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下铲运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综合(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1](2017)在《关节式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文中认为煤炭采样机用来采制出代表性较强的煤炭样品,而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煤炭采样机械手难以同时满足采样质量和采样效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关节式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这种采样机工作装置能够在火车行走的同时进行采样工作(双动采样),不仅提高了采样效率,还能够实现全断面采样要求。但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装置承受的载荷大且波动剧烈,受力情况难以计算,且其载荷的动态特性和随机特性是工作装置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使工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因此,充分利用各种软件的优势,结合采样机的工作特点,对工作装置在任意时刻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及强度校核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用Solid Works建立了关节式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的三维模型,并根据实际采样要求,设计了一条采样头末端点的运动轨迹,采用解析几何法建立了工作装置的运动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了各关节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运动学正解方程,并考虑液压缸行程范围、回转马达转动角度范围及液压缸与臂的干涉问题,采用数值解法确定了采样机的工作空间。其次,将SolidWorks建立的采样机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将运动学分析得到的各关节位移曲线与采样头插入阻力设为驱动,对双动采样过程进行仿真,得到了工作装置在采样过程中各铰销点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解决了其在采样过程中由于受力情况复杂而难以计算的问题,并为后续采样机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将工作装置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中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包括对工作装置进行了模态分析,确定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了工作装置幅频特性曲线;通过对采样机工作装置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采样全过程的动应力特性,分析更接近于实际工作情况。结果表明,各臂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不同时刻、采样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较为合理、强度满足要求。本研究为采样机工作装置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受力复杂的机构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瞬态强度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国防[2](2014)在《多目标优化方法在铲运机工作装置优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铲运机的工作效率、动力学特性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效果;在对铲运机工作装置的设计中,选择高效、高精度的优化设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多目标优化方法应用到铲运机工作装置的设计中,旨在获得结构紧凑、合理和安全性能高的工作装置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铲运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优化,优化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杆的尺寸和各杆在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建立了以各铰接点的坐标为设计变量、以铲取工况和举升工况下的倍力系数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选择遗传算法为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得出了装置连杆机构尺寸优化结果。(2)以ADAMS为工具对工作装置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得出了第一步优化设计的结果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工作装置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的结论。(3)对工作装置中最重要的承载构件大臂进行了结构优化。首先利用有限元法对大臂进行受力分析;其次是建立以大臂的围板、连接板、耳板、侧板的板材厚度为设计变量,以大臂在各工况下的最大受力、最大位移、总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模型;最后选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了要采取的优化方案。(4)用6Sigma对第三步的优化方案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建立6Sigma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通过可靠度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优化方案。
牛家强[3](2013)在《基于CAD/CAE/CAI技术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及液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程建设中,装载机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铲土运输类机械。装载机的循环作业是通过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完成的,它的设计在整机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工作装置的设计基本沿用类比法进行设计,工作繁琐、设计精度低、周期长,而且要达到产品定型,需要多次反复。通常在对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机构分析时一般采用手工图解法或解析法,采用手工图解法精度较低,使用解析法计算又很复杂,难以了解全部工况的作业性能及负荷变化。要实现工作装置的精确设计,需要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在给定参数和设定条件下,综合所学知识,通过二维绘图软件AutoCAD作图法,确定了装载机关键铰点的位置,设计了反转式六杆工作装置;并运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ngineer创建工作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虚拟装配;然后利用Pro/E的运动学分析模块中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仿真效果良好;接着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动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动臂在联合铲取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及位移变化,为动臂的选择和优化打下理论基础;最后利用交互设计工具Flash对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论文的研究为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一个良好的应用实例。通过运动学仿真、有限元分析及液压系统的模拟动画,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了设计效率,工作机构的综合性能得到显着提高。
