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及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纳洛酮及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一、纳洛酮和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恬(SORNSAKDANUPHAP JULARPUK)[1](2019)在《芪葛颗粒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本项目组既往研究显示,芪葛颗粒对胃黏膜及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黄芪-葛根可以减轻乙醇对肝脏的损伤,但芪葛颗粒护肝的药理作用未作深入探讨。本研究探讨芪葛颗粒防治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评价。目的:研究芪葛颗粒对乙醇诱导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Q-TOF-MS)探讨芪葛颗粒对酒精肝损伤的肝脏、血浆、尿液中内代谢物的影响变化,明确芪葛颗粒护肝的作用机理。方法:1.建立乙醇诱导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芪葛颗粒组。芪葛颗粒组每日给予芪葛颗粒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药4h后均给予50%乙醇连续7天、乙醇浓度增加至60%连续3天、乙醇浓度增加至70%连续2天、乙醇浓度增加至80%连续2天,共14天。末次灌胃前9h禁食不禁水,予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并腹主动脉采血观察乙醇对生化指标结果的影响;取肝组织,称重,取各组肝左叶进行病理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情况。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2.芪葛颗粒对乙醇诱导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建立乙醇诱导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SD雌性大鼠,SPF级,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组(Normal)、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Model)、水飞蓟素组(Positive control)、低量芪葛颗粒组(LQG)、中量芪葛颗粒组(MQG)、高量芪葛颗粒组(HQG)。每天LQG、MQG、HQG组经口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芪葛颗粒。正常组(Normal)和模型组(Mode])给予生理盐水(12ml/kg)灌胃。水飞蓟素组(Positive control)给予0.5%水飞蓟素灌胃。将动物每3天称重,以调整受试样品剂量。除正常组(Normal)外,其余各组在分别灌胃给药4h后均给予50%乙醇连续7天、乙醇浓度增加至60%连续3天、乙醇浓度增加至70%连续2天、乙醇浓度增加至80%连续2天,共14天。每组分别于实验的第7d和14d,予代谢笼收集24h尿液,放入-80℃冰箱冷冻保存。实验结束前9h禁食不禁水,称重,按照100g体重大鼠给予3%戊巴比妥钠0.13ml溶液腹腔注射,并腹主动脉采血,取血4-5ml左右,取肝左叶、浸泡10%福尔马林固定液,待进行病例切片HE染色。取血后室温静置1h,待血液分层,离心取上清,-20°保存,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及代谢组学分析。3.采用代谢组学UPLC-Q-TOF-MS液质分析方法,寻找乙醇诱导酒精肝损伤模型肝脏、血浆、尿液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芪葛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药效评价系统,确定芪葛颗治疗肝损伤效作用的关键代谢通路。通过MarkerLynx4.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个阶段先通过PCA分析(主成分分析)在模型组与各组代谢谱区别的差异。然后,通过OPLS-DA分析(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寻找模型筛选差异代谢物,模型组所得到的VIP值(变量权重值)。VIP值超过1的代谢物,说明该代谢物在组间差异中起重要作用。使用t检验中两个独立样品的非参数检验测试差异的显着性,并且将统计学显着性的阈值设定为P<0.05。最终选择VIP>1,且P<0.05的化合物作为标志代谢物。结果:1.大鼠均出现嗜睡等醉酒状态。大鼠肝脏经乙醇刺激后损伤严重,肉眼观察肝脏发现:模型组大鼠肝脏大小较正常组偏大,偏暗红色,无光泽。肝脏湿重和肝指数均值都比其他组均值高。血清肝功能检测AST、ALT和TG较其他组大鼠明显升高。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明显,见大量脂肪变性,多数大、小的脂肪泡,肝细胞索排列比较紊乱,肝窦少许淤血和出血,细胞肿胀明显。2.大鼠给予芪葛颗粒后,有少数大鼠出现便溏情况,但是体毛、饮食、精神状态,均较肝损伤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芪葛颗粒各剂量组的血清AST、ALT和TG含量均低于肝损模型组,其中的高剂量组与肝损模型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着性。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芪葛颗粒低剂量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炎性细胞增生及脂肪泡数量较模型组有所减少;芪葛颗粒中剂量组肝细胞偶见散在肝细胞脂肪变性,肿胀程度减轻;芪葛颗粒高剂量组肝细胞排列基本正常,肝脂肪变性、炎症细胞程度均降低,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3.乙醇诱导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生物标志物的确认,分析芪葛颗粒对乙醇诱导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探讨芪葛颗粒护肝作用机理。(1)肝脏代谢组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最终获得10种生物标志物,二十二碳六烯酸、磷酸胆碱、乙基葡萄糖醛酸苷、亚油酸、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22n-3)、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20:3/18:0/17:0)、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E)(20:5),作为评价芪葛颗粒对肝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发现芪葛颗粒对其中7种生物标志物,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22n-3)、亚油酸、溶血磷脂酰胆碱(20:3/18:0/17:0)具有调节恢复作用,其中3个生物标志物,溶血磷脂酰胆碱(20:3)、亚油酸、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具有显着调节作用(P<0.05)。芪葛颗粒干预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药效作用的关键通路主要为亚油酸代谢通路。(2)血清代谢组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最终获得27个变量(25种生物标志物),乙基葡萄糖醛酸苷、二十二碳六烯酸、油酸酰胺、21-羟基孕烯醇酮、L-乙酰基肉碱、四氢脱氧皮质醇、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肾上腺酸、色氨酸、亚麻酸、油酸、5-氢基戊酸、花生四烯酸、溶血磷脂酰胆碱(16:1/20:1/20:3/16:0/18:0)、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2:1/16:0/22:6/18:0)、色氨酸,作为评价芪葛颗粒对肝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发现芪葛颗粒对其中8种生物标志物,溶血磷脂酰胆碱(20:1)、二十二碳六烯酸、四氢脱氧皮质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2:1/16:0)、肾上腺酸、亚麻酸、油酸具有调节恢复作用,其中油酸具有显着调节作用(P<0.05)。芪葛颗粒干预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药效作用的关键通路主要为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3)尿液代谢组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最终获得10个变量(9种生物标志物),脱氧皮质醇、Cervonoyl ethanolamide、17 α-羟基妊娠烯醇酮、16α-羟基妊娠烯醇酮、1H-吲哚-3-基乙酰基-肌-肌醇、7-酮脱氧胆酸、去羟肌苷、3-氨基水杨酸、邻苯三酚-2-O-葡萄糖醛酸盐,作为评价芪葛颗粒对肝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发现芪葛颗粒对其中6种生物标志物,邻苯三酚-2-O-葡萄糖醛酸盐、脱氧皮质醇、17 α-羟基妊娠烯醇酮、16 α-羟基妊娠烯醇酮、1H-indol-3-ylacetyl-myo-inositol、去羟肌苷具有调节恢复作用,其中4种生物标志物脱氧皮质醇、17 α-羟基妊娠烯醇酮、16 α-羟基妊娠烯醇酮、1H-吲哚-3-基乙酰基-肌-肌醇具有显着调节作用(P<0.05)。芪葛颗粒干预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药效作用的关键通路主要为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通路。结论:1.在乙醇诱导的酒精性肝损伤中,大鼠肝脏组织发生了脂肪变性,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窦少许淤血和出血,细胞肿胀明显。血清检测AST、ALT和TG及肝指数显着明显升高,表明造模成功。2.芪葛颗粒可以减轻乙醇导致的肝脏肿大,肝细胞组织的损伤程度,其可以降低血清AST、ALT和TG含量的升高。实验表明芪葛颗粒药物具有保护乙醇诱导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3芪葛颗粒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调节作用。芪葛颗粒通过调节大鼠肝脏、血清、尿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作用机制与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代谢等通路有关。将代谢通路进行归类分析,从肝脏及血清中共同存在的代谢通路为甘油磷脂代谢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从血清及尿液中共同存在的代谢通路为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表示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体内脂代谢以及胆汁酸代谢作用失衡。

