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人股份16日将有龙争虎斗(论文文献综述)
周太空[1](2021)在《《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俗字俗语考译》文中提出
曹心宝[2](2014)在《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文中指出1901年,徐树铮到山东投奔袁世凯不成,巧遇段祺瑞,并深得其赏识,成为段的“军师”,“灵魂”,从此开始了徐、段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密切交往。深受儒家忠孝节义思想熏陶的徐树铮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忠心耿耿极力辅佐段祺瑞,段祺瑞则怀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对徐几乎言听计从,给徐树铮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这就决定了徐树铮在段派即皖系的兴衰成败中必然起决定性作用。辛亥革命中,徐树铮替段出谋划策暗杀了吴禄贞,稳定了北方局势,为袁世凯安心对付清廷和南方革命党提供了前提条件。接着徐“运筹帷幄,促成段氏领衔之北洋军人共和请愿,”迫使清廷乖乖和平交权,为段赢得“一造共和”的美誉,并深得袁世凯的信任,为皖系崛起奠基。面对袁世凯的帝制活动,徐树铮极力鼓动段祺瑞不附和,不支持,进行抵制,段遂照此计行事。及至袁世凯在四面楚歌中死后,由于段祺瑞对帝制的抵制,为其赢得了“二造共和”的美誉,成为国内各方可以接受的人物。段也由此得以组阁,成为国务总理,并掌握实权,皖系统治得以建立。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展开了争权夺利的府院之争,徐树铮代表段祺瑞冲锋在前,替段排挤北京政府中的非北洋派,为段揽权。最终黎段双方在是否对德参战问题上,矛盾激化。黎元洪不但和国会中的国民党势力联手阻挠段祺瑞的参战案通过,而且悍然免除段祺瑞的国务总理之职。为复段职,徐树铮在张勋主持召开的徐州会议上设圈套替段策动了利用张勋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接着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不但为段赢得了“三造共和”的美誉,而且使段得以重回权力舞台,又任国务总理。张勋复辟后,直系首领冯国璋继任总统。总统冯国璋和总理段祺瑞之间围绕怎样对付孙中山和西南军阀在南方的另立政权,又出现了第二次府院之争。段祺瑞、徐树铮极力主张武力统一,冯国璋为了利用南方对付皖系,主张和平统一。由于直系的阻挠,导致皖系推行的武力统一政策失利,段祺瑞被迫辞职。为了恢复段祺瑞内阁,推行武力统一政策,皖系在徐树铮的策划奔波下对直系主和派进行了一系列反击,其中重大事件主要有二:一是徐树铮通过召开天津会议鼓动督军团反冯;一是徐树铮引张作霖的奉军入关反直。最终迫使直系主和派屈服,段祺瑞得以东山再起,再任国务总理,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复活。由于在地盘和权力分配等方面的复杂尖锐矛盾,虽然徐树铮风尘仆仆,筹划对南战事,但负责对南作战的直系曹锟、吴佩孚并不配合,曹锟从前线返回天津,吴佩孚在湘南和南方签订停战协定。入关的奉军也不肯冲到前线,充当炮灰。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推行不下去。徐树铮认识到为了推行皖系武力统一政策,实现皖系的一统天下,总统冯国璋、直军和奉军是靠不住的,只有积极加强皖系自身政治、军事实力才是上策。为此,徐树铮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并取得巨大成效。政治上,徐树铮组织起皖系自己的政党-安福系,并通过安福系包办国会选举,建立起安福系占多数的安福国会,继而通过安福国会不但把主和派总统直系首领冯国璋赶下台,而且操纵国务院的内阁人事安排;军事上,在徐树铮建议下,皖系练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参战军三个师,徐树铮自己亲自编练起皖系的另一支嫡系部队-西北边防军,后来两支部队合并为西北边防军,徐树铮任总司令。地盘上,徐树铮收复了外蒙,控制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内外蒙等广大地区,为皖系开辟了一块根据地。由此以来,皖系在徐树铮的努力之下,势力空前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由于皖系的独大,其它各派系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它们以直系为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皖系。这样,直皖战争爆发。结果以反皖同盟的胜利,皖系的失败而告终。徐树铮苦心经营的西北边防军灰飞烟灭,安福系也被解散。这样,皖系衰落,沦为配角,再也无力与直、奉两系抗衡。虽然遭此重大挫折,但徐树铮并不甘心失败,积极为复兴皖系而努力。徐树铮和孙中山方面联合,在福建延平,成立建国军政制置府,企图以福建作为皖系的复兴基地,最后以失败而告终。面对直皖战争后,直奉矛盾的恶化,为了打倒直系,徐树铮建议结成段祺瑞、孙中山、张作霖反直“三角同盟”,并在推动孙、段同盟建立中,徐树铮起了关键性作用。在反直“三角同盟”的联合打击下,加上直系内部冯玉祥的倒戈,第二直奉战争以直系失败反直“三角同盟”的胜利而告终。