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府支持软件工业发展 推行电子政府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段仪姿[1](2020)在《内地与香港媒体在修例风波中的报道框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弥补香港与内地、澳门及台湾等地缺乏“逃犯移交”协议的法律漏洞,2019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将修订《逃犯条例》。此举随后引发香港社会大讨论并激起一系列社会反对运动,最终反修例运动在香港本土与外部的反共、反华势力共谋下变质为冲击“一国两制”底线的社会暴乱。一起修例事件最终演变为社会暴乱,根源在于香港社会的两类核心矛盾始终未能解决,其一是在理解“一国两制”上出现的意识形态对抗的矛盾,其二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矛盾。跨地域了解地区热点事件依赖大众媒体的报道,媒体通过对社会现实进行“选择”与“凸显”,形成独特的报道框架,呈现多元的立场和态度。本研究从国际政治与新闻传播交叉研究视角出发,以大众传播媒体中的报纸作为文本分析对象,收集2019年2月14日至10月23日这一时段三家内地主流媒体和两家香港市场化媒体的相关报道,引入甘姆森的“诠释包裹”分析模型进行框架分析。分析发现,三家内地主流媒体采用“一国两制”框架,集中报道修例风波中香港内部反对派势力与外部反华势力共同制造违法暴力活动带来的消极影响,引用高信度信源,政治话语强硬,态度明确,强调“一国两制”是必须坚守的底线。香港《东方日报》采用市民框架构建了一幅全景,展现与修例相关的行政、立法、司法、政治团体、市民等主体在修例风波中所处的位置、所持的立场、所做出的行动。《东方日报》语言辛辣,擅长引用历史隐喻与戏剧隐喻对特区政府、政府官员和政客进行问责与批评。《星岛日报》采用经济框架,侧重报道暴乱如何挫伤香港经济、削弱香港的独特枢纽地位、造成社会撕裂,以及暴力在校园中蔓延戕害香港的未来。内地主流媒体与香港市场化媒体报道框架的差异与各自所处社会的新闻体制不同有关,而两家香港市场化媒体之间报道框架的差异又与各自在香港媒体政治谱系中的位置有关。经过分析发现,内地主流媒体在修例风波的报道中出现了报道时段滞后于其他媒体、报道话语难以摆脱宣传思维、报道内容重结论轻逻辑等问题,使得对外传播效果打了折扣。为此提出建议,内地主流媒体应注重前瞻性报道、均衡性报道和多元化报道;以包容的心态呈现多元舆论,引导受众进行理性讨论,构建内容客观全面的环境。内地与香港媒体之间存在信息相互屏蔽的倾向,内地主流媒体主要援引香港左派和中立媒体的报道,对香港多元的舆论只进行有选择的呈现。而香港右派、反对派阵营媒体则陷入“逢中必反”的盲反情绪,长此以往,只是人为制造对立,不利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就内地主流媒体而言,如何通过报道构建内容客观全面的媒体环境、促进内地与香港受众共通与理解,在国际舆论场传达出声音并被境外受众接受,是一个长久以来需要思考的难题。研究两地媒体对同一事件所采取的不同报道框架,或许有助于寻找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路。
赵戎蓉[2](2019)在《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与发达世界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现象出现时间不长,但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因此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老龄化趋势下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居家养老目前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也是政府倡导占主体地位的养老模式。然而,现阶段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独生子女、空巢老人居多,传统的完全由家人(主要是子女)承担照顾所需人力物力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因此,急需探索一种社会力量大力支持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使社会化的服务和帮助跟进到老年人家庭,以适应高龄、失能、空巢家庭老人不断增长的现状,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目的:本研究拟在对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调查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探讨重庆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解决途径,结合重庆市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学特征、养老政策等现实条件,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提供的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探讨构建具有操作性的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高效、经济、均等的供给提供政策性建议,为养老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内容与方法:1.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现状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各国各地区居家养老起源、发展及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梳理我国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提供参考。2.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主要用于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提供者对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利用情况的认识,影响居家养老照护的相关因素,收集访谈对象对现行政策和体制的看法,以及对建立重庆市城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确定重庆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解决途径。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区县每个区县抽取卫计委、民政局、财政局业务相关的工作人员各1人,社区主任、社区医院领导、公立及私立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各1-2人进行焦点团体小组访谈,每组由6-10人组成,共访谈了8组。3.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重庆市各地区经济水平进行分层,每层选择23个区县(城市)老年人口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采用自设问卷,遵循自愿原则,共有1635名65岁以上老人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4.构建城市城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养老政策,以新人本主义需要(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ERG)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照顾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构建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模式。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以日本、北欧三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模式具有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而专业,非营利组织作用突显等特点。由对国内青岛市、浙江省、香港等地区的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分析发现,仍然存在服务利用率较低,社会参与度较低,服务种类少、水平低等问题。2.焦点小组访谈的结果为:(1)目前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适应现实需求,但还没有一种适合于重庆的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2)居家养老照护需求的内容包括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和死亡丧葬。(3)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居家养老照护还未找到合适的运行模式;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医养护康分离;社会知晓率低;对老年人吸引不够,对社会资源缺乏吸引。(4)影响居家养老照护质量的因素有:尊老爱老氛围不浓;制度法规不健全;宣传力度不足;配套资源不足;养老观念陈旧。(5)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构建的建议:完善制度建设与法规保障;整合资源;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培育养老市场;引导观念转变。3.