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科学》2002年第12期测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耿齐苑[1](2021)在《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同样是小学高年级的重要教学任务。加强学生书写技能的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陶冶其性情,而且有利于学生后续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为初、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受教师、学校等外在因素影响,且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书写质量仍然不高,存在错别字、书写潦草等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写字教学加以规范。论文主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为依据,融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摆明现存问题,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除绪论、结语外,论文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写字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对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两方面论述小学高年级加强写字教学的实施依据:其一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入手,准确把握其中对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提出的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其二从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着手,对教材中有关写字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领悟教材中关于写字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在小学高年级加强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及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综合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产品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四所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处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书写习惯未养成,书写态度不端正;学生整体书写水平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书写不准确与书写不美观;写字教学内容片面,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示范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相对滞后;写字教学时间与写字训练量不足;毛笔字教学实施情况不理想。鉴于此,论文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三个维度对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三章是结合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写字教学价值;二是洞悉课标要求,把握写字教学目标;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四是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效率;五是实施多元评价,健全写字评价体系;六是学校加强管理,强化写字教学规范。论文试图通过细致的研究,为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田曼钰[2](2021)在《基于PISA的我国初中科学素养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个国家逐渐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情况下,运用所学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对教育结果的评价能够很好的检验教育实施的效果,从而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对教育结果的评价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学科考试仅能够对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程度进行检验,无法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进行评估。鉴于此,为更加清晰的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国际上制定了多种教育评价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测试,从而实现对教育效果的综合评价。其中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是国际上一种通用的教育评估方式。其主要特征为:主要是为了评估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评估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运用了十分严谨的评估方法,因此最终得出的结果有政策导向功效。本文将PISA与初中生的科学素养评价相结合,对PISA测试中的科学素养测试的试题进行梳理,研究科学素养内容的界定、测试框架以及样题,将其与初中科学素养的评价相结合,从PISA科学素养测试的角度出发,根据测试框架和内容对初中科学素养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试图构建新的评价框架,依据测试框架建立试题进行测试,进而为我国科学素养的评价提供一些建议,期望能为科学素养评价体系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对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带来一些启示。
龙艳芸[3](2020)在《民国三大儿童期刊之《福幼报》(Happy Childhood Magazine,1915-1951)研究》文中提出《福幼报》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所创办的一份专门面向儿童的宗教期刊,宗旨为:“培养儿童德性,增长知识”。它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了三十七年之久,销路遍及全国,刊中登载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宗教、文学、科学、地理、卫生等知识,对中国社会和儿童产生了超过宗教层面的影响。而迄今为止,该刊物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福幼报》原始资料与历史资料,旨在梳理它从雏形到完备的发展历史,探索其每个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试图概括其发展脉络,还原其历史面貌,并发掘它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论文正文共分为五章,各章梗概如下:第一章围绕“《福幼报》的诞生”这一事件展开,主要描述了它的创办背景,创刊时的宗旨、资金来源等基本情况,探析了有关《福幼报》两个尚有分歧的关键点,即它的创刊时间和与广学会另一儿童期刊《成童画报》的关系。第二章分析的是初期发展的《福幼报》,时间是1915年至1937年。叙述了草创期(1915—1927)和发展期(1927—1937)两个阶段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变化之处。还有初期发展中《福幼报》的宣传和销售问题,和这个时期主编季理斐夫人的介绍和她对《福幼报》的影响。第三章是1937到1941年间处于繁荣期的《福幼报》。介绍了这一时期的主编梁得所的生平和他给《福幼报》带来的改变,《福幼报》处于繁荣期时呈现的特点,还有在抗日战争初期与社会进行的互动。第四章聚焦迁往成都复刊后的《福幼报》,时间是1942年到1945年。书写了《福幼报》迁往成都的来龙去脉,介绍了在复刊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成都时期的主编薄玉珍,以及分析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幼报》呈现的新内容。第五章的时间跨度为1946年到1952年,从《福幼报》重回上海出版到它的终刊。分割成了三个板块,分别是《福幼报》重回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幼报》还有《福幼报》的终刊,其中重点论述了第二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它的转变及其原因。另外,在附录中详细列出了本论文所收录的《福幼报》具体馆藏及目录。
