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岩型铀矿738现场试验工艺钻孔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袁新,刘金辉,周义朋,何挺,陈鑫睿,张一诺[1](2021)在《CO2+O2地浸采铀工艺对含矿层渗透性的影响》文中指出CO2+O2地浸采铀工艺是一种适合较高碳酸盐含量含矿层地层的技术方法,在该工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堵塞,从而降低矿层渗透性。对影响渗透性的矿物因素,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铁矿物等化学堵塞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碳酸盐和黏土矿物以及CO2+O2地浸过程中的化学堵塞是影响含矿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
何柯[2](2019)在《电法探测铀矿地浸开采的地下“溶浸范围”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原地浸出采铀是一种利用砂岩型矿层对水的渗透性,采用注、抽液孔向含矿岩层注入“溶浸液”和抽取“浸出溶液”而获得铀的先进采矿技术。研究井场下方“浸出液”分布范围,不仅能掌握矿体的被覆盖程度和矿床开采率,且对于地下水体污染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内蒙古二连盆地某铀矿地浸开采试验基地进行了电法勘查,用以对铀矿地浸开采过程进行探测实验。具体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对试验井场进行探测实验。实验区以抽孔为中心布设一个18×18的测网,测网的线距和点距均为10米。电法探测实验时,对穿过抽、注井的5条纵向和4条横向测线进行了CSAMT观测,并对全区进行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测量。经过数据处理和反演得到了中梯装置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及CSAMT二维电阻率模型,并结合研究区域已知资料进行了解释,认为电阻率断面上井场区域下方的低阻异常带反映了地浸开采过程“溶浸液”的地下分布状态;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上显示的抽注单元下方的大片低极化率梯度带,可能是由地下浸出液与岩层组成的离子导电体系“薄膜极化”效应产生的异常带。由此推断了内蒙古二连盆地某铀矿地下矿山浸出液溶浸范围。本文对沉积型铀矿地质、岩石物性特征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次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及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对试验区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的地下“溶浸范围”开展了探测试验,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创新性的提出了充分结合矿山地质构造、矿山岩石物性资料、水文、抽-注液化学和水动力过程资料,对探测资料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分析和解释,提出了铀矿山断裂构造研究是准确圈定地下矿山浸出液溶浸范围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砂岩性采铀试验区地下“溶浸范围”从方向、深度和面积等维度做出了合理、可信的推断结果。从而总结出了首选电阻率测深(包括:直流测深和电磁测深,人工源和天然场方法),时间域和频率激发极化法作为探测铀矿床地下“溶浸范围”的地球物理方法。
许凤廷[3](2019)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我国核电快速发展对铀资源的大量需求,解决我国部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常规方法不易开采的难题,本文依据所分析的钻孔水力开采工艺特点,并结合二连盆地某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工程地质实际情况,首次在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基础上进行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的可行性、开采机理、开采效率,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前人所研究的钻孔水力开采特点,以二连盆地某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为工程背景,推导出适用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并根据所推导的模型试验相似准则,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实现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原型试验方案与模型试验的几何条件、边界条件、高压水射流荷载及材料的相似。2、依据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模型试验相似准则,设计并实施了钻孔水力开采初步模型试验和优化模型试验。通过对模型试验水力开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不同水射流开采方式、水射流压强及混凝土相似模型强度对开采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旋转喷头比直流喷头开采效率具有3–6倍的提升,但直流喷头有更大的穿透力;提高水射流压强对开采深度和单位时间开采效率有较大影响,仅通过增加单位用水量对开采效率影响不大。3、为探究钻孔水力开采方式对其它低强度矿层开采的适用性,选取砂、水泥、膨润土、石膏为基础原料,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相似材料配比对矿体相似材料强度及遇水软化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块龄期的增加,低强度相似材料单轴抗压强度由石膏占比起主要控制作用转变为水泥占比起主要控制作用;随着膨润土用量的增多,相似材料密度逐渐减小,并且试块遇水崩解后骨料粒径越小、崩解更为彻底。
