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癸酸甘油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芸[1](2021)在《乳制品中乳化剂分析技术以及在储存过程中其水平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制品是人类膳食结构中营养成分较高的食物之一,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对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在加工乳制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乳化剂。乳制品中乳化剂含量的高低对其体系的稳定性和品质的安全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构建乳制品中乳化剂分析新技术,对保障乳制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典型乳化剂单甘油脂肪酸酯、双甘油脂肪酸酯为研究对象,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构建了乳制品中单甘油脂肪酸酯和双甘油脂肪酸酯分析新方法,同时探讨了乳制品在存储过程中上述乳化剂水平变化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建立了乳制品中乳化剂单棕榈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同时分析新方法。乳制品中目标物用CH2Cl2提取,经硅烷化试剂(N,O-双(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含三甲基氯硅烷)BSTFA+1%TMCS)进行衍生,并对提取及衍生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单棕榈酸甘油酯(1-20 mg/L)、单油酸甘油酯(5-100 mg/L)和单硬脂酸甘油酯(10-20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2),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在0.262-1.203 mg/L和0.873-4.010 mg/L范围内。三个目标分析物在乳制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63.5%-111.7%,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3.0%。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鲜奶和酸奶等乳制品中单棕榈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进行测定,结果较好。2、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技术(UPLC-ELSD),研究建立了乳制品中乳化剂二亚油酸甘油酯、1,3-双棕榈酸甘油酯和1,3-二硬脂酸甘油酯分析新方法。乳制品中目标物用丙酮提取,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二亚油酸甘油酯、1,3-双棕榈酸甘油酯和1,3-二硬脂酸甘油酯在10-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7),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在3.15-3.19 mg/L和10.30-10.50 mg/L范围内。上述目标分析物在乳制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2.5%-127.5%,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6.0%。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乳制品中二亚油酸甘油酯、1,3-双棕榈酸甘油酯和1,3-二硬脂酸甘油酯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应用上述所构建的分析技术,探究不同品种的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一些典型乳化剂(包括单棕榈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亚油酸甘油酯、1,3-双棕榈酸甘油酯和1,3-二硬脂酸甘油酯等)水平变化规律。同时,对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体系的p H、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变化情况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水平基本不发生.。乳制品体系的p H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变化也不大,但紫外吸收的强度将发生一定变化。
巢鑫雨[2](2021)在《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硼酸保护法、丙酮保护法以及酶法催化精炼副产物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制备较高纯度单甘酯,实现了对精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硼酸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硼酸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硼酸双甘油酯):n(混合脂肪酸)=4:1、酯化温度220℃、酯化时间3.5 h、催化剂添加量2.5%,在此最佳合成条件下,单甘酯得率达到66.5%。气相色谱仪分析了稻米油精炼油脚主要由油酸、亚油酸等五种脂肪酸组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2)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丙酮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基团保护温度79℃、酯化温度142℃、底物摩尔比n(甘油):n(丙酮):n(混合脂肪酸)=1:2:0.8、基团保护时间3 h、酯化时间3 h,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甘酯得率达到79.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飞行质谱仪以及核磁波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3)叔丁醇体系中酶法合成单甘酯工艺优化及产物结构表征酶法合成单甘酯最佳工艺条件为:Lipozyme435酶添加量8.5%、油醇质量比1.5:1、酯化温度54℃、底物摩尔比n(甘油):n(混合脂肪酸)=3.2:1,在此最佳条件下,单甘酯得率为72.89%。试验所用酶重复使用6次,第6次酶催化后单甘酯得率仍有50.5%,说明该酶重复操作性好。最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飞行质谱仪以及核磁波谱仪表征产物为单甘酯。(4)单甘酯基本理化性质、HLB值测定以及氧化稳定性研究参照有关规定方法对单甘酯产品的理化性质和HLB值进行测定,利用烘箱氧化法研究了单甘酯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合成的单甘酯酸价分别为3.4、2.6和2.5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1.6、1.1和1.3 mmol/Kg,皂化值分别为168、165和171 mg/g,碘值分别为77、74和75 mg/g,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安全食品质量标准。浊数法测得单甘酯HLB值分别为3.7、4.3和5.2。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VE和柠檬酸能有效抑制单甘酯产品的氧化作用,正交实验得到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200mg/Kg、VE 200mg/Kg、柠檬酸175mg/Kg,在此条件下单甘酯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09mg/g和1.68mmol/Kg,与空白组对比后证明抗氧化效果好。
