果 |
(五)与地主豪绅的减租减息斗争 |
(六)边区减租减息政策所取得的效果 |
三、推行合理负担,采取累进征税制度 |
(一)政策的制定和推广 |
(二)负担的计算方法 |
(三)累进等级与累进率的制定 |
(四)加强合理负担政策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
(五)土地调查评议工作 |
(六)负担的减免 |
(七)公粮征收的一般过程 |
四、开展清查黑地的斗争 |
(一)抗战时期边区的黑瞒地情况 |
(二)清查黑地的措施方法 |
(三)查黑地斗争中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 |
五、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加强粮食管控,保证粮食安全 |
一、对粮食贸易采取统制政策 |
(一)“对内自由,对外统制”贸易政策的确立 |
(二)通过“贸易统制”调节需用,保护边区粮食安全 |
(三)采取粮食专卖政策 |
(四)公营商店在边区粮食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 |
二、加强集市管理,保障粮食交易 |
(一)冀鲁豫边区集市管理的背景 |
(二)对中心区和游击区采取不同的集市管理政策 |
(三)建立集市交易所,开展粮食等特殊商品的交易 |
(四)适时转移集市,保证粮食交易的安全 |
三、开展金融斗争,支持农业生产 |
(一)抗战初期冀鲁豫边区的货币金融情况 |
(二)抗战中期冀鲁豫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
(三)抗战后期冀鲁豫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
四、做好粮食的管护工作 |
(一)加强粮食存储 |
(二)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敌人的抢粮行径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边区财粮制度,保障党政军民粮食供应 |
一、加强财粮工作机构建设和组织领导 |
二、建立健全根据地的财粮供给制度 |
(一)采取统筹统支和分区财粮统一供给制度 |
(二)建立健全边区的财粮审计制度 |
(三)完善根据地的财粮预决算制度 |
(四)实行粮票制度 |
(五)清理尾欠,掌握现粮 |
三、对各级党政军民的粮食供给制度和标准 |
(一)冀鲁豫边区各级政府机关的财粮供给 |
(二)对各级群众团体的粮食供给 |
(三)对军队和抗属的财粮供给 |
四、边区党政军民的粮食供给情况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财政 |
2.1.2 乡村振兴 |
2.1.3 财政支持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外部效应理论 |
2.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 |
第三章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现状分析 |
3.1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 |
3.1.1 一般公共预算方式 |
3.1.2 财政补贴方式 |
3.1.3 税收优惠方式 |
3.1.4 “财政+社会资本”方式 |
3.1.5 “财政+金融+保险”方式 |
3.2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特点 |
3.2.1 支持方式日益多元化 |
3.2.2 由“输血式”支持向“造血式”支持转变 |
3.2.3 由支持单一指标向多重指标转变 |
3.2.4 财政支持方式灵活性增强 |
第四章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规模有待提升,结构有待优化 |
4.1.2 财政补贴宣传力度薄弱,补贴对象缺乏精准性 |
4.1.3 涉农税收优惠散乱繁杂,执行效果不佳 |
4.1.4 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未能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
4.1.5 金融涉农贷款力度有待加大,农业保险仍是支农短板 |
4.1.6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缺乏系统性,综合效应不强 |
4.2 原因分析 |
4.2.1 财政资金缺乏整合,难以形成合力 |
4.2.2 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 |
4.2.3 财政资金监管乏力,难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4.2.4 部门之间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不畅 |
第五章 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发达国家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1.1 美国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1.2 日本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1.3 欧盟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主要做法 |
5.2 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完善优化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政策选择 |
6.1 加快乡村振兴立法,强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式的法律保障 |
6.2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一般公共预算稳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支出结构 |
6.3 加强农业补贴宣传力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精度 |
6.4 整合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涉农税收征管和服务工作 |
6.5 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更大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
6.6 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 |
6.7 加强财政治理,明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力求形成合力效应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分析框架 |
1.3.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中国反思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经营 |
2.1.2 农业经营 |
2.1.3 农业经营制度 |
2.2 农业经营制度相关要素 |
2.2.1 农地产权制度 |
2.2.2 农业生产组织 |
2.2.3 国家经济体制 |
2.2.4 经济发展战略 |
2.2.5 农业税收制度 |
2.3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2.3.1 制度变迁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国家理论 |
2.3.4 意识形态理论 |
2.3.5 理性选择理论 |
第三章 土地改革后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
3.1 土地改革及制度安排 |
3.1.1 “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理想 |
3.1.2 安徽的土地改革及特点 |
3.1.3 土地改革后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
3.2 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三项改革” |
3.2.1 农业“三改”制度环境 |
3.2.2 农业“三改”的内容 |
3.2.3 农业“三改”的总体评价 |
3.3 合作化运动与集体产权的逐步形成 |
3.3.1 安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3.3.2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
3.3.3 农业合作化与经济增长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
4.1 人民公社化的制度环境 |
4.1.1 工业化资本的主要来源与汲取方式 |
4.1.2 意识形态绩效偏好与公社化 |
4.1.3 交易费用节约与国家利益最大化 |
4.2 安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
4.2.1 生产大跃进 |
4.2.2 组织公社化 |
4.3 困境与创新——“责任田” |
4.3.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业危机 |
4.3.2 “责任田”及其制度安排 |
4.3.3 “责任田”的绩效 |
4.4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绩效 |
4.4.1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安排 |
4.4.2 公社体制的特征 |
4.4.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营绩效 |
第五章 “大包干”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
5.1 中国改革的发端——“大包干” |
5.1.1 小岗模式的产生 |
5.1.2 “大包干”的制度演进 |
5.2 “大包干”的制度环境分析 |
5.2.1 制度非均衡 |
5.2.2 制度装置诱引 |
5.2.3 路径依赖 |
5.2.4 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 |
5.2.5 效用取向的趋同 |
5.3 “大包干”的制度安排 |
5.3.1 “大包干”的土地制度 |
5.3.2 “大包干”的经营体制 |
5.3.3 “大包干”的分配制度 |
5.4 “大包干”与农业经营绩效 |
5.4.1 “大包干”与农业生产率 |
5.4.2 “大包干”与农民收入水平 |
5.4.3 “大包干”与农业市场化 |
第六章 税费改革——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
6.1 税费改革前的安徽农民负担及原因 |
6.1.1 农民负担 |
6.1.2 原因分析 |
6.2 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 |
6.2.1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
6.2.2 发展理念的转变 |
6.2.3 农业税收制度的国际视野 |
6.2.4 农业税征收的成本-收益分析 |
6.3 从基层试验到国家推进——安徽税费改革实践分析 |
6.3.1 税费改革的试验 |
6.3.2 税费改革的绩效 |
6.3.3 税费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基本结论: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基本经验 |
