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论文文献综述)
范美[1](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工商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私营性质经济的延续,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为出发点,以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为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党制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依据,研究中国共产党由在野党向全国执政党转变的过程中认识和制定民族工商业政策,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我们今天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提供现实启示。解放战争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严峻,矛盾交错复杂,为了彻底实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保护和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这一时期党的保护政策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并逐步完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革命纲领的高度上确立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基本政策阶段,在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和当前任务的条件下,阐明了保护政策的确立过程和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在纠偏过程中逐步落实和完善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阶段,指出了党领导下的土改运动和城市接收中出现的严重侵犯民族工商业现象,重新明确了党在保护民族工商业方面的具体政策;第三阶段,开始提出实行利用与限制民族工商业政策的阶段;伴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私营工商业政策也由初期的保护开始向利用限制方面转换,通过分析政策转变的原因,明确了利用与限制政策的确立过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有效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也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正确的政策准备和成功实践。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纷繁复杂的经济发展局势,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目标不断发力。
李恒[2](2021)在《中共对九江市旧工会接管工作研究(1949-1950)》文中指出
柳直[3](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指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尚雪松[4](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以金城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为了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新的社会经济体制,国家决定首先对具有特殊地位的金融领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的改造。近代私营银行业在长期的战乱和社会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发展面临十分困难的处境。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为自身发展谋得出路,大多数私营银行都积极的参与到了改造过程当中。金城银行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私营银行,在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历史发展舞台上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研究以金城银行为例的私营银行业在参与改造过程当中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当时整个私营银行业的改造过程,最后对改造的完成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和启示。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对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简要的介绍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本文所论述的金城银行在内的银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是为解释国家率先提出对私营金融业改造的原因:一方面,国家考虑到到资金融通在一个国家经济的运转当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把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优先于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进行,首先展开对金融行业的一系列整治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尽快的恢复发展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新的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三部分,主要对国家私营金融业改造的具体发展阶段的过程进行叙述,笔者把金融业的改造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来加强对私营银行业的整顿和管理,通过限定银行的业务范围,打击投机活动,来使银行增资验资,满足资本额的经营要求。第二阶段,通过引导资金投放,来转变银行的业务经营,促进私营行庄之间开展联营联管,建立起具有引导作用的公私合营银行领导私营行庄跟进国家经济发展,增强业务经营发展能力。第三阶段,通过开展在金融业方面的“五反”运动,暴露出了在对私营金融业的整顿当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第四阶段,即实行对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来实现金融市场从无序到规范,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通过以金城银行为具体的改造对象,从经营的投资方向,所有制结构以及人员的改造几个主要的方面来详细的介绍金城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金融业改造工作当中自身所经历的改造过程。在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令后,金城银行也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不断的调整自身发展的战略,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自设资本到积极配合国家金融政策增设资本,从私营到申请公股,从组织参与联营联管到成为公私合营银行,金城银行参与了整个私营金融业的改造过程。直到1952年12月,金城银行参加了全国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与其他的公私合营银行和私营行庄合并组成了一个统一的银行,共同为加强国家的金融体系做好服务。