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results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辛中华[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祁连造山带东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多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带,如今表现为盆地的地貌特征,该区域正处于高原向外扩展的最前缘,是研究地壳增厚、物质流动等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地区。沿北西走向的马衔山断裂,可分为西南侧的临夏地块和东北侧的陇中地块。经历了多个期次的构造演化事件,包括祁连洋的闭合以及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并导致频发的地震事件。基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以及年代学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目标主要集中于北祁连褶皱带地区的演化过程以及构造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对于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的基底属性认识仍不清晰。论文研究祁连造山带东段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深部电性结构,对于理清两地块差别、推断该区域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利用两条北东方向剖面的长周期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共采集54个宽频测点和10个长周期测点,宽频点距约5 km,长周期点距20 km左右,过西秦岭地块、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三个构造单元。通过大地电磁数据的精细处理与分析,得到地下结构的维性特征和电性主轴方位角,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二维及三维反演,并获得两剖面60 km深度的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1)祁连造山带东段南侧临夏地块在电性上表现为层状特征,浅部低阻结构对应盆地沉积盖层,上地壳中高阻,中、下地壳为较连续的高导层,电阻率在10Ω·m左右;(2)祁连造山带东段北侧陇中地块浅层为3 km厚度的低阻沉积物,地壳尺度表现为完整的高阻结构;(3)两地块之间马衔山断裂表现为深大的电性梯度带,向下可延伸至下地壳甚至穿透莫霍面。基于电阻率模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论文揭示了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的基底属性及差别,并对研究区域可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探讨:(1)临夏地块地壳结构代表了日本式岛弧的结构特征,高导层为发生形变、存在裂隙并填充了含盐流体的地壳物质;(2)陇中地块的结构代表了马里亚纳式岛弧的结构特征,高阻且完整的地壳结构为形成于大洋环境的玄武岩的特征;(3)马衔山断裂代表了祁连洋闭合东部缝合线的位置,大洋俯冲过程中除了祁连地块一侧的日本式岛弧(今临夏地块),还于洋域内发生洋-洋俯冲,形成了马里亚纳式岛弧(今陇中地块),随后伴随着大洋闭合,发生两种形式岛弧的碰撞;(4)祁连洋闭合时强烈的挤压应力导致临夏地块下地壳发生形变,故新生代碰撞的远程应力在中、下地壳以塑性变形的方式被吸收,而刚性的上地壳有利于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李连海[2](2021)在《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西北部,全长约400km,北起四川甘孜东谷附近,经炉霍、道孚、康定向南延伸,消亡在石棉县公益海附近。总体呈NW-SE向、向NE凸出的弧形展布,和东侧的龙门山断裂带、南侧的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一起组成的巨大的“Y”字型断裂系统共同影响着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为明确断裂带深部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及深浅构造响应关系,本文以国家项目《巴颜喀拉地块北缘与东缘大型断裂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开展了两条测线共计194.5km的数据采集工作,经数据精细化处理分析,阻抗张量GB分解、相位张量分析,获得了研究区的构造维性特征及电性主轴方向,对不同反演模式及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正则化因子为10、TM模式下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结果揭示出研究区整体上具有良好的二维电性结构特征,其深部呈现复杂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得到成果如下:1、根据MT反演结果,显示上地壳呈现高阻异常、中下地壳以发育较大规模低阻异常为特征,基本呈横向分块、纵向分层展布。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上地壳均以发育中高阻体为主要特征,在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的中下地壳广泛发育规模较大的壳内高导体,而在丹巴构造带和康定构造带以高阻体发育为主;在断裂发育的地方普遍表现为低阻特征,表明高导体发育具有不均匀性,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2、对反演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剖面范围内断裂发育,表现为低阻异常或电性梯度带,且以倾角陡立的深大断裂为主,断裂延伸多终止于上地壳,断裂构造倾向以北东为主,少部分倾向南西,断裂倾角浅部较陡,往深部渐变缓,主要的深大断裂为各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对本区其它构造活动起主导作用;鲜水河构造带内发育的断裂呈似花状特征,鲜水河主干断裂为切割深度达莫霍面的超壳断裂;3、研究区上地壳高导体的产生可能和断裂走滑挤压过程中生热、岩石破碎造成孔隙变大并被含水(盐)流体所充填等因素有关;中下地壳规模较大的高导体可能是在含盐(水)流体参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所形成,高导体发育规模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遇到较刚性块体阻挡时,高导体向上或向下沿断裂分支流动,进而引起地壳增厚、地表隆升形变。
