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一、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刘晓芳[2](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海晏县是青海省环湖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自古便是河湟地区湟水发源地,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一个节点城镇,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融,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在此汇聚,多元的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海晏地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区域城镇化的建设,海晏县出现了城镇肌理破坏、自身特色丢失、粗制滥造等建设问题,使得自身文化逐渐被分解、掩埋、呈现无序发展形式。归根结底,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度认知,文化性元素在城镇建设中未能有效彰显与展示。在新型城镇化大趋势下,如何在繁多文化中发掘、提取关键要素,在城镇风貌建设中应用、传承地域文化是目前城镇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对城镇风貌特征营造进行探索,从理论基础、政策引导及发展需求等背景出发,以海晏县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风貌为研究对象,明晰海晏县城镇风貌应有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适当的营造策略。首先,探究地域文化的属性及组成方式,对城镇风貌的构成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解析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的关系。在实地踏勘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归纳,探寻出海晏县城镇演变和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研究海晏县地域文化的现存价值与承载方式,分析以城镇风貌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传承现状及问题。对海晏县中心城区展开调研和资料梳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城镇风貌的基本特征。宏观层面分析梳理城镇的区域环境和空间结构,中观层面探究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构成,微观层面探索建筑风貌的风格与装饰。研究得出互为依托的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关系,以地域文化指导城镇风貌建设,以城镇风貌承载地域文化彰显。最后,在特殊的地域文化中,特定的气候地理下,结合城镇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对海晏县城镇风貌营造提出策略。以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主要,兼顾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良性的政策环境,将海晏打造成以地域文化突出的旅游型特色城镇。提出以“城”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的城镇风貌特征提升策略,确立海晏县的“文化之城”总体风貌定位。以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发展为设计核心,分别从宏观山水框架的营造,中观空间形态的重塑,微观建筑风貌的改善三个层面提出设计方向。通过切实的整改目标和策略,为构建以海晏为先行的河湟地区特色城镇风貌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丰富了国内城镇风貌理论研究中对地域文化挖掘、城镇记忆塑造的相关内容,对现行的城镇风貌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

林瑞雪[3](2020)在《基于疗愈环境理念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疗愈环境是一处可以对空间使用者产生正向影响且唤起身体自我疗愈的场所。本文是基于疗愈环境理念下的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尝试将疗愈环境与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结合。在儿童医疗空间中融入疗愈属性,将空间艺术化设计作为呈现手段,不仅能够美化就医环境,还可以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生理上的疾病愈合,形成一个可以提升儿童生理、心理、精神健康的环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总结出目前国内儿童医院艺术化设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外儿童医院优秀获奖设计案例,归纳得出儿童医院在国际上的设计趋势;通过问卷法,得到了儿童对于医疗空间的艺术形式偏好情况。根据研究所得,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需具备叙事性的空间结构、包容性的空间功能、自然相关的空间主题、多感官的空间体验、互动为主的艺术形式、源于自然的艺术品、儿童参与艺术品设计的设计策略。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特需门诊作为设计实践,并对所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

靳阳[4](2020)在《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环境图形设计是基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在城市和建筑环境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环境图形设计在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多元发展的机会。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体验式经济,环境图形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领域。环境图形设计作为创建城市文化的手段,被各界接受,同样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所重视。众所周知,城市艺术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它始终留存于城市的历史中,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生态更倾向民生经济,旧城区改造、工业遗存改造以及城市文化的复兴,造就了“创意街区”这个新名词逐渐成为了后工业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直接催生了创意街区的兴起与发展。创意街区作为艺术层面载体的功能,不仅承载着文创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城市个性的象征。它既体现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环境图形作为具有环境视觉价值创造功能的同时也具备审美属性,成为当下创意街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深远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图形以及创意街区的相关概念,总结出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特征、设计模式以及实现途径,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案例,以城市文化为主线,总结出创意街区环境图形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互释关系。