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江新凤[1](2021)在《江西特异茶树资源评价、鉴定及“黄金菊”新梢黄化的多组学分析》文中认为江西省茶树资源分布于茶叶主产县,数量众多、资源丰富,但其收集、评价以及利用方面相对滞后。“黄金菊”是江西特有的光敏感型黄化茶树资源,其制茶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栽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然而,目前针对茶树黄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金芽”、“中黄1号”、“白鸡冠”、“御金香”等茶树品种上,对“黄金菊”茶树黄化机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该文以收集、评价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为基础,以新梢黄化的“黄金菊”为试验材料,从表型性状、生理生化、超微结构、转录组和非靶标代谢组揭示茶树新梢黄化原因。该研究可为登记、推广“黄金菊”茶树品种,提高江西茶区茶叶特点、产量、品质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江西省四大茶叶产区的12个县1320份茶树资源,同时收集了260余份,通过记录、分类、鉴定和评价,明确了江西省茶树资源分布特点。对其中41份茶树资源进行表型性状、生化成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筛选获得10余份特异茶树资源,其中高水浸出物(≥45%)的茶树资源为修水2号(xiushui2 XS2)、浮梁槠叶齐(PZY3)、浮梁1号(FL1)、崇义阳岭1号(CY1)、崇义乐洞1号(CY2);低茶多酚(≤15%)的品种为崇义河口1号(CY3)、崇义唐江山1号(CY4);高EGCG(≥12%)的品种为上饶大面白(YS1)、铅山桐木关1号(YS2)、铅山西坑1号(YS3)、铅山菜茶(YS4);黄化品种为黄金菊(PZY1)。2.分析了特异性茶树资源“黄金菊”的植物学特性、适应性、适制性。结果表明该茶树抗性强(抗旱、寒、虫害等),适应性好(茶苗移栽成活率≥90%),适制绿茶、红茶,适宜在江西茶区推广。“黄金菊”具有高度光敏感性,遮荫30天后,叶色转绿,SPAD显着上升,色素含量显着增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黄金菊”黄化叶片的叶绿体发育异常,细胞呈现囊状空泡。遮荫后,叶面积增大、叶质变厚、鲜叶生物量急剧上升;氨基酸(主要是甘氨酸、瓜氨酸、蛋氨酸)、水浸出物含量上升;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下降;反-3,7-芳樟醇氧化物I、1-己醇、顺-己酸-3-己烯酯、壬醛、氧化芳樟醇II(呋喃型)、1-戊醇、2,6,6-三甲基环己烷酮、1-辛醇、β-芳樟醇、6-甲基-5-庚烯-2-酮、氧化芳樟醇I(呋喃型)、萘、异叉丙酮、3-己烯-1-醇、二甲基戊酸甲酯等香气成分下降明显。由此表明自然光照条件下“黄金菊”叶绿素合成可能受阻,碳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合成不同的代谢物质,从而形成了黄色新梢。3.利用遮荫处理和品种对比(以“宁州2号”为对照)分析“黄金菊”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发现自然光照“黄金菊”(NS)叶片的光合速率(2.20μmol·m-2·s-1)和光合参数Fv/Fm值(0.63)显着低于遮荫处理(S)和“宁州2号”(CK),而光补偿点(303.00μmol·m-2·s-1)极显着高于S和CK实验组。由此推测自身基因和环境因素很可能导致茶树“黄金菊”的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出现“黄化现象”。4.比较自然光照(NS,新梢黄化)和遮荫处理(S,叶片变绿)“黄金菊”的转录组,S比较于NS,共获得50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98个,下调基因309个。上调幅度最大(9.4倍)的基因是WRKY30,下调幅度最大(111倍)的是细胞色素P450(CYP);绝对变化量最大的是光捕获叶绿素蛋白复合物Ⅱ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家族(LHCB),其次是光诱导蛋白家族(LIP)。途径富集分析发现2条可能导致茶树黄化的途径,其中一条为“光合作用-天线蛋白(ath00196)”,在ath00196途径中,光捕获复合物Ⅰ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LHCA2和LHCA4以及光捕获复合Ⅱ叶绿素蛋白基因LHCB1、LHCB2和LHCB6的表达在遮荫条件下均显着高于自然光照。另一条为“内质网蛋白加工(ath04141)”,参与的基因数有33个,其中HSP17.6Ⅱ、HSP40、HSP70、HSP90、PDI、NEF、Bi P、GRP94基因显着下调表达,而Derlin、SAR1、BAP31基因则发生上调表达。此外,MYB、b HLH、NAC、WRKY、ERFs、b ZIP等转录因子的上调或下调也可能是导致茶树黄化的原因之一。5.比较自然光照(NS)和遮荫处理(S)“黄金菊”的非靶向代谢组,将两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质映射到KEGG代谢途径,发现具有显着差异的途径为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map00941),具体途径为香豆酰在查尔酮合酶作用下生成查尔酮,继而形成黄烷酮物质,随后在花色素合成酶,二羟黄酮醇-4-还原酶的催化下形成无色花青素。联合代谢组与转录组分析时发现,转录组中部分差异显着基因CYP、HSP60、HSP70、HSP90、NEF、HSP 17.6Ⅱ、Derlin、HSP17.4、HSP21等与该途径相关度极高。由此可推测这些代谢物通过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物质积累,是“黄金菊”黄化的原因之一。
江景[2](2021)在《茶树低温胁迫的高光谱响应与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温胁迫严重影响着茶叶的安全生产,但是目前在茶树低温胁迫快速、无损检测方面鲜有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茶树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处理,测定低温处理前后茶树叶片生理指标及其对应的高光谱反射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茶树低温胁迫敏感生理指标,构建茶树低温胁迫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低温胁迫等级;通过构建光谱指数以及与常见指数的比较分析,利用相关系数法,筛选出与茶树低温胁迫敏感生理指标显着相关的光谱指数,构建高光谱估算模型并比较分析筛选最优估算模型与各低温敏感生理指标最佳光谱指数;最后,分析茶树低温胁迫敏感生理指标的最佳光谱指数与已构建的茶树低温胁迫指数,利用多元统计回归的方法,构建茶树低温胁迫高光谱定量估算模型。该结果可为茶树低温胁迫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水分含量(EWT)、光合速率(Pn)受低温胁迫影响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胁迫温度越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越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茶树叶片Pn值也随之降低;不同低温处理Gs(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Tr(蒸腾速率)一致,表现为随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而Ci(胞间CO2)随温度降低而升高。(2)通过对低温处理前后的茶树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互不相关且含有原变量80.811%贡献率的主成分,并构建了茶树低温胁迫指数LTSI(LTSI=0.31SPAD+0.282EWT+0.376Pn-0.312Gs-0.312Tr),筛选出茶树低温胁迫敏感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水分含量、净光合速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茶树叶片低温胁迫程度分为3类。(3)对比不同处理茶树叶片光谱信息,不同低温下500~600 nm以及735~1 350nm波段范围内原始光谱反射率差异显着。在700 nm波段附近,低温处理下的一阶微分值差异明显,与CK处理相比,4℃-1d一阶微分值上升0.0001,0℃-1d一阶微分值下降0.001,-4℃-1d一阶微分值下降0.002。不同低温处理下蓝边振幅与面积差异显着,4℃-1d、0℃-1d、-4℃-1d处理下,与CK相比蓝边振幅变幅分别为:20.4%、24.4%、65.3%;蓝边面积变幅分别为:0、19.9%、62.3%。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三边参数对区分不同低温茶树均有效,其中原始光谱及蓝边参数在区分茶树不同低温胁迫存在较大的潜力。(4)通过新构建光谱指数以及与常见指数的比较分析,利用相关系数法,筛选出与茶树低温胁迫敏感生理指标显着相关的光谱指数,构建高光谱估算模型并比较分析筛选最优估算模型与各低温敏感生理指标最佳光谱指数。结果如下:利用DVI(759,762)建立的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Chl估算模型为最优估算模型,模型为:Chl=0.0137e292.47 DVI(759,762)+0.699;利用RVI(1 298,1 325)建立的茶树叶片水分含量EWT估算模型为最优估算模型,模型为:EWT=0.233 RVI(1 298,1 325)-0.228;利用SR705*Par*Gs建立的茶树叶片光合速率Pn估算模型为最优估算模型,模型为:Pn=1.5673ln(SR705*Par*Gs)-3.1496。基于最优估算模型筛选,获得了DVI(759,762)、RVI(1 298,1 325)、SR705分别为叶绿素、EWT以及Pn的最佳光谱指数。(5)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以叶绿素含量、叶片水分含量、光合速率的最佳光谱指数为变量,构建了茶树低温胁迫定量估算模型,模型为LTSI=-75.923+3.918 DVI(759,762)+369 RVI(1 298,1 325)+67.329 SR705(R2=0.614)。经验证检验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167,RMSE=0.346)。
王瑞[3](2021)在《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红壤区,氮素是限制油茶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氮素形态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是植物吸收利用最多的两种氮素形态。本文以油茶主推品种‘湘林1号’‘湘林27号’‘湘林210号’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用分析纯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NaNO3)为氮肥进行施肥,设置了不同氮素水平(0 mmol·L-1、8mmol·L-1、16mmol·L-1)和不同氮素形态(NO3-:NH4+=0:0,10:0,7:3,5:5,3:7,0:10),研究了氮素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油茶苗木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特征,阐明了氮素促进苗木生长的生理机制、分子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油茶苗木科学合理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氮素水平及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有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总量为8 mmol·L-1时,可以显着促进油茶苗木的营养生长;混合氮源可以显着促进苗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的提升,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5:5时苗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大;混合氮源显着促进了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全铵处理对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采用吸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油茶苗木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特性,不同处理均表现为Vmax铵>Vmax硝,表明油茶苗木对铵态氮的吸收潜力大于硝态氮;不同处理均表现为Km硝>Km铵,表明油茶对铵态氮的亲和力大于硝态氮,说明油茶偏好铵态氮。