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油画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薛洁[1](2021)在《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办学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甘肃高等美术教育史上,有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那就是兰州艺术学院。兰州艺术学院是甘肃历史上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1958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大跃进”的浪潮中,兰州艺术学院成立。1962年因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以及中央的“八字方针”,兰州艺术学院被撤销,音乐系和美术系被合并至甘肃师范大学(今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办学虽然短暂,但在甘肃高等美术教育发展史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书鸿先生任院长后,为了快速、高质量的发展美术专业,四处求贤,逐渐建设起美术专业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艺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为兰州艺术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办学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查阅档案及访谈,从师资、招生、课程、培养方式等方面对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办学历程进行梳理,并整理出美术专业师生参与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分析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办学在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后对当时师生的动向进行分类,分析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对西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的建设及西北地区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总结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发展历程和有益做法,不仅可以弥补对早期甘肃高等美术教育研究的一些空白,也有助于甘肃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如何发挥区域优势,继承、传播、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为艺术工作者研究、交流、学习搭建平台,也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方政[2](2021)在《张朗工艺美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张朗,湖北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原工艺美术系系主任,在中国湖北地区工艺美术研究与教育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民间美术的保护者,民间美术研究的先行者、倡导者,也是湖北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建设者,为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奉献了毕生心血。他推进了湖北地区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建设和转型发展。在艺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张朗坚持师法民间,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品,在湖北民间美术调研考察过程中推进民间美术革新,将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自1971年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成立以来,张朗担任系主任,通过重组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法,建设并完善了工艺美术教学系统,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从此转型,走入了设计教育现代化发展轨道,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张朗先生为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工艺美术思想及其艺术创作实践和教学工作经验对于湖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下工艺美术传承发展和创新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期望张朗的工艺美术思想对当前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和工艺美术教育有所启示。
胡燕[3](2021)在《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质夫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乡村师范教育家,终身致力于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他在乡村教育理论上提出很多创新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乡村师范学校办学的最佳模式,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乡村教育师资,是在乡村师范教育领域上能与陶行知比肩齐声的人。然而,由于学界的遗忘,关于黄质夫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系统探究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在其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总结其乡村师范教育经验,有利于加深对民国教育家的认识,同时为培养和留住乡村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意义的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研究方法,基于黄质夫着写的教育文集、黄质夫与好友来往书信、学生回忆文集、地方史料、民国时期及当代报纸等文献进行整理探析,研究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主体内容、实践措施。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想的兴起、黄质夫的乡村成长经历及其接受新式教育背景,尤其是国立东南大学的教育熏陶皆促使黄质夫投身于中国乡村教育,奠定了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底色。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黄质夫将乡村师范定位为“乡村文化中心”,乡村教师定位为“国民教育的健全教师及建设基层的干部人才”。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体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将劳动作为录取考核的前提,构建读、耕、工合一的劳动生产训练教育思想。劳动生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方式、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实践服务社会途径。第二,践行服务社会、辅导地方教育、研究边疆文化等推广乡村事业的教育思想。第三,培养乡村师范生品德、艺术、格局、无畏内容,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乡村教师教育思想。黄质夫通过改革教材、增加职业科、重视女子教育、国师迁校等措施践行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获得极大成就,对当今乡村教育发展在留下优秀教师,构建校长人格魅力,建立继续培育制度、提升劳动教育素养,重视在地化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战红岩[4](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5](2020)在《“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人文等资源孕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章节,每章由正文、本节小结和本章总结构成。绪论部分。本章分为五节: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研究范围、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概念界定,包括“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美术”“美术教育”“新疆美术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优秀传统文化”“美术教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传承建设工程”;论文结构与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当代新疆美术教育发展概况。