胡祥宇,魏嵋,袁叶飞,杨文信[2](2015)在《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SPF级,应用范建高等人的造模方法并改良,喂饲高脂饲料并给予3g/kg bw的乙醇(0.1ml/10g bw,i.g.),造模的同时给予赶黄草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以硫普罗宁(TPN)为对照,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肝脏系数,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G、TC、ALT、AST、MDA。结果造模三周后形成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提取物组肝脏脂肪明显改善,赶黄草提取物组血清中TG、TC、ALT、AST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提取物组血清MDA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赶黄草具有较好的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隋晓丹[3](2013)在《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观察中药肝脂溶颗粒对实验性大鼠血清HOMA-IR、Leptin及肝脏组织TNF-α、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适应环境7天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9只,高脂组51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在正常组中随机选出1只大鼠,在高脂组中随机选出6只大鼠,处死后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正常组剩余大鼠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剩余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对照组、肝脂溶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9只大鼠。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日给予不同药物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lml/100g);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溶液灌胃(0.14g/kg);中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肝脂溶颗粒水溶液灌胃(3g/kg、2.1g/kg、0.9g/kg)。连续灌胃4周后取材,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OMA-I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Leptin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脏组织TNF-α表达及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PPARα表达。结果:1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指数的影响高剂量组肝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肝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肝指数高于高、中剂量及对照组,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2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程度最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数目和胞浆内脂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HOMA-IR表达影响的研究3.1血清生化指标模型组和药物干预各组大鼠血清TG、CHOL均高于正常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高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组NAFLD大鼠血清ALT、AST较正常组均有显着的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最高,与其它药物干预组相比(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ALT、AST)方面,肝脂溶颗粒效果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以正常组最低,与其它各组相比(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以模型组最高,与其它药物干预各组相比(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血清FF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血清FF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血清FFA含量均高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P<0.01),有统计学意义。3.2血清HOMA-IR表达各组NAFLD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和IR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而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和IR最高,明显高于各药物干预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和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和IR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和IR与对照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4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血清Leptin表达影响的研究各组NAFLD大鼠血清Leptin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血清Leptin的含量最高,与其它药物干预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eptin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eptin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血清Leptin的含量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5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脏组织TNF-α表达影响的研究各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内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内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各药物干预组(P<0.01),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内TNF-α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内TNF-α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内TNF-α的表达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6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脏组织PPARα表达影响的研究正常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最接近正常组,显着高于其它药物干预组(P<0.0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低于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1肝脂溶颗粒能改善实验性NAFLD大鼠的一般状态,减轻肝内脂质沉积,改善肝脂肪变性程度。2肝脂溶颗粒有一定保护肝功能、降低转氨酶、调节血脂异常、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正常糖脂代谢的作用。3肝脂溶颗粒明显降低血清Leptin表达、降低肝脏组织TNF-α表达、增强肝脏组织PPARαmRNA表达。4肝脂溶颗粒通过减轻肝内脂质沉积,改善肝脂肪变性程度;保肝、降酶、降脂,而体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肝脂溶颗粒通过改善IR、抑制血清Leptin表达、抑制肝脏组织TNF-α表达、增强肝脏组织PPARαmRNA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从而发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肝脂溶颗粒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之一。