屈海涛[4](2011)在《WJ-2型轮式井下铲运机》文中认为针对市场需求大量井下装运机械的现状,设计开发了WJ-2型轮式井下铲运机,该机外形美观,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操作轻便,运行平稳,可靠耐用。介绍WJ-2型铲运机的设计思想、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
马香香[5](2011)在《现代装载机动力学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文中提出装载机属于铲土运输机械类,是一种通过安装在前端一个完整的铲斗支撑机构和连杆,随机器向前运动进行装载或挖掘,以及提升、运输和卸载的自行式履带或轮胎机械,是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因此对装载机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到装载机的研究开发领域,对现代装载机的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建立装载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其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对装载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本文对装载机的动力系统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影响装载机动力的一些原因。同时还对装载机的发动机和变矩器匹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在匹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发动机和变矩器合理匹配的方法。建立装载机的样机模型及对其的仿真分析,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为装载机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设计方法与思想,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满足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需求;而且还能缩短开发周期,为装载机的设计以及其它机械产品的设计提供新的途径。其仿真结论对装载机物理样机的试制和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它复杂机械设备的虚拟样机的建立及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遵领[6](2010)在《2m3遥控地下铲运机动力传动系统及执行机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采矿业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地下矿山运营正朝着信息化、装备智能化、远程化操纵和交叉领域的方向发展,国外已实现了智能化矿山、遥控机器人及无人采矿,而我国地下采矿智能化水平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采矿设备智能化水平的限制。遥控化是地下采矿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地下铲运机是地下采矿的核心设备,因此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的遥控地下铲运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遥控地下铲运机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地下铲运机的发展现状,以及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对其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动力传动系统是地下铲运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地下铲运机动力装置的选择,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匹配问题,并对其做了定性分析,据此选择了地下铲运机的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液压系统是地下铲运机能量传递和控制系统,要实现地下铲运机的遥控化必须实现液压系统的电控化,本文分析了JCCY2型地下铲运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改造方案,完成了液压系统的电控化改造。在工作装置优化设计中,以转斗机构的倍力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惩罚函数法和Powell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提高了转斗机构的倍力系数,从而提高了地下铲运机的掘取力。车载控制系统是遥控地下铲运机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地下铲运机车载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及设计条件,确定了车载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PAC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的线型网络结构,完成了车载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根据车载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控制与检测参数的数量,完成了车载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
张秋根,饶俊良[7](2010)在《WJ-6FB防爆多功能柴油铲运机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WJ-6FB防爆多功能柴油铲运机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对动力系统、工作装置、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的改进,提高了WJ-6FB防爆柴油铲运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孙曼丽[8](2010)在《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建模及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为装载机的工作机构,其性能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性能,进一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工作装置的设计水平直接决定着装载机的工作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以前,工作装置的设计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类比法和作图试凑法,这种方法设计精度低、周期长,不易获得满意的设计方案。尽管在长期的设计中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但设计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分析研究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装载机设计知识,进行机构设计。根据装载机参数要求,了解工作装置的运动规律,对工作装置运动过程中的平移性、自动放平性、卸料角进行运动分析;分析工作装置受力情况,对工作装置工作过程中铲斗、连杆、摇臂、动臂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利用CATIA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主要零部件的参数化模型,并把工作装置中的各个三维实体零件装配成工作装置,检查零件之间是否有干涉以及装配体的运动情况是否合乎设计要求。利用CATIA中自带的有限元分析模块,直接进行动臂模型的静应力分析,省去模型在不同软件接口之间导入导出时所需的大量的模型修改工作,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经过求解计算,得到有限元分析的Von Mises应力云图,找到应力最危险区域,优化该位置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应力集中或疏导应力集中的部位。