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现代沉积环境与动态沉积体系

黄海南部现代沉积环境与动态沉积体系

一、Mod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dynamic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论文文献综述)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1](2022)在《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文中指出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发育多个全新世泥质区,是研究古海洋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本研究从现代沉积过程和全新世沉积记录的视角,对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的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梳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位于山东半岛沿岸,主要是来自黄河的沉积物在沿岸流、上升流、潮汐等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呈现独特的"Ω"形沉积模式。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形成于全新世,物质来源主要是黄河,近岸侵蚀和当地小河流也贡献一定的物质来源。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的形成和演化与古海洋条件、海平面升降、内陆古气候演变等多种因素有关,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沉积能够快速记录东亚季风的演变,其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黄河流域的古气候和古生态演化提供高分辨率的材料,可为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虽然前人对现代沉积过程进行了大量工作,但仍需加强现代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地重建研究区的沉积动力过程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此外,该区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沉积物和有机质的沉积过程对古海洋和古气候的响应机制也亟待开展研究。

童强[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在蕴含极为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勘探开发挑战。随研究纵深不断加大,以姬塬油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为代表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备受关注,浮现出包括沉积环境复杂多变、砂体成因结构不明、储层特征和质量评价标准模糊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现阶段勘探开发进程。因此本文从沉积特征、砂体构型入手研究该类储层的宏观特性,进而结合大量实验开展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最后在宏、微观因素多元耦合定量表征的基础上完成储层综合评价。总体而言,本次研究对于解决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矛盾、缓解理论制约壁垒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最终取得以下主要认识:西北和东北双向物源体系交汇使得研究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沉积环境各异,长82亚段以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而长9段为西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和东北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共同作用,总体经历了较大幅水进过程。不同区域各级次沉积旋回发育特征各异,具有显着的相分异特征;建立与超短期旋回相对应的单成因砂体刻画方法后,识别出8种四级构型要素,同时在各层位和各区域之间形成对比;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构型要素的定量表征方法,完成全区构型要素的测井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构型分布模式。长82和长9储层岩性一致,但组分含量构成不同;绿泥石、铁方解石和硅质含量均较多,但长9浊沸石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以中等为主;长82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24%,平均渗透率为1.57×10-3μm2,而长9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97%,平均渗透率为4.7×10-3μm2,总体均为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别,并且长9段物性较长82亚段好。储层发育以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为主的四类成岩作用,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期,储层致密化过程以压实减孔为主,其次是胶结,而溶蚀增孔相对较弱;分别在长82和长9储层中识别出4种和5种优势成岩相,结合岩电标定后建立了Fisher判别函数,实现了成岩相的定量表征,归纳构型要素与成岩相的空间关系后建立了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孔隙类型均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孔隙组合为溶孔-粒间孔;高压压汞划分出4类孔喉结构,长9孔喉结构优于长82,但孔喉连通性较差,并且孔喉结构非均质显着;利用NMR划分出4类可动流体特征,长9的T2弛豫时间显着大于长82,并且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经联合表征后发现长9储层的大、中孔喉发育较多。长9储层渗流特征显着优于长82,各类特征参数与物性较匹配;长9多相渗流以均匀状为主,而长82以网状为主,二者总体渗流能力均较强,驱替效率较高。综合宏、微观因素优选出9类代表性参数,利用多元综合分类系数Fi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了各类储层的定量评价标准。