第五部分,主要通过私营金融业改造进行评价,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丰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改造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第六部分,是对私营银行业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的总结,只有正确认识改造过程的成绩和缺陷,在社会长远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好中国的实际国情,加强宏观调控,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吸收好改造发展过程中的丰富经验,进而更好的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张雪君[5](2019)在《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194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乡地处河南省北部,向来是个三等小县,因其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又处在平汉、道清铁路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新乡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黄河以北的桥头堡和兵站基地。新乡作为华北地区最后解放的两个城市之一,且最终以“北平方式”获得和平解放,与中共新乡地下党的情报搜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新乡周边的城市已基本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对新乡形成了全面包围的态势。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新乡城工委领导下的中共新乡地下党,积极为十四纵队和人民解放军部队搜集情报,并开展了针对新乡国民党守军的策反活动和针对新乡各界群众的动员活动,在隐蔽战线上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和军事行动。通过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可以得知,一方面,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情报,推动了国民党的起义投诚和新乡的和平解放,降低了战争带给新乡和新乡人民的损失与破坏。另一方面,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也为日后解放军对于新乡的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提供了重要信息,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快了社会改造的进程。但是,中共新乡地下党的情报搜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情报搜集过程中因为地下工作人员不够隐蔽、警惕性不够,或有些成员政治觉悟不高、反叛告密,而引起了人员牺牲、支部破坏等一些突发状况。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不仅反映了国共两党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略对抗,也体现了情报工作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研究类似新乡这种中小城市的解放模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邓国军[6](2019)在《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视历史研究,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从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是党的优良传统。解放战争时期,党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武装农民、发动农民的重要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军队士兵、宣传员下乡进村开展工作,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路线纲领、政策方针,组织革命斗争。党结合革命中心任务要求,围绕土地革命、支前参战、发展生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农民革命热情,提高农民革命信心、动员了农民革命力量,促进了党的革命事业顺利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善于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影响农民。列宁认为要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教育农民。毛泽东认为党必须重视农民问题、深入调查农民,围绕中心任务、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初创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党不断深化农民问题的认识,把唤醒农民、提高农民政治觉悟作为党的重要政治任务。党根据形势变化和革命具体任务,不断地推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解放战争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急剧变化的国内革命发展形势下,必然需要教育农民认清国内发展趋势,主动选择光明前途,同反革命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革命的全面胜利。与此同时,解放战争的革命对象、革命道路方式也要求必须动员农民力量。没有广大的农民支持是不可能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反革命力量。经过长期的革命历练,中国共产党员也有力量、有组织、有经验教育动员农民。解放战争时期,党根据革命目标任务,结合革命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以形势任务教育为基础,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阶级教育为突破口,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为重点,法制纪律教育为保障,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解放战争时期,党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土地革命、支前工作、冬学活动、诉苦活动、整党运动。党灵活地运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农民,采用最多、最体现时代特色、最管用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启发引导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宣传教育法、形象教育法。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土地革命顺利进行,动员了广大农民参与解放战争,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威望和社会公信力。但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左倾错误思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党的理论教育重视不够、依靠运动式教育等。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历史使命,积累了宝贵经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引领力;结合中心工作,提高创造力;满足利益需求,提高吸引力;注重问题导向,提高说服力;创新途径方式,提高感染力;强调知行一致,提高认同力。新时代下,党要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要在为民办实事中教育提高农民,运用新媒体、文艺等符合时代特色、农民乐于接受的方法教育农民,要严管农村党员干部,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林佳[7](2018)在《我国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49-1952)》文中提出近代私营金融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我国对私营金融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这近三年半的时间里,私营金融业实现了私营行庄的联合经营和联合管理,逐步走向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研究建国初期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有力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又可以促进私营金融业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巨大作用。