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矿产资源开发对新疆城市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

沙漠矿产资源开发对新疆城市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

一、Influence of desert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system in Xinjiang(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芳[1](2020)在《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空间形态变化延伸的产物。古代历史城市的空间形态变化一般受政治、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而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受区域经济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人口迁移变化等的影响,形成一定的城市空间形态拓展模式、空间结构类型等。库车市地处新疆腹地,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就出现人类活动的迹象,库车城市的建设由最初的聚落发展到两汉时期的王都延城,历经龟兹故城、唐代伊逻卢城、清代库车城、现代库车县城、库车市的变化,城市的空间形态也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直在发生变化。尤其近年来,库车市经济高速发展,尤其自建国以来,城市建设发展过快,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主城区面积快速扩张,导致库车市主城区内部出现道路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粗放式的发展、新老城区资源不均衡等诸多的“城市病”问题。2012年库车市被评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库车市“撤县改市”,历经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库车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对库车城市建设以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引导以后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发展模式,促进库车市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本文以库车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库车城市建设的历史发展时间为轴线,将库车主城区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划分为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当代时期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分析。在总结库车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地理基础上,从城市空间拓展的结构类型、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模式四个方面来分析总结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及动力机制因素,并对库车市现状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对库车市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库车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地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库车历史悠久,是古代绚丽多彩的“龟兹文化”的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国家能源项目的源头,具有交通、文化、经济等方便的区位优势,也是新疆南疆地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第二:对库车城市自建设以来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库车主城区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划分为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当代时期三个时间段,并且根据每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历程特征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对于古代时期的库车主城区城市建设经历了最初的王都延城到龟兹故城到唐代的伊逻卢城再到清代的库车老城;而近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的城市发展处于古城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过渡阶段;当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研究分析:城市缓慢生长阶段(1949年至1958年);城市跨越式发展阶段(1958年-1985年);快速扩张阶段(1985年至2000年);持续扩张阶段(2000年至2006年);平稳发展阶段(2006年至2012年);融合发展阶段(2012年至2019年)。第三:在历史空间形态演变及现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上,对每一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总结,古代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发展模式比较单一,表现为单中心的发展模式;近代时期库车城市总体上发展缓慢,库车主城区的空间形态以蔓延式的发展模式为主,这一时期围绕清代老城向外自由拓展,出现关厢的形态模式;当代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复杂,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对库车市每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为时间节点进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并通过城市拓展的数理分析,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一时期城市集聚-扩散的空间形态变化模式为:“飞地式”的发展模式—双城发展模式—多核心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总得来说就是库车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的时间阶段是从古代—近代—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结构类型是由单核集中的发展模式—组团式发展模式—融合式发展模式的阶段性演变;而城市空间拓展的发展模式是由单中心的集权发展阶段—独立阶段发展—向心生长的阶段—双城融合发展的阶段—多中心再发展阶段。库车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受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宗教文化、政策规划、区域条件、设施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第四:分析现阶段库车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库车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策略,为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谭新[2](2020)在《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文中研究说明绿洲型城市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和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城市空间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研究绿洲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对于实现干旱地区绿洲型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库尔勒是新疆典型的绿洲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一带一路”经济要道上的重要节点。目前,城市空间扩展方向不明、城市粗放蔓延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库尔勒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依照“特征—机制—预测—管治”的研究思路,基于1986、1993、2000、2010和2017年5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城市形态学、空间句法、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分析库尔勒城市外部和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深入剖析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因机制,采用Sleuth模型进行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及自然发展、规划引导、生态保护、紧凑城市发展预案的预测,以及针对目前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情况提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支撑策略及发展建议。