同时,创意街区作为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和社会群体的精神状态,它将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城市营造良好的品牌效应以及宣传城市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创意街区的图形设计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反之又影响着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而影响着城市的更新和建设。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环境图形设计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刘宇彤[5](2020)在《北方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视觉设计要素及感知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我国的城市服务设施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也相对成熟,在城市的空间塑造、功能设施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需求开始从“有”向“精”发展,在追求精细化设计的过程中,人的感知体验应该被着重关注。生活性街道作为城市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为人们提供日常活动和交流往来的重要功能,是城市生活的主舞台,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器,但是现有的生活性街道界面缺少秩序感,较为混乱,影响人们的视觉感知体验。舒适的街道界面更容易吸引人群并增加驻留时间,提高街道积极性,增添街道活力,因此从视觉感知舒适角度发现现有生活性街道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精细化设计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生活性商业街界面视觉设计要素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基础研究,主要探讨了感知体验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生理测量学方法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前沿应用,明确了研究中相关对象的概念及范围,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同时,在这部分中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与研究,为接下来的街道空间要素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第二部分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特征和感知体验的关联关系进行了探讨。从发展过程、物质要素和空间特征几方面对生活性街道进行了总结,了解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经典理论以及感知体验方面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街道空间特征与感知体验量化的研究模型,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为界面视觉设计要素感知测度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视觉设计要素的确定过程与各要素视觉感知测度研究,并根据感知测度实验结果提出了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设计的相关策略。经过对沈阳市多条生活性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对生活性街道的相关基础研究,最终筛选出界面透明度、店面密度、色彩与材质作为视觉感知测度研究的具体要素。通过人因实验、语义分析法和建模模拟的方法进行感知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部分限定条件下,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透明度处于40%、店面密度达到15左右时,人们的视觉感知能够达到较为舒适的状态,且人们对主体色呈现暖色、材质更粗造、纹理较丰富的街道界面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偏好。根据感知测度结果,从界面透明度、店面密度、界面色彩与材质几方面对生活性商业街的界面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要点及方法。本文综合多个学科领域拓展了传统建筑学空间研究的方法,更加科学的衡量各个空间要素的适宜量值范围,为建立完整的街道空间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对今后的生活性街道界面设计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江诗瑶[6](2019)在《城市中心区社区公园空间活力评估及其景观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起居室”,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居民大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社区公园是最易达的、最贴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为居民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场所,也是居民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在人们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社区公园的使用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许多普通或老旧社区附近较少或没有社区公园;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已建成的社区公园使用效率不高。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更好的建造社区公园,提高社区公园的空间活力,满足城市居民的活动需求,是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聚焦于社区公园空间活力,基于景观设计学、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环境行为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从空间活力形成的两大主体——人及人的活动入手,结合社区公园景观环境特征来研究影响空间活力的关键因素。研究以我国特大城市深圳市高密度建成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三区为研究区域,选取社区公园研究样本,进行系统化的社区公园和使用者行为调查,获取各样本社区公园中使用者个人属性、活动类型以及景观环境特征的相关信息。基于实地调研数据进行以下研究:首先选取空间活力评估指标,对社区公园空间活力进行量化和可视化评估;然后对社区公园景观环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空间活力与景观环境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社区公园空间活力的关键景观环境要素。通过对样本社区公园空间活力的评估,得出了使用者在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使用者行为规律;通过对各样本社区公园景观环境要素的解析,掌握各公园内外部景观环境的特征;通过社区公园空间活力与景观环境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用地混合程度、公园面积、道路面积、出入口数量、座椅座凳数量、遮荫避雨设施、环卫设施、健身设施、游乐设施等景观环境要素对空间活力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分析给出关于社区公园空间活力营造与提升的建议:在社区公园中使用者活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如抄近路行为、趋向依靠物、边界效应、围观行为、人看人效应、接近植物等,在进行社区公园设计时要结合人们的使用规律进行场地建设;另外在进行社区公园设计时,要从其基地周边用地环境人手,确定公园主要使用人群,再结合其行为活动对各类型空间、设施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场地设计。