本文以私营金融业为研究对象,分六个部分具体阐述建国初期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虽都对私营金融业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扶持,但由于长期的战争环境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的加剧,私营金融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私营金融业的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解放初期到1950年6月,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打击投机活动以及增资验资的方式来加强对私营金融业的初步整顿。1950年7月到1951年底,通过对私营金融业改组的深化使它的业务方向发生了转变,经营方式也有个体的分散经营逐步走向联合放款、联合经营和联合管理,从而在1952年底成立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实现了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此次改造取得的成果是不容小觑的,快速地建立起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然而,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其最大的问题是高度集中的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严重制约了银行的独立性,变得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建国初期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此次改造的成效与不足之处可以看出,当代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前提是要认识中国国情,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从而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
白路[8](2017)在《解放战争时期新乡城市接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乡地处华北大平原南端,北依太行山脉,南与郑州、开封相望,是豫北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解放前,新乡是国民党在黄河以北的桥头堡和兵站基地。1949年5月7日,新乡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入城接管,从此掀开新乡历史上新的一页。1948年10月,中原野战军发动郑州战役。为形成战场策应,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对平汉、道清铁路线上的国民党军据点和城镇连续发起进攻。至11月7日,新乡外围的原武、阳武、获嘉、汲县都获得解放,豫北的修武、焦作、武陟也相继解放,十四纵队和周边军分区部队开始对新乡形成军事合围。新乡的接管准备工作开始于1948年11月,中共新乡市委、新乡市政府和新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相继成立,长期负责新乡城市工作的中共新乡城市工作委员会也并入到新乡市委市政府。针对新乡的城市接管,以新乡军管会为首的接管主体机关进行了思想上、政策上、组织上、物资上的一系列准备。1949年5月7日,新乡各个接管机关随警戒部队进城,新乡的城市接管工作全面展开。从1948年11月到1949年5月,驻守新乡的国民党四十军被围困达半年之久,突围无望的四十军为失败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一方面大肆分散倒卖新乡的物资,将部分国民党特务转入隐匿状态,另一方面对新乡人民进行严酷的经济剥削,致使城市经济奄奄一息。而新乡和平解放之时,困守新乡的地方武装又趁机逃散,严重危害城市接管和社会安定。新乡各接管部门在新乡军管会的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顺利完成新乡的接管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充分的接管准备工作,根据中共中央的城市政策和太行区的城市工作指示,新乡的接管主体不仅完善了其组织基础和物资准备,还制定了详细的接管工作草案;第二,全面接管与清查物资,依据按系统接管的原则,接管部门对新乡的国民党旧政权进行了全面接管,由于新乡物资受到国民党守军的分散破坏,新乡接管部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清查隐匿、收集被分散物资的运动,使得大量物资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第三,消除不稳定因素,通过肃清敌特、处理散兵游勇和旧职员、登记国民党和三青团等反动党团,新乡基本实现了社会安定,为城市经济的恢复和新秩序建立奠定基础;第四,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新乡的接管主体通过政策指导、帮扶性措施、复工运动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新乡城市经济的初步恢复。在社会秩序安定、城市经济恢复的背景下,新乡城市各界人民代表会成立并代行新乡市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标志着新乡城市接管工作基本完成,新乡城市新秩序正式确立。
施昆吾[9](2017)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满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最大、最为巩固的一块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的成功执政实践使之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的后方战略基地。北满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对支持东北正面战场的军事斗争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北满根据地积极配合其它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东北、解放东北提供了保证。本文论述并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活动。论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时代背景和经验借鉴。通过对北满根据地的国际环境、战略地位以及党对北满的战略需求与部署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时所面临的执政环境。经验借鉴主要来源于苏联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和抗战时期的局部执政经验。该部分主要通过时代背景和经验借鉴两个方面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进行局部执政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具体实践工作。首先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创立基层党组织并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在北满根据地建立起坚强的领导核心。其次系统阐述了党组织在北满根据地建立政权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大中城市政权的接管初步建立政权,第二阶段通过建立各级行政机构实现对新生政权的巩固,第三阶段通过建立政权运行机制和培养基层干部提升政权运行效率。最后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实践的基本内容。