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论文文献综述)
蔡乾[1](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王淑红[2](2015)在《交换环论的早期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抽象代数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群、环、域、模、格等数学结构。环论是抽象代数中较为深刻的一部分,按照乘法是否满足交换律,环可以划分为交换环和非交换环两大类。交换环论和非交换环论虽皆源于19世纪早期,但其起源和发展路径并不相同。交换环理论起源于代数数论、代数几何和不变量理论,其中代数数论这一起源最为重要,反过来,亦主要应用于这些领域。交换环论经由高斯、戴德金、克罗内克、希尔伯特、弗兰克尔、爱米·诺特等数学家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熟,并渐生诸多应用。本文在大量掌握19、20世纪的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法剖析交换环论从19世纪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起源、发展、完善和传播的具体科学实践过程和理论背景,总结其发展脉络和演化规律;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交换环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其中关键人物对交换环的概念和理论的不同研究方法和结果;综合运用史料的实证方法和编年史方法,理清交换环论的整体历史面貌,并给出合乎史实的恰当评价。最终形成以交换环论的发展演化为经,以交换环论和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以及诸学者间的思想传承为纬的全景图,这对于理解和认识交换环论及其环论和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和结论为:(1)从经典数论中的高次互反律、二元二次型和费马大定理等核心问题出发,重点围绕其中关键的唯一因子分解问题,研究了交换环论在代数数论中的起源,表明高斯、库默尔、戴德金、克罗内克、希尔伯特等数学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复整数环、理想数、理想、序环、环等概念逐步清晰,不但奠定了一维交换代数的基础,而且建立和发展起代数数论这一学科。(2)揭示了交换环论在代数几何和不变量理论中产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希尔伯特所证明的基定理和零点定理、拉斯克尔和麦考莱的准素理想及其准素分解理论。(3)再次确认了第一个提出抽象环概念的数学家弗兰克尔,分析了弗兰克尔是如何在洛伊、亨泽尔、希尔伯特、斯坦尼兹和策梅洛这些学术大家的指引和帮助下走上数学创新的正确道路,并用公理化思想来研究交换环论。认为弗兰克尔以环等数学实例研究实践了公理化思想,用公理化思想把新兴的数学推上了更高的理论层次,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铺垫,公理化、抽象化是他从事数学研究核心思想,也是他在集合论的公理化研究能够集就大成的一个重要因素。(4)分析了爱米·诺特为何从不变式论转到交换环论的研究,并且揭示了爱米·诺特通过对升链条件的重视与应用,完成对抽象环,特别是诺特环的公理刻画,从而建立起抽象交换环论,并促使抽象代数学这门学科正式建立起来。(5)在非交换环论的起源和发展方面,阐述了其起源于复数扩张到各种不同的超复数系的研究,这对理解交换环论在整个环论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6)论述了环论与群论、域论、代数几何、模范畴、物理学以及格论的关系等,认为交换环论从其产生伊始,就和应用相伴在一起,在环论发展相对完善之后,其逐渐提高的理论层次使得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深入到数学的各个分支,并且与这些分支的关系密切而自然,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和交互影响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7)交换环论的历史波澜壮阔,涉及到费马大定理、高次互反律等历史名题,与代数数论、代数几何和不变式论等多个学科关系密切,同时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数学观念从数、集合到结构思想变迁的一个缩影,其中公理化和结构化占据着主导地位。(8)交换环论中相关数学家的思想传承,既深邃精彩,又代代相承,凝聚了高斯、狄利克雷、库默尔、戴德金、克罗内克、拉斯克尔、麦考莱、希尔伯特、弗兰克尔、爱米·诺特、阿廷、范德瓦尔登、曾炯等一批数学大师思想精粹,是近现代数学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不但大大推动了近现代数学的演进,而且也在人文思想领域播撒了惠及整个人类的精神给养。(9)鉴于曾炯与爱米·诺特及阿廷的师承关系及其曾炯所处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与其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研究(见附录)。