冯轩[3](2021)在《奥连特盆地Mariann油田上白垩统U砂岩段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文中指出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是南美安第斯前陆盆地群中油气最富集的地区,Mariann油田位于Tarapoa区块东北部,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Mariann油田各储层都具有潮控沉积的特点,储层空间展布特征复杂,油藏的岩性边界以及内部隔夹层的精细刻画一直是本地区储层表征难题。本文以Mariann油田上白垩统U砂岩段为例,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根据测井与岩性资料,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古生物资料等,完成地层格架的划分,将研究区白垩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其中Napo组划分为KSQ2KSQ6五个三级层序。根据沉积相标志并结合Oriente盆地区域沉积演化背景,认为研究区U段属潮汐沉积体系,其中Lower U段属潮控河口湾相,发育潮汐砂坝、潮汐水道、中潮坪、高潮坪等微相;Upper U段为受潮汐影响的内陆棚相,主要发育潮汐砂脊、潮汐砂席、陆棚泥、陆棚砂泥互层等微相类型。随后,根据单井相、连井剖面相的分析基础,分析研究区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并总结其平面及剖面相模式。其次,运用Google Earth软件系统,获取大量现代潮控河口湾潮汐砂坝、陆棚潮汐砂脊的测量数据及其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研究区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连井剖面及地震资料,建立研究区Lower U段潮控河口湾潮汐砂坝地质知识库、Upper U段潮汐砂脊地质知识库。最后,根据地质知识库所得沉积微相发育特征,采用目标模拟方法,制作符合研究区沉积特点的潮控河口湾潮汐砂坝及陆棚潮汐砂脊训练图像。运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针对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在训练图像的约束下建立研究区Lower U、Upper U段的沉积微相及砂体三维地质模型。从而更精确地表征储层的空间地质结构,为本工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赵思琪[4](2021)在《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的半封闭陆架海,受到周边河流沉积物输入的强烈影响。然而,这些河流沉积物在南黄海尤其是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CYSM)的输运和沉积模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本论文通过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以及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北部西缘的YSC-10孔的AMS 14C定年、粘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源沉积物的物源和输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平均值为5.65Φ,粘土质粉砂是南黄海分布范围最广的沉积物类型。利用粒度端元分解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反演,分离出了四个端元,端元1与端元2的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端元2的相对含量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岸向海逐渐减少的格局,端元3和端元4的分布略有重叠,且重叠部分端元3较多。根据各端元的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现代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可知端元1-4分别表征陆源细颗粒沉积物、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改造砂和残留砂。结合南黄海的水文特征可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物源方向有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岩芯YSC-10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利石(68±3%),其次为绿泥石(15±2%)和高岭石(10±2%),蒙脱石(6±3%)较少。沉积物常量元素中Al2O3的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其中Al2O3、MgO、K2O、TiO2、Fe2O3之间呈正相关,而MnO与Al2O3呈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可知,Fl因子(45.425%)代表元素组合是K2O、P2O5、Na2O、Al2O3、MgO;F2因子(23.813%)代表元素组合为Fe2O3、TiO2;F3因子(11.316%)代表元素组合为CaO和MnO。微量元素中Ba含量最高,平均为414.92 mg/kg,其次是Rb、Zr、Sr、B、V、Zn、Cr,平均含量分别为158.18、136.19、132.36、128.6、127.89、113.57 和 100.55 mg/kg。Li、Ni、Cu 和 Pb 的平均含量在 30~80 mg/kg 之间,Y、Ga、Co、Nb、Sc、Cs、Th和As的平均含量在10~25mg/kg之间,其余微量元素含量小于5 mg/kg,甚至有些不足1 mg/kg。稀土元素(∑REE)的变化范围为172.04~199.29 mg/kg,平均为187.09 mg/kg。轻稀土(LREE)含量明显富集(平均值为169.9 mg/kg),重稀土(HREE)含量(平均值为17.46 mg/kg)丰度较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的平均值为9.72。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0.66)有明显的负异常,δCe(平均值为1.01)无明显异常。经上地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1)和δCe(平均值为0.97)均无明显异常。87Sr/86Sr值在0.720719~0.72197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721425,εNd值在-12.35~-1 1.59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2.075。结合已发表的资料,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物很可能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小河沉积物的混合产物,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8.4-6.4ka,长江沉积物和黄河沉积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以黄海暖流(YSWC)为标志的现代南黄海环流体系在~6.4 ka前后形成,此时南下山东沿岸流和北上的黄海暖流在山东半岛近海海域交汇并形成海洋锋面,这些锋面会抑制沿岸流携带的黄河沉积物继续扩散进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因此,在6.4-4.2 ka期间长江冲淡水输送的长江沉积物取代黄河沉积物成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主要物源;4.2 ka至今,由于东亚冬季风(EAWM)的减弱,黄海暖流减弱且主轴移动,黄海冷水团(YSCWM)减弱并收缩,导致锋面减弱且向海摆动,黄河沉积物的贡献占比略有增加。