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管道运输 降低航油成本(论文文献综述)
扈彬琦[1](2021)在《航油价格改革与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文中指出本文对航油价格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原则进行探究,对形成航油价格重要因素的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我国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航油价格改革背景下管道运输定价机制实施的措施,明确管输定价的主体、确定管输定价权力内容、掌握管输的计价方法和程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势头强劲。航空煤油(以下航煤、
宫琳[2](2020)在《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一系列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的航油行业引来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及挑战,航油行业正在迎来一次历史重大变革。作为国内最大的航油供应商,面对竞争对手的增加、传统定价模式的转变以及来自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压力,中国航油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和传统运营模式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如何更好地迎接新环境、新形势下的挑战是中国航油公司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现状,以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深入研究,得出该公司发展战略。首先,对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PEST模型与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得出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机会及可能受到的威胁挑战;运用对比方法,分析公司所具有的内部资源及能力条件,得出公司在行业内具有的优势及劣势;其次,采用SWOT分析法得出公司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并以占据市场、优化布局区域配送中心、调整供应链模式、构建营销服务体系、扩大业务规模为重点推动企业发展;最后,指出公司应从组织结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为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本文研究,以期为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明确自身核心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给出一定的参考意见,并对企业在航油供应市场竞争中如何稳固地位、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通过分析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为代表的航油供应企业,可以准确把握我国航油供应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我国航油供应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的适应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彭博[3](2020)在《天津港集团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港口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运输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条件下,港口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港口行业提供的特殊服务,把无形的服务与有形的货物结合在起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加大,交通运输行业所需的成品油等能源物质也在不断加大。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地区成品油运输的枢纽港,企业在不断发展成品油软硬件配套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开拓市场,吸引客户。如何在激烈的港口竞争中,依靠港口企业自身优势,提升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水平,便成为了港口企业经济发展当中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依靠对产业文献和网络信息等资料进行了查阅,对成品油、港口市场营销和港口成品油市场营销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推理、总结和阐述,并提出了本文所依托的三种基础营销理论:4P、4C和4R营销理论,为论文之后的策略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天津港概况和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现状、通过PEST分析法对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在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发展机遇和面临威胁四部分总结出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最后,依靠STP营销策略对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确定市场营销的客户范围。通过4P、4C和4R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选择出了要运用4R营销策略构建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框架、制定营销策略及展望其发展方向。最终,总结出了天津港与竞争港口相比,要运用关联、关系、反应和回报等营销策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港口功能、改变价格策略、满足客户需求、维系客户关系和合作共赢等重要方式提升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水平。中国目前已经在世界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影响力举世瞩目。中国港口在世界港口群的活跃度也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而提升。随着国家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的驱动和引导下,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将为提升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水平、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成品油吞吐量,增加利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天津港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鲁皓[4](2016)在《HX航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已经历了多年寒冬。当今世界经济仍处于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期,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航运业因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得不稳定,当前航运业的两大特征为运力过剩和需求放缓。目前正值我国经济由“旧常态”步入“新常态”的初始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历史机遇期。目前HX航运公司已逐步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营管理经验,但是在市场开拓和市场化运作、船员管理、航运专业人才配备等方面也仍存在着自身的劣势。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航油市场正处于变化的环境中,HX航运公司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两个方面对HX航运公司发展战略开展研究。本文以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波特价值链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和通用矩阵等模型为理论工具,分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理清公司的优劣势、资源与能力,据此进行公司战略规划与选择,明确战略发展的方向及确定公司业务的基本竞争战略,并提出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将战略管理理论工具应用于实践中,对于理论而言是一种有效的验证,另一方面战略规划有助于为公司发展指明方向,对公司整合与优化资源、实现经营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杨青国[5](2015)在《民用机场供油模式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民用机场业务量激增,特别是在当前区域规划战略升级和稳增长的背景下,机场建设的互联互通和投资拉动效应愈发凸显,中国航油供油任务加重,传统的供油模式问题凸显,优化需求日益迫切。