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53份,有效回收率94.98%,调查发现:55.96%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29.4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老人最能接受的养老方式还是居家养老,性别、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子女数量、与子女居住距离及月收入对老年人口选择养老方式有影响。有一半(50.80%)的老人享受过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另一半老人(49.20%)未享受过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63.22%的老人对社区目前提供的老年服务很满意或基本满意。42.37%的老人希望得到长期照顾服务,41.08%的老人希望得到应急情况呼叫服务,16.55%的老人希望得到短期托付服务。老人希望得到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健康咨询和指导(63.43%)、生活护理(53.77%)、营养膳食指导(40.37%)。仅33.29%的老人表示愿意购买有偿居家服务,医疗付费方式、收入和健康状况都是是否愿意购买有偿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4.模式构建的内涵与要素:从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构建了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政府、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家庭是基本的供给方。居家养老照护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与死亡丧葬。以“互联网+”作为照护供给方式,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居家养老提供全面快捷、灵活机动、低成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从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照护配套法律法规制度,整合供给侧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等处着手进行配套保障。结论:1.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居家养老模式,但受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能直接复制这些区域的模式和经验。2.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与法规保障,整合医养各方面资源,培养吸引专业人才,引导社会转变养老观念,积极培育养老市场来解决目前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3.老年人口的照护服务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完善的健康支持是目前居家养老照护中最急迫的需求,应加强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宣传引导,优化重庆市居家养老照护内容需要,改革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吸引更多的护理人才。4.构建了包含供给主体、照护内容、供给方式、配套保障等多方面的重庆市城市居家养老照护模式,为重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提供了政策性建议,为探索更适合重庆市市情的养老模式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运行框架。
吴文宙[3](2019)在《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香港树仁大学创始人钟期荣(1920——2014)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教育家。她先后求学于西迁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学贯中西。自1955年起,她定居香港,执教于香港联合书院、崇基学院、浸会学院等,主要从事法学、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1971年,钟期荣有感于香港高等教育学位奇缺,大量有志青年被拒于高等学府门外,遂与丈夫胡鸿烈大律师一道自筹资金创办香港树仁书院(后更名为树仁学院、树仁大学),担任校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1994年,因她在香港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香港事务顾问,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2000年,钟期荣因数十年可歌可泣、勤奋办学的业绩,对香港社会有重大贡献而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2008年,她与丈夫胡鸿烈大律师一同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被誉为“教育的楷模”。本文梳理了钟期荣的教育人生,归纳了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尝试了多角度评析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探讨了教育家办学的价值所在和香港地区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仁树仁”,主要涵盖以下三个内涵:以“仁”树仁,定位办学之路的办学观,以仁“树”仁,决定管理之策的治校观,以仁树“仁”,成就现代君子的育人观。在将近六十年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最终形成体系,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人文情怀和教育情怀。钟期荣创办的香港树仁大学如今享誉中外,是香港私人办学的典范。在整个办学治校过程中,她始终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高度重视中文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力促进了香港年轻一代乃至香港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区少铨(Au Siu chuan)[4](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郑晓萍[5](2019)在《香港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当前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世界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个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其首要条件应是教师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则正是教师开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将原本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权力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得课程开发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官方的专属权利,让教师也拥有了部分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这种以合作方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赋予教师以自主权来决定校本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还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初始阶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也在积极而深入展开。自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幼儿园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以下简称“幼师”)要从园本的条件出发,以平行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结合班本幼儿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并灵活地执行。这在一方面为中国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确立了开放性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充分肯定了幼师在幼儿园开发校本课程的作用和地位。踏进二十一世纪,香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制度和课程改革,明确其对香港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除此之外,自2017年起香港地区政府还为幼儿园推出免费优质幼儿园教育政策,政策通告指出,幼儿园需配合官方《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引》(2017)的要求,发展以“儿童为本”为核心概念的校本课程,并明确提出幼师必须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这意味着赋予幼儿园和幼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和职能。