7.1.1 以土地产权为主线的制度变迁 |
7.1.2 产权制度安排决定经济增长 |
7.1.3 制度变迁方式影响经济绩效 |
7.1.4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
7.2 未来展望:完善与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 |
7.2.1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
7.2.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
7.2.3 推进农村工业化转移剩余劳动力 |
7.2.4 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
7.2.5 完善投资机制改善公共产品供给 |
7.2.6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 |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国共两党制定农业政策的背景分析 |
一、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的改变 |
(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
(二) 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农业经济的沉重打击 |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业危机的表现、成因及解决方式 |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业危机的主要表现 |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业危机的成因 |
(三)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业危机的解决方式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农业政策 |
一、中国国民党的农地政策 |
(一) “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农地主张 |
(二) 保护地主阶级所有权的农地政策 |
(三) 时进时退的农地政策 |
(四) 流于空谈的农地政策 |
二、中国国民党的农税政策 |
(一) 同情农民的农税主张 |
(二) 决而未行的农税政策 |
(三) 为抗战服务的农税政策 |
(四) 言而无信的农税政策 |
三、中国国民党的农业租佃政策 |
(一) “二五减租”的提出 |
(二) 有名无实的农业租佃政策 |
(三) 徒具空文的农业租佃政策 |
(四) 未能实施的农业租佃政策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 |
一、中国共产党的农地政策 |
(一) “耕地农有”的农地主张 |
(二) 逐步完善的农地政策 |
(三) 循序渐进的农地政策 |
(四) “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政策 |
二、中国共产党的农税政策 |
(一) 力倡减税的农税主张 |
(二) 具有鲜明阶级性的农税政策 |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农税政策 |
(四) 合理负担的农税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租佃政策 |
(一) 逐步深化的农业租佃主张 |
(二) 合法减租的农业租佃政策 |
(三) 合理过渡的农业租佃政策 |
第四章 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比较分析 |
一、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相同性 |
(一) 都重视制定农业政策 |
(二) 都依据政局变化调整农业政策 |
二、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相异性 |
(一) 指导纲领不同 |
(二) 阶级基础迥异 |
(三) 侧重点相异 |
(四) 实施方式的差异 |
第五章 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的经验教训 |
一、中国共产党农业政策成功的经验 |
(一)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 |
(二) 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 |
(三) 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 |
(四) 注重工作方法 |
二、中国国民党农业政策失败的教训 |
(一) 以民生史观为理论依据 |
(二) 以农业改良为核心内容 |
(三) 以解决财政收入为目标 |
(四) 无有效措施保证政策实施 |
第六章 国共两党农业政策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
一、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是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
(一) 中共的农业政策使其社会动员能力发挥到极致,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 |
(二) 中共的农业政策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础 |
(三) 中共的农业政策完成了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基础 |
二、中国国民党的农业政策是其失去大陆政权的重要因素 |
(一) 国民党的农业政策导致农民生活的困苦,使其丧失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动员能力 |
(二) 国民党的单纯农业改良政策未能挽救其农业破产的命运,使其丧失了国共政争的物质基础 |
(三) 中国国民党的农业政策致使农村社会秩序失控,为农村社会整合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 |
2.1 二元格局的历史由来 |
2.2 改革开放以后统筹城乡关系的历程 |
2.3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 |
第三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 |
3.1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 |
3.2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 |
3.3 财政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
3.4 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综述 |
第四章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的成就 |
4.2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4.3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财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财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 |
5.2 国外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分析 |
6.1 我国农民增收的历程与特点 |
6.2 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6.3 财税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国际经验 |
6.4 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建议 |
第七章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税对策 |
7.1 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为 |
7.2 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7.3 财税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建议 |
8.1 我国城乡税制存在的问题 |
8.2 学术界对于统一城乡税制的认识 |
8.3 国外城乡统一税制的做法及主要经验 |
8.4 统一城乡税制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财税对策 |
9.1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存问题 |
9.2 国外基础教育投入的经验 |
9.3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财税对策 |
第十章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财政政策 |
10.1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 |
10.2 我国城乡社会福利状况与农村贫困 |
10.3 财政支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10.4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财政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农业税收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减轻农民负担国家政策执行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 ——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D]. 陈辰. 吉林大学, 2021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3]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D]. 吴明怿. 上海大学, 2020
- [5]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方式及政策选择[D]. 段鹏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7]我国乡镇税收成本案例研究[J]. 贺俊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1(04)
- [8]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 谢太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8)
- [9]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业政策研究[D]. 薛金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梅迪.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