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联络线控制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胡治辉[1](2021)在《基于云服务平台智能微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达到了惊人地步,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矛盾日益尖锐,以新型可再生能源为引领的清洁能源利用模式成为全球共识。风光作为发电能源的分布式电源优缺点鲜明,为了整合分布式发电优势,弱化其对配电网的不利影响,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随着微电网项目大量涌现,微电网监控系统存储计算能力有限、各自分散独立、数据不能共享、历史数据无法得到挖掘分析利用等问题凸显。云计算能够实现微电网的海量数据存储和实时并行计算,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微电网在监控管理、数据分析、预测调度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首先,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研究现状和云计算服务在电力系统及微电网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云计算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对微电网经典控制策略的分析,设计出适合于云平台微电网控制需求的智能本地控制器,即微电网中央控制器、微电源控制器、负荷控制器。通过对云平台需求分析,设计出微电网控制架构和云平台系统架构,并对云平台的发电预测功能进行了叙述。其次,本文以微电网控制架构中具有普遍性的2号光储型微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微电网云平台并离网切换控制策略,并分别对基于顺序控制方式和无缝切换方式的主动离网控制策略、被迫离网控制策略和离网转并网控制策略进行了介绍。对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在光伏功率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提出了基于功率预测的多时间尺度能量管理策略,包括联络线功率实时控制策略、并网状态下和离网状态下微电网源储荷实时调度策略。最后,本文介绍了光储云平台的实现方案及组成,设计和展示了系统界面和功率预测功能,对微电网云平台的并离网切换控制策略、光伏预测功能、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以上策略能够满足光储云平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需求。
晋萃萃[2](2020)在《大功率缺失下广域电网主动频率响应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特高压故障大功率缺失与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带来的电网频率稳定问题,需要对种类不断丰富的频率响应调节手段进行更好地协调,这就使得现行频率响应的调节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鉴于目前我国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框架已具备了先进的通信技术与完善的控制系统,有必要利用已有安全稳定控制框架,在不增加通信设备、信道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频率响应控制方式。本文针对广域电网较为显着的频率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一种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思想与框架,将频率响应控制由传统的依据本地频差调节的分散比例反馈控制,转变为依据故障处参量动作的集中事件(或参量)前馈控制,通过对“源-网-荷-储”侧多种频率响应调节手段进行优化协调充分发挥已有设备控制效能,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控制能力,进而改善大功率缺失下的系统频率稳定紧张局面。所提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框架包括离线分析与在线应用两个部分。其中,离线分析主要涉及典型场景生成、频率安全程度分级、同调机群辨识三项内容,通过依据电网历史运行数据生成典型场景,针对典型场景划分频率安全等级,与对频率安全水平较低的场景进行同调机组分群,降低离线分析工作量,满足频率响应在线控制的快速性需求;在线应用主要针对主动频率响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将当前运行状态与离线分析所得典型场景进行在线匹配,对系统内多种频率响应调节手段进行集中协调与控制,充分发挥系统整体频率响应能力。各项内容研究具体如下:通过将频率最低点作为场景聚类输入,综合考虑各系统参量作用效果;通过采用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依据聚类有效性指标与频率安全原则对运行场景进行聚类与优选,解决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所面临的运行场景数目巨大且控制策略涉及因素众多问题,从而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控制效率。通过明确系统频率最低点与准稳态频率间的近似定比值关系,依据准稳态频率使用历史数据线性回归方法估算系统频率最低点;通过在考虑机组上调裕量、系统初始运行频率等因素下,提出电网频率安全程度分级原则,依据频率最低点实时评估系统频率安全等级与实际频率响应能力,进而为频率响应控制模式的选取与频率响应调节手段的调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将频率作为机组同调分群依据,综合考虑系统模型参数、运行方式、扰动位置等对分群结果的影响;通过采用支持向量聚类算法,将机组频差时间序列低维空间分布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借助序列最小优化算法计算高维特征空间中数据的最小包围超球半径,进而依据同调机群疏密度评估指标进行同调机群辨识。采用主动频率响应分群控制,不仅对系统频率最低点影响不大,而且能够将距扰动点较远机组的暂态最高频率控制在系统频率安全约束范围内,使系统避免发生新的频率安全稳定问题。通过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既可以克服现有频率响应延迟引起的控制滞后问题,综合考虑各频率响应调节手段调节特性与系统运行约束,又能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对各频率响应调节手段输出功率进行集中协调与控制,充分发挥系统整体频率响应能力,进而提升大功率缺失下的系统频率稳定抵御能力。对被控频率响应调节手段与扰动点间电气距离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距扰动点一定距离的区域内实施可收到预期效果。我国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框架已为上述各项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施基础,本文研究无需新增通信设备、信道、稳控系统等硬件设施,且算例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龚梦[3](2020)在《考虑风电功率输出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AGC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作为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风能的间歇性、随机性等特征对电网频率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工程试验数据及相关研究表明,风力发电功率对系统容量的占比越高,对电力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越明显。本文从风电功率输出变化对AGC系统参数的影响出发,提出一种补偿型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策略,以应对风电功率输出的不确定性对传统AGC的负面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在AGC调频基本原理基础上,阐述了AGC各单元传递函数模型和仿真模型构建机理,形成区域互联电力系统AGC模型;并对区域之间功率交换特性、基本控制方式以及系统中的约束进行描述。(2)考虑到AGC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决定作用,重点考察电力系统单位调节功率和电力系统惯性时间常数的变化对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影响。定义风电动态渗透率为风电实时输出功率与系统容量的比值,分析其对电力系统单位调节功率以及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机理,进而获得风电动态渗透率变化对AGC参数设定及控制性能影响的对应关系。