结果显示:(1)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具有同步发展的规律,外部和内部维度均凸显出城市形态呈“一心两翼”的点状多片结构→“一主一次两翼”的双中心多组团结构→“一主二次多组团”的带状结构→“两带七组团”的扇形结构演变趋势。(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综合作用。其中,自然环境为城市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又约束城市扩展;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保障,牵引产业经济发展,强化空间结构;社会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吸引大量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向导,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引导和完善用地和功能布局。(3)通过Sleuth模型对库尔勒城市进行多情景预测,发现库尔勒未来发展应以规划引导预案为主,注重发展紧凑型城市、生态保护。(4)针对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用地利用低效、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需严守城市生态红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以及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等策略,为科学调控库尔勒城市发展提供建议。

钱玥希[3](2020)在《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而交通网络是旅游要素中的重要部分,交通环境的好坏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其优化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同时,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的发展状况会投射到城市空间结构上,产生显着作用,例如旅游配套用地的增多影响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交通方式进步引起城市空间尺度变化。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而言,多民族交融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旅游产业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会产生显着影响。而三者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若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局面,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基于该背景,研究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以期为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首先,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概念界定,对三者相互影响作用理论及耦合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梳理了不同时期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总结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探究三者耦合关系提供客观事实依据。其次,搭建三者耦合关系分析框架,归纳出交通可达性、产业结构及城市用地布局等影响三者变化的根植性因素,以及国家发展政策、规划政策等政策因素,总结出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两两系统之间不间断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再进一步得出三者复合系统内子系统间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结果。然后,本文选取了表征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水平的9方面、20项评价指标因子,构建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借助模型进行三者综合发展评价。之后,构建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将综合发展评价结果代入模型,得到两两系统间及三者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最后,在正确认识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依据三者发展现状,总结三者协调发展的现实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相对落后、交通网络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和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开发有待优化等方面。针对现有矛盾,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促进三者协调健康发展。

吴桂虎[4](2019)在《产业与交通系统对新兴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阜康市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以能源输出为主要职能的煤炭城市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煤炭城市自身的城市化则是伴随着煤炭产业的兴盛而发展。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很多煤炭城市进入生命周期的后半段,出现产业固化衰退、企业破产倒闭等发展问题和人口数量缩减、失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涨,而西部地区不断的勘测出大型的煤田,形成煤炭产业的供需关系,促使了一批新兴煤炭城市的涌现。新兴煤炭城市不能再走传统煤炭城市“矿荣皆荣,矿衰皆衰”的老路,需要结合煤炭城市自身特点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城市中各项元素在空间上的映射,能够反映出城市整体的运行状况,因此其成为学者对新兴煤炭城市研究的重点。而产业与交通在煤炭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探究新兴煤炭城市产业与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理,寻求产业、交通、城市空间结构三者协调发展模式是新兴煤炭城市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影响新兴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并探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其次,提取产业与交通两个重要因素,分析二者对新兴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新疆阜康为例,用Vensim构建阜康产业与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产业与交通的影响作用进行系统化研究,得到阜康产业与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指标体系。然后,从城市用地、城市形态两个层面构建新兴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指标体系,并将产业与交通系统的指标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指标体系相结合,得到二者的耦合协调模型,并分别对阜康个因素之间的耦合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结合本文案例城市阜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产业、交通、城市空间结构的情况,分析城市发展问题。并针对产业、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情况提出对相应的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严杰[5](2019)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其在我国数量众多、发展特色明显。然而,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通常具有短视性与盲目性。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在后续发展中极易凸显出产业结构单一、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并陷入“矿竭城衰”的窘境。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对其研究有利于认知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较为准确地把握资源型城市发展态势,为探索健康可持续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变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资源型城市空间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资源型城市空间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特性,符合复杂系统的耗散结构特点。