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戈[1](2021)在《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喷射混凝土以其凝结时间短、超早强以及施工工艺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隧道与基坑支护、加固等工程中。现有喷射混凝土存在强度等级低、回弹率大、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且对耐久性无明确要求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可喷性良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已成为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普通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以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分析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合料、聚乙烯醇纤维、速凝剂掺量等对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提高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技术措施,制备出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C50喷射混凝土,形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掺入硫酸铝系列无碱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水化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均加速了水泥中C3A和C3S早期水化,提高了水泥诱导前期和诱导期的水化放热速率,促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和硬化。掺入无碱速凝剂在加速了C3A水化反应速率的同时往溶液中提供了SO42-离子,并没有明显改变溶液中Al3+/SO42-比例,使溶液处于合适硫酸盐体系下,C3A水化速率总体可控,对于C3S后续水化及C-S-H凝胶致密化进程没有阻碍,因此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稳定增长,并未发生明显倒缩。(2)研究了配合比参数、矿物掺合料和聚乙烯醇纤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可喷性能的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及聚乙烯醇纤维是提升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有效措施。当水胶比在0.38~0.40时,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明显降低,当硅粉掺量在10%~15%时,可喷性能提升显着。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有助于提高可喷性能,以体积掺量0.50%~1.0%较为适宜。确定适宜的流变参数范围同时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可喷性能,当屈服应力在190Pa~250Pa之间,塑性粘度在210Pa·S~250Pa·S之间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低于10%,一次喷射厚度大于340mm。(3)研究了掺入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水胶比在0.38~0.40时,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强度较高。掺入硅粉和偏高岭土有助于提高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为10%~15%时,强度提升效果最为显着。对于有抗拉强度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建议掺入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建议的掺量范围为0.25%~0.50%。根据以上研究基础,建立了高强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式fts=0.41·(fcc)0.59,测得C50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C50喷射混凝土本构方程。(4)研究了速凝剂、聚乙烯醇纤维和成型工艺对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喷射工艺的冲击和紧密压缩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因此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高于模筑混凝土。掺入无碱速凝剂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明显增加了1200um以上的气孔体积,降低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冻融循环过程中,聚乙烯醇纤维明显抑制微裂缝的产生与发展,限制基体内气泡的连通和扩展,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掺入无碱速凝剂小幅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降低了喷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且碳化深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5)研究了喷射混凝土材料组成与成型工艺特征,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考虑成型方式、速凝剂和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掺量的共同作用,修正了强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密实度影响系数k和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μi,给出了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的建议取值。基于骨料堆积和润滑协同作用原理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浆体体积含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依据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
崔天祥[2](2021)在《掺偏高岭土的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代建筑也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性能混凝土成为了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高性能混凝土(HPC)作为一种拥有高强度、高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为HPC开发新型矿物掺合料仍然是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开展了掺偏高岭土 HPC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研究了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HP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重点分析了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HPC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基于SEM、XRD微观手段初步探讨了偏高岭土对HPC强度和耐久性的增强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胶砂试验,研究了不同细度、不同掺量下偏高岭土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得出平均粒径10μm(1250目)偏高岭土活性与硅灰相当,其在水泥基材料中最佳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这与硅灰在水泥基材料中掺量范围基本一致。故本文确定偏高岭土与硅灰在HPC中总掺量为10%。(2)采用偏高岭土/硅灰不同复配比例制备HPC,研究偏高岭土/硅灰不同比例掺量对HP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得出偏高岭土与硅灰最佳复掺比例为7:3时,HPC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抗拉强度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根据SEM微观结构分析可知,当偏高岭土/硅灰在最佳复配比例时,水泥、粉煤灰、偏高岭土与硅灰颗粒级配搭配合理,使得HPC体系呈现最紧密堆积状态,多种矿物掺合料可以很好的发挥尺寸效应,能有效降低HPC的孔隙率,优化孔隙结构,消耗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生成大量C-S-H凝胶以及水化硫铝酸钙和水化铝酸钙,有效提高HPC基体强度。(3)采用干湿循环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HP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掺偏高岭土 HPC各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均高于10%硅灰HPC试组的耐蚀系数97%,说明偏高岭土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HPC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这源于偏高岭土与硅灰复配优化了 HPC结构致密性,同时偏高岭土与硅灰复配有效减低HPC中Ca(OH)2含量。(4)采用电通量法研究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分析不同试组HPC中是否存在Friedel盐相(F盐),进而研究偏高岭土对于HPC中氯离子固化作用。试验结果发现,各组试件总电通量均低于200C,HPC氯离子渗透性均处于非常低的级别,且偏高岭土/硅灰复配比例7:3时电通量最低,表明该复配比例HPC具有最优的抗渗透性能。XRD图谱显示各组HPC试样中均有F盐产生,其中偏高岭土掺量较多的试组F盐的特征峰较强,说明偏高岭土的掺入可以促进F盐的产生,提高HPC固化氯离子的能力。
