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ARS后的“政府再造”(论文文献综述)
丛帅[1](2020)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汽车、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对各类精细化学品需求不断增加,为化工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坚持权责一致,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政府职能部门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能力,我国相继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地方明确了政府安监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相应地,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可以反映政府安监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能力的手段之一,而绩效评价的关键是具体评价指标的构建。本文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为研究对象,在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和咨询有关监管人员、专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政府安监部门工作经验,首先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主体、对象、方法、内容、手段着手,结合调整后的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组合权重;然后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所构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并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以及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地区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徐啸川[2](2017)在《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具有高传染性、难降解性和其他危害性,在国外被视为“顶级危险”废物。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曝光医疗废物丢弃、堆积、买卖事件,影响了医疗机构的形象,更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一定恐慌。多数医疗机构工作重心都在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对医疗废物管理不够重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内部牵扯到医务科、护理部、感染办、后勤等科室,工作机制不顺畅就特别容易导致医疗废物管理上的漏洞,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在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时候,经常出现倒卖医疗废物的情况,现阶段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个别诊所、卫生室也有明显抵触情绪。当前整个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医疗废物每天都在产生,而且不断增长,医疗废物产生、收集、暂存、运输、处置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甚至还会导致疾病传播。因此确保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尤为重要。济宁市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将医疗废物监管列入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工作,并纳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巡查、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民营医疗机构巡查、环保督查等大型执法活动中,将医疗废物监管工作常抓不懈。尤其是2013年以来一直在推行“乡收集、县暂存、市处置、分级管”的新型医疗废物处置模式,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基本实现全部无害化处置。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研究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置,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论述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现状。再次,分析济宁市医疗废物典型案例,阐述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构建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长效机制;三是整合执法资源,健全执法机制;四是落实政府责任,完善监督机制;五是增加公众参与,加强舆论引导。
王周平[3](2014)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6年,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飞跃性进步,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随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将进入深化改革阶段,使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对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多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上都与国际发达国家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吸取国外的宝贵成功经验,避免一些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将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其对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看法与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着该行政区域内老百姓的利益与安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由于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问题与政府内部问题两个方面,外部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第二,政府重视程度不高;第三,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内部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第二,管理方案还不够健全;第三,内部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第四,缺乏专门的研究团队。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暴露出的问题出发,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方式迫在眉睫,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政府管理国家的必要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国内外有关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述了与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有关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式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参考,为地方政府有关决策提供了帮助。
李韵韵[4](2012)在《“农改超”后的农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革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广州市海珠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农改超后政府监管不足的问题,农改超后的农贸市场监管问题成为了新的难题。国内有关农改超的相关研究从2002开始,至2007年后,随着农改超工程开始淡化出政府的施政纲领,相关论述也开始减少。目前,国内外对农贸市场的文献大多都集中在是否需要开展农改超以及如何开展农改超工程的讨论中,未能结合实际案例,解决政府应当在农改超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问题。本论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落脚点,描述了农改超阶段性完成后农贸市场的现状,运用政府行为模式理论和治理理论分析农贸市场监管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规范政府行为的政策建议。本论文首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农改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然后结合海珠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在研究海珠区农改超后监管情况时,用了对比分析法,列举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前的问题,政府采取的措施政策后问题的解决情况,分析部分问题仍未解决或根本解决的原因,从而推导出政府在农改超后所应秉持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在论证过程中,本文还采用了统计调查法和比照分析法对海珠区农贸市场个案进行了分析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农贸市场的监管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而海珠区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有着鲜明的特点也具有一般农改超工程的普遍性。本文以海珠区农改超后农贸市场存在的监管问题以及导致的现象为切入点,提出应对措施,既丰富了农改超理论也应证了政府行为模式理论的主要观点。得出政府应利用科学的政策、完善的法治并充分调动第三方力量对农贸市场进行监管的结论也是对治理理论的实际运用。