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铵态氮与硝态氮等比配施时不同氮素形态在不同器官的利用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根、茎、叶)对NH4+-15N肥的征调能力均高于NO3--15N肥,根系对肥料的征调能力最强;施肥后不同时期,油茶苗木对NH4+-15N肥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均显着高于NO3--15N肥,NH4+-15N肥平均利用率(15.656%)为NO3--15N肥(10.361%)的1.51倍;两种形态的氮肥在根系中分配率最高,其次是叶,茎中的分配率最低。施肥后肥料氮的去向均呈现出氮肥损失量>基质残留量>苗木吸收量的规律。3.混合氮源(NO3-:NH4+=5:5)可使油茶的光合性能大幅提高,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NO3-:NH4+=5:5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为5.68%,这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有关。NO3-:NH4+=5:5时,油茶苗木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5.62 μmol·m-2·s-1)、蒸腾速率(3.17 mmol·m-2·s-1)、气孔导度(0.36 mol·m-2·s-1)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0.0 148)、叶绿素含量(1.763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14.27 mg·g-1),较高的光合有效面积(叶面积为14.32 cm2)以及具有较高的利用弱光的能力(光补偿点4.41 μmol·m-2·s-1)、抗光胁迫能力(Fv/Fm为0.665)。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可溶性糖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羧化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全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光补偿点呈显着负相关,油茶叶片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光合生理指标、光合产物积累间均有很大的相关性,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5:5时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其次为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3:7,说明混合氮源(铵硝等比)对油茶苗木的生长更有利。5.以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NO3-:NH4+=0:10,3:7,5:5,7:3,10:0,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处理的油茶苗木生长的叶片和根系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别在叶片和根系中鉴定到3 561和4 024个差异表达基因。经GO功能注释发现,叶片和根中差异基因均显着富集在生物学过程条目中的应激反应过程、分子功能条目中的催化和结合过程以及细胞组分条目中细胞连接和膜过程。KE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差异基因分别位于信号转导、糖代谢、能力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代谢通路;根中差异基因分别位于糖代谢、脂质代谢、信号转导、内分泌系统和环境适应等代谢通路。初步筛选获得了一些在不同氮素形态条件下差异表达的氮素营养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并分析了其表达模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根系中硝酸还原酶基因NR和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在NO3-:NH4+=5:5的比例下的显着上调表达可能与油茶苗木的生长优势有关。此外,适当的氮素营养比例能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氮同化和利用效率。
易晓芹[4](2019)在《模拟酸雨对茶树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酸雨在上个世纪是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的改善,酸雨问题也有所减轻但仍不容忽视。酸雨可导致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茶树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研究模拟酸雨胁迫对茶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为探究模拟酸雨对茶树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棚盆栽方法培养的湘妃翠茶树幼苗作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模拟酸雨胁迫处理。实验设置3个模拟酸雨梯度pH2.5、pH3.5、pH4.5,1个对照组CK(pH7.0),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模拟酸雨对茶树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探究模拟酸雨对茶树形态结构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模拟酸雨处理后茶树植株整体以及叶片变化、测量了株高及根长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茶树叶片表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H4.5模拟酸雨处理对茶树植株表型无明显伤害,并且对茶树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pH3.5模拟酸雨处理组茶树部分叶片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伤斑,生长受到抑制,表皮蜡质层也受到损伤,气孔密度增大,叶绿体内嗜锇颗粒增多。pH2.5模拟酸雨处理对茶树表型的影响最为严重,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叶绿体及线粒体结构破坏严重。(2)通过测定茶树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究模拟酸雨胁迫对其光合生理的影响。研究表明,pH4.5模拟酸雨处理对茶树光合生理无显着影响。而pH3.5和pH2.5模拟酸雨对茶树光合生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光合色素含量显着降低、光补偿点显着升高、光饱和点显着降低、暗呼吸速率显着升高,并且叶绿素荧光参数说明pH3.5和pH2.5模拟酸雨处理对PSⅡ产生了伤害,使茶树产生明显胁迫效应,但从实验结果来看,pH2.5模拟酸雨处理对茶树的光合生理产生的影响更为显着。由此可以说明,轻度酸雨对茶树光合生理无影响,但酸雨酸度超过一定阈值后,酸雨强度越大对茶树的光合生理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3)为进一步研究模拟酸雨对茶树逆境生理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模拟酸雨处理后茶树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Pro、MDA含量。除了茶树嫩茎部位SOD、CAT活性无显着变化以及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外,茶树各个部位SOD、POD、CAT、APX活性以及Pro含量都随酸雨浓度增加而增加,虽然茶树各个器官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上升,以减轻活性氧对茶树产生的伤害,但是pH2.5和pH3.5模拟酸雨处理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仍然在茶树各部位细胞内积累。由此可以说明,pH2.5和pH3.5模拟酸雨对茶树仍然产生了较强的胁迫作用。(4)茶树作为一种叶用经济作物,酸雨对叶片内含成分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测定了模拟酸雨处理后茶树嫩叶(1芽2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以探究模拟酸雨对茶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茶树嫩叶水浸出物无显着影响,随着模拟酸雨酸度增加茶多酚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为进一步了解模拟酸雨对茶树生育过程产生影响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将对照组和pH2.5模拟酸雨处理组成熟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出363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预测差异基因转录因子,一共筛选出29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别属于14个不同的转录因子家族,它们所属的转录因子家族中MYB、AP2-EREBP、NAC、bZIP、G2-like等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均与植物抗逆性相关。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光合作用中的碳固定、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途径显着上调(p<0.05)。ABC转运器、赖氨酸降解等代谢途径显着下调(p<0.05)。此外,卟啉与叶绿素合成途径中HemE2基因上调表达,推测是由负反馈调节引起的该基因上调表达。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PAL2基因显着下调表达,该基因与茶叶中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有关。植物信号转导途径中PR-1基因上调表达,该基因跟植物抗病性相关。由此说明茶树通过多种代谢途径抵御酸雨胁迫。
贺群[5](2019)在《外源吲哚乙酸对茶树响应镉胁迫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壤中重金属镉污染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主要功能部位是叶片,而茶树根系会吸收富集镉元素,并向地上部有一定的转运,最后富集到新梢部位。当茶园土壤镉含量过多时,茶树体的富集量也会增加,导致茶树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减少茶叶产量,降低茶叶品质,因此,开展控制茶树生长过程中镉含量水平和降低茶树体对镉元素吸收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信号分子,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分裂、伸长生长,促进侧根生长,在植物开花和结果上也有积极作用,因此,与植物逆境胁迫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证明,植物在镉胁迫下,通过添加外源IAA后,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生长量,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缓解镉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但是IAA主要应用于模式植物中,能否提高茶树对镉胁迫的抗性,缓解镉对茶树的伤害鲜见报道。本研究以国家级茶树良种湘妃翠的一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设置重金属镉为胁迫因子,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外源植物激素IAA对镉胁迫下茶树生长的影响,探究外源IAA能否减轻镉对茶树的伤害,为茶树栽培过程中有效控制镉含量提供新思路。通过设置不同的镉浓度(0、30mg·kg-1)和外源IAA浓度(0、2μM和10μM),设计双因素正交试验,对茶树处理90天,通过测定表型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转录组测序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土壤中的镉浓度为30mg·kg-1时,茶树株高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地径增加量也减少。