谢凌峰[7](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毛韫佳[8](2019)在《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题目: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学科专业:学科教学(美术)学位申请人:毛韫佳指导教师:张锦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本论文中,对“玻璃装饰艺术”美术校本课程的目标制定、材料开发、教学内容、活动开展等方面展开研究,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实践探索。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笔者了解到小学美术课程中玻璃装饰艺术教学的以下几点现状:(一)玻璃材料只起到辅助作用。(二)材料收集、购买有难度。(三)尚未形成课程体系。第二部分为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整合。分别从校内资源、校外物质资源、材料资源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第三部分为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制定了课程开发原则,分别为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审美教育原则。其次制定了校本课程的总目标、分学段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第四部分为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案例。将校本课程的实践划分为常规课堂教学、博物馆社会实践、学生校园活动、社团活动四个版块,在每个板块中进行相应案例的阐述。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总结反思。首先梳理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至今产生的成效,归纳教学策略。其次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局限,并据此提出展望。

张骞之[9](2019)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呼兰老城区更新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城区见证了一座城市从无到有、从遍地荒野到高楼林立,也见证了一座城市各个发展时期的兴衰变化。在这个长期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老城区逐渐沉淀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文脉,但同时老城区的生态条件以及建成环境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病逐步显现出来。“城市双修”这一新理念为当前以及未来城市更新与发展转型提供了指引。有序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高城市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历史必然。本文则在“城市双修”理念的背景下对哈尔滨市呼兰老城区的更新规划进行研究,为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城市的更新提供借鉴。文章首先对国内外老城区“城市双修”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在老城区更新上的差异与现状进程,进而研究了与城市更新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有机更新理论以及健康城市理论等,结合城市更新的内涵解读、必然性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从绿色开放空间、城市活力功能、历史文化价值三个方面阐述城市双修理念下老城更新的基本路径。并参考韩国首尔清溪川以及三亚市城市双修治理的优秀案例,为哈尔滨市呼兰老城区更新规划提供借鉴。在详细了解了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建成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和调研访谈的方式,对呼兰老城区外部空间的现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老城区生态景观、建成环境两个方面的特征,梳理出呼兰老城区在这两个方面的现状条件,并从生态景观系统、建成环境质量两个角度对老城更新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概括。在对文献研究与现状问题总结的基础上,确定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老城更新的目标与原则,并建立了老城更新体系框架。从生态景观修复、建成环境修补以及更新实施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呼兰区老城更新规划的策略。力图通过对城市双修所涉及的各方面要素的更新优化,提升老城区外部空间的活力与质量,以此作为哈尔滨市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的借鉴案例。

邢晗[10](2018)在《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精神研究》文中提出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年间,中国诸多地区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商业化三重要素的推动下快速生产了巨大的城市繁荣。但过度关注物质空间营造而忽略其中人文内涵建设的城市发展方式也导致了诸如文脉断裂、认同缺失和传统式微等现代城市通病。另一方面,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三千一百多年营城史和一千一百多年建都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位于西安明城内的三学街片区其地块发展历程可追溯至隋唐时期,是西安市着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在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到存量盘活的时代背景下,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在未来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避免重走“去场所化”的老路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延续地方传统生活?随着近代建筑学科领域从表象的空间操作向深层的人文内涵的关注转向,诸如诺伯·舒茨、凯文·林奇和爱德华·拉尔夫等理论家先后从现象学、心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元化的学科视角对“空间”载体背后的“场所”内容进行了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基于“形式”、“活动”和“意义”三要素的场所研究体系,为后来者对城市或区域的场所精神特质开展研究、进行分析奠定了成熟的理论基础。以此为背景,本文旨在重点研究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的场所精神,通过挖掘和梳理这一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所表达出的关于“此时此地”的场所特质,为未来该片区的城市更新和社区营建提供人文建筑学层面的设计依据。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追溯过去,从历史沿革入手梳理该片区自隋唐以来不同发展阶段在时间轴上叠合形成的三学街片区文脉涵构;然后回到当下,通过对三学街片区场所的形式、活动和意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展现该片区物质环境形成的安全感、方向感与认同感、归属感,多元的复合性活动形成的地方生活整体特征以及此时此地的人形成的与三学街场所之间的情感关联;最后展望未来,从上位规划、中间建设和末端管理三个层面对三学街片区存在的场所认同危机进行调解并提出相应的场所营造策略,试图重整和强化基于三学街片区独特历史遗产和当代生活的场所精神。