(3)以MPC作为基础控制策略应用于含风电电力系统的AGC模型中,从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方面,阐述了MPC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机制,并通过Matlab/Simulik构建两区域电力系统AGC模型,仿真验证了MPC作为控制器进行自动发电控制的有效性。(4)在MPC基础上,结合风电功率输出不确定性对AGC系统参数设定的影响,提出补偿型MPC控制策略,构建传统MPC与补偿环节的串联结构形式,并针对电力系统在不同风电动态渗透率下的频率特性,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补偿环节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补偿环节参数随渗透率改变的动态调整机制的设计,使控制器能够适应风电功率输出的不确定性变化。(5)在Matlab/Simulik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模拟风机连锁故障、风电机组和常规机组的进入和撤出等导致风电动态渗透率发生改变时,所提方法对系统频率控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林震宇[4](2020)在《考虑风电参与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使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得到推广及应用,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风电大规模并网时,由于风机特有的功率解耦运行方式,使其转子转速无法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降低了电网的调频能力;同时,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风电功率的波动性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对传统火电机组主导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提出更大的挑战。本文从风电参与电网调频的风机功率输出控制方法与适应于风电参与调频时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首先,在AGC系统基本原理、构成、控制策略及目标基础上,详细叙述了火电机组和风电机组各部分数学模型,并以此构建了含风电的互联AGC系统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参与电网调频时对风电功率输出的控制需求,分析了用于风电输出调整的次优功率跟踪(Optimal Power Point Tracking,OPPT)与桨距角控制机理,并在传统OPPT基础上,提出了叠加电力系统频率二阶导数的风机快速频率响应OPPT(Fast Frequency Respond OPPT,FFR-OPPT)控制方法;同时,为了使风机在一次调频过程中不仅能进行惯性响应,还能够利用桨距角的调整作用给予电网稳定的频率支撑,并尽可能减少调整过程中的机械磨损,设计了风机桨距角与FFR-OPPT综合控制方法;风机一次调频仿真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第三,考虑到大规模风电并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将模型预测控制和二自由度PID(Two degree of freedom PID,2-DOF-PID)相结合,设计了基于预测优化2-DOF-PID的AGC控制方法。一方面,以PSO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的2-DOF-PID控制器,能有效提高AGC控制的针对性;另一方面,2-DOF-PID控制器与预测控制模型的融合,能有效提高AGC控制器在线优化的处理能力。最后,在桨距角与FFR-OPPT共同控制风机输出,以及预测优化2-DOF-PID控制器基础上,进行了风电参与的AGC系统综合。以Matlab/Simulink环境构建三区域互联AGC系统进行风电参与下的AGC效果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风机输出控制方法在参与AGC调节过程中,能更快速的进行风机惯性提取,对频率偏移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而预测优化2-DOF-PID控制器能有效的改善大规模风电接入下的AGC调频效果,更好的应对风电并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仲思源[5](2020)在《闵行经济开发区中办公园区的空间策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策划作为建筑学的一个细分领域,越来越受到建筑从业人员的重视。在设计前期缺乏建筑策划,导致建筑空间内容设置不合理、功能组织不完善以及过分关注建筑造型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使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低下,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建筑策划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研究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紫藤宾馆地块办公园区的空间策划。伴随着经济上的产业升级和政策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原有工业区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功能业态单一、产业配套不足、空间资源受限、生态环境羸弱等问题愈发严重。在产城融合的背景下,将用途单一、缺乏景观的工业园改成用途混合、景观优美的产业社区,将工厂区改成商业商务办公区和研发办公区,不仅效益丰厚,也是大势所趋。空间策划作为建筑策划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建筑内部空间,还包括建筑的体量和外部空间,本论文将运用五步法、矩阵法、层级分析法等建筑策划方法探讨工业区中办公园区的规模、流线、布局和天际线等内容。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主要阐述了紫藤宾馆地块办公园区空间策划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第2、3、4、6章)对工业区中办公园区的空间策划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第5章)以闵行经济开发区紫藤宾馆地块办公园区为例,探讨了空间策划方法在实际项目的具体应用。最后一部分(第7章)总结了论文的成果和不足,并对空间策划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总结。
许恩超[6](2020)在《基于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分布式优化控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优化控制策略。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总结综合能源的典型设备及网络模型,阐明储能控制基础。设备模型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模型、风机发电模型、储电系统模型、储热系统模型、燃气轮机模型、P2G设备模型等,网络模型则主要研究了电网模型以及气网模型。在了解设备及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综合能源系统面对能量波动时的快速响应能力,对采用下垂控制模式的储能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调节能力进行研究。(2)在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运行无差调节的方法。针对当前分布式发电趋势,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风险管控策略,这一控制策略以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各种储能系统为基础,以储能系统提供能源支撑为前提,主要研究分布式系统的处理分配问题,核心为一致性算法,在一致性算法基础上,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了改进。改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等微增率的运行优化及节点上下限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其二是将邻接线路的风险指标纳入算法的考虑范围,使系统在应用本算法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并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实时调整修改权重比例。(3)在上述算法基础上,又考虑到孤岛运行情况,加入了孤岛识别机制与平衡节点选择机制,使上述算法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经过仿真验证,算法拥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够很好的兼容上层优化调度管理等高级应用,且能够满足系统设备“即插即用”的需求,方便系统未来进行规模的扩展。(4)基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及算法,参与研发了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智能电网中心的经纬园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研发内容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实时优化与运行控制,在工程条件下应用本算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前台界面。在实际工程中,运行与控制算法将以分布式形式部署在每个可控节点控制器,考虑控制的实时性,本地节点控制器使用Redis实时数据库的形式与管理平台进行信息通讯。用户可通过网页或APP形式访问平台界面,可在运行于控制对应的界面进行远程监控等相关操作。