但这一政策同时也对幼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要由以往惯性被动、只执行规定课程教育而变为课程开发的主动者,需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中去,并成为课程开发者、设计者、反思实践者甚至研究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深厚的课程理论和专业化技能,这是当下幼师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纵观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发现幼儿园与幼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均存在很多问题,幼师开发校本课程亦存在很多困难与疑惑,而幼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缺乏正是校本课程开发面临主要困难。幼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会遇到甚么问题?幼师需要具备甚么的能力?哪些策略有助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这都是亟待研究的关键。当下,不仅有关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极为缺乏,有关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策略就更为稀少。加上香港幼儿教育推行校本课程发展至今,对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以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策略研究也属极为罕见。因此,本论文对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况、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总结了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与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经验,相信在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香港幼师在校本课程及到校培训等未来发展方向上将有一定帮助。除此之外,论文中所提倡的推动幼儿园校本课程发展、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甚至鼓励及支持幼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分析幼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等,都是当前幼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业界对于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和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也为香政府及幼师培训机构在设计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课程时,提供了一些参考。论文基于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幼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试图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从香港幼儿教育的视角,从两大方面进行重点阐述:一,运用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香港130多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认知、态度及困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况及困难;二,笔者以行动研究的方式,针对幼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的困难,设计出了适合幼师需要的策略,即以“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介入,介入香港一所幼儿园,以课程专家的身份作指导,鼓励幼师从过去被动的角色转变成为主动的课程设计者及教研者,能切实地解决校本课程所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幼师边做边学,以激发幼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断总结和反思校本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以此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解决过去幼师在校本课程中不知“如何做”及“没有能力做”的困难。同时,笔者还阐述了“到校专业支持服务”(On-site professional support services)对提升幼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认知、态度,以及对幼儿园开发“儿童为本”的校本课程等方面的效能,以形成本文的结果及结论。最后,笔者肯定了本文以行动研究为基础的“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培训模式,在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认知、态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除了应加强幼师在入职前有关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及技能培养外,针对职后幼师培训,宜以“专家到校”的形式提供校本培训,以同行者的角色,提供实用而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并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运用行动研究的方式,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幼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及帮助其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角色中由被动而变为主动。研究中还提供了案例及“到校专业支持服务”校本教师培训模式及架构,以期能优化香港幼师培训机构在职及职前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与策略,供其他大专院校、幼儿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借鉴和参考。
武星棋[6](2019)在《港澳教育扶贫政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当今世界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反贫困,如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已被列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规划之中。我国各地关于教育扶贫的开发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各放异彩。“九五”期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在“一国两制”的政策安排下,教育扶贫发展方面各自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对此就香港和澳门的教育扶贫政策进行比较,探讨其发展中的共同特点,希望对我国整体教育扶贫的发展和一国两制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价值。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第一章绪论。本章从全球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和消除贫困的内在需求出发,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基于扶贫开发措施中教育扶贫举措的价值定位和研究意义,并总体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和第三章,基于文献分析对香港和澳门两地教育扶贫政策状况进行探讨。分别从发展历程、重要主体、制度安排和实施特征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究。在发展历程的梳理上,通过探究两地从回归前的殖民期到回归后的共进期教育扶贫发展的演进历程,根据不同历史节点的发展状况合理划分时间段。针对教育扶贫的主体研究,则主要从政府官方主导和非政府组织的扶贫协助上进行分析。制度安排方面,分别对两地教育扶贫制度建构中的法律保障、战略计划和援助细则计划三个层面来展开研究。最后就香港和澳门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特征进行总结。第四章,在前两章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对比的研究方法,分别对港澳两地教育扶贫政策的几个重要部分进行深入级系统的比较研究,就能将两地教育扶贫政策存在的异同以系统有序的方式展示出来。