孙翔宇[3](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杨海波[4](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汉敖[5](2020)在《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指出南北向正断层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发育,形成了显着的南北向地堑地貌。一般认为这些正断层的形成是由于青藏高原达到最大高程后发生了重力垮塌而东西向伸展导致的。因此,确定这些断层活动时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范围内南北正断层活动时限、剥露速率和伸展速率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还不清楚。而对于这些断层与青藏高原深部高导低速层、断层内晚新生代的岩浆岩等之间的关系,目前还缺乏系统精细地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低温热年代学及热历史模拟对位于高原东部错那和雅拉香波、中部许如错-当惹雍错和西部亚热等3个南北向正断层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还将由热年代学约束的正断层剥露时限以及计算的剥露速率系统地与大地电磁数据、断层相关的钾质超钾质岩石和埃达克质岩石的年龄数据以及GPS数据进行了对比去获取更多正断层动力学机制信息。低温热年代学以及模拟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正断层存在两期次快速剥露事件,第一期快速剥露事件主要发生在20-10 Ma。该期快速剥露与正断层内的岩浆岩年龄基本相似,推断正断层的形成与高原深部岩石圈构造事件密切相关。结合不同深度大地电磁揭示的低速高导体分布与正断层的空间关系,本文提出该期快速剥露事件代表了南北向正断层的早期活动,可能受控于印度板片的撕裂等深部过程。第二期快速剥露事件发生在10 Ma之后,无与之相关的岩浆活动,可能代表了该期正断层的活动局限于上地壳的变形。通过Age2edot代码利用低温热年代学年龄计算得到的剥露速率及其对应的伸展速率以及现今GPS速度场数据均表明伸展量和伸展速率向东逐渐变大,说明10 Ma之后的南北向正断层活动主要受控于中下地壳向东流动。结合上述基本数据观测和新的理解,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演化模型:在20-10 Ma,俯冲的印度板片发生撕裂触发正断层早期活动;上涌的软流圈物质沿撕裂带在中下地壳形成大量的熔融体分布在正断层内,并产生了同期的岩浆岩;在10 Ma之后,印度板片发生平板俯冲,阻碍了青藏高原浅部与深部物质与热量的交换,没有相关的岩浆岩形成;中下地壳流成为南北向正断层演化的主控因素。
王金鹏[6](2020)在《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处于亚洲大陆的南端。因为它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演化历史,吸引了世界地球科学界的瞩目。青藏高原中、东部的交通和自然环境条件比西部略好,因此以往开展了较多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原西部虽是演化活动剧烈的地带,却研究甚少。本论文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青藏高原西南部(29°N-33°N、80°E-85°E)进行分析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International Deep Profiling of Tibei and The Himalayas(简称INDEPTH)国际合作计划和“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一项目(Sino Probe-01)的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相位张量、阻抗张量以及磁感应矢量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内主要以二维构造为主,构造走向大致为SE110°;研究区局部区域存在三维效应,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的三维性较为强烈。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构造走向角,构建了2条二维MT剖面,使用Win Glink软件进行了二维反演;考虑到三维影响的存在,对全区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并对所得到的电性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研究区域电性结构模型表明,青藏高原西南缘电性结构表现为纵向分层的特点,大体上具备高阻-低阻-高阻的分层特征,浅部电性结构以高阻为主要特征,分析认为是浅部大量的花岗岩的电性反映。中下地壳有明显的低阻特征,呈零星状分布,认为是部分熔融和含盐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深部高阻层,通过分析讨论后,认为是印度岩石圈在电性上的反映。对深部高阻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东西向高阻体形态在深部的不一致性,推测为印度板块俯冲的前缘位置。高阻体东西向分布不均匀,其形态的差异性反映印度板块俯冲前缘的东西向差异。从电阻率模型看,研究区中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高阻体向北缓倾,反映印度板块的俯冲角度较小,俯冲距离较大,向北穿过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进入到冈底斯-拉萨块体下方。而西南缘的西部和东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高阻体向北陡倾,反映印度板块的俯冲角度较大,俯冲距离较小,81°E和84°E南北向深度切片显示,高阻体位置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这种俯冲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了印度板块的撕裂。