在机场众多,情况复杂的背景下,流程梳理,历史数据收集整理并进行科学分析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论文基于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管理提升的背景,以增效节能为目标,将研究定位于中航油所服务的民用机场供油模式,从油源、作业单元、供油工艺等角度对民用机场现有的供油模式和流程进行梳理及利弊分析,针对现存的业务链条过长,航油及能源消耗大及科学规划缺失等问题进行研究,遵循打破传统、理论提升、科学运用的原则,重点在加油量预测、油库库容设置、作业单元设置方面引入科学分析技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融合多种方法并取长抑短,寻求高效的供油模式,以达到优化目标;同时选取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赣州机场两个具有代表性机场为例,在详细调研机场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上述研究成果针对两个机场的供油系统分别进行优化,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
宋峰[6](2013)在《中国航油管输公司突发事件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管道运输特别是成品油管道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长输成品油管道又具有管径大、运距长、压力高和输量大的特点,在现如今的成品油管道运输过程中时有发生设备损坏、管道泄漏、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这些事故将会给管道运输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成品油运输突发事件的分析与管理,减少和应对成品油管道事故的发生是摆在管道企业面前一个重大问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管输公司突发事件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到底在什么时间发生、发生的地点在在哪里、事件的性质如何、影响范围有多大、危害和损失有多大,这些在事件发生之间都是不知道的。但是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势必会影响到成品油管道运输,时间长了甚至会影响到成品油的正常供应,一些影响范围必要大的突发性事件甚至会影响到成品油市场正常秩序,给环境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处置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要求快速、准确、及时,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性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能够快速启动方案,有条不紊、快速准确的处置突发性事件。为此,一些石油企业制定了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在方案当中明确了应急处置领导及成员,以及常见的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方法、目的,并规定了应急处置的责任人,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必须根据方案的要求做好处置工作。第一,预防和控制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是石油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亲体,针对成品油管道运输过程中可能引发突发性事件的因素,石油企业必须从管道工程建设入手,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工作。在这一方面上应该从材料设备、设计、监理、施工、市场管理、提高管理材料科技含量等方面入手,规范工程建设过程,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成品油管道运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由于成品油管道运输的管线和设施都是隐蔽工程和地下工程,管道工程建成以后管线和维护降低运行,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将突发性事件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做好政企联防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当事故发生时,除了交代企业内部力量的任务分工,不能忽视了外部相互间的救援协同。要结合当地社会依托力量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外部救援单位应急力量能够承担的工作,企业应该与当地政府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使得各参战救援力量合理分工、协同作战,防止工作漏洞和工作重复。要结合当地社会依托力量的实际情况,在协同单位的救援力量资料收集和部署方面多下功夫,各参战救援力量应当合理分工、协同作战,防止工作漏洞和工作重复。第三,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确定,确认突发性事件发生的详细参数,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开展风险管控项目,确定风险管理流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研究判定风险流程:泵站异常断电处理、健康安全环保制度体系建设(高级)、健康安全环保工作检查、在役装置安全评价、事故隐患治理、应急预案启动、违章施工处理、打孔盗油应急处理、管线泄露处理、管线超压处理要按照突发性事件的严重性划分等级。根据企业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生产场所布置、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仪表、输送介质的危险程度等,辨识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并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分出等级,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第四,加大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力度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通过组织各种培训和学习,一方面提高员工对输油设备的操作能力,做到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设备性能。另一方面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达到管理者能很好的组织和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的目标。其中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油品化验和计量统计、泵机在线检测技术、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培、风险及危险源辨识培训、泵及电机技术培训、防火防爆相关知识培训、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管道阴极保护知识培训。第五,演练工作要做到实用并改进预案编制中的演练主要是通过演练检验力量调集是否准确、技战术运用是否合理,在演练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编制管输公司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在进行演练后进行总结,对应急预案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
孙新宪[7](2014)在《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题目是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会计模式是会计实务体系的高度理论袖象,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为实现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是各要素最佳组合的体现。会计模式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从会计模式研究、企业会计模式研究再到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体现了其规律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特别是基于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框架,各国会计信息及其会计准则日益国际趋同,然而由于各国会计目标、会计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性质、科技水平、法律、文化等各异,因而各国会计模式除会计信息报告国际趋同外,其他部分仍将保持其各自特点而运行,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本研究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又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其会计逻辑起点是会计对象,其理论基础是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本文中吃、论点是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包括方个分论点,遵循"总论-分论-总论(结论)"逻辑思路,采用唯物辩证法、形式逻辑、实证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研究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本文共分9章。