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

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

一、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习习[1](2021)在《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贮藏特性及1-MCP保鲜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瑞阳’、‘瑞雪’是陕西省首次通过国家审定的苹果品种,以其优良特性在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广泛栽培,但果实的贮藏特性及1-MCP保鲜效果还不清楚,大规模贮藏应解决哪些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瑞阳’和‘瑞雪’苹果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常温贮藏和冷藏,同时进行1-MCP(0μL/L、1μL/L)冷藏处理,贮藏期间定期观测果实品质和生理指标变化,明确‘瑞阳’、‘瑞雪’的贮藏特性及1-MCP保鲜效果,以期对‘瑞阳’、‘瑞雪’苹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冷藏条件下,‘瑞阳’、‘瑞雪’苹果的呼吸高峰均在第45 d出现,但‘瑞阳’的乙烯高峰在第90 d的出现,‘瑞雪’的乙烯高峰在第60 d出现,‘瑞阳’的乙烯峰值和呼吸峰值高于‘瑞雪’;贮藏过程中,‘瑞阳’果皮颜色逐渐褪红变黄,贮藏75 d开始出现霉心病、水心病、苦痘病;‘瑞雪’逐渐褪绿变黄,贮藏105 d开始发现虎皮病、果柄褐变;‘瑞阳’、‘瑞雪’在贮藏结束时发病率分别为10.0%、13.3%。2、贮藏过程中,‘瑞阳’、‘瑞雪’苹果的硬度缓慢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失重率变化较小。冷藏120 d时,‘瑞阳’、‘瑞雪’果实硬度仍然保持在6.2 kg.cm-2、6.7 kg.cm-2,‘瑞雪’硬度始终高于‘瑞阳’;‘瑞阳’、‘瑞雪’的SSC为12.5%、15.3%,TA含量分别为0.20%、0.23%,‘瑞阳’、‘瑞雪’可滴定酸含量分别较第1 d下降了0.16、0.24个百分点。‘瑞阳’、‘瑞雪’失重率变化仅为1.31%、1.22%。常温贮藏下,‘瑞阳’、‘瑞雪’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在10 d后开始下降,呼吸高峰均在20 d出现,乙烯高峰均在50 d出现,且峰值远高于冷藏;6 0d时‘瑞阳’、‘瑞雪’的失重率分别是4.14%、5.10%,此时,果实发病腐烂严重,果面油腻化,失去商品价值。3、1-MCP处理可显着延缓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抑制SSC和TA含量下降,延缓果实表皮褪色变黄,降低‘瑞阳’、‘瑞雪’呼吸峰值,推迟‘瑞雪’的呼吸高峰15 d,抑制果实乙烯释放速率,降低了‘瑞阳’、‘瑞雪’的失重率,减少‘瑞阳’、‘瑞雪’病害发生,提高‘瑞阳’、‘瑞雪’的贮藏品质。4、‘瑞阳’、‘瑞雪’经1-MCP处理,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与对照果实相比显着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1-MCP处理能够提高果实抗病性和抗氧化性,延长果实贮藏时间。1-MCP处理‘瑞阳’、‘瑞雪’货架期内感官品质评分优于对照,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所述,‘瑞阳’、‘瑞雪’在冷藏120 d后仍能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果实采收后应在10 d内及时入库;1-MCP处理对‘瑞阳’、‘瑞雪’果实保鲜效果显着,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和货架期。

高坤[2](2019)在《三种贮藏技术对鲜人参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鲜人参受到保鲜技术、贮藏和运输等条件的局限,使市场上人参制品仍然以红参、生晒参等干品为主。随着医药产业、食品工业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鲜人参受到人们的喜爱,对鲜人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人参贮藏中的保鲜技术与生理变化对人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不同辐照方式对鲜人参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60Co-γ辐照与电子束辐照两种方式,辐照剂量均为2 kGy和4 kGy,对鲜人参进行辐照处理后,分别于60 d和120 d时对鲜人参取样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大多数单体皂苷的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60Co-γ辐照与电子束辐照的鲜人参总皂苷含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减少,辐照和未辐照鲜人参样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贮藏时间为120 d时,2 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的鲜人参腐烂率最低,总皂苷含量最高,电子束辐照剂量为4 kGy时,鲜人参贮藏后总多糖含量显着增加(P<0.05),总多糖的含量最高。4 kGy的60Co-γ辐照后SOD活力显着增加(P<0.05),60Co-γ辐照和电子束辐照剂量达4 kGy时,对鲜人参中的氨基酸含量造成影响,大多数氨基酸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整体看来,较低的辐照剂量和低温相结合是延长鲜人参贮藏时间的有效条件。2、不同包装材料对鲜人参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利用爱菜果保鲜袋、妙洁保鲜袋、苔藓对鲜人参进行贮藏,贮藏温度为4℃和25℃。结果表明,贮藏温度为4℃时,40 d后,鲜人参腐烂率在爱菜果保鲜袋中最低(3.32%),其次为苔藓包装(5.53%),未包装的鲜人参腐烂率最高(47.29%),爱菜果保鲜袋与苔藓中的鲜人参失水量较小,在0.19%–1.89%,未进行包装的鲜人参在4℃和25℃时分别失水13.5%和18.5%,显着高于包装后进行贮藏的鲜人参(P<0.05)。爱菜果保鲜袋对人参多糖和皂苷含量有较好的影响,利用妙洁保鲜袋进行贮藏的鲜人参在4℃时氨基酸含量较高。苔藓在维持酶活力方面效果最好,4℃时SOD活力最高为11.54 U·mg-1。总体分析,未包装的鲜人参贮藏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鲜人参贮藏在4℃时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25℃。3、不同介质对鲜人参贮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三种不同含水量(1%、2%、3%)沙子、人参土、林下土和菌肥共六种不同介质在冷库中对鲜人参进行贮藏。结果表明,贮藏200d时,林下土壤中贮藏的鲜人参软化速度最慢,硬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大多数单体皂苷的含量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人参土壤和菌肥中总皂苷和人参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9.11mg·g-1和31.37 mg·g-1。中含水量沙子中贮藏的鲜人参PPO活力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利用介质进行贮藏的鲜人参中核苷类成分含量与对照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看来,利用贮藏介质可明显延长鲜人参保鲜期的同时人参中的有效成分损失较小。