皖系首领段祺瑞被推戴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执政。徐树铮认为段祺瑞在冯玉祥、张作霖两大势力的钳制下,有名无实,根本不可能真正执政。因此,他以“全权特使”的名义考察欧美日本,以争取西方列强对段祺瑞政府的支持。同时,徐树铮开始谋划北洋派大联合,反冯玉祥国民军,拥戴段祺瑞为总统的计划。于是,徐考察回国后,到杭州联络直系后起之秀孙传芳。徐树铮的计划如果得逞,对冯玉祥来说,毫无疑问,将是沉重打击。冯玉祥当然心知肚明,于是命令自己部下将皖系“灵魂”徐树铮枪杀于廊坊。徐树铮的死,对皖系首领段祺瑞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由于没有徐树铮的辅佐,段祺瑞寸步难行,于是“决定引退”,皖系灭亡。总之,由于徐树铮的重要作用,皖系得以兴起、强大,并进入鼎盛时期。由于皖系的强大,其它派系感到严重威胁,它们结成同盟共同倒皖,最终导致直皖战争爆发。皖系失败,皖系衰落。由此可见,传统的所谓皖系“成也徐树铮,败也徐树铮”的观点,在很大程度是不成立的。不但如此,我还要说,假如没有徐树铮的忠心辅佐,皖系首领段祺瑞很难占据民初政坛中心位置十数年。
朱仰东[3](2013)在《朱有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有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炖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炖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炖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朱有炖生平研究。朱有炖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炖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炖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炖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炖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炖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炖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炖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炖生平为合理解读其着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二章为朱有炖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炖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炖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炖着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炖着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着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炖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着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炖着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炖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炖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炖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炖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炖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炖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炖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炖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炖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炖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炖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炖杂剧在四大名着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炖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第七章为朱有炖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炖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炖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炖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炖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炖功不可没。