李颖[3](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周雁峰[4](2020)在《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文中指出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锈蚀损伤的现象十分严重,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CSG210002-2016B4)为依托,针对沿海环境下,氯离子导致输电工程桩基础耐久性损伤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全体积模型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针对不同配合比进行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等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了一种满足输电工程桩基础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2)针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氯离子扩散实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变方程。将高性能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证实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高耐久性。(3)以氯盐的侵蚀时间、侵蚀浓度为影响因子,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模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人工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吻合。(4)结合沿海地区地质条件和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模型,探讨了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对于沿海地区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的耐久性的影响,得到了沿海地区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氯离子侵蚀模型,并提出了保护层厚度设计建议值为70mm。(5)结合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裂缝表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考虑裂缝对于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的氯离子侵蚀模型。最终得到了多重因素耦合下,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的耐久性能评价模型,为今后沿海地区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王晨[5](2020)在《严寒地区桥墩C50混凝土优化配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桥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桥墩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保障桥梁安全性能和使用年限的决定性因素。东北地区严寒气候和下雪后在桥面铺撒除冰盐等都对公路桥的使用年限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公路桥修建和维修的耗资巨大,桥墩混凝土优良的耐久性会给国家减少巨大的经济损失。工业化生产排放了大量的粉煤灰、矿粉和硅灰等工业副产品,不但污染了环境,还会导致资源浪费。用工业副产品替代混凝土中水泥,不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可以降低混凝土成本,更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还保护了环境。因此研究桥墩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收缩性,优化出具有耐久性良好和成本低的配合比,不但可以延长公路桥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选题具有实际意义。根据现行《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和本项目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性能的要求确定了混凝土主要参数,根据保罗米公式确定水胶比,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从中选取掺合料复合掺30%、40%和50%等3个配合比掺入适量引气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分别为3%、4%和5%。通过快冻法和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研究了掺合料和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采用接触法研究了硅灰掺量和掺合料复合掺量对混凝土收缩性的影响,优选出7个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配合比进行成本分析,确定最优的C50混凝土配合比。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合适的粉煤灰和矿粉复合比例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随着矿物掺合料种类的增加而增强;硅灰掺量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适当的掺合料复合掺量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而增加掺合料复合掺量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适当拌合物含气量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而增加含气量会降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硅灰会促进混凝土收缩性,掺合料复合掺量的增加会降低混凝土收缩性;优选出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均为22.5%,硅灰掺量5%,含气量为4%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满足耐久性和经济的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吴瑞东[6](2020)在《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产生的尾矿已经成为我国堆存量最多固体废弃物,尾矿堆存的环境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工程建设造成混凝土用量巨大,优质的混凝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有大量缺口。铁尾矿全尾砂充填因低成本成为矿山充填的主要方向,但泌水率大、早期强度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研究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对解决铁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缓解混凝土原材料压力,确保矿山安全环保充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铁尾矿废石作骨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微粉作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铁尾矿全尾砂制备充填料浆,结合宏观试验、微观测试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混凝土、矿山充填材料等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以及铁尾矿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铁尾矿废石混凝土、铁尾矿废石磨细微粉在弱碱性环境下的宏观力学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研究铁尾矿废石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增强效应。