第四部分对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活动进行了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要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活动,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局部执政的特点。二是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三是结合目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实践的经验对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实践和经验为建国后的全面执政作了组织上和政治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对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对目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执政过程中要贯彻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赵孝威[10](2016)在《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城市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将中共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此之前,农村工作是中共工作的主要内容。在长期的农村工作中中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如何开展城市工作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哈尔滨做为中共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对于如何开展城市工作更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刚解放的哈尔滨,在外在环境中受到严峻的战争形势的威胁,而城市内生产停滞,物价飞涨,社会秩序混乱,生活物资匮乏,人民困苦不堪。哈尔滨的城市工作正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起步的。哈尔滨做为中共开展城市工作的重要起点,在开展城市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中共东北局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中共党中央的指导下,根据新民主主义理论,充分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民主新政权,恢复生产,保护工商业,稳定社会秩序等。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哈尔滨开展的城市工作为中心,在大量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以及理论的学习运用,系统而全面地分析总结了哈尔滨解放初期城市工作的开展以及经验启示。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梳理目前学术界关于城市工作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阐释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哈尔滨城市工作的背景。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投降后哈尔滨解放的过程,二是对哈尔滨城市工作的开展过程做一概述。第三章论述了哈尔滨新政权和党组织的建立。哈市人民政权的建设首先是建立市政府,之后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和完善基层的区街政权。以此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及对新政权的认可和参与。哈市解放之初中共并未公开党的组织,直到条件成熟后才做出公开党组织的决定,吸收各阶层的积极分子入党,完善党的组织,并召开全市党代表大会。第四章论述了哈市城市工作中的经济工作。为了稳定经济秩序,保障民生。中共通过整顿金融,平抑物价等措施稳定了哈市的经济秩序。恢复市政设施,发展生产,保证了城市物资的正常供应。同时调整劳资关系,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措施,促进了哈市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第五章论述了城市社会的改造和建设。中共在接收旧警局之后建立了新公安局,并对旧警员进行清理和改造,建立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机关。在此基础上,通过清剿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登记反动党团,取缔反动会道门,重新清查登记户口和移民等工作稳定了哈市的社会秩序,保证了人民的安全。第六章论述哈市的群众组织和群众运动。发动群众是开展城市工作的第一步。哈市解放后,中共就及时建立了各种群众组织,包括工人组织、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通过这些组织中共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七章论述哈市的教育卫生工作。结语部分对哈尔滨城市工作进行概括,并总结历史经验。
二、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论述 |
1.2.1 民族工商业 |
1.2.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商业政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依据 |
2.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积极成果的论述 |
2.1.2 列宁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的论述 |
2.1.3 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民生思想 |
2.2 解放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历史回顾 |
2.2.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时期中共党人初步认识私人资本主义 |
2.2.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私营工商业政策初步形成 |
2.2.3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成熟发展 |
2.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现实背景 |
2.3.1 解放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 |
2.3.2 国内政治斗争的尖锐形势 |
2.3.3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推行 |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演进 |
3.1 将“保护民族工商业”确立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阶段(1945.8—1947.12) |
3.1.1 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的确立过程 |
3.1.2 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 在纠偏过程中逐步落实和完善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阶段(1947.12—1948.4) |
3.2.1 贯彻民族工商业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
3.2.2 重新明确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具体政策 |
3.3 开始提出实行利用与限制的民族工商业政策阶段(1948.4—1949.9) |
3.3.1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转变的原因 |
3.3.2 利用与限制经济思想的确立过程 |
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积极作用和不足 |
4.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积极作用 |