第八章为朱有炖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炖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炖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炖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在对朱有炖及其着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炖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李杰荣[4](2011)在《元四家诗画研究》文中指出通过研究元四大家诗画,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元四家,而比较研究其诗画,也可以具体探讨中国诗画的关系。本文主要立足于作品,结合历代书画论着的相关资料,对元四家诗画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主要分析在元代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诗画发展。第二章在论述元四家之变后,叙述元四家诗歌着作并辑补佚诗,再制作元四家绘画着录表,记录历代书画论着关于元四家绘画的记载。第三章分析研究元四家绘画的隐逸主题,论述元四家皆以画为隐,以画展露隐逸情怀。第四章分析元四家诗歌的情感思想,使人更全面地认识元四家。第五章将诗画进行对比研究,论述元四家诗画的融合与抗拮。元四家皆以诗画为抒情寄怀之具,诗境与画境相通,诗风与画风相近,而画上题诗,使诗、书、画在画面上“附丽成观”,诗情与画意互补;但也有抗拮乖违之处,如倪瓒,其诗风秀细而画风简逸,诗歌遵循儒家诗教,绘画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诗歌内容也较绘画更为宽泛,他们的诗画成就也是不平衡的。究其因,一是诗画有别,二是诗画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是诗画复古,但结果不同。
潘喜颜[5](2011)在《清末历史译着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着为中心》文中提出清末共出版历史译着456种,与1901年前相比,数量与种类出现了明显飞跃,其中史学理论书籍开始引入,亚洲史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专门史的数量与种类、史传译着的数量均大为增加。清末共出版了87种史传译着,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清末史传译着具有与古代史传颇为不同的特点。清末留日学生取代传教士成为翻译的主力,他们共翻译了至少234种历史着作,占全部历史译着的51%,因此可以称为“留日学生主译时期”。清末历史译着的主要出版机构为民办出版社,其中出版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广智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等。其中绝大部分历史译着是在1901—1904年间出版的,其中又以1902—1903年为主,而1903年是史书译介的鼎盛时期,从1904年开始,历史译着逐渐减少。在“华夷天下观“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洲”、“亚洲”的概念。“东洋”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区域不断变动的地域观念。明末,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给国人了带来的“五洲”、“亚细亚洲”的观念。近代日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东洋”概念,并形成了“亚洲”、“东亚”概念,这些概念于近代传入中国,使国人的亚洲意识真正觉醒,并且国人对“东洋史”有不同于日本人的认知。与1901年以前相比,清末亚洲史译着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均大为增加,其中尤以“东洋史”与亡国史的影响较着。在清末出版的87种史传译着中,东洋史传译着为32种,所占比例为36.8%。与1901年前相比,清末东洋史传译着所占比例大为上升。清末维新思潮兴起,国人译介了大量有关日本明治维新人物事迹的史传着作,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对维新志士的形象作了不同于日本原着者的解释。清末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国人在重建民族英雄系谱时,不仅从传统史书中寻找材料,而且还积极借助邻国日本所提供的资源,着重塑造了郑成功、成吉思汗、孙中山等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形象。