结合无熟料净浆微观测试分析,揭示了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硅铝氧断键会在碱性环境下重聚生成以硅酸钙、铝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复盐矿物,明确了断键重聚的条件,建立了断键重聚的模型。(2)通过不同铁尾矿微粉掺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铁尾矿微粉的合理掺量为矿物掺合料总量的50%以内,建立了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强度-龄期预测模型,并基于断键重聚理论揭示了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3)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发现28d加速碳化深度、养护1d和28d后自然碳化深度均随铁尾矿微粉的掺量增加而增大,引入铁尾矿掺量系数和强度影响系数,利用铁尾矿占矿物掺合料的比例和28 d抗压强度建立铁尾矿混凝土碳化的预测模型。(4)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快速冻融试验研究,发现适当地掺入一定量的铁尾矿粉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基于核磁共振NMR孔结构分析,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中无害孔和少害孔的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5)通过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试验研究,发现适当铁尾矿掺入能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结合微观分析,揭示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劣化机理,并发现铁尾矿微粉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含量并优化孔结构,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6)通过混凝土长龄期的硫酸盐全浸泡和半浸泡的强度发展规律,建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全浸泡和半浸泡腐蚀时间和相对抗压强度因子的预测曲线,该曲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长期力学性能。(7)通过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泌水率、沉缩率、强度的试验研究,发现铁尾矿微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充填材料的泌水特性,并提高强度,研发的高固水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小料浆泌水率,同时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IR)分析,揭示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特性的调控机理。
陈富强[7](2020)在《厦漳跨海大桥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工混凝土结构由于其服役环境恶劣,经常出现过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跨海大桥的应用中,为了确保跨海大桥结构安全并保证其具备设计使用能力,对跨海大桥所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材料设计和性能研究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厦漳跨海大桥桥面板湿接缝工程实例,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得出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根据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基本特征,确定其原材料、试验方法与设计技术指标,并对其进行混凝土材料设计及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工程使用要求,根据研究得到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对厦漳跨海大桥桥面板湿接缝进行施工。跨海大桥服役环境恶劣,由于钢筋锈蚀、硫酸盐破坏、冻融循环破坏等因素造成海工混凝土耐久性不足,通过采用材料耐久性设计、提高保护层厚度等内部措施以及采用加强钢筋、防腐处理、电化学保护等外部措施及科学的养护管理提升海工混凝土耐久性。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置不同于普通混凝土配置,对于原材料的要求更高。对海工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研究,确定配置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并进行技术指标测试。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以及技术指标进行现场试验。根据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使用目标和配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原则,结合设计规程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根据耐久性原则及经济性原则,最终得出厦漳跨海大桥所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案(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膨胀剂=340:67:43:668:1134:150:7:50)。根据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果拌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并成型相应的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测试其坍落度值为180mm,坍落扩展度为460mm,满足设计要求;该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水中14d限制膨胀率实测值为3.9×10-4,水中14d、空气中28d限制干缩率为1.5×10-4;7d抗压强度为62.0MPa,28d抗压强度为71.2MPa,达到混凝土试配强度的101.9%,28d抗压回弹模量为4.7×104MPa;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早期开裂性能等耐久性均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结合厦漳跨海大桥服役的气候条件及工程建设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及贯穿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成厦漳跨海大桥第Ⅵ合同段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本文通过采用试验及工程实际相结合,得出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案,并通过相关试验对配合比设计方案得出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并成功运用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通过对海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对性能进行评价,为后续海工混凝土结构物建造具有指导意义,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孟令其[8](2019)在《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因具有优良的抗碳化能力、抗冻性、抗渗、抗氯离子及耐腐蚀性,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由于其高延展性,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被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外研究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故本文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针对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一部分耐久性试验,并通过定性分析对试验进行了论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强度的测定,研究了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流动性;钢纤维可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且力学性能增长速率与纤维掺量有关。