黄霄,周忠祥[3](2011)在《银杏种子预处理对其贮藏保鲜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山东郯城优良银杏品种大园铃为试材,研究4种种子预处理方法对其贮藏期间种子质量及生理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蜡处理的银杏种子贮藏期间硬化率最低,保水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60℃温水、95%乙醇、石蜡3种处理的种子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比未处理对照高。这为银杏种子贮藏保鲜技术的提高奠定了试验基础。

陈榕[4](2011)在《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材料,采用不同贮藏温度(常温、4℃、0℃和冰温)、不同贮藏保鲜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二氧化氯片、葡萄保鲜片和噻苯咪唑浸泡)和不同贮藏保鲜袋(PE0.01mm、PE0.03mm、PVC0.01mm和PVC0.03mm)处理银杏果,研究不同处理对银杏果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及营养贮藏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电子鼻对不同贮藏保鲜袋和不同贮藏保鲜剂处理后的银杏果挥发性气味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银杏果的呼吸强度变化趋势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相似。冰温贮藏、噻苯咪唑浸泡、PVC 0.01mm和PVC 0.03mm保鲜袋处理能有效的抑制银杏果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保持了较好的品质。(2)冰温贮藏、噻苯咪唑浸泡处理抑制了银杏果MDA含量的升高,维持了较低的细胞膜透性;PE 001mm、PVC 0.03mm和PVC 0.01mm包装的MDA含量较低,而PVC 0.01mm处理维持细胞膜透性在较低的水平。(3)冰温贮藏维持了银杏果较高的POD和CAT活性;噻苯咪唑浸泡和二氧化氯片处理维持了银杏果较高的POD活性,其中,噻苯咪唑也抑制了CAT活性的下降;PE 0.03mm和PVC 0.03mm处理的银杏果POD活性较高,采用PVC 0.01mm处理的银杏果CAT活性较高;较高的POD和CAT活性,能有效地延缓银杏果的衰老。(4)贮藏期间,银杏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由于水解作用,含量持续下降。冰温、噻苯咪唑浸泡和PVC 0.01mm处理可有效地延缓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生成,维持淀粉含量在较高的水平。(5)较低的温度尤其是冰温,有效地减少了银杏果水分的散失;噻苯咪唑溶液浸泡使水分进入果实,提高了银杏果的含水量;PE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一定程度上抑制银杏果水分含量的减少。(6)银杏果外壳易受到病原菌感染;冰温和噻苯咪唑浸泡处理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保持了银杏果的壳色,降低种仁霉变率,好果率较高,延长贮藏寿命,贮藏效果较优,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保鲜袋处理对于银杏果贮藏品质影响较小,PVC0.01 mm处理好果率略高于其它保鲜袋处理。(7)采用不同保鲜袋和不同保鲜剂处理的银杏果气味差异较大,电子鼻对其反应灵敏,运用电子鼻分析能够很好的将其进行区分,可以用于银杏贮藏条件的快速检测。