茶树茎、老叶和新梢叶的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APX)都降低;根中的SOD和POD活性显着降低,CAT和APX活性显着增加。各组织中脯氨酸、丙二醛和镉含量均显着增加。一芽二叶鲜叶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理化成分呈显着下降,根系IAA含量和根系活力受到显着抑制,说明在此镉浓度土壤中,茶树生长受到了抑制,镉对茶树产生了明显毒害作用。通过施加2μM和10μM浓度的外源IAA,茶树的受害症状得到缓解,生长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茎、老叶和新梢叶中的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鲜叶理化成分含量增加,各组织中镉含量也显着降低,说明外源IAA可以有效减轻镉对茶树的毒害作用,而且10μM的IAA处理效果优于2μM的IAA。(2)当土壤中的镉浓度为30mg·kg-1时,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显着下降,叶绿素中叶绿素a下降的幅度比叶绿素b大,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和Fv/Fo值与对照相比呈显着性降低,Fo值显着增加,光合参数值也与对照存在较大差异。运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叶片和根系的超微结构,发现叶绿体和(或)线粒体结构发生劣变。施加外源IAA后,提高了茶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能力,叶片和根系的叶绿体和(或)线粒体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3)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镉处理组共得到598个差异基因,其中有496个是表达上调的基因,102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激素修复组共筛选出820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03个,下调基因717个。将差异基因注释到GO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分类,发现镉处理组茶树差异基因与激素修复组茶树差异基因功能分类情况存在差别,而激素修复组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出现了细胞自噬和细胞生长负调节,且都是下调。通过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镉处理组茶树差异基因在硫代谢通路上显着上调,推测参与生长素合成的基因SAUR发挥着负调节作用,胁迫应答基因CDPK显着上调,添加外源激素后,SAUR和CDPK基因均下调。
王梦斐[6](2019)在《CO2浓度升高对茶苗营养和功能成分影响及茶蚜种群动态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大气CO2浓度升高,也是现在的热点问题。目前CO2浓度比工业革命上升了 40%以上,并没有下降的趋势,预计到21世纪末期大气CO2浓度可以达到至少800 ppm。C0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底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代谢息息相关,其浓度的升高,会对植物的生长、产量及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造成影响。茶树属于多年生植物,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干旱,冻害,盐胁迫等自然灾害。而昆虫的生长发育也会因植物体内成分的改变受到间接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许多刺吸式口器昆虫对CO2浓度升高反应比较敏感,表现出积极响应。本文以“龙井长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典型的刺吸式害虫茶蚜,设置对照(407.6±3.7μl/L)和倍增(811.1±8.9μl/L)CO2浓度的培养箱,分别研究茶苗和茶蚜在CO2浓度升高下的响应机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O2浓度升高对茶苗生长及可溶性营养成分的影响本实验探究了CO2浓度升高对茶苗的生长量、叶片的光合指数和叶片可溶性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O2浓度相比,倍增CO2浓度下茶苗根的重量提高了100.90%,茎的重量提高了115.10%,叶片的重量提高了 87.83%。净光合速率(NPR)提高了 19.49%,气孔导度(SmC)下降了 5.52%,蒸腾速率(TpR)下降了 9.4%,胞间CO2浓度(ICC)上升了15.74%。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提高了 4.74%和67.0%,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下降了0.09%。10种必须氨基酸中,天冬氨酸显着降低75.04%,谷氨酸显着降低46.1%。丝氨酸显着升高31.85%,组氨酸显着升高53.69%,精氨酸显着升高70.99%。综上所述,CO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茶苗的生长,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片的营养成分。2.CO2浓度升高对茶苗主要功能成分及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实验探究了CO2浓度升高对茶苗功能成分,并开展分子试验探讨了有关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正常CO2浓度相比,倍增CO2浓度下茶氨酸的含量上升了 a2.38%,茶多酚的含量增加12.01%,咖啡碱的含量则显着降低了 2.63%,水杨酸的含量增加了 155.6%,茉莉酸的含量增加了 98.6%。qRT-PCR测定结果证实,CO2倍增显着提高了茶氨酸和茶多酚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表现在TS、PAL、CHS、SAM 分别上调了 18.6%、49.5%、61.9%和 143.0%,TCS 基因则下降了56.9%。综上所述,CO2浓度倍增通过提高茶苗功能成分相关含量和可溶性成分。3.CO2浓度升高下茶蚜种群动态及其与茶叶可溶性营养和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茶蚜的种群在短时间内也有所增加但并不显着。茶蚜种群动态与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负相关(-0.71),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负相关(-0.61),天冬氨酸呈现正相关(0.87),丝氨酸含量呈负相关(-0.96),谷氨酸含量呈正相关(0.84),组氨酸含量呈负相关(-0.78),精氨酸含量呈负相关(-0.83),游离脂肪酸含量呈现正相关(0.57),茶氨酸含量呈现负相关(-0.6),茶多酚含量呈现负相关(-0.6),咖啡碱呈现正(0.63),茉莉酸含量呈现负相关(-0.91),水杨酸含量呈负相关(-0.83)。综上所述,CO2浓度升高对茶苗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改善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在CO2浓度升高的大背景下,有助于对茶叶喷施CO2气体肥料,为提供优质茶叶的加工、茶树的合理栽培提高理论基础。
杨小青[7](2019)在《GABA、绿藻粉、竹醋液对提高茶树抗冷性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温是影响茶树种植与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防御低温伤害成为提高茶树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喷施外源抗冷物质防御低温伤害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本试验以盆栽苗及大田茶树为试材,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溶液,研究低温胁迫下,这3种外源物质对茶树抗冷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蔗糖关键编码基因SPS、SUS4、INV4和INV5表达量及抗冷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解析外源物质喷施影响茶树抗冷可能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期为茶树抗寒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在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叶片,测定其冻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发现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能显着降低茶树叶片的冻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进一步对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发现,喷施10mmol·L-1GABA、0.22mg·mL-1绿藻粉或2.5mg·mL-1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后,茶树叶片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显着提高。说明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能缓解低温胁迫对茶树质膜的伤害。2.本试验通过对低温胁迫下,喷施10mmol·L-1GABA、0.22mg·mL-1绿藻粉或2.5mg·mL-1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叶片及田间平阳特早和福鼎大白茶树叶片,对盆栽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和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发现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其叶绿素a含量分别提高了7.18%、20.65%和12.05%;叶绿素b分别提高了13.81%、28.25%和14.84%;类胡萝卜素分别提高了7.74%、14.91%和6.21%;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56.54%、42.93%和39.79%;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显着提高。3.通过对不同处理的茶树叶片进行可溶性糖、脯氨酸及蔗糖含量测定发现,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蔗糖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与清水处理相比,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72小时后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1.06%、18.34%、17.66%;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0.18%、26.78%和23.67%;蔗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5.24%、11.39%和5.97%,差异显着。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作为植物渗透调节的小分子物质,其含量增加对于提高茶树的抗冷性具有重要意义。4.通过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处理的茶树叶片中蔗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SPS、SUS4、INV4和INV5表达量呈显着上升趋势,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能进一步提高SPS、SUS4、INV4和INV5相对表达量。低温处理24-48h时,各基因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48h时,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SPS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20倍、2.26倍和2.06倍;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SUS4表达量分别提高了5.12倍、5.23倍和5.43倍;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INV4表达量分别提高了3.24倍、2.86倍和2.50倍;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INV5表达量分别提高了4.52倍、5.22倍和3.66倍,差异显着。表明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使SPS、SUS和INV等多种与蔗糖相关的酶活性或它们的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被诱导,通过调控蔗糖代谢,对低温进行响应。