章予宸[4](2020)在《情景教学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情景教学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将语言文字所呈现出来内涵转化为直观的画面,结合形象的表达和音乐的艺术感染力,重构文字中的情景,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可感的氛围。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语言尤其需要调动感官的参与,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创设了学习的情景,这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着良好的适应性,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音乐体验与感受。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高效、科学、标准等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理念当中。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国也对现阶段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了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丰富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体验感,情景教学便在音乐教育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扎根生长。本实验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对照实验深入探究情景教学的影响因素。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小学阶段情景教学的四种主要类型,并从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情景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适应性。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流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明确实验目的、提出假设、运用结构流程图展示实验的基本过程。第三章利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得出结论。第四章根据实验结果反馈,对音乐课堂情景教学进行优化检测,最后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本文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五种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课堂观察法与测验法主要用于实验中主客观维度的量化测量;数据分析法是数据解读的关键手段;而访谈法是实验的优化阶段收集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从实验结果来看,音乐情景教学在提升课堂效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在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上还略有不足;性别差异会对音乐情景教学的课堂效率造成影响,因此前期了解班级性别结构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升音乐课堂效率;在分析影响课堂效率的三维指标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于文化基础、经验丰富程度、感受力的强弱有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课堂知识量获取的多少则仅与感受力的强弱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课堂专注度与经验丰富程度表现出稳定的负相关关系,与文化常识、感受力的强弱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特性。
刘微[5](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认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程孝阳[6](2020)在《刘慈欣科幻小说论》文中指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独树一帜,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往往带给读者极致的阅读体验。本文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文学意识生成、主题思想、艺术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入手,力图全面地把握刘慈欣的创作魅力。绪论第一部分在梳理国内外科幻小说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科幻小说这一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这一文学类型在创作技巧上的独特之处。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刘慈欣的创作情况,并重点梳理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界对刘慈欣的总体性把握不足和唯刘慈欣论等问题。第一章探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意识是如何生成的。第一节分析童年经验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童年时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想象、对科学技术的迷恋以及科幻小说的文学启蒙,构成了刘慈欣从事科幻小说创作的起点。第二节分析“文革”记忆对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的影响,指出“文革”这一时代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渗透进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之中。第三节以刘慈欣所言的主流文学为参照,分析刘慈欣的科幻文学观,并指出他为了争得科幻文学的合法性,是如何建构了一个“主流文学”的。第二章主要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出发,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中所蕴涵的科技启蒙主义。第一节论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对科学的重视等方面,与五四启蒙文学形成了一种呼应。第二节指出刘慈欣所提倡的科学与五四语境下的科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小说的价值取向是利用科学飞向宇宙深处。第三节重点论述刘慈欣科幻小说所表现出的反人类中心主义,并指出这种反人类中心主义是建立在科学至上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得其有别于后现代主义。第三章总结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三种艺术形象。第一节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科学形象,这些深具科学技术内核的形象超越了想象力的极限,体现出神奇而富有诗意的美感。第二节指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都具有拟人化的特点,他们同时还扮演了启蒙人类的角色。第三节对传统的人类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人类形象过于扁平,符号化的倾向过于明显,不过仍然塑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群像。第四章探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叙事策略。