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一、从中西比较的层面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中[1](2021)在《经史子集与中国文论的兼性阐释》文中认为"中国文论"又称"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前者偏指研究领域,后者偏指现代学科,二者的共通之处是深植于经史子集知识学谱系的"兼性阐释"。兼者通也,经史子集的兼收并蓄和参稽众说,从阐释主体、思维方式和文本纂集等不同层面构成兼性阐释的学理依据。经史子集典籍的互文性、学派的融通性以及批评方法及心态的"平心而论",铸成兼性阐释的古典形态。"集"奠其基、"史"开其局、"子"拓其疆和"经"聚其力的百年历程,形成兼性阐释的现代嬗变。经史子集之兼性阐释理念及方法在中国文论领域的创造性转换,催生出文论典籍的"新四部"、大学教育的"新文科"和学术话语的"中国性",从而彰显出兼性阐释的当代价值。中国文论的兼性阐释,既区别于"以西律中"的强制阐释,又区别于"专业主义"的端性思维,从而在镜鉴西方、通变传统的基础上于文学理论领域重塑中国方案、中国范式和中国特色。

黄晴[2](2020)在《中西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是学者邹建军于2008年提出的,发展至今,已有十数年。自兴起以来,不少学者参与研究,从理论术语的建构,实践批评的展开两方面共同推动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紧随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具有创新性。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学地理学批评还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论文立足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研究现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情况,并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对西方的地理批评与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进行了比较,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既追溯了西方地理批评对我国文学地理学批评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进一步探索了我国文学地理学批评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即突出其本土特色,揭示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当下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以便大家从整体上把握中西方文学与地理研究的相关内容。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就论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与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与阐释,从不同方面对本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第一章对论文所涉及的文学地理关键术语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与区分,如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以及文学地理学批评与地理批评等等,通过对中西方的关键术语进行界定,有利于我们从基本概念上进行把握,并为下文的具体分析打下了基础。第二章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对中西方的地理批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首先从历时的角度,梳理了中西方文学中所体现的地理思想,以此展示中西方自古以来不同的地理传统和创作观念,在此基础上,有助于中西地理批评的对比研究。其次,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以便了解它的成长脉络。为什么文学地理学批评会在我国兴起?其原因包括:第一,对文学批评中地理空间缺场的反思;第二,争取文学话语权的需要;第三,文学与地理密切联系的传统;第四,保护环境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列举在我国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及其观点,以此展示我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是如何展开研究的。再次,对西方的地理批评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地理批评学派的兴起与发展,地理批评研究的代表人物两方面进行论述。主要论述了法国研究者韦斯特法尔以及美国学者泰利的地理批评观点。并在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与西方地理批评的认知基础上,对二者的同与异进行了阐释。主要从跨学科性、注重文本分析以及突出地理空间在批评中的重要性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两者的相同之处,而两者的差异性则主要从思想基础与思维方式、中西方地理批评产生的进路、理论体系与批评实践方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最后,探讨了西方的地理批评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中西双方积极有效地交流与互动,推动了两种批评的互相建构。第三章则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论述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如何进行本土话语建构。首先,对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辨证分析,明晰了当前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范式及其术语体系的本土逻辑和归属问题。其次,具体分析了我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与西方地理批评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其本土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理论基础上,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有古代文论的支撑;第二,在理论体系上,文学地理学批评建构了较为完备的批评术语;第三,在实证研究上,中国的文学地理研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并未出现如同西方中世纪的断裂状态。再次,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中所起到的意义进行了说明。最后,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提出了建议。由于我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还处于发展之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其具体表现为批评对象分布不均、文学地理学视阈与文学地理学批评视阈的含混、传播度不够与贴标签式的批评问题。面对这些不足之处,笔者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并从理论建构者、文学批评者以及读者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结语部分则在全文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成就、贡献以及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会使其在国际话语上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中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还是西方的地理批评,两种批评通过不断交流互动,能够促进彼此的发展,使得地理批评越来越完善且富有活力。

