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进行创造性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高倩[1](2021)在《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我国“高精尖”人才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对创新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大幅扩增。“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关注儿童创新、创造能力发展,是实现教育变革、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探究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具有一定的时代紧迫性。图形化编程的认知负荷较小,倡导“用编程学”而非“学编程”,在启蒙儿童的编程思想、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等方面,具有较为显着优势。据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图形化编程为基点,探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具体如下:(1)从创造思维培养与图形化编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指导下,以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为前提,通过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构建的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可以辅助一线教师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创造思维培养逻辑。(2)以“自主探究”、“案例教学”、“编程制作”、“综合探究”、“评价展示”等阶段的循环发展为主线,借助“问题引导→头脑风暴→概念形成”、“知识运用→素材选取→表现方法”等环节的迭代提升,构建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树立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继而实现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3)应用所建构的培养模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设计不对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进行实践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能够有效塑造儿童的创造性学习倾向、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创造性思维信念,使儿童创造力表达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与精进性得到提升。上述研究及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图形化编程与创造思维的研究思路,为图形化编程教学和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莫雪容[2](2020)在《基于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小学低年级ScratchJr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王雪[3](2020)在《STR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以长清区某小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集中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力和科技力方面,而科技的提高离不开掌握先进科技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国家高度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它既可以包括人们的动手能力——将东西从“无”到“有”的整个创作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人的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所说的“发散性思维”,它包括人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而这些能力的提高正是可以通过在科学课的课堂上实行STREAM教育来实现。STEM教育发源于美国,它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了如今的STEAM和STREAM教育。在原有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基础上增添了艺术(Art)、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等学科的内容。如今的STREAM教育具有了更多跨学科整合的教学内容。相比较之前偏重于理工科的教学特点,现在的STREAM教育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因素,因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论文选取了济南市某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STREAM教学活动的项目试验。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活动过程研究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实施了和未实施STREAM教育的班级学生在创造能力上的差别,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某一研究内容上的明显差异。从而得出A、R的加入会提升学生的动手创作、与人合作以及自我表达能力,使得STREAM教育与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更加贴合,有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期待。更重要的是,多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创新能力。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讲述的是论文研究背景:STREAM教育的起源及概念,具有的时代意义,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方法等。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创造学习心理与教育的相关内容,包括它的历史、含义、特征,在学校中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心理,课堂中教师进行的创造性教学策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依据STREAM教育的特点设计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教学案例,切合STREAM教育注重跨学科整合以及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活动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教师下发任务,让学生自行查找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的阅读(R)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科学知识(S)的能力。同时学生要进行不同种类的垃圾收集,为中期物品的制作准备材料,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正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垃圾分类”的科学知识(S)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中期的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结合手中的物品绘制图纸并将手中的“垃圾”进行改装,这个过程中要学生充分发挥艺术(A)创作能力,同时物品的制作和搭建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T)能力和工程(E)创作能力。活动的最后需要学生进行情景剧的编写和展示,此项过程着重强调学生的写作能力(R)以及艺术(A)表现能力。第四章通过威廉斯的创造性倾向量表来考量学生创造能力的变化。即在开展STREAM教学案例的班级和没有开展的班级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对比,并对数据进行考量与分析。同时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STREAM教育的实施环境、设施及教师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第五章是文章的总结部分,根据案例的开展对课程案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出:STREAM教育与小学科学的融合会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在小组合作的试验中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于增强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根据取得的进展结果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讲授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钟晓霞[4](2020)在《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道德与法治》课对增强学生道德法治意识,规范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习得,这种教学对帮助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增进对道德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力无疑是好处的。