张必胜[3](2013)在《《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59年,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的《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简称《拾级》)在上海墨海书馆出版,由此西方符号代数学与微积分开始传入我国,并且迅速产生了巨大反响,它的翻译出版所产生的影响和思想变革不仅是在数学界,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目的:1.试图搞清楚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的《代数学》和《拾级》向中国传播了什么样的符号代数学和微积分,经历什么样的历史进程;2.搞清楚晚清数学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以及译本的出现对我国数学产生了哪些影响;3.搞清楚《代数学》和《拾级》是什么样的翻译出版情况和在底本选取上的情况;4.《代数学》和《拾级》在中国数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及如何对其评价。研究方法:以1859年墨海书馆出版的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版《代数学》和1837年德摩根版《代数学基础》(Elements of Algebra,1837)(简称《代数学》(Algebra))及1859年墨海书馆出版的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版《拾级》和1851年罗密士版《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基础》(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1851.)为依据;对其已有相关综述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比较的重点放在《代数学》和《拾级》上,与其英文着作进行比较,全面研究了《代数学》和《拾级》中的内容,并且与其原着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还运用文献梳理法,原始着作文献分析考证还原、科学史分析和考证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时数学进行了全面历史性考察,从数学学科发展的立场出发,科学、公正地审视晚清西方符号代数学和变量数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和传播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的《代数学》和《拾级》是西方符号代数学和微积分第一次在我国的传播。对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二着作的翻译出版情况的详细考查;对其内容的详细研究,厘清有方程理论、代数表示理论、二项式定理、极限理论、级数理论、圆锥曲线、曲线分类、超越曲线、微分学、微分学应用、积分学和积分学应用等符号代数和微积分在我国的传播;2.一系列代数学着作和微积分着作译本的出现及其后来的一些学术期刊发表的数学论文可以说明其对晚清数学研究的影响,《代数学》和《拾级》的翻译出版对我国数学研究在代数学、解析几何和分析学方面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数学教育在专门化、职业化、现代化和西方化方面的影响;3.通过对《代数学》和《拾级》的详细研究,表明了李善兰在创造中文数学术语的时候,受到了传统数学的影响,通过与其传统数学成就的比较,证明其在独立得到其微积分思想,同时也是其翻译《代数学》和《拾级》数学理论基础;4.《代数学》和《拾级》中存在一些错误,例如把公式弄错,有时候把概念理解错误,对一些重要习题没有进行详细证明等问题;5.译本翻译的水平表明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的数学水平很高,有着很深的数学理论基础,虽然是一种“口译—笔录”的翻译模式及其“汉字化”和“半符号化”的记录模式,但是通过对一些习题的答案可以说明这一点,以及整个译本在翻译的逻辑体系和理论体系上可以看出,其具有较高数学水平。6.对于《代数学》和《拾级》本身而言,对其理论基础不是很重视,整个译本对数学计算十分重视,没有去深入论述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研究结论认为:1.《代数学》和《拾级》的翻译出版拉开了晚清近代西方高等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序幕,是一次数学“启蒙运动式”的学术翻译活动;2.《代数学》和《拾级》之原着都是西方符号代数学和微积分的基础教材,数学理论性不是很强,是一门初级入门理论着作,适合于初学者,对于二人选取《代数学》和《拾级》的底本是符合当时数学水平的客观要求;3.李善兰和伟烈亚力是西方近代符号代数学和微积分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在整个中西数学交流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贡献。
胡慧勇[4](2013)在《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文中提出作为当今英国文坛呼风唤雨的人物,伊恩·麦克尤恩驰骋英伦小说界达三十多年之久,笔耕不辍,获奖良多。1998年因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而获得布克奖,是公认的语言大师,其娴熟的叙事技巧和深邃独特的伦理洞见使他差不多成为“英伦三岛上在世的最伟大小说家”。麦克尤恩早期小说均为短篇,主题大都涉及性暴、乱伦、谋杀、行为倒退等伦理禁忌,因而获得“恐怖伊恩”的绰号。但是他中后期作品的主旨风格有所改变,更多地转向家庭生活、伦理道德、历史认识和信仰冲突等“严肃话题”,先后写出《阿姆斯特丹》和《赎罪》等九部长篇,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英国国民作家”。