吉宏斌[4](2019)在《蒙其古尔铀矿床CO2+O2地浸过程中铀的浸出及溶质迁移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蒙其古尔矿床是我国主要的天然铀生产基地,矿层碳酸盐和黄铁矿含量高且分布不均,尽管采用较为温和的CO2+O2中性浸出工艺,但仍存在化学堵塞风险。为了解决既有效浸铀、又避免化学堵塞的难题,本论文对该矿床CO2+O2中性地浸过程中铀的浸出和元素迁移机理进行研究,先后开展了室内“矿层水+NH4HCO3+CO2+O2”与“尾液+CO2+O2”静态浸泡试验,以及野外现场“两抽六注”的CO2+O2地浸条件试验,运用矿物学、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蒙其古尔矿床CO2+O2中性地浸体系铀的浸出特征和影响机制以及U、Fe、S、C、Ca、Mg等元素在流体与矿物之间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矿床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含有少量的铀石和钛铀矿,矿物形式和赋存状态适宜CO2+O2中性浸出。在中性地浸体系中,铀的浸出及迁移强度与矿石品位、注抽比、氧化强度、HCO3-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在CO2+O2浸出的固-液-气三相相互作用过程中,各种元素从固相向液相中迁移的强度不同,49.6%-53.1%的Fe被氧化进入溶液后全部发生沉淀,17.6%的S从矿物相迁移到溶液中以SO42-的形式存在,且未发生沉淀;Ca在水溶CO2的作用下从矿物相向溶液迁移,当p H值高于6.6时发生了再沉淀,K、Na、Mg、Al等元素迁移强度弱于Fe和S元素。在CO2+O2地浸水岩体系中,注液HCO3-最快14~15天抵达抽液井,60天形成由注液控制的稳定渗流场,而H+运移滞后于HCO3-,H+最快26天抵达抽液井,110天形成稳定的弱酸性环境,HCO3-和H+分别是地浸水动力渗流场和弱酸性化学场形成和稳定过程良好指标。HCO3-及SO42-的前锋与渗流前锋同期抵达抽液井,表明这些组分运移基本无阻滞,H+、Ca2+及Mg2+的运移显着滞后于溶液渗流,反映出H+在运移中被消耗,而Ca2+、Mg2+在运移中发生沉淀。将CO2和O2的加入量分别控制在550~700mg/L和200~300mg/L,可以使浸出体系的HCO3-浓度不低于800mg/L、p H值在6.2~6.5、Eh在200m V以上,即可满足铀的有效浸出与溶解运移,又可避免发生硫酸钙和碳酸钙沉淀,是适合于蒙其古尔矿床的合理工艺参数。
吴金生,房勇,石绍云,邓伟,黄晟辉,齐江[5](2018)在《浅层气区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核电发展需要稳定的铀资源供应,在我国北方油气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战略选区和调查评价,需要对主要异常和重点地区进行取心钻探工程验证。但钻进地层极松散破碎,取心率低;浅层气发育,井控要求高;大直径扩孔,井斜和携岩困难;极寒冬季施工及环保要求高。通过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套浅层气区极松散破碎地层的绿色综合钻探技术体系及工艺方法,包括单管锥阀取心、环保高粘低失水泥浆、远程井控、钻铤及导向钻具分级扩孔等,为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突破和资源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具有示范与推广作用。
马亮,姚振凯,张建[6](2014)在《浅议古河道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生产勘探和开拓:以哈萨克斯坦S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据哈萨克斯坦某古河道砂岩型S矿床地浸开采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及乌克兰一些古河道型铀矿床的矿化特点及地浸试验中遇到的资源量变化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此类矿床与层间氧化带形矿床的异同,指出古河道型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均质性和多变性以及矿体零散分布的特点是影响地浸开采的最大因素,提出能否合理组织生产勘探、及时依据条件变化调整和优化开拓方案是能否地浸开采古河道型铀矿床的一个关键,并结合地浸采铀技术工艺的特点讨论了此类矿床生产勘探和开拓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基本原则,以期为该类矿床的开发提供借鉴。
丁武[7](2014)在《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透砂岩铀矿酸法地浸采铀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某些地浸铀矿山本身的地质特点以及开采过程中造成的低渗透性,对于低渗透性砂岩铀矿床的开采是目前的一大技术难题,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增加地浸矿层的渗透性对于低渗透性砂岩铀矿开采至关重要,而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极高的化学活性的化学试剂,具有吸附、增渗等一系列功效。本文以某低渗透性砂岩铀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低渗透性砂岩铀矿样进行柱浸试验以及对铀矿样进行孔隙率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向浸出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吸附、淋洗试验,对表面活性剂对地浸水冶工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为表面活性剂在地浸铀矿山的现场应用作铺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新疆某低渗透性地浸砂岩铀矿样柱浸试验表明溶浸液中加入低浓度50mg/L的复合表面活性剂,能显着提高溶浸液在矿样中的渗透性。