赵凌强[7](2020)在《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自55Ma以来强烈抬升是由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汇聚作用所致,这种汇聚作用影响范围超出了青藏高原,在其周缘地区引起了广泛的新构造变形。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一个局部高原,正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扩展变形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汇聚区,也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剧烈的侧向逃逸、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以及快速垂直向隆升的三种构造变形运动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转换作用,祁连山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重要区域。本论文选取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地区为研究区,目标区包括腾格里沙漠腹地下方隐伏断裂,完成了南起西秦岭北至阿拉善地块沿2条NE向长剖面的大地电磁测量工作。基于2条剖面所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数据处理和二维、三维反演计算,获得该地区二维、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图像;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等,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地壳变形特征深层次原因以及多次地震的孕震环境等科学问题;结合已获得的祁连山中、西、东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框架、变形模式和演化过程等资料,讨论了祁连山东段与南北两侧地块的接触关系和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扩展的机制,分析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和高原前缘位置以及变形方式等科学问题。获得如下认识:(1)大地电磁数据精细化处理和反演计算:本文获得了2条横穿祁连山东段长剖面几百赫兹到上万秒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数据。利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倾子图示技术等获得二维偏离度角、主轴电性走向角、磁倾子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使用NLCG方法进行多变量二维反演计算,使用Mod EM软件进行多参数和多初始模型以及带地形的三维反演计算。根据定性分析结果以及地质构造等资料,对比二维、三维反演结果差异,选择最合理的二维、三维电性结构模型。(2)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分布特征沿两条剖面横向变化较大,而同一地块的电性结构类似性较强。电性结构变化最大的地方对应着主要活动断裂带(例如西秦岭北缘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北祁连断裂和龙首山北缘断裂等)。祁连-西海原断裂是研究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主边界断裂。断裂北部为大规模完整的南深北浅形似“鼻烟壶”状或似“橄榄球”高阻构造,推测为古浪推覆体。断裂南部陇西地块和南祁连地块上地壳为高阻结构,中下地壳以低阻特征为主。祁连山北缘断裂可能存在着向东继续延伸的区域,西秦岭北缘断裂,拉脊山断裂也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断裂带。民勤南部存在着隐伏在腾格里沙漠下方的红崖山-四道山断裂,该断裂可能和龙首山北缘断裂一起是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分界区,表明青藏高原高原边缘在已越过河西走廊到达阿拉善地块南部边缘。(3)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区域3个中强地震的地震构造:祁连地块东段附近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相互挤压碰撞环境以及古浪推覆体整体性运动可能是该地区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宏观动力学背景。在青藏高原块体北东向的推挤过程中,古浪推覆体整体向北活动,在中下地壳滑脱带先发生了1927年M8.0级古浪地震,随后在北侧前端发生1954年M7.0级民勤地震和南侧后端发生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4)祁连-西海原断裂带及两侧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地壳变形: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区地壳电性结构呈现为高、低阻相互堆积混杂的样式,中下地壳的低阻层在赋存深度具有波浪起伏特点,彰显出被推挤变形的弯曲趋势,佐证了该地区的隆升趋势主要以地壳缩短的形式实现。断裂以北的古浪推覆体地区呈现为完整的不易变形的高阻结构,在地貌上形成坡度较缓的山前盆地。表明不同地块电性结构对该地区现今的三维地壳变形和地貌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5)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祁连山东段主要由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祁连山北缘断裂、皇城-双塔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等多条断裂形成一个由南向北扩展的发育的“花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向北扩展以及垂直挤出特征。该地区多条断裂以高角度逆冲推覆和走滑方式进行的全地壳缩短和走滑剪切,以及阿拉善地块可能在深部的进行的低角度俯冲的变形方式共同作用主导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北东向拓展作用。