韩帅[7](2020)在《分层结构多微网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微网接入配网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许多多微网系统。多微网具有协调控制、微网内部自治运行、整体优化管理、微源能量互补等功能且具有快速稳定、经济可控的优点。但同时因多微网系统组成单元复杂及控制方式多样,如何有效的实现多微网系统内部协调运行、多微网系统平滑并网及与配电网的平稳交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围绕多微网系统内分布式微源、联络线功率及同步并网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研究了多微网系统典型组成结构、微网及分布式电源主要控制方法。分析了多微网三层分层控制方案并对各层功能进行了详细划分,在此三层分层控制结构基础上提出了运行于不同模式下子微网之间及配电网与多微网之间的的协调控制策略。2、在多微网协调子微网进行并网过程中,子微网内微源的控制策略在传统下垂控制存在动态性及精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下垂控制中加入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优化控制策略并作为多微网并网运行过渡过程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策略的正确性。3、根据本文多微网系统联络线特点,提出了多微网系统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由子微网相互配合对联络线功率进行调节控制。针对多微网并网过程中的同步问题,提出了并网同步协调控制策略,由中央控制层测量差值,子微网根据接受的控制指令,配合调节并网开关两侧差值实现多微网系统平滑并网。4、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多微网仿真模型。通过对并网运行的多微网系统联络线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了在电网与多微网需要进行功率交互时,以子微网为单元协调配合,根据指令发出相应功率,共同完成对联络线功率的平稳控制。根据多微网同步并网条件,通过仿真,验证了多微网可迅速与大电网达到同步,实现多微网并网运行且过渡过程中微网电压、电流对系统没有造成大的冲击。
徐键[8](2019)在《水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策略与并网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能源危机造成的影响使得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开始大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是将其转化为电能。目前,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主要是水能、风能及太阳能。但这三种能源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水能存在丰水期与枯水期,风能与太阳光能又存在随机性与间歇性,这些特性会影响其系统的稳定性与电能质量。水电、风电与光伏发电在短期和长期都呈现出互补特性,因此,要建立以水风光三种可再生能源组成的微电网系统就必须解决对多电源的控制及多电源之间协调与实时调度的问题。本文从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的发电特点入手,结合蓄电池的工作特性,分析了含水风光储四种电源组成的微网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风光微网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利用PQ控制对微电源进行控制,并针对储能系统提出PQ控制与VF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基于微电网三层典型控制架构,采用了基于储能状态评估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利用储能系统快速调整出力性保障联络线传输功率在调度范围内。本文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为基础,设计了含四种电源的微电网系统。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网系统模型,取电网实测典型负荷日的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数据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水风光多电源组成的微网系统进行发电可有效抑制风、光随机性电源引起的功率波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电能质量,进一步也证实了本文中的对水风光微网系统控制策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孙羽婷[9](2019)在《东山县双东湖片区城市设计与控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进程[5],截至到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9.58%,这四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扩张建设使得城市中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逐渐产生了千城一面、城市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2],尤其对同时兼具城乡特点的众多县城,缺乏本土化的规划编制往往导致这些城市特色缺失。在越来越注重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今天,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如何解决之前快速城镇化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城市开发建设的有效管控来改善人居环境,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因此日渐提高。尤其2017年《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打破了城市设计一直以来地位不明确的“制度困境”,明确提出城市设计要与控规结合。而究竟二者如何做到真正的融合,既能强化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又能弥补控规对城市空间环境控制的缺失、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本研究以东山县双东湖片区的控规与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追溯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实践探索经验,梳理双东湖片区的发展条件及其控规与城市设计方案布局特点,进而找到双东湖片区城市设计与控规二者的融合切入点。其次,针对三方面切入点分别进行研究。第一,环境容量控制方面是在控规基本确定了双东湖片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因子的引入修正整体开发容量,加强对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相关指标的控制,着重凸出其自然山水格局。第二,公共空间控制方面是为了突出双东湖片区的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职能,借助ArcGis平台对城市轴线和视廊等进行分析,强化对开敞空间、街道空间等公共空间体系的控制和环境品质的引导。第三,建筑形态控制方面是城市设计对控规管控的有力补充,运用Arcscene等软件分析以东山县周边山体为背景下的双东湖片区建筑高度及天际线的控制,并针对当地特色提出建筑风格与色彩等方面的引导要求。最后,提出图则与导则的融合思路及实施路径,确定控制要素和分层分级的对应关系,以及刚性与弹性并重的管控方式,以期促进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体系的衔接。