二、北人股份16日将有龙争虎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人股份16日将有龙争虎斗(论文提纲范文)
(2)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1949年前徐树铮的研究情况 |
1.2.2 1949-1980年徐树铮的研究情况 |
1.2.3 1980年至今徐树铮的研究情况 |
1.3 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青少年时代与投袁遇段 |
2.1 家世与早年时代 |
2.2 投袁遇段得赏识 |
2.2.1 投袁遇段 |
2.2.2 随段军中辅佐 |
2.2.3 得段支持留学东瀛 |
第3章 徐树铮与皖系的崛起 |
3.1 辛亥革命中徐树铮助段一造共和,为皖系崛起奠基 |
3.1.1 暗杀吴禄贞,稳定北方局势 |
3.1.2 助段一造共和,为皖系崛起奠基 |
3.2 反袁称帝助段二造共和,皖系统治建立 |
3.2.1 供职陆军部与袁、段矛盾的开始 |
3.2.2 反袁称帝,助段二造共和及皖系统治建立 |
第4章 徐树铮与黎、段府院之争 |
4.1 徐树铮与府院权限之争 |
4.2 徐树铮利用张勋复辟,助段三造共和 |
4.2.1 徐树铮与参战问题之争 |
4.2.2 徐树铮与张勋复辟,助段三造共和 |
第5章 徐树铮与皖系武力统一政策 |
5.1 冯国璋就任总统与皖系武力统一政策的推行与受挫 |
5.2 徐树铮为推行武力统一政策进行打击主和派的努力 |
5.2.1 徐树铮与天津督军团会议 |
5.2.2 徐树铮与奉军入关 |
5.3 武力统一政策继续进行与失败 |
5.3.1 干段组阁,安顿后院 |
5.3.2 武力统一的继续和失败 |
第6章 徐树铮与皖系政治、军事势力的扩张 |
6.1 徐树铮排斥研究系与新国会的成立 |
6.1.1 徐树铮排斥研究系入阁 |
6.1.2 徐树铮与临时参议院的成立 |
6.1.3 徐树铮与安福系的组建 |
6.1.4 徐树铮与新国会选举 |
6.1.5 徐树铮与总统、副总统选举 |
6.2 徐树铮与皖系嫡系军队西北边防军的编练 |
6.2.1 西北边防军的来历 |
6.2.2 西北边防军之训练及对军纪、公文形式的改革 |
6.3 徐树铮收复和治理外蒙,为皖系开辟地盘 |
6.3.1 徐树铮主张西北筹边的历史考察 |
6.3.2 陈毅的撤治交涉及失败 |
6.3.3 徐树铮成功实现外蒙撤治 |
6.3.4 徐树铮治蒙 |
第7章 徐树铮与直皖战争,皖系衰落 |
7.1 直皖战争的酝酿 |
7.1.1 全国范围内反皖同盟形成 |
7.1.2 吴佩孚衡阳撤防北归与徐树铮倒靳云鹏内阁 |
7.1.3 张作霖之虚伪调停和徐树铮、吴佩孚先后被免职 |
7.2 直皖战争爆发与直胜皖败,皖系衰落 |
7.2.1 直皖战争经过与直胜皖败 |
7.2.2 直胜皖败的原因 |
第8章 徐树铮为皖系东山再起而奋斗与皖系灭亡 |
8.1 徐树铮与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建立 |
8.1.1 徐树铮建立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8.1.2 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建立及失败 |
8.2 徐树铮与孙、段联盟的建立 |
8.2.1 直皖战争前与孙中山的联系 |
8.2.2 直皖战争后与孙中山的联络 |
8.3 谋划孙传芳、张作霖、段祺瑞反冯联盟和皖系灭亡 |
8.3.1 海外活动和谋划 |
8.3.2 联络孙传芳及张謇 |
8.3.3 廊坊被害与皖系灭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朱有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朱有炖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明初政治与周藩命运 |
一、 皇权强化与宗藩制度的设立 |
二、 周王橚“不轨”与周藩命运 |
第二节 朱有炖的政治生涯 |
一、 洪武时期:年少得宠,委以重任 |
二、 建文时期:“为父释愆”,安置云南 |
三、 永乐时期:有心问政,屡受牵连 |
四、 宣宗时期:主政周藩,祸起萧墙 |
五、 正统时期:谨慎守藩,完美谢幕 |
第三节 朱有炖的文人生涯 |
一、 朱有炖的学养与文人性格 |
二、 朱有炖的交游与文人性格 |
三、 守藩余暇:驰骋文场,儒雅风流 |
第二章 朱有炖的思想 |
第一节 明初“崇儒”政策与朱有炖儒学思想 |
一、 “立儒教率天下”:儒家思想的恢复与重建 |
二、 “以儒治世”:朱有炖对儒学思想的践行 |
第二节 明初宗教政策与朱有炖释道思想 |
一、 “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明初对释道二教的态度 |
二、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朱有炖对释道思想的汲取 |
第三章 朱有炖的着述 |
第一节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 《诚斋乐府》当为朱有炖散曲集而非杂剧集 |
二、 《元宫词》百章作者问题 |
三、 《善知识苦海回头》着作权问题 |
第二节 朱有炖的着述与流传 |
一、 朱有炖杂剧着录与版本 |
二、 朱有炖散曲着录与版本 |
三、 朱有炖诗词着录与版本 |
四、 朱有炖书画着录与版本 |
第四章 朱有炖的杂剧(上)——创作论 |
第一节 “小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民间文化的地域优势 |
二、 取材趋向的民间化 |