伏箭钢[8](2019)在《西秦岭及邻区电性结构与地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秦岭地区位于南北地震构造带与青藏高原东北缘交汇区,历史地震多发,其深部电性结构的研究对于地块动力学演化有重要的意义,也助于区域性地质问题、基础地质科学问题及地震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解答。本文使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和“中央造山带及南北构造带交汇区大地电磁测深阵列观测”课题的大地电磁数据对西秦岭及邻区展开深部电性结构与地震关系的研究。首先,采用远参考、功率谱挑选等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数据。数据分析采用相位张量分析、阻抗张量分解及磁感应矢量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地壳及深部以二维构造为主,存在三维效应,在西秦岭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极化现象强烈,极化方向无规律,地质构造复杂,西秦岭地块和祁连地块中下地壳尺度的构造走向方向为明显的北西向,松潘-甘孜地块与四川盆地内中下地壳尺度的构造方向为北东向。然后,对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了二维与三维反演,获取了较为可靠的电性结构模型。电性结构模型表明,不同块体之间电性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块与分层特征明显。祁连地块以高阻为主,地壳中存在有高导体,地块比较稳定。西秦岭地块电性分层明显,电性结构总体上表现为高阻-低阻-高阻分层特征,在中上地壳中出现明显高导异常体。松潘-甘孜地块的电性结构则较为复杂,而四川盆地深部电性结构简单,具有低阻-高阻-低阻三层分层结构。壳内高导体推测是部分熔融和含盐流体共同的结果所致,可能是青藏高原物质东移的通道。最后,结合地震资料,对西秦岭及邻区深部电性结构与地壳变形、地震之间的关系、中强地震孕震环境及其地块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研究区受到挤压-阻挡作用,导致西秦岭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发生强烈的地壳变形,地震发生与电性结构密切相关。中强震地震震源区通常处于地壳变形强烈的地区;电性结构复杂,高电阻体具有一定规模,高低阻并列发育,且存在明显的分界线;有与之对应的断裂或能量释放通道。据此,认为龙门山断裂、西秦岭及松甘地块内存在着不稳定性,地震多发,而祁连地块则较为稳定。
刘昭歧[9](2019)在《松潘-甘孜地块南部及周边区域电性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潘-甘孜地块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的西侧,区域构造复杂,地震频发,为了探究该地区各板块和各断裂带的岩石圈构造,本论文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对区域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的“青藏高原地壳物性结构和变形带成像”下属专题“藏东—川西地区三维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通过对野外采集大地电磁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反演,最终获得了3条测线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和研究区的整体三维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内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以及地质学和构造学资料,从二维三维电性结构模型中得出了以下认识:松潘-甘孜地块南部与四川盆地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界,两边区域的电性差异十分明显,松潘-甘孜地块南部的电性结构主要表现为垂向分层的特点,上层的上地壳主要表现为高阻的脆性特征,而下层的中下地壳则表现为大规模的低阻塑性特征,推测大规模低阻体可能是含盐的水流体或局部熔融物质。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以东的四川盆地岩石圈整体表现出高阻特征。研究区内的断裂多为逆冲推覆断裂,这些断裂主要是在逆冲推覆作用下形成的,变形机制属于壳内脆性变形,进而引起地壳缩短推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隆升。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物质的运动可能导致地壳增厚,地壳增厚导致青藏高原东部隆升。推测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整体隆升是在这两种动力学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电性模型上显示扬子板块西边界为虎牙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带连线。研究区内震中位置多数集中在断裂带附近高阻体与低阻体的接触边界上,断裂两侧块体的挤压运动使得断裂带附近区域产生强烈形变,应力不断累积,使得地震频繁发生,中下地壳低阻层内无震源存在,说明地下低阻塑性体不具备地震震源所需的应力积累条件。
李英康,高建伟,韩健,杨予鄂[10](2019)在《扬子块体两侧造山带地壳推覆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基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建立的青藏高原东缘-江南造山带的地壳结构,发现扬子块体在NW向受到来自青藏高原东缘物质的逆冲推覆,在SE向受到来自江南造山带物质的逆冲推覆.这些推覆作用控制了川西-江南雪峰造山带西部地壳构造.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物质,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遇到坚硬四川盆地的阻挡,以上、中地壳的向上逆冲推覆,下地壳插入到四川盆地之下和扬子块体内地壳的褶皱、缩短、增厚方式被吸收,形成熊坡、龙泉山构造带,造成浦江-成都-德阳断裂、龙泉山西坡断裂的NW向逆冲.这些结果回答了青藏高原东向挤出物质的去向问题.总之,扬子块体两侧受到造山带地壳逆冲推覆的发现,为研究华南地区的陆内造山机制,恢复构造演化历史和青藏高原侧向挤出的运动学过程开阔了视野.