王叶,张国林,阳树英,邹冬生,肖润林,朱寒阳,王浩[8](2018)在《生境对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的光合生理机制》文中指出为了探明茶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殊生境及其光合生理机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站利用3种间种乔木模式(S1:桂花树-茶树,S2:乐昌含笑-茶树,S3:桂花树-乐昌含笑-茶树)与纯茶园(CK)建成了4种典型生境,比较研究了这些特殊生境下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生境S1、S2、S3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温度(TL)、光合有效辐射通量(PAR),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均值,显着降低了茶叶茶多酚总含量.生境S1、S2、S3显着提高了叶室相对湿度(RHS)、茶叶氨基酸总含量,显着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并且S3>S1>S2>CK,其中生境S1和S3的茶叶适宜加工成高档绿茶和名优绿茶.综合各指标,生境S3是茶园优质高产的理想间种模式.
张国林[9](2018)在《茶树-乔木间种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有喜荫、好湿、喜温的生态习性。目前关于间种乔木对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的生理机理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站湘丰茶场设置了三种间种乔木模式:桂花树(Osmanthus fragrans)-茶树OT、景烈白兰树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茶树MT、桂花树-景烈白兰树树-茶树OMT,及纯茶园(CK),比较研究春茶、夏茶、秋茶各生长期的光合生态因子及光合生理功能、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茶叶产量及品质,旨在筛选出理想的茶园间种模式,为高产优质茶叶生产提供理想模型和技术体系,揭示茶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间种乔木模式下春茶、夏茶、秋茶生长期茶树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叶室相对湿度变化趋势为夏茶>春茶>秋茶,并且季节间差异显着。春茶、秋茶生长期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但夏茶生长期CK和MT模式的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夏茶生长期CK和MT模式的茶树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较明显的“M”型状态,OT和OMT模式茶树叶片气孔导度则呈“倒V”型曲线;春茶、秋茶生长期各模式及夏茶生长期OT、OMT模式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呈“U”型,但在夏茶生长期CK和MT模式变化趋势呈“W”型,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均值季节间比较则夏茶>秋茶>春茶,并且季节间、处理间均差异显着(P<0.05),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季节间比较则秋茶>春茶>夏茶,处理间比较则OMT>OT>MT>CK,且季节间、处理间差异均显着(P<0.05)。(2)OMT间种模式显着提高了夏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OTUs、Chao1、Ac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OMT模式的五种优势菌门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能够更好的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细菌门。OMT模式显着降低了Xanthomonadales的丰度,而Xanthomonadales是能够导致农作物病害的病原体。OMT模式显着提高了Rhizobiales和Rhodospirillales菌目丰度,而Rhizobiales和Rhodospirillales具有固氮作用,能显着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并且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颗粒链菌属(Granulicella)等这些有益的土壤细菌丰度显着增加,而土壤细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热酸菌属(Acidotherm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Bryobacter等有害细菌丰度减少,甚至土壤敏感细菌鞘藻属(Microcoleus)、Bacteriovorax、2-粪球菌属(Coprococcus2)等有害细菌消失。因此,OMT等间种模式显着降低了有害细菌的丰度和多度,提高了有益细菌的丰度和多度,尤其是增加了能更好利用根系分泌物的细菌门和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多度和丰度,为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构建了良好的微生物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3)不同间种模式显着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间总体趋势为OMT>OT>MT>CK,OMT模式对提高土壤酶活性效果更佳。土壤酶具有季节变化规律,春茶生长期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低,夏季达到全年最高,而多酚氧化酶则在春茶生长期达到最高,纤维素酶活性则在秋茶生长期最高。(4)不同间种模式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及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显着降低,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为OMT>OT>MT>CK,OMT间种模式极显着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具有季节变化规律,春茶生长期土壤养分各指标均为全年最低,而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在夏茶生长期达到最高,有机质、水解氮、全磷、全钾含量则在秋茶生长期最高。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脲酶仅与全磷、速效磷无显着相关。(5)不同间种乔木模式均能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茶叶产量季节间比较则为春茶>夏茶>秋茶,OMT模式的茶叶产量显着高于CK对照模式(P<0.01);芽叶数、新梢含水率季节间比较则春茶>秋茶>夏茶,且季节间差异极显着(P<0.01),OMT模式芽叶数、新梢含水率极显着高于其它三种间种模式(P<0.01);OMT模式显着提高了茶叶的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而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和酚氨比。间种乔木的夏茶与秋茶叶片酚氨比为7.03%-10.88%,其中OT和OMT模式适宜加工成高档绿茶和名优绿茶,而对照CK茶鲜叶酚氨比为15.4%,只能制成一般绿茶,可见间种乔木茶园可明显提高茶叶品质。茶叶品质及产量与茶树光合生理特性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合生理指标中各因变量影响最大的为净光合速率,其次是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全磷、速效磷均与叶绿素、咖啡碱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茶多酚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全钾、速效钾均与咖啡碱、氨基酸、新梢含水量以及茶多酚含量正相关。因此,间种乔木显着改变了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改善了光合生态环境,增加了散漫射光,延长了光合时间,“驯化”了茶树对弱光的利用率,增加了茶树的总光合能力;同时降低了直射光的辐射,降低了叶片温度,增加了叶室相对湿度,避免了夏茶的“光合午休”,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了茶园茶叶产量。另一方面,间种乔木增加了有益细菌的多度与丰度,降低了有害细菌的多度与丰度,增强了细菌对根际分泌物的吸收利用,提升了土壤的酶活性,显着增加了土壤肥力,优化了茶叶品质。
王叶[10](2018)在《不同生境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植物的间作套种,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茶园间种乔木,可以改善茶园小气候,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为了探明茶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殊生境及其光合生理机制,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站利用3种典型生境(S1、S2、和CK),比较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下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功能的变化规律,阐明不同生境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生理生态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生境茶树叶片光合生态因子差异显着(P<0.05)。生境S1、S2的茶树叶片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叶片温度显着低于生境CK,茶树叶室相对湿度则显着高于生境CK;各生境茶树叶片有效光合辐射通量、叶片温度的日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而叶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呈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2.不同生境茶树叶片光合生理功能差异显着(P<0.05)。生境S2、S1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着提高了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大体一致,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但夏茶的生境CK和S2呈不对称的“M”型双峰曲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其中夏茶生境CK和S2变化趋势呈“W”型,生境S1则呈“倒V”型曲线。3.不同季节比较则春茶的茶叶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春茶茶叶产量显着高于夏茶和秋茶,且春茶>夏茶>秋茶(P<0.05);不同季节春茶的茶叶品质最好,且春茶>秋茶>夏茶,其中茶叶氨基酸总量不同季节比较则春茶>秋茶>夏茶,茶叶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不同季节比较则夏茶>秋茶>春茶,不同季节茶叶水浸出物含量比较则秋茶>夏茶>春茶,不同季节叶绿素含量比较则秋茶>春茶>夏茶。4.生境S1和S2显着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P<0.05)。生境S1、S2的茶产量均显着高于生境CK,呈现生境CK<生境S2<生境S1的趋势。生境S1、S2显着提高了茶叶的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并且显着降低了茶多酚和酚氨比,生境S1和S2的茶叶新梢含水率均高于生境CK,茶叶的芽密度则低于生境CK,3种不同生境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中,呈生境S1>生境S2>生境CK的趋势,可见生境S1相较于生境S2和CK更有利于促进茶叶中叶绿素的合成。生境S1的茶园生态环境可显着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并且适宜加工成名优绿茶和高档绿茶。5.影响光合生理生态的主要因子有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叶室相对湿度、叶片温度。不同生境茶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叶室相对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茶树叶片光和有效辐射通量、叶片温度与咖啡碱含量、茶多酚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咖啡碱含量、茶多酚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6.生境S1和S2由于遮荫后改变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光合生理生态功能,增加了茶树的总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了茶园茶叶产量。