滕桂平[3](2020)在《结构脂质合成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文中提出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结构脂质(SLs),是结构脂质合成研究的热点领域,本研究选择以紫苏油、辛酸和癸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法、酶法合成制备MLCT,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及结果如下:一、用气相色谱法结合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对7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选择以富含α-亚麻酸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紫苏油为长碳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料,与中碳链饱和脂肪酸原料—辛酸、癸酸通过酸解的形式进行合成制备,为考察合成反应的各种实验影响因素,建立了高纯辛酸甲酯、癸酸甲酯等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标准曲线,以测定合成产物中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的辛酸、癸酸含量并计算其插入率。二、进行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催化紫苏油与辛酸、癸酸反应合成MLCT的系统实验研究,以合成得到的结构脂质上辛酸、癸酸插入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时间、超强酸用量、脂肪酸含量与植物油的摩尔比四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该合成反应实验因素影响顺序为:反应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最佳反应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为140 oC,底物摩尔比1:3,催化剂用量3%,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经3次平行验证实验,辛酸、癸酸的平均插入率分别3.54%、7.51%。化学法合成结构脂质总体反应效率较低。三、以具sn-1,3位置特异性的脂肪酶Lipozyme TL IM为催化剂,系统进行了离子液体及超临界CO2两个体系中酶催化紫苏油与辛酸、癸酸反应合成MLCT结构脂质的实验研究。(1)在离子液体体系中,以合成得到的结构脂质甘油三酯上辛酸、癸酸插入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底物摩尔比四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离子液体体系下酶法合成反应实验因素影响顺序为:脂肪酶用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反应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 oC,反应时间15 h,底物摩尔比1:3,酶用量为总底物的8%,在此条件下3次平行验证实验得到辛酸、癸酸的平均插入率分别为30.88%、65.31%。(2)在超临界CO2体系中,以合成得到的结构脂质上辛酸、癸酸插入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底物摩尔比以及体系压力五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体系下酶法合成反应实验因素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为40 oC,时间6 h,酶添加量为11%,底物摩尔比为1:3,体系压力30 MPa,在此条件下3次平行验证实验得到辛酸、癸酸的平均插入率分别为:33.16%、75.30%。(3)在酶法超临界CO2体系合成MLCT的最优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和离子液体双绿色混合体系的初步实验研究,辛酸、癸酸的插入率分别为44.27%、101.46%,初步结果显示混合体系合成效率更高。四、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合成MLCT结构脂质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和超临界CO2体系中比固体超强酸SO42-/ZrO2化学催化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且反应产物色泽好;酶法中的超临界CO2体系好于离子液体体系,是一种非常由前景的MLCT合成路线及体系。五、对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析合成产物MLCT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组成的方法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对超临界流体色谱色谱柱种类,系统背压,流动相B种类及流速、梯度洗脱程序进行了考察,发现色谱柱种类、系统背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较大;建立的SFC法对经过酶法合成得到的MLCT结构脂质分离效果较好,用QDa质谱得到物质质量电荷比,结合碳数规则,在通过GC分析已知脂肪酸种类的基础上,初步推导出合成得到的MLCT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组成类型,但对合成原料紫苏油甘油三酯组成分离分析难度较大。
叶琳洋[4](2020)在《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文中研究说明食品香精香料主要是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的食品添加剂,并具有组成复杂、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在分析食品香精香料成分的过程中,恰当的前处理方法对研究结果会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气-液微萃取技术(GLME)作为前处理手段,以GC-MS分析分别代表含有大量气体、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的休闲食品:冰淇淋、奶茶、果冻和青豆,得出相关结论:(1)选择出四个显着影响GLME操作的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冷凝温度和气体流速),建立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得到最佳的GLME操作条件,即:提取温度268℃、提取时间7min、冷凝温度-2℃以及气体流速2.5mL/min。(2)借助食品模拟物的方法以验证优化条件,经加标回收实验佐证,优化好的GLME操作条件在水基食品模拟物和干基食品模拟物中均可以表现出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因而可以证明优化后的GLME操作条件可以用于实际食品中样品关于香精香料的提取。(3)在四类代表性休闲食品中有104种香气成分被FEMA编入,其中包括18个成分在4类样品中以特征性成分存在,此外还有几种组分未被FEMA编入的成分,例如3-呋喃甲醇、5-羟甲基糠醛以及5-乙酰氧基甲基-2-呋喃醛等。经主成分分析,以官能团对香精香料分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以及醛类对样品中的香气起到主要贡献作用,同时还对一些甜味香精的合成机理做出了简单的解析。(4)用内标法定量得到样品中含量较高的香精香料成分有:3-糠醛、3-呋喃甲醇、2(5H)-呋喃酮、5-甲基呋喃醛、2,5-二甲酰基呋喃、甲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乙基麦芽酚、甘油、糠醛等。结合定性分析,本文提及的休闲食品中常用的香精香料有:3-糠醛、3-呋喃甲醇、2(5H)-呋喃酮、5-甲基呋喃醛、2,5-二甲酰基呋喃、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吡啶、甘油、糠醛、糠酸甲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甲基环戊烯醇酮、丙酮醇、甲酸、乙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5-乙酰氧基甲基-2-呋喃醛。经本文验证,GLME可应用于食品中香精香料的分析,为分析香精香料提供一种新颖、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李闯[5](2020)在《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酶法制备及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油脂是人类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为机体提供能量,另一方面发挥着特殊的健康作用。