而熵理论作为耗散结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是定量化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过程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尝试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并基于熵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空间的演变进行定性及定量化测度,以探索与认知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态过程、特征及内在规律等。本文以新疆哈密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厘清了哈密用地、产业、人口系统的发展脉络,并对哈密的用地、产业、人口系统的演变态势、演变机制、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然后,分别建立哈密城市用地、产业、人口子系统与哈密城市空间综合系统的相关性模型,分析出各子系统的发展趋势,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用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运用对比法对比分析哈密与阜康、乌鲁木齐市,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哈密城市空间演变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最后,结合哈密城市空间演变的态势及综合评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哈密城市空间发展及优化策略。

闵雅雯[6](2018)在《绿洲复合系统演化的临界性分析 ——以新疆乌—昌—五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绿洲城镇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核心,是人类活动最为密集,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急剧转变的过程中,宁夏和新疆都属于西北落后区域,发展区位不佳、工业基础薄弱。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城镇发展格局清晰,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健全。但和其他城镇区域相比,绿洲型城镇表现了地域景观的独立性,荒漠背景下对水资源和绿洲资源的依赖性。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和结果分析,人类社会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城镇发展、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大区域环境演替等内外环境组合下的绿洲复合系统有可能发生不可逆的脆性转变,这种不可逆的脆性转变就是系统的临界性。复合系统变化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是自然界长期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要素是城镇变迁的小尺度的演化内容,两种不同层次尺度要素在有限地域中相互关联耦合、自我更新、适应并不断运动跃迁到新的层次。文章探究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五家渠市组成的绿洲复合系统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重新定义绿洲复合系统、城镇网络、系统脆弱性等内容,认为复合系统是在绿洲-荒漠大尺度背景下,自然系统中气候、水文、资源、地形地貌等与人文系统中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多要素在有限的地域关联耦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复杂关联、有机反馈的统一整体。然后(1)通过定性分析干旱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绿洲资源等内容,对影响绿洲系统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并对乌-昌-五复合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进行定量的关联耦合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系统中各要素的涨落演化和关联耦合机制。(2)通过定性阐述绿洲复合系统的脆弱性内涵,定量分析复合系统内部具体要素的脆弱性测度。(3)系统的自组织临界状态是系统脆弱化的主要原因,判断系统临界性特征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尺度上,对乌鲁木齐市的广义城镇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系统具分形特征,在空间尺度上也论证了乌-昌-五复合系统的分形特征,说明了绿洲复合系统的自组织临界状态。

王聪[7](2018)在《“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与反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城镇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敏感地区,探究西北城镇发展与环境脆弱化系统间的涨落过程,可以为该区域城镇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发展建议,同时乌-昌-五绿洲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且复杂的互相制约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了解乌-昌-五城镇系统运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五家渠市为例,运用RS/GIS技术、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影响对此区域进行地被覆盖提取,同时利用多波段运算对该地区2005年-2015年的生态环境指数进行分级,同时结合城市年鉴数据和指标标准值对城镇进行了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1、乌昌五区域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0-15年下降3.27%),裸地面积减少(37%下降至30%),建成区面积增加(5.38%上升至9.42%),沙地、盐碱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2、乌昌五地区整体环境质量变化呈现向居中分布趋势,即随时间劣度评价及优秀评价都逐渐降低,中度评价、良度评价逐渐增长。良度评价由16.8%增长至31.4%,中度评价由37.9%增长至51.9%,优度评价由23.5%下降至12.2%。3、2005年至2015年乌昌五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变特征为:05-07年为下降阶段,07-08年为上升阶段,08-15年为下降阶段。综合表明当地政府充分重视城镇环境工作,对城市环境及设施等建设做出了突出表现。本文在对原始数据的涨落过程探讨后又对高层次构成系统进行了多元时空马尔科夫涨落分析,得到各个子系统2005年-2015年间变化的涨落过程,根据调研及城镇运行报告等相关资料得出系统数据涨落变化的背后原因,让管理者充分了解此区域城镇发展运行规律。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对城镇发展系统及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模拟,根据模拟数值分析观测城镇数据变化,并通过调节系统内不同影响因子(科技要素、环境要素等)观测对其它系统影响的数值变化概率分布,通过分析得到该区域城镇系统之间各个子系统的非线性反馈机制,证明城镇之间各个系统影响关系并不仅仅呈现简单的线性变化,而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非线性反馈变化,且给出在不同的影响要素偏重的情况下(即政府偏重不同要素发展),城镇发展运行的差异性。阐述绿洲城镇发展的自组织过程,即从原始生态到原始绿洲的演变;绿洲系统到绿洲城市系统的跃迁;绿洲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增长三个阶段,并指出城镇系统具有自组织临界性。借用控制科学理论思想解释城镇系统的脆性特征,并给出范德波尔方程及洛伦兹方程在两个系统同步过程中的脆性应用,提出脆性理论对城镇发展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