马艳萍[5](2010)在《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历来以干制为主。目前,鲜食核桃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诸多的医疗保健作用及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因其脂肪、水分含量很高,发芽、发霉现象成为贮藏中的主要问题,也成为限制其贮藏保鲜技术取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辽河4号(L4)、西扶1号(X1)和西扶2号(X2)鲜食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它们在冷藏条件下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规律;选择其中耐贮性强的L4品种,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其处理,从辐照对鲜食核桃休眠特性、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胚芽细胞超微结构及核桃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L4、X1和X2三品种鲜食核桃在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及VE等营养品质指标,酸价(AV)和过氧化值(PV)两个主要油脂品质指标及贮藏效果(好果率、感官品质)的测定,发现贮藏初期(15d)鲜食核桃呼吸强度迅速下降后维持在很低水平;脂肪含量贮藏90d内变化不大,之后迅速降低;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着(P>0.05);不饱和脂肪酸及VE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AV及PV呈现增大趋势;贮藏中后期(60d后),其好果率及感官品质急剧下降。表明鲜食核桃品种间各指标差异较大,其中L4品种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和高的营养价值,60d为鲜食核桃的适宜贮藏期限。(2)通过对L4鲜食核桃与干核桃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表明,贮藏期间鲜食核桃营养成分损失相对较少,尤其对氨基酸及γ-VE含量的保存有利,鲜食核桃中二者的含量极显着(P<0.01)高于干核桃;脂肪、蛋白质、VE总量及δ-VE含量与干核桃差异不显着(P>0.05)。(3)对L4贮藏期间的发芽率、发芽时间等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L4鲜食核桃不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特性;根据呼吸强度、营养成分、酶活性等多指标对贮藏时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鲜食核桃的萌发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第Ⅰ期(0~20d)为鲜食核桃胚芽萌动期,为萌发前的准备阶段;第Ⅱ期(20~30d)处于快速发芽期,大量的种子开始发芽;第Ⅲ期(30~40d)为芽体速生期,此期核桃发芽率增加非常缓慢,但芽体生长迅速,芽长快速增加。(4)贮藏时间对鲜食核桃贮藏中各指标影响的回归分析表明,贮藏时间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符合二次多项式Y=0.1683X2-7.2101X+156.12;脂肪、可溶性总糖、MDA含量、POD活性均与贮藏时间呈现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838X+52.503、Y=0.045X+1.8822、Y=0.0397X+3.7639和Y=-0.3072X+4.12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8**、0.74*和0.8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贮藏时间的回归模型为四次多项式,游离氨基酸含量、LOX、SOD及CAT活性与贮藏时间的回归模型均为三次多项式。(5)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减缓了鲜食核桃常温贮藏期间脂肪、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增加了MDA含量,提高了POD活性,抑制了LOX、LPS、SOD、CAT等酶的活性,使其种子活力逐渐下降,最终失去萌芽能力。试验确定≥0.05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可完全抑制鲜食核桃贮藏中的萌芽现象。(6)内源激素ABA、GA3、IAA及ZR是影响鲜食核桃胚芽萌发的重要因素,其中ABA是萌芽抑制物质,GA3、IAA、ZR是促进物质;胚芽的萌发不仅与各内源激素含量的绝对值有关,还与GA3/ABA、IAA/ABA和ZR/ABA的比值有关;0.1kGy、1.0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提高了鲜食核桃胚芽中的ABA含量,降低了GA3、IAA、ZR含量及三者与ABA的比值,利于其贮藏保鲜。(7)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辐照处理对鲜食核桃贮藏期间胚芽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表明辐照引起了胚芽细胞超微结构的显着变化,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壁破坏尤为突出,细胞变长或呈凹凸状,细胞壁变薄或不连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线粒体内嵴少且模糊;细胞核核仁破损或位置偏离中央;延缓了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速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和贮藏期的延长,其胚芽细胞损伤渐趋加重,以萌发期的损伤最为明显,致使细胞分裂受阻,抑制其萌发。(8)在0.1kGy、0.5kGy、1.0kGy和5.0kGy的辐照剂量处理中,以0.5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明显提高了鲜食核桃冷藏期间的SOD、CAT活性,减少了MDA的积累,抑制了POD、LOX活性,降低了PV值,并对脂肪、脂肪酸、氨基酸及VE等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尤为明显,具有明显的贮藏保鲜效果,确定0.5kGy为鲜食核桃最佳辐照剂量。

温祺[6](2010)在《栓皮栎种子贮藏机理及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栓皮栎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等20多个省区,秦岭是其分布中心之一。因其抗性强,适应性广,是其分布区内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本文针对种子贮藏困难,采用了ABA浸种处理以及传统贮藏、低温冷藏等方法,针对幼苗初期生长缓慢的问题,采取了GGR6浸种、硝酸稀土浸种、硝酸稀土施用等方法,全面地研究了栓皮栎种子的贮藏机理和育苗技术。研究过程中测定了种子储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苗木的年生长规律、叶绿素含量、根系生长、光合日变化等指标。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栓皮栎种子含水量与生活力回归方程为Y=-0.0606X2+8.5377X-215.42,栓皮栎半致死含水量为46.31%,属于顽拗性种子。栓皮栎种子贮藏的最佳温度为0-2℃;ABA可以延长种子休眠时间,延缓萌发;减少种子内可溶性糖、蛋白质的消耗;提高保护酶活性、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种子生活力。栓皮栎最佳播种量为650kg/亩,地膜覆盖可以提高种子秋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GGR6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最佳施用浓度为30mg/g-40mg/g;硝酸稀上溶液可以提高栓皮栎种子发芽率,促进苗高、地径、生物量、叶面积的生长,优化栓皮栎根系结构,提高须根侧根在总根长中的比例。最佳使用浓度为0.15%,最佳施用方法为叶面喷施。

芮海云,顾龚平[7](2009)在《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文中提出银杏种子是典型的生理后熟种子,种子含水量高,种皮通透性大,具有不耐脱水的特性,是非典型性顽拗性种子。银杏种子贮藏的关键是在保持种子活力的前提下,降低种子的呼吸强度,因此贮藏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气体的调节是关键。涂膜处理、化学试剂处理、辐射处理和逆境处理等技术可有效提高银杏种子的贮藏品质。