三、 对民间艺术的主动吸收 |
第二节 “大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礼乐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演剧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三、 主流思潮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三节 “家国同构”意识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大一统”观念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门第”情结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五章 朱有炖的杂剧(中)——文本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类属之辨 |
第二节 英雄剧:承平治世下的“忠”“义”颂歌 |
一、 对“义”的渲染与张扬 |
二、 “忠”对“义”的制约与规范 |
三、 创作视角对忠义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婚姻剧:“贞节观”与“婚恋观”的契合与矛盾 |
一、 已婚型:“成妇名,立家计” |
二、 未婚型:“淤泥浅水,长出并头莲” |
三、 契合与矛盾:朱有炖“节烈观”辩证 |
第四节 度脱剧:宗教光环下的趋俗心态 |
一、 借“度脱”维护“妇德” |
二、 借“度脱”惩戒人心 |
三、 借“度脱”满足“俗欲” |
第五节 庆赏剧:周藩生活的礼赞与庆典之下的写真 |
一、 赏花剧:文人风流与贵族高雅生活意绪的具化 |
二、 庆寿剧:政治意识与富贵长生理想的双向诉求 |
三、 纳吉剧:宗教仪式与当代政治的狂欢与“戏仿” |
第六节 文人剧:儒家思想视域下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 |
一、 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设想与追求 |
二、 《乔断鬼》:“君子人格”的反讽 |
三、 《踏雪寻梅》:君子人格的正面建构 |
第六章 朱有炖的杂剧(下)——价值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艺术文献价值 |
一、 为元明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
二、 为明初杂剧体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
第二节 朱有炖杂剧的戏曲理论价值 |
一、 “尊体”“辨体” |
二、 “丽则之音” |
三、 “情”“理”之辨 |
四、 悲剧意识 |
五、 “关目”安排 |
第三节 朱有炖杂剧的小说史价值 |
一、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创作 |
三、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理论 |
第七章 朱有炖的散曲 |
第一节 朱有炖散曲的创作环境 |
一、 明初散曲的创作环境 |
二、 明初曲坛状况概说 |
第二节 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 |
一、 隐逸之思 |
二、 入世之想 |
三、 “出”“入”的悖论与调和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曲的艺术特点 |
一、 与杂剧同生共长的取材倾向 |
二、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
三、 庄谐并陈的审美意趣 |
四、 “组章为篇”的体制构成 |
第四节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及地位 |
一、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 |
二、 朱有炖的曲史地位 |
第八章 朱有炖的诗词及其他 |
第一节 朱有炖诗歌研究 |
一、 哀怨感伤的悼亡诗 |
二、 “以适清兴”的咏花诗 |
三、 精巧别致的咏物诗 |
四、 丰富细腻的咏怀诗 |
五、 朱有炖诗歌特点及诗学意义 |
第二节 “诚斋词” |
一、 “诚斋词”概况 |
二、 诚斋词的思想内容 |
三、 诚斋词特点及词学意义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文及其他 |
一、 朱有炖的散文 |
二、 朱有炖的韵文 |
三、 朱有炖的书画 |
余论 |
附录一:朱有炖稀见资料汇编 |
附录二:朱有炖年谱简编 |
附录三:东书堂集古法帖全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元四家诗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版目录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元代历史文化背景及诗画发展 |
第一节 元代:天马南牧 |
第二节 元诗:宗唐复古 |
第三节 元画:文学浸润 |
第二章 元四家诗画创作概况 |
第一节 赵孟頫与元四家之变 |
一、元四家之变:出赵入倪 |
二、黄、吴、倪、王:"元四大家"的合理性 |
三、余论 |
第二节 元四家诗歌着作及辑补 |
一、黄公望诗歌着作及辑补 |
二、吴镇诗歌着作 |
三、倪瓒诗歌着作 |