然而,这种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却并无多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斯腾伯格的界定,所谓“成功智力”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平衡使用分析、创造与实践能力,来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然而,现实中的教学却倾向于不断强化和鼓励学生的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弊端,斯腾伯格号召教师“为成功智力而教”。笔者以为,斯腾伯格提出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道德本质上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并学会将课本中的道德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加以应用,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建构新的道德知识,而这正是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论文采用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试图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的必要性何在?如何有效地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第二章简要陈述和介绍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第三章从生活德育理论与初中道法课的关联、初中道法课课标分析、初中道法课新教师教学视频分析、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访谈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同时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前者意指,作为初中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理论,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与一致性。后者意指,不论是针对初中道法课课标和新教师教学视频的分析,还是针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采访,均表明目前初中道法课教材或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存在明显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分析性学习机会较多,实践性学习机会次之,创造性学习机会最为稀缺。这意味着,现有的初中道法课教学对偏重分析思维的学生最为有利,对偏重实践思维或创造思维的学生较为不利。如何克服和纠正上述倾向,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论文第四章明确提出了“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重点阐述了“长善救失”的教学思路,即道法课教学既要为学生提供与其优势智力或思维风格相匹配的学习机会,也要通过人际交往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基于上述理念与思路,论文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了如何将成功智力理论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设计的路径与方略。接下来,论文第五章选取本市某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的对象,在现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选取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以成功智力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四课时的教学改革试验,以期检验第四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否可行。实证研究表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了大量“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学习机会,但这种机会的把握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成功智力理论的要旨与精义,在尊重《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性质与特点的前提下,去寻求二者有机的结合点。其次,根据成功智力理论的理念与基本原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单元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产生了两方面的实践效果:一是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生活本质,从而增强道德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包括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上述两点均可以从每次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提交的随堂反馈表得到印证。
冯川钧[5](2020)在《高等医学院校创造性学习探索》文中认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活动中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知识应用能力也比较薄弱,很难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展开分析,通过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构建开放性学习环境等策略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
高筱卉[6](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毛丽群[7](2019)在《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青岛市S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同时,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注意力,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并不局限于英语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而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则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的重点,直接决定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本研究试图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价,从而了解影响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当前关于微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微课教学有效性地发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却较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效果与学生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及教师因素等方面的探讨,分析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青岛市S小学4-6年级的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其性别、年级、班干部、课外补习英语、英语排名、英语得分、父亲文化水平、母亲文化水平、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是否了解微课等情况与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定量研究中分析发现:(1)英语微课有效教学在学生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实现上具有较高的达成度,其中男生更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发展,女生更侧重于学习情感的发展;(2)在年级方面,年级与能力维度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英语微课教学在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合作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3)相比较英语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英语微课教学对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有帮助;(4)英语微课教学对参加课外补习英语的学生其学习合作能力、学生求知欲、学习态度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5)英语成绩越好的学生,其通过英语微课所获得的能力与情感发展越理想,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从定性研究中分析发现:(1)微课教学对学生的课堂调动效果非常明显,课堂纪律明显改善,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2)英语微课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安排,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3)部分教师认为微课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对部分学生而言甚至存在负面影响。英语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需要教师适当改变教学方式、学生适当改变学习方式。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1)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微课制作与使用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微课学习习惯;(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4)实行家校合作提升父母文化水平;(5)建立健全构建资源的体制。