因此,本研究表明南黄海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受季风气候、海洋环流和海洋锋面的共同控制,认为海洋锋面的出现和变化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边缘的“源—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孙中恒[5](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张欣[6](2021)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晚第四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剧烈,大规模的海侵–海退过程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形成了以海相与陆相交替出现为特征的沉积地层,并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化信息。目前中国东部陆架及海岸带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多数研究其时间尺度集中在全新世以来。由于可靠测年数据较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地层对比的不足,使全新世以前(尤其是100~40 ka)的地层其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较为薄弱,阻碍了我们对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历史和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在陆架区的沉积记录的认识。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的9个钻孔的岩性和有孔虫等特征,并以光释光测年(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为主,结合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年代对每个钻孔分别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同时,本文对浙江近岸泥质区的23个柱状样进行210Pb年代学分析,得到了该区域的现代沉积速率分布特征。基于上述9个钻孔的岩性特征与年代学框架,并与已搜集的研究区内其他研究程度较高的钻孔资料进行地层对比,本文对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以来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划分与探讨。钻孔测年数据表明,25 ka以来的AMS 14C年龄和OSL年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超过25 ka(尤其是40 ka)后,AMS 14C年龄趋向饱和,而OSL年龄(尤其是长石OSL年龄)仍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在沉积动力较为复杂的地区(如扬子浅滩地区),AMS 14C年代序列容易出现年代倒置现象,而OSL年代序列更为符合地层层序律,表明了OSL在晚更新世早期以来地层测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各钻孔的岩性特征与年代学框架表明:MIS 7~MIS 6期间,浙江沿岸地区从陆到海方向以河流沉积环境到潮坪和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南黄海西部陆架和江苏海岸带地区主要为陆相和潮坪相地层(远岸区沉积了较厚的浅海相地层),渤海地区在该时期受海侵影响程度较弱,以河流沉积环境和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沉积环境为主;MIS 5时期,研究区内普遍发育海相沉积,但其发育时间并不同步,且各钻孔的沉积记录有所不同,出现滨岸–潮坪相、浅海相和河流相地层的波动;MIS4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海水退出中国东部陆架区,此时河流相地层发育;MIS 3早期,海水再次入侵陆架区,但此次海侵强度较小,渤海海岸带发育滨岸–潮坪沉积,此时南黄海西南部由于大量河流沉积物的输入,发育三角洲沉积;MIS 3中晚期至MIS 2时期,研究区内河流相地层发育,同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沉积地层间断;MIS 1至今,气候变暖,海平面以阶段式上升为特征,此时研究区内自海向陆发生沉积环境的转变,由陆相逐渐过渡为海相沉积环境,并发育了潮流沙脊和沿岸泥质体等沉积体系。通过与前人研究资料进行对比,本文有以下几点认识:(1)渤海西岸第二海相层形成于MIS 3早期,该时期的海平面高度在-26.8~-19.87 m之间。(2)11.5 ka以来,扬子浅滩地区从河口湾环境转变为受潮汐影响的陆架环境,并发育潮流沙脊持续至约7.0 ka。(3)浙江沿岸泥质区多个柱状样的现代沉积速率分析,结合表层沉积物粒度和水体环境要素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上升流的沉积记录,为泥质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史静怡[7](2021)在《长江口水下三角洲D1631、D1641柱样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长江口水下三角洲位于海陆交汇处,水动力环境复杂,且长江流域内输沙量年际变化,从而导致不同柱样间的沉积速率、粒度及磁性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本文选取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前缘斜坡(20 m等深线附近)2个柱样,运用210Pb、137Cs放射性比活度测年、环境磁学、粒度实验等方法,构建柱样的沉积序列,并讨论沉积物年龄、粒度对沉积物磁学特征的影响。再将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柱样间沉积速率、粒度及磁性特征的空间差异,进一步论证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区域沉积物具有空间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210Pb、137Cs短周期放射性核素测年结果表明,柱样D1631在0-61 cm沉积速率分别为0.57 cm/a,柱样D1631存在可检测的137Cs信号,但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值,61 cm以来沉积物为近107 a沉积,但柱样D1631底部也有放射性210Pb,说明柱样底部年龄也在近100-150 a之间。柱样D1641在51-101cm沉积速率为1.31 cm/a,101 cm处沉积年龄为77 a。(2)对比分析多个柱样的沉积速率,可见水下三角洲沉积速率的空间差异显着。整体上,长江口水下三角洲20 m等深线附近北部柱样D1631年龄较老,南部柱样D1641年龄较新。南部(31°N,122°30′)左右为现代沉积中心,故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南支柱样沉积速率较高,而水下三角洲北部由于缺少泥沙来源,处于侵蚀环境,沉积速率较低。