鲍益[10](2019)在《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及辅助服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发掘大规模快速调节资源以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是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具备较大热蓄能潜力,深入挖掘高耗能电解铝负荷调控潜力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调控特性及其在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基于高耗能电解铝负荷生产工艺特性提出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功率调控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具备快速动态调节特性。针对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频率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负荷控制的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一次调频控制方法;针对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基于负荷控制的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二次调频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电力市场调频辅助服务的控制策略。通过本文构建的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控制的新模式,提升了电力系统灵活性以及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考虑生产工艺特性的高耗能电解铝负荷有功-电压外特性模型,提出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调控方法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具备快速动态调节特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控制的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针对风电功率波动给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造成的频率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频率反馈的高耗能电解铝负荷控制器,实现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对系统频率的自动反馈控制。在此基础上,考虑实际高耗能工业电网复杂运行环境,研制了基于广域信息的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与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协调运行,共同维持该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研制的闭环控制系统在实际含高渗透率风电的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进行了实证性现场试验,不同风电功率扰动情景下该闭环控制系统均能够有效动作维持系统频率稳定,解决了风电功率连续快速波动以及瞬间扰动给离网型工业电网造成的频率控制难题。(3)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控制的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二次调频控制策略。针对风电功率给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造成的联络线功率波动问题,设计了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通过高耗能电解铝负荷与火电机组二次调频联合控制,实现了对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联络线功率的控制,平抑了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内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所提出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器基于多参数规划方法,在不影响模型预测控制器调节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速率,解决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速率慢难以处理快动态过程的难题,有利于实现该控制策略的工业应用。(4)设计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电力市场调频辅助服务的两阶段协调控制策略,包括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策略以及实时调频优化控制策略。在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层面,针对调频信号的随机不确定性难题,提出了基于调频里程的极端场景替换法,将调频信号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极端场景,使得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问题便于求解。在实时调频控制层面度,考虑负荷调节经济性代价,提出了基于经济型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控制策略,以调频过程经济性最优的目标函数取代传统方法以调频性能最优的目标函数,保证了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调频过程中的整体经济性。通过两阶段协调优化策略,实现了高耗能工业以及电网侧的共赢。
二、国内外联络线控制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联络线控制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服务平台智能微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云计算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微电网控制研究现状 |
1.2.3 云计算在微电网中应用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云计算的微电网控制理论研究 |
2.1 云计算关键技术 |
2.1.1 虚拟化技术 |
2.1.2 并行编程模型技术 |
2.1.3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
2.1.4 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
2.2 微电网经典控制策略 |
2.2.1 分布式电源控制 |
2.2.2 微电网协调控制 |
2.2.3 微电网能量管理 |
2.3 智能本地控制器 |
2.3.1 中央控制器 |
2.3.2 微源控制器 |
2.3.3 负荷控制器 |
2.4 微电网云平台架构 |
2.4.1 平台需求分析 |
2.4.2 系统架构设计 |
2.4.3 发电预测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云平台的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 |
3.1 并离网切换控制策略 |
3.1.1 主动离网控制 |
3.1.2 被迫离网控制 |
3.1.3 离网转并网控制 |
3.2 光伏功率预测算法 |
3.2.1 BP神经网络算法 |
3.2.2 RBF神经网络算法 |
3.2.3 神经网络算法比较 |
3.2.4 实例分析 |
3.3 多时间尺度控制策略 |
3.3.1 多时间尺度能量管理策略 |
3.3.2 联络线功率实时控制策略 |
3.3.3 微网源储荷协调控制策略 |
3.3.4 并网状态下源储荷实时调度 |
3.3.5 离网状态下源储荷实时调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储云平台微电网系统实现与运行测试 |
4.1 微电网整体方案 |
4.2 云平台系统展示 |
4.2.1 系统登录 |
4.2.2 系统首页 |
4.2.3 功率预测 |
4.3 云平台功能测试 |
4.3.1 并离网切换控制测试 |
4.3.2 联络线功率控制测试 |
4.3.3 源储荷协调控制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大功率缺失下广域电网主动频率响应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必要性 |