潘烨,王莉,陆彦,陈鹏[8](2008)在《银杏种核品质的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种核品质主要包括商品品质、食用品质与贮藏品质。银杏种核品质的形成主要受种质基因、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银杏核用生产中,主要通过品种单株选优、适地适栽、优质安全标准化栽培管理和商品化处理等改善种核的品质。根据银杏种核的解剖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采用相应贮藏保鲜处理,不仅可延长银杏种核的供应期,而且可降低种仁中氢氰酸、银杏酸等成分的含量,提高种核食用品质与贮藏性能。

叶济蓉[9](2007)在《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提出龙眼是重要的热带南亚热带果树。为了全面了解龙眼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给研究龙眼的专家、学者及决策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决策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9-2006年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采用回溯性文献检索方法,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1989-2006年)为文献数据源,建立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利用《AGRIS》(粮农组织农业索引)(1989-2006年)及《CABI》(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1989-2006年)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源,建立国际龙眼文献数掘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确定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核心期刊;根据洛特卡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作者。对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以及作者所属国家分布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利用建立的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统计分析出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在龙眼研究总文献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统计出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不同分类主题的龙眼文献量在相应分类主题总文献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后分别对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各分类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果树的计量分析结果相比,我国在龙眼研究方面年均发文量居中下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龙眼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技术和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化2个领域,龙眼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量相对较少;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化和栽培管理技术2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较显着,而育种及生物技术2个领域的文献量相对较少;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生物技术、贮藏保鲜及加工这2个领域的文献量在数据库中所占比例与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相比较小;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年文献量基本上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我国龙眼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总体上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年文献量逐年增多,近几年年文献量增长尤为显着;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年文献量的变化态势与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大体上一致;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文献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占30.0%),其次是泰国(占19.0%),美国第三,占16.3%;根据洛特卡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作者有38位;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期刊有10种;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在龙眼研究总文献量中所占百分比为89.6%,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各分类主题的文献量在相应分类主题总文献量中所占百分比都超过80%,表明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占领先地位;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6个龙眼分类主题的年文献量在近几年基本上均呈增长态势,说明这6个分类主题的研究成果在近几年不断增加,最后对这6个分类主题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分别进行综述。

李艳[10](2006)在《臭氧和减压处理对板栗采后生理变化及其贮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板栗营养丰富,味美香甜,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具有显着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我国板栗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但由于板栗果实含水量高,呼吸强度大,采后生理代谢旺盛,极易霉烂变质、发芽、失重,耐贮性能差,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日本对板栗的贮藏研究较多,但其研究的主要贮藏方法仍是冷藏法,其它国家几乎没有研究文献。我国从70年代起开始了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并取得的一定的进展,如沙藏、气调贮藏、低温贮藏等,但并没有解决板栗贮期易发霉失重的难点。 本试验采用臭氧保鲜、减压保鲜以及臭氧和减压配合保鲜,研究了各种保鲜方法对板栗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保鲜处理方式,确定适宜于板栗贮藏的保鲜技术参数。本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1.板栗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臭氧处理可显着抑制板栗的呼吸强度,臭氧浓度不超过150μg/L,浓度越高对板栗呼吸作用的抑制越强,浓度超过250μg/L,浓度增加对呼吸抑制作用减弱,甚至加速呼吸。 2.板栗贮期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臭氧处理可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板栗淀粉的降解,减缓板栗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臭氧浓度为150μg/L的处理抑制效果最好,低于或高于150μg/L的浓度抑制作用减弱。 3.低浓度臭氧处理可使板栗贮藏过程中CAT活性保持较为缓慢的变化,较适宜的臭氧浓度为150μg/L。处理浓度高于250μg/L可降低CAT活性。小于150μg/L浓度臭氧处理可显着抑制板栗POD活性的变化,大于150μg/L对板栗POD活性变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低浓度臭氧处理可降低板栗的相对电导率,臭氧浓度不超过150μg/L,随浓度增加板栗果实组织相对电导率降低;臭氧浓度超过150μg/L,随浓度增加果实组织相对电导率有增高趋势。 4.臭氧处理可显着抑制板栗的失重率,其中以浓度为150μg/L抑制作用最为显着。臭氧可显着降低板栗的腐烂率,采用浓度150μg/L臭氧,每隔10d处理一次,每次0.5h,贮藏180d时好果率可达93%。臭氧浓度超过150μg/L,对板栗果实组织损伤严重;臭氧浓度低于150μg/L,保鲜效果不明显。 5.减压处理可显着抑制板栗的呼吸强度,在40.5kPa以上,压力减的越小对板栗呼吸抑制作用越强。 6.减压处理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防止板栗淀粉的降解,减缓板栗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在40.5kPa以上,压力减的越小对板栗淀粉酶活性的增大、淀粉的降解、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的抑制作用越强。