(3)柱样D1631、D1641沉积物以黄褐色粘土质粉砂、青灰色粉砂为主,为粘土-粉砂互层,层理清晰,未出现贝壳。根据沉积物粒度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及邻近柱样的中值粒径在8-16μm之间,以粘土质粉砂为主。柱样D1631、D1641沉积物粒度指标表明,沉积物分选性较差,整体上呈现出近对称-极正偏,均在某些层位出现高值,表明粗颗粒物质在此层富集。粒度参数的急剧变化通常可以较好地指示该区域受到台风、寒潮、风暴潮事件等事件的影响。(4)根据环境磁学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磁性特征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整体上柱样D1631、D1641磁化率χ垂向变化较小,未发现磁化率χ急剧下降,说明两柱样受早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弱。根据磁化率及与粒度的相关性分析可得柱样D1631、D1641主要受到亚铁磁性矿物的影响,磁性矿物颗粒主要在<16μm的颗粒中富集。粒度是影响本文两柱样沉积物磁性特征的主导因素。(5)根据磁性特征确定的铁还原带和硫酸盐还原带边界(FSB)埋深与沉积物年龄存在较好相关性,能够大致判断沉积物的沉积年龄,进而推算沉积速率。并将所得沉积速率与短周期放射性核素测年进行对比分析,为早期成岩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6)通过对比分析多个沉积柱样的磁学参数,得出不同柱样沉积物磁性特征存在空间差异。沉积物年龄和沉积速率影响着磁性特征的垂向变化,造成不同柱样之间磁性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沉积物磁性特征与粒度参数的相关性并不一致,说明粒度因素不能够完全解释全部柱样的磁性变化,还受到成岩作用及沉积年龄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8](2021)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我国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空间上,对北起拉普捷夫海、南至孟加拉湾的广大海域进行了沉积物调查取样,开展了跨纬度"源-汇"过程研究,建立了陆架第四纪高分辨率地层层序,初步揭示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亚洲季风、海冰、海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的基本控制作用。在南海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获取的沉积记录,发现了低纬区水、碳循环直接响应地球轨道变化的证据,提出了低纬过程也能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通过现场观测,揭示了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等对陆架沉积和动力过程的影响,阐述了内孤立波、中尺度涡、等深流和浊流等在南海沉积物输运中的作用。对末次冰期以来暖池、黑潮、北太平洋中层水等的演化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未来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的研究应加强现代沉积过程的长期连续观测,重视地质记录中环境演变信号的精确解译,深化数值模拟技术和海洋沉积大数据的挖掘与使用。

李安春,张凯棣[9](2020)在《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陆架海现代泥质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意义,数十年来一直受到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研究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热潮,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本文对我国最大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作为典型区域呈献给读者。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向南,沿闽浙近岸浅海一直延伸到台湾海峡中部,全长800km,宽约100km,面积约80000km2,相当于两个台湾岛的大小,实属我国乃至亚洲浅海规模最大(体积排第二)的楔式泥质沉积体和现代沉积区。该区中晚全新世沉积地层厚度较大,局部厚达40—80m,总体上呈近岸厚、向海方向逐渐变薄,一般在50—60m等深线、局部可达75m甚至90m等深线附近尖灭。该区泥质沉积物粒度较细,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大于90%),砂含量很低(小于10%),黏土和粉砂含量在泥质沉积区外缘急剧降低,而砂含量突然增加。沉积物类型为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外侧与黏土-粉砂-砂(混合沉积)或泥质砂为界。粒度分布南北有一定差异,北段(长江口外至瓯江口外)近岸较粗外侧较细,近岸为黏土质粉砂,外侧为粉砂质黏土;而南段(自瓯江口至台湾海峡北部)则相反;深入台湾海峡中部的远端泥质沉积也较粗,为黏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至闽浙沿岸近海以及从近岸向外陆架方向逐渐降低,与地层厚度分布相一致。悬浮体浓度空间分布,尤其是冬季悬浮体的分布与沉积速率的分布基本一致,表明沉积物是从长江口沿闽浙近海向南和从近岸向海输运的。矿物、化学和环境磁学指标等均显示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老黄河对该区北部,台湾物质对南部有一定影响,闽浙沿岸河流在局部也有少量贡献。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全新世中期约7.3ka BP以来持续高海面及相应的总体沉积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闽浙沿岸流将长江物质源源不断地向南输送和沉积过程、台湾暖流、上升流在其外侧的阻挡作用,以及下降流和穿刺锋的横向输运等动力控制因素。沉积物输运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风导致海洋动力加强的作用功不可没,热带气旋-台风风暴对泥质体起到了一定助长与破坏的双重作用。由于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季风和沿岸流的密切关系,在形成过程中打上了气候环境的烙印,是冬季风和夏季风演化记录的良好载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很好地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千年、百年、十年尺度甚至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历史及气候突变事件。该泥质沉积区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较敏感,自3.0ka BP以来对长江流域燃火变化以及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几次大迁徙均显现在沉积记录中,特别是对近几十年,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来沙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响应。