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美术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当代新疆美术教育发展概况。在对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进行发展历程综述的基础上,论述美术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各阶段美术教育进行反思与思考。第三章,“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及重构。本章分三个维度论述“丝绸之路”语境下的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第一,“丝绸之路”的价值内涵:“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关系的历史考察;“古代丝绸之路”与新时代“丝绸之路”概念的辨析;新疆的丝路地位与文化底蕴;“丝绸之路”与新疆美术教育的关联。第二,“丝绸之路”精神对新疆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以“丝绸之路”精神协同推进新疆美术教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与新疆美术教育时代担当;创造未来新疆美术教育的新高度。第三,“丝绸之路”语境下新疆美术教育的重构:寻西域文明遗韵,谱写新疆美术教育新编;“丝绸之路”语境下新疆美术教育的新时代使命;文化创意产业与新疆美术教育的结合。第四章,“丝绸之路”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在当代新疆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融通契合:新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孕育、新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新疆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二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新疆美术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创新美术教育视域;“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丰富美术教育内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拓展美术教育空间。第三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在美术课程中的深远意义:引领教育方向、丰富课程内容、促进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素养。第四节,新疆美术教育中优质课程资源的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与人文教育功能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疆美术教育课程嫁接;美术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疆美术教育事业繁荣兴盛。第五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新疆美术教育融汇现状调查与分析。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具体阐述调查背景和调查理念,形成本次调研的基础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为后续调研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节,调查方案与实施步骤设计,结合美术学科特点,编写调研问卷、制定调研计划和方案,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第三节,针对调查结果开展分析,以数据的方式进一步验证和丰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本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反思。第四节,提出对策与建议。在调研实施、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美术教育实际出发,回到新疆美术教育实践中,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美术教育如何落地的理性思考。第六章,“丝绸之路”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新疆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融合路径。本章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新疆基础教育阶段、中等师范学校、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路径。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新疆美术教育课程中的融合路径,其蕴含的深切价值追求为新疆美术教育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七章,“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的未来展望。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讨论新疆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实践并推动新疆美术教育发展;厘清新疆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未来任务与方向;论述新疆美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疆美术教育的时代使命。第二节,论述穿越历史与未来的新疆美术教育,包括发展宗旨与定位;新疆美术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新疆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向度;新疆美术教育创新发展途径。第三节,探明新疆美术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图景,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与新疆美术教育的结合;与大数据时代同行的新疆美术教育;为“一带一路”培养美术专业人员与文化创意人才;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新疆美术教育发展之路。第四节,展望未来新疆美术教育发展,包括以“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的未来新疆美术教育;以文化自信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为导向推动新疆美术教育转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新疆美术教育价值;以“脱贫攻坚”为时代责任建设未来新疆美术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的未来新疆美术教育道路;向构建面向未来,激发创新的新疆美术教育进发。结论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总结研究的成效与局限,梳理与归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新疆美术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明确思路、提供方向。第二,研究的回顾与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归纳研究的总体现状,并反思存在的问题,预测社会、教育以及美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新疆美术教育的影响,探索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疆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第三,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语,以期实现“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对接。