对于矿样孔隙率分析表明低孔径占总孔隙体积的比例较大,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溶浸液对矿石的润湿能力,同时减小溶液在通过毛细孔道过程中的毛细张力,使溶浸液能够渗透到微小孔隙中,增大溶液在流动过程中的有效孔隙率。2.通过动态吸附对比试验表明单一以及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树脂吸附铀的过程和吸附铀的容量均无影响。3.通过对第一次饱和树脂以及饱和再吸附树脂进行淋洗试验表明单一以及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淋洗过程中淋洗液的峰值,降低树脂中的残余铀含量,提高淋洗效率。该研究结果对于表面活性剂在地浸铀矿山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阳奕汉,黄群英,沈红伟[8](2013)在《科技创新引领新疆地浸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浸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逐步实现了不同赋存条件下砂岩铀矿资源的工业开采,使企业掌握了开采技术、提高了生产能力、获得了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于突破复杂砂岩铀矿地下浸出工艺技术、掌握500 m以上深度铀矿资源的开采技术、探索酸法退役采场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工艺技术、如何使边界品位以下的铀资源量得到经济合理地开发。地浸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也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引领新疆地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阳奕汉,黄群英,沈红伟[9](2012)在《科技创新引领新疆地浸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自主研发,逐步实现了不同赋存条件下砂岩铀矿资源的工业开采,使企业掌握了开采技术、提高了生产能力、获得了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于突破复杂砂岩铀矿地下浸出工艺技术、掌握500m以上深度铀矿资源的开采技术、探索酸法退役采场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工艺技术、如何使边界品位以下的铀资源量得到经济合理地开发。地浸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也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引领新疆地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苏学斌,杜志明[10](2012)在《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生产现状,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结合我国地浸铀资源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二、砂岩型铀矿738现场试验工艺钻孔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砂岩型铀矿738现场试验工艺钻孔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CO2+O2地浸采铀工艺对含矿层渗透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物对渗透性的影响 |
2 浸出过程中堵塞对渗透性的影响 |
2.1 CO2+O2工艺浸铀原理 |
2.2 化学堵塞 |
2.2.1 饱和指数 |
2.2.2 碳酸盐堵塞 |
2.2.3 铁矿物堵塞 |
2.2.4 硫酸盐堵塞 |
2.3 黏土膨胀 |
2.4 其他堵塞 |
3 结论 |
(2)电法探测铀矿地浸开采的地下“溶浸范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前人研究工作综述 |
1.1.1 地浸采铀技术的发展状况 |
1.1.2 目前地浸采铀方法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研究工作概况 |
1.3.1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工作 |
1.3.3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 |
2.二连盆地试验区地质、水文及岩石物性特征 |
2.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2.2 水文地质及水文模拟结果 |
2.3 溶质水化学参数及物性基础 |
2.4 二连盆地地层电性特征 |
3.沉积型铀矿山浸出液电法探测理论基础 |
3.1 电磁波场基本方程 |
3.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3.1.2 均匀各向同性导电介质中电磁波场方程 |
3.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
3.2.1 电磁测深原理 |
3.2.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
3.3 时域激发极化法(TDIP) |
3.3.1 激发极化法原理 |
3.3.2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 |
4.二连盆地试验矿床实验研究 |
4.1 矿山浸出液电法探测实验 |
4.1.1 实验测网布设 |
4.1.2 实验数据观测 |
4.1.3 实验数据处理 |
4.2 CSAMT实验数据反演 |
4.2.1 反演方法选择 |
4.2.2 CSAMT实验数据二维反演 |
5.实验区地下电性特征 |
5.1 实验区地下导电性结构模型 |
5.2 实验区激发极化特征 |
6.沉积型铀矿浸出液探测实验结果解释 |
6.1 地浸井场地下水流动机理及渗流水文模型 |
6.2 实验区中梯视极化率异常解释 |
6.3 实验区地下电性结构模型的解释 |
6.4 实验区地下溶浸范围的圈定 |
7.结束语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及创新点 |