张钰婷[3](2020)在《中西比较视域下弗朗索瓦·朱利安的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弗朗索瓦·朱利安是法国当代着名哲学家及汉学家,他在古希腊和古中国,即希腊和先秦思想中稽古振今,指陈得失,探究使二者文化走向不同轨道的深层原因。朱利安将中国哲学当作一面镜子、一位他者,希望从中找到治疗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所带来现代性病症的良药。所以这里的“中国”或“中国哲学”是朱利安服务西方的“工具”,换而言之是他“想象的中国”,也许与我们真实传统的理解有偏差,但因他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从中华文明的成果中撷取西方“未思”之精华,为西方哲学研究注入新的蕴含,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朱利安的研究对于中西学界反思自身传统及探求今日哲学研究路数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是对朱利安研究的再研究。之所以会选择语言、身体、他者三个主题对朱利安的文艺思想进行划分归类,是参考了杨大春在《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这本书,书中认为语言、身体、他者这三大主题恰好“合谋”瓦解了西方早期现代以内在性为指向的意识哲学、主体性形而上学,而弗朗索瓦·朱利安“迂回”中国,目的也正是瓦解西方的理性传统,因此在这里借用杨大春的思路。论文的正文内容分四章来呈现:第一章是朱利安对语言论的反思,着重解决朱利安是如何利用中国语言“本体论”的特点批判西方“语言工具论”的。在他看来,中国语言具有自足性的特点和间接表述的习惯。朱利安正是借用此点,尝试解决西方现代哲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第二章讨论的是:在朱利安看来,中西在“身体”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本章主要解决的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为什么没有“裸体”这一概念的出现,而西方在文艺中一直有“裸体”存在的历史,究其原因,西方因重视形式与存在的价值;而中国更重视体验与领悟的过程。第三章主要讨论朱利安如何利用“他者”这一概念来批判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问题。朱利安提出在圣人思想中“无意”的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无我”的意思,主体的缺位,使得中心意识黯淡。同时,中国的圣人思想也具有“非客体性”的特点。这两点共同揭示出中国思想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模糊概念。第四章主要是探讨朱利安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通过对朱利安“迂回”的思想路径的探讨,揭示其思想的建构,还有这对中国及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带来的意义。结语部分则是梳理并评议朱利安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存在的局限。西方进入后现代后,形而上学正在慢慢自我走向消解,为中西交流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可能性。在此环境下,朱利安主动从外部寻找帮助的做法,无疑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比较诗学的新前景,但他个人的思想始终没有逃出现代性的框架。

朴俊成[4](2019)在《关于《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次实践报告是以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等四人合着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汉译韩译文为基础进行的翻译实践的总结。选取的文本是原作的“第四章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第五章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部分。着作《比较文学原理新编》自初版印刷以来,期间重印近二十次,并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北京大学和全国多所高校使用。其既强调真正合乎教学需要,也凸显比较文学学科的人文之道和对话精神。目前没有韩文译本,笔者对原作第四章和第五章进行韩文翻译,因为这部分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可以说为下面的展开提供范式及其思路。选取的部分中文字数约5万字,译成韩文字数约6万字,由笔者独立完成。笔者的翻译实践报告共五章,包括引言、翻译项目简介、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翻译案例分析和结语。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选择这本书进行翻译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希望通过翻译这本着作,向韩国读者介绍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展示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显着成果;第二章翻译项目简介对作者及其作品进行了介绍;第三章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开始翻译之前所开展的准备工作以及翻阅的资料;第四章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以学术用语、外国人名、成语、俗语翻译及分译处理、合译处理为主进行了重点、难点分析;第五章结语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古风[5](2017)在《我的美学探寻之旅》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年初,《美与时代》"美学学人"栏目的编辑向我约稿。我非常荣幸,也特别感动!因为,我对《美与时代》这个刊物心存敬佩,并怀有深情。《美与时代》创刊于1986年,至今已有31年的连续办刊历史了。在此期间,国内美学界也曾经出现过不少刊物。但是,随着"美学热"的降温、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和电子出版物的冲击,有些刊物停办了,有些刊物名