近年来,过多的摄入脂肪和其他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肥胖,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edium-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MLCT)是一类特殊的结构脂质,可以为机体供能的同时避免脂肪堆积。市场上的MLCT大多是以辛癸酸为原料合成的,且没有特定的分子结构。本研究以月桂酸、棕榈硬脂和藻油为原料,酶法合成两种MLM型(Middle-long-middle,MLM)MLCT,分别是富含1,3-二月桂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lauric-2-palmitoylglycerol,LaPLa)和富含月桂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MLCT。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富含LaPLa的MLCT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富含LaPLa的MLCT酶法制备及理化性质分析:以LaPLa的含量为指标,利用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催化月桂酸酸解棕榈硬脂合成目的产物。比较了三种脂肪酶(RM IM、TL IM、AO IM),AO IM催化效率最高。以AO IM为催化酶,研究了反应温度、酶载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对LaPL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底物摩尔比1:10(棕榈硬脂:月桂酸)、酶载量10%(w/w)、反应温度65℃、水浴振荡器转速200rmp、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LaPLa的含量可达到(40.59±0.29)%。与棕榈硬脂相比,纯化后的MLCT晶化起始温度和熔融温度均有所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均符合食用油标准。(2)富含月桂酸和DHA的MLCT酶法制备及理化性质分析:本研究以月桂酸和藻油为原料,探究了酶催化合成MLM型MLCT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AO IM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5℃,底物摩尔比1:8(藻油:月桂酸),酶载量8%(w/w),水浴振荡器转速150 rmp,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月桂酸的参入率为(28.91±0.14)%,总DHA含量为(44.68±0.07)%,sn-2位月桂酸含量(5.13±0.34)%,sn-2位DHA含量为(52.55±0.39)%,且产物中不含三月桂酸甘油酯(LaLaLa)。纯化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均符合食用油标准。(3)富含LaPLa的MLCT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利用基础饲料(NCD)、高脂饲料(HFD)、棕榈硬脂替代50%猪油的高脂饲料(PS)以及富含LaPLa的MLCT替代50%猪油的高脂饲料(MLCT),对小鼠进行为期10周的干预。结果表明,在干预第10周,MLCT组小鼠体重较其他3组显着增加,血清中与炎症相关的谷草转氨酶(GOT)与谷丙转氨酶(GPT)的水平显着升高,血脂四项与HFD组和PS组无显着差异。在葡萄糖耐受实验中,MLCT组和HFD组小鼠的血糖变化规律无显着性差异。附睾脂肪切片显示,MLCT组脂肪细胞增大,统计学分析脂肪细胞平均面积与HFD组无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富含LaPLa的MLCT具有很好的增重作用,特别是较HFD组增重更加显着,同时增重所带来的一些脂代谢指标较HFD组没有发生显着性变化。
张舒雯[6](2019)在《地沟油催化裂解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地沟油在非催化条件和催化条件下的热解特性,阐明地沟油热解反应的机理,为地沟油的回收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论文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工作:利用TG-FTIR-MS联用和热重TG-GC/MS联用技术探讨一号地沟油的热裂解过程和热裂解特性。结果表明,一号地沟油热裂解产生气相产物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二酯、脂肪酸单酯、脂肪酸、CO2,脂肪醛、脂肪酮、烷烃和烯烃等。一号地沟油的热裂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生甘油三酯中C-O键的断裂生成甘油二酯、脂肪酸单酯、脂肪酸和脂肪醛,第二阶段为酯类化合物及脂肪酸发生C-O键、C-C键的断裂和脱羧反应生成脂肪酸、脂肪醛、脂肪酮、烃类化合物和CO2,第三阶段为脂肪酸的脱羧反应和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生成烃类化合物和CO2。采用TG-FTIR联用和Py-GC/MS联用技术对二号地沟油热解气相产物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二号地沟油的热解过程同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00℃)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甘油骨架和脂肪酸链之间的C-O键断裂,产生RCOO·自由基。第二阶段(380-500°C)主要是RCOO·自由基的分解,通过多通道分解反应开始。首先,发生脂肪酸α,β-C键断裂产生小分子脂肪酸,烯烃和烷烃,同时,脂肪酸自由基(RCOO·)脱羧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烷烃和烯烃。在高于500℃时,芳烃和它们的衍生物化合物主要通过Diels-Alder反应产生。选取MCM-22、NaY、ZSM-5、MCM-41、SBA-15五种催化剂,采用TG-FTIR联用和Py-GC/MS联用技术对地沟油催化热解产物进行分析,得出地沟油催化热解后产物中的酮类物质的含量相比于非催化热解时低。MCM-41催化剂孔径较小,所以产物中大分子物质含量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脱氧的效果。ZSM-5催化剂的芳构化能力较强。而SBA-15催化剂的芳构化能力较弱。NaY催化剂对烯烃、烷烃类物质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可以很好的达到脱氧的效果。MCM-22催化剂对地沟油热解催化活性较差,并且脱羧能力较差。
刘珊珊,邓惠敏,杨飞,吴晶晶,王颖,范子彦,李小兰,李中皓,边照阳,唐纲岭[7](2019)在《GC-FID预测相对响应因子法测定卷烟爆珠中辛,癸酸甘油酯含量》文中指出为实现对混合物辛,癸酸甘油酯(ODO)的定量检测,建立了基于相对响应因子(RRF)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卷烟滤嘴爆珠中ODO含量(质量分数)的方法。1粒爆珠挤破后用正己烷提取,采用GC-FID检测,通过有效碳数(ECN)预测RRF,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①采用该方法,ODO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分析时间为20 min。②以三辛酸甘油酯或三癸酸甘油酯作为参考物质,在0~0.5 mg/mL范围内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基于ODO总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8.0%,相对标准偏差(RSD)≤2.0%,ODO各组分的定量限(LOQ)为0.05 mg/mL。③8个不同加香类型的实际卷烟爆珠样品中ODO含量为23%~87%,其中甘油三酯含量在ODO中占比在93%以上,甘油二酯占比在6%左右;采用两种参考物质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良好。该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卷烟爆珠中辛,癸酸甘油酯含量的测定。