二、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results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results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
1.2.2 祁连洋闭合认识 |
1.3 存在问题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物理特征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研究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重力异常 |
2.3.2 磁异常 |
2.3.3 电性结构 |
2.3.4 速度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 |
3.1 方法概述 |
3.2 工作原理 |
3.3 数据处理 |
3.3.1 时频转换 |
3.3.2 维性分析与电性主轴计算 |
3.4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
3.4.1 反演理论 |
3.4.2 反演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祁连造山带东段数据采集、处理与反演 |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4.2 大地电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2.1 视电阻率相位曲线 |
4.2.2 维性分析 |
4.2.3 电性主轴分析 |
4.2.4 穿透深度计算 |
4.2.5 静态位移校正 |
4.3 二维反演 |
4.4 三维反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祁连造山带东段电性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意义 |
5.1 电阻率结构模型 |
5.1.1 二维电性结构 |
5.1.2 三维电性结构 |
5.1.3 异常敏感度测试 |
5.2 临夏地块结构特征及控震作用 |
5.3 地块属性及祁连洋闭合东段缝合线位置 |
5.4 祁连造山带东段演化动力学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地电磁测深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 |
2.2 鲜水河断裂带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地震研究 |
2.2.2 重磁研究 |
2.2.3 大地电磁研究 |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础 |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综述 |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理论 |
第四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 |
4.1 野外数据采集 |
4.1.1 测点布设 |
4.1.2 数据采集 |
4.2 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
4.2.1 数据处理 |
4.2.2 数据质量评价 |
4.3 数据分析 |
4.3.1 阻抗张量分解 |
4.3.2 相位张量分解 |
第五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与综合解释分析 |
5.1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综述 |
5.1.1 二维反演网格剖分 |
5.1.2 二维反演正则化因子Tau的选取 |
5.1.3 二维反演模式的选取 |
5.2 研究区Line1、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分析与解释 |
5.2.1 Line1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
5.2.2 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
5.3 二维反演结果综合解释与分析 |
5.3.1 Line1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
5.3.2 Line2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的地质认识 |
6.1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讨论 |
6.2 高导异常块体成因探讨 |
6.3 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7.2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3 不足之处及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
1.2.3 大地测量研究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
2.1.1 基本方程 |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
2.2.1 相位张量分解 |
2.2.2 磁感应矢量 |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
3.1.1 主要断裂分布 |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1.2 数据分析 |
4.1.3 三维反演 |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2.2 数据分析 |
4.2.3 三维反演 |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
2.2 阿尔金断裂系 |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
3.1 光释光测年 |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
4.1 前人工作 |
4.1.1 三危山断裂 |
4.1.2 南截山断裂系 |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
4.3 讨论 |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
5.1.1 F1段 |
5.1.2 F2段 |
5.1.3 F3和F4段 |
5.2 大地电磁探测 |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
5.2.2 2D反演 |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
5.3 讨论 |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
5.3.2 先存构造活化 |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
6.2.2 钻孔调查 |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
6.3 讨论 |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
7.1 遥感影像分析 |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依托项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南北向正断层起始活动时间 |
1.2.2 南北向正断层伸展速率变化 |
1.2.3 高导低速体、超钾质-钾质岩石、埃达克质岩石与南北向正断层的时空关系 |
1.2.4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 |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样品采集 |
2.2.1 错那-桑日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
2.2.2 许如错-当惹雍错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
2.2.3 亚热地区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
3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
3.1 锆石U-Pb测年 |
3.2 低温热年代学 |
3.2.1 磷灰石(U-Th) /He测年 |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 |