对修改后的动臂几何模型再次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果。利用已经建立好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三维模型,导入ADAMS环境中,进行工作装置系统的仿真。参数化模型,设立设计变量,通过施加约束条件,确定目标函数,进行模型的优化分析,得到铲斗平动性的优化曲线,大大降低铲斗摆动角度,改善铲斗平移性指标。本文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方法,改善传统的设计方式并大大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效率,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性作用,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饶俊良[9](2009)在《虚拟样机在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铲运机是地下无轨采矿设备中的主要设备之一。铲运机工作装置作为实现铲、装、运、卸的重要机构,它的设计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本文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到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中来,通过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及分析,为铲运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主要工作有:首先,分析了铲运机反转六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点,建立了铲运机工作装置较为完整的、通用的数学模型。其次,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工作装置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了虚拟装配。通过仿真,得到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曲线,并对该工作装置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干涉检查、运动轨迹、运动学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运动学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工作装置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证明了该工作装置的强度是安全可靠的。最后,进行了现场试验,采集了一系列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比较,以证明模型的正确性,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仿真的可信度。本文为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和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直观的设计手段,所得结论不仅对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研究和设计性能评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类型连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计算机模型的正确,实际设计中用虚拟样机部分替代物理样机是可行可靠的,对于一线的设计及生产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万燕波[10](2009)在《基于高卸状态下ZL50G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业运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重要机种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对工程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工程运输车辆车厢高度的增加,其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卸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高卸状态下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运动特性与动态载荷研究,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是提高设计水平的最有效手段。在本文,作者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①综合传统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根据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工作理论对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运动模型进行了数学分析,为轮式装载机虚拟样机的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②介绍多刚体系统理论以及本课题所运用的仿真软件ADAMS。在进行高卸状态下样机工作装置运动特性与动态载荷研究时,以ZL50G装载机为原型,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样机三维模型,设定作业行程并进行动态仿真。结合作业对象对工作装置的要求,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对工作装置的自动放平性,平移性、卸载性、卸载高度和各构件夹角变化进行分析;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对对称工况和偏载工况下工作装置作业时各铰点所受载荷变化进行分析。③以ZL50G装载机为原型,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样机三维模型以卸载高度为目标函数,以各构件铰点坐标为设计变量,以工作装置的工作性能和结构要求为约束函数建立起合理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深入分析ZL50G工作装置各铰点坐标变化对卸载高度的影响,首先选定工作装置运动模拟时各铰点坐标变化的范围和变化量,最后得出各铰点位置发生变化时对卸载高度的影响。利用现代CAE软件ADAMS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运动特性与动态载荷研究,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为研究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分析结果为工作装置设计提供依据,适用性强。
二、井下铲运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综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下铲运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1)关节式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炭采样机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煤炭采样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动态有限元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
2.1 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采样机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
2.2.1 采样机工作装置正运动学分析 |
2.2.2 采样机工作装置逆运动学分析 |
2.2.3 关节空间与驱动空间的转换 |
2.3 采样机工作空间的分析 |
2.3.1 空间分析方法介绍 |
2.3.2 采样机工作装置工作空间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关节式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 |