殷晓轩[4](2011)在《辨病专方与辨证施治对酒精性肝损伤病证相合模型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别通过维肝降酶复方和辨证代表方对模拟临床病证相合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治疗研究,探讨两类处方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和优劣势,为总结肝损伤的优势治疗途径和规范用药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200只,酒精灌胃造模的同时,按照肝郁脾虚和湿热内蕴造模方法制造出复合模型,分别予以中医经典代表方、辨病专方、辨病专方加减方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从微观角度分析维肝降酶复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优势与机理,并发现不足。结果:成功复制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肝病病症相合大鼠模型;维肝降酶饮、维肝降酶饮加味、辨证方剂对病症相合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p<0.01)。在湿热证组别里,各给药组之间,在降低肝指数、降低GGT、FFA、肝脏结构的改变等方面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组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降低TNF含量和瘦素水平方面,维肝降酶饮加龙胆草车前草组有着较好优势,而病理组织学检查中,维肝降酶饮较其他组有较好的优势;肝郁脾虚组别里,维肝降酶饮加柴胡薏仁的综合疗效由于其它组。说明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优势各不相同。进一步证实维肝降酶饮在多组证型中,改善大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清本斌甘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基转移酶的含量、降低血清自由基含量、提高血清SOD和GSH活力、降低TNF含量和瘦素水平、减少肝组织CD14表达等等方面疗效确切,从而起到减轻肝细胞炎症,保护机体的作用。结论: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当遵循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突出辨证论治,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阶段用药与环节用药相结合、四气五味性味归经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同时发现,在证型较为突出的基础上,依据辨证论治,参考古籍经典方,临床有更有优势之处。