(2)采用快速碳化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及碳化龄期对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龄期增加,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钢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且能延缓其碳化进程,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实测值基本符合(3 6)√的经验公式。(3)采用渗水高度法和快速氯离子迁移法(RCM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镜扫描对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水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且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两者渗透高度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钢纤维可以优化混凝土内部结构,提升其密实度。(4)通过快冻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及冻融循环次数对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下降;钢纤维的可以限制混凝土内部水分的冻胀作用,减少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损伤,减缓相对动弹模量及质量的损失。
张超明[9](2019)在《特大断面隧道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温控技术》文中认为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已经成功应用,但是特大断面隧道的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工程案例鲜有所闻,而解决特大隧道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文献也不多见。本文以某特大断面隧道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所处的环境、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调研,从配合比设计入手,过程中采取对冷却水管降温法的研究,基本解决了特大断面隧道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中的水化绝热温升问题以及水化绝热温升引起的温度裂缝问题,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质量。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在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重点解决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和水化热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有关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工程实例,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原材料等多方面考虑,提出低水胶比、低胶凝材料用量、大掺量优质粉煤灰、矿物,掺缓凝型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措施。2、通过配合比正交设计和极差因素分析法、拌合物性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耐久性能试验、现场混凝土施工测温结果分析得出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耐腐蚀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胶凝材料用量为510Kg/m3,粉煤灰掺量为总胶凝材料总量的25%,矿粉掺量为总胶凝材料总量的9%,水胶比为0.29,砂率为38%,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 1.0%。3、掺34%的优质粉煤灰、矿粉后,相对于前期混凝土配合比,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而且使混凝土水化绝热温升的温度峰值从91.5℃降到了 64.3℃。4、掺1.0%的缓凝型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延缓了 6h,结合现场测温监控发现,混凝土绝热温升温度峰值降低11%;峰值时间延缓了 20h,减少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5、采用布设冷凝循环水和外包土工布“蓄热养护”的技术措施,主要研究了缓凝型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矿物掺合料掺量、冷凝管通水方式等因素对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水化绝热温升的影响。根据数据监测的结果来看:采用矿物掺合料替代胶凝材料总量的34%;冷凝循环水管梅花形布置、采用多口进水和定时交换水头的通水方式成功降低了混凝土内部水化绝热温升峰值,避免了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贾坚[10](2019)在《融雪剂对桥梁混凝土腐蚀的双向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方地区道路积雪会造成交通堵塞,危及行车安全。道路融雪剂可以较快地清除积雪,保证交通通畅,但融雪剂的使用会对混凝土建筑物造成腐蚀破坏,尤其是对桥梁混凝土的破坏更加严重,给桥梁养护工作带来困难。本文围绕在桥梁养护中如何减少融雪剂对混凝土腐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向防治”的治理措施,并研究了目前常用融雪剂对混凝土腐蚀破坏的规律及掺合料提高混凝土抗融雪剂腐蚀的机理,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研发了一种环保型融雪剂。选定氯化钙、氯化镁、乙酸钾、钨酸钠、磷酸二氢钾、葡萄糖酸钠、硫酸锌7种融雪率较高的成分作为主要原材料,以融冰速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了环保型融雪剂A的组配为:m(CaCl2):m(MgCl2)):m(CH3COOK):m(KH2PO4)=1:2.5:2.5:1;通过检测环保型融雪剂A的其他性能指标并进行组配优化,最终确定出环保型融雪剂B的组配为:m(CaCl2):m(KHCO3):m(CH3COOK):m(KH2PO4)=1:2.5:2.5:1对比研究了目前常用融雪剂及环保型融雪剂对混凝土的盐冻破坏。结果表明:目前融雪剂对混凝土均有腐蚀破坏作用,其腐蚀破坏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氯化钠>环保型融雪剂A>环保型融雪剂B>乙酸钠。确定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双掺”时掺合料的最佳掺量与掺配比例。通过检测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最终确定出“双掺”时掺合料掺量为40%,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1:3时混凝土的性能最佳。通过微观手段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抗蚀性的机理,掺合料的加入促进了水泥的二次水化,水化产物分布更为均匀致密,这是高性能混凝土有更高抗盐冻能力的原因。通过盐冻试验研究了环保型融雪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腐蚀破坏规律。桥梁混凝土使用“双向防治”的措施(即使用环保型融雪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盐冻介质为氯化钠溶液)的抗盐冻能力提高了8.4倍,抗融雪剂侵蚀能力显着提高。
二、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喷射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的影响 |
1.2.2 工作性能 |
1.2.3 力学性能 |
1.2.4 耐久性能 |
1.2.5 组成设计方法 |
1.3 喷射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2.3 试验方法 |
2.3 NaAlO_2和Al_2(SO_4)_3对水泥水化及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
2.3.1 水化特征 |
2.3.2 水化产物 |
2.3.3 硬化浆体微结构及形貌特征 |
2.4 NaAlO_2和Al_2(SO_4)_3对硬化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 |
2.4.1 强度 |
2.4.2 化学结合水 |
2.4.3 矿物组成及含量 |
2.4.4 孔结构特征 |
2.5 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及强度发展的影响 |
2.6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气泡结构特征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 |
3.2.2 试件制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3.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4 速凝剂掺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试验设计 |