张景璇[6](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梁瑞峰[7](2020)在《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在萌芽期的初步发展,但是却处于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早期在东部地区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图案教育和工艺教育,西南地区虽然在东部的影响下艺术设计教育有所萌发,但仍然处于十分初始的草创阶段。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位于沦陷区域的高等院校纷纷西迁,进而出现了大规模高等院校迁移的现象,成千上万的教授讲师和学子,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根脉和精华而西迁。西迁的浪潮中,部分有着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及完整艺术设计教育构架的高校也在其中。师生们在西迁的过程中,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新式的艺术设计教育,为西南地区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样的一次“西渐”影响下,原本缺乏艺术设计教育活力的西南地区,开始蓬勃发展。抗战期间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不仅完成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存续任务,更带来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极大的发展,将大后方变成了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蓬勃的学术园地。对西南地区而言,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也借此获得了巨大发展。不仅如此,在后续的发展中,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所带来的影响深远,艺术的影响力让人们意识到艺术设计教育对救亡图存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重视本国民间的艺术价值,进而为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历史价值的指向。通过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文章将分为四个部分来阐述。首先从晚清与民国时期与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相关的教育政策开始,探讨在时代背景下政策对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的影响;随后对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在抗战中的概况进行罗列,并依学校的不同属性分为“原驻西南”、“西迁西南”、“诞生于西南”三个部分,内容上主要包括学校的历史沿革,以及图案部分的课程设置等等;再依据资料陈述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在抗战中的教学活动与实践以及这场“西渐”影响下各个艺术设计教育机构与西南地区的汇融与影响等。旨在大致还原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发展轮廓、教育思想、教学活动、后续影响、并做出历史而客观的评估。
陈日红[8](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张艺龙,王春明[9](2019)在《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随着经济的和人类文明、文化事业飞速发展,高校师范专业油画教事业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是适应新一轮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该文以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有效教学概述入手,针对当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油画课程与师范专业、开展多元化教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人为本等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的措施,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师范油画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校师范综合应用型人才。
温跃强[10](2019)在《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洪作为我国近现代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新音乐”运动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在立足自己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先进音乐文化,进而创造富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新音乐,创建中国民族乐派,最终实现中国音乐的伟大复兴。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实践家,他立足学校音乐教育并关注参与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他编辑期刊、创作音乐作品、译介西方音乐等,他从事的这些音乐实践是服务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从广义上讲,属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他不仅投身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而且还参与并关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经历了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萌芽期)、私立广州音乐院时期(早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中期)、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时期(晚期)。他的音乐理念产生自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救国”“中庸之道”“实用主义”等教育理念基本上贯穿了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他的每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有其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时期,他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师范性”“为师之道在于慈”“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整体向何处去?就必须在深入考量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同时,系统归纳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了解并研究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有利于为我国当下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陈洪作为近现代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梳理和研究。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的音乐事业有什么影响?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尤其是音乐教育事业有什么样的积极借鉴意义?从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道路和音乐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陈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他倡导的立足民族性、借鉴西方形式的开创性音乐理念及“师范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启示意义。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包括音乐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高师油画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油画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办学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兰州艺术学院的概况 |
2.1 成立背景 |
2.1.1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文艺指导思想 |
2.1.2 “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兴起 |
2.1.3 甘肃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出现 |
2.1.4 甘肃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情况 |
2.2 兰州艺术学院的概况 |
2.2.1 兰州艺术学院的创建过程 |
2.2.2 兰州艺术学院的机构设置 |
第3章 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办学情况 |
3.1 招生及培养方式 |
3.1.1 招生情况 |
3.1.2 学制及课程 |
3.2 教师队伍的状况 |
3.3 艺术创作活动 |
3.3.1 主要的展览 |
3.3.2 主要学术活动 |
3.4 社会实践活动 |
3.4.1 主要参加的社会劳动 |
3.4.2 出版的刊物及书籍 |
3.5 毕业生情况 |
第4章 兰州艺术学院的撤销及办学成效 |
4.1 兰州艺术学院的撤销情况 |
4.1.1 撤销经过 |