3.3 模拟方法 |
3.3.1 热年代学数据模拟 |
3.3.2 活动速率模拟 |
3.4 大地电磁数据 |
4 南北向正断层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和模拟结果及其对活动时间的约束 |
4.1 错那-桑日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限 |
4.1.1 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
4.1.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
4.2 许如错-当惹雍错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间 |
4.2.1 锆石U-Pb及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
4.2.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
4.3 亚热地区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间 |
4.3.1 锆石U-Pb及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
4.3.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
4.4 小结 |
5 南北向正断层剥露速率时空变化及启示 |
5.1 南北向正断层剥露速率时空变化 |
5.2 青藏高原伸展速率变化 |
5.3 小结 |
6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 |
6.1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的深部过程 |
6.2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探讨 |
6.3 小结 |
7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简历 |
(6)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
2.1 地质、构造及演化的研究现状 |
2.2 区内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概况 |
2.2.1 壳内地震波速度结构研究 |
2.2.2 区域重磁场研究 |
2.2.3 深部导电性结构研究 |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
3.1 大地电磁测深简介 |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基础 |
3.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3.2.2 边界条件 |
3.2.3 趋肤深度 |
3.3 一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
3.4 二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
3.5 三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
第四章 研究区数据质量分析及处理、反演 |
4.1 野外数据采集 |
4.1.1 采集仪器设备 |
4.1.2 测点与测站布置 |
4.2 研究区数据质量分析 |
4.2.1 频谱分析 |
4.2.2 选参考处理 |
4.2.3 阻抗张量估计 |
4.2.4 功率谱挑选 |
4.3 研究区数据处理 |
4.3.1 相位张量处理 |
4.3.2 阻抗张量处理 |
4.3.3 磁感应矢量处理 |
4.4 二维反演 |
4.4.1 反演数据极化模式选择及参数设置 |
4.4.2 反演结果评价 |
4.5 三维反演 |
4.6 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 |
第五章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分析及地质解释 |
5.1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
5.2 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深部动力学意义 |
5.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与冈底斯-拉萨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
5.3 印度板片在青藏高原西南缘东西向运动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成果 |
6.2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强烈的构造变形 |
1.1.2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最前缘地带 |
1.1.3 研究区近期中强地震频发 |
1.1.4 研究区及其邻近区域现今形变场分布复杂 |
1.1.5 研究区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和不足 |
1.2 研究区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分章节内容简介: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
2.1 研究区地块单元划分和断裂分布 |
2.1.1 研究区主要地块分布 |
2.1.2 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 |
2.2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概述和数据采集、处理及定性分析 |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概述 |
3.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2.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3.2.2 大地电磁数据预处理 |
3.2.3 远参考道处理 |
3.2.4 典型测点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特征分析 |
3.3 定性分析 |
3.3.1 电性结构维性和电性结构走向分析 |
3.3.2 磁感应矢量和相位张量不变量分析 |
3.4 大地电磁反演介绍 |
3.4.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NLCG方法) |
3.4.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NLCG方法) |
3.4.3 大地电磁二维和三维反演实例 |
3.5 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深部结构中的探测研究 |
3.5.1 大地电磁方法在隐伏断裂带深部延展状态探测研究现状 |
3.5.2 大地电磁方法在大型地块之间深部接触关系探测研究现状 |
3.5.3 大地电磁方法在中强地震区的地震构造、孕震背景的探测研究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
4.1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
4.1.1 DKLB-N剖面二维反演 |
4.1.2 DKLB-N剖面三维反演 |
4.1.3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1.4 DKLB-N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
4.2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
4.2.1 LJS-N剖面二维反演计算 |
4.2.2 LJS-N剖面三维反演计算 |
4.2.3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2.4 LJS-N剖面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1 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1.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
5.1.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
5.2 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2.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