3.5.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5.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5.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6.1 试验设计 |
3.6.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6.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6.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7 聚乙烯醇纤维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8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和可喷性能的影响 |
3.8.1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的影响 |
3.8.2 流变参数对可喷性能的影响 |
3.9 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调控方法 |
3.9.1 回弹率控制方法 |
3.9.2 一次喷射厚度提升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4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4.2.2 试验方法 |
4.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劈裂抗拉强度 |
4.4 速凝剂掺量及成型工艺对强度的影响 |
4.4.1 抗压强度 |
4.4.2 劈裂抗拉强度 |
4.4.3 速凝剂反应对强度的作用 |
4.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强度的影响 |
4.5.1 抗压强度 |
4.5.2 劈裂抗拉强度 |
4.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 |
4.6.1 抗压强度 |
4.6.2 劈裂抗拉强度 |
4.7 聚乙烯醇纤维对强度的影响 |
4.8 可喷性能对强度的影响 |
4.9 高强喷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
4.10 高强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10.1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4.10.2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4.11 喷射混凝土强度提升方法 |
4.11.1 早期强度 |
4.11.2 后期强度 |
4.12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5.2.2 试验方法 |
5.3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 |
5.3.1 电通量 |
5.3.2 水渗透性能 |
5.4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 |
5.4.1 质量损失率 |
5.4.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4.3 抗压强度 |
5.4.4 劈裂抗拉强度 |
5.4.5 气泡特征参数 |
5.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碳化性能 |
5.5.1 碳化深度 |
5.5.2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组成设计原则 |
6.3 强度影响系数研究 |
6.3.1 密实度影响系数 |
6.3.2 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 |
6.4 组成设计 |
6.4.1 混凝土配制强度 |
6.4.2 水胶比 |
6.4.3 浆体体积含量 |
6.4.4 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用水量 |
6.4.5 砂率 |
6.4.6 粗细骨料用量 |
6.4.7 速凝剂用量 |
6.4.8 组成设计流程图 |
6.5 组成设计方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掺偏高岭土的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2.1.1 水泥 |
2.1.2 骨料 |
2.1.3 矿物掺合料 |
2.1.4 玄武岩纤维 |
2.1.5 高效减水剂 |
2.1.6 试验用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胶砂流动度测试 |
2.2.2 HPC制备工艺 |
2.2.3 力学性能测试 |
2.2.4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测试 |
2.2.5 微观测试分析 |
2.3 小结 |
3 偏高岭土HPC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偏高岭土优选 |
3.2 偏高岭土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研究 |
3.2.1 偏高岭土水泥胶砂试验配合比 |
3.2.2 偏高岭土活性指数 |
3.2.3 不同偏高岭土掺量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偏高岭土/硅灰复配对H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1 偏高岭土HPC配合比设计 |
3.3.2 不同掺量偏高岭土对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3 不同掺量偏高岭土对HPC抗弯强度的影响 |
3.3.4 不同掺量偏高岭土对HPC抗拉强度的影响 |
3.4 微观分析 |
3.4.1 SEM试验试样制备 |
3.4.2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偏高岭土对HPC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偏高岭土对抗硫酸盐侵蚀原理分析 |
4.1.1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类型 |
4.1.2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机理 |
4.2 HPC抗硫酸盐侵蚀试验设计 |
4.2.1 试验配合比 |
4.2.2 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案 |
4.3 偏高岭土抗硫酸盐侵蚀环境试验结果分析 |
4.3.1 HPC硫酸盐侵蚀后质量变化 |
4.3.2 强度损失率 |
4.4 HPC抗氯离子侵蚀电通量试验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过程 |
4.4.3 HPC氯离子电通量试验结果分析 |
4.5 偏高岭土对HPC氯离子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
4.6 HPC抗氯离子微观分析 |
4.6.1 XRD样品制备 |
4.6.2 XRD结果及分析 |
4.7 小结 |
5 偏高岭土HPC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体系与应用前景 |
5.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5.1.1 水泥 |
5.1.2 骨料 |
5.1.3 矿物掺合料 |
5.1.4 纤维 |
5.1.5 减水剂 |
5.1.6 拌合用水 |
5.2 施工工艺控制 |
5.2.1 搅拌工艺 |
5.2.2 养护条件 |
5.3 成品质量控制 |
5.3.1 外观质量控制 |
5.3.2 性能指标检查 |
5.4 偏高岭土应用前景 |
5.4.1 偏高岭土工程应用实例 |
5.4.2 偏高岭土应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侵蚀研究 |
1.3.2 氯盐环境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评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电工程桩基础高性能混凝土设计 |
2.1 引言 |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2.2.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2.2.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
2.2.3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
2.3 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性能试验 |
2.3.1 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
2.3.2 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3.3 高性能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
2.3.4 材料经济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电工程桩基础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输电工程桩基础氯离子传输理论模型 |
3.2.1 氯离子传输机制 |
3.2.2 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氯离子传输机制 |
3.3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 |