4.1.1 推进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 |
4.1.2 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 |
4.1.3 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工商业改造提供了政策准备 |
4.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不足 |
4.2.1 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的法规执行机制不健全 |
4.2.2 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执行中忽视群众教育问题 |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的现实启示 |
5.1 敢于打破固有认知,坚持新的思想解放 |
5.2 经济政策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5.3 新时期必须重视广大群众的教育工作 |
5.4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政策法规执行制度 |
5.5 团结新时代企业家,凝聚统一战线力量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
一、“旅大”简介 |
二、苏军进驻旅大 |
三、中共建党建政 |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
一、创建与整理 |
二、成效与不足 |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
二、货币“贴帖”过程 |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
一、改革的背景 |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
结语 |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
(一) 经济层面 |
(二) 经济之外层面 |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以金城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银行业的公私结构 |
2.1 银行业公有体系的初建 |
2.1.1 接管整顿官僚资本主义银行 |
2.1.2 取消外国在华银行特权 |
2.1.3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
2.1.4 其他公有制银行创制 |
2.2 私营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
2.2.1 私营银行和钱庄的分布 |
2.2.2 私营银行的发展之弊 |
2.3 金城银行的发展样态 |
2.3.1 金城银行的创立 |
2.3.2 金城银行的业务发展(1917-1937) |
2.3.3 改造前金城银行的概况(1937-1950) |
第3章 私营银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阶段 |
3.1 第一阶段:加强对私营银行的管理和整顿 |
3.1.1 颁布法律法规,限定银行业务范围 |
3.1.2 取缔地下钱庄,打击投机活动 |
3.1.3 实行增资验资,满足资本经营要求 |
3.2 第二阶段:积极引导资金投放,转变业务经营 |
3.2.1 组织成立联合放款银团,支持商品生产流通 |
3.2.2 公私合营银行领导私营行庄 |
3.2.3 组织私营行庄联合经营与联合管理 |
3.3 第三阶段:开展私营金融业的“五反”运动 |
3.3.1 私营金融业“五反”运动的提出和开展 |
3.3.2 “五反”运动对私营金融业的影响 |
3.4 第四阶段: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
3.4.1 分类别改造私营银行,彻底改造私营金融业 |
3.4.2 成立统一公私合营银行,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
第4章 金城银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
4.1 金城银行经营投资方向的社会主义改造 |
4.1.1 依照资本金门槛新规,从自设资本到遵令增资 |
4.1.2 配合政府政策,各地分行参与联合放款 |
4.1.3 扩大扶持范围,整理明确投资事业 |
4.1.4 开展存放汇业务,推行业务联系合同 |
4.2 金城银行所有制结构的社会主义改造 |
4.2.1 改总经理处制为总行制,变更精简组织机构 |
4.2.2 官股转为申请参加公股,实行公私合营 |
4.2.3 由联营进入合并,由个别经营转为集体联营 |
4.3 金城银行人员的社会主义改造 |
4.3.1 “五反”运动打击不法资本家,开展守法经营教育 |
4.3.2 成立劳资协商会议,改善金融劳资关系 |
4.3.3 注重职工学习经验培养,整编培训银行业人员 |
第5章 私营银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评价 |
5.1 私营银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
5.1.1 推动建立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
5.1.2 丰富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经验 |
5.1.3 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开展 |
5.2 私营银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不足 |
5.2.1 金融体系高度集中,金融发展缺乏活力 |
5.2.2 改造过急,影响机构正常经营 |
5.2.3 对原从业人员使用不当,造成人才流失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194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新乡局势 |
一、抗战胜利后的新乡 |
(一)新乡的区位与战略地位 |
(二)新乡解放前的全国形势 |
二、国民党对新乡的区域管理 |
(一)国民党对新乡的政治管理 |
(二)国民党对新乡的文化管理 |
(三)国民党对新乡的经济管理 |
三、中共对新乡的战略部署 |
四、新乡各阶层对国共两党的态度 |
第二章 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机构 |
一、中共新乡城工委的设立背景 |
二、中共新乡城工委的组织概况 |
(一)城工委的委员构成 |
(二)城工委的隶属关系 |
(三)城工委的关系网络 |
三、中共新乡城工委的主要职能 |
(一)派遣干部入城,扩大内线组织 |
(二)瓦解国军武装,发动反抗斗争 |
(三)开展社会调查,广泛搜集情报 |
四、中共新乡城工委的变迁 |
第三章 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活动 |
一、情报搜集的方式 |
(一)秘密打入,获取情报 |
(二)隐于群众,开展工作 |
二、情报搜集的内容 |
(一)军情、特情方面 |
(二)社情、民情方面 |
三、策反瓦解与群众动员 |
(一)对国民党的策反与瓦解 |
(二)对新乡群众的广泛动员 |
第四章 情报搜集与新乡的战后接管 |
一、新乡的和平解放 |
二、情报搜集在新乡解放中的作用 |
(一)积极作用 |
(二)不足之处 |
三、情报搜集与新乡的接管和改造 |
(一)情报搜集在新乡城市接管中的作用 |
(二)情报搜集在新乡社会改造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难点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 运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 |
(三) 善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广泛影响农民 |
二、列宁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一)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迫切的问题 |
(二) 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 |
(三) 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教育影响农民 |
三、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一) 重视农民问题,强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二) 深入调查农民,把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