林威君[5](2010)在《台湾高雄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台湾高雄地区NAFLD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取NAFLD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期归纳总结出台湾高雄地区NAFLD的中医临床证候规律,以进一步指导相关的临床诊疗工作,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本研究还通过与清肝丸进行对照,对调肝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痰瘀热结型NAFLD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价。2.内容和方法论文分为文献综述、中医临床证候研究,以及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对照研究3部分内容。2篇文献综述分别对中西医在NAFLD发病机理以及诊断治疗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其目的是充分了解现有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为更科学地制定临床调查量表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中医证候研究部分,通过汇总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导获得NAFLD的相关症状,参考《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并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拟定临床调查量表。调查量表中还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烟酒嗜好、服药史、体重、身高、腰围、体重指数及中医四诊信息。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Fisher确切检验、因子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堆等统计学处理,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NAFLD的临床对照研究部分,选取肝郁气滞、痰瘀热结型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调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以中成药清肝丸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和B超检查等数据,将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3.1本研究共涉及NAFLD患者247例,其中男性145例,占58.704%,女性102例,占41.296%,男女比例为1:0.703,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为15-8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4.64岁,高峰年龄段为30-49岁;病程最长者达15年,最短者2个月,以5-10年居多,占61.54%;而10~15年仅占14.98%。3.2在诸多与NAFLD发病相关的饮食因素中,以辛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油炸食品、过食肥甘等。与NAFLD相关的诸多疾病中,以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多见。3.3与NAFLD相关的主要症状和舌脉有神疲乏力,食后腹胀,面色萎黄,腰酸膝软,喜太息,溲赤,胸胁胀闷,头重如裹,眩晕,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脘胁胀痛或走窜疼痛,便溏,形体肥胖,食少纳呆,嗳气,耳鸣耳聋,夜尿频多,骨蒸潮热,便秘,性功能低下,胁肋刺痛、痛有定处,面色晦暗;苔腻,舌红,苔黄,苔白,舌淡胖齿痕,舌紫暗瘀斑,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弦,脉缓,脉虚,脉细,脉滑,脉数,脉涩。3.4对相关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12个公因子;又经复杂系统熵聚堆的方法处理,得到29组证候分类。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台湾高雄地区NAFLD的相关证型有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肾阳虚衰、脾虚湿蕴、痰瘀热结、痰湿内蕴、阴虚内热、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肝胆湿热、肾阴亏虚、肝郁气滞、肾阴阳两虚等。3.5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表明,同样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为法治疗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以及血脂、肝功能、B超等均有好转,而治疗组的调肝汤加减更优于对照组的清肝丸。4.结论4.1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病机复杂,多表现为复合证型,很少表现为单一证型。4.2 NAFLD属本虚标实之病,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气滞等。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患者在标实上主要表现为湿、热和气滞,尤以湿邪为患为主。至于本虚,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脾虚。4.3 NAFLD呈慢性过程,发病初期多表现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脾虚湿蕴、肝郁气滞等。随着病程的延长,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以及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等证型逐渐增多。此外,虽然气滞血瘀和痰瘀热结等证型在台湾高雄地区NALFD的临床证型中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气滞血瘀和痰瘀热结所居的比例迅速上升。4.4虽然清肝丸和调肝汤加减都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为法,但在具体用药上稍有差别,调肝汤加减所选药物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更好一些,相关的药理研究成果和文献报导也证明了这一点。5.创新点5.1本研究通过临床调查,并对相关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堆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台湾高雄地区的NAFLD中医证候特点。5.2选取固定证型,以立法用药相似的中成药作为对照组,更有利于评价治疗组中药治疗NAFLD的疗效。6.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方法6.1本研究的结果与大陆地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吻合,除了台湾高雄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生活饮食习惯之外,还可能与样本量较小,病例人群比较局限有关。台湾高雄地区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调研。因此,应当扩大样本选取的范围和数量,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6.2与大陆地区相比,本研究同样存在研究结果与临床实际不完全相符的情况,如痰瘀热结型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考虑采取病证结合的方式,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以使研究结果更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6.3对调肝汤加减冶疗肝郁气滞、痰瘀热结型NAFLD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时,可以考虑进一步缩小治疗组药物与对照组药物之间的差异,从而细化具体药物对NAFLD的治疗作用。