席辉,柴国璧,张启东,刘俊辉,王丁众,孙世豪,吴晶晶[8](2018)在《卷烟爆珠溶剂中链甘油三酯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卷烟爆珠常用溶剂中链甘油三酯(MCT)的化学组成,利用GC/MS法对3种市售MCT和7种爆珠卷烟的爆珠溶剂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分离制备了MCT中极性相近的4个组分,并通过对各个组分的化学表征确定了其成分信息。结果表明:(1)卷烟爆珠溶剂与市售MCT的主要化学成分一致。(2)收集的4个组分的质量总和占MCT产品的92%。(3)通过核磁共振与质谱比对,4个组分及其占MCT产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三辛酸甘油酯22.8%、二辛酸一癸酸甘油酯37.9%、一辛酸二癸酸甘油酯25.5%和三癸酸甘油酯5.8%。
魏婷婷[9](2017)在《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结构研究及植物油脂中甘油三酯鉴定》文中认为本文建立了中长碳链甘油三酯(MLCT)结构分析和植物油脂的甘油三酯的鉴定方法。在MLCT的结构分析中,分别从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TAG)分布和β位脂肪酸分布三个方面进行解析。通过银离子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HPLC-APCI/MSD)鉴定了12种植物油脂中的TAG种类。脂肪酸分析采用碱法甲酯化,气相色谱分离脂肪酸甲酯,面积百分比法定量。该方法快速简便,步骤少,无需加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脂肪酸检测方法。TAG分析运用高温气相色谱(HTGC-FID)分离多种甘油三酯,细化每簇色谱峰中具体的甘油三酯种类,建立了一种可靠的甘油三酯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β位脂肪酸分布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在定性分析上,建立了GC-QTOF鉴定β单甘脂衍生物的分析方法,即先通过格林试剂法将甘油三酯水解为α-单甘脂和β-单甘脂,使用硅烷化试剂衍生后进入GC-QTOF分析鉴定α-单甘脂和β-单甘脂以及其所连接的脂肪酸的类型,再使用β位脂肪酸分析方法醇解得到产物衍生后进入GC-QTOF分析,确认没有α-单甘脂生成,以及β-单甘脂的相对保留时间。在定量分析上,通过对醇解时间,酶量,醇解温度,衍生试剂量等实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GC-FID测定MLCT中β-C8-MAG,β-C10-MAG,β-C12-MAG,β-C14-MAG,β-C16-MAG和β-C18-MAG等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银离子柱色谱串联LC-APCI/MSD,分析12种植物油脂中双键数0到9的TAG。通过特征离子提取重叠程度,离子峰共流出的保留时间差异,双键数,[DAG]+碎片离子鉴定TAG的类型。通过特征TAG的鉴定,可以判定部分特征油脂的种类,例如花生油,葵籽油,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叶世着[10](2015)在《海藻酸钙及其共混改性复合膜的渗透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多糖,是一种丰富以及对环境友好的海洋生物资源。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海藻酸钠,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以海藻酸钠水溶液为成膜剂,以钙离子为交联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海藻酸钙薄膜,通过添加壳聚糖、糊精制备共混改性复合膜。考察影响海藻酸钙及其共混改性复合膜的渗透性影响因素,开展了以下工作:1.研究海藻酸钙薄膜及其共混改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表征。以海藻酸钠、氯化钙、壳聚糖、糊精为原料制备海藻酸钙及其复合膜。FTIR结果显示,在海藻酸钙体系中加入壳聚糖后,特征吸收峰发生了位移,表明壳聚糖的游离氨基与海藻酸钠的羧基发生了相互作用,再在此基础上加入糊精后,薄膜的红外光谱无明显变化,说明加入的糊精并不与海藻酸钙、壳聚糖发生化学反应。通过SEM扫描结果分析,单纯的海藻酸钙薄膜表面有明显的孔洞,孔洞数量为10个,大小为0.5μm,加入壳聚糖后及糊精后,复合膜表面细密,无明显孔洞,断面图可以看到,它不同于纯海藻酸钙薄膜断面,其断面层一层一层的,像一束一束的纤维堆叠在一起,并没有交错链接,表面较为光滑。添加糊精后,薄膜表面同样细密,从其断面图可以看到,不像海藻酸钙/壳聚糖薄膜断面层层堆叠,而是一层一层的交错纵横的连接在一起,紧密结合,从横截面还能看到界面上有细小的颗粒状,有可能是糊精颗粒填充进海藻酸钙-壳聚糖体系中。2.对影响海藻酸钙及其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系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海藻酸钙薄膜的水蒸气扩散系数(WVP)最大的是与海藻酸钠交联的钙离子浓度,其次是交联时间。氯化钙交联时间从10min50min进行考察,10min固化时WVP为1.2057×10-6 g/(m·h·Pa),20min时,WVP降低到8.3474×10-6 g/(m·h·Pa),20min后海藻酸钙薄膜WVP减小速度趋于平缓,对比20min时,交联50min的海藻酸钙薄膜WVP仅仅降低了3%。交联剂氯化钙的浓度从10g/L50g/L进行考察,钙离子浓度为50g/L时WVP能下降到8.0244×10-6 g/(m·h·Pa),对比10g/L钙离子固化的薄膜,WVP降低了25%,而海藻酸钠的浓度对海藻酸钙薄膜WVP并无太大的影响,海藻酸钠浓度从1%增加到3%,水蒸气扩散系数从8.0087×10-6 g/(m·h·Pa)减小到7.9071×10-6 g/(m·h·Pa),仅减小了1%。通过实验得出海藻酸钙薄膜体系最优条件下得出水蒸气透过率为8.0244×10-6 g/(m·h·Pa)。在此基础上,添加壳聚糖,使其与海藻酸钠发生聚电解质反应,形成海藻酸钙-壳聚糖共混膜。壳聚糖的浓度从01%范围考察,浓度为0.75%时薄膜的WVP较纯海藻酸钙薄膜降低了10%,为了进一步增加膜的致密性,减小WVP,在海藻酸钙-壳聚糖复合膜中添加小分子的糊精作为填充剂,制备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在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中白糊精浓度从02%范围考察,白糊精浓度为2%时,WVP降低了7.4%。3.利用Valia-Chien扩散池对海藻酸钙及其改性复合膜对四种香味物质的扩散性进行研究,并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方法定量检测,分别考察海藻酸钙-壳聚糖、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共混改性复合膜的组成对上述四种香味物质的渗透速率的影响。在海藻酸钙-壳聚糖复合膜中,需要考察的因素有壳聚糖浓度,随着水溶性壳聚糖的浓度增加,正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在复合膜中的渗透速率越来越小,正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在纯海藻酸钙膜中的扩散系数为3.18953×10-11 m2/s、1.733×10-11 m2/s、2.4638×10-11 m2/s、6.9553×10-12 m2/s,添加量为0.75%时,四种香味化合物正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在海藻酸钙薄膜中扩散系数为2.2426×10-11 m2/s、1.2994×10-11m2/s、1.7542×10-11 m2/s、5.6030×10-12 m2/s,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29.69%、25.02%、28.80%、19.44%。在海藻酸钙-壳聚糖体系的基础上,加入麦芽糊精,制备海藻酸钙-壳聚糖-麦芽糊精复合膜,对其添加浓度从03%进行考察,当麦芽糊精添加量为2%时,海藻酸钙-壳聚糖复合膜,其四种香味物质正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的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15%、19.38%、16.78%、14.4%。4.除了考察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中组分配比外,还考察了其他因素对其香味化合物扩散系数的影响:渗透液基质液体、糊精的种类、壳聚糖脱乙酰度、接收液中加入钙离子;实验用辛癸酸甘油酯配置与渗透液浓度相同的香味物质油溶液作为渗透液,对比同一浓度下,水作为基质配置的渗透液和油作为基质配置的渗透液中香味化合物的扩散系数,结果得出,正丙醇的扩散系数没有太大影响,而乙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的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70%、25%、73%。不同类型的糊精替换麦芽糊精进行考察,选择β-环糊精、白糊精进行对比,结果显示β-环糊精的添加对于香味化合物的扩散系数的保香效果好于麦芽糊精和白糊精,乙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的扩散系数分别降低58.14%、45.5%、21.5%。
