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网上零售的成功:渐进式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慧[1](2021)在《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经济的视野,与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紧密且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消费者而言实现了购物无需出门,出门无需带现金的便捷式生活模式,对于商家则更是名利双收。在此全新的经济体系下,最为突显的是亚洲的中国市场,通过中央政府商务部门有效指导管理以及十四亿国民的鼎力支持,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极为迅速且成效明显。近些年中国在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规范和产品技术质量标准,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使中国发展成为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最为先进、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作为邻国的泰国,受到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的熏陶影响,也逐步开始步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但因起步较晚以及市场尚未成熟的原因,泰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发展历程、交易规模、交易平台、交易商品,以及使用PEST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泰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天猫国际和泰国Shopee的两个商务平台进行了SWOT比较分析,总结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梳理了泰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泰国的启示,最后针对泰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张金艳[2](2020)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经济背景下,面对诸多挑战,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传统创新方式之外,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方式,以其独有的优势被企业所认可。但是,企业要不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何时创新?以及如何创新?等问题一直未被解决。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者,为了制定可行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常常向咨询公司、合作伙伴、朋友等进行咨询,以期获得更多的建议和信息来帮助他们决策。那么,高管团队的这种建议寻求行为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制定有何影响?很值得思考。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以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紧紧围绕“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这个问题,深入探讨行为视角下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首先,本研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借助三个典型公司探寻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初始研究命题。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提出更细化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最后,严格按照问卷调查法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问卷设计、小样本调研,通过正式问卷发放来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一系列科学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有效地检验和论证。根据有效的实证分析,主要的结论包括:第一,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具体地,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均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但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则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二,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解释所起的中介作用不同。具体地,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能够通过提升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机会解释,进而对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但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威胁解释负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另外,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矛盾解释正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负向影响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三,高管团队异质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以及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影响。第四,环境动态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强度不同。相较于外部建议寻求,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高管团队行为视角出发,探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联机制,超越了以往仅用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或个人层面的相关属性特征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第二,从辩证视角出发,将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划分为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和矛盾解释,弥补了仅从极端维度(机会解释和威胁解释)考虑战略行为的遗憾;第三,提出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通过其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进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过程。最后,根据得出的相关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启示,并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所要研究的内容。
刘宇[3](2020)在《新零售的理论分析框架:超“零售之轮”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出现了多场景体验的零售业态Eataly。2016年以后,密集出现了"购物+餐厅"场景、无人购物、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等新零售业态。从历史维度看,解释新的零售业态出现逻辑的理论分别有"零售之轮"、"真空地带"、新"零售之轮",认为新的零售业态赢得市场的关键分别在于低价格低服务组合、消费者偏好、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一项工具,只有用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新"零售之轮"理论难以剖析新零售业态出现的市场逻辑。市场的逻辑是利他,即企业通过解决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或未被很好地满足的需求来赢得市场。因此,提出超"零售之轮"假说,认为新的零售业态出现的动力在于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或未被很好满足的需求与零售企业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需求满足能力之间的矛盾。并分析超"零售之轮"四阶段运行逻辑,然后通过Eataly和食享会两个案例来佐证超"零售之轮"理论。
李先彪[4](2020)在《基于电商消费者负面评论的产品创新侦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市场交易逐渐走向全面网络化,且全球性传染疾病的肆虐显着加快了这一进程。电商交易的普及,累计了大量的电商消费者评论数据,其中,对生产企业价值最大的是消费者负面评价数据。为了指导生产企业创新,本文运用创新理论、产品层次理论、文本分类算法及认知地图理论,充分挖掘负面评论的价值,以求从中侦测产品创新方向或创新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单条负面评论进行了类型判别。本文基于产品层次理论构建了负面评论的分类体系,通过LDA主题模型给出了消费者负面评论归类算法,再运用智能音箱负面评论的文本数据验证负面评论的分析体系及负面评论归类算法。其次,本文分析了负面评论样本属性。本文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制定了负面评论样本的频率分析与列联表分析,运用熵权法计算了每种否定类型的权重,并给出了产品否定度的度量公式,设计了产品功能层与形式层缺陷分析的表格;运用智能音箱负面评论演算负面评论的统计分布特征、类别归属分析与缺陷点统计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产品创新方向判断和具体创新点甄别方法。本文基于认知地图理论,构建了产品创新判断路程,给出了判断产品创新方向与创新点的方法,运用智能音箱负面评论验证了上述方法,找出了智能音箱的创新方向与创新点。综上所述,本文以电商消费者负面评论为出发点,通过相关理论,构建了侦测判读产品创新方向或创新点的流程,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龚嘉佳[5](2020)在《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国家战略,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城市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创新战略必须找到空间载体,这种空间载体就是城市创新空间。因此城市创新空间是建设创新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城市创新空间的生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过程。正确认识城市创新空间以及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探索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下,对城市创新空间生产起关键作用的角色,能够为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政策制定、规划设计以及城市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此目的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创新概念的缘起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活动分布、空间创新体系、空间创新能力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城市创新空间相关的研究,认为城市创新空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对创新空间的认识较为片面。