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

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崔颖,毕光宇,王宁宁,刘昌华[1](2022)在《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与心血管昼夜节律异常关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代谢紊乱,可导致心血管风险和病死率升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昼夜节律,多发生于夜间和清晨。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是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重要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血压变异性升高与心血管风险和病死率升高有关。血循环中磷酸盐水平存在节律性波动,血磷水平升高与心率变异性降低和血压变异性增高有关。慢性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可能通过介导血管钙化和左心室肥厚对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产生影响。本文就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与血压、心率昼夜节律异常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时彬,卢运,魏晶晶[2](2022)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EH)合并心力衰竭(FH)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44例随机均分为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治疗)和联合组(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心率变异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较贝那普利组改善更为显着(P<0.05)。影响两药联合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年龄、NYHA分级、冠心病、瓣膜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肺部啰音、心律失常、脑钠肽治疗、肺动脉高压。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着,有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心率变异性,预后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韩海莉,刘东升[3](2021)在《养心定悸胶囊对围绝经期女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对围绝经期女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沧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定悸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记录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HRV[正常窦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所有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心率震荡[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3%与80.77%,P<0.05)。治疗后,两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TO较治疗前下降,SDNN、SDANN、rMSSD及TS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TO、TS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对围绝经期女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治疗有效,能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改善HRV及心率震荡值,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杨亚丽,王治平,孟昊[4](2021)在《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是一种用于评估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对心脏影响的非侵入式手段[1],主要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动态平衡状态,是整个自主神经系统复杂性和适应性的敏感指标[2-4]。心率变异性是一种用于量化心率波动的无创性心理监测指标之一,能够实现对人体的实时、连续和长期

王雪宁[5](2020)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较为广泛、危害极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也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同样高血压也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在其病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价中,能够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降压方案,在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值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分析探讨该类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06月01日至2019年01月31日就诊于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患者169例,平均年龄为63.63±11.51岁,其中选取40名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患者,余129名均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2.纳入标准:初诊高血压: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前提下,非同日于诊室测得3次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mmHg(1mmHg=0.1333kPa);已诊高血压: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若既往明确诊断高血压病,即使血压水平为<140/90mmHg,也同样诊断为高血压,以上被纳入的高血压患者均至少近5日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经详尽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通过相关检验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等发现缺血证据或明确的冠状动脉狭窄,最终由临床专业医师确诊,纳入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排除标准:诊室血压中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的高血压患者;有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史或经肾功能、肾脏彩超、肾上腺CT或肾动脉造影等检验检查高度怀疑某些继发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基础心律为非窦性心律,如患有房扑、房颤等;既往合并有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病史;既往曾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心脏支架植入术等心脏相关手术治疗;既往有甲状腺或垂体等影响心率的疾病病史;既往有明确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恶性实体肿瘤病史;妊娠期女性或既往患有妊娠期高血压;长期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以及近期夜间睡眠质量差、失眠等;近3天有明显发热(体温≥37.3℃)及重症感染;近1周使用洋地黄类制剂、B族维生素等可能影响HRV的药物;近1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性突发事件。4.诊断标准:上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1];冠心病的诊断及分类标准符合《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5.分组:根据上述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HD组,其中正常血压组记为A组(共40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记为B组(共67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HD组记为C组(共62人)。6.观察内容:入组患者均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心电血压二合一记录器),收集白天(07:0022:00)平均血压、夜间(22:00次日07:00)平均血压、全天24小时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数据,观察24小时血压的形态,同时收集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值。结果1.各样本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C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mDBP)、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our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DBP)水平均高于A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压水平仅dmDBP、nmSBP、nmDBP、24hmDBP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SBP、24hmSBP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C组患者的三种血压形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反杓型血压比例明显增高,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C组患者的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测量值均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上述指标测量值最低,与B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可以无创且有效地监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HD患者的昼夜血压波动情况以及心率变异性。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HD患者的夜间血压明显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反杓型血压形态比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更加明显。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为主要特征,但当合并CHD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更加显着。