第一节从科幻小说独有的“概念的陌生化”入手,指出刘慈欣将其与语言的通俗化结合,在保证读者陌生化阅读体验的同时,又没有增加阅读难度。第二节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中存在的两种叙事模式,即观念先行与逻辑推理的叙事模式。第三节重点放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历史叙事方面,刘慈欣继承了传统史书的实录笔法,同时小说中涵盖了丰富的各类知识,又使得小说具有一种大历史叙事的倾向。结语指出刘慈欣“走红”的客观原因,指出其小说不仅仅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更像是被时代主动选中。同时,刘慈欣在不断被神化的过程中,其小说的局限性也被遮盖了,如何突破创作瓶颈是刘慈欣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孙雪[7](2020)在《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文中指出少年报告文学是以少年为主要读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文学形式,及时反映现实生活中与广大少年密切相关的真人真事,直接表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使读者受到教益的一种文体。反映少年问题是少年报告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论文以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中的少年问题叙事为研究对象,绪论对“少年报告文学”的概念进行辨析,再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指出了不同时期少年报告文学反映的少年问题有不同之处。新时期初期少年报告文学多揭批“四人帮”对少年的侵害问题;自1980年代中期起,少年报告文学突破歌颂模范少年的局限,将目光转向普通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1990年代末至今,少年报告文学开始揭示问题少年身上的失范行为。第二章主要考察少年报告文学中恋爱、暴力、死亡三个方面的主题。在反映少年恋爱问题时,偏重教育与认知是其一贯的书写主旨;在对少年暴力问题的书写上,作家在克制化的描写中对人的暴力本性进行了反思;在描写死亡话题时,作家以对非正常死亡的贬斥呼唤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章则从艺术形式上探究少年报告文学如何书写少年问题。少年报告文学在反映少年问题时,不仅借鉴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文体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大量融合非文学文体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跨文体性”。对文学性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少年报告文学的“小说化”倾向,使作品的真实性受到削损。非叙事性话语是少年报告文学文体的特色所在,它控制着叙述者的叙事,为少年读者的接受提供导引和调节。第四章指出了少年报告文学在反映少年问题时,作家主体走向了自觉,批判与反思精神逐渐彰显。少年报告文学努力介入现实,为少年呈现世界之“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但是成人隐含读者的存在使其过度关注问题性,损害了少年报告文学的适读性与真实性。一些作品只见“问题”不见人,造成了少年对象主体性的缺乏;在作家话语的权威下,少年读者的接受主体受到了削弱。少年报告文学需要为少年提供更多思考与批判的空间、更多成人与少年对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审美和思辨的能动性。
王奋平[8](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田佩[9](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北部B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的转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政策的松动直接催生了一个大体量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它是我国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等多种社会问题相互冲突的矛盾综合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类型以母亲留守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得以缓解,正如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抚育子女不应是一女一男单独负担,有了母亲还得有父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温饱和教育问题在逐渐解决的同时,父母缺位导致的情感关怀的缺失又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份子,更不能成为在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的掉队者。本文围绕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这一主题,以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和朱小蔓教授的情感德育论为指导,遵循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的研究思路,从河南省北部B乡农村留守儿童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等道德情感现状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剖析,顺势厘清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以当前社会的客观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发展成果为借鉴,就如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提出相应措施,希望对解决当前问题有所补益。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探讨。以历史为主线,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进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对研究中涉及的“农村留守儿童”和“道德情感”两大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文献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的相关支持理论,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研究提供依据。第二章是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以河南省北部B乡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从自我、他人、社会三个维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现状进行梳理,在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问题的特征。第三章是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现实为基础,从社会、家庭、学校层面剖析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缺乏、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监护人道德情感教育意识淡薄等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展开理性思考。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层面进行对策研究,努力建构多元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提升策略,探索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现状的有效路径。