二、辛癸酸甘油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辛癸酸甘油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乳制品中乳化剂分析技术以及在储存过程中其水平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乳制品样品前处理技术 |
1.1.1 液-液萃取法 |
1.1.2 固相萃取法 |
1.1.3 QuEChERS分散固相萃取法 |
1.1.4 离子液体萃取法 |
1.1.5 低温纯化法 |
1.2 乳制品中乳化剂分析技术 |
1.2.1 薄层色谱法 |
1.2.2 凝胶色谱法 |
1.2.3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2.4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乳制品中的单甘油脂肪酸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乳制品样品采集 |
2.2.3 色谱分离条件 |
2.2.4 质谱条件 |
2.2.5 样品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色谱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2 衍生条件的选择 |
2.3.3 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
2.3.4 基质效应 |
2.3.5 线性范围、检测限和定量限 |
2.3.6 回收率与精密度 |
2.3.7 样品的测定 |
2.4 结论 |
第3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乳制品中的双甘油脂肪酸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乳制品样品采集 |
3.2.3 色谱分离条件 |
3.2.4 样品前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
3.3.2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 |
3.3.3 线性范围、检测限和定量限 |
3.3.4 回收率与精密度 |
3.3.5 样品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4章 乳制品中乳化剂在储存过程中水平变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乳制品样品采集 |
4.2.3 色谱分离条件 |
4.2.4 质谱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乳化剂单甘酯的水平变化 |
4.3.2 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乳化剂双甘酯的水平变化 |
4.3.3 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体系p H值的变化 |
4.3.4 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体系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
4.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单甘酯的结构及其性质 |
1.2.1 单甘酯的结构 |
1.2.2 单甘酯的性质 |
1.2.3 单甘酯的应用 |
1.2.4 单甘酯的合成方法 |
1.3 单甘酯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1 柱层析法 |
1.3.2 溶剂结晶法 |
1.3.3 分子蒸馏法 |
1.3.4 薄层色谱法 |
1.4 单甘酯的检测方法 |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2 气相色谱法 |
1.4.3 红外光谱法 |
1.4.4 核磁共振法 |
1.5 单甘酯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
1.5.1 单甘酯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1.5.2 抗氧化剂作用机制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硼酸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3 脂肪酸转化率的测定 |
2.2.4 单甘酯产率的测定 |
2.3 混合脂肪酸具体组成分析 |
2.3.1 脂肪酸甲酯化方法 |
2.3.2 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方法 |
2.4 单甘酯产物结构表征 |
2.4.1 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2.4.2 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酯组成 |
2.5 结果和讨论 |
2.5.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5.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5.3 验证实验结果 |
2.5.4 精炼油脚中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 |
2.5.5 产物结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试验主要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3.2.2 油脚中脂肪酸转化率测定方法 |
3.2.3 单甘酯产率测定方法 |
3.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3.3 产物结构表征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3.3.2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分析产物结构 |
3.3.3 ~1HNMR分析产物结构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4.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4.3 产物结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叔丁醇体系中酶法合成单甘酯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主要材料 |
4.1.2 试验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脂肪酶种类筛选 |
4.2.2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
4.2.3 脂肪酸转化率的测定 |
4.2.4 单甘酯得率的测定 |
4.2.5 单因素试验设计 |
4.2.6 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 |
4.2.7 酶稳定性试验 |
4.3 产物结构表征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官能团 |
4.3.2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分析产物结构 |
4.3.3 ~1HNMR分析产物结构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酶催化剂种类的选择 |
4.4.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4.4.3 响应面优化 |
4.4.4 产物结构测定 |
4.4.5 有机溶剂体系中酶稳定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甘酯产品理化性质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主要材料 |