二、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快速发展下特色逐渐缺失
        1.1.2 城镇风貌塑造急需新理念指导
        1.1.3 海晏县的迫切需求及丰富资源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镇风貌
        1.4.2 地域文化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对城市风貌的研究
        1.5.2 国内对城市风貌的研究
        1.5.3 综合评述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1 地域文化基础研究
        2.1.1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2.1.2 地域文化的体现手法
    2.2 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2.1 城镇风貌构成要素
        2.2.2 城镇风貌中面临的问题
    2.3 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的关联性
        2.3.1 城镇风貌特征依附地域文化
        2.3.2 地域文化决定城镇风貌特色
    2.4 本章小结
3 海晏县地域文化特征解读
    3.1 基本概况
        3.1.1 总体区位
        3.1.2 人口经济
        3.1.3 旅游资源
        3.1.4 历史沿革
        3.1.5 上位规划
    3.2 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3.2.1 气象条件
        3.2.2 地形地貌
        3.2.3 水文环境
    3.3 人文环境要素特征
        3.3.1 历史文脉
        3.3.2 宗教信仰
        3.3.3 行为习惯
        3.3.4 民俗风情
    3.4 文化特征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海晏县城镇风貌基本特征研究
    4.1 城镇发展历程
        4.1.1 城镇发展的过往
        4.1.2 城镇发展的限制因素
        4.1.3 城镇空间肌理的演变
    4.2 宏观层面: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4.2.1 周边自然风貌
        4.2.2 空间结构构成
        4.2.3 天际轮廓线
        4.2.4 夜景亮化
    4.3 中观层面:城镇公共空间特征
        4.3.1 功能分区构成
        4.3.2 道路系统分析
        4.3.3 景观系统分析
        4.3.4 开放空间分析
    4.4 微观层面:建筑风貌特征
        4.4.1 建筑整体风貌
        4.4.2 建筑风格
        4.4.3 建筑立面
        4.4.4 建筑装饰
        4.4.5 城镇家具
    4.5 城镇风貌现状总结
        4.5.1 城镇风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5.2 城镇风貌问题产生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镇风貌特征营造
    5.1 风貌营造
        5.1.1 特色要素总结
        5.1.2 总体风貌定位
        5.1.3 整体风貌策略
    5.2 宏观层面:营造山水城镇框架
        5.2.1 构建城镇风貌结构
        5.2.2 保护山水风貌特色
        5.2.3 协调城镇眺望通廊
        5.2.4 塑造宜居城镇之风
    5.3 中观层面:重塑空间形态特征
        5.3.1 更新风貌分区特色
        5.3.2 提升道路风貌系统
        5.3.3 重构景观核心序列
        5.3.4 调整开放空间尺度
    5.4 微观层面:完善建筑风貌要素
        5.4.1 控制建筑高度轮廓
        5.4.2 统一建筑色彩比例
        5.4.3 优化建筑立面方法
        5.4.4 改造建筑立面措施
        5.4.5 完善城镇公共设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1 海晏县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附录2 海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表
附录3 海晏县城区道路梳理表
附录4 海晏县装饰统计表
附录5 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疗愈环境理念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儿童医院发展的需求
        1.1.2 医疗领域中疗愈理念的兴起
        1.1.3 艺术对于儿童医院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疗愈环境理念发展概述
        1.3.2 艺术百分比法案发展概述
        1.3.3 艺术在医院中的应用发展概述
        1.3.4 儿童心理学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2.1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概述
        2.1.1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的概念
        2.1.2 艺术在儿童医院门诊空间的应用形式分析
    2.2 疗愈环境理念
        2.2.1 疗愈环境理念概述
        2.2.2 疗愈环境的构成元素
    2.3 艺术介入空间对儿童起到的疗愈作用
        2.3.1 积极分心
        2.3.2 缓解压力与疼痛
        2.3.3 产生环境认同感
        2.3.4 提供多感官环境
        2.3.5 提供自我调节的环境
        2.3.6 结合自然疗愈力量
        2.3.7 赋予病患权利
    2.4 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2.4.1 发达国家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启示
        2.4.2 符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2.4.3 疗愈环境理念融入空间设计实现疗愈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3.1 国内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现状分析
        3.1.1 上海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实地调研分析(泸定路院区)