(三) 围绕中心工作,调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四) 运用合理方式,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第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基础 |
一、解放战争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党初创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解放战争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借鉴 |
(一) 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首要前提 |
(二) 内容科学,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内在要求 |
(三) 方式多样,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条件 |
(四) 组织有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基本保障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背景 |
一、形势要求:需要教育农民认清国内革命发展形势 |
(一) 战和之间,需要教育动员农民积极准备,应对复杂局面 |
(二) 全面内战,需要教育动员农民坚定立场,勇敢反击自卫 |
(三) 战略反攻,需要教育动员农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
二、斗争需要:革命道路方式决定了必须动员农民力量 |
(一) 革命斗争的对象决定了需要教育动员农民 |
(二) 革命斗争的方式和道路决定了需要紧紧依靠农民 |
(三) 农民作为重要民主革命力量需要动员组织 |
三、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有力量组织领导教育农民 |
(一) 党的正确领导是政治保障 |
(二) 人民政权和武装力量是力量保障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形势教育 |
(一) 政治形势教育 |
(二) 军事形势教育 |
(三) 经济形势教育 |
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 |
(一) 革命前途教育 |
(二) 革命性质教育 |
(三) 革命长期性教育 |
(四) “蒋必败、我必胜”的信念教育 |
三、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教育 |
(一) 破除旧思想,宣传阶级观念 |
(二) 讨论“谁养活谁”,提升阶级意识 |
(三) 划成分斗地主,开展阶级斗争教育 |
四、党的政策教育 |
(一) 经济政策教育 |
(二) 军事政策教育 |
(三) 民主政策教育 |
(四) 文化政策教育 |
五、法制纪律教育 |
(一) 法制观念教育 |
(二) 战勤纪律教育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径 |
一、在土地改革中教育农民 |
(一) 宣传党的土地政策,教育农民翻身做主 |
(二) 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激发农民阶级斗志 |
(三) 鼓励保卫土改果实,动员农民参军支前 |
二、在支前工作中教育农民 |
(一) 开展生产支前教育,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
(二) 开展参军参战教育,动员农民走向前线 |
(三) 加强民工组织教育,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 |
三、在冬学活动中教育农民 |
(一) 冬学组织:保障冬学顺利 |
(二) 冬学内容:强调政治教育 |
(三) 冬学方式:力求生动活泼 |
(四) 冬学目的:促进文化翻身 |
四、在诉苦活动中教育农民 |
(一) 走访宣传动员,启发农民忆苦 |
(二) 组织集体诉苦,鼓励苦主吐苦水 |
(三) 引导深挖苦根,积极开展斗地主 |
五、在整党运动中教育农民 |
(一) 整党缘由:推进土地改革 |
(二) 整党实施:开门整党 |
(三) 整党效果:整顿改善了党和群众两支队伍 |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启发引导法 |
(一) 提问启发:解除思想疙瘩 |
(二) 民主讨论:相互提高认识 |
(三) 正面说服:坚持正确方向 |
二、比较教育法 |
(一) 比较鉴别:增强辨别能力 |
(二) 回忆对比:启发思想觉悟 |
(三) 横向比较:促进反思提高 |
三、典型教育法 |
(一) 选树优秀典型 |
(二) 组织学习典型 |
(三) 培养照顾典型 |
四、宣传渗透法 |
(一) 明确宣传内容 |
(二) 改进宣传方法 |
(三) 丰富宣传载体 |
五、形象教育法 |
(一) 改造旧戏剧,创造新内容 |
(二) 改造旧艺人,塑造新文艺工作者 |
第七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问题 |
一、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 保证了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
(二) 动员了广大农民支前参战 |
(三) 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
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思想观念上:错误思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
(二) 教育内容上:党的理论教育不足 |
(三) 教育方式上:依赖运动式教育 |
第八章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一、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 |
(二) 结合中心工作,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 |
(三) 满足利益需求,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
(四) 注重问题导向,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 |
(五) 选用合适方法,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六) 强调知行一致,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力 |
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 提高认识,重视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二) 突出重点,坚持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农民 |
(三) 把握要点,注重在为民办实事中教育农民 |
(四) 创新方式,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农民 |
(五) 抓住关键,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经典着作中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
2.1 马恩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
3.改造前我国私营金融业的整体概况 |
3.1 近代我国私营金融业的发展脉络 |
3.1.1 晚清私营金融业的初步发展 |
3.1.2 北洋政府时期私营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
3.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私营金融业从发展到衰退 |
3.2 社会主义改造前紊乱的金融秩序 |
3.2.1 多种货币混杂流通于市场 |
3.2.2 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波动剧烈 |
3.2.3 金融投机活动猖獗,资金转移外逃 |
4.改造私营金融业,建立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
4.1 第一阶段:加强对私营金融业的管理和整顿(解放初期--1950.6) |
4.1.1 颁布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 |
4.1.2 打击金银外币投机活动,取缔地下钱庄 |
4.1.3 通过增资验资,淘汰资金少、信用低的私营行庄 |