1.2 利用主动频率响应提升系统频率安全稳定性 |
1.2.1 频率响应在安全稳定控制中的功能 |
1.2.2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内涵及可行性分析 |
1.2.3 主动频率响应与惯性、二次调频的匹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被动频率响应研究现状 |
1.3.2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框架与其主要环节内容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2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思想与控制方案 |
2.1 引言 |
2.2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思想 |
2.3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方案 |
2.3.1 “离线分析、在线应用”控制框架 |
2.3.2 主要环节内涵分析 |
2.4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基础 |
2.5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策略 |
2.5.1 主要控制要素分析 |
2.5.2 控制策略制定 |
2.6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 |
2.6.1 仿真系统及相关说明 |
2.6.2 不同控制策略仿真效果对比 |
2.6.3 不同响应延时下的控制策略仿真效果对比 |
2.6.4 不同扰动等级下的控制策略仿真效果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3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典型场景生成 |
3.1 引言 |
3.2 运行场景聚类输入 |
3.2.1 运行场景生成 |
3.2.2 聚类输入确定 |
3.2.3 频率最低点估算 |
3.3 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典型场景生成 |
3.3.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3.3.2 聚类有效性指标及最佳聚类数选取 |
3.3.3 典型场景生成及验证 |
3.3.4 实现流程 |
3.4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 |
3.4.1 仿真系统及相关说明 |
3.4.2 方法有效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电网频率安全程度分级 |
4.1 引言 |
4.2 电网频率响应特性 |
4.2.1 频率响应动态过程 |
4.2.2 频率响应影响因素 |
4.3 基于暂态最低频率的电网频率安全程度分级 |
4.3.1 暂态最低频率估算 |
4.3.2 分级原则 |
4.3.3 分级计算流程 |
4.4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 |
4.4.1 改进新英格兰IEEE 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 |
4.4.2 河南电网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5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同调机群辨识 |
5.1 引言 |
5.2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同调辨识输入 |
5.3 基于支持向量聚类的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同调机群辨识 |
5.3.1 最小包围超球计算 |
5.3.2 同调机群分配 |
5.3.3 分群方式选取 |
5.3.4 实现流程 |
5.4 主动频率响应控制分群效果评估 |
5.5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 |
5.5.1 改进新英格兰IEEE 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 |
5.5.2 河南电网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6 主动频率响应模型预测控制 |
6.1 引言 |
6.2 频率变化各阶段控制目标 |
6.3 含多类电源的互联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
6.3.1 区域频率响应模型 |
6.3.2 区域状态空间方程 |
6.3.3 区域状态空间模型 |
6.4 主动频率响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
6.4.1 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6.4.2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制定 |
6.5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 |
6.5.1 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算例 |
6.5.2 河南电网算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考虑风电功率输出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AGC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AGC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AGC的发展 |
1.2.2 AGC控制方法 |
1.3 风电发展及其对传统AGC的影响 |
1.3.1 风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1.3.2 含风电电力系统AGC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原理及构成 |
2.1 AGC基本原理 |
2.1.1 一次调频 |
2.1.2 二次调频 |
2.1.3 三次调频 |
2.2 AGC系统模型 |
2.2.1 各单元模型分析 |
2.2.2 区域互联AGC系统模型 |
2.3 AGC控制方式 |
2.4 系统约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输出变化对AGC系统参数的影响 |
3.1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单位调节功率的影响 |
3.2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 |
3.2.1 电力系统惯性时间常数 |
3.2.2 风电对电力系统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 |
3.3 风电输出对AGC参数的影响分析 |
3.3.1 机组调差系数变化模型 |
3.3.2 负荷阻尼系数变化模型 |
3.3.3 频率偏差系数变化模型 |
3.4 仿真分析 |
3.4.1 风电动态渗透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3.4.2 AGC参数对系统频率调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互联电力系统AGC方法 |
4.1 模型预测控制 |
4.1.1 基本原理 |
4.1.2 控制系统模型 |
4.2 含MPC的两区域AGC系统模型构建 |
4.3 基于MPC的 AGC系统设计与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补偿型MPC的 AGC系统设计 |
5.1 补偿型MPC设计 |
5.1.1 补偿机理 |
5.1.2 参数优化 |
5.2 基于补偿型MPC的两区域AGC系统模型构建 |
5.3 仿真分析 |
5.3.1 固定渗透率的静态负荷响应 |
5.3.2 渗透率动态变化时的随机负荷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考虑风电参与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风电参与的AGC方法研究现状 |
1.2.1 互联AGC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风电参与调频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含风电电力系统AGC模型构建 |
2.1 AGC基本原理 |
2.1.1 电网调频过程 |
2.1.2 AGC系统基本组成 |
2.1.3 AGC系统控制策略及目标 |
2.2 火电机组模型 |
2.2.1 调速器模型 |
2.2.2 汽轮机模型 |
2.2.3 发电机-电力系统模型 |
2.2.4 联络线模型 |
2.2.5 非线性约束 |
2.3 风电机组模型 |
2.3.1 风轮及轴系模型 |
2.3.2 发电机数学模型 |
2.3.3 换流器数学模型 |
2.3.4 变桨距执行机构模型 |
2.4 含风电的互联电网AGC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FR-OPPT与桨距角的风电输出控制方法 |