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内在相关的演化理论、复杂性理论、空间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批判性吸收,建立城市创新空间的系统性和空间性的全面认识。城市创新空间的系统性体现在知识系统、创新系统和形式系统上,分别表征创新空间系统的基础、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性体现在空间的两大特性:空间的演化性和空间在地理、社会和历史方面的辩证统一。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生物演化机制应用到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研究中,以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特市创新空间为案例,建构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的框架,认为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的内核是创新群体的演化,城市创新空间在三个层次,即感知的空间、实际的空间和构想的空间中回溯式发展,构想的空间对演化的驱动力最强,从而带动其他两个层次的变化。本文根据这个框架对杭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是构想空间先行,感知的空间、实际的空间与构想的空间循环改变的过程,政府和其他创新群体不是管制和服从管制或者反抗管制的关系,而是横向协同演化的,他们必须通过竞争和合作才能实现创新空间的生产。本文发现创新空间演化具有惯性,政府群体在创新空间的分布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主导企业直接影响创新空间演化的方式和过程,外部环境影响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本文为认识城市创新空间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并通过多学科融合解释了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是城市创新空间研究的补充。
曾锵[6](2019)在《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一方面,零售业的发展呈现两种鲜明对比的局面,许多零售企业尤其是传统零售企业发展受困和日渐式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诸如孩子王、盒马鲜生、尚品宅配、ZARA、优衣库等优秀和成功的零售企业;另一方面,自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实业界掀起了热烈的对“新零售”现象和概念的讨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理论讨论。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迫切需要发展适合零售业或零售企业的学术理论对以上现象进行解读和剖析,而本文试图运用商业模式理论构建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以实现对现实和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对商业模式理论、流通经济理论、零售业态理论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尤其是借鉴商业模式双重属性的思想,通过优衣库、ZARA、尚品宅配、宜家、西西弗、言几又六个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接着,在对顾客价值创造和零售顾客价值创造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系统架构理论对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及其属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体化架构、定制化架构和场景化架构的零售商业模式进行了理论模型构建,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设;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零售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实证分析,揭示了零售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即“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价值创造”。(2)提出了一体化架构、定制化架构、场景化架构三种架构零售商业模式,借鉴系统架构理论对三种架构及其属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建了理论模型。一体化架构是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融合,定制化架构是零售企业与消费者的接合,场景化架构是销售界面的场景建设的努力和行为,零售企业是承担场景空间建设的主要主体。一体化架构的架构属性包括与供应商产权一体化程度、与供应商建立契约的长期性和完备性、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化程度;定制化架构的架构属性包括顾客参与的程度、消费者信息化和大数据化的程度、产品的定制化程度;场景化架构的架构属性包括场景空间的审美性、产品作为场景文化价值载体的媒介性、消费者对场景传达的文化价值的认同性。(3)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一体化架构对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的效率性、新颖性和锁定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和新颖性对低成本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和新颖性对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的影响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定制化架构对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的效率性和新颖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对个性化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效率性对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的影响发挥部分中介的作用;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场景化架构对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的新颖性和互补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新颖性和互补性对体验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新颖性和互补性对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的影响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实现了与商业模式宏观研究的对接和承接,验证了商业模式二重属性——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和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以及二者关系的存在性,突破和超越了Sorescu等提出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2)基于本文构建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框架:商业模式架构属性—商业模式价值属性—价值创造,探究和揭示了零售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3)提出了一体化架构、定制化架构、场景化架构三种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并尝试将系统架构思想迁移至商业模式理论,借鉴系统架构理论对零售商业模式架构进行理论分析。
李宗洁[7](2019)在《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科技领域深化改革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进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聚焦到企业层面一些观点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驱动其持续成长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创新能力的塑造。1997年,Clayton Christensen在《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首次提出“颠覆性技术”,而颠覆性创新理论旨在界定变革性技术对公司存在的影响。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市场需求的多变,企业在创新模式上也逐渐从渐进式创新向突破式创新扩展,从增量型创新向颠覆型创新的方向转移。然而,由于外部事件情境的不确定性,企业自身在机会感知的敏感性、资源整合能力的及时性和组织调整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感知不足、核心刚性、内部冲突等问题,使得企业对创新的认知、理解、分析和开展变得不易。对以往文献经过梳理发现,已有关于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多数是聚焦于由于技术变革或新技术应用影响到标准主导设计后的迫使企业做出改变的行为,目前对企业如何敏捷感知和积极探索开展突破性创新或根本性创新的研究较为鲜见。颠覆性创新机会需要企业自主去把握,创新的动力也来自于多个方面,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会直接影响颠覆性创新的决策。同时,在面临事件情境时,调整、重构内外资源与技能的动态能力理论近年来研究较多。企业的动态能力能够使得企业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动和突发事件的冲击影响,为企业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保障,也会对企业在创新方式选择上产生作用。然而,已有的研究中对事件作为情境因素分析其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较为少见,动态能力作为二者的调节变量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献研究也不足。本研究本研究是建立在事件系统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组织适应性以及企业资源观等理论基础上,并在事件系统理论的研究上,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和颠覆性创新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事件冲击力如何影响企业的颠覆性创新?(2)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颠覆性创新?(3)动态能力如何调节事件冲击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4)颠覆性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外部情境下,提出探索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相关文献已有的经典量表与新开发新量表相结合来设计调查问卷,对符合本研究调研对象要求的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共收集到了303份有效问卷来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2)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机会洞察、资源聚合和组织重塑”的构念,在事件冲击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影响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3)颠覆性创新中技术视角的创新对企业绩效呈现出倒U型影响,而市场视角的创新却对企业绩效呈现出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系统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创新理论;对颠覆性创新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价值,对企业如何依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动态能力构筑开展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借鉴。