        3.1.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实地调研分析(万源路院区)
        3.1.3 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实地调研分析
        3.1.4 国内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总结
    3.2 国外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现状
        3.2.1 SEGD奖项的获奖案例分析
        3.2.2 IIDA奖项的获奖案例分析
        3.2.3 AIA奖项的获奖案例分析
        3.2.4 国外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趋势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对于医疗空间中艺术形式的偏好调研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问卷法
    4.4 研究内容
        4.4.1 儿童对于艺术的态度
        4.4.2 儿童在医院的情绪与状态
        4.4.3 儿童对于医院现有艺术形式的偏好情况
        4.4.4 儿童对于理想中的医院艺术化设计的偏好情况
    4.5 小结
第5章 疗愈环境理念下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应用研究
    5.1 疗愈环境理念与医疗空间艺术化的设计步骤的相关性分析
        5.1.1 儿童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步骤
        5.1.2 疗愈环境理念与医疗空间艺术化设计步骤的关联
    5.2 疗愈环境理念下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的设计策略
        5.2.1 叙事性的空间结构
        5.2.2 包容性的空间功能
        5.2.3 自然相关的空间主题
        5.2.4 多感官的空间体验
        5.2.5 互动为主的艺术形式
        5.2.6 源于自然的艺术品
        5.2.7 儿童参与艺术品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疗愈环境理念下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的设计实践
    6.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背景分析
        6.1.1 项目分析
        6.1.2 场地分析
        6.1.3 人群分析
    6.2 设计原则
    6.3 设计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主要成果
        7.1.2 不足之处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二
附录三

(4)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
    (三)课题研究意义
    (四)课题研究现状
    (五)课题研究方法
二、环境图形设计概述
    (一)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二)环境图形设计的表现载体与形式
    (三)环境图形设计三要素
三、创意街区的环境图形设计
    (一)创意街区的概述
    (二)创意街区的架构模式
    (三)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特征分析
    (四)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视觉呈现途径
四、城市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调研分析
    (一)国内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分析
    (二)国外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分析
    (三)国内外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风格比较分析
五、城市文化与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关系
    (一)城市文化——环境图形设计的基石
    (二)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诠释城市文化内涵
六、创意街区环境图形的设计原则、手段及意义
    (一)创意街区环境图形的设计原则
    (二)创意街区环境图形的设计手段
    (三)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意义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北方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视觉设计要素及感知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感知体验在空间设计中意义重大
        1.1.2 良好的视觉感知体验对生活性商业街十分必要
        1.1.3 生理测量技术在建筑学研究中前景广阔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基于感知体验的城市街道空间研究
        1.3.2 生理信号识别方法在空间研究中的应用
        1.3.3 生理信号与感知体验的关联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2 生活性街道的空间特征与感知体验研究
    2.1 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认知
        2.1.1 生活性街道的发展
        2.1.2 生活性街道的物质要素
        2.1.3 生活性商业街的空间特征
    2.2 城市空间感知与体验相关理论研究
        2.2.1 扬·盖尔“以人为本”理论
        2.2.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
        2.2.3 生理心理学
        2.2.4 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
    2.3 街道空间特征与感知体验量化研究模型构建
        2.3.1 街道空间特征要素化
        2.3.2 感知体验量化
        2.3.3 空间特征与感知体验量化关联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视觉设计要素研究
    3.1 生活性商业街实态调研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3.1.2 调研结果概述
        3.1.3 界面材质与界面色彩
    3.2 影响感知体验的街道空间要素
        3.2.1 街道空间尺度
        3.2.2 街道空间氛围
        3.2.3 街道艺术感受
        3.2.4 街道功能丰富性
    3.3 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视觉设计要素筛选
        3.3.1 侧界面视觉感知要素提取
        3.3.2 各要素视觉舒适影响程度问卷调查
        3.3.3 视觉设计要素筛选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界面视觉设计要素感知测度研究
    4.1 界面透明度感知测度研究
        4.1.1 界面透明度感知测度方法
        4.1.2 界面透明度感知测度过程
        4.1.3 数据分析
        4.1.4 界面透明度感知测度结果
    4.2 店面密度感知测度研究
        4.2.1 店面密度感知测度方法
        4.2.2 店面密度感知测度过程
        4.2.3 数据分析