希望通过对港澳两地教育扶贫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借鉴其合理的内容和科学方法,对其扶贫发展的未来走向和宏观定位进行了展望,也为充实和完善内地教育扶贫制度提供探讨价值。第五章,主要从我国内地教育扶贫政策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教育扶贫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困境进行回顾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港澳在教育扶贫政策领域给内地的启示,最后从宏观层面完善我国整体的教育扶贫推进体制。本文对推进我国教育扶贫一体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分析港澳教育扶贫发展的现实问题来研究我国整体教育扶贫模式的问题。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扶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从内生驱动阻断贫困代际的扶贫治本之策。香港和澳门作为我国极具政治、经济意义的特殊区域,其发展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两地在发展中也逐渐加强与内地的联系,在其教育发展经验中不断寻求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坚持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对港澳教育扶贫政策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两地教育扶贫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内地教育扶贫开发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整体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共进和理念共鸣,对提升我国整体的教育扶贫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冯维胜[7](2018)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以承接方的选择评估为例》文中提出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促使世界范围性的行政改革进入高潮。各国以“大社会、小政府”为改革方向,纷纷开展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的各项创新举措。其中的核心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即政府通过寻求与社会和市场的合作,发挥社会组织的亲民优势和市场组织的效率优势。政府购买是在经历了市场失灵的政府供给模式、政府失灵的社会供给模式以及多元合作供给模式的历史选择。供给模式的转变说明:面对多样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的公共需求,需要具有灵活的供给方式,而政府购买服务就是实现这种供给方式的有效途径。在政府职能转变内力、购买优势外力、社会推进力以及政策支持力的合力作用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也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由于针对政府购买评估理论的缺乏和实践的滞后,购买效果未能得到有效界定,影响了购买活动的广泛和深入开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政府集“购买者”、“监督者”和“评估者”等角色于一身,所以评估的公信力饱受质疑。评估已成为购买服务的薄弱环节,深陷“体制内评估缺乏公信力、体制外评估缺乏独立性、评估对象存在片面性、评估内容缺乏全面性、评估过程缺乏完整性”的困境。同时,还存在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估环节不健全、评估方式不丰富等问题。上述问题集中体现在:评估主体以政府为主、评估对象以承接者为主、评估方式以内部为主、评估指标以结果为主等方面。问题的成因可归结为: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购买评估制度不健全、评估理论和实践不成熟以及评估信息不对称等。结合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估经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速评估体制和机制建设等途径解决。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以第三方为主的评估制度。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提出基于特定的环境,既有政府职能转变的理念推动,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还有借鉴国际经验的成分。本文通过SWOT—PEST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及平衡机制和稳定机制的分析,指出第三方评估作为必须而有效的外部制约机制,在购买体育服务中应得到推广运用,不仅能够解决“自我评价”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亦有利于推动体育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也是公共体育服务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确立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理念之后,本研究从评估机构的组选、评估机制的运行保障、评估过程的监督完善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体系。确立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就需要为其树立目标,即完成评估框架的构建。政府购买属于广义的行政行为,归属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范畴,后者大致可分为普适性的整体绩效评估、具体行业的组织绩效评估和专项绩效评估三种类型。根据上述论断,把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界定为专项绩效评估。在对美国、英国等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购买服务专项评估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政府购买体育服务评估框架进行分类:一是根据评估范围确定的评估框架,包括宏观层面的综合评估,微观层面的项目评估,以及根据政府层级、行政区划、行业类别等进行的评估。二是根据购买流程确定的评估框架,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评估,提高每个环节的绩效,从而提升整体绩效。三是根据利益主体确定的评估框架,包括购买者的购买绩效、承接者的生产绩效、接受者的满意度,以及对其他参与主体的评估。四是以系统论确定的整体评估框架,即对购买的全部流程进行系统化的检查。最后,提出涵盖购买主体、流程和范围,且具有政府购买特点的“三位一体”评估框架,并分别分析购买者、承接者、接受者和购买内容的评估要点。以“三位一体”中的承接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围绕选择承接组织作为评估对象的原因、意义,承接组织的定位及其演变,承接组织评估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和实践检视等方面进行论述。遵循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原则,确定承接组织的选择评估的支撑理论,即以社会组织评估理论、厂商组织评估理论、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选择理论、麦肯锡能力评估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理论等为理论根基,这些理论成果是“AGMS”模型构建和指标体系设计的重要学理支撑。以前述理论为基础,结合静态的“金字塔原理”、“动态能力理论”、“能力生态理论”和摩尔的“战略三角”模型,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综合考虑候选供应商承接公共体育服务所需具备的关键要素,根据政治——合法性、治理——规范性、管理——有效性和能力——胜任性,将承接组织的遴选划分为准入资格、组织治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四个维度,也就是承接组织遴选的“AGMS”评估模型。这四个方面具有层级递升的关系:准入资格着眼于组织的合法性审查,起到准入门槛的作用;组织治理用于衡量竞标组织的内部治理状况、组织运行情况及其规范程度;管理水平以组织的治理架构为基础,反映组织的运行情况,核心在于考察管理的有效性;服务能力是承接组织供给服务的最终保障,该维度将发挥择优选拔的作用。以该模型为基础,开展具体的指标研制工作:一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借助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行业层面的规章制度,提炼承接组织的资质条件;二是基于地方实践的分析,提出承接组织选拔的现实参照;三是基于文献成果的分析,提取承接组织评估的具体指标。承接组织的选择是带有价值判断的筛选和管理活动,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坚持依法设定、客观中立、突出重点、过程与结果并重等原则。公共体育服务承接者的选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建立:第一步,通过相关领域的文献学习、政策文本分析、专家头脑风暴、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初步确立指标。其次,通过两轮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增减和修改,确立学理指标。第一轮筛除隶属度小于0.3,且重要性均值低于3的指标,第二轮筛除变异系数大于0.25的指标,并确定指标的重要性。最后,开展指标验证工作,把本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招标文件中的指标体系进行比对分析,为构建合理的承接方选择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实践经验方面的支撑,并对指标体系设计的创新和局限进行总结。