李立[6](2010)在《中医药治疗NASH的系统评价及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治疗NASH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对中医药防治NASH的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科学有力的循证医学试验证据,使中医药研究结果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方法1.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医、中医药、中药为主题词进行电子检索;2.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获取符合要求的文献;3.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4.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4.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检索到152篇文献,最终纳入22篇;2.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发现,中医药防治NASH的临床研究存在很多设计缺陷,如样本含量的估算、随机、盲法、远期疗效等都缺乏充实证据,根据国际质量评价标准,22个研究中,18个属于低质量研究,4个属于中质量研究;3.经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后总结中医治疗NASH疗效特点如下:①从肝论治的中药无论是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改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G、LDL-C、HDL-C)方面均不能体现出比西药的治疗优势;②从肝脾两方面论治的中药在痊愈率、有效率和改善肝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其亦可以改善血脂,但在调节TG和HDL-C方面并不比西药具备优势;③从肝脾肾三个脏腑论治的中药无论是治愈率、总有效率,还是肝功能、血脂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只是在提高HDL-C方面与西药疗效相当;④有2篇文献观察了从肝肾两方面防治NASH的疗效,分析提示,其较西药对照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痊愈率、总有效率和改善肝功能同时调节LDL-C、HDL-C,但对TC、TG的疗效并不优于西药。结论1.中医药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明显疗效;2.从肝脾肾辨证论治在痊愈率、有效率和改善肝功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3.中药干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中医药治疗NASH临床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所综合分析的研究总体质量不高,以上结论还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设计良好的RCT来验证。2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对NASH大鼠脂质代谢因子及线粒体修复酶调控作用的影响目的通过研究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对NASH大鼠脂质代谢因子及线粒体修复酶调控作用,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及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防治NASH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大鼠模型,每日灌胃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综合方及易善复进行治疗,10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血脂四项,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脂质代谢因子及线粒体修复酶mRNA指标,并进行统计。结果1.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与易善复治疗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组与易善复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炎症活动度计分(HAI):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HAI升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HAI均明显降低(P<0.01);综合方组在降低HAI方面,较易善复有明显优势(P<0.01);各中药治疗组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肝功能的比较:模型组较空白组比较肝功能(AST、ALT、GGT、ALP)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活血降浊方组在降低ALT方面与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1),健脾补肾方组和综合方组在降低ALT方面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三种中药方组在降低AST、GGT方面与空白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但在降低ALP方面无差异(P>0.05);易善复组在降低GGT方面明显优于三种中药治疗组(P<0.01);4.血脂四项的比较:模型组血脂四项(LDL-C、HDL-C、TG、TC)与空白组及治疗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空白组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与易善复组相比各项血脂指标有明显差异(P<0.01);5.对线粒体DNA修复酶的影响:模型组3种线粒体DNA修复酶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易善复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组与易善复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6.对脂质代谢因子PPARα、PGC-1α的影响:模型组PPARα、PGC-1α较空白组组明显降低(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组明显优于易善复组(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7.对脂质代谢因子SREBP-1c、SCAP的影响:模型组SREBP-1c、SCAP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健脾补肾方组和活血降浊方组与易善复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方组SREBP-1c明显高于易善复组(P<0.01),SCAP与易善复组相比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1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成功复制NASH大鼠模型,方法简便,配方简单,并与人类NASH相似;2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能改善NASH大鼠一般状态、肝脏病理情况,降低转氨酶,调节NASH大鼠血脂;3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一方面可以抑制NASH大鼠肝组织SREBP-1c、SCAP的表达,提高PPARα、PGC-1α的表达;另一方面,其可以增加线粒体修复酶OGGL、UDG、NTHL的含量,提示健脾补肾方、活血降浊方和综合方可从调节脂质代谢和增进肝脏自身修复两方面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夏正亚[7](2009)在《酒精性肝病治疗》文中指出