3.1 风机有功输出原理 |
3.2 最大功率跟踪策略 |
3.3 FFR-OPPT控制方法设计 |
3.3.1 传统OPPT控制方法 |
3.3.2 快速频率响应控制方法 |
3.4 桨距角控制方法 |
3.4.1 减载控制方法 |
3.4.2 桨距角调频控制方法 |
3.5 FFR-OPPT与桨距角综合控制方式 |
3.6 仿真分析 |
3.6.1 仿真模型构建 |
3.6.2 FFR-OPPT方法验证 |
3.6.3 FFR-OPPT与桨距角综合控制方法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预测优化2-DOF-PID的 AGC方法设计 |
4.1 模型预测控制 |
4.2 预测优化2-DOF-PID方法 |
4.2.1 广义控制对象 |
4.2.2 预测优化过程 |
4.2.3 寻优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电参与的AGC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风电参与的AGC系统设计 |
5.2 仿真分析 |
5.2.1 不同风电参与方式的比较分析 |
5.2.2 风电参与下的AGC方法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闵行经济开发区中办公园区的空间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1 建筑策划 |
1.4.2 空间策划 |
1.4.3 工业区中的办公园区 |
1.4.4 小结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空间策划方法研究 |
2.1 建筑策划方法概述 |
2.2 五步法 |
2.2.1 五步法的原理 |
2.2.2 五步法的运用 |
2.3 矩阵法 |
2.3.1 矩阵法的原理 |
2.3.1.1 相邻关系图 |
2.3.1.2 矩阵图 |
2.3.1.3 泡泡图 |
2.3.2 矩阵法的运用 |
2.4 层级分析法 |
2.4.1 层级分析法的原理 |
2.4.1.1 层级分析法的特点 |
2.4.1.2 层级关系图 |
2.4.2 层级分析法的运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区中办公园区的空间内容研究 |
3.1 概述 |
3.2 产城融合的背景 |
3.2.1 从工业区到产业园 |
3.2.2 从产业园到产业社区 |
3.3 混合用途的趋势 |
3.3.1 多重效益 |
3.3.2 实现路径 |
3.3.3 优秀案例 |
3.3.4 现实挑战 |
3.4 用地性质的变更 |
3.4.1 传统用地性质的局限 |
3.4.2 新型产业用地的探索 |
3.5 功能业态的配比 |
3.5.1 估算法 |
3.5.2 案例比较 |
3.6 公共空间的置入 |
3.6.1 公共空间的特征 |
3.6.2 多重效益 |
3.6.3 目标与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办公园区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动线研究 |
4.1 概述 |
4.2 建筑布局模式 |
4.2.1 街区式建筑 |
4.2.2 院落式建筑 |
4.2.3 联排式建筑 |
4.2.4 行列式建筑 |
4.2.5 组团式建筑 |
4.2.6 独栋式建筑 |
4.3 办公园区的建筑布局 |
4.3.1 组团式办公园区 |
4.3.2 院落式办公园区 |
4.3.3 街区式办公园区 |
4.3.4 小结 |
4.4 办公园区的可达性 |
4.4.1 公共交通可达性 |
4.4.2 步行和骑行可达性 |
4.5 办公园区中的流线组织 |
4.5.1 流线的不同类型 |
4.5.2 流线的整体形式 |
4.5.3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藤宾馆地块办公园区的空间策划 |
5.1 项目背景 |
5.1.1 上海南部科技创新区 |
5.1.2 紫竹创新创业走廊 |
5.1.3 项目区位 |
5.1.3.1 地理位置 |
5.1.3.2 轨道交通联系 |
5.1.3.3 周边现状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
5.2 目标设定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功能目标 |
5.2.3 规模目标 |
5.2.4 小结 |
5.3 外部条件调查 |
5.3.1 地理位置 |
5.3.2 规划设计条件 |
5.3.2.1 用地性质的变更 |
5.3.2.2 交通规划的改善 |
5.3.3 现状工业建筑物的拆除和保留 |
5.4 内部条件调查 |
5.4.1 四大问题 |
5.4.2 实施方的要求 |
5.4.3 使用者的要求 |
5.5 空间策划 |
5.5.1 空间内容 |
5.5.2 建筑布局 |
5.5.2.1 构建相邻关系图 |
5.5.2.2 构建矩阵关系图 |
5.5.2.3 商务办公园区的建筑布局 |
5.5.2.4 研发办公园区的建筑布局 |
5.5.2.5 办公园区开放空间的布局 |
5.5.3 空间动线 |
5.5.3.1 与城市和工业区的连接 |
5.5.3.2 紫藤宾馆地块内部的连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建筑群体的办公园区天际线研究 |
6.1 概述 |
6.2 天际线分析 |
6.2.1 天际线的组成要素 |
6.2.2 天际线的形式特征 |
6.2.3 天际线的分析原则 |
6.3 天际线控制 |
6.3.1 建筑高度分区 |
6.3.2 建筑体量组合 |
6.4 办公园区天际线案例分析 |
6.5 紫藤宾馆地块办公园区的天际线控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作为设计方法的建筑策划 |
7.2.1 “分析—综合”与“猜想—验证” |
7.2.2 策划——建筑分析 |
7.3 策划师的立场 |
7.3.1 业主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 |
7.3.2 空间绩效和空间秩序的平衡 |
附录1 ——闵行经济开发区总平面图 |
附录2 ——图目录 |
附录3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分布式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应用研究现状 |
1.3 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
1.3.1 一致性算法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一致性算法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重点与章节安排 |
2 基于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设备模型 |
2.2.1 光伏模型 |
2.2.2 风机模型 |
2.2.3 燃气轮机模型 |
2.2.4 储电系统模型 |
2.2.5 储热系统模型 |
2.2.6 P2G设备模型 |
2.3 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力网络模型 |
2.4 储能系统的电压频率支撑 |
2.4.1 V/f控制 |
2.4.2 下垂控制 |
2.4.3 虚拟同步机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实时优化策略 |
3.1 引言 |
3.2 一致性算法理论基础 |
3.2.1 图论 |
3.2.2 一致性算法 |
3.3 结合风险管控的实时优化 |
3.3.1 线路风险指标 |
3.3.2 风险管控和实时优化算法 |
3.3.3 考虑通讯延迟的算法改进 |
3.4 孤岛运行机制 |
3.4.1 平衡节点竞选机制 |
3.4.2 孤岛判别机制 |
3.5 算例分析 |
3.5.1 考虑风险管控的实时优化 |
3.5.2 孤岛运行实时优化 |
3.5.3 考虑通讯延迟的实时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综合能源系统开发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运行与控制功能模块介绍 |
4.2.1 有功功率分配与风险管控 |
4.2.2 孤岛运行机制 |
4.2.3 远程控制运行参数 |
4.3 后台开发与系统架构 |
4.3.1 综合能源开发技术路线 |
4.3.2 运行控制模块软件架构 |
4.3.3 后台开发环境 |
4.4 前台开发与界面展示 |
4.4.1 前台开发环境 |
4.4.2 控制功能界面展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算法代码 |
附录1.1 算法类 |
附录1.2 节点控制器 |
附录1.3 线路参数类 |
附录2 界面代码 |
附录2.1 实时优化界面 |
附录2.2 历史记录界面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分层结构多微网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微电网的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网和多微网的研究现状 |
1.3.2 多微网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3 多微网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电源建模及多微网系统结构研究 |
2.1 典型分布式电源模型 |
2.1.1 风力发电原理及建模 |