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澄清泥质体形成发育过程不同阶段中长江、黄河、台湾、闽浙河流物质以及残留区物质的定量贡献及时空差异;深入了解人类活动的响应及环境记录研究;加强现代沉积动力过程的观测和精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泥质积区动力背景的空间差异性,这不仅是深化泥质沉积形成机制的需要,也可为古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10](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认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二、Mod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dynamic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d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dynamic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现代沉积动力过程
    2.1 海洋锋面
    2.2 风场
3 沉积物物源示踪
    3.1 矿物学
        3.1.1 黏土矿物
        3.1.2 重矿物
    3.2 地球化学
        3.2.1 主量和微量元素
        3.2.2 稀土元素
4 沉积环境
5 山东半岛近岸泥质区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演化
6 总结与展望

(2)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演化
    2.4 地层发育及小层微构造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3.1 物源分析
    3.2 沉积相标志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4 各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
    3.5 砂体展布规律
    3.6 小结
第四章 砂体构型研究
    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2 构型要素层次结构分级
    4.3 岩相识别和相组合类型划分
    4.4 砂体构型要素组合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
    4.5 基于成因分析的砂体构型要素测井定量识别
    4.6 构型要素平面分布特征
    4.7 砂体构型分布模式
    4.8 小结
第五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5.5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6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5.7 成岩相定量表征
    5.8 构型约束下的成岩相空间分布模式
    5.9 小结
第六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特征
    6.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6.2 孔喉结构特征定量化
    6.3 全孔径孔喉结构定量表征
    6.4 多相渗流条件下不同储层的渗流特征差异
    6.5 不同骨架构型要素与微观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的关系
    6.6 小结
第七章 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
    7.1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7.2 储层评价参数提取
    7.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结果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奥连特盆地Mariann油田上白垩统U砂岩段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Oriente盆地上白垩统Napo组沉积特征研究
        1.2.2 潮汐沉积体系研究
        1.2.3 潮汐作用标志
        1.2.4 潮汐沉积体系模式
        1.2.5 地质知识库研究进展
        1.2.6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盆地构造演化及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关键层序界面识别
        3.1.1 二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3.1.2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3.2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4.1 区域沉积背景
    4.2 主要沉积相标志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沉积相类型
        4.3.2 沉积相特征
    4.4 单井相分析
    4.5 连井剖面分析
    4.6 目的层段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4.7 沉积模式
第五章 地质知识库的建立
    5.1 潮控河口湾地质知识库研究
        5.1.1 现代潮控河口湾调研
        5.1.2 河口湾潮汐砂坝的类型
        5.1.3 实例分析
        5.1.4 潮汐砂坝测量数据分析
        5.1.5 潮控河口湾中的潮汐砂坝的发育条件
        5.1.6 研究区潮控河口湾潮汐砂坝地质知识库
    5.2 内陆棚潮汐砂脊地质知识库研究
        5.2.1 现代陆棚潮汐砂脊实例
        5.2.2 研究区潮汐砂脊地质知识库
第六章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
    6.1 多点地质统计学主要算法及特点
        6.1.1 Snesim算法
        6.1.2 Simpat算法
        6.1.3 Filtersim算法
        6.1.4 DS-MPS算法
    6.2 Mariann油田地质建模数据准备
    6.3 构造模型构建
        6.3.1 网格划分
        6.3.2 构造模型建立
    6.4 建立Mariann油田训练图像
    6.5 Mariann3D区块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
第七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周边河流
第3章 样品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粘土矿物分析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5 Sr-Nd同位素分析