王光祖[6](2017)在《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物关系,即主观意识如何认识外在世界的问题。"心"和"物"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主体与对象的结构关系。中西方对"心"和"物"关系结构的讨论由来已久。古典时代的中国,早在上古就产生了朴素的"物感"理论;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宇宙的形成与外在的自然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物感"理论系统,作为"主体"的"心"因触"物"而兴情,在心物联动中实现心物交融。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继承和改造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提出了以"身体-主体"为核心的"知觉现象学",颠覆了自笛卡尔以降的身心二元论,将"身体-主体"和"生活世界"看成具有同质性的"肉",实现审美结构中主体与对象平等地交流,进而实现心物统一。本文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文论思想家刘勰和当代法国现象学思想家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勾勒出一个"一体四翼"的心物关系结构比较的体系。"一体"是"心物关系结构"这一研究问题的核心,"四翼"是指"范畴结构"、"思维结构"、"体系结构"、"话语结构"等具体的维度。论文由五章构成,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问题篇、宏观结构篇、微观结构篇。绪论部分交代了问题的缘起,对本文选题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了介绍,然后在比较诗学的角度界定和规范了研究范围。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研究的现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心物关系结构论"是问题篇,即所谓的"一体",是整个比较框架的核心总览,界定了"诗学心物关系结构"的概念和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结构论的基本内涵,对比较对象主体得以展开对话的逻辑上的可行性与学理上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梳理和说明,同时对比较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第二、三章是宏观结构篇。第二章范畴结构是在中西方哲学、诗学历史中梳理诗学心物关系结构中的"心"、"物"、"心物关系"的历史演变、表现方式、基本内涵和诗学形态,架构宏观的范畴概念的历史发展体系。第三章则深入到范畴结构表现的深层的文化思维差异中并将思维结构分为"本源性"和"实用性"两类。本源性思维结构即入思方式,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思维层面,是"不变的"本质性内容;实用性思维结构是"物感"诗学和"知觉"诗学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路径,是"可变"的内容。第四、五章是微观结构篇。第四章体系结构将心物关系结构纳入到美学的维度中去探讨,共分三节,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的过程结构"、"审美理想的终极指归"。从这三个方面建立起一个纵向的心物关系结构的诗学体系,在"物感"与"知觉"的基本理论点的对比言说中发掘各自的精神实质,探寻刘勰和梅洛-庞蒂心物关系结构实现的具体路径。第五章"心物关系的话语结构",选择了三对话语范畴进行对比研究,包括"心物应答"和"可逆性"、"审美意象"和"肉身化"、"神与物游"和"含混性"。三对话语范畴在相互对话和言说中寻找互补性,促进诗学的共同发展;在比较和阐释中找到互证性,展现相互融合的契约点;在不可通约的民族性话语中找到互鉴性,探寻各自民族诗学的独特密码。从比较的视野来看,梅洛-庞蒂和刘勰心物关系结构的可通约之处在于主体与对象的结构都指向一种超越主客对立、达到主体间性的超越关系模式。刘勰处于古典时代,其认识论还处于自然主义的审美阶段,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则是对西方近现代意识哲学、主体性美学的反拨,主张寻回到原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刘勰的"物感"理论相遇,这种相遇是美学、诗学在古今中外维度四方对话的彰显。在差异、融合、转换的对话中进行比较的学理分析,在"一体四翼"的框架中对研究对象进行互证、互鉴、互补的比较研究中,将为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化转型和中华民族诗学的现代化建构提供可能。