近年来,学界从实验和创新、互文性、伦理困境、心理分析和隐喻、以及焦虑和叙事欲望等角度对其作品中的情爱色欲、家庭伦理、战争创伤、文化焦虑和历史影响等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指出麦克尤恩是英国战后新生代小说界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对近代英国历史事件情有独钟,故事情节中充满了互文性描写,作品的故事背景突破了英伦岛域局限,作品的叙事结构舍弃了传统小说的连续性特点等。麦克尤恩的小说作品的确是多维的,其艺术风格也是变化的,但是系统地审视英国战后社会现实和麦克尤恩小说的主旨意向,人们会发现“危机”是贯穿英国社会、解读麦克尤恩小说的关键词。从麦克尤恩的主要作品中,人们可以梳理出伦理道德,历史认识和宗教信仰等几类危机;麦克尤恩站在当代哲学、历史和政治的高度,熟练地运用现代、后现代叙事技巧对这几类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展示、剖析和批判。战后英国国力日衰,经济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加剧,传统价值渐式微,整个社会一度礼崩乐坏,道德衰退。麦克尤恩在其短篇小说中,以伦理禁忌作为话题,再现了英国六七十年代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情色和暴力场景。按照叙事空间理论,读者通过拼贴、并置等方式,很快能发现这些文本彰显了英国传统情爱价值观的失落。在《阿姆斯特丹》中,麦克尤恩利用丝丝入扣的情节安排,在丰富的互文性和微妙的职业伦理衬托下,对伦理道德核心价值如诚信、友谊和忠诚的缺失进行了嘲弄和讽刺,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在《赎罪》中,麦克尤恩通过元小说技巧和人物对比方式,在独特的社会背景和伦理境遇中,展示了后现代自我救赎方式——就是以叙事求赎罪——的艰难和珍贵;小说无疑丰富了赎罪小说的社会和伦理维度。从后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出,麦克尤恩精于把“公共事件”和普通人物的私人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故事的过程和结局往往显示出他对英国社会在诚信缺失、虚伪盛行的伦理道德危机中踽踽而行的无奈。二十世纪既是科技日新月异的百年,又是集中营、大屠杀时代,检讨历史功过,反思过去得失成为战后知识界的要务。对于历史认识危机,麦克尤恩利用《赎罪》中主要人物罗比的视角对敦刻尔克撤退的前线战场和后方医院进行重新塑造,以巴特诗学“悖论”消解了具有压制性、权威性的“常论”,反驳了历史的唯一性和不可阐释性观点;而《黑犬》则利用琼和伯纳德的多维视角和不可靠叙述手法,“客观地”展现了这对曾经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夫妇对他们共同经历的往事——“遭遇黑犬”的不同记忆,表明历史是“主观的、多维的”,因此也是可以给予阐释的。实际上,反思历史必须查验理性和非理性,自由民主和独裁恐怖的对立和对抗,梳理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价值信仰上的纷杂。麦克尤恩在《黑犬》中刻画了琼的神秘主义和伯纳德的理性主义对立,表明在理性迷途的后现代语境下,信奉神秘主义也是对当下文明的一种深层思考,而作为艺术家,麦克尤恩通过人物境遇,对此危机开出的良方是“真爱”;在《星期六》中,麦克尤恩着眼当下危机,用乔伊斯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自由世界在恐怖主义阴霾下,对生命价值的切身体会,对自由和民主权力的珍视,以及对以暴制暴悖论的深度思考,凸显了当代自由主义在恐怖威胁下的局限和无奈。总之,总结一下麦克尤恩的艺术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各式主题小说中,或伦理禁忌,或家庭生活、政治话题和战争故事,他用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表现力,对英国甚至是欧洲的历史和当下危机做了或隐含或直接的表露。他关注人性,对罪与恶给予有力的批判和嘲讽,对真与善也予以含蓄的认同和褒奖,而对那些灰色地带更是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也关注历史认识和宗教信仰,他深知理性与非理性,宏大叙事和“小历史”,自由主义和恐怖主义的纷繁嘈杂与莫衷一是,但他深刻而生动地再现了笼罩在这些复杂命题下的社会生活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这一切都表明,麦克尤恩心存人文关怀,背负社会公义,继承英国小说伟大传统,是一位具有高度的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伟大小说家。
王占锋[5](201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时代命题和战略任务,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价值自觉,从而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新的时代高度。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建设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以现代系统理论为理论参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廓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蕴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应然旨归、系统建设的总体观照、系统建设的基本质态和系统建设的内在规定四个方面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应有蕴涵,力图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内涵把握中发掘系统建设的必然性和内在规定。