罗芳[10](2019)在《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邛崃市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对学生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小学中段是学生从低段过渡到高段的黄金时期,在中段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低段的“学会阅读”过渡到高段的“从阅读中学习”。从2015年9月起,邛崃市开始在小学中段实践主题阅读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以邛崃市三所小学(邛崃市市区南街小学、邛崃市郊区文昌小学、邛崃市冉义镇冉义小学)的614名中段学生、9名老师、3名校长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PIRLS测试、课堂观察等方法,了解了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发现,邛崃市经过三年的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提高了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积累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但也存在选文内容随意化、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整合和评价能力偏低、城乡主题阅读教学存在差距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即对中段课文内容理解不到位,对中段主题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训练,城乡教师专业素养存在差距。笔者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在选文内容方面,应围绕主题,精选阅读内容,即选文要与中段课文同步,贴近中段学生生活,富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根据中段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即重视读写结合,着力句段练习,重视类比阅读,发展逻辑思维,重视批注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在教师素养方面,通过教师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来实现中段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少年科学》2002年第12期测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年科学》2002年第12期测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写字教学相关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写字与写字教学 |
一、写字 |
二、写字教学 |
第二节 小学高年级加强写字教学的实施依据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
二、语文教材的全新编排 |
第三节 加强写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
一、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源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
二、增强写字教学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动作技能形成发展的阶段理论 |
二、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 |
三、学习动机理论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现状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
二、调查内容设计 |
第二节 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写字情况 |
二、教师写字教学情况 |
三、学校写字教学管理情况 |
第三节 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书写习惯未养成,书写态度不端正 |
二、学生整体书写水平不容乐观 |
三、写字教学内容片面,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
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示范不足 |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相对滞后 |
六、写字教学时间与写字训练量不足 |
七、毛笔字教学实施情况不理想 |
第四节 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自身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校管理方面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写字教学价值 |
一、教师树立正确写字教学观念 |
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书写意义 |
第二节 洞悉课标要求,把握写字教学目标 |
一、整体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内容 |
二、重点掌握第三学段教学目标 |
第三节 整合教学资源,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
一、仔细研读教材内容,灵活利用课本 |
二、延伸课外教学内容,拓宽学习范围 |
第四节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
一、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多样教学方法 |
二、立足课堂需要,创新写字教学方法 |
第五节 实施多元评价,健全写字评价体系 |
一、评价内容全面,关注写字过程 |
二、评价标准细化,提供评价依据 |
三、评价方式多样,发挥驱动作用 |
四、评价主体开放,构建互动格局 |
第六节 学校加强管理,强化写字教学规范 |
一、落实常规,提供教学保障 |
二、牢固根基,优化师资队伍 |
三、创设环境,营造写字氛围 |
四、协调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PISA的我国初中科学素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上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素养的综合评价 |
1.1.2 PISA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
1.1.3 2003 年-2021 年PISA评价内容的发展 |
1.1.4 国家对科学素养的重视程度提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3.1 科学素养的内涵 |
1.3.2 科学素养的评价 |
1.3.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探究 |
2.1.2 科学知识与技能 |
2.1.3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
2.1.4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3 思维科学理论 |
第3章 PISA科学素养测试的研究 |
3.1 PISA科学素养概念及测试框架 |
3.1.1 PISA科学素养概念 |
3.1.2 PISA科学素养测试框架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PISA科学素养测试的评价 |
3.2.2 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初中科学素养测试理论研究 |
4.1 初中科学素养测试框架的建立 |
4.1.1 测试框架的建立—情境 |
4.1.2 测试框架的建立—能力 |
4.1.3 测试框架的建立—知识 |
4.1.4 测试框架的建立—态度 |
4.1.5 科学素养测试框架的初步确定 |
4.2 科学素养测试框架的修正 |
4.2.1 研究方案 |
4.2.2 修正结果 |
4.3 科学素养测试架的确定 |
4.4 科学素养测试评价标准 |
第5章 初中科学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
5.1 初中科学素养测试的方案设计 |
5.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5.1.2 调查工具的制定 |
5.1.3 调查的实施 |
5.1.4 评分细则 |
5.1.5 分析方法 |
5.2 科学素养测试题和科学态度问卷的编制 |
5.1.1 PISA科学素养测试题的筛选 |
5.1.2 PISA科学素养测试题的改编 |
5.1.3 PISA科学素养测试题的评价标准 |
5.1.4 科学态度调查问卷 |
5.3 科学素养测试题的修正 |
5.3.1 访谈过程 |
5.3.2 修正结果 |
5.4 科学素养测试题和科学态度问卷的确定 |
5.4.1 科学素养测试题的确定 |
5.4.2 科学态度问卷的确定 |
第6章 初中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
6.1 测试题的质量分析 |