5.1.2 实验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理化指标测定 |
5.2.2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 |
5.2.3 氧化稳定性研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理化指标分析 |
5.3.2 单甘酯样品HLB值 |
5.3.3 氧化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结构脂质合成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肪、甘油三酯与脂肪酸 |
1.1.1 脂肪(油脂) |
1.1.2 甘油三酯与脂肪酸 |
1.1.3 三种不同链长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和生物活性 |
1.2 结构脂质 |
1.2.1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 |
1.2.2 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 |
1.2.3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 |
1.3 结构脂质的研究现状 |
1.3.1 结构脂质合成方法 |
1.3.2 结构脂质分析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及合成原料确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 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与讨论 |
2.3.1 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的分析 |
2.3.2 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的改进 |
2.3.3 7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
2.3.4 中长链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LCT结构脂质的化学法合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主要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 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5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LCT结构脂质的酶法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主要实验方法 |
4.3 离子液体体系下酶法合成MLCT结果与分析 |
4.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3 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
4.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3.5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6 结论 |
4.4 超临界CO_2 体系下酶法合成MLCT结果与分析 |
4.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3 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
4.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4.5 体系压力的影响 |
4.4.6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7 结论 |
4.5 离子液体与超临界CO_2混合体系下酶法合成结构脂质初步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组成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超临界流体色谱甘油三酯组成分析方法学建立 |
5.3.1 超临界流体色谱色谱柱的考察 |
5.3.2 系统背压的考察 |
5.3.3 流动相B种类的考察 |
5.3.4 流动相流速的考察 |
5.3.5 梯度洗脱程序的考察 |
5.3.6 超临界流体色谱甘油三酯组成分析方法 |
5.4 结构脂质合成反应产物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
5.5 紫苏油甘油三酯组成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香精香料 |
1.1.1 香精的成分 |
1.1.2 香精的工业技术-包埋技术 |
1.2 香精香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1 传统前处理方法 |
1.2.1.1 固相萃取法 |
1.2.1.2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 |
1.2.1.3 静态顶空法 |
1.2.1.4 减压蒸馏萃取法 |
1.2.1.5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2.1.6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 |
1.2.1.7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
1.2.2 新型前处理方法—气-液微萃取法 |
1.3 食品模拟物 |
1.3.1 食品模拟物的分类 |
1.3.2 食品模拟物的相关研究 |
1.4 香精香料分析技术 |
1.4.1 定性方法 |
1.4.1.1 气相色谱法 |
1.4.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1.3 色谱-质谱联用 |
1.4.1.4 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 |
1.4.1.5 光谱法 |
1.4.2 定量方法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LME处理香精香料操作条件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C-MS条件 |
2.2.3.1 色谱条件 |
2.2.3.2 质谱条件 |
2.2.4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2.3 GLME操作条件优化 |
2.3.1 GLME操作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2.3.1.1 提取温度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2 提取时间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3 冷凝温度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4 气体流速对香精香料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
2.3.1.5 稀释比例对香精香料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
2.3.2 响应面设计优化 |
2.4 结果讨论 |
2.4.1 响应面模型拟合 |
2.4.2 响应面的方差分析 |
2.4.3 两两因素交互响应面结果 |
2.4.3.1 加标样品中乙基麦芽酚的回收率 |
2.4.3.2 加标样品中香叶醇的回收率 |
2.4.3.3 加标样品中八角茴香油的回收率 |
2.4.3.4 加标样品中丁香酚的回收率 |
2.4.3.5 加标样品中香豆素的回收率 |
2.4.4 最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食品模拟物验证GLME的可行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GC-MS条件 |
3.2.3.1 色谱条件 |
3.2.3.2 质谱条件 |
3.2.4 GLME操作条件 |
3.3 食品模拟物的配制 |
3.3.1 水基食品模拟物 |
3.3.1.1 水 |
3.3.1.2 3 %(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 |
3.3.1.3 1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 |
3.3.1.4 橄榄油模拟物 |
3.3.2 干基食品模拟物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水基食品模拟物验证实验 |