第1章导论。主要论述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国际国内文献回顾与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论文创新之处。第2章适应民航企业发展的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首先系统论述会计模式基本理论,其次与国外主要民航企业会计模式对比分析,再次分析了民航企业所处会计环垢基于民航企业会计实务,剖析了良航企业现行会计模式类型、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国家会计改革要求、国家民航发展战略、会计信息报告国际趋同及民航企业发展,提出构建良航企业t理型会计模式,包括内涵、特征、目标、原则、功能、构成要素、框架及运行等,其构成要素包括民航企业会计目标、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知巧管适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及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与未来展望,本文第3-8章主要围绕上述六个方面分别系统论述。第3章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于系统论、信息论,首先从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载体等H个维度系统论述该体系的巧涵与特征,其次剖析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借鉴了国外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先进经验,再次系统论述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包括重构基点、目标、原则、框架、重点及其实施,最后运用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法构建了民航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测度民航企业信息化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南航信息化程度较高。第4章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与知识管理。首先从会计管理内容、会计管理过程、会计管理手段=个维度论述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剖析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同时借鉴国外民航企业会计管理先进经验,再次系统论述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重构,包括重构基点、目标、原则、框架、重点及其实施,最后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开展了民航企业财务风险巧警实化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民航企业财务风险较小。第5章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基于系统论、控制论,首先系统论述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剖析了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同时就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进行国际比较,最后论述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会计规范体系重构,包括重构目标、原则、内容与重点及实施,建议国家制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及民航企业相关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同时民航企业自身重在巧部会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第6章内部控制导向的良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企业组织理论,首先论述该体系的巧涵与特征,次借鉴国外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发展趋势为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再次就民航会计组织体系类型与企业核沁竞争力关系实化,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可提升民航企业心竞争力,最后论述巧部控制导向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包括重构目标、原则、内容与重点及实施。第7章国际化的良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运用系统论、企业国际化理论,首先论述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剖析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最后论述昏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包括重构目标、原则、要素与框架、重点及其措施。第8章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与未来展望。首先论述该模式运行外部环境保障,其次阐述该模式运行组织保障,再次论述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最后述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国际化内涵及国际化运行展望。第9章研究结论、存在的不足与展望。首先归纳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其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分析与明确了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的肉容与方向。本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促进中国民航企业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罗春[8](2012)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及税收政策优化》文中提出“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流转税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消费型增值税改革的推进与发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内容实质是在商品、劳务流转环节实行全面的增值税制,打破现行的按行业类别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税制格局。它有利于避免重复税,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建立与经济转型、发展更为协调的税制环境。本次税制改革于2012年1月1日首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内试点推行。航空运输业纳入到本次“营业税改增值税”税制改革范围。我国航空运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其自身发展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垄断、价格体系混杂、相关促进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税收方面,原营业税体系下,航空运输业存在着重复征税、抵扣环节缺失等弊端;针对航空运输等相关产业还没有完善的税收优惠体系,税收手段促进产业发展效果有待改善。本次“营业税改增值税”税制改革将对航空运输等相关产业产生影响,其影响表现在税制体系、税负变动、上下游抵扣衔接等多方面。本文试图借助相关政策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及税收政策优化,具体以“东方航空”为研究对象。这对于研究本次税制改革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微观作用模式和提出有针对性的税收优化建议都具有价值,同时有利于加深对税制改革的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从理论层面分析本文研究内容的税制改革背景,概述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关于税制改革的文献资料,关于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第二部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概述,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此次税制改革的意义和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概述“上海试点”的内容和基本效果;第三部分航空运输业与税收的相关性分析,概述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从税种、税负和本次税制改革方面分析航空运输业和税收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利用数据和相关税制改革政策,测算“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东方航空”的税负等相关影响,此部分内容较为细致的分析新税制下“东方航空”增值税税负的构成,测算并比较税负的变化,分析、验证税制改革对航空运输企业的作用模式和效果。