孙普玲[5](2012)在《我国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石,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前提。在我国,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众权利意识的提高,公民要求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意识日益增强,知情权由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对公民知情权的理论研究以及我国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实践保障已迈出可喜步伐,但总体来看,知情权的保障无论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上还是在实践推进的广度上,都存在明显滞后的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公民知情权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途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政治学为研究视角,从公民作为合法政治人的角度探讨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问题,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知情权的概念、内容、属性、价值及其实现条件,深入分析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发展历程、实践成就、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公民知情权保障的制度安排与实践路径。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前期研究文献,包括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对知情权的理论解读,主要从学理上界定了知情权的概念,论证了知情权存在的现实依据,对知情权的内容与分类、属性与价值做了重新界定,特别是对知情权的客体进行了规范界定,对知情权的主体进行了系统疏理,由此为构建知情权保障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状分析,主要以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公民知情权保障的现状,运用历史分析法动态地介绍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进步,进而分析了我国在保障公民知情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多角度探明存在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第四章是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实现,首先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阐明了我国保障公民知情权的现实意义;其次对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制度保障提出构想,强调必须努力完善立法、行政、司法、监督等方面的保障;最后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践路径提出思路,以期对完善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体系和实现形式有所裨益。
韩颖[6](2012)在《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发事件是新时期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有利于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基层处于应急管理的第一线,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许多不足,加快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势在必行。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研究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对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现状作出准确的理论评价,探索应急管理的规律性,从理论层面建立科学可行的应急管理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和的谐稳定。新公共管理背景下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突发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可以为开展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奠定前提基础。其次,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历史回顾、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以及必要性对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对应急管理现状形成全面认识。最后,以新公共管理为切入点,将新公共管理中的电子政务理念、非政府组织理念、绩效管理理念、法制理念应用于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探讨建立完善的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能够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采用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收集各类突发事件损失数据、列举北京、上海应急管理案例以及比较国内外的不同应急管理方法与成就,分析了基层应急管理的紧迫性,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实现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
曹铁兵[7](2011)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是一个危机多发的世界。从美国的“9·11”事件到日本地震的核危机,从2003年的“非典”危机到禽流感,这一系列危机表明,现代社会越来越发达,但却显得十分脆弱,各种公共危机时有发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如何构建适合国情,适合需要的危机管理体系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目前,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分类别、分部门应对危机的管理体系,但是现行的危机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我国现行的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将危机管理作为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而是作为一项突击性的工作来应对。各方面都表现出“应急性”的特点,遇到重大危机事件,通常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的临时性应急机构,负责领导应急处置工作。在危机发生后也是把主要精力用到了事后处理上,而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和危机的有效控制上来。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应急状态。针对转型时期我国出现的危机来说,改变和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成为了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其次,分别对我国及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理论实际,并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刘芳芳[8](2010)在《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03年SARS疫情、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09年从墨西哥发源、随后传入我国的甲型HINI流感到2009的王家岭矿难和玉树地震,危机已逐渐从“偶然”事件演变成“实然”状态。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实践中,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种类繁多且涉及面广,政府常常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带来的威胁与考验。这一现实的需要使得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成为迫切之举。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当然的主体,而且是主导力量;但是,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同样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它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诸如资源不足、体制僵化、程序化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等方面的缺陷,与政府实现有效互补。因此,在我国,要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就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网络系统。