3.4.1.1 模拟物-水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2 模拟物-3%乙酸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3 模拟物-10%乙醇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4 模拟物-橄榄油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2 干基食品模拟物验证实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C-MS条件 |
4.2.4 样品制备 |
4.3 实际样品分析 |
4.3.1 冰淇淋的成分分析 |
4.3.1.1 GLME操作条件 |
4.3.1.2 GC-MS结果 |
4.3.1.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1.4 主成分分析 |
4.3.2 奶茶的成分分析 |
4.3.2.1 GLME操作条件 |
4.3.2.2 GC-MS结果 |
4.3.2.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2.4 主成分分析 |
4.3.3 果冻的成分分析 |
4.3.3.1 GLME操作条件 |
4.3.3.2 GC-MS结果 |
4.3.3.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3.4 主成分分析 |
4.3.4 青豆的成分分析 |
4.3.4.1 GLME操作条件 |
4.3.4.2 GC-MS结果 |
4.3.4.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4.4 主成分分析 |
4.3.4.5 小结 |
第5章 实际样品定量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GC-MS条件 |
5.2.4 内标溶液的配制 |
5.2.5 样品制备 |
5.3 样品定量分析 |
5.3.1 GLME操作条件 |
5.3.2 定量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酶法制备及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 |
1.1.1 MLCT结构和理化性质 |
1.1.2 MLCT代谢特点和生理功能 |
1.1.3 主要合成方法概述 |
1.1.4 国内外生产及研究现状 |
1.2 月桂酸和DHA简介 |
1.2.1 月桂酸的功能及相关MLCT研发优势 |
1.2.2 月桂酸甘油酯的功能研究 |
1.2.3 DHA生理功能及相关MLCT应用前景 |
1.3 sn-2棕榈酸酯 |
1.4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富含LaPLa的 MLCT酶法制备及理化性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材料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原料棕榈硬脂的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 |
2.2.2 富含LaPLa的 MLCT酶法制备 |
2.2.3 LaPLa(1,3-二月桂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GC-MS分析 |
2.2.4 纯化后MLCT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 |
2.2.5 理化性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含月桂酸和DHA的 MLCT酶法制备及理化性质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材料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 |
3.2.2 富含月桂酸和DHA的 MLCT酶法合成 |
3.2.3 理化性质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富含LaPLa的 MLCT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材料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LCT对小鼠体重、能量摄入的影响 |
4.2.2 MLCT对小鼠器官和组织指数的影响 |
4.2.3 MLCT对小鼠葡萄糖稳态的影响 |
4.2.4 MLCT对小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4.2.5 MLCT对小鼠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 |
4.2.6 MLCT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
4.2.7 MLCT对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形态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地沟油催化裂解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2 地沟油的定义和组成 |
1.2.1 .地沟油概述 |
1.2.2 .地沟油的组成 |
1.3 地沟油的资源化利用 |
1.4 用于燃料和化学品的甘油三酯的热解研究进展 |
1.4.1 .热解技术概述 |
1.4.2 .影响地沟油热解的主要因素 |
1.4.3 .非催化热解 |
1.4.4 .催化热解 |
1.5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选题背景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号地沟油热裂解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热重分析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3 质谱分析 |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2.3.5 一号地沟油热裂解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号地沟油热裂解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热重分析 |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3.3.4 热解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沟油催化裂解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TG分析 |
4.3.2 FTIR分析 |
4.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目录 |
(7)GC-FID预测相对响应因子法测定卷烟爆珠中辛,癸酸甘油酯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标准溶液与内标溶液的配制 |
1.2.2 样品处理和分析 |
1.2.3 GC-FID条件 |
1.2.4 GC-MS条件 |
1.2.5 定量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ODO各组分的定性 |
2.2 超声萃取时间的优化 |
2.3 ECN和RRF的计算 |
2.4 参考物质的标准工作曲线 |
2.5 食品添加剂ODO含量的验证 |
2.6 卷烟爆珠中ODO定量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
2.7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
3 结论 |
(8)卷烟爆珠溶剂中链甘油三酯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卷烟爆珠溶剂及商品化MCT的定性分析 |
1.2.2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1.2.3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 |
1.2.4 分离组分纯度鉴定和化学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MCT的GC/MS定性分析 |
2.2 MCT液相色谱分离制备 |
2.3 MCT成分鉴定 |
3 结论 |
(9)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结构研究及植物油脂中甘油三酯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油脂结构概述 |