        4.2.4 店面密度感知测度结果
    4.3 界面色彩与材质感知测度研究
        4.3.1 色彩与材质感知测度方法
        4.3.2 色彩与材质感知测度过程
        4.3.3 数据分析
        4.3.4 色彩与材质感知测度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设计策略
    5.1 构建虚实相宜的街道界面
        5.1.1 控制适宜的透明度
        5.1.2 鼓励活跃的人格化
        5.1.3 营造足够的安定感
    5.2 构建疏密得当的街道界面
        5.2.1 布置适当的店铺数量
        5.2.2 保持多样的功能业态
    5.3 构建亲切温暖的街道界面
        5.3.1 塑造舒适的界面色彩
        5.3.2 选择亲切的界面材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城市中心区社区公园空间活力评估及其景观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
        1.1.2 社区公园是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
        1.1.3 现有社区公园空间的“失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社区公园的相关研究
        1.3.2 空间活力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社区公园的相关概念
        1.4.2 空间活力的相关概念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样本概况
    2.1 深圳的城市概况
    2.2 深圳的公园建设概况
    2.3 社区公园抽样与调查
        2.3.1 社区公园的抽样
        2.3.2 样本公园的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公园空间活力评估
    3.1 研究方法
        3.1.1 空间活力评估指标的筛选
        3.1.2 空间活力指数评价指标的计算
        3.1.3 空间活力的评估
    3.2 研究结果
        3.2.1 使用者密度
        3.2.2 使用者活动多样性
        3.2.3 使用者类型多样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景观环境构成要素选取
        4.1.2 景观环境要素的量化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外部景观环境特征
        4.2.2 内部景观环境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活力与景观环境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社区公园空间活力指数和景观环境构成要素相关分析
        5.2.2 使用者密度与其关键景观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5.2.3 使用者多样性与其关键景观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5.2.4 使用者活动多样性与其关键景观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公园空间活力提升与营造建议
    6.1 社区公园中使用者的行为规律
        6.1.1 抄近路行为
        6.1.2 趋向依靠物
        6.1.3 边界效应
        6.1.4 围观行为
        6.1.5 人看人效应
        6.1.6 接近植物
    6.2 社区公园场地设计建议
        6.2.0 总体布局
        6.2.1 活动场地的设计
        6.2.2 绿化种植
        6.2.3 园路
        6.2.4 配套设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析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1.4.1 地理范畴
        1.4.2 时间范畴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6.2 启示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开发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
第一章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
    第二节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第二章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整合
    第一节 校内资源整合
    第二节 校外物质资源整合
    第三节 材料资源整合
第三章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节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可操作性原则
        四.多样性原则
        五.审美教育原则
    第二节 小学玻璃装饰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制定总目标
        二.制定分学段目标
    第三节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第四章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案例
    第一节 常规课堂教学
        一.对教材内容的校本化改编
        二.自编内容的单元教学
    第二节 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一.活动方案
        二.后续成果
    第三节 学生校园活动
        一.活动方案
        二.活动成效
    第四节 社团活动
第五章 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反思总结
    第一节 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成效
        一.各类展示活动
        二.教学策略
    第二节 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局限与展望
        一.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二.学生的学习感想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后记

(9)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呼兰老城区更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双修
        1.3.2 老城区
        1.3.3 城市更新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双修的相关研究
        2.1.1 城市双修理念相关理论
        2.1.2 城市双修的起源与发展
        2.1.3 城市双修的基本原则
        2.1.4 城市双修的现实意义
    2.2 城市双修理念下老城区更新的特征与趋势
        2.2.1 老城区的发展困境
        2.2.2 老城区更新的必然性
        2.2.3 老城区更新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2.2.4 老城区更新的发展趋势
    2.3 城市双修相关案例借鉴
        2.3.1 海南省三亚市
        2.3.2 韩国首尔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呼兰老城区现状解析
    3.1 呼兰老城区概况
        3.1.1 规划研究范围
        3.1.2 自然生态基础