刘盾[8](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胡春婵[9](2019)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提升香港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二十余年,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然而香港回归后的发展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众所周知,回归以来,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如反二十三条立法、反国民教育、“非法占中”、香港议员“梁游”在就职仪式上的“辱国”事件等等都说明部分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依然薄弱。香港只有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依据《基本法》办事,不断提升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才能更加积极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中来,找准香港未来的发展定位,持续繁荣与稳定,共圆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香港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状况,并通过梳理香港的近代史,探寻香港国家认同产生分歧的历史时间点和香港国家认同的历史变迁。其次,笔者通过实地访问香港受访者的方式,对香港国家认同的状况进行调查。其结果发现香港民众对国家认同度逐渐提升,其国家意识有所增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严格遵循“一国两制”的政策方针,恪守《基本法》,兑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承诺,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制度、经济、法律和生活方式不变,同时中央努力持续香港的繁荣与稳定,这极大提升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度。但同时也存在香港民众提升国家认同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表现为对《基本法》不了解或是误解而产生的政改意见分歧,香港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引发的民生问题,香港殖民教育的影响和回归后国民教育的缺位,以及“自由行”以来的陆港两地社会矛盾的冲突等问题都不利于增强香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如何提升香港民众的国家认同度,是未来香港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首先基于香港良好的法治土壤和社会环境,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坚持依法治港,加强“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宣传教育;加快对《基本法》二十三条的立法,确定香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宪制责任;其次,保持香港传统优势,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助推香港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经济圈,改善民生问题;最后加强对香港年轻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教育,加强两地人文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来凝聚两地共识,最终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毛立坤[10](2017)在《地狭人稠型城市的困境与治理——以港九时期(1860—1897)的香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港九时期(1860—1897)的香港处在一个空前绝后的艰难发展阶段,因地狭人稠导致城市拥挤不堪,由此引发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均表现出日益尖锐的势头,尤其是底层华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已败坏到极其骇人的地步;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难度极大。鉴于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有着凌乱的表现形式和复杂的发生机理,因此港府也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去应对和处理,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在另一些方面却收效甚微。在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港府有失策之处,也提出了一些应当加以肯定的施政理念,值得后人反思。
二、港府支持软件工业发展 推行电子政府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港府支持软件工业发展 推行电子政府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地与香港媒体在修例风波中的报道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创新性 |
第一章 样本获取与框架建构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样本获取 |
一、媒体选取 |
二、文本选择与样本获取 |
第二节 框架矩阵建构与研究方法 |
一、框架矩阵建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内地主流媒体在修例风波中的报道框架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内地主流媒体的报道框架 |
一、核心主题:“一国两制”底线必须坚守 |
二、关键词:反暴力 |
第三节 内地主流媒体报道的推理装置 |
一、定义:一场冲击“一国两制”底线的政治运动 |
二、归因:香港内部势力与外部反华势力勾结 |
三、风险:安全与制度风险 |
四、措施:止暴制乱、恢复秩序 |
第三章 香港媒体在修例风波中的报道框架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总体情况 |
第二节 《东方日报》的报道框架 |
一、核心主题:修例“虎头蛇尾” |
二、关键词:批评与问责 |
第三节 《东方日报》的推理装置 |
一、定义:以维护法治起,以搞乱香港终 |
二、归因:反对派力量强大与建制派内部分散 |
三、风险:政治与社会治理风险 |
四、措施:改善民生 |
第四节 《星岛日报》的报道框架 |
一、核心主题:政治风暴引发负面效应 |
二、关键词:破坏与重建 |
第五节 《星岛日报》的推理装置 |
一、定义:法律理性被扭曲为政治风暴 |
二、归因:经济危机蔓延与信任危机激化 |
三、风险:经济与教育风险 |
四、措施: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 |
第四章 框架差异原因与传播策略探析 |
第一节 两地媒体报道框架的差异与动因 |
一、两地新闻体制差异 |
二、两地媒体政治谱系差异 |
三、两地新媒体介入政治差异 |
第二节 提升内地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建议 |
一、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 |
二、呈现多元舆论与引导理性讨论 |
结语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假设 |
1.6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国内外居家养老照护现状分析 |
2.1 国外居家养老照护现状分析 |
2.2 国内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经典案例分析 |
2.3 重庆市的养老地域特色与居家养老服务经典案例分析 |
第三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3 研究过程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照护需求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 |
5.1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原则 |
5.2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初步构建与解读 |