3.1 ADAMS软件简介及常用模块介绍 |
3.1.1 ADAMS软件的简介 |
3.1.2 ADAMS软件的基本模块介绍 |
3.2 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虚拟模型的建立 |
3.2.1 采样机工作装置模型的导入 |
3.2.2 设置工作环境 |
3.2.3 添加约束 |
3.2.4 采样阻力的计算 |
3.2.5 添加驱动和载荷 |
3.3 仿真分析及结果后处理 |
3.3.1 工作装置各铰点处的受力曲线 |
3.3.2 各液压缸受力变化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采样机工作装置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 |
4.1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 |
4.1.1 模态分析概述 |
4.1.2 模态分析的求解 |
4.2 采样机工作装置的模态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划分网格 |
4.2.3 边界条件的添加 |
4.3 模态分析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大臂模态分析结果 |
4.3.2 中臂模态分析结果 |
4.3.3 小臂模态分析结果 |
4.4 谐响应分析基本原理 |
4.4.1 谐响应分析概述 |
4.4.2 谐响应分析理论 |
4.4.3 谐响应求解方法 |
4.5 采样机工作装置的谐响应分析 |
4.5.1 大臂的谐响应分析 |
4.5.2 中臂的谐响应分析 |
4.5.3 小臂的谐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瞬态动力学分析 |
5.1 瞬态动力学基本理论 |
5.2 大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5.2.1 设置求解选项 |
5.2.2 施加约束和载荷 |
5.2.3 后处理中查看结果 |
5.3 中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5.3.1 设置求解选项 |
5.3.2 施加载荷和约束 |
5.3.3 后处理中查看结果 |
5.4 小臂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5.4.1 设置求解选项 |
5.4.2 施加约束和载荷 |
5.4.3 后处理中查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多目标优化方法在铲运机工作装置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铲运机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1 铲运机简介 |
1.1.2 国外铲运机的发展综述 |
1.1.3 国内铲运机的发展综述 |
1.1.4 铲运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
1.2 工作装置的研究现状 |
1.2.1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类型 |
1.2.2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设计 |
1.3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
1.3.1 常用的优化设计方法 |
1.3.2 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发展简介 |
1.3.3 常见多目标算法的简介 |
1.3.4 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优化 |
2.1 工作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其特点 |
2.1.1 工作装置概述 |
2.1.2 工作装置的工作过程 |
2.1.3 工作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
2.2 反转六杆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1 设计变量 |
2.2.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2.2.3 约束条件 |
2.3 优化方法的选择 |
2.4 优化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作装置的动力学仿真 |
3.1 工作装置的参数化建模 |
3.1.1 建立工作装置几何模型 |
3.1.2 建立工作装置的物理模型 |
3.2 工作装置的动力学仿真 |
3.2.1 工作装置受力分析 |
3.2.2 工作装置几何特性分析 |
3.2.3 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
3.2.4 工作装置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铲运机大臂结构优化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结构分析方法 |
4.3 大臂有限元分析 |
4.3.1 大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大臂载荷施加 |
4.3.3 大臂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 大臂结构优化 |
4.4.1 优化技术的描述 |
4.4.2 方案一结构优化的实现过程 |
4.4.3 方案二结构优化的实现过程 |
4.4.4 两优化方案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臂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
5.1 6Sigma 设计 |
5.2 6Sigma 可靠性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6Sigma 可靠性分析 |
5.4 6Sigma 可靠性优化 |
5.5 优化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基于CAD/CAE/CAI技术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及液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分析 |
1.2.1 装载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装载机工作装置研究现状 |
1.3 现代设计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理论分析 |
2.1 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要求 |
2.1.1 概述 |
2.1.2 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业过程 |
2.1.3 装载机工作机构设计要求 |
2.2 铲斗设计 |
2.2.1 铲斗结构形式的选择 |
2.2.2 铲斗基本参数的确定 |
2.3 工作装置连杆系统设计 |
2.3.1 设计内容及设计相关要求 |
2.3.2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类型 |
2.3.3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选择及分析 |
2.3.4 尺寸参数设计的图解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载机工作装置三维建模及仿真 |
3.1 Pro/E软件简介 |
3.2 机构设计及三维建模 |
3.3 工作装置整体装配 |
3.3.1 零部件装配 |
3.3.2 装配分解图 |
3.4 工作装置仿真分析 |
3.4.1 工作装置模拟仿真 |
3.4.2 部件干涉检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载机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 |
4.1 工作装置静力学分析 |
4.1.1 外载荷的确定原则 |
4.1.2 外载荷的计算 |
4.1.3 工作装置的受力分析 |
4.2 有限元技术概述及ANSYS软件介绍 |
4.2.1 有限元技术概述 |
4.2.2 ANSYS软件介绍 |
4.3 动臂有限元分析 |
4.3.1 分析假设及软件的选择 |
4.3.2 动臂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3 动臂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动态模拟 |
5.1 装载机液压系统 |
5.2 Flash技术概述 |
5.3 工作装置液压回路系统设计 |
5.3.1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概述 |
5.3.2 虚拟液压回路系统的元件层次结构 |