论文的创新性在于探讨了事件冲击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内部动态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深化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互动推动颠覆性创新的机制研究。同时,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应对外部事件情境,培育和构建动态能力、快速增强创新能力和提升创新绩效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尤肃川[8](2016)在《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是所有电商企业一直思考的问题。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有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创新和营销。可见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已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永续生存的生命之泉。本文立足于此背景,旨在解决电商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问题:企业内部如何能够保障服务创新正常、有序地开展?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因素是如何促进服务创新?企业如何对服务创新活动进行客观评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揭示了电商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原理,对领先电商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的发展提供一定有益的借鉴。研究内容:(1)提出企业服务创新定义与分类。在服务创新定义基础上,总结企业服务创新的定义、分类和特征。(2)基于DNA视角探析企业服务创新运行机制。根据类仿生学的DNA视角,分析企业保障服务创新活动开展的运行机制,挖掘关键的保障因素。(3)剖析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探究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中,关键的动力因素,构建动力机制模型。(4)拓展与完善企业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并应用到企业中,提出企业对服务创新决策进行取舍的准则,探索创建相关的管理工具。(5)探索企业设立服务创新专门部门的新经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借助Refviz、Histcite、Citespace等文献分析工具,对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收集、归纳、梳理与总结,以获取各研究之间的关联,提炼与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新的研究领域。(2)分类学研究。运用分类学研究方法,探索、界定企业服务创新的定义,指出新定义的特征和功能。(3)案例分析。广泛收集电商企业服务创新案例,总结相关成功因素,并进行案例佐证结论。(4)类仿生学研究。运行机制研究中借鉴仿生学的方法,将保障服务创新开展的运行机制设想为DNA分子,研究服务创新DNA分子的构成要素,并分配要素间的权重,通过成熟的DNA理论来解释运行机制。(5)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在理论模型和案例收集的基础上,获取和总结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深度访谈电商企业的相关人员,挖掘动力机制的关键促进因素。(6)问卷调查法。运行机制中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碱基因素的权重。动力机制中在确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找到企业服务创新的关键促进因素。专门部门中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专门部门对服务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包括anp、模糊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t检验、结构方程、k-means聚类、粗糙集算法、模糊识别,借助superdecision、spss、amos、weka软件验证本文中的理论假设与模型。论文结构和研究结论:第一章绪论。简述了研究的背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目标和意义,阐述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服务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梳理此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重点和热点,发现需要突破的方向,从文献中寻求理论拓展的启示。通过探析服务创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提出企业服务创新的定义,是指以企业为主导进行的服务创新改变,包含对现有服务进行改进,或是引入本企业没有的某种服务,或是由企业协调各种动力因素创造一种新服务,或是对服务理念和服务流程进行改造和革新,使得新服务与企业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相比较更为新颖。同时对企业服务创新的分类、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在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梳理的基础上,将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分为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三个机制是与服务创新紧密相关的整体,共同作用于服务创新过程。第三章从dna视角探析电商企业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在对基因仿生学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服务创新dna的构想,并从分子微观层面构建了企业服务创新dna模型,该模型呈现螺旋上升双链结构,双链包括知识链和资本链,碱基构成包括制度碱基、人才碱基、资源碱基、组织碱基,通过此模型解释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基于anp和模糊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企业服务创新dna模型构成因素的权重,来分析运行机制的关键碱基因素。第四章构建动力机制模型。参考sundbo和gallouj的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结合电商企业的特点,使用扎根理论得到14个关键促进因素,并通过结构方程进一步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包含企业服务创新基础模块、主力模块、市场动向模块、关联者模块,四个模块间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并利用静力学示意图将理论研究可视化,易于理解与沟通。第五章拓展三维五级评价法(约束机制)。在三维五级评价法基础上,本文将创新新颖维度分成五级,将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效益维度分成低、中、高三级,共45种类型,基于k-means和粗糙集算法聚类得到6种类型,从易记的角度出发,将其命名为:牦牛型、大象型、老虎型、猴子型、老鼠型、羚羊型。归纳并提出“myteam”分析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服务创新,企业应根据服务创新的特点及企业战略,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第六章探讨服务创新专门部门。对承担企业内部服务创新管理职责的服务创新“专门部门”进行案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专门部门在服务创新中的功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实证了专门部门对企业服务创新管理能力提升有显着影响,同时为企业设立服务创新专门部门提供相关管理建议。第七章运用前文的研究成果,对携程微小队、阿里巴巴村淘和京东到家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电商服务创新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归纳总结其共性与特色之处。第八章总结本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和建议。服务创新管理对策:(1)获取了保障企业服务创新顺利开展的六个重要dna碱基因素,并可应用于企业实践。从dna视角对运行机制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具有制度、资源、人才、组织这四个碱基的企业服务创新更容易获得成功。四个碱基细化后得到16个碱基因素,通过对这些碱基因素的权重分布排序,提取了6个应当引起企业重视的碱基因素,分别是:顾客的需求识别是企业服务创新的引导因素、企业家精神对服务创新起主导作用、服务创新的组织形式随着创新的进程不断演进、电商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有助于倾听顾客的声音、技术是推动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的有力保障、电商企业围绕数据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该对这些认识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解答为何有些电商的企业的服务创新较多,内部是如何保障的,管理者应该尽力去构建和完善这些企业内在的运行机制。(2)强化企业服务创新关键促进因素,注重各模块间协同创新作用。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到14个关键动力因素,并归纳为内部主要动力和外部主要动力。内部主要动力有:企业自身发展、企业家精神、企业创新战略与管理、创新团队建设、组织动态能力、企业内部制度;外部主要动力有:市场潜力、市场资源、相关技术、社会责任、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消费者的参与、竞争者的行动。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甄别促进因素,强化促进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模型中四个模块间存在相互作用,在服务创新管理时,应注重创新模块的协同作用。并进一步绘制了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静力学示意图,将四个模块的作用力可视化,企业可通过这种简化的方式理解和识别动力机制原理以强化关键动力。(3)提出“myteam”分析法,便于企业对服务创新进行评价。在企业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的基础上,根据新颖度、顾客满意度、企业效益三个维度,将45种类型简化为6类,发展并提出“myteam”分析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创新,企业应根据服务创新的特点及企业战略进行综合分析,不同的创新策略要求的企业内、外部资源环境也不尽相同。(4)鼓励企业设立服务创新专门部门。通过揭示服务创新专门部门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产生、职能及职责、管理流程和运作经验,表明服务创新专门部门的设立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服务创新,促进企业创新氛围的营造。国内电商企业中的少数先进企业设立了专门从事服务创新管理的部门,本文鼓励企业尝试设立服务创新专门部门对服务创新进行有效地管理。创新之处:(1)提出区别于“服务创新”广义定义的“企业服务创新”定义及分类。相对于“服务创新”的广义定义,增加了概念的限定性,强调企业在服务创新中的能动作用,突出企业对服务创新的管理。同时对各类型创新的特征、内涵进行扩充,使其比目前应用广泛的Gallouj和Sundbo的分类更具有适用于企业管理的便捷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从DNA新视角分析了企业服务创新运行机制,构建了企业服务创新DNA模型。通过DNA的视角研究服务创新为企业服务创新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本文提出螺旋双链结构的企业服务创新DNA模型,丰富了仿生学理论研究体系,从微观分子角度细化服务创新研究理论,延伸服务创新研究的深度,为今后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为企业服务创新更深层地研究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理论意义。(3)量化佐证企业服务创新的关键促进因素,构建动力机制模型。通过企业案例调研,归纳出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的关键促进因素,构建了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模型,从管理视角获取促进企业服务创新的新认识,有助于企业在服务创新管理中,简化问题,抓大放小,提升了对于服务创新动力机制认识的深度。(4)发展并简化了“三维五级评价法”,提出更具操作性的“MyTeam”分析法。“三维五级评价法”平衡了服务创新的新颖度、顾客满意度与企业收益三个方面,是一种综合评价服务创新的方法,但三个维度有45种类型,不利于管理评价,本文在基础上,更为具体地提出6种服务创新类型,并归纳为“MyTeam”分析法,针对每个类型给出具体的管理策略,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为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提供实践经验。本文的另一创新之处在于将“三维五级评价法”应用于电商企业的服务创新评价体系中,构建电商企业完整的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的同时,也检验了“三维五级评价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提出从不同角度评价解释服务创新结果和过程的新分析方法。(5)揭示在电商企业中设立服务创新“专门部门”的新经验。通过对从事服务创新管理的“专门部门”这种管理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专门部门的构念。专门部门能够提升企业服务创新管理能力,更高效地管理服务创新。电商企业设立服务创新管理“专门部门”,有益于推动企业的服务创新,对于我国的电商企业、服务型企业有管理实践意义。