第二部分着重从理论化建设、社会化建设和个体化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路。系统论述了以学理化建设和通俗化建设为重点的理论化建设;以生活化、制度化和社会心里化为主要方面的社会化建设;以个体内化和外化为着力点的个体化建设。从研究进路入手打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关照视域。第三部分重点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主要关注领域,从主体、本体和载体领域入手,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建设、本体建设和载体建设。本部分研究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对象,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并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人与自然几个关系中提出了“平等”、“公正”、“自由”和“共生”是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价值。第四部分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实质、矛盾、规律和机制进行分析。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的实质是主客体互为对象化的过程,是理论具体与实践具体相契合的过程,是核心价值发掘与体现相统一的过程。系统建设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理论可能与现实可行之间的矛盾,应然追求与实然要求之间的矛盾,理性应当与价值正当之间的矛盾。分析了要素协同律、层次递进律和过程充分律是系统建设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的三大机制。第五部分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评价,从内涵评价、功能评价、效度评价和表征评价诸方面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评价体系。
李涛[6](2010)在《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欧氏几何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当时曾经繁盛一时,到20世纪初才逐渐衰替.现在,它的一些研究成果常常被简化后以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渗透到中学数学中,使更多的中学师生能共享欧氏几何之妙趣.本文正是在对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发展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以《近代欧氏几何学》一书为依托,结合国内外最新几何赛题,详细探究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的内在联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论述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通过对竞赛数学研究纵向及横向比较,全面剖析竞赛数学研究现状及我国平面几何研究的有关情况.(3)以《近代欧氏几何学》一书为依托,介绍近代欧氏几何的最新研究动态.(4)参照国内外最新几何赛题,结合近代欧氏几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述近代欧氏几何的发展对竞赛数学研究的启发.(5)思考与展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竞赛数学的研究方法,论述了“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几何问题、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几何命题”的联系,搭建了欧氏几何研究、竞赛数学研究与中学几何教学研究间的桥梁.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首次公开发表部分《近代欧氏几何学》中未给出证明过程的定理证明.(2)修正《近代欧氏几何学》中30余处排版和科学性错误.(3)独立发表部分几何赛题的简便解法或结论推广.
吕建荣[7](2002)在《20世纪菲尔兹奖获得者研究》文中提出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是当代的数学精英,他们的工作,代表着当今数学发展的主流。本文在对20世纪4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获奖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获奖者被MR收录的所有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找出获奖者群体的规律性问题。最后应用以上结果,对我国的科学评价体制、科技奖励制度、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 一、通过对20世纪42位获奖者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发现:(1)获奖者的获奖成就主要集中拓扑学、代数学、代数几何学、微分方程、分析学、数论等方面,这些学科代表着20世纪数学发展的主流。