李香兰[8](2018)在《创造性学习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及神经机制》文中认为近年来,创造性学习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不同研究取向的研究者关注创造性学习的不同方面。教育取向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影响创造性学习的外在因素,较少关心创造性学习的加工过程;认知取向的研究者则把目光聚焦在创造性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之上,但未说明加工过程如何影响个体学习成绩。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活动有相似的关键认知加工过程,主要是信息选择和新颖联结形成。有研究者关注了创造活动对记忆的影响,发现创造活动对后期记忆有促进作用,但关于促进记忆的机制,研究者仅从理论假设的角度进行解释。少许的研究者探讨了创造活动促进记忆的神经机制,发现创造活动中的记忆保留显着激活了杏仁核,认为创造活动本身是一种奖赏,伴有积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促进了记忆。然而,创造活动有独特的认知过程,奖赏和积极情绪却不是创造活动过程所独有。因此,基于已有研究不足,本研究旨在考察创造活动过程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神经机制。实验一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采用成语谜语答案选择范式,以新颖联结形成(选择新颖答案)和寻常联结形成(选择寻常答案)为自变量的两个水平,以后期测验中对编码阶段所选答案的正确回忆率为因变量,从行为学层面考察创造活动过程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相比于寻常联结形成条件,新颖联结形成条件有更高的正确回忆率,表明创造活动过程中新颖联结形成对后期记忆有促进作用。实验二采用fMRI技术,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内设计,以成语谜语为实验材料,从神经机制层面揭示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新颖失败回忆对比,新颖成功回忆显着激活了右侧海马、左侧杏仁核、双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以及右侧脑岛,这些脑区可能新颖联结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情节记忆的整体表征、基于词语的语义表征以及积极情绪对情节记忆的促进有关;(2)与寻常失败回忆相比,寻常成功回忆未显着激活任何脑区;(3)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促进效应显着激活了右侧海马,表明新颖联结形成可能通过情节记忆表征促进后期记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1)创造活动过程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有促进作用;(2)新颖联结形成可能通过情节记忆表征促进后期记忆。
陈国权[9](2017)在《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组织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在国内外首次构建了组织的时空发展模型。组织在时空维度的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变化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个维度,将组织面临的环境变化类型划分为4种,从而构建了组织在不同环境变化类型下的学习模型,提出了组织在时空发展过程中应对环境的变化时可以采取的3种学习模式。然后,根据不同组织学习能力和智慧半径的差异,构建了组织的学习能力/智慧半径模型,探究了其与组织学习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基于组织发展的时间和组织价值两个维度构建了组织学习的成效模型,将组织学习的成效分为4类模型。最后,通过整合上述4类模型,建立了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组织学习理论,对更好地推动组织学习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纪滢[10](2016)在《创造性学习环境研究:虚拟创客空间及其创设》文中提出美国新媒体联盟在所发表的2015年《地平线报告》中指出,未来三至五年间学生将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对此李克强总理在展望我国未来经济走势时,也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我国经济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可见未来教育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在此讨论创造性学习是必要的。同时上述地平线报告也指出,创客空间是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六大技术进展之一,创客空间是支持创造性学习的理想场所,所以创客空间是培养创造性,提升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已经有大量有关创造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然而研究创客空间才仅仅进入起步阶段,对于如何运用创客空间展开创造性学习还有待深入。本研究,作者探讨网络环境下虚拟创客空间的教育价值、特性、一般搭建模型、设计方法、开发流程,并用两个案例来说明虚拟创客空间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研究,本文获得以下认识:1、作者认为,在教育技术中创客空间就是一种支持创造性学习的学习环境;2、在创客空间,通过让创客(学习者)进行创造性学习可以提升其学习水平,实践“学为创造”:3、既然创客空间可等价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所以作者认为,创客空间的学习理论基础应该包括创造性教学理论、以及相关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在网络环境中,虚拟创客空间为创客(学习者)提供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平台,创客(学习者)在创造其知识产品的同时,也同时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提高创客(学习者)的学习水平;5、在此基础上,类比网络学习环境的一般模型,作者给出了虚拟创客空间的一般结构模型,该模型体现了“以创客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围绕创造性学习需求这一核心,提供符合创客因素特征的创客条件,以创造为目标开展创客活动和评价机制,推动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6、依据结构模型,作者给出了虚拟创客空间的一般设计流程;7、作者对搭建虚拟创客空间的各种现有技术进行了讨论和选择;8、作者通过两个具体课程的虚拟创客空间,力图验证虚拟创客空间的一般结构模型、设计流程和技术平台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9、在虚拟创客空间中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在作者看来教师要因学习者制宜、因教学内容制宜、因课时制宜、因教学条件制宜,同时还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引导。
二、怎样进行创造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进行创造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造型人才培养是AI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
1.1.2 我国儿童编程教育从“非刚需”转为“刚需” |
1.1.3 图形化编程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现状 |
1.2.1 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
1.2.2 儿童图形化编程教育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造思维 |
2.1.2 图形化编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合作教育学理论 |
2.2.5 技术批判理论 |
第3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现状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 |
3.1.2 调查实施 |
3.1.3 数据分析 |
3.2 访谈调查 |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修正 |
3.2.2 调查实施 |
3.2.3 数据分析 |
3.3 调查分析与小结 |
3.3.1 调查分析 |
3.3.2 调查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构建 |
4.1 构建目标 |