4.2 第二阶段:组织联合经营和联合管理,深化私营金融业的改组(1950.7--1951.12) |
4.2.1 组织私营行庄成立联合放款银团,支持生产和商品流通 |
4.2.2 通过公私合营银行,引导私营行庄的业务 |
4.2.3 组织私营行庄联合经营和联合管理 |
4.3 第三阶段: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1952 年) |
4.3.1 开展私营金融业的“三反”“五反”运动 |
4.3.2 实行联管系统的彻底改组,成立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
5.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与缺陷 |
5.1 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 |
5.1.1 社会主义金融体系较快得到建立 |
5.1.2 中国人民银行完成了对短期信贷的集中 |
5.1.3 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5.1.4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经验 |
5.2 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缺陷 |
5.2.1 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问题初现端倪 |
5.2.2 私营金融业改造步伐过于急进 |
5.2.3 私营金融业原有的优良经营理念未能加以重视和利用 |
6.私营金融业改造的当代启示 |
6.1 既要发挥市场对金融业的调节作用,又要加强国家对金融业有力的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
6.2 正确的认识私营金融业改造对国民经济的两面性作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 |
6.3 正确的认识我国的国情,要循序渐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金融业的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解放战争时期新乡城市接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写作缘起 |
1.2 研究概况 |
1.3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新乡城市接管工作的背景 |
2.1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
2.2 城市接管的概况 |
2.3 解放前的新乡 |
2.4 新乡的城市解放 |
第3章 新乡城市接管的开始 |
3.1 中共中央的城市接管政策 |
3.2 接管新乡的组织准备 |
3.3 中共太行区对城市工作的指示 |
3.4 接管新乡的重要工作草案 |
第4章 中共对新乡市的全面接管 |
4.1 接管机构与接管工作分工 |
4.2 全面接管国民党旧政权 |
4.3 清查被隐匿分散的物资 |
4.4 对旧人员的处理 |
第5章 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
5.1 肃清敌特与散兵游勇 |
5.2 城市经济的初步恢复 |
5.3 成立城市各界代表会 |
第6章 接管新乡的经验 |
6.1 充足的准备工作 |
6.2 依靠群众完成城市接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时代背景与经验借鉴 |
2.1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时代背景 |
2.1.1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国际环境 |
2.1.2 北满战略地位使其成为国共争夺的焦点 |
2.1.3 党对北满地区的战略需求与部署 |
2.2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经验借鉴 |
2.2.1 苏联共产党的执政经验 |
2.2.2 苏维埃时期党的局部执政经验 |
2.2.3 抗战时期党的局部执政经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实践活动 |
3.1 加强执政党在北满根据地的自身建设 |
3.1.1 北满根据地党建的历程 |
3.1.2 北满根据地党建的主要内容 |
3.2 建立党局部执政的人民民主政权 |
3.2.1 接管大中城市政权 |
3.2.2 建立各级行政机构 |
3.2.3 提升各级政权运行效率 |
3.3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政策措施 |
3.3.1 大力清剿土匪 |
3.3.2 积极开展土地改革 |
3.3.3 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 |
3.3.4 铲除奴化思想和盲目正统观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评价 |
4.1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特点 |
4.1.1 体现中央与地方的集体智慧 |
4.1.2 制定正确城市政策的开创性 |
4.1.3 注重政权与党、军建设的协调性 |
4.2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作用 |
4.2.1 推进工作重心由战争向建设的转移 |
4.2.2 有利于东北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
4.2.3 为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
4.3 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现实启示 |
4.3.1 群众路线是党局部执政的生命线 |
4.3.2 经济发展是党局部执政的中心问题 |
4.3.3 党的自身建设是党局部执政的重要保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城市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哈尔滨城市工作的背景 |
2.1 哈尔滨的解放 |
2.2 哈尔滨城市工作的开展 |
第3章 解放后哈尔滨市的政治建设 |
3.1 接管和改造旧政权 |
3.2 建立人民民主新政权 |
3.3 哈市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
第4章 哈尔滨城市经济的整顿与发展 |
4.1 整顿经济保障民生 |
4.2 保护私营工商业正确处理劳资关系 |
第5章 城市的社会改造与建设 |
5.1 建立人民公安机关 |
5.2 稳定社会秩序 |
5.3 解放初期的移民工作 |
第6章 群众组织和群众运动 |
6.1 工人组织和运动 |
6.2 青年组织和运动 |
6.3 妇女组织和运动 |
第7章 教育文化卫生工作 |
7.1 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 |
7.2 解放初哈市的卫生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全国解放战争后期党的新区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研究[D]. 范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中共对九江市旧工会接管工作研究(1949-1950)[D]. 李恒.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以金城银行为例[D]. 尚雪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中共地下党在新乡的情报搜集(1944-1949)[D]. 张雪君.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邓国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7]我国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49-1952)[D]. 林佳.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8]解放战争时期新乡城市接管研究[D]. 白路. 吉林大学, 2017(08)
- [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研究[D]. 施昆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10]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城市工作研究[D]. 赵孝威. 吉林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