5.4 Flash虚拟工作装置液压回路系统的建立 |
5.4.1 基本液压元件的制作 |
5.4.2 液压回路系统的构建 |
5.4.3 交互控制程序的编制 |
5.5 液压回路动态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WJ-2型轮式井下铲运机(论文提纲范文)
1 井下工况特点及对装运机械的要求 |
2 主要技术参数 |
3 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3.1 组成 |
3.2 底盘及工作装置 |
3.3 发动机 |
3.4 传动系统 |
3.5 制动系统 |
3.6 转向及工作液压系统 |
3.7 电气系统 |
3.8 排气处理系统 |
3.9 驾驶棚及覆盖件 |
4 现场应用效果与评价 |
(5)现代装载机动力学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装载机的现状 |
1.2 装载机的新技术和新结构 |
1.3 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装载机系统分析 |
2.1 装载机工作过程分析 |
2.2 发动机特性分析 |
2.3 装载机传动系分析 |
2.4 装载机的牵引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合理匹配 |
3.1 发动机与变矩器合理匹配的原则 |
3.2 特性曲线的拟合 |
3.3 装载机功率匹配方法 |
3.4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优化匹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载机虚拟样机动力学建模分析 |
4.1 简单介绍MSC.ADAMS |
4.2 装载机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 |
4.2.1 轮胎的分析 |
4.2.2 整机的建模 |
4.3 装载机部件的仿真分析 |
4.4 装载机纵向稳定性仿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m3遥控地下铲运机动力传动系统及执行机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地下铲运机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地下铲运机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地下铲运机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遥控地下铲运机总体设计方案 |
1.3.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下铲运机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
2.1 地下铲运机动力传动系统原理及设计方案 |
2.1.1 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原理 |
2.1.2 地下铲运机动力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2.2 地下铲运机动力装置的选择 |
2.2.1 发动机的基本形式 |
2.2.2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确定 |
2.2.3 发动机的选型 |
2.3 液力变矩器的选择 |
2.3.1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2.3.2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 |
2.3.3 液力变矩器的选型 |
2.4 变速箱的选择 |
2.4.1 变速箱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
2.4.2 变速箱的选型 |
2.5 动力传动系统的电控化 |
2.5.1 发动机的电控化 |
2.5.2 变速箱的电控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铲运机液压系统改造 |
3.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
3.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结构 |
3.1.2 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知识 |
3.1.3 换向阀的操纵方式 |
3.2 液压系统改造的基本思想 |
3.3 工作及转向液压系统 |
3.3.1 铲斗举升子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
3.3.2 铲斗翻转子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
3.3.3 转向子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
3.3.4 工作及转向液压系统电控化设计 |
3.4 制动液压系统 |
3.4.1 行车制动油路分析 |
3.4.2 停车制动油路分析 |
3.4.3 制动液压系统电控化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铲运机工作装置系统优化设计 |
4.1 地下铲运机工作装置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4.1.1 地下铲运机工作装置系统结构 |
4.1.2 地下铲运机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4.2 工作装置系统优化设计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2.3 优化方法的选择 |
4.2.4 优化流程及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遥控地下铲运机车载控制系统设计 |
5.1 车载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5.1.1 车载控制系统功能需求 |
5.1.2 车载控制系统设计条件及技术指标 |
5.2 车载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
5.2.1 主控系统的选择 |
5.2.2 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5.2.3 车载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5.2.4 车载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完成工作 |
6.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WJ-6FB防爆多功能柴油铲运机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技术参数 |
2 关键部件的研究 |
2.1 动力系统 |
2.2 工作装置 |
2.3 传动系统 |
2.4 工作液压系统 |
2.5 转向液压系统 |
2.6 制动系统 |
2.7 电子监控系统 |
3 结语 |
(8)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建模及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装载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工作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 |
2.1 工作装置的设计要求 |
2.2 反转六连杆机构的结构原理 |
2.3 工作装置的性能及参数 |
2.3.1 工作装置的作业性能指标 |
2.3.2 工作装置总体参数 |
2.4 工作装置受力分析 |
2.4.1 工作装置典型作业工况 |
2.4.2 外载荷的确定 |
2.4.3 对称载荷工况计算 |
2.4.4 偏载工况计算 |
2.5 小结 |
第3章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3.1 反转六连杆工作装置零件模型的建立 |
3.2 反转六连杆工作装置装配 |
3.2.1 零件的装配 |
3.2.2 零件的干涉检查 |
3.2.3 零件的装配爆炸图 |
3.3 小结 |
第4章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动臂有限元分析 |
4.1 动臂有限元分析 |
4.1.1 动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4.1.2 动臂有限元分析结果分析 |
4.2 改进后动臂有限元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仿真研究 |
5.1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方法 |