张海文[8](2016)在《快速新增建制市背景下的新疆城镇体系结构分析》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分形理论产生以后,分形统计概念与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随之产生,并且这一理论在经济问题当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比如对城市空间结构问题的研究。本文尝试以分形统计的视角,运用相应的分形统计方法工具研究最新的新疆城镇体系结构问题。2004年-2014年的十年间是新疆建制市数量大幅扩张的一个历史性阶段,截止到2014年末先后增设了8个新的县级市。因此,对新疆2004年以来这十年为重要背景的城镇体系特征进行新的空间与功能结构分析,尤其是对关于新疆城镇体系的自相似性结构特征的认识判断,有助于为全疆城镇体系结构今后的优化方向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快速新增建制市背景下研究新疆城镇体系结构的意义,对国内外城镇体系结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论文第二部分对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结构与城镇体系的分形结构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分形统计理论、城镇体系中心地、空间分形理论、位序-规模及城镇空间聚集理论进行了理论总结,为后续研究寻找理论支撑。论文第三部分对新疆2004年后新建市及城镇体系的构成状态进行说明。首先总结2004年以来新疆新建市情况,其次对新疆2014年城镇体系的构成状态进行概述。该部分为后文的新疆城镇体系分维结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论文第四部分对新疆城镇体系的位序-规模分维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近年来新疆城镇体系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新疆城镇体系建设正在加速趋于成熟。但较大型城市仍然是有明显缺失的,因而在人口聚集能力的提升上和规模经济效益上仍会有很大的制约。论文第五部分对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关联分维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新疆城镇体系的各要素在新疆区域空间范围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一条地理线上,空间放射性水平偏低,但这可以在各绿洲板块中加强中小城镇群的发展来取得一定空间范围上的改善。论文第六部分对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聚集分维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虽然近十年来的城镇建设已经很快,但布局空间分散依然是制约新疆各级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发挥带动作用的重要因素。论文第七部分对新建市对促进新疆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讨论。新疆城镇体系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关键问题还是要通过必要的政策支持来促进重要枢纽性区位节点城市提升规格、增强人口与经济聚集的支持力度,从而增强绿洲城镇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中心性城市能力。论文第八部分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并得出结论:新疆城镇体系首位度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关联性有了较明显的增强;新疆城镇体系的多级中心城镇体系有进一步的发展。

杨宁[9](2016)在《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矿业城市作为国家矿产资源和初级生产资料的产地,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矿业城市耗散结构和熵理论对其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剖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机制和过程,以武安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从耗散结构的视角揭示矿业城市发展特征和规律。通过对矿业城市动态开放系统和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特征分析,界定矿业城市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具备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的特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和熵流理论建立网络组织熵评价模型。将将矿业城市发展分为“生存、归属和成长”阶段,应用平面单核网络、环状单核网络和树状多核网络组织熵评价模型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驱动力进行论述,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驱动力存在于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中,并论述三大子系统的耦合关系。(2)揭示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水平。为规避社会经济子系统过于乐观的影响,仅从土地利用和生态子系统评价武安市系统健康性。结果显示,空间序列上的土地利用子系统中,土地需求面积远超过实际土地利用规模,难以保持供需平衡;时间序列上的生态子系统中,每年经济生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自然环境经过39.4年才可以完全消除,远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1.5年,因此武安市健康性水平处在较差的状态。(3)构建熵理论基础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体系。以矿业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熵变过程为立足点构建评价体系,应用到武安市可持续评价中,结果显示,武安市的生态还原能力先减弱后加强,从2005年至2009年增长0.0048nat,2009年至2013年下降0.0059nat;生产经济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3年下降0.0242nat,可持续发展水平2005年至2013年下降0.0253nat,系统整体呈现可持续方向发展趋势;基于熵理论框架和可持续评价结果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从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负熵增加与正熵消除的角度,提出武安市三大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从支持型、压力型、还原型和消费型熵角度提出调整策略。

方松林[10](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二、Influence of desert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system in Xinjia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fluence of desert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system in Xinjiang(论文提纲范文)

(1)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研究时间界定
    1.4 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研究综述
        1.5.1 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类型
        1.5.2 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模式
        1.5.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1.5.4 城市空间形态合理模式的特征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条件
    2.1 区位条件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理气候
        2.2.2 水文地质
        2.2.3 资源条件
    2.3 经济社会综合条件
        2.3.1 经济与产业
        2.3.2 人口与城镇化
        2.3.3 民族与文化
    2.4 小结
3 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1 空间形态演变历史分期
        3.1.1 历史分期
        3.1.2 分期原则与内容
    3.2 古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2.1 汉代以前的城市发展
        3.2.2 汉代至隋唐时期
        3.2.3 唐末至清代时期
    3.3 近代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民国时期)
    3.4 当代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新中国成立至今)
        3.4.1 当代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程
        3.4.2 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分析
        3.4.3 城市空间演变数理学分析
    3.5 小结
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及综合动力机制分析
    4.1 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分析
        4.1.1 古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4.1.2 近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4.1.3 当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4.1.4 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