3.3.1 氯离子扩散试验 |
3.3.2 氯离子扩散试验结果分析 |
3.4 氯离子扩散规律主要参数的确定 |
3.4.1 表面氯离子浓度 |
3.4.2 氯离子扩散系数 |
3.4.3 拟合结果 |
3.4.4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电工程桩基础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模型 |
4.2.1 物理场的选择 |
4.2.2 几何模型 |
4.2.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数值模拟与人工试验对比 |
4.3.1 结果对比 |
4.3.2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沿海地区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氯离子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沿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 |
5.3 考虑钢筋直径对输电工程桩基础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5.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考虑保护层厚度对输电工程桩基础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5.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4.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 钢筋和保护层厚度对输电工程桩基础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5.6 沿海地区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的耐久性评估 |
5.6.1 临界氯离子浓度的确定 |
5.6.2 临界氯离子浓度统计分析 |
5.6.3 沿海地区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耐久性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裂缝的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氯离子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裂缝损伤 |
6.2.1 裂缝损伤成因 |
6.2.2 裂缝损伤表征系数 |
6.3 裂缝宽度工况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
6.3.1 裂缝宽度工况的选取 |
6.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 裂缝深度工况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
6.4.1 裂缝深度工况的选取 |
6.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4.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 多因素耦合输电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础耐久性评价模型 |
6.5.1 考虑裂缝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函数的确定 |
6.5.2 多因素耦合下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的耐久性评价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严寒地区桥墩C50混凝土优化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混凝土抗冻性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现状 |
1.2.3 关于混凝土收缩性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骨料 |
2.1.3 外加剂 |
2.1.4 拌合水 |
2.2 配合比设计 |
2.3 配合比确定 |
2.4 试验方案 |
2.5 试验方法 |
3 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
3.1 C50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结果 |
3.2 掺合料对C50混凝土抗冻性影响 |
3.2.1 粉煤灰与矿粉复合比例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3.2.2 掺合料复合种类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 |
3.2.3 硅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3.2.4 掺合料复合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3.3 含气量对C50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
4.1 C50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 |
4.2 掺合料对C5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2.1 粉煤灰与矿粉复合比例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2.2 掺合料复合种类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2.3 硅灰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2.4 掺合料复合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3 含气量对C5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研究 |
5.1 C50混凝土收缩试验结果 |
5.2 硅灰掺量对C50混凝土收缩性的影响 |
5.3 掺合料复合掺量对C50混凝土收缩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性能混凝土经济分析 |
6.1 优选混凝土经济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6)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铁尾矿废石作混凝土骨料的研究现状 |
2.2.2 铁尾矿微粉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2.2.3 矿物细粉掺合料及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
2.2.4 铁尾矿充填料的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 本文研究方法与试验手段 |
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1 石英岩型和石灰岩型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研究 |
3.1.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3.1.2 不同种类岩型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 |
3.1.3 不同种类岩型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3.2 低水胶比下不同种类岩型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影响 |
3.2.1 试验方法 |
3.2.2 不同岩性骨料对界面过渡区及周边的Ca/Si分析 |
3.2.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的液相离子浓度分析 |
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对强度增强的机理研究 |
3.3.1 石灰岩型和石英岩型石粉的净浆强度 |
3.3.2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微观机理研究 |
3.3.3 石英岩型铁尾矿废石表面断键重聚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
4.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配合比设计 |
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1 混凝土出机时的坍落度和扩展度 |
4.2.2 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经时损失 |
4.3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4.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
4.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
4.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3.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龄期发展预测模型 |
4.4 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水化机理研究 |
4.4.1 铁尾矿微粉和矿渣粉胶凝体系的激光粒度分析 |