4.1.2 撤销后的合并情况 |
4.1.3 与同类艺术院校的对比 |
4.2 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办学成效 |
4.2.1 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教学队伍 |
4.2.2 创作了反映社会建设成就的优秀作品 |
4.3 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 |
4.3.1 客观局限性 |
4.3.2 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办学影响 |
5.1 对西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建设的影响 |
5.1.1 办学理念的传承 |
5.1.2 师资队伍的建设 |
5.1.3 专业课程的设置 |
5.2 对西北地区美术事业发展的影响 |
5.2.1 对西北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 |
5.2.2 保护和传承敦煌艺术 |
5.2.3 促进甘肃乃至西北美术创作事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张朗工艺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
1.1.1 课题研究意义 |
1.1.2 文献综述 |
1.2 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课题研究思路 |
1.2.2 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保障 |
2.张朗工艺美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
2.1 求学经历 |
2.2 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经历 |
3.张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精神 |
3.1 虚心求教于民间艺人 |
3.2 坚持民间艺术应去粗取精 |
4.张朗工艺美术设计思想 |
4.1 物尽其用,以民艺元素装修设计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
4.2 博采古今众长,设计黄鹤楼装饰纹样 |
4.3 结合时代背景与现实情境做设计 |
5.张朗工艺美术教育思想 |
5.1 理论联系实践,紧跟时代参与教育改革 |
5.1.1 建设民间美术研究机构,带领学生下乡 |
5.1.2 推动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教育改革 |
5.2 发掘民间美术,编着实用教材 |
6.张朗工艺美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张朗对湖北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
6.2 张朗工艺美术思想对当下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具有时代价值 |
(二)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乡村与乡村教育 |
(二)乡村师范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一)黄质夫生平的相关研究 |
(二)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想兴起的影响 |
二、黄质夫的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 |
三、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的熏陶 |
小结 |
第二章 黄质夫对乡村师范及乡村教师的定位 |
一、黄质夫对乡村师范的定位 |
(一)乡村师范独立的必要性 |
(二)乡村师范是乡村文化的中心 |
二、黄质夫对乡村教师的定位 |
(一)乡村教师:国民教育的健全师资及建设基层的干部人才 |
(二)延揽一流教师是乡村师范教育的保障 |
小结 |
第三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体构成 |
一、读、耕、工合一的劳动生产训练教育思想 |
(一)劳动是录取考核的前提 |
(二)劳动生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措施 |
(三)劳动生产训练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
(四)劳动生产训练是实践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
二、推广乡村事业的教育思想 |
(一)服务社会是乡村师范学校的职责 |
(二)辅导地方教育是乡村师范教育的义务 |
(三)边疆文化研究是乡村学校的需求 |
三、培养健全完善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 |
(一)德是乡村教师的首要品质 |
(二)艺术是乡村教师的必要课程 |
(三)格局是乡村教师应有素养 |
(四)无畏是乡村教师所需魄力 |
小结 |
第四章 黄质夫践行乡村师范教育的措施 |
一、改革教材,切合乡村师范教育之需 |
二、增加职业科,提高乡村教师生活技能 |
三、重视女子教育,开化闭塞乡村之关键 |
四、国师迁校,教化边疆民族地区 |
小结 |
第五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留住优秀教师,保障新时期乡村教育质量 |
二、构建乡村校长人格魅力,招引培育优秀教师 |
三、建立母校对毕业生继续培育制度,助力教师发展 |
四、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提升乡村学子综合素质 |
五、重视在地化教育内容,促进师范生融入乡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黄质夫着述 |
附录2 相关图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与社会效应 |
第四节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概念界定 |
一、“一带一路” |
二、“丝绸之路” |
三、美术 |
四、美术教育 |
五、新疆美术教育 |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七、新疆优秀传统文化 |
八、美术教育资源 |
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传承建设工程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技术路线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当代新疆美术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
一、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发展综述 |
二、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发展成就与不足 |
三、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反思 |
四、本节小结 |
第二节 新疆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
一、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综述 |
二、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成就与不足 |
三、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反思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新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
一、新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综述 |
二、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成就与不足 |
三、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反思 |
四、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及重构 |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价值内涵 |
一、“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关系的历史考察 |
二、古代“丝绸之路”与新时代“丝绸之路”概念的辨析 |
三、新疆的丝路地位与文化底蕴 |
四、美术教育繁荣的沃土:“丝绸之路”与新疆美术教育的关联 |
五、本节小结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精神对新疆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基于历史的启示与思考:以“丝绸之路”精神协同推进新疆美术教育发展 |
二、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与新疆美术教育时代担当 |
三、“丝绸之路”是创造之路:创造未来新疆美术教育的新高度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丝绸之路”语境下新疆美术教育的重构 |
一、寻西域文明遗韵,谱写新疆美术教育新编 |
二、“丝绸之路”语境下新疆美术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新疆美术教育的结合 |
四、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在当代新疆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融通契合 |