5.3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论证及修订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照护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3)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钟期荣的教育人生 |
第一节 钟生岐巍才 |
一、生于荆楚,家学渊源 |
二、少年立志,求学名校 |
三、考场夺魁,喜获良缘 |
第二节 远水扬清波 |
一、外交苏联,初探仁道 |
二、留学欧洲,融贯中西 |
第三节 香江冀传薪 |
一、执教各校,崭露锋芒 |
二、聚焦香港,心系内地 |
三、树仁之母,桃李天下 |
第二章 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办学:以“仁”树仁,定位办学之路 |
一、办学理念:孔孟之道不失为济世良方 |
二、办学目标:仁风长存 |
三、办学保障:独立自主 |
第二节 治校:以仁“树”仁,决定管理之策 |
一、以师为本,融洽师生关系 |
二、引进走出,另觅发展之途 |
第三节 育人:以仁树“仁”,成就现代君子 |
一、敦仁:健全人格 |
二、博物:专通并育 |
第三章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评析 |
第一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学以报国的爱国情怀 |
二、中外交融的人文情怀 |
三、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
第二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树立了香港私人办学的典范 |
二、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
第三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现实反思 |
一、大学生德育状况值得审视 |
二、办学治校需要教育家 |
三、文化认同问题有待重视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钟期荣生平(1920——2014) |
附录二 香港树仁大学发展历程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5)香港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一) 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 |
(二) 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概述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过程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
(二)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研究 |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及模式研究 |
(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
二、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提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幼师现有素质与开发校本课程要求之间的落差研究 |
(二) 幼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关系研究 |
(三) 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研究 |
(四) 校本课程开发中幼师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研究 |
(五) 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策略研究 |
第二章 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区规定课程的关系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价值追求 |
三、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一) 施瓦布“实践模式” |
(二) 斯腾豪斯“过程模式 |
(三) 后现代主义的模式 |
(四) 斯基尔伯克“校本课程开发的循环模式” |
六、开发校本课程的所需条件 |
七、幼师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形态 |
第三章 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回顾及相关政策规定 |
一、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
(一) 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萌芽期 |
(二) 香港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期 |
二、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回顾及现状 |
(一) 专业培训的回顾及现况 |
(二) 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回顾及现况 |
三、香港政府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政策及其幼儿园开发校本课程的影响 |
(一) 政府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政策 |
(二) 政府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政策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引 |
第四章 香港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
一、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二、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设置的现况及问题 |
(一) 课程开设的主要模式 |
(二)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三、香港幼儿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况 |
(一) 幼师己逐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
(二) 角色逐渐由单一变为多元角色 |
(三) 部分幼师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 |
(四) 幼师己寻求对外合作及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
四、香港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素养 |
(一) 学历背景 |
(二) 课程哲学观 |
(三) 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认知 |
(四) 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态度 |
(五) 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
五、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所面临的困难及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幼师开发校本课程所面临的困难 |
(二) 幼师缺乏专门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 |
六、香港幼师对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建议 |
(一) 关于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方面 |
(二) 关于激励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动力方面 |
(三) 关于专家到校培训之观点 |
第五章 提升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支持和校本培训 |
一、政府对提升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支持措施 |
(一) 国外政府的相关举措 |
(二) 香港政府的相关举措 |
二、利用校本培训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策略构想 |
(一) 校本教师培训的特质 |
(二) 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 |
(三) 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
(四) 校本教师培训的模式 |
(五) 香港幼儿园校本教师培训的现况及策略构想 |
第六章 提升香港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参与行动研究的幼儿园背景与校本课程开发之现况 |
(二) 研究开展前对参与人员的初步调查 |
二、行动研究的干预策略 |
(一) 基于“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教师培训策略简介 |
(二) 基于“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教师培训操作流程 |
(三) 校本培训与行动研究结合关系 |