二、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贮藏特性及1-MCP保鲜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瑞阳’、‘瑞雪’苹果主要特性
        1.1.1 ‘瑞阳’、‘瑞雪’苹果简介
        1.1.2 ‘瑞阳’、‘瑞雪’苹果果实特性
        1.1.3 ‘瑞阳’、‘瑞雪’苹果贮藏特性
    1.2 苹果贮藏保鲜技术
        1.2.1 采后处理技术
        1.2.2 贮藏技术
    1.3 1-MCP在苹果贮藏上的应用概况
        1.3.1 1-MCP作用机理
        1.3.2 1-MCP对苹果品质变化的影响
        1.3.3 1-MCP对苹果成熟衰老的影响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瑞阳’、‘瑞雪’苹果的贮藏特性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处理
    2.2 测定指标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变化
        2.4.2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果皮颜色变化
        2.4.3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变化
        2.4.4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含量(TA)变化
        2.4.5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变化
        2.4.6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变化
        2.4.7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失重率变化
        2.4.8 ‘瑞阳’、‘瑞雪’贮藏期间发病情况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1-MCP处理对‘瑞阳’、‘瑞雪’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试验试剂
        3.1.4 仪器与设备
    3.2 测定指标
        3.2.1 理化指标
        3.2.2 其他相关指标
        3.2.3 货架期观察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贮藏期间‘瑞阳’、‘瑞雪’果实理化指标变化
        3.4.2 货架期感官品质评价
        3.4.3 贮藏期间‘瑞阳’、‘瑞雪’苹果相关酶变化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三种贮藏技术对鲜人参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人参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1.1 药材鲜用
        1.2 不同贮藏方法及在人参中的应用
        1.3 影响人参贮藏的因素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不同辐照方式对鲜人参贮藏品质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不同包装材料对鲜人参贮藏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贮藏介质对鲜人参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银杏种子预处理对其贮藏保鲜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种子前处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失水率测定
        1.3.2 种子硬化率测定
        1.3.3 种子霉变率测定
        1.3.4 种子发芽率测定
        1.3.5 淀粉酶活性测定
        1.3.6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预处理对银杏种子贮藏保鲜质量的影响
    2.2 预处理对银杏种子贮藏期间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3 预处理对银杏种子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 结论