第五部分,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产业链的税负影响,其中着重分析上游飞机租赁和机场企业的税负影响和转嫁情况;在前五部分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第六部分,本文给出“营改增”进程中航空运输业税收优化建议,分别从航空运输业本身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试点推进与过渡与税收征管体制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与配套征管措施建议;第七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要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有利契机,发挥新税制环境的优势,创建利用各项税收政策工具,打通航空运输产业链条上的税收阻碍,加速航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积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经验,推动税制改革进程,最终在全面新型的增值税制环境中,实现航空运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有利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陈爽[9](2012)在《大连海上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海上建设机场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对城市污染小、飞机起降安全等优点,因而成为沿海城市新建机场选址时的首选。作为我国大陆地区首座离岸式海上机场,大连金州湾海上机场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由于建造结构为典型的离岸式海上机场,大连海上机场同后方陆域的交通联系相对薄弱,航油等物资的运输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民用机场的正常运转依赖于航油的不间断供给,当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航油供应不能得到保障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在机场规划建设初期就充分考虑到航油供应风险,建立一套科学的航油供应风险评价体系,为大连海上机场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目前,国内关于离岸式海上机场的研究极为有限,并且未针对机场运营阶段的航油供应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离岸式海上机场的概述、目前已建成海上机场简介入手,分析了大连海上机场的建设背景以及集疏运体系现状与规划,并对大连海上机场的航油供应方式进行分析,建立了包含自然环境风险、航道环境风险、船舶及码头风险、人为因素风险和意外事故风险六大基本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并针对每个指标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风险评价模型,运用MATLAB编程进行计算与仿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评价模型。最后,对大连海上机场的航油供应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吴松[10](2009)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民用航空市场的逐步开放,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迫切需要有效管理以获得竞争优势。航油供应企业主要经营的是航空油料的采购、储运、加注以及相关技术保障业务,航油物流成本占公司全部成本费用支出的绝大份额,如何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并通过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继扩大销售规模后企业的第二利润增长点。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能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国内某航空油料公司为例,通过对航油在物流过程中存在的作业环节、成本动因、成本构成等因素的分析,将作业成本法同航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结合研究,总结和找到一种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从而帮助企业优化航油物流体系和作业管理,降低航油物流作业成本,提升航油供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其应对市场竞争的实力。本文共分五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航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理论分析,重点对航油物流、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油物流成本管理这一管理理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主要是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F航空油料公司为例,在对其物流模式、经营情况以及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该公司当前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引入作业成本法改进航油物流成本管理埋下伏笔。第四章主要是在F航空油料公司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通过对F航油公司物流作业的分析,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在F航空油料公司的运用进行研究,并再次基础上对优化物流作业流程管理以及成本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五章主要是针对作业成本法在航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将航油企业物流成本按作业环节进行划分和归集,通过对作业环节成本耗费的研究,制定出物流作业优化方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发现作业成本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完善这一理论和实务研究提出解决建议。本文的不足在于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研究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而关于作业成本法在航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则更为少见,加之学识的有限,整个研究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始终感觉离我最初的设想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配送中心等物流环节优化以及成本分析部分,还有待于在以后继续深入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发展管道运输 降低航油成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管道运输 降低航油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1)航油价格改革与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航油价格改革情况 |
背景和必要性 |
目标和原则 |
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情况 |
研究的意义 |
定价原则 |
影响因素 |
我国管道运输定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缺少动态价格管理机制 |
没有探究管道的使用情况 |
缺乏对运行费用的考量 |
航油价格改革背景下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实施的措施 |
明确管输定价的主体 |
确定管输定价权力内容 |
掌握管输的计价方法和程序 |
1.管道计价的模式 |
2.管道运输定价的程序 |
结语 |
(2)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1.2.1 文献综述 |
1.2.2 基础理论 |
1.2.3 分析工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现状 |
2.1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发展概况 |