二、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特异茶树资源评价、鉴定及“黄金菊”新梢黄化的多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茶树资源调查、评价进展 |
1.2.1 国内、外资源调查、评价 |
1.2.2 江西茶树调查、评价 |
1.3 黄化茶树研究进展 |
1.3.1 黄化茶树分类 |
1.3.2 生理水平研究 |
1.3.3 生化水平研究 |
1.3.4 分子水平研究 |
1.4 黄化茶树转录组 |
1.5 黄化茶树代谢组联合分析 |
1.6 目的、意义、内容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江西省茶树资源调查、收集和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资源调查 |
2.2.2 多样性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分布及特征特性 |
2.3.2 资源异地保存 |
2.3.3 异地保存后部分资源特征 |
2.3.4 异地保存资源表型多样性 |
2.3.5 异地保存资源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
2.3.6 异地保存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江西省茶树资源分布特点特征 |
2.4.2 异地保存资源的表型多样性 |
2.4.3 异地保存资源的化学成分多样性 |
2.4.4 异地保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3 茶树资源“黄金菊”新梢黄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金菊”植物学特性与成茶品质 |
3.3.2 “黄金菊”遮荫条件下表型性状变化 |
3.3.3 “黄金菊”叶片光合作用 |
3.3.4 “黄金菊”叶片色素累积、内含物成分及超微结构 |
3.3.5 “黄金菊”转录组和数字化基因表达 |
3.3.6 “黄金菊”代谢组分析 |
3.3.7 “黄金菊”代谢组、转录组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3.4.1 “黄金菊”植物学特征及制茶品质 |
3.4.2 “黄金菊”叶片生理生化 |
3.4.3 “黄金菊”黄化分子机理 |
3.4.4 代谢组中类黄酮类代谢是黄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
4 全文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1.1 江西资源收集鉴定 |
4.1.2 江西茶树资源多样性分析 |
4.1.3 “黄金菊”表型、生理生化 |
4.1.4 “黄金菊”黄化分子机理研究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收集茶树资源生长情况及多样性分析 |
附录2 “黄金菊”茶树植物学性状 |
附件3 “黄金菊”遮荫处理或自然光照生长情况 |
附件4 “黄金菊”茶树生理生化变化 |
附件5 “黄金菊”转录组和数字化基因表达 |
附件6 “黄金菊”转录组、代谢组关联基因与代谢物 |
(2)茶树低温胁迫的高光谱响应与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1 低温胁迫影响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
1.1.1 低温胁迫对光合参数影响的研究 |
1.1.2 低温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
1.1.3 低温胁迫对水分含量影响的研究 |
1.2 高光谱监测研究现状 |
1.2.1 高光谱植被生理参数监测研究进展 |
1.2.2 低温胁迫的高光谱监测研究进展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室内模拟低温盆栽试验 |
2.1.2 野外试验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光谱数据测定 |
2.2.2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2.3 生理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1 生理指标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2 高光谱数据处理 |
2.4 模型建立与检验 |
2.4.1 多元线性回归 |
2.4.2 模型的检验与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树低温胁迫的生理指标响应 |
3.1.1 茶树低温胁迫的叶绿素含量响应分析 |
3.1.2 茶树低温胁迫的光合参数响应分析 |
3.1.3 茶树低温胁迫的EWT响应分析 |
3.2 茶树低温胁迫指数的构建 |
3.3 茶树低温胁迫的叶片光谱响应 |
3.3.1 不同低温处理茶树叶片原始光谱响应特征分析 |
3.3.2 不同低温处理茶树叶片一阶微分光谱响应特征分析 |
3.4 茶树低温胁迫敏感生理指标的高光谱估算与最佳光谱指数的提取 |
3.4.1 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与最佳光谱指数的提取 |
3.4.2 茶树叶片等效水厚度(EWT)的高光谱估算与最佳光谱指数的提取 |
3.4.3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高光谱估算与最佳光谱指数的提取 |
3.5 茶树低温胁迫高光谱定量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1 氮肥的形态及特性 |
1.1.2 氮素形态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 |
1.1.3 氮素形态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 |
1.2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1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
1.2.2 氮素形态对植物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
1.2.3 氮素形态对植物光合产物的影响 |
1.2.4 氮素形态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1.3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1.3.1 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1.3.2 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和同化 |
1.4 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
1.4.1 氮素利用的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子 |
1.4.2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
1.5 转录组和转录组学在植物氮素研究中的应用 |
1.6 油茶氮素利用研究进展 |
1.6.1 油茶概况 |
1.6.2 油茶氮肥施用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氮素水平及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素水平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 |
2.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营养生长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根系氮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
3.2.3 油茶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规律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3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
4.2.4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荧光特征的影响 |
4.2.5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叶片全氮含量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影响 |
4.2.6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
4.2.7 油茶叶片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综合评价 |
5.1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素对油茶苗木生产力的影响 |
5.2.2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5.2.3 氮素对油茶苗木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氮素形态调控油茶苗木生长的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茶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叶片与根系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6.2.2 参考序列拼接与注释 |
6.2.3 不同氮素形态下叶片差异表达基因 |
6.2.4 不同氮素形态下根系差异表达基因 |
6.2.5 不同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小结 |
6.3.2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综合讨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油茶苗木生长照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模拟酸雨对茶树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酸雨的产生、现状及其危害 |
1.2 植物响应酸雨胁迫研究进展 |
1.2.1 酸雨对植物表型的影响 |
1.2.2 酸雨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1.2.3 酸雨对植物抗逆生理的影响 |
1.3 茶树种植栽培情况 |
1.4 茶树响应酸雨胁迫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拟酸雨对茶树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培养与处理方法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模拟酸雨对茶树植株所造成的可见性伤害 |
2.2.2 模拟酸雨对茶树幼苗株高及根长的影响 |
2.2.3 模拟酸雨处理后茶树叶片表皮扫描电镜观察 |
2.2.4 模拟酸雨处理后茶树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特征 |
2.3 讨论 |
第3章 模拟酸雨对茶树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光合色素含量检测方法 |
3.1.4 叶绿素荧光检测方法 |
3.1.5 光响应曲线检测方法 |
3.1.6 酶活性及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检测方法 |
3.1.7 含氮量检测方法 |
3.1.8 品质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3.1.9 儿茶素、氨基酸组分检测方法 |