    4.2 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动力机制分析
        4.2.1 古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4.2.2 近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4.2.3 当代时期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4.2.4 综合动力机制分析
    4.3 小结
5 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5.1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面临的实践问题
        5.1.1 城市内部用地粗放式的管理
        5.1.2 主城区内传统历史文化破坏严重,发展滞后
        5.1.3 空间生态廊道破坏严重
    5.2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策略
        5.2.1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5.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策略
        5.2.3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城市规划政策引导策略
        5.2.4 营造“山水田园”一体的生态景观体系策略
        5.2.5 提高城区土地集约化,调整存量土地策略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剧烈演变
        1.1.2 我国绿洲型城市发展受到挑战
        1.1.3 库尔勒城市面临发展机遇
        1.1.4 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1.3.2 城市空间形态动力机制研究
        1.3.3 城市空间形态模拟研究
        1.3.4 绿洲型城市空间研究
        1.3.5 库尔勒城市空间研究
        1.3.6 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空间形态
        2.1.2 绿洲型城市
    2.2 元胞自动机理论
        2.2.1 元胞自动机的介绍
        2.2.2 元胞自动机在城市中的优势
    2.3 SLEUTH模型
        2.3.1 Sleuth模型的介绍
        2.3.2 Sleuth模型在城市中的应用
第3章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况及阶段划分
    3.1 库尔勒基本概况
        3.1.1 城市基本概况
        3.1.2 城市基础空间形态
    3.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阶段划分
        3.2.1 人口与城镇化影响
        3.2.2 产业经济发展影响
        3.2.3 制度与政策影响
        3.2.4 城市用地增长情况
        3.2.5 基于各要素的阶段划分
第4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外部演变与特征
    4.1 数据准备和研究范围
        4.1.1 研究范围
        4.1.2 数据准备
    4.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外部扩展演变及特征
        4.2.1 外部形态扩展的历时性
        4.2.2 外部形态扩展的类型
        4.2.3 外部形态扩展的方向性
    4.3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部演替过程及特征
        4.3.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4.3.2 城市用地功能变化特征
    4.4 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分析
第5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因机制
    5.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5.1.1 自然环境是基础
        5.1.2 道路交通是保障
        5.1.3 社会经济是支撑
        5.1.4 政策规划是指导
    5.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第6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演变模拟及预测
    6.1 模型的运行原理
    6.2 库尔勒城市模型数据准备
    6.3 库尔勒模型城市模拟
        6.3.1 Sleuth模型模型校准
        6.3.2 Sleuth模型适用性评价
    6.4 库尔勒城市模型预测
        6.4.1 情景预案设置
        6.4.2 情景预测结果
        6.4.3 适宜情景选择
第7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建议
    7.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问题分析
        7.1.1 绿洲生态承载力的限制
        7.1.2 城市空间布局不紧凑
        7.1.3 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
        7.1.4 产业结构发展待升级
    7.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对策
        7.2.1 严守城市生态底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
        7.2.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
        7.2.3 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
        7.2.4 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经济发展
        1.1.2 城市交通快速发展
        1.1.3 吐鲁番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产业
        2.1.2 交通网络
        2.1.3 城市空间结构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相关研究
        2.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2.3 耦合理论相关研究
        2.2.4 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1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1.1 演变历程
        3.1.2 演变特点
    3.2 吐鲁番市交通网络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2.1 演变历程
        3.2.2 演变特点
    3.3 吐鲁番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3.1 演变历程
        3.3.2 演变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
    4.1 耦合关系分析框架
    4.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4.2.1 根植性因素
        4.2.2 政策因素
    4.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两两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3.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3.2 旅游产业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3.3 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三者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评价
    5.1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5.1.1 初始指标体系设计
        5.1.2 最终指标体系确定
        5.1.3 指标权重确定
        5.1.4 数据采集与整理
    5.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发展评价与分析
        5.2.1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评价
        5.2.2 交通网络发展状况评价
        5.2.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状况评价
    5.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5.3.1 耦合度模型
        5.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测度及分析
        5.4.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的耦合协调分析
        5.4.2 旅游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4.3 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4.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优化建议