为此,不少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学者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力求探索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网络的有效途径,推动公共危机管理在新时期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治理的理论视角来实现对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突破,以此来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本文从治理的理论角度出发,将国外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与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意识不高、参与度不够、相关法律体系欠缺等现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最后,本文从治理理论有效利用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的治理能力的角度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对策: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度等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冯喆[9](2009)在《服务型政府视域内的我国政府雇员制研究》文中提出政府雇员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高效、灵活、权变等特点,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我国于2002年将这一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引入到政府行政中来。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深入的理论研究是改革的关键,本文把政府雇员制置于服务型政府背景下,通过运用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详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力图分析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背景下,我国推行政府雇员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政府雇员制来完善我国的人事制度。本文的结构由引言和四个主体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其框架等。第二部分:服务型政府与政府雇员制的理论概述。本部分阐述了服务型政府与政府雇员制的理论界定及其特点。第三部分:在完善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我国实施政府雇员制的现状研究。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背景,分析我国政府推行雇员制的现状,研究其历史发展过程、基本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中西经验借鉴。本部分对美国、德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政府雇员制做了系统的综述,以期望对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有所启示。第五部分:在服务型政府视域下,实施政府雇员制的对策建议。本部分对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健全发展提出四条政策建议。
陈友明[10](2008)在《中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电子政务,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深入开展职能转变、加快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指向和必然选择。厘清电子政务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共性制约、揭示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成因,阐述清楚电子政务的本质、深刻把握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关键,提出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措施安排,力求对实际工作给出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主线和根本方法。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必须深刻把握新公共管理论的本质要求和网络化社会背景下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必须坚持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满足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最新需求,必须坚持以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根本目标和重点。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子政务相关理论,分析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的互动关系,介绍了我国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对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选择作出了初步的阐述,一是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本身的对策;二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方面的策略。本文还着重以南京为例,分析了南京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提出了南京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SARS后的“政府再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RS后的“政府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1)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介绍 |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
2.1.1 危险化学品基本概念 |
2.1.2 危险化学品分类 |
2.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1 政府绩效管理 |
2.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 |
2.3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3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 |
3.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主体 |
3.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对象 |
3.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内容 |
3.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手段 |
3.2 平衡计分卡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
3.2.1 平衡计分卡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3.2.2 平衡计分卡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运用实践 |
3.2.3 平衡计分卡在政府安监部门应用的优势 |
3.3 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指标体系调整 |
3.3.1 战略目标的确定 |
3.3.2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调整 |
3.3.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战略地图绘制 |
3.4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确定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4.3 指标筛选和指标体系确定 |
第4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模型 |
4.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
4.1.1 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赋权适宜性分析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宜性分析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4.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4.2.3 确定组合权重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安全监管绩效评价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 |
4.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实施步骤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国家级新区分布状况 |
5.2 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概况 |
5.2.1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 |
5.2.2 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单位分布和生产管理现状 |
5.2.3 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情况 |
5.2.4 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特色监管措施 |
5.3 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 |
5.3.1 参与评价人员的确定 |
5.3.2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5.3.3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4 确定组合权重 |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 |
5.5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6 青岛西海岸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优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一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监管部门监管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社会公众调查问卷 |
(2)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论文研究计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医疗废物 |