4.2 构建原则 |
4.2.1 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 |
4.2.2 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 |
4.2.3 拓展和深入多重教学理论的综合应用 |
4.2.4 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潜力 |
4.2.5 辅助和指导一线教师的培养逻辑构建 |
4.3 构建过程 |
4.3.1 创造思维的相关分析 |
4.3.2 图形化编程的相关分析 |
4.3.3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过程分析 |
4.3.4 模型的初步构建 |
4.3.5 模型修正 |
第5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 |
5.1 实践方案设计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实验工具 |
5.1.4 实验过程 |
5.2 具体实施过程 |
5.2.1 教学前测 |
5.2.2 教学方案 |
5.2.3 教学过程 |
5.2.4 教学后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 |
5.3.3 教师教学体验反馈分析 |
5.4 实践总结与反思 |
5.4.1 实践总结 |
5.4.2 实践反思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结论 |
6.1.3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STR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以长清区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STREAM教育起源及概念 |
1.1.2 STREAM教育的时代意义 |
1.1.3 STREAM教育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 |
1.2 STREAM教育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创造学习心理与教育 |
2.1 创造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历史 |
2.1.1 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 |
2.1.2 创造心理现象的研究 |
2.1.3 创造教育与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
2.2 创造性学习的含义 |
2.2.1 创造性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
2.2.2 学校实施创造性教育 |
2.3 创造性思维及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心理 |
2.4 教师创造性教学策略 |
第三章 《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STREAM教学活动项目设计与实施 |
3.1 活动项目教学分析 |
3.1.1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3.1.2 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分析 |
3.2 活动设计流程 |
3.2.1 导入阶段 |
3.2.2 项目实施阶段 |
3.2.3 多元评价阶段 |
第四章 小学生科学创造能力的调查分析 |
4.1 小学科学课堂STREAM教育实施现状调查 |
4.1.1 教师访谈 |
4.1.2 访谈结果分析 |
4.2 小学生创造能力调查问卷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内容 |
4.2.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论文研究结论 |
5.2 论文研究不足 |
5.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4)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假设、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假设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一)成功智力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二)成功智力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三)成功智力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成功智力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
一、成功智力的提出 |
二、成功智力的内涵及构成 |
三、成功智力相对于传统智力的特征 |
(一)综合性 |
(二)相对独立性 |
(三)可塑性 |
(四)情境性 |
四、成功智力理论的教育意蕴 |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
(二)改革的方向:为成功智力而教 |
第三章 从成功智力理论看初中《道德与法治》 |
一、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来看 |
(一)作为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 |
(二)生活德育论与成功智力的契合 |
二、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分析来看 |
(一)课标中的“课程目标” |
(二)课标中的“课程内容” |
(三)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
(四)课标的总体倾向 |
三、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的分析来看 |
(一)教学视频来源及内容 |
(二)教学过程及评析 |
(三)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 |
四、从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调查访谈来看 |
(一)受访者对成功智力理论的了解与认可程度 |
(二)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机会的判断 |
(三)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困难的判断 |
第四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 |
一、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一)设计理念 |
(二)设计思路 |
二、设计的前期准备 |
(一)课标解读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三、成功智力融入课堂教学的主要路径 |
(一)教学目标的融入 |
(二)教学内容的融入 |
(三)教学过程的融入 |
(四)教学评价的融入 |
第五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实践探索 |
一、前期调研及相关准备 |
(一)试验教学单元研读与分析 |
(二)试验班学情分析与诊断 |
二、教案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
(一)第一课时的情况 |
(二)第二课时的情况 |
(三)第三课时的情况 |
(四)第四课时的情况 |
研究总结:主要结论与发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父母和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教学实录 |
附件2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
附件3 成功智力偏向调查问卷 |
附件4 学生课后简易反馈调查表 |
附件5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验单元 |
致谢 |
(5)高等医学院校创造性学习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造性学习 |
1. 创造性学习的含义 |
2. 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 |
3. 激发创造性学习的动机 |
二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策略 |
1. 教学方式多样化 |
2.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
3. 构建开放性学习环境 |
4.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
5. 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
(6)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和主题 |
1.2 现状和不足 |
1.3 范围和角度 |
1.4 设想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结果和意义 |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
2.1 术语 |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3 SC教学设计模式 |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
3.2 通用模式 |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
3.6 总结 |
4 SC大学教学方法 |
4.1 问题与方法 |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
4.4 合作学习方法 |
4.5 通识学习方法 |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
4.7 积极讲座法 |
5 简要总结 |
5.1 背景与目标 |
5.2 理论与方法 |
5.3 基本内容 |
5.4 主要创新 |
5.5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