(4)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银杏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1.1.1 采前处理
        1.1.2 采后处理
    1.2 银杏果采后生理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1.2.1 水分含量的变化
        1.2.2 呼吸强度的变化
        1.2.3 贮藏物质的变化
        1.2.4 酶活性的变化
    1.3 影响银杏果采后贮藏性的主要因素
        1.3.1 种类与品种
        1.3.2 采收时间及成熟度
        1.3.3 温度
        1.3.4 湿度
        1.3.5 气体成分
    1.4 保鲜剂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1.5 保鲜袋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1.5.1 自发性气调保鲜袋的主要种类
        1.5.2 应用自发性气调保鲜袋的注意事项
    1.6 贮藏保鲜中电子鼻技术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贮藏温度对银杏贮藏的影响
        2.2.2 贮藏保鲜剂对银杏贮藏的影响
        2.2.3 贮藏保鲜袋对银杏贮藏的影响
        2.2.4 不同贮藏条件银杏果的挥发性组分整体性质
        2.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3.1.1 银杏果冰点
        3.1.2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生理生化的影响
        3.1.3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3.1.4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3.2 保鲜剂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3.2.1 保鲜剂对银杏果生理生化的影响
        3.2.2 保鲜剂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 保鲜剂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3.2.4 葡萄保鲜剂SO_2残留含量
    3.3 保鲜袋包装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3.3.1 保鲜袋对银杏果生理生化的影响
        3.3.2 保鲜袋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3.3.3 保鲜袋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3.4 不同贮藏条件下银杏果的挥发性组分整体性质分析
        3.4.1 银杏果传感器信号分析
        3.4.2 银杏果传感器信号的雷达图和柱状图分析
        3.4.3 银杏果信号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4.2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4.3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成熟衰老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4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4.5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5)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核桃概况
        1.1.1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1.1.2 核桃的生产概况
        1.1.3 核桃的市场营销
        1.1.4 核桃的营养成分与功能
        1.1.5 核桃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 坚果种子休眠特性及萌发生理研究进展
        1.2.1 种子休眠的概念和分类
        1.2.2 坚果种子休眠及萌发生理研究进展
    1.3 辐照技术在坚果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1.3.1 辐照的基本原理及优越性
        1.3.2 辐照技术在坚果保鲜中的应用
        1.3.3 辐照对坚果营养成分的影响
        1.3.4 辐照对坚果采后生理的影响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品种鲜食核桃冷藏中呼吸强度及品质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鲜食核桃呼吸强度的变化
        2.2.2 鲜食核桃品质的变化
        2.2.3 鲜食核桃及干核桃贮藏期间营养成分变化比较
    2.3 讨论
        2.3.1 鲜食核桃呼吸强度与贮藏保鲜的关系
        2.3.2 鲜食核桃中VE、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2.3.3 鲜食核桃水分含量与油脂酸败的关系
        2.3.4 品种对鲜食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2.3.5 鲜食核桃与干核桃贮藏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
        2.3.6 鲜食核桃的贮藏效果
    2.4 小结
第三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休眠特性及其萌芽生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鲜食核桃的休眠特性
        3.2.2 呼吸强度的变化
        3.2.3 脂肪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3.2.4 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3.2.5 MDA含量的变化
        3.2.6 LOX活性的变化
        3.2.7 LPS活性的变化
        3.2.8 SOD活性的变化
        3.2.9 CAT活性的变化
        3.2.10 POD活性的变化
        3.2.11 鲜食核桃萌发前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2.12 贮藏时间对鲜食核桃各指标影响的回归分析
        3.2.13 贮藏期内各指标变化的综合分析
    3.3 讨论
        3.3.1 辐照对鲜食核桃的休眠特性的影响
        3.3.2 鲜食核桃的萌芽生理
    3.4 小结
第四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和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辐照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4.2.2 辐照对鲜食核桃常温、冷藏期间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4.2.3 辐照对鲜食核桃变温贮藏期间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4.2.4 鲜食核桃贮藏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间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鲜食核桃胚芽的萌发与各内源激素的关系
        4.3.2 鲜食核桃胚芽的萌发与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之间的关系
        4.3.3 温度对鲜食核桃休眠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3.4 辐照处理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及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贮藏期间胚芽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贮藏初期胚芽细胞的超微结构
        5.2.2 常温贮藏40d时胚芽细胞的超微结构
        5.2.3 冷藏120d时胚芽细胞的超微结构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辐照剂量对鲜食核桃采后生理的影响
        6.2.2 辐照对鲜食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辐照对鲜食核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6.3.2 辐照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6.3.3 辐照对鲜食核桃保护酶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6.3.4 辐照对鲜食核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6.3.5 辐照对鲜食核桃PV的影响
        6.3.6 辐照对鲜食核桃感官品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6)栓皮栎种子贮藏机理及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栓皮栎概述
    1.2 种子脱水敏感性
    1.3 种子贮藏过程中内含物的变化
        1.3.1 可溶性糖及其生理作用
        1.3.2 贮藏蛋白及其生理作用
        1.3.3 丙二醛、SOD、POD及其生理作用
    1.4 栎属种子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1.4.1 沙藏法
        1.4.2 冷藏法
        1.4.3 气调贮藏法
        1.4.4 其它贮藏方法
    1.5 栎属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1.5.1 播种密度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1.5.2 施肥量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1.5.3 促进侧根生长的技术手段
        1.5.4 稀土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地概况
    2.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4.1 栓皮栎种子贮藏机理研究
        2.4.1.1 栓皮栎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
        2.4.1.2 种子贮藏方法研究
        2.4.2 栓皮栎育苗技术研究
        2.4.2.1 播种期的选择
        2.4.2.2 播种量研究
        2.4.2.3 种子处理方式的研究
        2.4.2.4 秋播越冬处理方式的研究
        2.4.2.5 指标的测定
        2.4.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栓皮栎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
        3.1.1 栓皮栎种子属性的判定
        3.1.2 白然风干条件下栓皮栎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随时间变化
        3.1.3 栓皮栎种子含水量和种子生活力的相关性
        3.1.4 小结
    3.2 栓皮栎种子贮藏机理研究
        3.2.1 不同贮藏方法下种子生理生化变化
        3.2.1.1 种子不同贮藏方法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2.1.2 种子不同贮藏方法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2.1.3 种子不同贮藏方法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2.1.4 种子不同贮藏方法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3.2.1.5 种子不同贮藏方法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3.2.1.6 种子不同贮藏方法下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3.2.2 小结
        3.2.3 栓皮栎不同贮藏效果研究
        3.2.3.1 不同浸种处理对栓皮栎种子贮藏效果的影响
        3.2.3.2 不同温度对栓皮栎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3.2.3.3 不同贮藏方法的效果比较
    3.3 栓皮栎育苗技术研究
        3.3.1 不同处理对种子场圃发芽的影响
        3.3.1.1 不同越冬方式对秋播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3.3.1.2 不同浓度GGR6浸种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1.3 不同浓度硝酸稀土溶液浸种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3.1.4 小结
        3.3.2 苗木年生长规律研究
        3.3.2.1 播种量对栓皮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3.3.2.2 小结
        3.3.2.3 硝酸稀土对栓皮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3.3.2.4 硝酸稀土溶液不同施用方法对栓皮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3.3.2.5 硝酸稀土溶液对栓皮栎幼苗生K效果的影响
        3.3.2.6 GGR6对栓皮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3.3.2.7 小结
        3.3.2.8 GGR6对栓皮栎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栓皮栎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
    4.2 栓皮栎种子贮藏机理
    4.3 育苗技术
    4.4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1.1 生理后熟[1-3]
    1.2 高含水量胚乳[4]
    1.3 高通透性种皮[5-6]
    1.4 顽拗性[7-8]
2 影响银杏种子贮藏的主要因素
    2.1 温度
    2.2 湿度
    2.3 气体
3 银杏种子的贮藏技术
    3.1 涂膜处理
    3.2 化学试剂处理
    3.3 辐射处理
    3.4 逆境处理
4 展 望