2.1.2 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 |
2.2 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
2.2.1 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2.2.2 医疗废物高度危险需要进行严格监管 |
2.2.3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需要卫生监督力量推动 |
2.2.4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必须严格监管 |
2.3 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治理理论 |
2.3.2 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3章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现状 |
3.1 济宁市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基本概况 |
3.1.1 济宁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
3.1.2 济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基本情况 |
3.1.3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情况 |
3.2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实践及成效 |
3.2.1 卫生监督主体及职责界定 |
3.2.2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内容和方法 |
3.2.3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成效 |
第4章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监管主体职责不清 |
4.1.2 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
4.1.3 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4.1.4 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5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存在的问题 |
4.1.6 社会参与程度低,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
4.2 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立法原因 |
4.2.2 执法原因 |
4.2.3 部门协调配合原因 |
4.2.4 社会层面原因 |
第5章 完善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
5.1.1 科学理念指导立法 |
5.1.2 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内容 |
5.1.3 明确监管主体职责,避免扯皮现象 |
5.2 构建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长效机制 |
5.2.1 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
5.2.2 坚持推行“乡收集、县暂存、市处置、分级管”的新型处置模式 |
5.2.3 加强部门联动,实行无缝监管 |
5.3 整合执法资源,健全执法机制 |
5.3.1 加快机构改革步伐,整合计生执法队伍 |
5.3.2 加强卫生监督员管理和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
5.3.3 完善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 |
5.3.4 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执法装备 |
5.4 落实政府责任,完善监督机制 |
5.4.1 引进竞争机制,新建集中处置单位 |
5.4.2 建立科学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机制 |
5.4.3 健全卫生监督机构责任追究机制 |
5.4.4 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机制 |
5.4.5 健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监督机制 |
5.5 增加公众参与,加强舆论引导 |
5.5.1 借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
5.5.2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氛围 |
第6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3)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概述 |
2.1 公共危机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危机 |
2.1.2 公共危机 |
2.1.3 公共危机管理 |
2.2 公共危机管理相关基本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基于理论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 |
2.3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呈现的特点 |
2.3.1 危机发生的突发性 |
2.3.2 危机发生的复杂性 |
2.3.3 危机领域的多元性 |
2.3.4 危机事件的频繁性 |
2.3.5 危机事件的常态性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
3.1.1 法律体系逐步搭建 |
3.1.2 应急预案架构初步奠基 |
3.1.3 组织机构全责逐渐分明 |
3.1.4 社会力量不断壮大 |
3.1.5 信息系统管理机制初步建成 |
3.2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 |
3.2.1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有关情况 |
3.2.2 兰州政府的应急措施 |
3.3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
3.3.2 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不健全 |
3.3.3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
3.3.4 公共危机管理应急预案的内容不够完备 |
3.4 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政府缺少应对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理论研究 |
3.4.2 政府缺少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
3.4.3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 |
3.4.4 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比例偏小 |
3.5 美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借鉴 |
3.5.1 美国两起飓风风暴危机事件有关情况 |
3.5.2 美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 |
第4章 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形成机制 |
4.1.1 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 |
4.1.2 制定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 |
4.1.3 组建功能健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
4.2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 |
4.2.1 建立完善透明的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 |
4.2.2 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保障 |
4.2.3 加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协同应对和国际合作 |
4.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机制 |
4.3.1 将危机管理水平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
4.3.2 将媒体监管引入公共危机管理评估 |
4.3.3 将公信力作为公共危机管理水平重要指标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农改超”后的农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与农改超有关的研究 |
1.3.3 国内有关农改超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贸市场 |
2.1.2 农改超 |
2.1.3 农加超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有关理论依据 |
2.2.1 政府行为模式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海珠区农贸市场农改超运行环境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海珠区农改超运行背景 |
3.1.1 海珠区农改超前后基本经济情况分析 |
3.1.2 海珠区农改超前农贸市场的运行情况 |
3.2 海珠区农改超运行情况 |
3.2.1 海珠区农改超政策基础 |
3.2.2 海珠区农改超基本情况 |
3.2.3 海珠区农改超特点 |
第四章 海珠区农改超后监管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
4.1 海珠区农改超后监管不足的表现 |
4.1.1 对市场价格监管不到位 |
4.1.2 市场规划布局缺乏合理性 |
4.1.3 食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
4.2 农改超后监管不足的原因 |
4.2.1 观念因素是政府监管不足的主要原因 |
4.2.2 体制因素是政府监管不足的根本原因 |
4.2.3 利益因素是政府监管不足的重要原因 |
第五章 完善政府在农改超后的监管对策 |
5.1 创造优越的农贸市场经营软环境 |
5.1.1 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制度 |
5.1.2 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
5.1.3 强化政府执法监管力度 |