(2)获奖者主要集中在美、英、法三个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对科技教育投资大,并有较为完善的科技奖励体制的国家。(3)获奖者进入数学研究领域的时间为20—30岁(平均年龄23.6岁),而获奖年龄在30—40岁(平均年龄35.1岁)。 二、通过对1940年1月—2001年9月期间,42位获奖者被MR收录的所有论文计量分析发现:(1)论文高产期主要集中在25-45岁,高产期峰值几率最大的范围是25-35岁(比别的学科早);(2)在发表文章的所有时间内,论文年产量主要集中在1-2.5篇/年的范围内;(3)获奖者发表论文的期刊主要集中在《数学纪事》等65种刊物,这些期刊应该是数学类国际核心期刊;(4)近20年来获奖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大范围分析、泛函分析等13个类目上;(5)获奖后比获奖前短期内生产力平均下降18.261%;(6)获奖者论文长度主要在1-20页范围内,获奖后发表的短论文的比例有所下降,发表的长文章的比例有所增加;(7)随着时间的变化,拓扑学、微分方程2个学科的论文人均年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代数学、代数几何学2学科有减少的趋势;不同学科论文的人均年产量也有差异。 三、应用以上结论,对我国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讨论:(1)应该改变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和SCI的基础研究评价体制,鼓励年轻人思考“一流的问题”;(2)针对科学精英取得研究成就的时间特点,建立完备的青年科技奖励制度;(3)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增加青年人向科学大师学习的机会;(4)改革教育体制,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自由、开放、宽松的学术环境。
林若熹[8](2002)在《线意志 ——中国画线美学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探讨的是中国画线的美学问题。用历史,比较等方法进行论述。提出中国画有着线的意志,尽管用线是所有古文明的共性,书画同源也非中国古代所独有。但科学的发展使希腊美术描绘了三度空间,成为了古典艺术的起源。相反,中国古代艺术由于提出“时空合一”的命题。民族基因特质的线性,线从原始的应用功能发展为审美。 “中庸之道”是弧线审美原型的思想基础。“中庸之道”的内敛含蕴,符合圆形本性。圆形所具有的含孕力,被中国画类推思想及概念的行为赋予“弧线审美”,纯化出弧形图式的笔线。“至中和”成就了中峰用笔(圆线)。中峰用笔是书法用笔千古不易的最高审美标准,也是中国画以线为本的关键。 粉本一方面作为中国画的底稿是地道的线图式。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画图式演变的原始文本,而成为书法式的“碑贴”。线图式自身的演变,“碑贴”式不断的修正,而形成白画,白画的自觉就是白描画的独立成科。李公麟的《免胄图》深造理窟于位置经营,化物理为画理,用笔之理“依仁游艺”。笔线的造旨,一方面元代隐逸之风使主体精神圆逸,另一方面经历壁画、版画阶段的锤炼,达到神、形圆逸的最高境界。 中国画的线,从拙到工,从工到写,从壁画到卷轴画,又从卷轴画到其他艺术样式,无处不张显其终极意义。线的美学映阵古今。线的意志,决定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而意象造型创造“平行之象”,进行“平行表达”。
王海燕,王学贤[9](2002)在《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文中研究表明 莫利(F.Morley,1860-1937)是英裔美籍数学家,他于1904年发现了一条重要的几何定理,称为莫利定理。莫利定理以证明困难而闻名于世。
王海燕,王学贤[10](2001)在《多边形内角三等分线构成的图形》文中研究表明因为仅用圆规直尺不能三等分角,所以长时期人们不涉及三等分角的有关问题,直至二十世纪初,美籍数学家莫利(F.Morley,1860-1937)才发现了一条重要定理,即莫利定理。其利定理将三角形各内角三等分,靠近某边的两条三分角线相交于一点,则这样的三个交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此定理以发现晚和证明困难而闻名于世。其证明方法见拙作"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或有关资料中其他借助于辅助线的证明方法。
二、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交换环论的早期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交换环论的起源 |
2.1 代数数论 |
2.1.1 高次互反律 |
2.1.2 二元二次型 |
2.1.3 费马大定理 |
2.1.4 库默尔的理想数 |
2.1.5 集合论先驱之一戴德金 |
2.1.6 戴德金的理想和序 |
2.1.7 克罗内克的除子理论 |
2.1.8 戴德金与克罗内克之间的比较 |
2.1.9 希尔伯特的环 |
2.2 代数几何 |
2.2.1 代数曲线的研究方法 |
2.2.2 希尔伯特对多项式理想论的贡献 |
2.2.3 拉斯克尔对多项式理想论的贡献 |
2.2.4 麦考莱对多项式理想论的贡献 |
2.3 不变量理论 |
第三章 交换环论的发展 |
3.1 一代公理化集合论大师弗兰克尔 |
3.2 弗兰克尔对p进域的贡献 |
3.3 弗兰克尔对环论的贡献 |
3.4 弗兰克尔对公理化集合论的贡献 |
3.5 弗兰克尔的影响 |
3.6 索诺对环论的贡献 |