李春燕[8](2009)在《东北岩高兰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性肝病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民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同益增加。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早期的病理改变,也是饮酒造成的最为常见的肝脏病变。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酒精性脂肪肝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目前对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实验,作为动物实验基石的动物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对人类疾病的模拟性是动物模型成功否的关键。本实验住分析既往学者建模方式的优点及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大鼠的特点及人类的饮酒习惯和具体的实验条件,考察了自由饮和灌胃两种建模方式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模性的影响,探讨酒精性肝病的最佳模型。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L.var.japoncum K.Koch)是岩高兰科岩高兰属植物,在我国仅有一个变种,数量极少,分布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作为珍稀植物东北岩高兰药用价值较高,民间常用其嫩枝叶煎水饮,具有助消化、提神、养肝明目的作用,此外还可防治酒精性肝病且具有较好的疗效。本实验通过对东北岩高兰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作用进行基础研究,为进一步分离有效活性物质阐明东北岩高兰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奠定基础,从而对东北岩高兰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作用进行科学的诠释,对开发防治酒精性肝病的天然药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葛迎利[9](2009)在《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AFL)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受损,肝细胞内脂质过度堆积的病变过程,属于酒精性肝病(ALD)的一种。随着饮酒人数及人均酒精消费量的增多,酒精对人体肝脏的损害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酒精性脂肪肝是最早、最常见的慢性肝损害之一,因其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而危害极大。目前,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国内外亦无防治的理想药物,因此,探讨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防治AFL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课题通过对酒肝清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其新的药理效应,扩大其临床用途,增加其适应症,寻找治疗AFL的新的中药复方制剂。实验研究表明:酒肝清颗粒对长期饮酒引起的大鼠体重、肝组织中的SOD的降低有对抗作用;对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中的MDA、TG、TC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明,酒肝清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损伤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故认为酒肝清颗粒具有一定防止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酒肝清颗粒有不同程度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的MDA、TG、TC含量,增加其SOD活力,清除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及机体内组织器官的作用。表明酒肝清颗粒有一定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史亚祥[10](2009)在《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酒精性脂肪肝(AFL)是指因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的肝损害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最早期的酒精性肝病(ALD)之一。在我国,酒精引起的肝脏疾患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病因,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酒人数的逐年增加,酒精性肝病有迅速增加趋势,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又一严重疾病。现代医学治疗除了戒酒、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的疗法。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导师指导下,从四个方面较为详细而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的问题。第一部分为中医理论探讨。一是提出了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身体禀赋,脾胃虚弱、饮酒过量、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其中素体不足、饮食不节等影响本病的发生、转归与预后,而饮酒过量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是提出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痰瘀互结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认为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结脾胃,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气滞、痰湿、瘀血互结,积于胁下,病位在肝脾,与肾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湿邪不化,痰浊内生:肾气失化,痰瘀留滞等。三是提出了扶脾活血化浊为治疗大法,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应标本同治,治标之旨,应化浊祛瘀;治本之要,当扶脾益肾。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29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三组病人在戒酒的基础上,辅以多种维生素口服,中西药结合组给予复方中药消脂活血饮和西利宾胺,中药组服用复方中药消脂活血饮;西药治疗组给予西利宾胺治疗,评价三组的疗效。结果:中西药结合组29例临床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中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西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6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综合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和中药,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的效果。第三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分别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脂、肝体比、肝脏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结果: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能明显改善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肝脏病理情况,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降低血清中ALT、AST、TG和T-CH含量,降低体重,降低瘦素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且均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的治疗组。结论:消脂活血饮联合西利宾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脂,减少肝脏脂肪沉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关。第四部分为研究治疗进展。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综述。现代医学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除了戒酒、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殊方法。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不论是分期治疗、辨证治疗或专药专方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初步显示了其潜在优势,综合国内外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现状,目前中医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上缺乏对照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生化、免疫、B超甚至肝活检等);在实验研究方面亟待开发良好稳定的酒肝模型,观察指标比较单一,甚至重复、雷同等。因此尽快完善临床研究规范,深入开展实验研究,特别是细胞水平的研究,筛选临床重复性好、疗效高的方药,并进行药理药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其有效成份,开展研究临床应用简便、高效的新剂型,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我们在扶脾活血化浊研究课题中,将89例研究样本按照中医症候分为脾虚湿痰型、湿热内结型、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阴虚热结型6型,结合B超检查情况,发现肝郁气滞型酒精性脂肪肝最多见,42例,占研究样本的47.2%,临床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57.1%;脾虚湿痰型次之,21例,占研究样本的23.6%,临床以中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81.0%;痰瘀互结型10例,约占总数的11.2%,临床以重度脂肪肝为主,占此型的60%。以上三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82.0%。其他中医证型16例,所占比例较少。可见,绝大多数AFL患者辨证有脾虚、气滞、痰浊、瘀血病理因素存在。从临床疗效看,中药组30例临床治愈和有效的19例患者均为肝郁气滞证、脾虚湿痰证、湿热内结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表明中药“消脂活血饮”具有疏肝健脾,化浊祛瘀的功效,主要适应证为肝郁气滞、脾虚湿痰、痰瘀互结型,尤其对AFL肝郁气滞、脾虚痰瘀兼夹的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而对其它证型疗效相对不理想,不是AFL的唯一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临证抓住AFL患者脾虚痰瘀这一基本病机演变规律,施以扶脾活血化浊之法,用中药“消脂活血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这也揭示了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与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二、纳洛酮和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洛酮和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芪葛颗粒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一、肝损伤
        二、酒精性肝损伤
        三、乙醇诱导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四、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五、中医学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认识
    第二节 芪葛颗粒的研究进展
        一、芪葛颗粒的来源及药效的研究进展
        二、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
        三、葛根及其有效成分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
        四、陈皮及其有效成分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
    第三节 肝的代谢组学
        一、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
        二、代谢组学在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三、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四、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应用概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建立乙醇引起肝损伤动物模型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肝脏指数
        (三) 血清ALT、AST、GGT、TB、TG检测结果
        (四) 病理切片HE染色
        四、讨论
    第二节 芪葛颗粒对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同第一节)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肝脏指数
        (三) 血清ALT、AST、GGT、TB、TG检测结果
        (四) 病理切片HE染色
        (五) 芪葛颗粒对乙醇诱导酒精性肝损伤的代谢组学情况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基金资助