5.1.4 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 |
5.2 打造优越的农贸市场经营硬环境 |
5.2.1 完善农贸市场硬件设施 |
5.2.2 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链的管理 |
5.2.3 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的信息体系建设 |
5.2.4 建立完整规范的销售台账制度 |
5.2.5 合理引入第三方对农贸市场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民知情权的理论解读 |
2.1 知情权的内涵与依据 |
2.1.1 知情权的概念界定 |
2.1.2 知情权的理论依据 |
2.2 知情权的客体与主体 |
2.2.1 知情权客体 |
2.2.2 知情权主体 |
2.3 知情权的内容 |
2.3.1 知情权的内容 |
2.3.2 知情权的分类 |
2.4 知情权的属性与价值 |
2.4.1 知情权权利属性 |
2.4.2 知情权的价值目标 |
2.5 知情权的保障与实现 |
第3章 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发展历程 |
3.1.1 知情权起步阶段(1949~1978) |
3.1.2 知情权发展阶段(1978~2003) |
3.1.3 知情权的兴盛阶段(2003年至今) |
3.2 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发展成就 |
3.2.1 法律依据逐步明晰 |
3.2.2 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3.2.3 电子化政府的建立和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
3.3 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存缺陷 |
3.3.1 为政者公共服务理念的缺失 |
3.3.2 社会公众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淡薄 |
3.3.3 法律法规的欠缺和矛盾 |
3.3.4 政治信息传递沟通缺乏有效性 |
3.4 我国公民知情权发展滞后的原因 |
3.4.1 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是知情权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
3.4.2 公民权利意识薄弱是知情权发展滞后的主观原因 |
3.4.3 政府与公民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是知情权发展滞后的客观原因 |
3.4.4 法规制度不健全是知情权发展滞后的体制原因 |
3.4.5 政府信息的单向性传播是知情权发展滞后的机制原因 |
第4章 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实现 |
4.1 公民知情权保障的现实意义 |
4.1.1 保障公民知情权有利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 |
4.1.2 保障公民知情权有利于监督政府权力行为 |
4.1.3 保障公民知情权有助于构建透明、责任、服务型政府 |
4.1.4 保障公民知情权有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 |
4.2 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制度安排 |
4.2.1 立法保障 |
4.2.2 行政保障 |
4.2.3 司法保障 |
4.2.4 监督保障 |
4.3 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践路径 |
4.3.1 努力实现公民知情权保障的文化基础 |
4.3.2 稳步推进公民知情权保障的法制化建设 |
4.3.3 积极整合公民知情权保障的社会力量 |
4.3.4 有效加大公民知情权保障的舆论监督 |
4.3.5 不断创新公民知情权保障的实现载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新公共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缘起及内容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涵义与特征 |
2.1.3 新公共管理对政府应急管理的意义 |
2.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象 |
2.2.1 突发事件的内涵 |
2.2.2 突发事件的类型 |
2.2.3 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演化机理 |
2.3 应急管理机制与基层政府角色定位 |
2.3.1 对政府应急管理的多维理解 |
2.3.2 应急管理机制的含义 |
2.3.3 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
3.1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历史回顾 |
3.1.1 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发展过程 |
3.1.2 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典型案例 |
3.2 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 |
3.2.1 灵活准确的预警监测机制尚不完善 |
3.2.2 公开透明的信息管理机制相对滞后 |
3.2.3 持久长效的管理环境机制缺失 |
3.2.4 科学高效的应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
3.3 推进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势在必行 |
3.3.1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紧迫性 |
3.3.2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意义 |
3.3.3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善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 |
4.1 以电子政务推进应急管理信息机制 |
4.1.1 新公共管理倡导的电子政务理念 |
4.1.2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信息机制的意义 |
4.1.3 推进应急管理信息机制建设的措施 |
4.2 以非政府组织理念强化参与机制 |
4.2.1 非政府组织要义分析 |
4.2.2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急核心作用 |
4.2.3 为非政府组织创造良好的参与机制 |
4.3 以绩效管理提升应急管理评估机制 |
4.3.1 新公共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理念 |
4.3.2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4.3.3 完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的路径 |
4.4 以法制理念规范应急管理法律机制 |
4.4.1 新公共管理法制理念的适用性 |
4.4.2 应急管理法制现状分析 |
4.4.3 推进应急管理法律保障机制的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综述 |
2.1 公共危机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危机的概念 |
2.1.2 危机的类型 |
2.1.3 公共危机的概念 |
2.1.4 公共危机的特征 |
2.1.5 公共危机的类型 |
2.2 公共危机的影响 |
2.3 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
2.3.2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3 公共危机管理的利害关系者 |
2.4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架 |
2.4.1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
2.4.2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
2.4.3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法制基础 |
2.4.4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保障系统 |
第三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形成及现状 |
3.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2.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经验借鉴 |
4.1 美国的动态型危机管理体系 |
4.1.1 美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 |
4.1.2 美国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机制 |
4.2 俄罗斯的总统强力型危机管理体系 |
4.2.1 俄罗斯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 |
4.2.2 俄罗斯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 |
4.3 日本的综合型危机管理体系 |
4.3.1 日本危机管理法律体系 |
4.3.2 日本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 |
4.4 英国的整合型危机管理体系 |
4.5 国外危机管理的经验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
5.1 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对策 |
5.2 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议 |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成果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多元主体构成分析 |
2.1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公共危机管理 |
2.1.3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分析 |
2.2 治理理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价值 |
2.2.1 治理的兴起 |
2.2.2 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
2.2.3 治理理论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契合性分析 |
2.3 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构成分析 |