(7)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青岛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微课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
2.“微课”热潮下的小学英语教育反思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微课 |
2.有效教学 |
3.能力目标 |
4.情感目标 |
(四)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 |
2.人本主义 |
3.有效教学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微课的内涵及应用研究 |
1.关于微课内涵特征的研究 |
2.关于微课课堂应用的研究 |
(二)关于微课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三)能力目标的相关研究 |
1.创造性学习方面 |
2.合作学习方面 |
(四)情感目标的相关研究 |
1.学生求知欲方面 |
2.学生兴趣方面 |
3.学生态度方面 |
(五)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问卷工具 |
(二)访谈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量化结果 |
1.能力和情感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分析 |
2.能力和情感维度在年级上的比较分析 |
3.能力和情感维度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比较分析 |
4.能力和情感维度在是否参与课外补习英语上的比较分析 |
5.能力和情感维度在英语排名上的比较分析 |
6.能力和情感维度在英语得分上的比较分析 |
7.能力和情感维度在父亲文化水平上的比较分析 |
8.能力和情感维度在母亲文化水平上的比较分析 |
9.能力和情感维度在父亲职业上的比较分析 |
10.能力和情感维度在母亲职业上的比较分析 |
11.能力和情感维度在家庭月收入上的比较分析 |
12.能力和情感维度在是否了解微课上的比较分析 |
13.研究结论 |
(二)访谈结果 |
1.教师对英语微课有效教学的看法 |
2.教师对学生能力、情感的看法 |
3.英语教师微课教学实践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
五、结论、建议与反思 |
(一)结论 |
1.微课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影响 |
2.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因素有关 |
3.学生在英语微课学习中的马太效应 |
(二)建议 |
1.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微课制作与使用能力 |
2.培养学生正确的微课学习习惯 |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
4.实行家校合作提升父母文化水平 |
5.建立健全构建资源的体制 |
(三)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创造性学习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及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创造性学习 |
2.1.1 创造性学习的概念 |
2.1.2 创造性学习研究取向 |
2.1.3 创造性学习的认知过程理论 |
2.1.4 创造活动中认知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 |
2.2 记忆 |
2.3 创造与记忆 |
2.3.1 创造活动对记忆的促进作用研究 |
2.3.2 创造活动与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
4 实验一: 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行为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程序 |
4.2.5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5 实验二: 新颖联结形成影响记忆的神经机制—FMRI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被试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程序 |
5.2.5 数据记录和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行为结果 |
5.3.2 脑成像结果 |
5.4 讨论 |
5.4.1 行为结果 |
5.4.2 新颖联结形成条件记忆的相关脑区 |
5.4.3 寻常联结形成条件记忆的相关脑区 |
5.4.4 新颖联结对记忆的促进效应相关脑区 |
6 总讨论 |
6.1 新颖联结形成促进个体记忆 |
6.2 新颖联结形成促进个体记忆的神经机制 |
6.3 总结 |
6.3.1 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
6.3.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3 未来研究方向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组织的时空发展模型 |
2.1 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变化 |
2.2 组织在时空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变化 |
3 组织在不同环境变化类型下的学习模型 |
4 组织的学习能力/智慧半径模型 |
4.1 学习能力/智慧半径 |
4.2 学习能力/智慧半径影响的认知区域 |
5 组织学习的成效模型 |
6 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模型 |
7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7.1 理论贡献 |
7.2 实践启示 |
8 研究展望 |
(10)创造性学习环境研究:虚拟创客空间及其创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习水平与创客空间 |
2.1 相关的学习水平理论 |
2.1.1 布鲁姆的理论 |
2.1.2 加涅的理论 |
2.1.3 钟志贤的理论 |
2.1.4 斯皮罗的理论 |
2.1.5 知识建构学习理论 |
2.2 创客空间与学习水平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与创客空间相关的学习理论 |
3.1 创客空间与学习环境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4 创造性的教与学理论 |
3.4.1 创造性教学的理论 |
3.4.2 创造性学习的理论 |
3.4.3 “完形”学习理论 |
3.4.4 探究式教学理论 |
3.4.5 发现学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创客空间的一般结构模型和设计流程 |
4.1 相关的学习环境模型 |
4.1.1 武法提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模型 |
4.1.2 汉纳芬的开放学习环境(OLEs) |
4.1.3 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CLEs) |
4.2 创造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
4.2.1 问题解决模式 |
4.2.2 知识建构模式 |
4.3 虚拟创客空间的一般模型 |
4.4 虚拟创客空间的设计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创客空间的案例研究 |
5.1 虚拟创客空间实现的现有技术及其比较 |
5.1.1 虚拟创客空间的几种常见形式 |
5.1.2 虚拟创客空间搭建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
5.2 基于微云平台的虚拟创客空间的实现步骤及物理结构 |
5.2.1 基于微云平台的虚拟创客空间实现步骤 |
5.2.2 基于微云平台的虚拟创客空间的物理结构 |
5.3 创客学习水平和个性特质的现状分析 |
5.4 案例一《应用电子技术职业技能实训(二)》 |
5.5 案例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 |
5.6 对基于虚拟创客空间学习的初步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回顾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附录1 学习者学习水平和创客个性特质的调查访问 |
附录2 对虚拟创客空间促进创造性学习的调查访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怎样进行创造性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D]. 高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小学低年级ScratchJr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 莫雪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
- [3]STR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以长清区某小学为例[D]. 王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D]. 钟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高等医学院校创造性学习探索[J]. 冯川钧. 学园, 2020(04)
- [6]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青岛市S小学为例[D]. 毛丽群.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8]创造性学习中新颖联结形成对记忆的影响及神经机制[D]. 李香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J]. 陈国权. 管理学报, 2017(07)
- [10]创造性学习环境研究:虚拟创客空间及其创设[D]. 纪滢. 云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