杨洪敏[7](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姚爱斌[8](2014)在《“体”:从文化到文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文化元关键词,"体(体)"的本义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生命之躯。在"人"(人之生命存在的类自觉)和"身"(人之生命存在的主体性自觉)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体"概念是对人之生命存在更具体内在层次的自觉。当"体"用于描述人自身时,多指与心相对的肉身性躯体;当"体"引申指人生命以外的其他事物(如文章)时,则是对事物具体存在的整体呈现。由此形成"体"关键词的两种表义模式,即"心-体"相对模式与"异‘体’"相对模式。"体"用之于文论,称文之"体"多为彼此相对之"文体",各种辨体理论即是彼此相对的文体关系之体现。据此表义特征并征诸众多文献,可证作为文论关键词的"文体"的基本内涵是指文章自身的整体存在,并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丰富的特征、构成及层次。与此同时,当以"心-体"二分关系比照文章内在构成时,"体"也可偏指与文意相对的外在直观形式。但"体"的偏指义与基本义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内涵:源自文化元关键词"体"的自身整体存在,才是"文体"的本质规定。

汪国林[9](2014)在《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浩繁精深,形式纷繁多样,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祖国文化遗产。在当今的文化重构的背景下却遭受冷遇,出现"失语"症状,学生普遍反映冷淡,"批评史"变成"批评死"。对于这种现状,从教学的层面看要转变教学原则:既要注重批评元典也要进行现代阐释,使学生看到其有当下价值;既要注重批评元典也要揭示其诞生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觉得其有趣味。在有用又有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会亲近她,批评"死"才会"活"过来,也只有这样,"失语症"才有可能得以解决。

江守义[10](2013)在《文论建设之探索——20世纪90年代文论研究三题》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文论界,对文论建设进行了探索,在三个方面为今天的文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对文论研究的外部环境进行探讨,确立了文艺的市场经济机制,宣扬了文艺主体的价值追求;二是对以叙事学为代表的西方文论的借鉴和运用,这既是深入文本内部的研究,更是一种文论方法的学习;三是立足于自身传统,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角度来思考今天的文论建设,这与借鉴西方文论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了90年代的文论研究格局。

二、从中西比较的层面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西比较的层面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经史子集与中国文论的兼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兼性阐释的学理依据
    (一)兼性主体
    (二)兼性思维
    (三)兼性文本
二、兼性阐释的古典形态
    (一)典籍的互文性
    (二)学派的融通性
    (三)批评态度和方法的“平心而论”
三、兼性阐释的现代嬗变
    (一)“集”奠其基
    (二)“史”开其局
    (三)“子”拓其疆
    (四)“经”聚其力
四、兼性阐释的当代价值
    (一)文论典籍的“新四部”
    (二)大学教育的“新文科”
    (三)学术话语的“中国性”