4.4.2 铁尾矿微粉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
4.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XRD图谱分析 |
4.4.4 铁尾矿微粉净浆试样的背散射电镜分析 |
4.4.5 混凝土的~(29)Si和~(27)Al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研究 |
5.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
5.1.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5.1.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模型 |
5.1.3 混凝土的养护1d后自然碳化规律 |
5.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1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5.2.2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 |
5.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
5.3.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的结果分析 |
5.3.2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快速冻融后的抗压强度 |
5.3.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冻融前后的孔结构分析 |
5.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长期硫酸盐腐蚀研究 |
5.4.1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的硫酸盐干湿循环 |
5.4.2 三种腐蚀劣化因子的关系 |
5.4.3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劣化机理 |
5.4.4 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硫酸盐浸泡腐蚀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铁尾矿全尾砂低浓度充填料浆泌水性能的改善及机理 |
6.1 试验原材料、配合比及方法 |
6.1.1 试验原材料 |
6.1.2 试验配合比 |
6.1.3 试验方法 |
6.2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泌水特征 |
6.2.1 铁尾矿微粉含量对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2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率的影响 |
6.2.3 浓度和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体沉缩率的影响 |
6.2.4 泌水率和沉缩率的对应关系 |
6.3 低浓度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的强度特征 |
6.3.1 料浆浓度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2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强度的影响 |
6.3.3 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材料硬化体的微观形貌 |
6.4 高固水添加剂对铁尾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泌水的改善机理 |
6.4.1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SEM和EDS分析 |
6.4.2 高固水添加剂充填料浆的IR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厦漳跨海大桥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基本特性 |
2.1 混凝土结构主要病害 |
2.1.1 混凝土病害 |
2.1.2 钢筋锈蚀 |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 |
2.2.1 耐久性不足的主要原因 |
2.2.2 耐久性不足导致的后果 |
2.3 提高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
2.3.1 内部措施 |
2.3.2 外部措施 |
2.4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 |
第三章 原材料、试验方法与设计技术指标 |
3.1 原材料 |
3.1.1 水泥 |
3.1.2 细集料 |
3.1.3 粗集料 |
3.1.4 外加剂 |
3.1.5 粉煤灰 |
3.1.6 矿粉 |
3.1.7 拌合用水 |
3.2 试验方法 |
3.2.1 坍落度试验 |
3.2.2 抗压强度试验 |
3.2.3 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 |
3.3 设计技术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基本要求 |
4.3 设计方法 |
4.3.1 水胶比确定 |
4.3.2 胶凝材料用量 |
4.3.3 砂率确定 |
4.4 C60 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4.1 设计要求 |
4.4.2 配合比设计 |
4.4.3 配合比设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评价 |
5.1 试验与检测 |
5.2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物理性能研究 |
5.2.1 膨胀收缩性能 |
5.2.2 和易性能 |
5.3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5.3.1 抗压强度 |
5.3.2 抗压弹性模量 |
5.4 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4.1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5.4.2 抗早期开裂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6.1 工程背景 |
6.2 工法特点 |
6.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6.3.1 工艺流程 |
6.3.2 施工要点 |
6.4 现浇带界面处理 |
6.5 现浇带混凝土施工 |
6.6 质量控制 |
6.6.1 钢筋、预应力管道 |
6.6.2 混凝土主要指标 |
6.6.3 混凝土均匀性标准 |
6.6.4 密封胶质量标准 |
6.6.5 密封橡胶条 |
6.7 首件工程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钢纤维混凝土耐久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水泥 |
2.2.2 粗集料 |
2.2.3 细集料 |
2.2.4 粉煤灰 |
2.2.5 硅灰 |
2.2.6 钢纤维 |
2.2.7 减水剂 |
2.2.8 水 |
2.3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高性能混凝土基础配合比设计 |
2.3.2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基本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内容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3.1 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3 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内容 |
4.3 试验方法 |
4.4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4.4.1 碳化时间对碳化深度的作用 |
4.4.2 钢纤维掺量对碳化深度的影响 |
4.5 碳化模型的建立 |
4.6 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的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内容 |
5.3 试验方法 |
5.3.1 渗透高度法 |
5.3.2 快速氯离子迁移法(RCM法) |
5.4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5.4.1 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渗水高度的影响 |
5.4.2 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5.4.3 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的微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验目的 |
6.2.2 试验内容 |
6.3 试验方法 |
6.4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6.4.1 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损失的的影响 |
6.4.2 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的的影响 |