冀晓冲[6](2018)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HRV时域、频域、散点图特点,总结心衰患者心电活动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心功能分级自主神经变化规律,为心衰患者病情判断及对症治疗等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条件的心力衰竭患者62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心衰组分为心功能Ⅰ~Ⅱ级组28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14例。并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构成、性别比例上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包括心率、传导阻滞及各种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早搏、成对早搏、心动过速等)和ST-T改变的发生次数;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HRV 三角指数等);频域指标(HF、LF、LF/HF);Lorenz散点图特点(形态、长度、离散度等)。运用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2~24h,采集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并应用SPSS17.0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特点。结果:1.心衰患者病因分析 高血压病40.3%,冠心病35.5%,慢性肾脏病29%,扩张性心肌病22.9%,瓣膜性心肌病19.4%。2.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 心衰组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的各型心律失常(房早、房速、传导阻滞、室早、室速)及ST-T改变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HRV线性指标比较 心衰组SDNN、SDANN、RMSSD、PNN50、HRV三角指数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HF、LF、LF/HF数值下降(P<0.05)。4.清醒与睡眠状态线性指标比较 对照组睡眠状态的RMSSD,PNN50,HF较清醒状态显着升高(P<0.05),LF升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心衰组睡眠状态的RMSSD,PNN50,HF,LF与清醒状态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Lorenz散点图特点比较 对照组散点图以彗星状为主,心衰组散点图以鱼雷状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散点图的长度和离散度均降低(P<0.05);散点图的长度与SDNN、HRV三角指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散点图离散度与RMSSD、PNN50、HF呈显着正相关(P<0.01)。6.心功能Ⅰ~Ⅱ、Ⅲ、ⅣV级组组间比较 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SDNN、SDANN、PNN50、HF、LF、散点图长度有显着差异(P<0.05);不能认为RMSSD、LF/HF、散点图离散度在心功能Ⅰ~Ⅱ、Ⅲ、Ⅳ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心力衰竭患者的SDNN、RMSSD、PNN50、HF等指标明显降低,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减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3.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昼夜节律性紊乱,夜间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减低。4.心力衰竭患者散点图多呈鱼雷状,定量分析发现散点图指标与部分时域、频域指标呈正相关性。5.心率变异性SDNN、PNN50、HF、散点图长度等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心功能越差,心率变异性越低。6.时域指标、频域指标结合散点图分析可综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程度。

张莹,王培安,刘兆琴,戚尧,李春梅,王雷,肖俊英,宫海滨[7](2021)在《徐州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徐州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特征。方法 2018年10月至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纳入徐州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697例(男性451例,女性24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获取血压变异系数(CV)、晨峰血压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等数据。结果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大于及夜间(P<0.05)。与非晨峰高血压组比较,晨峰高血压组的白天心率[(81.7±9.0)次/min比(80.1±7.7)次/min]更快;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12.1%(10.7%~13.6%)比10.7%(9.3%~12.27%)]、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19.5%(16.2%~21.5%)比17.2%(14.9%~20.4%)]、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10.5%(8.7%~12.8%)比8.2%(6.3%~10.8%)]、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16.1%(12.9%~20.1%)比14.4%(11.2%~18.2%)]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昼夜节律呈勺型者最多(349例,50.1%),其次为非勺型(292例,41.9%),反勺型(34例,4.9%)和超勺型(22例,3.2%)较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0.186、-0.178)和肥胖(B=0.532、0.736;均P<0.05)是24hSBPCV和白天SBPCV的影响因素;年龄(B=0.314、0.451;P<0.05)是夜间SBPCV和夜间DBPCV的影响因素;性别(B=-0.786、-0.945)、年龄(B=-0.697、-0.534)及肥胖(B=1.213、1.729;均P<0.05)是24hDBPCV和白天DBPCV的影响因素。结论晨峰高血压者的白天心率更快。青少年高血压的昼夜节律以勺型、非勺型为主。年龄、性别、肥胖为青少年血压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

包一星,陆叶[8](2021)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变化及其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0),检测两组患者的HRV和心功能,并分析HRV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 within24 h,SDNN)、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平均标准差(mean 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 per 5 min segment within 24 h,SDANN)、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R-R interval per5 min segment within 24 h,A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 standard deviation,rMSSD)及相邻正常心动周期≥50 ms的R-R间期差值构成比(composition ratio of R-R interval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cardiac cycles≥50 ms,PNN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睡眠状态时SDNN、SDANN、ASDNN、r MSSD及PNN50均高于清醒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状态和清醒状态时的SDNN、SDANN、ASDNN、r MSSD及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和晚期心室充盈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A峰)的比值(E/A)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ANN、ASDNN、rMSSD与LVEF、E/A呈正相关,与LVEDD、LAD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HRV呈低表达,且与心功能具有相关性。

肖吓妹,陈红,陈军霞[9](2021)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慢性心衰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氟伐他汀给药,对照组患者氟伐他汀用药剂量为40mg/d,研究组为80mg/d,连续干预4周后进行患者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情况的评估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SDNN、SDANN、RMSSD等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开展高剂量氟伐他汀辅助给药,与低剂量用药相比,有利于改善机体心率变异性及昼夜节律,提升疗效。