2.1.2 光伏发电原理及建模 |
2.1.3 储能系统原理及建模 |
2.2 典型微网控制方式 |
2.2.1 主从控制 |
2.2.2 对等控制 |
2.2.3 分层控制 |
2.3 多微网组网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微网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策略 |
3.1 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 |
3.2 传统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方式 |
3.2.1 PQ控制 |
3.2.2 V/f控制 |
3.2.3 下垂控制 |
3.3 多微网逆变器优化控制 |
3.3.1 传统下垂控制问题简述 |
3.3.2 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
3.4 改进下垂拓扑分析 |
3.4.1 LC滤波器设计 |
3.4.2 虚拟阻抗模块 |
3.4.3 电压电流双环设计 |
3.4.4 预同步模块 |
3.5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微网系统分层控制策略 |
4.1 整体问题研究及功能需求 |
4.1.1 整体问题研究 |
4.1.2 多微网分层控制功能需求 |
4.2 多微网系统本地控制层 |
4.3 多微网系统协调控制层 |
4.4 多微网系统中央控制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微网系统联络线功率与并网同步协调控制 |
5.1 多微网系统状态转换控制 |
5.1.1 多微网运行模式分析 |
5.1.2 多微网运行模式转换触发事件分析 |
5.2 多微网联络线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
5.3 多微网系统同步并网协调控制策略 |
5.3.1 多微网并网同步控制原理 |
5.3.2 多微网并网同步控制流程 |
5.4 仿真分析 |
5.4.1 多微网系统联络线功率协调控制仿真 |
5.4.2 多微网系统并网同步协调控制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水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策略与并网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结构与运行方式 |
2.1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一般结构 |
2.2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 |
2.2.1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运行 |
2.2.2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离网运行 |
2.3 水风光微电网的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原理与发电特性研究 |
3.1 水力发电系统 |
3.1.1 水力发电原理 |
3.1.2 水轮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3.1.3 水轮发电机组的Simulink仿真及分析 |
3.2 风力发电系统 |
3.2.1 风力发电原理 |
3.2.2 风力发电的数学模型 |
3.2.3 风力发电的Simulink模型及分析 |
3.3 光伏发电系统 |
3.3.1 光伏发电原理 |
3.3.2 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
3.3.3 光伏发电系统的Simulink模型仿真分析 |
3.4 储能系统 |
3.4.1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3.4.2 蓄电池的数学模型 |
3.4.3 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及其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
4.1 PQ控制 |
4.2 VF控制 |
4.3 基于储能系统的PQ-VF控制 |
4.4 基于储能系统的控制器算法 |
4.4.1 PI控制算法 |
4.4.2 SVPWM调整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5.1 水风光微网系统的分层协调控制系统结构 |
5.2 微电网运行边界条件 |
5.3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实时协调控制策略 |
5.3.1 水风光微网系统并网时的实时协调控制策略 |
5.3.2 离网运行实时协调策略 |
5.3.3 并离网转换实时调度策略 |
5.4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非正常状态下的控制策略 |
5.4.1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非正常状态下的并网控制策略 |
5.4.2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离网状态下的非正常运行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运行建模与仿真 |
6.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建模 |
6.2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并网运行仿真及分析 |
6.2.1 并网运行下的仿真一 |
6.2.2 并网运行下的仿真二 |
6.3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离网运行仿真及分析 |
6.3.1 计划外离网运行下的仿真 |
6.3.2 计划内离网运行下的仿真 |
6.4 水风光互补发电微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 |
6.4.1 并网运行时的母线电压与系统频率仿真 |
6.4.2 离网运行时的母线电压与系统频率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东山县双东湖片区城市设计与控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发展与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发展与研究综述 |
2.1.1 区划发展研究 |
2.1.2 国外城市设计发展研究 |
2.1.3 国外法定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结合 |
2.2 国内相关发展与研究综述 |
2.2.1 控规发展研究 |
2.2.2 国内城市设计发展研究 |
2.2.3 国内城市设计与控规的融合发展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山县城市基本概况及相关规划 |
3.1 县城基本概况 |
3.1.1 空间区位条件 |
3.1.2 自然山水环境 |
3.1.3 历史文化资源 |
3.1.4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双东湖片区基本概况 |
3.2.1 中心区位明显 |
3.2.2 对外联系紧密 |
3.2.3 风水格局优越 |
3.3 相关规划内容 |
3.3.1 总体规划 |
3.3.2 西埔控规 |
3.3.3 相关专项规划 |
3.4 东山县双东湖片区控规与城市设计 |
3.4.1 东山县双东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3.4.2 东山县双东湖片区城市设计 |
3.4.3 城市设计与控规融合切入点 |
3.5 本章小结 |
4 双东湖片区环境容量控制研究 |
4.1 容积率 |
4.1.1 容积率控制问题分析 |
4.1.2 在控规管理指导下进行容积率分区 |
4.1.3 在城市设计指导下确定地块层次容积率 |
4.2 建筑密度 |
4.2.1 建筑密度控制问题分析 |
4.2.2 引入建筑空间密度概念 |
4.2.3 在控规管理指导下确定各地块建筑基底密度 |
4.2.4 在城市设计指导下确定各地块建筑空间密度 |
4.3 绿地率 |
4.3.1 绿地率控制问题分析 |
4.3.2 城市设计指导下从定量走向系统控制 |
4.3.3 导则深化地块绿地率控制内容 |
4.4 环境容量控制成果表达 |
4.4.1 街道单元图则与导则的对应 |
4.4.2 社区单元导则纳入图则 |
4.4.3 地块单元图则与导则的对应 |
4.5 本章小结 |
5 双东湖片区城市开放空间控制研究 |
5.1 城市景观节点与轴线控制 |
5.1.1 城市景观节点空间控制 |
5.1.2 城市轴线控制 |
5.2 开敞空间 |
5.2.1 城市开敞空间控制问题分析 |
5.2.2 双东湖片区开敞空间体系研究 |
5.3 街道空间 |
5.3.1 街道空间控制问题分析 |
5.3.2 双东湖片区街道空间控制研究 |
5.4 交通组织 |
5.4.1 车行交通组织 |
5.4.2 步行交通组织 |
5.5 开放空间控制成果表达 |
5.5.1 街道单元图则与导则的对应 |
5.5.2 地块单元图则与导则的对应 |
5.6 本章小结 |
6 双东湖片区建筑形态控制研究 |
6.1 建筑高度与天际线控制 |
6.1.1 建筑高度控制问题分析 |
6.1.2 双东湖片区建筑高度体系的建立 |
6.2 建筑风格与色彩控制 |