3.1.10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模拟酸雨对茶树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2 模拟酸雨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3 模拟酸雨对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2.4 模拟酸雨对茶树不同部位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 |
3.2.5 模拟酸雨对茶树不同部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6 模拟酸雨对茶树不同部位含氮量的影响 |
3.2.7 模拟酸雨对茶树叶片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
3.2.8 模拟酸雨对茶树叶片儿茶素、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模拟酸雨对茶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
3.3.2 模拟酸雨对茶树逆境生理的影响 |
3.3.3 模拟酸雨对茶树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章 模拟酸雨处理后茶树叶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Total RNA的提取以及样品检测 |
4.1.3 文库构建 |
4.1.4 库检上机测序 |
4.1.5 生信分析 |
4.2 测序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2.2 参考序列对比分析 |
4.2.3 可变剪切分析 |
4.2.4 新转录本预测和SNP和In Del分析 |
4.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2.6 差异表达分析 |
4.2.7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4.2.8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4.2.9 差异基因转录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全文讨论 |
5.3 本文创新点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外源吲哚乙酸对茶树响应镉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湖南省镉(Cd)污染状况 |
1.2 Cd在茶树体内的吸收、运转和积累 |
1.3 C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1 Cd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2 Cd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3.3 Cd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 |
1.3.4 Cd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
1.4 外源物质对植物响应重金属镉的影响 |
1.4.1 外源植物激素对植物响应镉的影响 |
1.4.2 生物碳对植物响应镉的影响 |
1.4.3 其他元素对植物响应镉的影响 |
1.4.4 其他物质对植物响应镉的影响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IAA对Cd胁迫下茶树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培养 |
2.1.2 仪器 |
2.1.3 试剂 |
2.1.4 株高和地径的测定 |
2.1.5 茶叶不同组织部位镉含量测定 |
2.1.6 根系活力和IAA含量测定 |
2.1.7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1.8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9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1.10 茶叶理化成分测定 |
2.1.11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株高、地径的影响 |
2.2.2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不同组织镉含量的影响 |
2.2.3 Cd处理和外源IAA对根系活力和IAA含量的影响 |
2.2.4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不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5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6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不同组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2.7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叶理化成分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IAA对Cd胁迫下茶树光合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培养 |
3.1.2 仪器 |
3.1.3 试剂 |
3.1.4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1.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3.1.6 光响应曲线测定 |
3.1.7 二氧化碳响应曲线测定 |
3.1.8 透射电镜方法 |
3.1.9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光合色素的影响 |
3.2.2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3 光合-光响应曲线 |
3.2.4 光合-CO2响应曲线 |
3.2.5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6 Cd处理和外源IAA对茶树根尖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IAA对Cd胁迫下茶树根系的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培养 |
4.1.2 转录组材料 |
4.1.3 总RNA提取与样品检测 |
4.1.4 文库构建 |
4.1.5 文库质检及测序 |
4.1.6 生物信息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2.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4.2.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4.2.4 RNA-Seq相关性分析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2.6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4.2.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全文讨论 |
5.3 主要创新点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6)CO2浓度升高对茶苗营养和功能成分影响及茶蚜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茶树种植及其害虫发生现状 |
2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其对植物的影响概述 |
2.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 |
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可溶性成分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诱导抗虫物质表达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茶树)功能成分的影响 |
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茶树害虫发生为害的影响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茶树咀嚼类害虫发生为害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茶树刺吸类害虫发生为害的影响 |
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茶树害虫天敌的影响 |
6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图 |
6.1 研究内容 |
6.2 研究目的 |
6.3 研究意义 |
6.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CO_2浓度升高对茶苗生长及其可溶性营养成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CO_2浓度设置 |
1.2 供试植株 |
1.3 茶苗基本生长量的测定 |
1.4 光合参数的测定 |
1.5 茶苗叶片可溶性成分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CO_2浓度升高对茶苗基本生长量的影响 |
2.2 CO_2浓度升高对茶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 CO_2浓度升高对茶苗可溶性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CO_2浓度升高对茶叶主要功能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CO_2浓度设置 |
1.2 供试植株 |
1.3 茶树功能成分的测定 |
1.4 总RNA的提取及质检 |
1.5 cDNA的合成 |
1.6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1.7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CO_2浓度升高对茶苗功能成分的影响 |
2.2 CO_2浓度升高对茶树功能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CO_2浓度升高对茶蚜种群动态的影响及其与茶叶可溶性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CO_2浓度设置 |
1.2 供试植株和昆虫 |
1.3 茶蚜种群动态的研究 |
1.4 茶蚜种群动态与茶叶可溶性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O_2浓度升高对茶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
2.2 对照和高CO_2浓度下茶蚜种群发生与茶叶可溶性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GABA、绿藻粉、竹醋液对提高茶树抗冷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茶树抗冷性的形态学研究 |
1.2.2 茶树抗冷性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3 茶树抗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3.1 保护基因 |
1.2.3.2 调节基因 |
1.2.3.3 其他相关基因 |
1.3 茶树抗冷农业技术措施 |
1.3.1 推广抗冷力强的优良品种 |
1.3.2 加强茶园肥培管理 |
1.3.3 茶园适时修剪和采摘 |
1.4 茶树抗冷物理防护措施 |
1.4.1 茶园行间覆盖 |
1.4.3 熏烟防冷 |
1.4.4 防霜除霜 |
1.4.5 入冬培土 |
1.5 茶树抗冷化学方法防护措施 |
1.5.1 低浓度Na HS03溶液 |
1.5.2 壳聚糖 |
1.5.3 Ca~(2+) |
1.5.4 植物"胁迫激素"-ABA |
1.5.5 竹醋液 |
1.5.6 超敏蛋白 |
1.5.7 抗菌素 |
1.6 其他作物化学防护技术 |
1.6.1 绿藻粉 |
1.6.2 GABA |
1.7 蔗糖代谢关键基因概述 |
1.8 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1 外源抗寒物质浓度初筛 |
2.1.2 抗寒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试验 |
2.1.3 田间试验 |
2.1.4 供试外源物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冻害指数测定 |
2.2.2 叶片色素含量测定 |
2.2.3 解剖结构观察 |
2.2.4 根系活力测定 |
2.2.5 相对电导率测定 |
2.2.6 SPAD值、净光合速率测定 |
2.2.7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2.8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9 MDA含量及CAT、POD、SOD活性测定 |
2.2.10 蔗糖含量测定 |
2.2.11 植物材料总RNA的提取 |