狄蓉[9](2015)在《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创新一直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和永恒主题。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型企业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服务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使得服务创新研究一直是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创新改变,对服务型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类型,突破式服务创新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的瞩目。服务型企业想要实现不断的突破和发展,实现经济利润高效增长,突破式服务创新已经变得迫切和必要。虽然学者们在服务创新领域较早地提出了突破式服务创新与渐进式服务创新的区别,但并未深入挖掘与探索。一方面在于突破式服务创新与信息技术联系密切,近十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新态势的出现促进了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发展,使得突破式服务创新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突破式服务创新的高风险性和高不确定性致使其在创新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同时创新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理论探索不够,导致研究的可借鉴性并不高。所以目前突破式服务创新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自从服务主导逻辑和价值共创理论提出以来,价值共创已经成为服务创新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由于突破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渐进式服务创新从价值的产生到实现的创新过程和周期相对较短,而突破式服务创新则是要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的创新力量,进行服务型企业的重组、变革与升级,其价值共创的过程也相对复杂,但价值也更大。那么服务型企业是如何实现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这其中“黑箱”过程是怎样的,这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本研究从价值共创的视角研究突破式服务创新实现问题,主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界定突破式服务创新概念,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案例,完善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基础理论;二是剖析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从企业与顾客的交互作用入手进一步探索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这一过程,揭示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的奥秘。为了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主要做出了以下工作:(1)界定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概念,结合服务主导逻辑的思想从价值共创的视角探索突破式服务创新。通过理论的推导与演绎,提炼出互联网新态势下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定义,挖掘其主要特征,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点。(2)基于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概念,辨析与突破式服务创新相关易混淆概念,解析与渐进式服务创新、突破式技术创新以及破坏性创新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避免国内外研究差异。(3)挖掘互联网新态势下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典型案例,从实际的角度对典型案例价值共创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具体不同服务行业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实际案例和实际意义。(4)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质性编码分析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从价值共创的角度剖析突破式服务创新实现流程。这是后续研究企业与顾客的交互作用实现价值共创过程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本研究重点讨论和证明的议题。(5)在界定突破式服务创新定义和分析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最主要的主体——企业与顾客的交互关系入手,围绕价值共创这一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根据所得的样本数据,验证数据信效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验证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模型为价值共创过程提供实证依据和支持。(6)基于以上研究分析和结论,针对服务型企业如何进行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相关可借鉴性成果。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概念与特征。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思想以及价值共创相关理论,本研究界定突破式服务创新,即服务型企业在服务领域进行突破性的创新改变,其产生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并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幅度提高服务的便捷性,能够实现创新主体的共创价值,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出现往往改变市场规则和竞争态势,对传统服务型企业带来冲击性和颠覆性的影响。并总结出突破式服务创新的五个特征:高度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影响现有的竞争态势;以互联网行业为典型以及实现价值共创为重要目标。(2)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过程与机制。本研究在访谈和文献基础上,对服务型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深入剖析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这一“黑箱”过程。从质性的研究中探索出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生、价值共识、价值共享三个价值创造维度,以及价值发现——价值转化——价值实现的内在创新逻辑过程,企业与顾客通过交互作用实现价值的共生,达成价值共识,共享信息与资源,这是突破式服务创新设计和开发的源泉。企业与顾客通过交互作用产生的创新思想和价值发现需要通过创新知识获取、创新知识整合与创新知识应用的方式,转化为新的创新知识(寻找解决方案),推动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开发与设计,最终实现价值共创的结果——价值共赢。(3)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过程中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突破式服务创新过程不是单一的企业创新过程,而是需要和顾客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创造价值。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体现在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上,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出发点。在价值共创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企业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顾客需求和意愿,并以此作为突破式服务创新的依据和基础来进行突破式服务创新的设计与开发,降低了新服务开发的风险,有效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另一方面顾客通过与企业交流、服务体验,表达对新服务的诉求和期望,加快了创新知识的转移速度,最终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以实现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4)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在价值发现——价值转化——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将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实现过程细化为价值创造——创新知识转移——价值共赢,并构建假设模型。进一步验证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对价值共赢和创新知识转移的正向作用,以及验证了创新知识转移在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和价值共赢之间存在的中介作用,这一结论说明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推动了创新知识的转移过程,将创新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新知识,并应用于企业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活动,共同实现盈利价值、顾客价值以及创新价值。同样发现企业创新导向对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过程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当创新导向处于低水平时,企业对突破式服务创新持保守态度,价值的产生和共识的达成比较难以得到企业的重视,但随着创新导向的逐渐增强,企业会提升对创新知识的敏感度和接受度,积极推动新知识的转移,实现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的共赢。