        3.1.3 建成环境条件
    3.2 呼兰老城区生态景观特征分析
        3.2.1 滨河生态环境
        3.2.2 内河水体环境
        3.2.3 城区景观环境
    3.3 呼兰老城区建成环境特征分析
        3.3.1 城区公共空间
        3.3.2 城区基础设施
        3.3.3 城区风貌特色
        3.3.4 历史文化脉络
    3.4 呼兰老城区生态景观现存问题
        3.4.1 滨河生态湿地保护不到位
        3.4.2 城区内河水体污染严重
        3.4.3 城区景观系统亟需完善
    3.5 呼兰老城区建成环境现存问题
        3.5.1 公共空间尚未形成体系
        3.5.2 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突出
        3.5.3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缺失
        3.5.4 社会历史文脉发掘不充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呼兰老城区更新体系与规划策略
    4.1 城市双修理念下老城更新体系构建
        4.1.1 老城更新的目标
        4.1.2 老城更新的原则
        4.1.3 老城更新体系构建
    4.2 呼兰老城区生态景观修复
        4.2.1 滨河生态修复
        4.2.2 内河水体修复
        4.2.3 绿地景观修复
    4.3 呼兰老城区建成环境修补
        4.3.1 公共空间修补升级
        4.3.2 基础设施修补完善
        4.3.3 城区风貌控制引导
        4.3.4 历史文脉延续传承
    4.4 呼兰老城区更新实施保障
        4.4.1 制定政策法规
        4.4.2 开展公众参与
        4.4.3 协调利益平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相关研究
        1.5.2 场所理论相关研究
2 场所理论研究
    2.1 场所理论源起与发展
        2.1.1 阿尔多·凡·艾克的概念提出
        2.1.2 诺伯·舒茨的现象学视野
        2.1.3 凯文·林奇的“心智地图”方法
        2.1.4 爱德华·拉尔夫的人文地理学体系
    2.2 场所理论概念解析
        2.2.1 场所释义
        2.2.2 场所精神释义
        2.2.3 当代语境下的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解读
    2.3 场所精神的研究框架体系
        2.3.1 形式(Form)
        2.3.2 活动(Activity)
        2.3.3 意义(Meaning)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历史基底研究
    3.1 三学街片区历史沿革
        3.1.1 隋唐——太庙祭祀礼制
        3.1.2 宋元——科举教育中心建立与世俗生活萌生
        3.1.3 明清——科举教育中心再发展与世俗生活兴盛
        3.1.4 民国——封建文教崩塌与世俗生活繁荣
        3.1.5 现代——公共领域演进与世俗生活发展
    3.2 三学街片区地方文脉
        3.2.1 空间环境的演进
        3.2.2 地方生活的蜕变
    3.3 本章小结
4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的形式维度
    4.1 三学街片区的空间结构形式
        4.1.1 中心
        4.1.2 边界
        4.1.3 连续性
    4.2 三学街片区的环境认知形式
        4.2.1 节点
        4.2.2 路径
        4.2.3 边界
        4.2.4 区域
        4.2.5 标志物
    4.3 三学街片区的实体特性形式
        4.3.1 街区构成
        4.3.2 院落形态
        4.3.3 造型特征
        4.3.4 立面风格
        4.3.5 景观样式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的活动维度
    5.1 三学街片区活动的类型化研究
        5.1.1 日常生活
        5.1.2 特色商业
        5.1.3 现代艺术
        5.1.4 地方传统
        5.1.5 节庆事件
    5.2 三学街片区活动的地方性特征分析
        5.2.1 公共领域为核心
        5.2.2 步行环境为基础
        5.2.3 混合使用为主体
        5.2.4 多元业态为保障
        5.2.5 地方文脉为依托
    5.3 本章小结
6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的意义维度
    6.1 三学街片区场所的现实意义解读
        6.1.1 基于日常生活的栖居家园
        6.1.2 基于特色商业的传统市井
        6.1.3 基于历史遗产的文旅标志
        6.1.4 基于当代文化的公共舞台
    6.2 三学街片区场所意义的认同危机
        6.2.1 多重语义的失衡
        6.2.2 乡土意象的式微
        6.2.3 空间秩序的恶化
        6.2.4 集体记忆的迷失
        6.2.5 认知本体的蜕变
    6.3 本章小结
7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营造策略研究
    7.1 顶层机制:多元复合性的再平衡
        7.1.1 发展定位的调整
        7.1.2 多方利益的发声
        7.1.3 专业人员的参与
    7.2 中位建造:乡土意象的再强化
        7.2.1 既有历史遗产的保护升级
        7.2.2 地域材料和在地建构的运用
        7.2.3 文化符号与传统母体的表达
    7.3 末端管理:日常生活的再回归
        7.3.1 人性空间的营造
        7.3.2 集体记忆的传承
        7.3.3 多样功能的引导
        7.3.4 法律法规的监督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归纳与总结
    8.2 思考与启示
    8.3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商业业态

四、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D]. 刘晓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疗愈环境理念的儿童医院门诊空间艺术化设计研究[D]. 林瑞雪.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研究[D]. 靳阳.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北方生活性商业街侧界面视觉设计要素及感知测度研究[D]. 刘宇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城市中心区社区公园空间活力评估及其景观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 江诗瑶. 深圳大学, 2019(01)
  • [7]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小学玻璃装饰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毛韫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9]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呼兰老城区更新规划研究[D]. 张骞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西安明城三学街片区场所精神研究[D]. 邢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玻璃装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