第四章 交换环论的阶段性完善 |
4.1 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数学家爱米·诺特 |
4.2 爱米·诺特对交换环论的铺垫性工作 |
4.3 爱米·诺特对交换环论的标志性贡献 |
4.4 爱米·诺特的影响 |
第五章 非交换环论的历史发展简述 |
5.1 非交换环论的起源 |
5.2 非交换环论的发展和成熟 |
第六章 《近世代数学》 |
6.1 《近世代数学》的主要内容 |
6.2 《近世代数学》的影响和传播 |
第七章 环论的交叉应用 |
7.1 环论的若干交叉应用 |
7.2 环论与格论的交叉应用 |
7.2.1 环论与格论的关系 |
7.2.2 格论思想的起源 |
7.2.3 格论思想的发展者奥尔 |
7.2.4 奥尔对格论的贡献 |
7.3 交换环与非交换环 |
7.4 环论与费马大定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抽象代数学的中国传人曾炯 |
2 曾炯与希尔伯特第17问题研究 |
3 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永芳研究 |
4 晚清民初我国中外文数学论文发表与期刊的特殊贡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3)《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和文献综合述评 |
1.2.1 研究基础 |
1.2.2 文献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与重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的生平及成就 |
2.1 李善兰生平 |
2.2 李善兰传统数学成果 |
2.2.1 素数论 |
2.2.2 微积分 |
2.2.3 级数论 |
2.2.4 其他数学成果 |
2.3 伟烈亚力生平 |
2.4 伟烈亚力的学术研究 |
2.4.1 研究和传播中国数学史 |
2.4.2 传播外国数学史 |
2.5 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的翻译工作 |
第三章 《代数学》和《拾级》的翻译出版 |
3.1 《代数学》和《拾级》翻译的社会背景 |
3.2 《代数学》和《拾级》的出版和版本情况 |
3.2.1 《代数学》和《拾级》的出版情况 |
3.2.2 《代数学》的底本和版本介绍 |
3.2.3 《拾级》的底本和版本介绍 |
3.3 《代数学》和《拾级》的翻译情况 |
3.3.1 《代数学》和《拾级》的翻译模式 |
3.3.2 《代数学》和《拾级》的符号系统 |
3.3.3 《代数学》和《拾级》的语言翻译特点 |
3.3.4 《代数学》和《拾级》的术语翻译 |
第四章 《代数学》主要内容研究 |
4.1 《代数学》目录 |
4.2 方程理论 |
4.3 代数表示理论 |
4.4 二项式定理 |
4.5 极限理论 |
4.6 级数理论 |
第五章 《拾级》主要内容研究 |
5.1 《拾级》的序言和目录 |
5.1.1 《拾级》的两个序言 |
5.1.2 《拾级》的目录 |
5.2 第一部分解析几何研究 |
5.2.1 第1-3卷之解析几何基础 |
5.2.2 第4-7卷之圆锥曲线 |
5.2.3 第8-9卷之曲线分类及一些特殊超越曲线 |
5.3 第二部分微分学研究 |
5.3.1 第10-13卷之微分 |
5.3.2 第14-16卷之微分应用 |
5.4 第三部分积分学研究 |
5.4.1 第17卷之积分 |
5.4.2 第18卷之积分应用 |
第六章 《代数学》和《拾级》的意义 |
6.1 数学符号引进 |
6.2 传播数学史 |
6.3 近代数学研究 |
6.3.1 符号代数学 |
6.3.2 变量分析数学 |
6.4 李善兰传统数学与二译着的比较 |
6.4.1 代数学理论 |
6.4.2 微积分思想 |
6.5 二译着对晚清数学教育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麦克尤恩作品概述 |
第二节 国内外麦克尤恩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旨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伦理道德危机 |
第一节 战后英国社会现实 |
第二节 短篇小说与情爱伦理危机 |
第三节 《阿姆斯特丹》——人性“恶”的黑色幽默 |
第四节 《赎罪》——道德的自我救赎 |
第三章 历史认识危机 |
第一节 历史认识危机 |
第二节 常论-悖论与敦刻尔克 |
第三节 麦克尤恩的敦刻尔克 |
第四节 《黑犬》中的新历史观 |
第四章 宗教与信仰危机 |
第一节 理性主义和恐怖主义危机 |
第二节 《黑犬》中的神秘主义和理性主义 |
第三节 政治话题和《星期六》 |
第四节 自由主义原则 |
第五节 《星期六》中的自由主义光辉 |
第五章 结语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蕴含 |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应然旨归 |
1.1.1 揭示和阐释理论内涵 |
1.1.2 强化和升华认知体验 |
1.1.3 彰显和实现内在价值 |
1.1.4 保障和促进功能发挥 |
1.1.5 探索和完善实践方案 |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总体观照 |
1.2.1 价值体系本身的意蕴指向 |
1.2.2 人与价值体系的关系场域 |
1.2.3 价值体系践行的现实要求 |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基本质态 |
1.3.1 原生性建设 |
1.3.2 再生性建设 |
1.3.3 融入性建设 |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内在规定 |
1.4.1 整体性推进 |
1.4.2 结构性契合 |
1.4.3 层次性匹配 |