5.2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优化设计 |
5.2.1 工作装置优化模型建立 |
5.2.2 工作装置优化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虚拟样机在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铲运机概述 |
1.2 铲运机工作装置 |
1.3 国内外现状 |
1.4 虚拟样机研究的发展状况 |
1.4.1 虚拟样机的概念 |
1.4.2 虚拟样机技术的优势 |
1.4.3 虚拟样机涉及的技术 |
1.4.4 虚拟样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1.5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5.1 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1.5.2 虚拟样机应用于工作装置设计的意义 |
1.5.3 课题来源 |
1.5.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工作装置设计原则及数学模型确立 |
2.1 性能指标及设计方法 |
2.2 工作装置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2.2.1 运动学分析 |
2.2.2 力学分析 |
2.3 其他参数 |
2.3.1 卸载高度与卸载距离 |
2.3.2 铲斗额度载重量 |
2.3.3 工作时间 |
第3章 参数化建模、装配及仿真 |
3.1 开发工具SolidWorks简介 |
3.2 零件建模 |
3.3 装配 |
3.3.1 装配的基本概念 |
3.3.2 组件装配 |
3.3.3 部件装配 |
3.4 初步仿真 |
3.4.1 干涉分析 |
3.4.2 工作模拟 |
第4章 工作装置虚拟样机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4.1 COSMOS Motion简介 |
4.2 运动学分析 |
4.3 动力学分析 |
4.3.1 工作阻力分析 |
4.3.2 动力学分析 |
第5章 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5.2 COSMOS Works简介 |
5.3 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 |
5.3.1 建立动臂有限元模型 |
5.3.2 有限元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6章 试验与研究 |
6.1 试验 |
6.2 试验数据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高卸状态下ZL50G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业运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轮式装载机简介 |
1.2 装载机国内外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
1.3.2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机构数学分析 |
2.1 轮式装载机系统简介 |
2.2 装载机工作装置分析 |
2.2.1 装载机工作装置类型 |
2.2.2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基本参数 |
2.2.3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要求 |
2.2.4 转载机工作装置的典型工况 |
2.3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数学分析 |
2.3.1 机构分析 |
2.3.2 设计要求 |
2.3.3 铰接点的确定 |
2.4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2.5 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2.5.1 转斗机构倍力系数的分析 |
2.5.2 举升机构倍力系数的计算分析 |
2.6 工作装置的载荷确定 |
2.7 小结 |
第三章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3.1 多刚体系统简介 |
3.1.1 多体系统建模理论 |
3.1.2 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值求解 |
3.1.3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
3.1.4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求解一般过程 |
3.2 ADAMS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算法 |
3.2.1 运动方程的建立 |
3.2.2 拉格朗日第二方程 |
3.2.3 牛顿-欧拉方程 |
3.2.4 静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及初始条件分析 |
3.3 ADAMS 参数化分析简介 |
3.3.1 设计研究(Design study) |
3.3.2 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 |
3.3.3 优化分析(Optimization)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卸状态下 ZL50G 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业运动研究 |
4.1 轮式装载机ZL50G 的技术参数 |
4.1.1 技术参数 |
4.1.2 工作装置数学模型 |
4.2 工作装置在ADAMS 中模型的建立 |
4.3 装载机作业对象对工作装置的要求 |
4.3.1 装载机作业对象对工作装置的力学分析 |
4.3.2 ADAMS 中装载工作装置仿真外载荷的施加 |
4.4 ADAMS 中装载工作装置运动特性与动态载荷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卸状态下 ZL50G 装载机工作装置卸载高度分析 |
5.1 基于 ADAMS 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研究 |
5.1.1 定义目标函数 |
5.1.2 确定工作装置优化的设计变量 |
5.1.3 确定工作装置优化设计约束条件 |
5.1.4 优化界面及其参数调试 |
5.2 ZL50G 工作装置运动模拟及铰点位置变化对卸载高度的影响分析 |
5.2.1 工作装置高卸位运动模拟各铰点位置变化的选定 |
5.2.2 各铰点位置变化对卸载高度影响的测量 |
5.2.3 各铰点位置变化对卸载高度的影响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研究成果 |
四、井下铲运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综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关节式煤炭采样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D]. 张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2]多目标优化方法在铲运机工作装置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 张国防.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3]基于CAD/CAE/CAI技术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及液压系统的研究[D]. 牛家强.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4]WJ-2型轮式井下铲运机[J]. 屈海涛. 工程机械, 2011(08)
- [5]现代装载机动力学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D]. 马香香. 长安大学, 2011(01)
- [6]2m3遥控地下铲运机动力传动系统及执行机构设计[D]. 李遵领.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7]WJ-6FB防爆多功能柴油铲运机概述[J]. 张秋根,饶俊良. 矿山机械, 2010(11)
- [8]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建模及优化分析[D]. 孙曼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9]虚拟样机在铲运机工作装置设计中的应用[D]. 饶俊良. 南昌大学, 2009(S1)
- [10]基于高卸状态下ZL50G装载机工作装置作业运动特性研究[D]. 万燕波. 重庆交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