第4章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4.1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4.1.1 传统粒度分析
        4.1.2 粒度端元分析
    4.2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动力机制
    4.3 小结
第5章 岩芯YSC-10年龄与沉积特征
    5.1 年龄框架
    5.2 粘土矿物组合和特征
    5.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1 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2 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4 Sr-Nd同位素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物源分析与“源-汇”效应
    6.1 物源讨论
        6.1.1 粘土矿物物源指示
        6.1.2 地球化学元素物源指示
        6.1.3 Sr-Nd同位素物源指示
    6.2 “源-汇”过程
        6.2.1 阶段1(8.4-6.4 ka)
        6.2.2 阶段2(6.4-4.2 ka)
        6.2.3 阶段3 (4.2 ka后)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在读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1.2.2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3.1.1 古气候分析
        3.1.2 古水体背景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3.1.4 古物源示踪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4.1.1 气候特征
        4.1.2 地形坡度
        4.1.3 水文特征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5.2.3 浅湖相
    5.3 沉积相分析
        5.3.1 单井相分析
        5.3.2 连井相分析
        5.3.3 地震属性分析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6.1.3 90°相位转换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6.2.3 分频RGB融合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3.1 PL19 井区
        6.3.2 PL20 井区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全球记录
        1.2.2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海侵历史研究
        1.2.3 释光测年研究进展
        1.2.4 浙闽沿岸泥质体研究进展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形地貌特征
        2.1.1 渤海地区
        2.1.2 南黄海地区
        2.1.3 东海地区
    2.2 地质构造背景
    2.3 水文条件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粒度分析
    3.3 微体古生物鉴定
    3.4 AMS~(14)C测年
    3.5 光释光测年
        3.5.1 光释光测年的采样与前处理
        3.5.2 光释光测年的测试设备与方法
        3.5.3 条件实验
        3.5.4 光释光信号特征
    3.6 ~(210)Pb测年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地层特征与年代框架
    4.1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1.1 YRD-1401孔
        4.1.2 YRD-1402孔
    4.2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2.1 CSDP-2孔
        4.2.2 CRE-1402孔
    4.3 江苏海岸带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3.1 JC-1202孔
        4.3.2 JC-1205孔
    4.4 浙江近岸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4.4.1 ECS-1301孔
        4.4.2 ECS-1302孔
        4.4.3 ECS-1401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的沉积记录
    5.1 沉积地层综合分析与对比
        5.1.1 渤海地区
        5.1.2 南黄海西部陆架及江苏海岸带地区
        5.1.3 浙江沿岸地区
    5.2 MIS3 时期海平面及海侵历史
        5.2.1 年代学证据
        5.2.2 海侵地层的判别
        5.2.3 MIS3 时期海平面重建
    5.3 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在陆架上的沉积记录
    5.4 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 万年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5.4.1 MIS 7~MIS 6 时期
        5.4.2 MIS 5~MIS 3 时期
        5.4.3 MIS2 时期
        5.4.4 全新世~7 ka
        5.4.5 ~7 ka 至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长江口水下三角洲D1631、D1641柱样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1.2.1 长江口现代沉积研究
        1.2.2 环境磁学在长江口三角洲沉积记录中的应用
        1.2.3 长江三角洲沉积速率研究
        1.2.4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差异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采样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采样地点
    2.3 实验方法
        2.3.1 ~(210)Pb 和~(137)Cs 实验流程
        2.3.2 环境磁学实验流程
        2.3.3 粒度实验流程
第3章 浅层沉积层序结构与测年
    3.1 柱样沉积物特征
    3.2 测年
        3.2.1 ~(210)Pb实验结果
        3.2.2 ~(137)Cs实验结果
    3.3 测年结果可靠性分析
    3.4 沉积速率的空间差异
    3.5 小结