(8)银杏种核品质的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杏种核品质的主要相关指标
    1.1 银杏种核的商品品质指标
        1.1.1 银杏种核的分类及其形态特征
        1.1.2 核形指数
        1.1.3 种核大小
        1.1.4 出仁率
        1.1.5 种壳
    1.2 银杏种核的食用品质指标
    1.3 银杏种核的贮藏品质指标
2 影响银杏种核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
    2.1 银杏种核组织结构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2.2 银杏种仁化学组成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2.2.1 营养成分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2.2.2 其他成分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3 银杏种核品质形成调控的主要技术与措施
    3.1 种质基因对银杏种核品质形成的调控
    3.2 环境条件对银杏种核品质形成的影响
    3.3 栽培管理对银杏种核品质形成的调控
4 银杏种核的贮藏性能对品质的影响
    4.1 贮藏条件对银杏种核品质的影响
    4.2 贮藏方法对银杏种核品质的影响
5 银杏种核品质形成及其调控研究的展望

(9)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文献计量学简介
    2 文献计量学在果树学领域中的应用
        2.1 数据收集途径
        2.2 作者信息的定量研究及核心作者的确定
        2.3 主题词的统计分析
        2.4 文献年份分布的统计分析
        2.5 刊载文献期刊的定量研究及核心期刊的确定
        2.6 文献计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2.7 龙眼文献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 龙眼文献计量分析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 研究对象
        1.1.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1.1.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1.2 研究方法
        1.2.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1.2.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1.2.3 国际、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1.2.4 国内数据库龙眼不同分类主题文献的综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2.1.1 文献量的年份分布
        2.1.2 文献的期刊分布以及核心期刊的确定
        2.1.3 核心作者的统计分析
        2.1.4 文献分类主题分析
        2.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2.2.1 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
        2.2.2 不同国家文献量统计与比较
        2.2.3 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2.2.4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我国作者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2.2.5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我国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2.2.6 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2.2.7 国内外发表的龙眼各主题类型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2.3 国际、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2.3.1 龙眼年文献量的变化态势
        2.3.2 龙眼不同分类主题文献在数据库中所占比重
        2.4 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三章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各分类主题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
    1 "栽培管理技术"主题研究进展
        1.1 育苗方法
        1.1.1 扦插育苗
        1.1.2 高压育苗
        1.1.3 嫁接育苗
        1.2 龙眼高接换种技术应用
        1.3 矮化密植栽培
        1.4 疏花疏果
        1.4.1 疏花疏果的时间
        1.4.2 疏除花果的数量
        1.4.3 疏除花果的方法
        1.4.4 疏花疏果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1.5 施肥技术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1.7 环剥和螺旋环剥技术的应用
        1.8 无公害栽培
        1.9 克服低产问题的探讨
        1.10 龙眼栽培上出现的问题
        1.11 对策
    2 "育种"主题研究进展
        2.1 龙眼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
        2.1.1 野生资源调查
        2.1.2 品种的收集与保存
        2.2 品种选育的基础研究
        2.2.1 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研究
        2.2.2 种质资源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2.3 选育种目标及品种区划
        2.3.1 选育种目标
        2.3.2 品种区划
        2.4 品种选育途径
        2.4.1 实生选种
        2.4.2 芽变选种
        2.4.3 引种试验与利用
        2.4.4 杂交育种途径
        2.4.5 生物技术育种途径
        2.4.6 其他育种途径
        2.5 对龙眼种质资源进一步开展研究利用的建议
    3 "病虫害防治"主题研究进展
        3.1 农业防治方法
        3.2 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3.3 生物防治方法
        3.4 化学防治方法
        3.5 存在问题及展望
    4 "生物技术"主题研究进展
        4.1 龙眼离体培养研究
        4.1.1 龙眼茎尖离体培养
        4.1.2 龙眼叶片离体培养
        4.1.3 龙眼花粉植株的诱导
        4.1.4 龙眼焦核胚胎挽救
        4.1.5 龙眼幼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保持
        4.1.6 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4.1.7 龙眼原生质体操作研究
        4.1.8 龙眼单细胞培养及体胚发生再生植株
        4.1.9 龙眼离体种质保存研究
        4.2 龙眼基因工程研究
        4.2.1 龙眼相关基因克隆
        4.2.2 龙眼遗传转化研究
        4.3 龙眼分子标记研究
        4.3.1 龙眼DNA的提取
        4.3.2 龙眼分子标记
        4.4 龙眼蛋白质组学研究
        4.4.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的蛋白质组学
        4.4.2 龙眼果皮POD的纯化分离
        4.4.3 龙眼胚胎乙醇脱氢酶的分离纯化、鉴定
        4.4.4 龙眼合子胚胎发育过程的蛋白质组分析
        4.5 前景展望
        4.5.1 龙眼脱毒快繁
        4.5.2 离体诱变的研究
        4.5.3 龙眼体胚发生的机理研究
        4.5.4 体细胞杂交育种
        4.5.5 龙眼自身基因的分离
        4.5.6 单倍体育种
        4.5.7 龙眼"冲梢"的机理研究
        4.5.8 遗传转化的研究
    5 "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主题的研究进展
        5.1 龙眼生物学特性
        5.1.1 龙眼花形态学研究
        5.1.2 龙眼叶片组织结构
        5.2 龙眼生理生化
        5.2.1 龙眼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5.2.2 酸雨,铝胁迫对龙眼生理变化的影响
        5.2.3 KClO_3对龙眼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
        5.2.4 矿质元素对龙眼叶片和果实的影响
        5.2.5 龙眼体细胞胚胎的生理生化变化
        5.3 展望
    6 "贮藏保鲜及加工"主题的研究进展
        6.1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
        6.1.1 龙眼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6.1.2 龙眼的采后病理
        6.1.3 龙眼贮藏保鲜的方法
        6.2 龙眼加工
        6.3 展望
第四章 结论
    1 不同果树研究文献的年均发文量比较
    2 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6个分类主题的文献量比较
    3 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年份分布
    4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各分类主题文献的年份分布
    5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各国龙眼文献量的比较
    6 国内龙眼研究核心期刊的确定
    7 国内龙眼研究核心作者的确定
    8 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9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各分类主题文献的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
附录Ⅱ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
致谢