(2)中西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总体情况
        (二)西方文学地理学文献译介及知识系谱梳理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一章 中西文学地理研究中的关键术语
    一、文学地理
    二、文学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与地理批评
    四、文学地图
第二章 比较视野中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一、中西文学中体现的地理思想
        (一)中国文学中的地理思想
        (二)西方文学中的地理思想
    二、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概述
        (一)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生发缘由与发展历程
        (二)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西方地理批评概述
        (一)地理批评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二)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四、中西地理批评的共同点
        (一)具有跨学科性
        (二)注重文本分析
        (三)关注文本中的地理空间
    五、中西地理批评的不同点
        (一)思想基础与思维方式不同
        (二)产生的进路不同
        (三)理论体系与实践批评方面的差异
    六、西方地理批评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影响
第三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本土话语建构
    一、文学地理学归属的问题论争
    二、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本土话语建构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四、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批评对象分布不均
        (二)文学地理学视阈与文学地理学批评视阈的含混问题
        (三)传播接受度不高与贴标签式的批评问题
    五、问题的反思
        (一)理论建构者
        (二)文学批评者
        (三)读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中西比较视域下弗朗索瓦·朱利安的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关键词界定
        (一)中西比较
        (二)逻各斯
        (三)文艺思想
    五、中西比较下的朱利安文艺思想
第一章 语言论反思——以语言本体论批判语言工具论
    第一节 “圣人语言”的自足性
        一、“顺势而变”的要求
        二、激励与指示
    第二节 可言与不可言
        一、间接表述的策略
        二、如何指明难以言说之意
    第三节 文字的地位与言说的意义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自然流露
第二章 灵性化身体——以身体哲学批判意识哲学
    第一节 开显的身体与形式观念
        一、裸体的意义:揭示的价值
        二、裸体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第二节 体验的身体与领悟余韵
        一、重视体验的中国美学
        二、放弃形式的“中国式领悟”
        三、“淡”与余韵
第三章 他者的显现——以“圣人无意”批判主体性
    第一节 圣人思想中“无我”之境
        一、“圣人无意”的释义
        二、主体的缺位——中心意识的黯淡
    第二节 “去本体”
        一、智慧的非客体性
        二、非此非彼——“中”的智慧
        三、“之间”
第四章 朱利安的中西比较方法
    第一节 “绕道中国”迂回的思想路径
        一、作为思想路径的中国
        二、作为异域资源的中国
    第二节 他者的意义
        一、“异质性”考察给中国的启示
        二、全球化与中西文化交往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关于《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语翻译
        4.1.1 学术用语翻译
        4.1.2 外国人名翻译
        4.1.3 成语翻译
        4.1.4 俗语翻译
    4.2 句子的翻译
        4.2.1 分译处理
        4.2.2 合译处理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5)我的美学探寻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的美学缘
二、我的美学研究
三、我的中国古代美学研究
四、我的比较美学研究
五、我在美学研究上的主要收获
    (一) 中国人的色彩观念起源于彩绣。
    (二) “锦绣”是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原型。
    (三) 关于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的探讨。
    (四) 揭示出“以锦喻文”的文学审美批评。
    (五) 关于“意象”范畴的新论述。
    (六)
    (七)
    (八) 揭示了中西美学的根本区别。
    (九) 对于比较美学的新论述。
    (十) 辨析了“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思想”的细微区别。
【附Ⅰ】着名专家学者的评论:

(6)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比较缘起
    二、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研究综述
    三、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的比较基石
    第一节 何谓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
    第二节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结构的可比性分析
第二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范畴结构
    第一节 范畴结构的历史演变与表现方式
    第二节 范畴结构的诗学形态与内涵
    第三节 范畴结构组合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思维结构
    第一节 思维结构的本质内容及基本特点
    第二节 思维结构的系统要素及模式类型
    第三节 思维结构的具体方法及程序路径
第四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体系结构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感性的"世界之肉"与诗性的"物色相召"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过程结构:身体的在世界中与心物联动
    第三节 审美理想的终极旨归:深度存在与生命存在
第五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话语结构
    第一节 主客统一的互补:"心物应答"与"可逆性"
    第二节 审美主义的互鉴:"审美意象"与"肉身化"
    第三节 主体间性的互证:"神与物游"与"含混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7)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现状分析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1、重要的文献价值
        2、明显的问题意识
        3、独特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3、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体”:从文化到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义原始:“心-体”相对与“异‘体’”相对
二、作为文论关键词的“体”:基本义与偏指义
三、“体”之现代阐释的盲点与误区

(9)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重批评元典
二、关注现代阐释

(10)文论建设之探索——20世纪90年代文论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文艺状况的思考
二、对叙事学的运用和思考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四、从中西比较的层面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史子集与中国文论的兼性阐释[J]. 李建中. 社会科学, 2021(03)
  • [2]中西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黄晴.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西比较视域下弗朗索瓦·朱利安的文艺思想研究[D]. 张钰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关于《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朴俊成. 延边大学, 2019(01)
  • [5]我的美学探寻之旅[J]. 古风. 美与时代(下), 2017(10)
  • [6]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D]. 王光祖. 武汉大学, 2017(08)
  • [7]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8]“体”:从文化到文论[J]. 姚爱斌. 学术论坛, 2014(07)
  • [9]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J]. 汪国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04)
  • [10]文论建设之探索——20世纪90年代文论研究三题[J]. 江守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标签:;  ;  ;  ;  ;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