2.2.12 RNA的浓度和质量检测 |
2.2.13 模版cDNA的合成 |
2.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 本研究使用的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胁迫下茶树幼苗叶面喷施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最适浓度的筛选 |
3.1.1 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冻害指数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3.2.1 茶树根系生长及活力 |
3.2.2 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 |
3.2.3 茶树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蔗糖含量的变化 |
3.2.4 茶树叶片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3 茶树幼苗蔗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大田茶树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
3.4.1 低温对叶片结构的影响 |
3.4.2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平阳特早和福鼎大白茶树叶片结构影响.. |
3.4.3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平阳特早和福鼎大白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细胞膜的影响 |
4.2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糖含量及糖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 |
4.3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的影响 |
4.4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根系活力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生境对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的光合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相关指标测定 |
1.3.1 光合生理指标 |
1.3.2 光合生态指标 |
1.3.3 茶叶产量指标 |
1.3.4 茶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光合生态指标的日变化 |
2.1.1 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日变化 |
2.1.2 叶片温度的日变化 |
2.1.3 叶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
2.2 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对茶树叶片生态因子日均值的影响 |
2.3 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光合生理功能的日变化 |
2.3.1 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2.3.2 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
2.3.3 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2.3.4 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 |
2.4 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对茶树叶片生理因子日均值的影响 |
2.5 不同生境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5.1 茶叶产量 |
2.5.2 茶叶品质 |
3 讨论 |
3.1 不同生境对茶树叶片光合生态因子的影响 |
3.2 不同生境对茶树叶片光合生理因子的影响 |
3.3不同生境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9)茶树-乔木间种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3.1 茶园间种模式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1.1 茶园间种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
1.3.1.2 茶叶间种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1.3.1.3 茶园间种模式同时提升茶叶产量及品质 |
1.3.2 茶园间种模式对光合生态生理功能的影响 |
1.3.3 茶园间种模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间种乔木对茶树叶片光合生态指标日变化的影响 |
2.2.1.1 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日变化比较 |
2.2.1.2 茶树叶片温度的日变化比较 |
2.2.1.3 茶树叶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比较 |
2.2.2 间种乔木对茶树叶片光合生态指标日均值的影响 |
2.2.3 间种乔木对茶树叶片光合生理功能日变化及日均值的影响 |
2.2.3.1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比较 |
2.2.3.2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时间点变化的比较 |
2.2.3.3 茶树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的比较 |
2.2.3.4 茶树叶片蒸腾速率时间点变化的比较 |
2.2.3.5 茶树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的比较 |
2.2.3.6 茶树叶片气孔导度时间点变化的比较 |
2.2.3.7 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 |
2.2.3.8 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时间点变化的比较 |
2.2.4 茶树叶片光合生态与生理因子的相关性 |
2.2.5 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主成分 |
2.2.5.1 春茶生长期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主成分 |
2.2.5.2 夏茶生长期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主成分 |
2.2.5.3 秋茶生长期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主成分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样品采集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测序实验流程 |
3.1.3.2 基因组DNA抽提 |
3.1.3.3 分类学分析 |
3.1.3.4 多样性指数分析 |
3.1.3.5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分析 |
3.1.3.6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 |
3.1.3.7 Rank-Abundance曲线分析 |
3.1.3.8 不同样本间群落结构的β-多样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序列的质量控制 |
3.2.2 基于OTUS的α多样性指数分析 |
3.2.2.1 稀释曲线 |
3.2.2.2 间种乔木模式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3.2.3 Shannon-Winner曲线 |
3.2.4 Rank-Abundance曲线 |
3.2.5 基于OTUS的 β多样性指数分析 |
3.2.5.1 春茶生长期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
3.2.5.2 夏茶生长期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
3.2.5.3 秋茶生长期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
3.2.5.4 春茶生长期细菌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
3.2.5.5 夏茶生长期细菌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
3.2.5.6 秋茶生长期细菌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组成 |
3.2.6 利用Veen程序分析各模式间细菌种水平的关系 |
3.2.7 聚类分析与NMDS分析 |
3.2.8 Heatmap分析间种乔木模式测序序列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4章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样品采集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间种乔木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2 间种乔木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3 间种乔木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2.4 间种乔木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5 间种乔木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6 间种乔木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4.2.7 土壤酶对细菌门、纲、属水平的影响 |
4.2.7.1 土壤酶对各细菌门上的影响 |
4.2.7.2 土壤酶对各细菌纲上的影响 |
4.2.7.3 土壤酶对各细菌属上的影响 |
4.2.8 土壤酶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5章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样品采集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间种乔木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2.2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园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5.2.3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园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影响 |
5.2.4 间种乔木模式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5.2.5 间种乔木模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5.2.6 间种乔木模式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5.2.7 间种乔木模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5.2.8 土壤养分对细菌门、纲、属水平的影响 |
5.2.8.1 土壤养分对各细菌门上的影响 |
5.2.8.2 土壤养分因子对各细菌纲上的影响 |
5.2.8.3 土壤养分因子对各细菌属上的影响 |
5.2.9 土壤养分因子与细菌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 |
5.2.10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冗余分析 |
5.2.11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主成分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2.1 茶叶物理性状指标测定方法 |
6.1.2.2 茶叶化学性状指标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间种乔木模式茶样感官评审结果分析 |
6.2.2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