本研究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思想和理念,完善突破式服务创新相关理论,进一步深化服务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理论。本研究对服务型企业如何进行突破式服务创新进行探索性研究,对其进行概念界定与特征挖掘,并在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剖析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归纳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深化服务创新以及突破式创新理论的认识。(2)与传统服务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创新概念——创新发展——创新应用)不同,提出并剖析了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的动态机制过程(价值发现——价值转化——价值实现)。探索服务型企业突破式服务创新实现的“黑箱”过程,提出了其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直观而清晰地展现其服务创新流程。(3)将价值共创引入服务创新开发的分析中,从价值共创的角度确定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共创系统和共创网络,并将价值共创系统中的流动路径与价值网络内的创新主体相结合分析,系统地从价值共创的过程来解释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实现问题,并对价值共创过程进行验证,全面展现突破式服务创新开发与运行的规律性认识,深化了突破式服务创新实验的共性研究。(4)挖掘价值共创视角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突破式服务创新实现的作用,使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的研究更加科学而具体。对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交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实现的作用,使得抽象的理论研究更加具体,对服务创新实践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践性。本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价值共创视角下探索与解析突破式服务创新实现机制,提炼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核心创新过程,拓展深化了服务创新、价值共创以及知识管理理论。服务型企业突破式创新研究是特定背景下创新研究,也是互联网+新态势下的发展趋势。有关突破式服务创新以及价值共创的问题探讨,可以为服务型企业降低和分散突破式创新风险,设定出符合服务经济发展而又合理有效的创新流程,以实现企业创新价值和盈利价值的长久发展。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为创新实践的开展和管理以及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睿[10](2013)在《我国网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指出我国网上零售行业正在快速成长,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分析了我国网上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网上零售行业呈现出的三个特点,并对网上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六点看法。
二、美国网上零售的成功:渐进式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网上零售的成功:渐进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 |
一、电子商务相关的概念 |
二、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 |
一、分析工具综述 |
二、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理论 |
三、信任相关的理论 |
四、感知风险相关的理论 |
五、比较优势相关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比较 |
第一节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一、发展历程 |
二、交易规模 |
三、中国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
四、交易商品 |
第二节 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一、发展历程 |
二、交易规模 |
三、泰国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
四、交易商品 |
第三节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PEST分析 |
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PEST分析 |
二、泰国跨境电子商务PEST分析 |
第四节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比分析 |
一、中泰跨境电子商务的共同点 |
二、中泰跨境电子商务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的天猫国际概况 |
第二节 泰国的Shopee概况 |
第三节 天猫国际与Shopee的比较分析 |
一、天猫国际的SWOT分析 |
二、Shopee的 SWOT分析 |
三、天猫国际与Shopee的 SWOT分析结果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泰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
一、可靠的支付系统 |
二、完善的运输系统 |
三、先进的大数据作为支撑 |
四、领先世界的相关技术 |
五、政府支持的一系列政策 |
第二节 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支付系统发展缓慢 |
二、物流存在缺陷 |
三、法律不够健全 |
四、税收系统尚不完善 |
五、专业人才缺乏 |
第三节 促进泰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支付系统 |
二、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
三、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
四、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税收政策 |
五、积极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所需人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决策理论 |
2.1.2 信息处理理论 |
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1 商业模式的起源与内涵 |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 |
2.2.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相关研究 |
2.3.1 建议寻求的原因 |
2.3.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内涵 |
2.3.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来源与分类 |
2.3.4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 |
2.4 解释的相关研究 |
2.4.1 认知基础研究 |
2.4.2 解释的概念 |
2.4.3 解释的分类 |
2.4.4 解释的影响因素 |
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
2.6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2 案例设计 |
3.2.1 理论预设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分析 |
3.3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DQ公司简介 |
3.3.2 DQ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3.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FZ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FZ公司简介 |
3.4.2 FZ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4.3 FZ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SJ公司简介 |
3.5.2 SJ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5.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跨案例分析与命题提出 |
3.6.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 |
3.6.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解释 |
3.6.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与商业模式创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1.1 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联系 |
4.1.3 理论模型构建 |
4.2 假设提出 |
4.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 |
4.2.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4 解释的中介作用 |
4.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4.2.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与结构 |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1.3 问卷的偏差控制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测量 |
5.2.2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5.2.3 解释的测量 |
5.2.4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统计分析方法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因子分析 |
5.3.4 相关分析 |
5.3.5 回归分析 |
5.4 预调研实施与结果 |
5.4.1 小样本的收集与选择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数据收集与统计 |
6.1.1 调研对象 |
6.1.2 数据收集与选择 |
6.1.3 样本描述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3 量表的效度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假设检验及分析 |
6.4.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实证分析 |
6.4.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4 解释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7 稳健性分析 |
6.4.8 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讨论 |
7.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结果分析 |
7.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4 解释中介作用的结果分析 |
7.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6 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管理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零售的理论分析框架:超“零售之轮”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零售之轮”理论溯源 |
(一)“零售之轮”理论 |
(二)“真空地带”理论 |
(三)新“零售之轮”理论 |
(四)述评 |
三、超“零售之轮”假说 |
(一)零售业态升级的驱动力分析 |