7.2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 |
(3)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层钻孔水力开采研究现状 |
1.2.2 岩石矿体相似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岩石矿体相似模型试验装置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相似率研究 |
2.1 引言 |
2.2 矿床基本工程地质情况 |
2.3 钻孔水力开采模型试验相似准则的推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钻孔水力开采模型试验相似条件的实现 |
3.1 引言 |
3.2 模型试验几何及边界条件相似 |
3.3 模型试验水射流荷载相似 |
3.4 模型试验材料相似研究 |
3.4.1 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选取原则 |
3.4.2 材料选取 |
3.4.3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水力开采模型试验 |
4.1 引言 |
4.2 相似模型水力开采模型试验装置研制 |
4.3 相似模型水采装置选取 |
4.4 模型试验水力开采试验研究 |
4.4.1 2号相似模型水力开采试验研究 |
4.4.2 3号相似模型水力开采试验研究 |
4.4.3 4号相似模型水力开采试验研究 |
4.4.4 模型试验开采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强度矿体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低强度矿体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5.3 不同因素对矿体相似材料物理特性影响研究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蒙其古尔铀矿床CO2+O2地浸过程中铀的浸出及溶质迁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地浸采铀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地浸采铀发展历史 |
1.2.2 地浸采铀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开展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矿床及研究区概况 |
2.1 矿床地理位置 |
2.2 矿床地质与水文地质背景 |
2.2.1 地质背景 |
2.2.2 水文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3.1 研究区概况 |
2.3.2 研究区含矿层地质特征 |
2.3.3 研究区含矿层水文地质特征 |
3 铀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 矿床含矿层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岩石化学特征 |
3.1.3 铀存在形式及赋存状态 |
3.2 试验区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试验样品物理性质 |
3.2.2 试验样品矿物组成 |
3.2.3 试验样品化学组分 |
3.3 小结 |
4 静态浸泡试验铀的浸出及元素迁移机制 |
4.1 条件控制试验 |
4.1.1 试验概况 |
4.1.2 条件控制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静态浸泡浸铀试验概述 |
4.2.1 试验装置及材料 |
4.2.2 试验过程 |
4.2.3 铀及其他元素分析测试方法 |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3.1 “矿层水+NH_4HCO_3+CO_2+O_2”浸出结果与讨论 |
4.3.2 “尾液+CO_2+O_2”浸出结果与讨论 |
4.3.3 两种溶液的浸出结果对比 |
4.3.4 浸出过程中其它主要元素迁移分析 |
4.3.5 浸出过程中矿物饱和状态分析 |
4.4 酸、碱法与中性浸出(CO_2+O_2)对比 |
4.4.1 酸、碱法浸出试验概况 |
4.4.2 中性与酸法迁移强度对比 |
4.4.3 中性与碱法迁移强度对比 |
4.4.4 饱和沉淀状态对比 |
4.5 小结 |
5 野外现场地浸试验研究 |
5.1 试验概况 |
5.1.1 试验块段概况 |
5.1.2 溶浸工艺 |
5.2 铀浸出结果分析 |
5.3 铀的浸出影响因素分析 |
5.3.1 铀的浸出与HCO_3~-和pH的关系 |
5.3.2 铀的浸出与Eh值及溶氧的关系 |
5.3.3 铀的浸出与矿化条件的关系 |
5.3.4 铀的浸出与水动力条件的关系 |
5.4 铀的存在形式及饱和指数计算 |
5.4.1 铀的存在形式 |
5.4.2 碳酸钙和硫酸钙的饱和指数 |
5.5 CO_2+O_2中性浸出与微酸中性浸出的对比分析 |
5.5.1 微酸浸出试验概述 |
5.5.2 微酸中性浸出试验结果 |
5.5.3 中性与微酸浸出对比分析 |
5.6 小结 |
6 地浸试验渗流场与溶质运移特征研究 |
6.1 地浸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
6.1.1 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 |
6.1.2 试验区地浸渗流模型 |
6.1.3 地浸渗流模型检验校正 |
6.2 地浸渗流场模拟计算结果 |
6.3 溶质组分运移特征分析 |
6.3.1 HCO_3~-的运移 |
6.3.2 H~+的运移 |
6.3.3 Ca~(2+)、Mg~(2+)的运移 |
6.3.4 SO_4~(2-)的运移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5)浅层气区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 主要阶段性成果和创新点 |
3.1 形成一套适合浅层气区松散破碎复杂地层条件下的绿色综合钻探技术体系及工艺方法 |
3.2 采用单管锥阀取心技术解决松散破碎砂层的原状取心技术问题 |
3.3 采用环保高粘低失水泥浆体系, 成功实现大直径携岩、护壁护心及环保问题 |
3.3.1 低失水泥浆体系的应用 |
3.3.2 高粘高切泥浆体系的应用 |
3.3.3 环保泥浆 |
3.4 借鉴油气钻井井控经验, 成功解决浅层气区岩心钻探井控风险 |
3.5 采用分级扩孔和高粘高切泥浆携岩措施, 确保扩孔携岩、保护井壁和井斜控制 |