一、新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孕育 |
二、新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 |
三、新疆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四、本节小结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新疆美术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 |
一、“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创新美术教育视域 |
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丰富美术教育内容 |
三、“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拓展美术教育空间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在美术课程中的深远意义 |
一、引领教育方向 |
二、丰富课程内容 |
三、促进课程改革 |
四、提升学生素养 |
五、本节小结 |
第四节 新疆美术教育中优质课程资源的传承与保护 |
一、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与人文教育功能分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疆美术教育课程嫁接 |
三、美术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
四、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推动新疆美术教育事业繁荣兴盛 |
五、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新疆美术教育融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背景和理念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理念 |
三、本节小结 |
第二节 调查方案与实施步骤设计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方案实施 |
三、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美术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知程度及其教学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
二、《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调研结果分析 |
四、本节小结 |
第四节 对策与建议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新疆美术教育融汇的对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新疆美术教育融汇的建议 |
三、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丝绸之路”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新疆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融合路径 |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
一、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
二、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案例 |
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价值取向 |
四、本节小结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新疆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
一、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
二、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案例 |
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价值取向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新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
一、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
二、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案例 |
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价值取向 |
四、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新疆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实践并推动新疆美术教育发展 |
二、厘清新疆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未来任务与方向 |
三、新疆美术教育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疆美术教育的时代使命 |
五、本节小结 |
第二节 穿越历史与未来的新疆美术教育 |
一、发展宗旨与定位 |
二、新疆美术教育创新发展模式 |
三、新疆美术教育发展新向度 |
四、新疆美术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
五、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新疆美术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图景 |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新疆美术教育的结合 |
二、与大数据时代同行的新疆美术教育 |
三、为“一带一路”培养美术专业人员与文化创意人才 |
四、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新疆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
五、本节小结 |
第四节 新疆美术教育的未来之路 |
一、以“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建构未来新疆美术教育 |
二、以文化自信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为导向推动新疆美术教育转型 |
三、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新疆美术教育的价值 |
四、以“脱贫攻坚”为时代责任建设未来新疆美术教育 |
五、反思与展望: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的未来新疆美术教育道路 |
六、向构建面向未来,激发创新的新疆美术教育进发 |
七、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成效 |
二、研究的局限 |
三、研究的回顾 |
四、预测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美术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三:校本课程案例研究:《我的家乡瓜果飘香》 |
附录四:校本课程案例研究:《民间刺绣——“秀”出新疆特色》 |
附录五:校本课程案例研究:《新疆姿态——舞姿》 |
附录六:校本课程案例研究:《新疆传统工艺美术赏析——“模戳印花土布”》 |
附录七:校本课程案例研究:《多姿多彩的喀什土陶》 |
附录八:校本课程案例研究:《新疆花帽艺术》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
2.4.1 无规划建设 |
2.4.2 静态规划建设 |
2.4.3 动态规划建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对象选取 |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
3.2.1 清华大学调研 |
3.2.2 武汉大学调研 |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
3.2.5 烟台大学调研 |
3.2.6 厦门大学调研 |
3.2.7 北京大学调研 |
3.2.8 四川大学调研 |
3.2.9 实地调研小结 |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
3.3.1 文献调研内容 |
3.3.2 文献调研总结 |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
4.1.2 “文化”的分解 |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述 |
6.2 学校简介 |
6.2.1 学校概况 |
6.2.2 校园概况 |
6.3 校园文化 |
6.3.1 学校理念 |
6.3.2 校园历史文化 |
6.3.3 校园标识文化 |
6.3.4 校园文娱活动 |
6.3.5 地域文化 |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综述 |
7.2 研究成果 |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
1.清华大学调研 |
2.武汉大学调研 |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