1.消费升级 |
2.传统零售中的消费者痛点 |
3.基础建设升级 |
(二)超“零售之轮”的理论框架 |
1.超“零售之轮”基本观点 |
2.超“零售之轮”运行逻辑 |
(三)基于超“零售之轮”的新零售典型案例分析 |
1.Eataly |
2.食享会 |
四、结束语 |
(4)基于电商消费者负面评论的产品创新侦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商消费者 |
2.1.2 负面评论 |
2.1.3 产品创新侦测 |
2.2 文献综述 |
2.2.1 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研究 |
2.2.2 产品层次理论的研究 |
2.2.3 文本分类算法的研究 |
2.2.4 认知地图理论的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产品层次理论 |
2.3.3 文本分类理论 |
2.3.4 认知地图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条负面评论的类型判别 |
3.1 负面评论的分类体系构建 |
3.2 单条负面评论的归类算法 |
3.2.1 负面评论归类流程概述 |
3.2.2 负面评论预处理 |
3.2.3 负面评论的文本表示 |
3.2.4 负面评论的归类 |
3.2.5 分类器性能评价 |
3.3 单条负面评论类型判别算例 |
3.3.1 智能音箱负面评论的收集 |
3.3.2 智能音箱负面评论的分类 |
3.3.3 智能音箱负面评论的归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负面评论样本属性分析 |
4.1 负面评论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负面评论样本的频率分析 |
4.1.2 .负面评论样本的列联表分析 |
4.2 负面评论类别归属分析 |
4.2.1 负面评论类型权重的确定 |
4.2.2 负面评论类别归属判断 |
4.3 产品缺陷点统计分析 |
4.3.1 产品的功能层缺陷点分析 |
4.3.2 产品的形式层缺陷点分析 |
4.4 样本属性算例 |
4.4.1 智能音箱负面评论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智能音箱负面评论类别归属频率分析 |
4.4.3 智能音箱功能缺陷点统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负面评价数据特征的产品创新决策分析 |
5.1 基于负面评论数据特征的产品创新决策流程 |
5.1.1 负面评论与产品创新的映射关系 |
5.1.2 基于认知地图的产品创新判断流程 |
5.2 基于负面评价类别归属的创新方向判断 |
5.3 基于负面评价具体缺陷的创新点判断 |
5.4 创新决策算例 |
5.4.1 智能音箱创新方向判断 |
5.4.2 智能音箱创新点判断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智能音箱部分负面评论表 |
附录B 智能音箱负面评论归类代码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起源和发展 |
2.2 创新空间研究的进展 |
2.3 小结 |
3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3.1 演化理论 |
3.2 复杂性理论 |
3.3 空间理论 |
3.4 行动者网络理论 |
3.5 理论适宜性评析与耦合 |
3.6 小结 |
4 城市创新空间的构成 |
4.1 城市创新空间的知识系统 |
4.2 城市创新空间的创新系统 |
4.3 城市创新空间的形式系统 |
4.4 小结 |
5 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特征 |
5.1 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认知特征 |
5.2 城市创新空间的本体特征 |
5.3 小结 |
6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机制研究 |
6.1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系统研究 |
6.2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案例研究 |
6.3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机制 |
6.4 小结 |
7 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研究 |
7.1 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与研究范围界定 |
7.2 杭州市创新群体的空间分布 |
7.3 杭州市创新构想空间分布 |
7.4 杭州市创新空间分布特征 |
7.5 城市创新空间中的群体及其在空间演化中的作用 |
7.6 小结 |
8 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解析 |
8.1 科学技术创新空间演化机制 |
8.2 文化创意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 |
8.3 杭州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的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研究的总结 |
9.2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研究中的发现 |
9.3 建设创新城市的建议 |
9.4 本文的创新点 |
9.5 存在的不足 |
9.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6)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缘起 |
1.1.2 时代背景 |
1.1.3 “新零售”现象出现 |
1.2 关键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零售 |
1.2.2 商业模式 |
1.2.3 价值创造 |
1.2.4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 |
2.1 商业模式研究 |
2.1.1 商业模式研究演进简析 |
2.1.2 商业模式研究的层次分析 |
2.1.3 商业模式的架构属性与价值属性的二重属性 |
2.1.4 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流通经济理论研究 |
2.2.1 流通创造价值 |
2.2.2 流通对制造业的功能价值认识 |
2.2.3 流通对消费的功能价值认识 |
2.2.4 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流通功能价值认识 |
2.2.5 流通经济理论研究述评 |
2.3 零售商业模式研究 |
2.3.1 对零售商业模式的三层次理解 |
2.3.2 零售商业模式与零售业态的概念辨析 |
2.3.3 零售商业模式的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3 零售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方法选择 |
3.1.2 案例数量选择 |
3.1.3 资料搜集方法 |
3.1.4 案例研究设计 |
3.2 优衣库案例研究 |
3.2.1 优衣库案例描述 |
3.2.2 优衣库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3.2.3 优衣库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3.3 ZARA案例研究 |
3.3.1 ZARA案例描述 |
3.3.2 ZARA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3.3.3 ZARA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3.3.4 优衣库与ZARA的案例对比分析及相关命题提出 |
3.4 尚品宅配案例研究 |
3.4.1 尚品宅配案例描述 |
3.4.2 尚品宅配商业模式的定制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3.4.3 尚品宅配商业模式的定制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3.5 宜家案例研究 |
3.5.1 宜家的案例描述 |
3.5.2 宜家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3.5.3 宜家商业模式的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3.5.4 尚品宅配与宜家的案例对比分析、相关命题提出及讨论 |
3.6 西西弗书店案例研究 |
3.6.1 西西弗书店的案例描述 |
3.6.2 西西弗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3.6.3 西西弗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3.7 言几又书店的案例研究 |
3.7.1 言几又的案例描述 |
3.7.2 言几又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
3.7.3 言几又的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3.7.4 西西弗与言几又的案例对比总结及命题提出 |
3.8 本章小结 |
4 理论模型构建 |
4.1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理论分析 |
4.1.1 顾客价值与零售顾客价值 |
4.1.2 顾客价值创造与零售顾客价值创造 |
4.2 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
4.2.1 架构理论 |
4.2.2 一体化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
4.2.3 定制化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
4.2.4 场景化架构属性理论分析 |
4.3 一体化架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模型 |
4.3.1 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的影响 |
4.3.2 一体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4.3.3 价值属性对低成本价值创造的影响 |
4.3.4 价值属性对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影响的中介作用 |
4.4 定制化架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模型 |
4.4.1 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的影响 |
4.4.2 定制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4.4.3 价值属性对个性化价值创造的影响 |
4.4.4 价值属性对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影响的中介作用 |
4.5 场景化架构零售商业模式理论模型 |
4.5.1 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的影响 |
4.5.2 场景化架构对价值属性的影响 |
4.5.3 价值属性对体验价值创造的影响 |
4.5.4 价值属性对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影响的中介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变量测量和问卷设计 |
5.1.1 零售商业模式架构属性测量 |
5.1.2 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属性测量 |
5.1.3 零售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测量 |
5.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2.1 问卷发放 |
5.2.2 样本描述 |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3.3 相关性分析 |
5.4 结构方程建模与假设检验 |
5.4.1 结构方程建模 |
5.4.2 一体化架构对低成本价值创造影响 |
5.4.3 定制化架构对个性化价值创造影响 |
5.4.4 场景化架构对体验价值创造影响 |
5.4.5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理论贡献 |
6.1.3 管理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指标体系预调查问卷 |
附录2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零售顾客价值创造探索性因子分析 |
附录4 :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的问卷调查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事件作为影响组织的外部情境解释 |
1.1.2 实践背景:颠覆性创新能够帮助企业赢得市场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创新绩效 |