三、专家介入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过程 |
(一) 成立校内课程专业网络小组 |
(二) 分析情境 |
(三) 决定目标 |
(四) 建构方案 |
(五) 解释与实施 |
四、效果分析-幼儿园的前后转变 |
(一) 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 |
(二) 对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效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专业能力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实验幼儿园教师,介入前后与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网要 |
附录3: 介入后,实验幼儿园教师有关到校专业支持的成效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港澳教育扶贫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 贫困 |
(二) 教育扶贫 |
(三) 教育扶贫政策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香港教育扶贫政策研究 |
一、香港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 自由发展时期(1947-1970) |
(二) 体系初创时期(1971-1996) |
(三) 全面发展时期(1997至今) |
二、香港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主体 |
(一) 香港特区政府 |
(二) 市场 |
(三) 第三部门组织 |
三、香港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 |
(一) 法律保障 |
(二) 战略计划 |
(三) 援助计划 |
四、香港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特征 |
(一) 坚持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 |
(二) 教育扶贫体系结构多元化 |
(三) 高效公平的扶贫项目管理 |
第三章 澳门教育扶贫政策研究 |
一、澳门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 放任自流时期(1987年以前) |
(二) 制度规范时期(1987-1999) |
(三) 奋进发展时期(2000至今) |
二、澳门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主体 |
(一) 澳门特区政府 |
(二) 社会组织 |
三、澳门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 |
(一) 法律保障 |
(二) 战略计划 |
(三) 援助计划 |
四、澳门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特征 |
(一) 注重教育质和量的保障 |
(二) 扶贫体系主体性和多样性并重 |
(三) 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
第四章 港澳教育扶贫政策的比较分析 |
一、港澳教育扶贫政策的类同之点 |
(一) 早期均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
(二) 逐步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力度 |
(三) 凸显多元化的教育扶贫特色 |
(四) 调整教育扶贫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二、港澳教育扶贫政策的差异之处 |
(一) 扶贫历史起因不同 |
(二) 扶贫理论依据不同 |
(三) 扶贫经费比重不同 |
(四) 扶贫管理体制不同 |
三、港澳教育扶贫政策的主要经验 |
(一) 以服务弱势群体为优先,推动教育与经济互动 |
(二)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教育法律体系 |
(三) 扶贫主体多元,塑造“政府+市场+社会”的大扶贫格局 |
(四) 实施分类救助,完善扶贫保障制度体系 |
四、港澳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 扶贫作用持续提升 |
(二) 扶贫力度持续加强 |
(三) 扶贫范围持续扩大 |
(四) 扶贫制度持续完善 |
第五章 港澳教育扶贫政策对内地的启示 |
一、内地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现状 |
(一) 内地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 内地教育扶贫实施的现状分析 |
(三) 内地教育扶贫发展的战略计划 |
二、内地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一) 扶贫范围和资源分配的阻滞 |
(二) 教育扶贫法制体系不健全 |
(三) 教育扶贫中的多元主体缺失 |
三、内地教育扶贫政策的战略建议 |
(一) 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发展 |
(二)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扶贫体系 |
(三) 调动社会力量,建立扶贫责任共同体 |
(四) 扩张扶贫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
(五) 优化扶贫体制,紧跟时代步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以承接方的选择评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探索——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是世界性的永恒话题 |
1.1.2 实践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政府购买活动 |
1.1.3 政策要求——各类政策文件也力推政府购买及其评估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2 不同视域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及其评估 |
2.1 不同国家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 |
2.1.1 英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2 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3 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4 德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5 加拿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2 不同行业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 |
2.2.1 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 |
2.2.2 政府购买卫生公共服务 |
2.2.3 政府购买养老公共服务 |
2.2.4 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 |
2.2.5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 |
2.3 不同阶段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 |
2.3.1 起步阶段:经济效益占据评估中心 |
2.3.2 成熟阶段:多种效益的兼顾和平衡 |
2.3.3 反思阶段:整体评估转向微观评估 |
3 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概况与审视 |
3.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开展情况 |
3.1.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制度建设 |
3.1.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实践操作 |
3.1.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理论研究 |
3.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要素分析 |
3.2.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主体 |
3.2.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对象 |
3.2.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内容 |
3.2.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过程 |
3.2.5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应用 |
3.3 制约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因素探讨 |
3.3.1 政府职能的转变 |
3.3.2 评估制度的建设 |
3.3.3 评估理论的研究 |
3.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落地的关键 |
3.4.1 政府职能的充分转变是必要条件 |
3.4.2 评估理论和实践成熟是充分条件 |
3.4.3 评估相关的制度建设是具体保障 |
3.4.4 评估体系和流程健全是操作手段 |