第4章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1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4.2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4.3 D1631 粒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 D1641 粒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5 沉积物粒径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4.6 小结
第5章 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1 D1631 磁性特征垂向变化
    5.2 D1641 磁性特征垂向变化
    5.3 粒度对沉积物柱样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影响
    5.4 磁性特征对粒度的指示意义
    5.5 沉积物磁性特征及空间异质性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调查研究概述
2 “源-汇”过程及环境演化
    2.1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
        2.1.1 现代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作用
        2.1.2 中国东部陆架“源-汇”过程
        (1)大河和山地河流的输运沉积。
        (2)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来源与收支平衡。
        (3)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
        2.1.3 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年代框架与环境演化
        (1)建立了渤海1Ma以来轨道尺度上的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框架。
        (2)建立了黄海第四纪以来年代地层格架和海平面演化历史。
        (3)揭示了黄河至少在距今88万年前就已经贯通入海。
    2.2 南海沉积与古环境
        2.2.1 南海沉积物来源与沉积作用
        2.2.2 沉积记录与气候演变
        2.2.3 泰国湾沉积“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
    2.3 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沉积
        2.3.1 孟加拉湾中部沉积作用和沉积模式
        2.3.2 安达曼海沉积特征及夏季风沉积记录
    2.4 中高纬度边缘海和北极陆架沉积
        2.4.1 日本海沉积与古环境
        (1)系统阐述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日本海陆源碎屑沉积物“源-汇”过程。
        (2)揭示了轨道及千年尺度表层环流、深层水体通风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
        (3)恢复了中新世以来日本海风尘记录与古气候演化历史。
        2.4.2 鄂霍茨克海沉积与古环境
        2.4.3 白令海沉积与古环境
        2.4.4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
    2.5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沉积有机质输运
        2.5.1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2.5.2 亚洲大陆边缘沉积有机质输运与埋藏
3 古海洋与古气候的沉积记录
    3.1 黑潮及其分支演化历史
    3.2 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
    3.3 西太暖池和印尼贯穿流演化
        3.3.1 暖池沉积记录及其演化
        3.3.2 印尼贯穿流的演化
4 结语

(9)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泥质沉淀物分布
2 粒度组成及分布特征
3 形成过程及控制因素
4 沉积体厚度及发育过程
    4.1 泥质沉积厚度及分布
    4.2 泥质体发育中的物源问题
    4.3 泥质沉积体及沿岸流形成年代
5 物质来源的矿物化学证据
    5.1 碎屑矿物
    5.2 黏土矿物
    5.3 元素地球化学
    5.4 环境磁学
6 泥质沉积的环境响应与气候记录
7 结束语
    7.1 关于形成过程
    7.2 关于沉积物来源问题
    7.3 关于气候记录问题

(10)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3.4.1 欧亚板块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3.4.3 菲律宾海板块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5.3.1 油气资源
        5.3.2 海砂资源
        5.3.3 水合物资源
        5.3.4 海底热液资源
6 结语

四、Moder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dynamic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半岛全新世近岸泥质区沉积过程与沉积记录[J]. 谷玉,刘喜停,吴晓,王爱美,毕乃双,王厚杰. 古地理学报, 2022
  • [2]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堡子湾地区长82-长9砂体构型及多因素耦合储层综合评价[D]. 童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3]奥连特盆地Mariann油田上白垩统U砂岩段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D]. 冯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D]. 赵思琪. 山东大学, 2021(12)
  • [5]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6]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D]. 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7]长江口水下三角洲D1631、D1641柱样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D]. 史静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J].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9]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J]. 李安春,张凯棣.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10]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标签:;  ;  ;  ;  ;  

黄海南部现代沉积环境与动态沉积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