2.1.1 企业创新 |
2.1.2 企业创新绩效 |
2.2 事件冲击力 |
2.2.1 事件视角 |
2.2.2 事件冲击力构成维度 |
2.2.3 事件冲击力对企业创新影响 |
2.3 动态能力 |
2.3.1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 |
2.3.2 动态能力构建探索 |
2.3.3 动态能力构成维度划分 |
2.4 颠覆性创新 |
2.4.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及研究视角 |
2.4.2 颠覆性创新与其他创新模式对比 |
2.4.3 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 |
2.4.4 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绩效 |
2.4.5 颠覆性创新构成维度及测量方式 |
2.5 文献综合评述 |
2.5.1 创新研究文献的评述 |
2.5.2 事件系统理论研究文献的评述 |
2.5.3 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评述 |
2.5.4 颠覆性创新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3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关系 |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2 案例研究 |
3.2.1 探索性研究的意义 |
3.2.2 研究案例的行业选择 |
3.2.3 探索性案例研究的企业 |
3.2.4 探索性案例相关素材分析 |
3.3 探索性案例的研究发现 |
3.3.1 舟翼智能由投币设备向新型支付领域转型的背景 |
3.3.2 事件冲击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作用分祈 |
3.3.3 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
3.4 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的讨论及结论 |
第4章 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
4.1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1.1 技术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1.2 市场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1.3 政策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 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1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
4.2.2 机会洞察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3 资源聚合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4 组织重塑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3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
4.4.1 理论基础与研究枧角 |
4.4.2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
4.5 颠覆性创新的部分中介效应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样本调研与数据采集 |
5.2 研究变量的测量 |
5.3 主要研究方法说明 |
5.4 关键构念的信度检验 |
5.5 关键构念的效度检验 |
5.6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6.1 事件冲击力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6.2 动态能力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6.3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6.1 实证研究的描述性统计 |
6.2 事件冲击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分析 |
6.3 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分析 |
6.4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
6.5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
6.6 颠覆性创新的部分中介效应 |
6.7 本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
第7章 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的讨论与结论 |
7.1 论文核心构念多维结构的讨论 |
7.2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
7.3 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4 动态能力调节效应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5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6 颠覆性创新的部分中介作用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7 研究结论 |
第8章 理论贡献及未来研究展望 |
8.1 理论贡献 |
8.1.1 为事件情境与企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观点 |
8.1.2 为动态能力驱动颠覆性创新提供新解释 |
8.1.3 为战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提供新见解 |
8.1.4 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经济情境下企业适应性行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
8.2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3.1 夯实理论构念的内涵与构成维度的划分 |
8.3.2 进一步优化研究设计 |
8.3.3 可扩展的研究情境 |
致谢 |
附录1:图表目录 |
附录2:实证研究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结构与安排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
2.1.1 服务创新的概念 |
2.1.2 服务创新的分类 |
2.1.3 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 |
2.1.4 服务创新的研究趋势 |
2.1.5 企业服务创新相关理论 |
2.1.6 服务创新研究评述 |
2.2 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综述 |
2.2.1 管理机制的理论 |
2.2.2 服务创新管理机制 |
2.2.3 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的构成——运行机制 |
2.2.4 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的构成——动力机制 |
2.2.5 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的构成——约束机制 |
2.2.6 服务创新管理机制文献评述 |
2.3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综述 |
2.3.1 电商企业的相关研究 |
2.3.2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 |
2.3.3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文献评述 |
2.4 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分析 |
3.1 服务创新运行机制在服务创新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
3.2 企业服务创新DNA模型探索 |
3.2.1 基因仿生学在创新研究中的进展 |
3.2.2 企业服务创新DNA的仿生结构 |
3.2.3 基于DNA结构的企业服务创新DNA模型 |
3.3 企业服务创新服务创新DNA模型 |
3.3.1 企业服务创新DNA碱基之一——制度 |
3.3.2 企业服务创新DNA碱基之二——人才 |
3.3.3 企业服务创新DNA碱基之三——资源 |
3.3.4 企业服务创新DNA碱基之四——组织 |
3.3.5 企业服务创新DNA指纹 |
3.3.6 企业服务创新DNA的复制、突变和重组 |
3.4 基于ANP的电商企业服务创新DNA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3.4.1 碱基因素甄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基于ANP的碱基因素甄别评价研究设计 |
3.4.3 基于ANP对碱基因素评价指标赋权 |
3.4.4 对碱基因素甄别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 |
3.5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运行机制的关键碱基因素分析 |
3.5.1 顾客的需求识别是企业服务创新的引导因素 |
3.5.2 企业家精神是服务创新的主导因素 |
3.5.3 不断演进与创新是服务创新的动力因素 |
3.5.4 技术是推动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的保障因素 |
3.5.5 电商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有助于倾听顾客的声音 |
3.5.6 电商企业围绕大数据不断进行服务创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分析 |
4.1 服务创新的动力理论 |
4.2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
4.2.1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类型 |
4.2.2 外部环境动力因素 |
4.2.3 内部动力因素 |
4.3 基于扎根理论的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因素探索 |
4.3.1 研究方法的提出 |
4.3.2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因素案例分析 |
4.3.3 案例研究结论 |
4.4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因素的测量 |
4.4.1 动力因素测量的研究设计 |
4.4.2 动力因素的研究假设 |
4.4.3 动力因素的问卷设计 |
4.4.4 数据收集与评估 |
4.4.5 假设检验 |
4.5 研究结论的二次检验 |
4.5.1 检验目的和方法 |
4.5.2 数据收集 |
4.5.3 检验结果分析 |
4.6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机制建立 |
4.6.1 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6.2 动力机制模型内涵 |
4.6.3 动力机制模型内部关系 |
4.6.4 动力机制模型静力学解释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分析 (约束机制) |
5.1 服务创新的“三维五级评价法” |
5.1.1 企业服务创新等级划分:服务创新五级分类法 |
5.1.2 企业服务创新等级划分:服务创新三维评价法 |
5.2 基于k-means和粗糙集算法聚类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 |
5.2.1 基于k-means算法聚类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 |
5.2.2 基于粗糙集算法验证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的聚类结果 |
5.2.3 基于模糊识别的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类型识别 |
5.3 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的新探索 |
5.3.1 提出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的“MyTeam”分析法 |
5.3.2 “MyTeam”分析法的可视化三维模型 |
5.4 服务创新“MyTeam”分析法的管理实践 |
5.4.1 大象型特点及策略(Elephant) |
5.4.2 老虎型特点及策略(Tiger) |
5.4.3 猴子型特点及策略(Monkey) |