6.1.1 测试题的信度分析 |
6.1.2 测试题的效度分析 |
6.1.3 测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
6.2 学校类型与科学素养成绩对应关系 |
6.2.1 科学素养总成绩的学校类型差异 |
6.2.2 科学素养两大能力的学校差异 |
6.3 学生性别与科学素养成绩对应关系 |
6.3.1 性别与科学素养总成绩之间的关系 |
6.3.2 性别与科学素养两大能力之间的关系 |
6.4 科学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初中生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讨论 |
7.1.1 学校办学质量对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
7.1.2 性别对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
7.2 初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建议 |
7.2.1 关注学习策略的引导 |
7.2.2 关注男女生差异 |
7.2.3 注重情境创设 |
7.2.4 注重能力培养 |
7.2.5 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 |
7.3 初中生科学素养评价策略建议 |
7.3.1 评价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
7.3.2 丰富评价内容注重生活化情境 |
7.3.3 细化评价标准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
7.4 不足与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初中生科学素养测试卷 |
附录3 初中生科学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初中生科学素养测试评分标准 |
致谢 |
(3)民国三大儿童期刊之《福幼报》(Happy Childhood Magazine,1915-1951)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
1.1 论文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二、论文的创新性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计划、步骤、结果 |
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3.2 研究计划及步骤 |
3.3 研究结果 |
第一章 《福幼报》的创办 |
第一节 创办背景 |
一、中国社会时代背景 |
二、儿童报刊的发展情况 |
三、创办机构广学会自身的发展背景 |
第二节 创刊情况 |
一、创刊契机、宗旨与经费来源 |
二、创刊时间考 |
第三节 与《成童画报》之关系 |
第二章 《福幼报》的初期发展:1915—1936 |
第一节 《福幼报》的草创期:1915—1926 |
第二节 《福幼报》的发展期:1927—1936 |
第三节 初期发展阶段的宣传发行情况 |
第四节 季理斐夫人与《福幼报》 |
一、主编季理斐夫人 |
二、季理斐夫人的思想对《福幼报》内容的影响 |
第三章 《福幼报》的繁荣期:1937—1941 |
第一节 梁得所与半月刊 |
第二节 繁荣期的《福幼报》 |
一、1937年: 昙花一现的半月刊 |
二、1938—1941年:萧规曹随的《福幼报》 |
第三节 《福幼报》与社会的互动 |
第四章 成都困难时期的《福幼报》:1942—1945 |
第一节 《福幼报》的停刊与西迁成都 |
第二节 薄玉珍与《福幼报》的复刊 |
第三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福幼报》 |
一、关于战争的内容 |
二、慰藉孩童心灵 |
三、战时《福幼报》的发行销售 |
第五章 《福幼报》的曲折发展与终刊:1946—1951 |
第一节 《福幼报》重回上海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幼报》 |
第三节 《福幼报》的终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情景教学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情景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应用 |
第一节 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基本类型 |
一、言语情景型 |
二、图画情景型 |
三、音响情景型 |
四、参与情景型 |
第二节 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的主要原则 |
一、音乐性原则 |
二、体验性原则 |
三、实践性原则 |
第三节 情景教学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一、情景教学与小学生的认知过程 |
二、情景教学与小学生的情感过程 |
三、情景教学与小学生的意志过程 |
第二章 实验研究过程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第二节 实验目的与假设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与探究 |
第三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对象的范围 |
二、实验对象的选择 |
三、实验结构的设计 |
第四节 实验过程 |
一、实验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
二、实验中期(进行实验阶段) |
三、实验后期(数据整理阶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实验数据分析 |
一、情景教学课堂效率的三维指标分析 |
二、性别因素对情景教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
三、音乐基础对情景教学课堂效率的影响 |
四、文化常识基础与课堂效率三维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五、经验丰富程度与课堂效率三维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六、感受能力强弱与课堂效率三维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一、影响课堂效率的三维指标在实验组中均有提升 |
二、情景教学的课堂效率会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 |
三、学生音乐基础对提升课堂效率有积极促进作用 |
四、文化常识基础与课堂积极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
五、经验丰富度与积极性正相关,与专注度负相 |
六、感受力强弱与知识量、积极性均有正相关特征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实验条件限制 |
二、实验干扰因素分析 |
三、抽象概念操作化难度较大 |
第四章 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转变情景创设思路,提升情景的有效性 |
一、以学生为基础,巧设音乐情景 |
二、规范前测要求,深入了解学生 |
三、利用感官前摄,搭建经验桥梁 |
第二节 借鉴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情景教学的便捷性 |
一、传统教学的优势 |
二、“去粗取精”简化情景 |
第三节 调节情景呈现次序,突出音乐学科特性 |
一、调整“出场顺序”,谨防喧宾夺主 |
二、控制使用次数,避免情景滥用 |
第四节 提高教师情景把控能力,将情景效益最大化 |
一、深入情景,提高能力 |
二、强化意识,拓宽思路 |
第五节 重视家庭艺术氛围,提高学生音乐基础 |
一、积极参与,开拓视野 |
二、善于认可,善于鼓励 |
三、切勿混淆器乐基础与音乐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刘慈欣科幻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幻小说的概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意识的生成 |
第一节 童年经验与科幻文学意识的生成 |
第二节 “文革”记忆与科幻小说创作 |
第三节 与“主流文学”相对的科幻文学观 |
第二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科技启蒙主义 |
第一节 启蒙的回归与科学至上主义 |
第二节 以生存为最高目的的危机意识 |
第三节 唯科学下的反人类中心主义 |
第三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艺术形象 |
第一节 超越想象极限的科学形象 |
第二节 拟人化的外星启蒙者 |
第三节 “非道德”的人类英雄 |
第四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概念的陌生化”与语言的透明化相结合 |