2.2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经营现状 |
2.2.1 业务范围及流程 |
2.2.2 市场发展概况 |
2.2.3 供应站点分布 |
2.2.4 公司经营业绩 |
2.3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供应站点建设依赖性强 |
2.3.2 资源配置问题 |
2.3.3 通航市场开拓问题 |
2.3.4 季节性保障问题 |
第三章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科学技术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特征分析 |
3.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3 行业发展趋势 |
3.3 机遇与威胁分析 |
3.3.1 机遇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条件分析 |
4.1 资源条件 |
4.1.1 供应站点资源 |
4.1.2 设备设施资源 |
4.1.3 人力资源 |
4.1.4 品牌资源 |
4.1.5 管理体系 |
4.2 能力条件 |
4.2.1 获取资源能力 |
4.2.2 运营调度能力 |
4.2.3 风险管控能力 |
4.2.4 计量质量控制能力 |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公司发展战略 |
5.3 发展战略实施重点 |
5.3.1 市场扩张 |
5.3.2 规模扩张 |
第六章 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保障 |
6.1 优化组织结构 |
6.2 建立完善的制度流程体系 |
6.3 加强现代化信息建设 |
6.4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6.5 塑造企业社会形象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津港集团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成品油 |
2.1.2 成品油油商 |
2.1.3 港口成品油市场营销 |
2.2 理论基础 |
2.2.1 STP营销理论 |
2.2.2 4P营销理论 |
2.2.3 4C营销理论 |
2.2.4 4R营销理论 |
3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现状 |
3.1.1 天津港集团概述 |
3.1.2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现状 |
3.2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
3.2.1 港口功能不完善降低服务产品市场吸引力 |
3.2.2 港口成品油单一的定价策略难以维持客户关系 |
3.2.3 缺少针对客户的服务群体分析影响市场营销实施 |
3.2.4 缺少港内企业合作难以形成高满意度的市场营销方案 |
3.2.5 品牌建设不突出影响企业成品油市场营销效果 |
3.3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环境PEST分析 |
3.3.1 政策环境 |
3.3.2 经济环境 |
3.3.3 社会环境 |
3.3.4 技术环境 |
3.4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环境SWOT分析 |
3.4.1 竞争优势 |
3.4.2 竞争劣势 |
3.4.3 发展机会 |
3.4.4 面临威胁 |
3.4.5 SWOT矩阵图 |
4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 |
4.1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STP策略 |
4.1.1 市场细分 |
4.1.2 选择目标市场 |
4.1.3 市场定位 |
4.2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
4.3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关联营销策略 |
4.3.1 与油商建立稳定互信的命运共同体 |
4.3.2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建立不同的服务方案 |
4.3.3 全球化积极拓展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
4.4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反应营销策略 |
4.4.1 提升港口成品油服务基础设施水平 |
4.4.2 企业随时就油商的服务需求进行改进 |
4.4.3 天津港内部关联企业进行交叉合作 |
4.4.4 积极构建港口成品油市场营销对外营销体系 |
4.5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关系营销策略 |
4.5.1 拜访关键油商维护客户关系 |
4.5.2 建立与油商的实时服务平台 |
4.5.3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
4.5.4 做好企业对外宣传 |
4.6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回报营销策略 |
4.6.1 根据经济环境和民生水平调整费率 |
4.6.2 适当给予长期客户的返利回报 |
4.6.3 在价格上针对竞争者的挑战进行反馈 |
5 天津港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措施保障 |
5.1 组织架构调整 |
5.2 资源配置的有效利用 |
5.3 建立健全的组织制度 |
5.4 加强人员能力和素质培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HX航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行业分析 |
2.2.1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2.2.2 行业集中度分析 |
2.2.3 行业内战略集团分布分析 |
2.3 竞争分析 |
2.3.1 现有竞争者 |
2.3.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2.3.3 替代品威胁 |
2.3.4 客户议价能力 |
2.3.5 供应商议价能力 |
2.4 外部因素分析总结 |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
3.1 主要业务的基本价值链 |
3.2 产品及赢利模式 |
3.2.1 主要产品 |
3.2.2 主要业务活动 |
3.2.3 赢利模式 |
3.3 资源分析 |
3.3.1 财务计划及财务资源 |
3.3.2 组织架构和内部激励与控制 |
3.3.3 人力资源 |
3.3.4 股东资源 |
3.4 内部因素分析总结 |
第四章 战略规划与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关键外部机会与威胁 |
4.1.2 关键内部优势与劣势 |
4.1.3 SWOT矩阵匹配分析 |
4.2 战略规划 |
4.2.1 使命 |
4.2.2 总体目标 |
4.3 方向战略 |
4.3.1 公司战略备选方案 |
4.3.2 扩张战略 |
4.4 组合分析 |
4.4.1 波士顿增长——占有率矩阵 |
4.4.2 GE业务筛选模型 |
4.5 基本竞争战略 |
4.5.1 竞争战略方案 |
4.5.2 差异化战略 |
第五章 战略实施 |
5.1 财务层面 |
5.1.1 业务发展总目标 |
5.1.2 财务层面战略分解 |
5.2 客户层面 |
5.2.1 客户价值主张分析 |
5.2.2 客户层面战略分解 |
5.3 内部流程层面 |
5.3.1 运营管理流程分析 |
5.3.2 客户管理流程分析 |
5.3.3 创新流程分析 |
5.4 学习与成长层面 |
5.4.1 人力资本分析 |
5.4.2 信息资本分析 |
5.4.3 组织资本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民用机场供油模式优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机场供油模式 |
2.1.1 民用机场 |
2.1.2 作业单元 |
2.1.3 供油工艺 |
2.1.4 供油流程 |
2.2 机场供油系统 |
2.2.1 航油 |
2.2.2 储油设施 |
2.2.3 加油设施 |
第三章 机场供油模式现状 |
3.1 中国航油背景介绍 |
3.2 民用机场概况 |
3.3 机场供油模式现状 |
3.3.1 航油供应流程 |
3.3.2 机场加油数据 |
3.3.3 油源状况 |
3.3.4 作业单元及供油流程 |
3.4 现有供油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机场供油模式优化及方案 |
4.1 供油模式优化 |
4.1.1 优化原则 |
4.1.2 优化流程 |
4.2 优化方案 |
4.2.1 优化研究重点 |
4.2.2 优化方法 |
第五章 机场优化供油模式实施案例 |
5.1 应用实例一 |
5.1.1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优化前基本情况 |
5.1.2 供油系统供油能力分析 |
5.1.3 供油系统优化 |
5.1.4 供油系统优化方案意向 |
5.1.5 供油系统优化方案比较 |
5.1.6 加油优化方案 |
5.2 应用实例二 |
5.2.1 赣州黄金机场优化前基本情况 |
5.2.2 供油系统供油能力分析 |
5.2.3 供油系统优化 |
5.2.4 优化方案分析 |
5.2.5 支线机场供油模式优化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国航油管输公司突发事件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管道突发事件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管道突发事件管理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及方法综述 |
2.1 突发事件的概念 |
2.1.1 突发事件的分类 |
2.1.2 突发事件的分级 |