5.2.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
5.3 电性结构特征与研究区岩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孕震环境和地震活动性研究 |
6.1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多次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1.1 1927年古浪M8.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1.2 1954年民勤M7.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1.3 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
6.2 研究区综合孕震环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综合分析 |
7.1 祁连山东段与阿拉善地块接触关系 |
7.2 电性结构特征与地震学资料的对比 |
7.3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流动重力场、地表形变关系研究 |
7.3.1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流动重力场关系研究 |
7.3.2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场关系研究 |
7.4 大地电磁方法对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的精确厘定 |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内低阻层分布与高原北东向运动关系 |
7.5.1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东西分布 |
7.5.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低阻层的分布特征 |
7.5.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低阻层与东北向物质运移的关系 |
7.6 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问题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论文的不足 |
8.4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8)西秦岭及邻区电性结构与地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研究区地质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2 大地电磁方法原理概述 |
2.1 大地电磁方法的天然场源 |
2.2 基本假设与原理 |
2.3 基本方程 |
2.4 重要参数 |
2.4.1 阻抗 |
2.4.2 趋肤深度 |
2.4.3 视电阻率和相位 |
2.5 介质的导电性 |
3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
3.1 大地电磁方法数据采集 |
3.1.1 仪器设备 |
3.1.2 测站布设 |
3.1.3 野外观测 |
3.2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 |
3.2.1 远参考处理技术 |
3.2.2 功率谱挑选 |
3.3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 |
3.3.1 数据质量分析 |
3.3.2 相位张量分析 |
3.3.3 阻抗张量分析 |
3.3.4 磁感应矢量分析 |
4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
4.1 二维反演 |
4.2 三维反演 |
4.3 二维与三维反演电性结构对比 |
5 西秦岭及邻区电性结构特征及构造涵义 |
5.1 断裂及构造单元电性结构特征 |
5.2 地块接触关系 |
5.3 高导体分布与青藏高原物质运移的关系 |
5.3.1 高导体分布及成因 |
5.3.2 高导体与青藏高原物质运移的关系 |
6 深部电性结构与区域地震活动性关系探讨 |
6.1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与地壳变形讨论 |
6.2 西秦岭地区深部电性结构与地震活动性讨论 |
6.3 西秦岭地区中强震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讨论 |
6.4 西秦岭及邻区地块稳定性讨论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成果 |
7.2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松潘-甘孜地块南部及周边区域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大地电磁测深法 |
2.1 大地电磁法概要 |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3 视电阻率与波阻抗 |
2.4 阻抗张量 |
3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3.1 仪器设备 |
3.2 仪器标定与一致性实验 |
3.3 测点布置 |
4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 |
4.2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 |
4.2.1 电性主轴分析 |
4.2.2 相位张量 |
4.2.3 磁感应矢量分析 |
5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
5.1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简介 |
5.2 二维反演 |
5.3 三维反演 |
6 电性模型分析讨论 |
6.1 电性结构模型对比分析 |
6.2 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分析 |
6.3 松潘-甘孜地块 |
6.4 川滇地块 |
6.5 鲜水河断裂带 |
6.6 龙门山断裂带 |
7 研究区构造问题讨论及地震分析 |
7.1 龙日坝向南延伸问题及大地电磁提供的证据 |
7.2 岷江断裂对于地块划分的意义及大地电磁测深提供的证据 |
7.3 基于电性结构的地震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完成工作 |
8.2 主要成果 |
8.3 论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扬子块体两侧造山带地壳推覆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球物理证据 |
2.1 大地电磁测深结果 |
2.2 深反射地震结果 |
2.3 深地震测深结果 |
2.4 天然地震探测结果 |
3 讨论 |
3.1 阻挡作用机制 |
3.2 逆冲推覆构造的驱动力 |
3.3 扬子块体南东向俯冲的过程与时代 |
4 结论 |
四、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results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D]. 辛中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2]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D]. 李连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4]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D]. 李汉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 王金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D]. 赵凌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8]西秦岭及邻区电性结构与地震关系研究[D]. 伏箭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松潘-甘孜地块南部及周边区域电性结构研究[D]. 刘昭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扬子块体两侧造山带地壳推覆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地质意义[J]. 李英康,高建伟,韩健,杨予鄂.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