(2)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动物模型分组及给药方法
        1.2.2 检测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肝脏系数
        2.1.1 一般情况
        2.1.2 肝脏系数
    2.2 血清ALT、AST、TC、TG
    2.3 血清MDA
3 讨论

(3)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 1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进展
        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医病名归属
        2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辨证分型的认识
        4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用药的认识
        5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综述 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现代研究进展
        1 概述
        2 发病机制
        3 西医治疗
    综述 3 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1 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2 药物性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3 高脂饲料配合药物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4 特殊品系先天遗传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5 体外培养造模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二 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HOMA-IR表达影响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三 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血清Leptin表达影响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四 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脏组织TNF-α表达影响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五 肝脂溶颗粒对NAFLD大鼠肝脏组织PPARα表达影响的研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1 肝脂溶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论探讨
    2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复制
    3 肝脂溶颗粒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制探讨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综述 1 参考文献
综述 2 参考文献
综述 3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4)辨病专方与辨证施治对酒精性肝损伤病证相合模型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动物实验
    实验一中医专方治疗湿热内蕴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
        1.2 动物及饲养环境
        1.3 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方法
        2.2 主要检测指标
        3 结果
        3.1 造模对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3.2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主要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主要血清氧自由基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主要血清TNF 含量和瘦素水平的影响
        3.5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主要血清胆红素及总胆汁酸的影响
        3.6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肝组织氧自由基相关指标的影响
        3.7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3.8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的影响
        3.9 大鼠肝细胞电镜观察
        4 小结
    实验二 维肝降酶复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
        1.2 动物及饲养环境
        1.3 试剂
        1.4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方法
        2.2 主要检测指标
        3 结果
        3.1 实验造模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
        3.2 维肝降酶复方加减对肝脏指数的影响
        3.3 维肝降酶复方加减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维肝降酶复方加减对血清MDA,SOD 和GSH 的影响
        3.5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主要血清TNF 含量和瘦素水平的影响
        3.6 维肝降酶复方对大鼠肝组织MDA,SOD,GSH 的影响
        3.7 肝组织病理学
        3.8 免疫组化
        3.9 肝组织电镜观察
        4 小结
结论
讨论
    1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和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1.1 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资料
        1.2 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1.3 酒精性肝病的预后
        1.4 酒精性肝损伤的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2 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相关因子的认识
    3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学归属、病因病机及治法学认识
        3.1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学归属
        3.2 病因分析
        3.3 病机及演变
        3.4 酒精性肝病治法学认识
    4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优与劣
        4.1 辨证论治
        4.2 中医辨病论治
        4.3 中医辨病辨证
        4.4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4.5 病证结合是辨病专方产生的基础
        4.6 病证结合基础上的辨病专方论治是现代中医临床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5 导师肝病用药经验体会
        5.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5.2 整体宏观辨治与局部微观用药相结合
        5.3 坚持环节用药
        5.4 遣方用药,性味归经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
        5.5 中西药互参,做好搭配用药
        5.6 肝病用药的具体方法
    6 维肝降酶饮组方分析
        6.1 药物组成
        6.2 功效
        6.3 组方立意
        6.4 药物分析
    7 课题中加减药物和对照处方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应用
    8 实验机制探讨
        8.1 病症相合模型造模初成,亟待改善
        8.2 维肝降酶饮对酒精性肝病的确切疗效
        8.3 课题的深化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5)台湾高雄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危险因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
    5. 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研究
    2. 病因病机研究
    
2.1 病因研究
    
2.2 病机研究
    3. 证候研究
    4. 治疗研究
    
4.1 辨证论治
    
4.2 辨病论治
    
4.3 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其他疗法
    7.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中医证候量表的制定
    1. 中医证候量表的制定依据
    2. 调查表的制定要求
病例选择标准
    1. 病例诊断标准
    