2.2 成品油长输管道的突发事件分析和管理方法 |
2.2.1 外部突发性事件分析 |
2.2.2 外部突发性事件管理方法 |
2.2.3 内部突发性事件分析 |
2.2.4 内部突发性事件管理方法 |
第3章 中国航油管输公司突发性事件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管输公司突发事件管理现状 |
3.2.1 成立了航空煤油管道运输管理单位 |
3.2.2 制定了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
3.2.3 备置突发性事件所需的物资材料 |
3.2.4 成品油管道运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
3.2.5 应用管道运输检漏系统 |
3.3 管输公司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突发性事件应对方案过于简单 |
3.3.2 企业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做到有效沟通 |
3.3.3 管输公司缺乏管道风险分析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
3.3.4 预防和管理工作未能落到实处 |
3.3.5 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定期的演练 |
第4章 管输公司突发性事件管理改进和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
4.1 完善管理方法是前提 |
4.1.1 加强成品油管道施工质量管理 |
4.1.2 认真做好成品油管道运输日常管理工作 |
4.2 做好政、企联防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
4.2.1 实现企业与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
4.2.2 共同制定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
4.3 运用科学方法对管道运行进行风险评价 |
4.3.1 现有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的改进 |
4.3.2 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的改进 |
4.3.3 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管道故障的快速定位 |
4.4 稳扎落实应急保障工作 |
4.4.1 巡线队伍建设 |
4.4.2 做好物资设备保障工作 |
4.5 成品油管道运输应急方案演练 |
4.5.1 加强演练工作的组织管理 |
4.5.2 强化演练过程的组织控制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管理由专门部门负责 |
5.2.2 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管理专人化 |
5.2.3 计算机技术在成品油管道运输突发性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逻辑起点是哲学关于“一般和个别”辩证关系 |
1.1.2 会计模式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关系 |
1.1.3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在企业会计模式中的地位与深层思考 |
1.1.4 国家民航发展战略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1.3.1 国内外会计模式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1.3.2 国内外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1.4 本文研究理论基础 |
1.4.1 系统论 |
1.4.2 信息论 |
1.4.3 控制论 |
1.5 本文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
1.6.1 本文结构 |
1.6.2 本文研究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1 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会计模式基本理论 |
1.7.2 丰富了企业会计模式理论 |
1.7.3 提出了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特征及其体系框架 |
1.7.4 系统研究了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五大体系及其运行 |
第2章 适应民航企业发展的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 |
2.1 会计模式基本理论 |
2.1.1 会计模式起源及影响因素 |
2.1.2 会计模式概念理论 |
2.1.3 会计模式目标理论 |
2.1.4 会计模式特征理论 |
2.1.5 会计模式功能理论 |
2.1.6 会计模式分类理论 |
2.1.7 会计模式构成要素理论 |
2.1.8 会计模式框架理论 |
2.1.9 会计模式结构理论 |
2.1.10 会计模式运行理论 |
2.1.11 会计模式发展理论 |
2.1.12 企业会计模式理论 |
2.2 国内外民航企业会计模式比较 |
2.2.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民航会计规范 |
2.2.2 国外民航会计模式 |
2.2.3 中国民航企业会计模式 |
2.2.4 中外民航企业会计模式比较 |
2.3 民航企业会计实践的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现状整体分析 |
2.3.1 基于民航企业会计实践的民航企业会计模式宏宏微观背景分析 |
2.3.2 基于民航企业会计实践的现有会计模式调查 |
2.3.3 中国民航企业现有会计模式特点 |
2.3.4 民航现有会计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
2.4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建 |
2.4.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提出 |
2.4.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内涵 |
2.4.3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特征 |
2.4.4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建目标 |
2.4.5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建原则 |
2.4.6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功能 |
2.4.7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框架 |
2.4.8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成要素 |
2.4.9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分类 |
2.4.10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运行与发展展望 |
第3章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
3.1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内涵与特征 |
3.1.1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内涵 |
3.1.2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特征 |
3.2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现状 |
3.2.1 国内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情况 |
3.2.2 国外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情况 |
3.2.3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评价 |
3.3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 |
3.3.1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目标 |
3.3.2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原则 |
3.3.3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成要素 |
3.3.4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重点及实施 |
3.4 民航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实证研究 |
3.4.1 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相关文献综述 |
3.4.2 民航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与测度评价指标 |
3.4.3 民航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实证研究 |
第4章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 |
4.1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内涵与特征 |
4.1.1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内涵 |