3.5.1 分级扩孔 |
3.5.2 高粘高切泥浆体系的应用 |
3.5.3 除砂器除砂 |
3.6 大直径钻孔防斜保直措施 |
3.6.1 大直径分级扩孔 |
3.6.2 钻铤和粗径钻具的应用 |
3.6.3 导向钻具的应用 |
4 结语 |
(6)浅议古河道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生产勘探和开拓:以哈萨克斯坦S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浸型铀矿床生产勘探和开拓的含义、目的和任务 |
2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对生产勘探和开拓的影响 |
3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生产勘探和开拓的方法及基本原则 |
3.1 基本方法 |
3.2 基本原则 |
3.3 钻孔施工顺序确定 |
3.4 钻孔间距确定 |
4 提交成果 |
5 结语 |
(7)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透砂岩铀矿酸法地浸采铀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浸采铀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 |
1.3 地浸采铀的发展历程 |
1.4 地浸采铀的现状以及砂岩铀矿床低渗透原因 |
1.5 现阶段地浸矿山所采用的的增渗方法 |
1.6 表面活性剂在矿山的应用现状 |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8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多孔介质渗流理论与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
2.1 多孔介质渗流理论 |
2.2 表面活性剂化学与作用原理 |
第三章 柱浸试验 |
3.1 矿区概况以及样品采集 |
3.2 试验部分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附试验 |
4.1 试验部分 |
4.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淋洗试验 |
5.1 试验部分 |
5.2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砂岩型铀资源及地浸采铀生产现状 |
1.1 我国砂岩型铀资源分布特点 |
1.2 我国地浸采铀生产现状 |
2 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 |
2.1 可地浸铀资源评价技术 |
2.2 地浸钻孔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技术 |
2.3 地浸合理井网布置与溶液集中控制技术 |
2.4 溶浸液配制与使用技术 |
2.5 溶浸范围控制技术 |
2.6 浸出液回收工艺和设备 |
2.7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 |
2.8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制 |
3 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 |
3.1 矿山生产规模与效率 |
3.2 钻孔工艺技术 |
3.2.1 钻进效率与钻孔成本 |
3.2.2 钻孔逆向注浆与钻孔套管切割 |
3.2.3 钻孔清洗与过滤器的更换 |
3.3 卫星式浸出液处理技术 |
3.4 地浸专用设备 |
3.5 地下水污染治理 |
4 我国地浸采铀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 |
4.1 以基地建设为中心, 做好前期试验工作 |
4.2 加强地浸采铀基础理论研究 |
4.3 加强复杂砂岩型铀矿资源技术攻关 |
4.4 加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和标准化矿山建设 |
4.5 加强地浸高级人才的培养 |
4.6 加强地浸过程伴生元素的回收研究 |
4.7 加强地浸结束后地下水治理工作 |
5 总结 |
四、砂岩型铀矿738现场试验工艺钻孔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CO2+O2地浸采铀工艺对含矿层渗透性的影响[J]. 袁新,刘金辉,周义朋,何挺,陈鑫睿,张一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1(05)
- [2]电法探测铀矿地浸开采的地下“溶浸范围”实验研究[D]. 何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钻孔水力开采相似模型试验研究[D]. 许凤廷.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4]蒙其古尔铀矿床CO2+O2地浸过程中铀的浸出及溶质迁移机理研究[D]. 吉宏斌. 东华理工大学, 2019
- [5]浅层气区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J]. 吴金生,房勇,石绍云,邓伟,黄晟辉,齐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08)
- [6]浅议古河道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生产勘探和开拓:以哈萨克斯坦S矿床为例[J]. 马亮,姚振凯,张建. 中国矿业, 2014(06)
- [7]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透砂岩铀矿酸法地浸采铀的实验研究[D]. 丁武. 南华大学, 2014(03)
- [8]科技创新引领新疆地浸发展[A]. 阳奕汉,黄群英,沈红伟.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 2013
- [9]科技创新引领新疆地浸发展[A]. 阳奕汉,黄群英,沈红伟.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2012
- [10]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苏学斌,杜志明. 中国矿业,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