1.1 临床诊断标准
    
1.2 临床分型标准
    
1.3 影像学诊断
    2. 病例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样本来源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分析过程
    
3.1 数据整理
    
3.2 统计方法
结果
    1. NAFLD分层研究
    
1.1 一般资料情况
    
1.2 病程的分布
    
1.3 男女的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比较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饮食习惯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
    2. NAFLD的症状分布规律
    
2.1 各种症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出现的频率
    
2.2 舌脉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出现的频率
    3. 统计方法的选择
    
3.1 因子分析
    
3.2 复杂系统熵聚堆
    
3.3 因子分析与非监督复杂系统熵聚堆聚类结果的比较
    
3.4 台湾高雄地区NAFLD的证型分布
    
3.5 病情程度与证型的关系
    
3.6 病程与证型的关系
    
3.7 性别与证型的关系
    
3.8 年龄与证型的关系
讨论
    1. NAFLD症状分析
    2. NAFLD证型分析
    3. 病情程度与证型的关系
    4. 病程与证型的关系
    5. 对NAFLD中医证候特点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药物对照研究 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及依据
    2.2 西医诊断标准及依据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药物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医药治疗NASH的系统评价及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治疗NASH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代研究进展概况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综述三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RCT研究的特征
    附表2 其他结局指标分析
    附表3 不良事件记录表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对NASH大鼠疗效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1(病理)
    实验二 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对NASH大鼠肝脏线粒体修复酶及脂质代谢因子调控作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7)酒精性肝病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戒酒
2 营养治疗
3 药物治疗
4 基因治疗[18]
5 酒精性肝病相关疾病的治疗
6 肝移植

(8)东北岩高兰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1. 祖国医学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研究进展
        1.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2.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3. 酒精灌胃模型
        4. 转基因动物模型
        5. 其他动物模型
    第三节 东北岩高兰的研究进展
        1. 东北岩高兰的分类及生物学研究
        2. 东北岩高兰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影响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相关性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标本的采集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形态学结果
        3.2 病理组织学结果
        3.3 肝指数结果
        3.4 血清学结果
        3.5 肝组织匀浆结果
    4. 讨论
        4.1 不同造模方法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影响
        4.2 酒精性脂肪肝对肝组织的影响
        4.3 酒精性脂肪肝对血清学各指标的影响
        4.4 酒精性脂肪肝对肝组织中MDA、SOD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生药
        1.2 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的制备
        2.2 实验用药剂量的确定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2.4 标本的采集
    3.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预防作用
        4.2 酒精及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不同性别大鼠的作用差别
    5. 讨论
        5.1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的影响
        5.2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学各指标的影响
        5.3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MDA、SOD的影响
        5.4 酒精及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不同性别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1 文献调研
    2 影响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相关性的研究
    3 东北岩高兰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作用研究
    4.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5.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祖国医学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1.古代文献资料综述
        2.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3 治疗研究
    二、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治疗进展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研究结果
讨论
    一、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探讨与建立思路
    二、立法依据与组方分析
    三、酒肝清颗粒的作用机理探讨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一、历代中医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1、病名的认识
        2、病因的认识
        3、病机的认识
        4、证治总结
    二、立题依据
        1、脾虚失运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
        2、痰瘀互结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
        3、治本之要,当扶脾益肾
        4、治标之旨,应化浊祛瘀
        5、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组方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类型、原则
        2、病例选择
        3、治疗方案
        4、合并用药
        5、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指标
        6、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7、统计分析
    三、试验结果
        1、三组基线比较
        2、治疗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ALT、AST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二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TG、T-CH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三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实验四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消脂活血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模型肝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治疗进展
    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纳洛酮和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芪葛颗粒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组学研究[D]. 朱恬(SORNSAKDANUPHAP JULARPUK).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 [2]赶黄草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 胡祥宇,魏嵋,袁叶飞,杨文信. 西南军医, 2015(03)
  • [3]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 隋晓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07)
  • [4]辨病专方与辨证施治对酒精性肝损伤病证相合模型的疗效对比[D]. 殷晓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5]台湾高雄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林威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6]中医药治疗NASH的系统评价及健脾补肾、活血降浊方治疗NASH大鼠的实验研究[D]. 李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7]酒精性肝病治疗[J]. 夏正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36)
  • [8]东北岩高兰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研究[D]. 李春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酒肝清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D]. 葛迎利.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2009(S2)
  • [10]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史亚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纳洛酮及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