4.1.2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特征 |
4.2 国内外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 |
4.2.1 国内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 |
4.2.2 国外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 |
4.3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重构 |
4.3.1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建目标 |
4.3.2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
4.3.3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成要素与框架 |
4.3.4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重点及实施 |
4.4 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民航企业会计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 |
4.4.1 民航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 |
4.4.2 实证方法及实证模型选择 |
4.4.3 实证过程与实证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5章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 |
5.1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内涵与特征 |
5.1.1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内涵 |
5.1.2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特征 |
5.2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现状 |
5.2.1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现状 |
5.2.2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国际比较 |
5.2.3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评价 |
5.3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 |
5.3.1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目标 |
5.3.2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原则 |
5.3.3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内容与重点 |
第6章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 |
6.1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内涵与特征 |
6.1.1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内涵 |
6.1.2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特征 |
6.2 民航会计组织体系内部控制导向发展趋势 |
6.2.1 国外先进航空会计组织体系 |
6.2.2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发展趋势 |
6.3 民航会计组织体系类型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6.3.1 民航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6.3.2 会计组织体系与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6.4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 |
6.4.1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目标 |
6.4.2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原则 |
6.4.3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构成要素与框架 |
6.4.4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重点与实施 |
第7章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 |
7.1 国际化的民航会计人才体系内涵与特征 |
7.1.1 国际化与民航企业会计人才的关系 |
7.1.2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内涵 |
7.1.3 国际化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特征 |
7.2 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现状 |
7.2.1 中国会计人员整体现状 |
7.2.2 民航企业会计人员现状 |
7.3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 |
7.3.1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目标 |
7.3.2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原则 |
7.3.3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构成要素与框架 |
7.3.4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措施 |
第8章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与未来展望 |
8.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环境 |
8.1.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外部环境 |
8.1.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内部环境 |
8.1.3 完善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环境对策 |
8.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组织保障 |
8.2.1 民航企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
8.2.2 组织学习与内部宣传 |
8.3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制度化与规范化 |
8.3.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制度化 |
8.3.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规范化 |
8.4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国际化与展望 |
8.4.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国际化内涵 |
8.4.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的未来展望 |
第9章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结论、不足与研究展望 |
9.1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主要研究结论 |
9.2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9.3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附录1 民航企业会计部门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提纲 |
附录2 2012年底中国主要航空公司会计人员等数据调查统计表 |
(8)“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及税收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情况 |
1.3.2 国外研究情况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概述 |
2.1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内涵 |
2.1.1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含义 |
2.1.2 “营业税改增值税”与“增值税扩围”的比较 |
2.2 税制改革的意义与目的 |
2.2.1 经济方面 |
2.2.2 产业方面 |
2.2.3 税制方面 |
2.3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情况简述 |
2.3.1 改革进程概述 |
2.3.2 改革的基本框架 |
2.3.3 试点运行情况与简要评价 |
3 航空运输业与税收的相关性分析 |
3.1 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的意义 |
3.1.1 宏观视角下的航空业 |