5.4.4 老鼠型特点及策略(Mouse) |
5.4.5 羚羊型特点及策略(Antilope) |
5.4.6 牦牛型特点及策略(Yak) |
5.5 服务创新“MyTeam”分析法案例分析 |
5.5.1 亚马逊Dash按钮案例分析 |
5.5.2 “先试后买”网购模式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探讨服务创新专门部门 |
6.1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专门部门的设立 |
6.2 专门部门的功能探析 |
6.2.1 功能之一:对创意的管理(收集和评估) |
6.2.2 功能之二:构建和管理创新平台 |
6.2.3 功能之三:对企业服务创新项目监控和评估 |
6.2.4 功能之四:对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管理 |
6.2.5 功能之五:专门部门直接参与服务创新 |
6.2.6 功能之六:营造企业服务创新文化 |
6.3 专门部门运作体系的探讨 |
6.3.1 专门部门组织结构 |
6.3.2 专门部门运行程序 |
6.3.3 专门部门管理制度 |
6.4 专门部门对服务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设计及实证结果 |
6.4.1 研究设计 |
6.4.2 研究结果 |
6.5 企业设立服务创新专门部门的管理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
7.1 携程微小队案例 |
7.1.1 携程服务创新运行机制 |
7.1.2 微小队组织形式的变化 |
7.1.3 携程服务创新动力机制 |
7.1.4 微小队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 |
7.1.5 携程微小队案例小结 |
7.2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案例 |
7.2.1 阿里巴巴服务创新运行机制 |
7.2.2 农村淘宝组织形式的变化 |
7.2.3 阿里巴巴服务创新动力机制 |
7.2.4 农村淘宝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 |
7.2.5 阿里巴巴村淘案例小结 |
7.3 京东到家案例 |
7.3.1 京东服务创新运行机制 |
7.3.2 京东到家组织形式的变化 |
7.3.3 京东服务创新动力机制 |
7.3.4 京东到家服务创新三维五级评价法 |
7.3.5 京东到家案例小结 |
7.4 案例对比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服务创新管理对策 |
8.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企业服务创新DNA甄别ANP专家打分量表 |
附录二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DNA关键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动力因素访谈问卷 |
附录四 AirCloset案例开放式编码表 |
附录五 抹茶美妆案例开放式编码表 |
附录六 电商企业服务创新动力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七 服务创新动力调查问卷(验证) |
附录八 服务创新专职管理部门调查问卷 |
附录九 Questionnaire on Special Service Innovation Department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创新理论的回顾 |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1.2 当今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2.2 服务创新及相关理论诠释 |
2.2.1 服务创新的界定 |
2.2.2 服务创新的分类 |
2.2.3 服务创新的研究进展 |
2.3 突破式服务创新主要研究现状 |
2.3.1 突破式创新的认识 |
2.3.2 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探讨 |
2.4 价值共创相关研究综述 |
2.4.1 价值的相关研究 |
2.4.2 价值共创理论的解读 |
2.5 文献评述 |
2.5.1 服务创新研究评述 |
2.5.2 突破式服务创新研究评述 |
2.5.3 价值共创理论研究评述 |
2.5.4 本文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主导逻辑下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理论总论 |
3.1 突破式服务创新的理论基础——服务主导逻辑 |
3.1.1 从产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 |
3.1.2 服务主导逻辑十个经典命题 |
3.1.3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对突破式服务创新研究的适用性 |
3.2 服务主导逻辑下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探索 |
3.2.1 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概念界定 |
3.2.2 突破式服务创新的特征 |
3.2.3 互联网形态下的突破式服务创新 |
3.3 突破式服务创新相关概念辨析 |
3.3.1 突破式服务创新与突破式技术创新 |
3.3.2 突破式服务创新与渐进式服务创新 |
3.3.3 突破式服务创新与破坏式创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构建 |
4.1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探讨 |
4.1.1 案例分析的设计 |
4.1.2 案例分析的选择 |
4.1.3 案例分析的深入讨论 |
4.2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动因探索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样本 |
4.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3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动因测量 |
4.3.1 开放式译码 |
4.3.2 主轴性译码 |
4.3.3 选择性译码 |
4.3.4 信度检测 |
4.4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的传导过程 |
4.4.1 价值共创过程中企业与顾客的交互作用 |
4.4.2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的实现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 理论模型 |
5.2 理论研究假设 |
5.2.1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与创新知识转移 |
5.2.2 创新知识转移与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赢 |
5.2.3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与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赢 |
5.2.4 创新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 |
5.2.5 企业创新导向的调节作用 |
5.3 变量的测量 |
5.3.1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的测量 |
5.3.2 创新知识转移的测量 |
5.3.3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赢的测量 |
5.3.4 企业创新导向的测量 |
5.4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4.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
5.4.2 问卷的预测试与小样本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模型检验 |
6.1 数据收集与数据评估 |
6.1.1 大样本数据的收集 |
6.1.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1 同源误差与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
6.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 模型检验 |
6.3.1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对创新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
6.3.2 创新知识转移对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赢的影响作用 |
6.3.3 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对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赢的影响作用 |
6.3.4 中介变量检验 |
6.3.5 调节变量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实证分析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策略与建议 |
7.1 实证研究相关结论分析 |
7.2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知识管理作用 |
7.2.1 积极获取信息与互联网技术资源 |
7.2.2 完善创新研发部门的知识管理系统与交流平台 |
7.2.3 发挥创新研发部门知识传递的桥梁功能 |
7.3 构建互利共赢的价值共创网络关系 |
7.3.1 重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
7.3.2 发展多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与协同创新 |
7.3.3 实现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网络新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与研究结论 |
8.1.1 研究主要工作 |
8.1.2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访谈提纲 |
附录二:“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我国网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网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 |
二、我国网上零售行业的特点 |
(一)品牌生产厂商与优质网上零售平台合作 |
(二)网上零售行业兴起并购浪潮 |
(三)网络自有品牌发展日渐成熟 |
三、我国网上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
(一)网上零售以服务取胜 |
(二)网上零售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 |
(三)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
(四)品牌时代 |
(五)千商一店 |
(六)网上零售企业自建物流 |
四、美国网上零售的成功:渐进式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研究[D]. 王美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金艳. 山东大学, 2020(04)
- [3]新零售的理论分析框架:超“零售之轮”理论[J]. 刘宇. 老区建设, 2020(22)
- [4]基于电商消费者负面评论的产品创新侦测研究[D]. 李先彪.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5]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D]. 龚嘉佳. 浙江大学, 2020(01)
- [6]基于价值创造的零售商业模式研究[D]. 曾锵.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1)
- [7]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李宗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8]电子商务企业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 尤肃川. 东华大学, 2016(03)
- [9]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研究[D]. 狄蓉. 东华大学, 2015(07)
- [10]我国网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徐睿. 电子商务,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