2.3.1 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 |
2.3.2 公共危机管理的其他主体:社会力量 |
第3章 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情况 |
3.1.1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3.1.2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综合调控能力 |
3.1.3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
3.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
3.2.1 多元主体参与意识相对淡薄 |
3.2.2 多元主体参与法律地位尚需明确 |
3.2.3 多元主体参与组织网络体系不健全 |
第4章 西方国家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经验借鉴 |
4.1 多元主体参与法律法规体系 |
4.2 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 |
4.3 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 |
4.4 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力 |
4.5 信息沟通的良性互动 |
第5章 完善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网络构建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 |
5.1.1 提升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 |
5.1.2 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意识 |
5.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法律法规 |
5.2.1 建立健全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 |
5.2.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法律法规 |
5.3 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
5.3.1 确保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权威 |
5.3.2 加强政府的综合资源统筹能力 |
5.4 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程度 |
5.4.1 提升NGO 的社会影响力 |
5.4.2 确定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官方媒体 |
5.4.3 强化社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
5.4.4 正确合理利用国际资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服务型政府视域内的我国政府雇员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框架结构 |
(五) 创新之处 |
二、服务型政府与政府雇员制的理论概述 |
(一) 服务型政府的概述 |
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
2.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必要性 |
(二) 政府雇员制的概述 |
1.政府雇员 |
2.政府雇员制 |
(三) 服务型政府中人事管理制度的分析 |
1.我国政府雇员与公务员的区别与联系 |
2.我国政府雇员制与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
(四) 实施政府雇员制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 |
1.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 |
2.有利于促进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改革 |
3.有利于加强政府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 |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我国政府雇员制现状 |
(一) 中西方政府雇员制产生的理论背景分析 |
1.西方国家产生政府雇员制的理论背景 |
2.我国产生政府雇员制的理论背景 |
(二) 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基本模式 |
1.吉林省模式 |
2.珠海市模式 |
3.深圳市模式 |
4.三种基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三) 我国实施政府雇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与政府雇员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2.政府雇员制运行系统中有待改善 |
3.政府雇员制实施过程中的潜在负效应 |
四、中西经验借鉴 |
(一) 国内外政府雇员制的实践回顾 |
1.美国政府雇员制的实践回顾 |
2.德国政府雇员制的实践回顾 |
3.我国香港地区的公务员制度改革 |
(二) 国内外实施政府雇员制的有益经验 |
1.科学定位政府雇员制是创新人事制度的前提 |
2.努力实现政府雇员制经验的本土化 |
3.提供政府雇员向公务员的转换机制 |
五、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实施政府雇员制的政策建议 |
(一) 深化政府雇员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 |
1.创新政府管理理念 |
2.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理论研究工作 |
3.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
(二) 加强政府雇员制法治化与制度化建设 |
1.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
2.完善政府雇员制相关配套机制 |
(三) 协调政府雇员制与现行公务员制度共同发展 |
1.完善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同时确定政府雇员制的地位 |
2.明确政府雇员与公务员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
3.提高政府雇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
(四) 规范政府雇员的日常管理 |
1.雇员招聘方面 |
2.绩效管理方面 |
3.薪酬管理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分析线路 |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模式构建 |
2.1 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 |
2.2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2.2 电子政务的特点 |
2.2.3 与电子政务相关概念辨析 |
2.3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
2.4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应用介绍 |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关系 |
3.1 政府管理模式的内涵 |
3.2 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 |
3.2.1 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
3.2.2 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的影响 |
3.2.3 电子政务对政府运行的影响 |
3.3 政府管理模式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
3.3.1 政府管理理念影响电子政务建设快慢 |
3.3.2 政府职能定位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
3.3.3 政府组织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
3.3.4 政府运行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选择 |
4.1 发展目标定位:管理与服务 |
4.2 实现手段选择:多样化 |
4.3 重点应用方法:协同政务、顶层设计 |
4.4 重点建设内容:政府协同管理弹性政府 |
第五章 以南京市为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
5.1 南京市电子政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5.2 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SARS后的“政府再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D]. 丛帅.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2]济宁市医疗废物处置卫生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啸川.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5)
- [3]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周平. 湘潭大学, 2014(08)
- [4]“农改超”后的农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D]. 李韵韵.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5]我国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研究[D]. 孙普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1)
- [6]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 韩颖. 燕山大学, 2012(11)
- [7]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D]. 曹铁兵. 长安大学, 2011(01)
- [8]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D]. 刘芳芳. 湘潭大学, 2010(06)
- [9]服务型政府视域内的我国政府雇员制研究[D]. 冯喆. 河南大学, 2009(11)
- [10]中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陈友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