    6.1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问题分析
        6.1.1 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
        6.1.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矛盾分析
        6.1.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目标
    6.2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优化建议
        6.2.1 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6.2.2 交通网络发展策略
        6.2.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4)产业与交通系统对新兴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阜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政策背景
        1.1.2 煤炭行业市场背景
        1.1.3 阜康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
        1.3.2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
        1.3.3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界定
    2.1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
        2.1.1 煤炭城市
        2.1.2 城市空间结构
        2.1.3 影响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2.1.4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2.2 煤炭城市产业与交通
        2.2.1 煤炭城市产业
        2.2.2 煤炭城市交通
    2.3 系统动力学
        2.3.1 系统动力学
        2.3.2 煤炭城市系统动力学
    2.4 协同学
        2.4.1 协同学
        2.4.2 产业和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协同
第3章 产业与交通系统对煤炭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分析
    3.1 产业与交通对煤炭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产业对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1.2 交通对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1.3 产业与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2 系统动力学分析产业与交通对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2.1 产业与交通控制指标的筛选
        3.2.2 Vensim模型
        3.2.3 产业与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子系统模型构建
        3.2.4 产业与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系统四个系统的内在联系
        3.2.5 阜康产业与交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产业与交通对煤炭城市空间结构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产业影响因素的选取
        3.3.2 交通影响因素的选取
        3.3.3 构建产业与交通影响煤炭城市空间结构指标体系
第4章 产业和交通系统与煤炭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分析
    4.1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
        4.1.1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指标因子的选取
        4.1.2 煤炭城市空间结构指标因子相关分析
        4.1.3 产业和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指标系统
    4.2 构建产业和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测度模型
        4.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的确定
        4.2.2 耦合度测模型的构建
        4.2.3 产业和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第5章 验证分析阜康产业与交通对空间结构影响
    5.1 阜康区位及资源概况
    5.2 阜康城市历史发展阶段
    5.3 阜康现状发展
        5.3.1 阜康产业发展现状
        5.3.2 阜康交通发展
        5.3.3 阜康城市空间结构
    5.4 阜康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阜康系统动力学模拟方程
    系统动力学模拟方程中的函数说明
    阜康产业与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因素的模拟回归
    阜康产业与交通指标与空间结构指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阜康市相关统计数据
    阜康产业与交通Vensim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因素
    阜康产业与交通Vensim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表函数对比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背景
        1.1.2 新疆城市背景
        1.1.3 研究背景述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
        1.2.2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1.2.3 城市空间耗散结构研究
        1.2.4 城市空间熵演变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认知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空间
        2.1.2 资源型城市
    2.2 自组织理论
    2.3 耗散结构理论
        2.3.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耗散结构的特性
    2.4 熵理论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应用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协同理论
        2.5.2 突变理论
    2.6 小结
第3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系统的特性认知
    3.1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的认知
        3.1.1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的基本特性
        3.1.2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空间的耗散结构特性
        3.2.1 开放性
        3.2.2 远离平衡态
        3.2.3 非线性
        3.2.4 涨落
    3.3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系统与熵
        3.3.1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结构与“流”
        3.3.2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演变与熵流
        3.3.3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熵的计算
    3.4 小结
第4章 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分析
    4.1 城市基本概况
    4.2 用地演变分析
        4.2.1 用地发展脉络
        4.2.2 用地演化态势
        4.2.3 用地演化机制
        4.2.4 用地演变特征
        4.2.5 用地演化影响因素
    4.3 产业演变分析
        4.3.1 产业发展脉络
        4.3.2 产业演化态势
        4.3.3 产业演化机制
        4.3.4 产业演化特征
        4.3.5 产业演化影响因素
    4.4 人口演变分析
        4.4.1 人口发展脉络
        4.4.2 人口演化态势
        4.4.3 人口演化机制
        4.4.4 人口演化特征
        4.4.5 人口演化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综合评析及优化