6.2.1 建筑风格与色彩控制问题分析 |
6.2.2 双东湖片区建筑风格与色彩控制 |
6.3 建筑形态控制成果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
7.1 研究结论——双东湖片区城市设计与控规融合策略总结 |
7.1.1 融合内容体系 |
7.1.2 融合方法途径 |
7.2 研究思考与后续展望 |
7.2.1 研究思考 |
7.2.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及辅助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当前相关研究现状的评述 |
1.2.1 快速调节资源类型及规模化开发现状 |
1.2.2 快速调节资源调控手段研究现状 |
1.2.3 快速调节资源参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快速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调频辅助服务研究现状 |
1.3 当前相关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调控特性建模 |
2.1 引言 |
2.2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功率外特性模型 |
2.2.1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生产工艺特性 |
2.2.2 电解铝负荷有功-电压外特性建模 |
2.3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功率调控方法 |
2.3.1 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调节方法 |
2.3.2 基于稳流系统饱和电抗器调节方法 |
2.3.3 基于交流侧母线电压调节方法 |
2.4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调控特性现场试验验证 |
2.4.1 基于饱和电抗器控制的电解铝负荷控制试验 |
2.4.2 基于高压侧电压调节的电解铝负荷控制试验 |
2.5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调控容量潜力分析 |
2.5.1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平抑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 |
2.5.2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对传统电源替代效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一次调频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运行难点分析 |
3.2.1 典型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构架 |
3.2.2 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频率特性分析 |
3.2.3 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运行存在的难点 |
3.3 基于系统频率反馈的高耗能电解铝负荷控制器 |
3.3.1 基于系统频率反馈的高耗能电解铝负荷控制器构架 |
3.3.2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控制器参数设计 |
3.4 基于频率-电压协调的离网型工业电网闭环控制系统 |
3.4.1 基于频率-电压协调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3.4.2 考虑现场工况的闭环控制系统逻辑设计 |
3.5 仿真算例 |
3.5.1 典型离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构架 |
3.5.2 硬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验证 |
3.5.3 工业现场实证性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二次调频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特性分析 |
4.2.1 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
4.2.2 计及负荷控制的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频率响应模型 |
4.3 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二次调频控制策略 |
4.3.1 基于负荷控制的并网型高耗能工业电网二次调频构架 |
4.3.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联络线功率控制方法 |
4.4 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求解算法 |
4.4.1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器离线计算过程 |
4.4.2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器在线计算过程 |
4.5 仿真算例 |
4.5.1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应用 |
4.5.2 风电功率波动场景下联络线功率波动抑制效果验证 |
4.5.3 风电场跳闸场景下联络线功率波动抑制效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耗能工业电网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总体框架设计 |
5.2.1 典型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运行流程 |
5.2.2 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框架 |
5.3 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策略设计 |
5.3.1 考虑负荷调节惩罚代价的目标函数 |
5.3.2 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约束条件 |
5.3.3 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问题求解 |
5.4 实时调频控制策略设计 |
5.4.1 经济型模型预测控制 |
5.4.2 基于经济型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调频控制策略 |
5.5 仿真算例 |
5.5.1 参数设置 |
5.5.2 日前调频备用容量优化效果验证 |
5.5.3 实时调频控制效果验证 |
5.5.4 考虑日前预测误差的实时调频控制效果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内蒙古东部实际高耗能工业电网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国内外联络线控制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服务平台智能微网控制策略研究[D]. 胡治辉.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大功率缺失下广域电网主动频率响应控制研究[D]. 晋萃萃.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考虑风电功率输出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AGC策略研究[D]. 龚梦.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4]考虑风电参与的自动发电控制方法研究[D]. 林震宇.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5]闵行经济开发区中办公园区的空间策划研究[D]. 仲思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分布式优化控制[D]. 许恩超. 浙江大学, 2020(10)
- [7]分层结构多微网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D]. 韩帅.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8]水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策略与并网控制研究[D]. 徐键.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7)
- [9]东山县双东湖片区城市设计与控规融合研究[D]. 孙羽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高耗能电解铝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及辅助服务策略研究[D]. 鲍益. 武汉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