(10)臭氧和减压处理对板栗采后生理变化及其贮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1 板栗概述
        1.1 板栗的形态特征和资源分布
        1.2 板栗的栽培和繁殖
        1.2.1 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2.2 板栗的苗木繁殖
        1.2.3 板栗的定植
        1.2.4 板栗的整形与修剪
        1.2.5 板栗的肥水管理
        1.2.6 板栗的病虫害防治
        1.3 板栗的营养价值
        1.3.1 板栗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
        1.3.2 板栗的药用价值
        1.4 板栗的开发及综合利用
        1.5 板栗产业发展现状
        1.6 板栗产业的发展前景
    2 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1 影响板栗贮藏保鲜因素
        2.1.1 产地和品种
        2.1.2 采收成熟度
        2.1.3 采收方式
        2.1.4 采后预处理
        2.1.5 贮藏环境
        2.1.6 病虫害
        2.2 板栗贮期生理生化变化
        2.2.1 呼吸强度的变化
        2.2.2 贮藏物质的变化
        2.2.3 酶活性的变化
        2.3 板栗腐烂变质原因及其机理
        2.3.1 板栗腐烂变质的原因
        2.3.2 板栗腐烂变质的机理
        2.4 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2.4.1 简易贮藏
        2.4.2 沙藏
        2.4.3 冷藏
        2.4.4 气调贮藏
        2.4.5 辐射贮藏
        2.4.6 保鲜剂贮藏
        2.4.7 热处理
    3 臭氧贮藏保鲜技术
        3.1 臭氧的理化性质和生成方法
        3.2 臭氧用于果蔬保鲜的作用机理
        3.2.1 消毒杀菌作用
        3.2.2 延缓果蔬后熟和衰老作用
        3.2.3 调节果蔬生理代谢作用
        3.3 臭氧保鲜的应用前景
    4 减压贮藏保鲜技术
        4.1 减压贮藏原理和技术特点
        4.1.1 减压贮藏原理
        4.1.2 减压贮藏技术优点
        4.1.3 减压贮藏技术缺点
        4.2 减压贮藏运行方式
        4.3 减压保鲜技术现状
        4.4 减压保鲜技术的发展前景
试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板栗臭氧贮藏试验方法
        2.2.2 板栗减压贮藏试验方法
        2.2.3 臭氧和减压配合保鲜试验设计
        2.2.4 板栗贮期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2.5 板栗贮期品质感观评判
        2.3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臭氧处理对板栗贮藏效应影响
        3.1.1 臭氧处理对板栗生理变化影响
        3.1.2 臭氧处理对板栗营养品质的影响
        3.1.3 臭氧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3.1.4 臭氧处理对板栗感观品质的影响
        3.2 减压处理对板栗贮藏效应影响
        3.2.1 减压处理对板栗生理变化影响
        3.2.2 减压处理对板栗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 减压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3.2.4 减压处理对板栗感观品质的影响
        3.3 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对板栗贮藏效应的影响
        3.3.1 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对板栗生理变化的影响
        3.3.2 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对板栗营养品质的影响
        3.3.3 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3.3.4 臭氧和减压配合处理对板栗感观品质的影响
        3.4 板栗贮期腐烂机理研究
        3.4.1 板栗腐烂与呼吸强度的关系
        3.4.2 板栗腐烂与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3.4.3 板栗腐烂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4 讨论
        4.1 不同处理与板栗呼吸强度的关系
        4.2 不同处理与板栗营养物质的关系
        4.3 不同处理与板栗 POD、CAT活性的关系
        4.4 不同处理与板栗贮藏品质的关系
        4.5 不同处理与板栗感官品质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贮藏特性及1-MCP保鲜效果研究[D]. 高习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三种贮藏技术对鲜人参品质影响的研究[D]. 高坤.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银杏种子预处理对其贮藏保鲜质量的影响[J]. 黄霄,周忠祥.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4)
  • [4]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D]. 陈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5]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D]. 马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6)
  • [6]栓皮栎种子贮藏机理及育苗技术研究[D]. 温祺.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1)
  • [7]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J]. 芮海云,顾龚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9(05)
  • [8]银杏种核品质的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潘烨,王莉,陆彦,陈鹏.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2)
  • [9]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D]. 叶济蓉.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3)
  • [10]臭氧和减压处理对板栗采后生理变化及其贮藏效应研究[D]. 李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标签:;  ;  ;  ;  

银杏种子气调贮藏生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