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远,郭建芳,周剑青,佟鑫[1](2018)在《昌黎井与卢龙井水位、水温观测场地环境干扰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昌黎何家庄井、卢龙崔庄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和中层水温观测数据为对象,针对日常观测中记录的场地环境干扰进行基础数据分析,发现昌黎何家庄井主要干扰源为同层水位超采,卢龙崔庄井主要干扰源为桃林口水库放水。通过同井观测的水位与中层水温相关性、水位日变幅在正常与非正常情况下的变化特征,可得不同井孔的变化特征,为今后此类干扰判别提供依据。
尹志强,王博,田立丽,王红旗,韩延本[2](2017)在《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文中指出40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一个7.8级的特大地震发生在河北唐山.这是一次震源深度约12 km的浅源地震,最大烈度为11度,唐山市超过95%的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严重受伤的惨重后果.一个工业城市几乎被夷为废墟,造成了非常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张素欣,盛艳蕊,单连君,张子广,张秀萍[3](2011)在《地下水动态多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初探》文中指出针对华北地区40多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分别依据从月均值、日值、分钟值等不同尺度资料中提取的具有可重复的代表不同时间特征的异常信息,进行多级地震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中强地震之前区域地下水存在10年准周期特征,周期的上升和高值段可作为长趋势异常变化,在上升(或高值)趋势变化背景上存在3年左右的中短期下降异常变化,在水位下降中短期异常背景上存在震前1天到几个月形态各异的复杂的短临异常形态。根据这些不同时间尺度的明显的重现异常变化进行强震多尺度预测研究。
曹新来,许向科,孙佩卿,冯向东[4](2007)在《强地震前重现的地下水异常及其预报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多个震例研究认为,不同的井在几次强地震前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下降过程,数量虽然不多,却表明地下水地震前兆异常的变化形态在短期到临震阶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这类异常出现转折后距地震发生时间一般较稳定,通常在20天左右或更短,是预报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此类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石耀霖,曹建玲,马丽,尹宝军[5](2007)在《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文中研究指明唐山市一口水井观测到多次同震水位振荡,以及伴之的高精度测量到的深部层水温变化.水温变化幅度与水位振荡幅度有关,水位幅度变化数厘米到一米,水温变化幅度为0.001℃0.01℃,而且总是温度下降,震后一到数小时内水温恢复正常.我们进行了有限单元法模型计算,认为井水垂直振荡时搅动井水引起的弥散效应,是造成同震水温变化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解释水温的复原过程.今后如果在不同深度同时进行高精度井水温度观测可以检验该模型.
曹新来,边庆凯[6](2004)在《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文中指出分析华北地区 2 0余年地下水动态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发现部分井水位动态在几次强地震前短期阶段出现形态相似的下降变化 .其特征表现为水位以突变下降或加速下降开始 ,转折后变为速率较缓慢的上升 ,其幅度比下降幅度小得多 ;地震发生在水位缓慢上升过程 ,震时或震前水位大幅度上升 .这种下降形态的异常在华北地区上百口观测井中记录虽然不多 ,但是在几次强地震前不同的井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变化过程 .表明地下水的地震前兆异常具有一定的重现性 ,在不同的强地震前可重复出现 .因此 ,有必要研究这类异常的成因及其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
车用太,鱼金子,黄祖彭,殷世林[7](1989)在《地下水动态预报地震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及其成果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进行的地下水动态预报地震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项目,已于1989年3月胜利完成。科技人员提交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报告。本文概述了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位异常的识别与单井预报地震、震例剖析与群井预报地震、新的预报方法的探索、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立等。
二、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1)昌黎井与卢龙井水位、水温观测场地环境干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台站概况 |
2 场地环境干扰特征 |
2.1 水位、水温相关性分析 |
2.2 水位日变幅 |
3 结论 |
(2)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 |
2 组建观测网的意义和条件 |
3 DZT观测网的初步构思 |
4 讨论与结语 |
(3)地下水动态多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地下水动态10年准周期的趋势异常 |
2 区域地下水动态的中短期下降异常特征 |
3 地下水动态的短临异常 |
4 地下水动态多尺度异常讨论及预测意义 |
(5)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唐山水井的同震地温变化观测 |
2 同震降温和震后恢复现象的解释 |
3 讨论和结论 |
(6)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下水短临异常的重现性 |
2 重现性异常其它震例及基本特征 |
3 重现性异常的短临预测意义 |
4 讨论 |
四、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 [1]昌黎井与卢龙井水位、水温观测场地环境干扰特征[J]. 张思远,郭建芳,周剑青,佟鑫.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06)
- [2]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及其应用问题的讨论[J]. 尹志强,王博,田立丽,王红旗,韩延本. 科学通报, 2017(14)
- [3]地下水动态多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初探[J]. 张素欣,盛艳蕊,单连君,张子广,张秀萍. 华北地震科学, 2011(04)
- [4]强地震前重现的地下水异常及其预报意义[J]. 曹新来,许向科,孙佩卿,冯向东. 地震, 2007(03)
- [5]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J]. 石耀霖,曹建玲,马丽,尹宝军. 地震学报, 2007(03)
- [6]华北地区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的重现性异常[J]. 曹新来,边庆凯. 地震学报, 2004(S1)
- [7]地下水动态预报地震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及其成果简介[J]. 车用太,鱼金子,黄祖彭,殷世林. 国际地震动态, 19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