6.4.3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 |
6.4.4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的校验 |
6.4.5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特大断面隧道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温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及施工温控相关理论 |
1.2.1 混凝土相关定义介绍 |
1.2.2 混凝土有害离子侵蚀原理 |
1.2.3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1.2.4 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的计算 |
1.2.5 水管冷却法降温原理 |
1.2.6 缓凝型外加剂对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的降温原理 |
1.2.7 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温控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概述 |
1.4.1 工程背景 |
1.4.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3 研究方案 |
1.4.4 研究内容 |
1.5 配合比设计的思路 |
1.5.1 配合比设计要求 |
1.5.2 配合比设计背景 |
1.5.3 配合比设计原则 |
1.5.4 配合比设计的技术途径[2,60-62] |
1.5.5 原材料特性优选技术要求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原材料及实验方案 |
2.1 实验方法 |
2.1.1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标准 |
2.1.2 混凝土原材料及性能测试方法 |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仪器设备 |
2.3 配合比设计用原材料 |
2.4 正交设计 |
2.4.1 正交表的确定 |
2.4.2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合比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正交试验结果 |
3.1.1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结果 |
3.1.2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各因素的极差分析 |
3.2.2 胶凝材料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2.3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2.4 矿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 优选配合比的性能试验 |
3.3.1 拌和物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3.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3.3 耐久性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 |
4.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原则 |
4.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概述 |
4.1.2 规范要求 |
4.1.3 测温设备简介 |
4.2 冷却水管的基本要求及测温线的布置 |
4.2.1 冷却水管的要求 |
4.2.2 测温点的布置 |
4.3 施工温度控制研究方案及绝热温升最高温度计算 |
4.3.1 施工温度控制研究方案 |
4.3.2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
4.4 混凝土表面保温方法选择 |
4.5 温控方案的实施 |
4.5.1冷却水管排列方式对绝热温升的影响 |
4.5.2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对水化绝热温升的影响 |
4.5.3 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水化绝热温升的影响 |
4.5.4 通水方式对混凝土水化绝热温升的影响 |
4.6 施工温控技术测温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融雪剂对桥梁混凝土腐蚀的双向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融雪剂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危害 |
1.2.1 常用融雪剂简介 |
1.2.2 融雪剂的融雪原理 |
1.2.3 融雪剂的危害 |
1.3 国内外桥梁养护中融雪剂的危害防治措施 |
1.3.1 研发环保型融雪剂 |
1.3.2 桥梁工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环保型融雪剂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
2.1 环保型融雪剂的研发 |
2.1.1 正交试验设计 |
2.1.2 原材料的理化性质 |
2.1.3 环保型融雪剂试验组配方案确定 |
2.2 环保型融雪剂的性能检验 |
2.2.1 环保型融雪剂的物化性质 |
2.2.2 环保型融雪剂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
2.3 环保型融雪剂的组配优化研究 |
2.3.1 环保型融雪剂的组配优化 |
2.3.2 优化环保型融雪剂的性能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3 融雪剂对混凝土的长期腐蚀性研究 |
3.1 盐冻试验方案 |
3.2 盐冻试验研究 |
3.2.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
3.2.2 盐冻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桥梁工程抗融雪剂腐蚀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
4.1 研究方案 |
4.2 原材料性能检测 |
4.2.1 胶凝材料 |
4.2.2 集料 |
4.2.3 外加剂 |
4.3 抗融雪剂腐蚀的高性能混凝土双掺组分掺量确定 |
4.4 抗融雪剂腐蚀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
4.4.1 配合比设计指导原则 |
4.4.2 设计指导规范 |
4.5 抗融雪剂腐蚀的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
4.5.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研究 |
4.5.2 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
4.5.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
4.6 微观机理分析 |
4.6.1 双掺对混凝土水化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 |
4.6.2 双掺对混凝土水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融雪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腐蚀破坏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融雪剂对混凝土的腐蚀破坏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四、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 张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掺偏高岭土的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 崔天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沿海地区输电工程桩基础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周雁峰.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5]严寒地区桥墩C50混凝土优化配制[D]. 王晨.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石英岩型铁尾矿微粉及废石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D]. 吴瑞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厦漳跨海大桥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 陈富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 孟令其.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9]特大断面隧道高性能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温控技术[D]. 张超明.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融雪剂对桥梁混凝土腐蚀的双向防治技术研究[D]. 贾坚. 山东交通学院,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