    5.1 用地、产业与人口系统与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5.2 用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5.3 哈密与其他城市对比分析
        5.3.1 哈密与阜康
        5.3.2 哈密与乌鲁木齐
        5.3.3 对比总结
    5.4 城市空间耗散系统演变的SWOT分析
        5.4.1 优势
        5.4.2 劣势
        5.4.3 机遇
        5.4.4 威胁
    5.5 城市空间系统的优化
        5.5.1 用地方面
        5.5.2 产业方面
        5.5.3 人口方面
        5.5.4 综合方面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6)绿洲复合系统演化的临界性分析 ——以新疆乌—昌—五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内外绿洲及绿洲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1.2.2 绿洲复合系统的自组织临界研究
        1.2.3 国内外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
    1.3 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洲复合系统
        2.1.2 构成层次与整体性
        2.1.3 耦合与涨落
        2.1.4 脆弱性
    2.2 概念辨析
        2.2.1 自组织临界性与混沌、扰沌
        2.2.2 自组织临界性与复杂适应性循环系统
    2.3 相关理论
        2.3.1 绿洲自组织发展观
        2.3.2 自组织临界理论
第三章 绿洲复合系统的构成层次与整体性
    3.1 绿洲复合系统的内涵
        3.1.1 绿洲自然系统
        3.1.2 城镇社会系统
        3.1.3 绿洲复合系统内涵变化过程
    3.2 绿洲复合系统的构成层次与尺度
        3.2.1 自然层次与尺度
        3.2.2 人类社会层次与尺度
    3.3 乌-昌-五绿洲复合系统的整体性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绿洲复合系统的涨落过程与演化趋势
    4.1 绿洲复合系统各子系统的涨落
        4.1.1 城镇用地涨落
        4.1.2 水资源涨落
        4.1.3 绿洲系统涨落
    4.2 绿洲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间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耦合
        4.2.1 耦合指标体系
        4.2.2 绿洲复合系统耦合模型
        4.2.3 绿洲复合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4.3 绿洲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间不同尺度关联与影响
        4.3.1 绿洲复合系统驱动因子提取——因子分析法
        4.3.2 绿洲复合系统关联度——灰色关联分析法
        4.3.3 绿洲复合系统关联度结果分析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绿洲复合系统演化的极限和临界性分析
    5.1 绿洲复合系统中绿洲本底脆弱性的形成机理
        5.1.1 绿洲农业脆弱性
        5.1.2 社会城镇系统脆弱性
    5.2 绿洲复合系统脆弱性综合测度计量模型
        5.2.1 脆弱性综合测度计量模型——突变级数法
        5.2.2 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及计算
        5.2.3 复合系统脆弱性结果分析
    5.3 绿洲复合系统脆弱性变化的临界相变机制
        5.3.1 绿洲复合系统自组织临界模型
        5.3.2 时间尺度临界性模型
        5.3.3 空间尺度临界性分形模型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与反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绿洲脆弱化系统与城镇发展系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1.1.2 经济新常态下绿洲城镇的健康发展
        1.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重点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绿洲型城镇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绿洲城镇的复杂系统性综合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技术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
        2.1.2 绿洲城镇发展的自组织过程
        2.1.3 绿洲城镇脆弱性
    2.2 遥感技术及其在城市学中的应用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
        2.3.2 耗散结构理论
        2.3.3 复杂系统脆性理论
        2.3.4 系统耦合理论
        2.3.5 系统自组织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7 系统动力学理论
第3章 乌-昌-五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绿洲城镇脆弱化分析
    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3.1.1 研究区区域位置
        3.1.2 研究区遥感影像的获取
        3.1.3 研究区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1.4 研究区遥感影像解译
    3.2 基于GIS的乌-昌-五绿洲生态环境变化
        3.2.1 计算相关生态因子
        3.2.2 乌-昌-五地区环境质量变化
    3.3 乌-昌-五绿洲城镇生态环境脆弱化分析
        3.3.1 绿洲城镇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估方式
        3.3.2 乌-昌-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化过程
第4章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研究
    4.1 构建指标体系
    4.2 多元时空马尔科夫链模型及人口发展系统计算示例
        4.2.1 多因子马尔科夫概率统计模型
        4.2.2 人口发展子系统计算示例
    4.3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分析
        4.3.1 乌-昌-五城镇发展系统涨落分析
        4.3.2 乌-昌-五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涨落分析
第5章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非线性反馈机制研究
    5.1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仿真分析
        5.1.1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分析
        5.1.2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仿真边界的确定
    5.2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5.2.1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因果关系图
        5.2.2 建立仿真系统流图及关系式
        5.2.3 仿真模型检验
    5.3 Vensim仿真结果与其非线性反馈分析
        5.3.1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要素间的非线性反馈机制
        5.3.2 灵敏度分析探究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的非线性反馈
第6章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自组织过程及城镇脆性理论的应用阐述
    6.1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自组织过程
    6.2 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脆性模拟的数理模型和发展趋势
        6.2.1 范德波尔系统
        6.2.2 洛伦兹系统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论发表情况
    参与科研情况

(8)快速新增建制市背景下的新疆城镇体系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提出研究选题的现实背景
        1.1.2 关于本选题立论的几个问题
    1.2 研究问题、价值与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基本研究
        1.3.2 关于分形统计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结构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重点、难点与特色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镇体系的概念
        2.1.2 城镇体系结构的一般概念