蔡清香,吴财能,张志权,黎玉辉,张广防[10](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50~65岁,BMI 18~27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5例。T组麻醉诱导前,以2/15 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两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30 min后,再以2/100 Hz疏密波刺激持续至手术结束。N组操作同T组,但不开启电源。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身高、体重、ASA分级,手术腰椎节段数,电流刺激的强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术前(T0),术后第1天(T1)及第2天(T2)的心率变异度参数[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均方根(RMSSD)、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频域功率24 h,最小频域功率,最大频域功率;记录术后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脏不良反应,术后2 d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所需的丙泊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瑞芬太尼的用量较N组要少,且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VAS评分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指标的比较,组内比较:术后第1天,两组SDNN、SDANN、rMSSD、频域功率24 h、最大频域功率、最小频域功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T组频域功率24 h、SDANN、rMSSD较术前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T组SDNN、pNN50、最大频域功率、最小频域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SDNN、SDANN、rMSSD、pNN50、最大频域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胸闷发生率,N组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术后自主神经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提高患者术后的心率变异性,有一定的心肌保护功能,为围术期安全提供保障。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与心血管昼夜节律异常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清磷酸盐水平的昼夜节律
2 高磷血症与HRV
3 高磷血症与BPV
4 高磷血症影响血压及HRV的可能机制
5 结 论

(2)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心功能指标的测定
    1.4 血压昼夜节律的测定
    1.5 心率变异性的测定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比较
    2.3 两组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2.4 联合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2.5 联合治疗效果的多变量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3)养心定悸胶囊对围绝经期女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采集
        1.2.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测定
        1.3.2 HRV的测定
        1.3.3 HRT测定
        1.3.4 不良反应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24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HRV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HRT指标比较
    2.6 不良反应
3 讨 论

(4)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及常用指标
    1.1 HRV的时域分析法及临床意义
    1.2 HRV的频域分析法及临床意义
    1.3 HRV的非线性域分析法及临床意义
2 HRV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2.1 冠心病
    2.2 心力衰竭
    2.3 原发性高血压
    2.4 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
3 心率变异性在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语

(5)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对照组
    2 观察指标
        2.1 临床资料
        2.2 动态心电图观察指标
        2.3 心率变异性观察指标
    3 方法
        3.1 仪器
        3.2 方法
        3.3 指标统计
结果
    1 一般情况比较
        1.1 性别和年龄构成
        1.2 病因构成
    2 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
    3 HRV时域指标分析
    4 HRV频域指标分析
    5 清醒与睡眠状态线性指标对比分析
    6 LORENZ散点图分析
    7 LORENZ散点图与线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8 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组间比较
讨论
    1 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1.1 心力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2 心力衰竭的病因分析
        1.3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及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1.4 心力衰竭的诊断
    2 心率变异性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
    3 心力衰竭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4 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
        4.1 时域指标分析
        4.2 频域指标分析
        4.3 HRV线性指标对自主神经调节昼夜节律的评价意义
        4.4 散点图指标分析
        4.5 HRV指标对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评价意义
    5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徐州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血压监测
        1.2.2 数据分析和参数
        1.2.3 分组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徐州市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
    2.2徐州市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系数水平
    2.3 徐州市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系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4 入组患者晨峰高血压组与非晨峰高血压组的比较
    2.5 入组患者勺型与非勺型血压昼夜节律类型的比较
3 讨论

(9)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昼及夜间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比较
3 讨论

(10)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穴位刺激方案
    1.3 麻醉诱导与维持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
    2.2 两组患者HRV时域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HRV频域指标的比较
    2.4 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与心血管昼夜节律异常关系研究进展[J]. 崔颖,毕光宇,王宁宁,刘昌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
  • [2]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时彬,卢运,魏晶晶.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2(01)
  • [3]养心定悸胶囊对围绝经期女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J]. 韩海莉,刘东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21)
  • [4]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J]. 杨亚丽,王治平,孟昊.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1(05)
  • [5]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D]. 王雪宁.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6]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分析[D]. 冀晓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徐州市12~17岁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J]. 张莹,王培安,刘兆琴,戚尧,李春梅,王雷,肖俊英,宫海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10)
  • [8]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变化及其关系[J]. 包一星,陆叶.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1(05)
  • [9]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分析[J]. 肖吓妹,陈红,陈军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26)
  • [10]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蔡清香,吴财能,张志权,黎玉辉,张广防. 广东医学, 2021

标签:;  ;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