四、王蒙诗歌着作及辑补 |
第三节 元四家绘画着录 |
一、关于元四家绘画着录 |
二、明清书画论着资料摘录 |
三、元四家绘画着录所涉书目 |
第三章 画隐:元四家绘画研究 |
第一节 黄公望 |
一、师法自然:江山之助 |
二、画为心印:隐逸之境 |
第二节 吴镇 |
一、渔隐山水:托身烟水间 |
二、墨中君子:山僧道人气 |
三、余论:墨菜图、骷髅图、嘉禾八景图 |
第三节 倪瓒 |
一、无人之景:一河两岸,不着人物 |
二、无我之境:心境同化,人迹未远 |
第四节 王蒙 |
一、书斋山水:画中构建的世外桃源 |
二、人迹于山:画境中的人物与旨趣 |
第四章 诗心:元四家诗歌研究 |
第一节 黄公望 |
一、描绘画境,赞美画艺 |
二、故国之思,友朋之谊 |
三、林泉之致,山居静好 |
第二节 吴镇 |
一、描述画境 |
二、君子比德 |
三、隐逸情怀 |
四、余论:关于《义门吴氏谱》 |
第三节 倪瓒 |
一、家国之思,忧世忧民 |
二、浮家漂泊,抒情寄意 |
三、隐逸自适,劝退招隐 |
第四节 王蒙 |
一、道释倾向 |
二、怀古伤时 |
三、仕隐纠缠 |
第五章 融合与抗拮:元四家诗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诗画融合:诗情与画意 |
一、诗画相通 |
二、诗画辉映 |
第二节 诗画抗拮:以倪瓒为中心 |
一、抗拮乖违 |
二、原因分析 |
结语 |
附录一:元四家绘画着录 |
表格一、黄公望绘画着录 |
表格二、吴镇绘画着录 |
表格三、倪瓒绘画着录 |
表格四、王蒙绘画着录 |
附录二:《画以人重艺由道崇——元四家之变与倪瓒画史地位的确立》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5)清末历史译着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时段及范围 |
第二节 相关成果 |
一、有关清末历史译着的书目分析 |
二、有关清末历史译着的研究成果 |
三、有关清末史传译着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上编 |
第一章 清末历史译着的种类与特点 |
第一节 清末历史译着的数量与种类 |
第二节 清末史传译着的分类与特点 |
一、清末史传译着的分类 |
二、清末史传译着的特点 |
第二章 清末历史译着的译介与出版 |
第一节 译者群体 |
第二节 出版机构 |
第三节 出版时间 |
下编 |
第三章 清末历史译着中的“东洋”、"东亚"与亚洲史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东洋”与明末传入中国的"亚洲"概念 |
一、中国历史上的"华夷天下"世界观 |
二、中国历史上的“东洋”概念 |
三、明末传入中国的"亚洲"概念 |
第二节 清末来自日本历史译着中的“东洋”、"东亚"及国人对"东洋史"的认知 |
一、日本近代的“东洋”概念 |
二、近代来自日本历史译着中的“东洋” |
三、近代来自日本历史译着中"东亚" |
四、清末国人对"东洋史"的认知 |
第三节 清末亚洲史译着的译介与影响 |
一、清末亚洲史着作的译介 |
二、清末东洋史译着的影响 |
三、清末亚洲亡国史的译介 |
第四章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东亚人 |
第一节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亚洲人 |
一、东西洋合传中的亚洲人 |
二、亚洲人物传记中的亚洲人 |
第二节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日本维新志士 |
一、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与日本维新人物传记的译介 |
二、清末维新派与革命派心中的日本维新志士形象 |
第三节 清末史传译着中的中国人 |
一、清末民族主义叙事的盛行与中国人物史传之译介 |
二、驱逐异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
三、开疆拓土的帝国主义者——成吉思汗 |
四、大革命家——孙中山 |
结论 |
附录一:清末(1901—1911)历史译着知见录 |
第一、史学理论 |
第二、年表、年鉴 |
第三、万国史 |
第四、区域史、国别史 |
一、东洋史、亚洲史 |
二、西洋史、欧美史 |
三、非洲史 |
第五、专门史 |
一、独立史、亡国史、战争史、外交史 |
二、维新史、政治史、法制史、议会史 |
三、学术史、文明史、教育史 |
四、经济史 |
第六、史传译着 |
一、亚洲史传译着 |
二、西方史传译着 |
三、其他史传译着 |
附录二:清末历史译着译者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北人股份16日将有龙争虎斗(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俗字俗语考译[D]. 周太空. 安徽大学, 2021
- [2]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D]. 曹心宝.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3]朱有炖研究[D]. 朱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元四家诗画研究[D]. 李杰荣. 暨南大学, 2011(11)
- [5]清末历史译着研究(1901-1911) ——以亚洲史传译着为中心[D]. 潘喜颜. 复旦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