5.烟台大学调研 |
6.厦门大学调研 |
7.北京大学调研 |
8.四川大学调研 |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 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
(7)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四、本文的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艺术设计教育政策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相关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概况 |
第一节 原驻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概况 |
1.私立西南美术学校 |
2.私立重庆艺术专门学校 |
3.云南省立美术学校 |
第二节 西迁西南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概况 |
1.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
2.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
3.中央大学艺术系 |
第三节 “西渐”背景下诞生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概况 |
1.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
2.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战时期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的教学情况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的教学生活、实践、思想 |
1.盆地里的“艺术乐园” |
2.云滇之声与“黑院墙” |
3.德感坝的“武昌涅盘” |
4.《重庆艺专》——逆浪中的渝地思想 |
第二节 烽火滥觞时代的“西渐与融合” |
1.正则绣与正则蜀校 |
2.融汇中西的《贵州山民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鼓励女性从“附属”走向“自觉” |
1.女性参与艺术设计教育的背景 |
2.女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实践 |
第二节 “西渐与融合”背景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格局 |
1.迈向理想的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 |
2.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成熟及后续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余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
2.2.1 工部美术学校 |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
2.2.3 东京美术学校 |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
4.3.3 其他日本教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2 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有效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油画课程与师范专业联系不紧密 |
2.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
2.3 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改革后劲不足 |
2.4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有待提升 |
3 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 |
3.1 融合油画课程与师范专业,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基本功训练,提升师范学生职业技能 |
3.2 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培养学生绘画技巧 |
3.3 重视反馈与改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3.4 以人为本,重视实践,培养师范专业学生优秀综合素质 |
4 结语 |
(10)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萌芽期—求学时期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 |
第一节 求学时期 |
第二节 留法归国 |
第三节 新音乐思想 |
一、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
三、新音乐思想的观点 |
第四节 新音乐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早期(广州音乐院时期) |
第一节 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 |
一、办学缘起 |
二、办学目标 |
三、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 |
四、教师和学生 |
第二节 重视音乐实践 |
第三节 创办《广州音乐》 |
第四节 重视音乐教育 |
第五节 专着和译介 |
第六节 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中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
第一节 专注教学管理 |
第二节 引进固定唱名法担任公共课教学 |
第三节 创办音乐期刊 |
第四节 编译音乐专着组建管弦乐队 |
第五节 音乐创作 |
第六节 培养的学生 |
小结 |
第四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晚期—南京国立音乐院与南京师范学院时期 |
第一节 坚持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
一、培养目标紧扣“师范性” |
二、学制制订围绕“师范性” |
三、教材建设凸显“师范性” |
第二节 重视社会音乐教育 |
第三节 西方音乐的译介 |
一、选题考究 |
二、信达雅 |
三、选译作品的革命性倾向 |
四、关注音乐家的生活 |
第四节 音乐创作 |
一、讴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
二、饱含深情的艺术歌曲 |
小结 |
第五章 陈洪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一节 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
一、教育救国 |
二、中庸之道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思想 |
一、坚持师范性 |
二、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
三、为师之道在于慈 |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六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及当下意义 |
第一节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 |
第二节 陈洪的“中庸”思想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
第三节 陈洪“师范性”理念对我国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
结论 |
附录一 陈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谱 |
附录二 陈洪履历表 |
附录三 后人对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师油画教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办学历程研究[D]. 薛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张朗工艺美术思想研究[D]. 方政.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3]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 胡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丝绸之路”语境下当代新疆美术教育研究[D].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7]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研究[D]. 梁瑞峰.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8]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9]高校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开展有效教学研究[J]. 张艺龙,王春明. 科技资讯, 2019(20)
- [10]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D]. 温跃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