6.2.2.1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
6.2.2.2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叶芽叶数的影响 |
6.2.2.3 间种乔木模式对新梢含水率的影响 |
6.2.3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叶化学性状的影响 |
6.2.3.1 间种乔木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2.3.2 间种乔木模式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6.2.3.4 间种乔木模式对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6.2.3.5 间种乔木模式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
6.2.3.6 间种乔木模式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6.2.3.7 间种乔木模式对酚氨比的影响 |
6.2.4 茶树光合生理特性与茶叶芽性状的回归分析 |
6.2.5 茶叶品质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6.2.5.1 春茶生长期土壤养分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6.2.5.2 夏茶生长期土壤养分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6.2.5.3 秋茶生长期土壤养分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7章 间种乔木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的生理生态机理 |
7.1 OMT间种模式显着提高了茶叶产量与品质 |
7.2 茶叶产量与品质提升的光合生理生态机理 |
7.2.1 间种乔木模式提高茶叶产量的光合生理生态机理 |
7.2.2 间种乔木模式提高茶叶品质的光合生理生态机理 |
7.3 茶叶产量与品质提升的营养生理生态机理 |
7.3.1 间种乔木模式显着改良了茶园土壤细菌群落 |
7.3.2 间种乔木模式显着提高了茶园土壤酶活性 |
7.3.3 间种乔木模式显着提高了茶园土壤肥力 |
7.4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7.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7.6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 |
7.7 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 |
7.8 间种乔木影响茶叶产量及品质的生理生态因子的回归方程 |
第8章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8.1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写词 |
(10)不同生境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复合农林生态模式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复合农林生态模式的研究进展 |
1.3.3 茶园生态系统对光合生态生理功能的影响 |
1.3.4 不同生态环境对茶叶品质研究概况 |
1.3.5 不同生态环境对茶叶产量的研究概况 |
1.3.6 茶叶产量与品质和光合生理生态功能的关系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光合生态指标的测定 |
2.3.2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3 茶叶物理性状指标测定方法 |
2.3.4 茶叶品质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不同生境茶树叶片光合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 |
3.1 不同生境对茶树叶片光合生态因子日变化的规律比较 |
3.1.1 茶树叶片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日变化 |
3.1.2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日变化规律 |
3.1.3 茶树叶片温度的日变化 |
3.1.4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温度的日变化规律 |
3.1.5 不同生境茶树叶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
3.1.6 不同季节茶树叶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 |
3.2 不同生境茶树叶片光合生态因子日均值变化规律 |
3.2.1 茶树叶片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日均值 |
3.2.2 茶树叶片温度的日均值 |
3.2.3 茶树叶室相对湿度的日均值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生境S1、S2 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有效光合辐射通量 |
3.3.2 生境S1、S2 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温度 |
3.3.3 生境S1、S2 显着增加了茶树叶室相对湿度 |
第4章 生境对茶树叶片光合生理功能的影响 |
4.1 不同生境对茶树光合生理因子日变化的规律比较 |
4.1.1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4.1.2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 |
4.1.3 茶树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
4.1.4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 |
4.1.5 茶树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4.1.6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 |
4.1.7 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 |
4.1.8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规律 |
4.2 不同生境对茶树叶片光合生理因子日均值变化规律 |
4.2.1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 |
4.2.2 茶树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均值 |
4.2.3 茶树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均值 |
4.2.4 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均值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生境S2、S1 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4.3.2 生境S2、S1 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蒸腾速率 |
4.3.3 生境S2、S1 显着降低了茶树叶片气孔导度 |
4.3.4 生境S1、S2 显着提高了茶树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
第5章 茶树叶片光合生态与生理因子的相关性 |
5.1 茶树叶片光合生态与生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1.1 春茶茶树叶片生态与生理因子相关性 |
5.1.2 夏茶茶树叶片生态与生理因子相关性 |
5.1.3 秋茶茶树叶片生态与生理因子相关性 |
5.2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生境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6.1 不同生境对茶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
6.1.1 不同生境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
6.1.2 不同生境对茶叶芽头数的影响 |
6.1.3 不同生境对茶叶新梢含水率的影响 |
6.2 不同生境对茶叶化学性状的影响 |
6.2.1 不同生境对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2.2 不同生境对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6.2.3 不同生境对茶叶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6.2.4 不同生境对茶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
6.2.5 不同生境对茶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
6.2.6 不同生境对茶叶酚氨比的影响 |
6.3 讨论与结论 |
6.3.1 不同生境对茶叶物理性状的差异原因探讨 |
6.3.2 不同生境对茶叶化学性状的差异原因探讨 |
第7章 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与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 |
7.1 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与茶叶产量相关性 |
7.2 茶树叶片光合生态生理因子与茶叶品质相关性 |
7.2.1 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与茶叶品质相关性 |
7.2.2 春茶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与茶叶品质相关性 |
7.2.3 夏茶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与茶叶品质相关性 |
7.2.4 秋茶茶树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与茶叶品质相关性 |
7.3 讨论与结论 |
7.3.1 茶园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与茶叶产量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
7.3.2 茶园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与茶叶品质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特异茶树资源评价、鉴定及“黄金菊”新梢黄化的多组学分析[D]. 江新凤.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茶树低温胁迫的高光谱响应与监测研究[D]. 江景.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氮素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D]. 王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模拟酸雨对茶树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易晓芹.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5]外源吲哚乙酸对茶树响应镉胁迫的影响[D]. 贺群.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6]CO2浓度升高对茶苗营养和功能成分影响及茶蚜种群动态研究[D]. 王梦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GABA、绿藻粉、竹醋液对提高茶树抗冷性的作用研究[D]. 杨小青.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生境对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的光合生理机制[J]. 王叶,张国林,阳树英,邹冬生,肖润林,朱寒阳,王浩.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1)
- [9]茶树-乔木间种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机理[D]. 张国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10]不同生境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D]. 王叶.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