        2.1.3 城镇体系的分形结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分形统计理论
        2.2.2 城镇体系中心地理论
        2.2.3 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理论
        2.2.4 城镇体系结构位序-规模理论
        2.2.5 城镇空间聚集理论
第三章 新疆2004年以来新建市及城镇体系的构成状态
    3.1 新疆2004年后新建制市构成情况
        3.1.1 八个新城市的设置
        3.1.2 八个新建市的分布关系
        3.1.3 八个新建市的区位优势
    3.2 2014年的新疆城镇体系构成状态
        3.2.1 新疆主要城市的规模结构情况
        3.2.2 城镇体系的地理分布状态
        3.2.3 城镇体系的人口位序-规模状态
第四章 新疆城镇体系的位序-规模分维结构分析
    4.1 模型构建
        4.1.1 模型公式解析
        4.1.2 分维结构质量评价标准阐释
    4.2 城镇体系的位序-规模分维数测度
        4.2.1 数据获取
        4.2.2 数据处理
        4.2.3 模型测算
    4.3 分维结构质量的评估
        4.3.1 位序-规模结构的分形质量水平
        4.3.2 位序-规模结构的分形现状
第五章 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关联分维结构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公式解析
        5.1.2 分维结构质量评价标准阐释
    5.2 城市体系的空间关联分维数测度
        5.2.1 数据获取
        5.2.2 数据处理
        5.2.3 模型测算
    5.3 分维结构质量的评估
        5.3.1 空间关联结构的分形质量水平
        5.3.2 空间关联结构的分形现状
第六章 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聚集分维结构分析
    6.1 模型构建
        6.1.1 模型公式解析
        6.1.2 分维结构质量评价标准阐释
    6.2 城镇体系的空间聚集分维数测度
        6.2.1 数据获取
        6.2.2 数据处理
        6.2.3 模型测算
    6.3 分维结构质量的评估
        6.3.1 空间聚集结构的分形质量水平
        6.3.2 空间聚集结构的分形现状
第七章 新建市对促进新疆城镇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7.1 新建市对新疆城镇发展的影响
    7.2 新建市是解决新疆发展问题的需要
    7.3 进一步促进结构优化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9)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综述
        1.3.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2.1 理论基础
    2.2 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与演进
        2.2.1 矿业城市一般生命周期理论
        2.2.2 不同模式下的矿业城市生命周期
    2.3 研究区资源与环境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业城市发展进程与可持续
    3.1 矿业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3.2 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3.2.1 全国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3.2.2 武安市矿业资源与发展
    3.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3.3.1 全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3.3.2 武安市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熵理论基础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4.1 矿业城市耗散系统理论
        4.1.1 熵与耗散结构
        4.1.2 矿业城市耗散结构特征与熵流动
    4.2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动力机制分析
        4.2.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4.2.2 生命周期过程中矿业城市系统能量流动
    4.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4.3.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内涵
        4.3.2 土地、生态、社会经济子系统互动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诊断
    5.1 武安市土地利用子系统研究
        5.1.1 土地利用现状综述
        5.1.2 土地利用转移
        5.1.3 土地利用信息熵分析
        5.1.4 土地利用子系统研究分析
    5.2 武安市生态子系统研究
        5.2.1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计算
        5.2.2 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
        5.2.3 矿业城市生态赤字核算
        5.2.4 生态子系统研究分析
    5.3 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诊断
        5.3.1 空间序列上的武安市系统健康性
        5.3.2 时间序列上的武安市系统健康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熵理论下矿业城市系统可持续评价
    6.1 熵理论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6.1.1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构建
        6.1.2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结果
    6.2 子系统间的武安市可持续综合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矿业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策略
    7.1 国际经验
        7.1.1 北美经验
        7.1.2 德国经验
        7.1.3 法国经验
        7.1.4 日本经验
        7.1.5 经验借鉴
    7.2 基于熵理论框架的武安市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整策略
        7.2.1 土地利用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7.2.2 生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7.2.3 社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7.3 基于熵评价模型的武安市可持续发展调整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和成果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Influence of desert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system in Xinjiang(论文参考文献)

  • [1]库车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谢晓芳.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D]. 谭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 钱玥希.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产业与交通系统对新兴煤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阜康市为例[D]. 吴桂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D]. 严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绿洲复合系统演化的临界性分析 ——以新疆乌—昌—五地区为例[D]. 闵雅雯.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
  • [7]“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与反馈机制研究[D]. 王聪.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
  • [8]快速新增建制市背景下的新疆城镇体系结构分析[D]. 张海文.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9]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杨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10]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沙漠矿产资源开发对新疆城市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