4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构建 |
4.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提出 |
4.1.1 不同领域的第三方概念 |
4.1.2 评估及第三方评估理论 |
4.1.3 域内外第三方评估简介 |
4.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分析 |
4.2.1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购买的特性分析 |
4.2.2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SWOT-PEST分析 |
4.2.3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4 为何第三方评估之——平衡稳定机制分析 |
4.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建立 |
4.3.1 评估机构的组选机制 |
4.3.2 评估的运行保障机制 |
4.3.3 评估过程的监督机制 |
5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框架 |
5.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特点 |
5.1.1 源于且不限于政府绩效评估 |
5.1.2 属于公共体育服务专项评估 |
5.2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框架 |
5.2.1 根据评估范围确定的评估框架 |
5.2.2 根据购买流程确定的评估框架 |
5.2.3 根据利益主体确定的评估框架 |
5.2.4 根据整体原理确定的评估框架 |
5.3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三位一体”评估框架 |
5.3.1 “三位一体”评估框架的提出 |
5.3.2 “三位一体”评估框架的内容 |
5.3.3 “三位一体”评估框架的意义 |
6 第三方视角下的承接组织选择评估 |
6.1 评估对象的选取 |
6.1.1 选择承接组织的原因 |
6.1.2 承接组织评估的意义 |
6.1.3 承接组织的定位演变 |
6.2 承接组织评估的理论参考 |
6.2.1 社会组织研究中的评估理论 |
6.2.2 厂商理论中的企业绩效评估 |
6.2.3 供应链理论中的供应商评估 |
6.2.4 项目管理的能力理论 |
6.2.5 麦肯锡能力评估网格 |
6.3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评选的AGMS模型 |
6.3.1 承接组织的遴选标准 |
6.3.2 AGMS评估模型的构建 |
6.3.3 四个评估维度的关系 |
6.4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评选指标设计的依据 |
6.4.1 承接组织的资质要求——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
6.4.2 承接组织的筛选条件——基于地方实践的分析 |
6.4.3 承接组织的评选指标——基于文献成果的分析 |
6.5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选择评估的指标确定 |
6.5.1 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原则 |
6.5.2 指标体系选择的主要流程 |
6.5.3 指标体系确定的具体方法 |
6.6 公共体育服务承接组织评选指标的具体内容 |
6.6.1 准入资格板块 |
6.6.2 组织治理板块 |
6.6.3 管理水平板块 |
6.6.4 服务能力板块 |
6.7 承接组织评选的两阶段模型和分级评估制度 |
6.8 承接组织选择评估指标的案例检视与拓展 |
6.8.1 WX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案例 |
6.8.2 CZ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案例 |
6.8.3 TZ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案例 |
6.8.4 XX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招标文件分析 |
6.8.5 案例发现 |
6.8.6 案例引申 |
7 研究结论、说明和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相关说明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1 表录与图录 |
附2 专家访谈提纲及评议表 |
附3 个人基本情况 |
(8)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9)“一国两制”框架下提升香港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一国两制”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认同概念界定 |
2.1.2 香港国家认同概念界定 |
2.2 “一国两制”理论阐述 |
2.2.1 香港百年沧桑史回溯 |
2.2.2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创造 |
2.2.3 江泽民和胡锦涛“一国两制”理论实践 |
2.2.4 习近平深入推进“一国两制”理论实践 |
第三章 香港国家认同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
3.1 香港国家认同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1.1 香港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归纳 |
3.1.2 香港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 回归后香港国家认同状况的调研结果 |
3.2.1 香港受访者对国家认同的积极回应 |
3.2.2 香港受访者对国家认同的消极态度 |
3.3 促进香港国家认同提升的积极因素分析 |
3.3.1 中央始终坚定恪守《基本法》 |
3.3.2 中央始终坚定维护香港繁荣与稳定 |
3.4 阻碍香港国家认同提升的消极因素分析 |
3.4.1 香港经济结构矛盾 |
3.4.2 香港政改困局 |
3.4.3 港英殖民教育影响 |
3.4.4 回归后香港国民教育困境 |
3.4.5 陆港两地“自由行”政策影响 |
第四章 “一国两制”框架下提升香港国家认同的路径思考 |
4.1 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和坚持依法治港 |
4.1.1 加强“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的宣传教育 |
4.1.2 加快《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 |
4.2 注重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 |
4.2.1 保持传统优势,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
4.2.2 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经济圈 |
4.3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育 |
4.3.1 增加中国历史教育 |
4.3.2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4.4 深化陆港两地融合 |
4.4.1 积极促进陆港两地青年交流 |
4.4.2 陆港两地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自由行” |
4.5 达成共识,共同建设中国梦 |
4.5.1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大战略 |
4.5.2 凝聚香港共识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四、港府支持软件工业发展 推行电子政府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地与香港媒体在修例风波中的报道框架分析[D]. 段仪姿. 外交学院, 2020(08)
- [2]重庆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D]. 赵戎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吴文宙. 深圳大学, 2019(09)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香港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D]. 郑晓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6]港澳教育扶贫政策比较研究[D]. 武星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7]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以承接方的选择评估为例[D]. 冯维胜.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8]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9]“一国两制”框架下提升香港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D]. 胡春婵.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地狭人稠型城市的困境与治理——以港九时期(1860—1897)的香港为例[J]. 毛立坤. 史学月刊,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