1.1.1 油脂及脂肪酸概述 |
1.1.2 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消化代谢及应用 |
1.2 油脂结构分析方法进展 |
1.2.1 脂肪酸分析方法进展 |
1.2.2 TAG分布分析方法进展 |
1.2.3 TAG位置同分异构体分析方法进展 |
1.2.4 β脂肪酸分布分析方法进展 |
1.2.5 小结 |
1.3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第2章 中长碳链甘油三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分析方法研究 |
2.1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碳链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
2.1.1 原理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3 色谱条件 |
2.1.4 前处理方法 |
2.1.5 结果计算 |
2.1.6 结果与讨论 |
2.2 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碳链甘油三酯中甘油三酯分布 |
2.2.1 原理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色谱条件 |
2.2.4 前处理方法 |
2.2.5 结果计算 |
2.2.6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长碳链甘油三酯β位脂肪酸分析方法研究 |
3.1 定性分析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检测条件 |
3.1.3 前处理方法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定量分析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色谱条件 |
3.2.3 GC-QTOF向GC-FID的转移 |
3.2.4 前处理方法 |
3.2.5 结果计算 |
3.2.6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质联用串联银离子柱分析甘油三酯组成方法研究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样品与试剂 |
4.1.3 前处理方法 |
4.1.4 检测条件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甘油三酯的鉴定 |
4.2.2 HPLC-APCI/MSD分离TAG |
4.2.3 双键分布的不均匀度 |
4.2.4 甘油三酯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与专利成果 |
(10)海藻酸钙及其共混改性复合膜的渗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藻酸盐简介 |
1.1.1 海藻酸钙的性质 |
1.1.2 海藻酸钙的应用 |
1.2 海藻酸钙共混改性概述 |
1.3 海藻酸钙及其复合材料膜渗透性概述 |
1.3.1 物质扩散的研究方法 |
1.3.2 海藻酸钙及其复合膜渗透性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和拟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海藻酸钙薄膜及其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型号 |
2.2.3 薄膜制备 |
2.3 薄膜的表征 |
2.3.1 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薄膜的表面形貌观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2.4.2 薄膜表面及断面形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藻酸钙薄膜及其复合膜水蒸气扩散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型号 |
3.3 分析与测试 |
3.3.1 水蒸气透过系数的测定 |
3.3.2 几种因素对海藻酸钙薄膜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
3.3.3 几种因素对海藻酸钙共混改性复合膜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海藻酸钙薄膜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
3.4.2 海藻酸钙共混改性复合膜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藻酸钙薄膜及其复合膜香味物质渗透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型号 |
4.2.3 定量分析方法 |
4.2.4 扩散系数计算方法 |
4.2.5 配比组成对海藻酸钙/壳聚糖、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共混改性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2.6 其他因素对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香味化合物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HS平衡时间的选择 |
4.4.2 SHS平衡温度的选择 |
4.4.3 IS的选择 |
4.4.4 标准曲线及方法的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4.4.5 水溶性壳聚糖浓度对海藻酸钙-壳聚糖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6 麦芽糊精浓度对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7 水溶性壳聚糖浓度对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8 渗透液基质溶剂对海藻酸钙/壳聚糖/麦芽糊精复合膜香味化合物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9 接收池溶液Ca~(2+)浓度对海藻酸钙/壳聚糖/糊精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10不同类型糊精对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4.11 壳聚糖脱乙酰度对复合膜香味物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ⅡGC-MS原始图谱 |
图版 |
四、辛癸酸甘油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乳制品中乳化剂分析技术以及在储存过程中其水平变化规律研究[D]. 罗芸. 南昌大学, 2021
- [2]基于稻米油精炼副产物混合脂肪酸的单甘酯制备及其结构表征[D]. 巢鑫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结构脂质合成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D]. 滕桂平. 贵州大学, 2020(01)
- [4]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D]. 叶琳洋. 长春大学, 2020(01)
- [5]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酶法制备及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D]. 李闯. 河北科技大学, 2020(10)
- [6]地沟油催化裂解的实验研究[D]. 张舒雯.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GC-FID预测相对响应因子法测定卷烟爆珠中辛,癸酸甘油酯含量[J]. 刘珊珊,邓惠敏,杨飞,吴晶晶,王颖,范子彦,李小兰,李中皓,边照阳,唐纲岭. 烟草科技, 2019(05)
- [8]卷烟爆珠溶剂中链甘油三酯的分离与鉴定[J]. 席辉,柴国璧,张启东,刘俊辉,王丁众,孙世豪,吴晶晶. 烟草科技, 2018(07)
- [9]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结构研究及植物油脂中甘油三酯鉴定[D]. 魏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10]海藻酸钙及其共混改性复合膜的渗透性研究[D]. 叶世着. 贵州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