第二节 观念先行与逻辑推理的叙事模式 |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历史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刘慈欣小说出版年表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少年“问题”类型的拓展 |
第一节 模范少年的政治规训 |
第二节 普通少年的心灵苦闷 |
第三节 问题少年的行为失范 |
第二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主题呈现 |
第一节 恋爱:教育与认知的坚守 |
第二节 暴力:残酷中的反思 |
第三节 死亡:对生命的呼唤 |
第三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构建方式 |
第一节 多种文体的杂糅 |
第二节 文学技巧与真实再现 |
第三节 非叙事性话语的调控性 |
第四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批判与反思精神的彰显 |
第二节 少年生命中的现实关怀 |
第三节 成人关注的问题性 |
第四节 少年主体性的削弱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范围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
3.4 教学实验设计 |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2 反思和建议 |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编着作 |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 |
致谢 |
(9)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北部B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阐述 |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 |
(二)道德情感的涵义解析 |
(三)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二、相关理论探讨 |
(一)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 |
(二)当代情感德育论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表现及特征 |
一、调研的过程 |
(一)问卷的组成与施测 |
(二)访谈的设计与施测 |
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表现 |
(一)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状况 |
(二)留守儿童的自尊感状况 |
(三)留守儿童的关怀感状况 |
(四)留守儿童的真诚感状况 |
(五)留守儿童的正义感状况 |
(六)留守儿童的荣誉感状况 |
三、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主要特征 |
(一)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形式的隐蔽性 |
(二)留守儿童道德情感体验的矛盾性 |
(三)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缺失影响的迟效性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困境 |
一、制约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家庭德育因素 |
(一)亲子沟通的陌生化 |
(二)监护人道德情感教育意识的缺失 |
二、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学校教育因素 |
(一)学校德育的简单量化忽视了道德情感教育 |
(二)学校教育方式存在的误区致使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
(三)家校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道德情感纠错不及时 |
三、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
(一)关爱对象的笼统化 |
(二)关爱措施的碎片化 |
第四章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现状的建议 |
一、以家庭为纽带,提升道德情感力 |
(一)增强良好的亲子沟通,维系亲子关系的稳定性 |
(二)调整外出务工的方式,至少母亲一方留守 |
二、以学校为重点,营造道德情感教育的文化氛围 |
(一)教师教学中要保持对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态度 |
(二)家校沟通形式要实现灵活化和多样性 |
三、以政策为主导,对留守儿童实施“精准关爱” |
(一)精准关爱对象,建立动态化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 |
(二)精准关爱主体的职责,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状况调查问卷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邛崃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过渡性特征和价值 |
第一节 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过渡性特征 |
一、字词到句段的过渡 |
二、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
三、辅助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过渡 |
第二节 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价值 |
一、帮助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
二、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
三、促进基本阅读方法的掌握 |
第二章 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概述 |
一、访谈实录 |
二、课堂观察实录 |
第二节 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经验与问题分析 |
一、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经验 |
二、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三章 邛崃市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围绕主题,精选阅读文章 |
一、选文要与中段课文同步 |
二、选文要贴近中段学生生活 |
三、选文要富含优秀的传统文化 |
第二节 根据中段特点,优化教学方法 |
一、重视读写结合,着力句段练习 |
二、重视类比阅读,发展逻辑思维 |
三、重视批注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
第三节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
一、专业技能方面 |
二、科研能力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少年科学》2002年第12期测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高年级写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 耿齐苑.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PISA的我国初中科学素养评价研究[D]. 田曼钰.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3]民国三大儿童期刊之《福幼报》(Happy Childhood Magazine,1915-1951)研究[D]. 龙艳芸.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情景教学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实验研究[D]. 章予宸.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6]刘慈欣科幻小说论[D]. 程孝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D]. 孙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北部B乡为例[D]. 田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10]小学中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邛崃市的调查分析[D]. 罗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