3.1.2 航空运输业的国际横向比较 |
3.1.3 航空运输业的国内横向比较 |
3.1.4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
3.2 航空运输业的税收分析 |
3.2.1 税种方面 |
3.2.2 税负方面 |
3.2.3 税制改革方面 |
4 “东方航空”税负分析测算 |
4.1 税负测算的前提分析与说明 |
4.1.1 明确航空公司业务范围 |
4.1.2 从税收视角分析航空公司业务 |
4.1.3 营改增税负分析前提说明 |
4.2 东方航空税负分析过程 |
4.2.1 税负分析测算的逻辑与步骤 |
4.2.2 东方航空适用的税收政策 |
4.2.3 “营改增”税制变化对收入项目产生的影响 |
4.2.4 “营改增”税制变化对成本项目等进项因素的影响 |
4.2.5 税负的具体测算过程 |
5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产业链的税负影响分析 |
5.1 航空运输业上下游产业的税负转嫁分析 |
5.1.1 下游税负转嫁总体分析 |
5.1.2 上游税负转嫁总体分析 |
5.2 航空公司上游行业“营改增”税负变动分析 |
5.2.1 飞机经营租赁“营改增”税负变动分析 |
5.2.2 飞机融资租赁“营改增”税负变动情况 |
5.2.3 跨境租赁税负问题 |
5.2.4 机场营改增相关税负变动分析 |
5.2.5 小结 |
6 “营改增”进程中航空运输业税收优化建议 |
6.1 营改增背景下航空运输企业自身流转税优惠政策优化 |
6.1.1 航油税收政策优化 |
6.1.2 飞机购进的税收政策优化 |
6.1.3 航空维修税收政策优化 |
6.1.4 小结 |
6.2 营改增试点推进进程中航空运输业的税收优化建议 |
6.2.1 选择作用点,落实税改效果 |
6.2.2 整合航空运输业流转税优惠政策 |
6.2.3 若干具体税收政策的承接过渡 |
6.3 税收管理体制的过渡 |
6.3.1 宏观视角下的税收管理体制过渡 |
6.3.2 微观视角下税收征管过渡的启示 |
6.4 以航空运输业为切入点,研究营改增推进进程 |
7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大连海上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海上机场建设背景分析 |
2.1 离岸型海上机场概述 |
2.2 世界已建离岸式海上机场的实践 |
2.3 大连海上机场概况 |
2.4 大连海上机场地面运输通道配置分析 |
2.4.1 机场跨海联络桥配置 |
2.4.2 机场陆域地面运输通道配置 |
2.5 大连海上机场水运交通规划与布置 |
2.5.1 大连海上机场水运交通需求分析 |
2.5.2 大连海上机场水运交通布置方案 |
第3章 大连海上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
3.1.1 风险评价定义 |
3.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机场航油供应方式分析 |
3.3 机场航油供应风险因素的识别 |
3.4 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风险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4章 大连海上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
4.1.1 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4.1.2 各评价方法比较 |
4.2 BP神经网络理论 |
4.2.1 BP神经网络理论的基本介绍 |
4.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4.3 BP神经网络评价程序 |
4.4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1 评价指标及样本数据的确定 |
4.4.2 BP神经网络函数的构建 |
4.4.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及仿真 |
4.4.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检测 |
第5章 大连海上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估 |
5.1 大连金州湾海域基本情况 |
5.1.1 自然环境 |
5.1.2 航道情况 |
5.2 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 |
5.2.1 航油运输风险分析 |
5.2.2 航油运输风险评价 |
5.3 机场航油供应风险防控措施 |
5.3.1 合理规划机场航油存储 |
5.3.2 建立航油供应备用通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隐含层数程序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2. 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航油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2.1.1 航油物流的基本概念 |
2.1.2 航油物流的特点 |
2.2 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 |
2.2.1 航油物流成本的基本概念 |
2.2.2 航油物流成本的属性 |
2.2.3 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
2.3 作业成本法理论分析 |
2.3.1 作业成本法理论研究及评述 |
2.3.2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原理与前提 |
2.3.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管理方法 |
3. 案例分析——以F航油公司为例 |
3.1 F航油公司基本情况 |
3.1.1 F航油公司简介 |
3.1.2 F航油公司组织结构 |
3.1.3 F航油公司的内外环境分析 |
3.2 F航油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整体状况 |
3.2.1 目前F航油公司成本管理概况 |
3.2.2 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3 导致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作业成本法在F航油公司中的运用 |
4.1 F航油公司物流作业特点 |
4.1.1 F航油公司物流作业流程分析 |
4.1.2 F航油公司物流作业环节划分及特点 |
4.2 作业成本法在F航油公司中的具体应用 |
4.2.1 2007—2008年物流成本情况 |
4.2.2 作业动因及成本分配方法 |
4.2.3 作业成本归集及结果 |
4.3 作业成本法与现有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分析 |
4.4 F航油公司物流成本管理改进探索 |
4.4.1 F航油公司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
4.4.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作业优化管理 |
4.4.3 物流成本管理业绩的管理和评价 |
4.5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
5. 作业成本法在航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1 作业成本法运用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
5.2 作业以及作业成本中心应清晰划分 |
5.3 作业成本指标的制定需要统筹考虑 |
5.4 传统成本核算方式与作业成本核算方式的结合问题 |
5.5 要大力提高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中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发展管道运输 降低航油成本(论文参考文献)
- [1]航油价格改革与航煤管道运输定价机制[J]. 扈彬琦. 商业文化, 2021(23)
- [2]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宫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天津港集团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彭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HX航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鲁皓.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5]民用机场供油模式优化研究与应用[D]. 杨青国.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6]中国航油管输公司突发事件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宋峰. 吉林大学, 2013(04)
- [7]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D]. 孙新宪.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2)
- [8]“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及税收政策优化[D]. 罗春. 东北财经大学, 2012(S2)
- [9]大连海上机场航油供应风险评价研究[D]. 陈爽.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0)
- [1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油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 吴松.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