1.4.4 互动性关联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进路 |
2.1 理论化建设 |
2.1.1 学理化建设 |
2.1.2 通俗化建设 |
2.2 社会化建设 |
2.2.1 社会意识化建设 |
2.2.2 社会制度化建设 |
2.3 个体化建设 |
2.3.1 个体内化机制建设 |
2.3.2 个体外化条件建设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域分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建设 |
3.1.1 提高理论创建力 |
3.1.2 增强思想阐释力 |
3.1.3 强化政策执行力 |
3.1.4 培养价值践行力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体建设 |
3.2.1 完善理论要素展现理论自足 |
3.2.2 强化逻辑理性体现理论自洽 |
3.2.3 立足唯物史观实现理论彻底 |
3.2.4 观点凝练简洁凸现价值内核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载体建设 |
3.3.1 精神载体建设 |
3.3.2 文化载体建设 |
3.3.3 制度载体建设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过程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的实质 |
4.1.1 主体与客体互为对象化的过程 |
4.1.2 理论具体与实践具体相契合的过程 |
4.1.3 核心价值发掘与体现相统一的过程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的矛盾 |
4.2.1 理论可能与现实可行之间的矛盾 |
4.2.2 应然追求与实然要求之间的矛盾 |
4.2.3 理性应当与价值正当之间的矛盾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的规律 |
4.3.1 要素协同律 |
4.3.2 层次递进律 |
4.3.3 过程充分律 |
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过程的机制 |
4.4.1 导向机制 |
4.4.2 动力机制 |
4.4.3 调控机制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评价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内涵评价 |
5.1.1 立国价值 |
5.1.2 经世价值 |
5.1.3 树人价值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功能评价 |
5.2.1 引领思潮 |
5.2.2 形成共识 |
5.2.3 凝聚力量 |
5.2.4 鼓舞斗志 |
5.2.5 引导风尚 |
5.2.6 巩固基础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效度评价 |
5.3.1 有效融入 |
5.3.2 全面贯穿 |
5.3.3 充分体现 |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的表征评价 |
5.4.1 承载体系健全 |
5.4.2 传导机制完备 |
5.4.3 环境氛围优良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 端正对欧氏几何的认识 |
1.2 丰富竞赛数学的内容与意义 |
1.3 有利于中学几何教学质量的提高 |
第二章 竞赛数学研究综述 |
2.1 竞赛数学的概念界定 |
2.2 竞赛数学的历史发展 |
2.3 竞赛数学的研究现状 |
2.4 我国平面几何的研究 |
2.5 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研究 |
2.6 关于竞赛教育的思考 |
第三章 近代欧氏几何 |
3.1 一本需要重视的欧氏几何着作——《近代欧氏几何学》 |
3.2 《近代欧氏几何学》内容简介 |
3.3 例题选解 |
3.4 本书的一些应修正之处 |
第四章 近代欧氏几何的发展对竞赛数学研究的启发 |
4.1 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几何问题研究 |
4.2 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几何命题研究 |
第五章 思考与展望 |
5.1 欧氏几何研究有待深入和发展 |
5.2 在中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欧氏几何的教育价值 |
5.3 对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0世纪菲尔兹奖获得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国际数学家大会 |
1.2 菲尔兹奖——国际数学界最高奖 |
1.3 《数学评论》——国际数学文献检索工具 |
1.4 菲尔兹奖研究概述 |
2 菲尔兹奖获得者小传 |
3 菲尔兹奖获得者统计分析 |
3.1 获奖学科 |
3.2 工作地点 |
3.3 平均年龄变化趋势 |
4 菲尔兹奖获得者论文计量分析(1940年1月—2001年9月) |
4.1 论文高产期 |
4.2 论文年产量 |
4.3 发表论文期刊 |
4.4 论文研究主题分布 |
4.5 获奖前后论文生产率 |
4.6 论文长度 |
4.7 学科、年代与论文生产率 |
5 菲尔兹奖的启示 |
5.1 从获奖者论文年产量分析看我国的基础研究评价体制 |
5.2 从菲尔兹奖看我国的青年科技奖励制度 |
5.3 从获奖者的师承关系看科学发展的优势积累 |
5.4 从获奖大国美国看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线意志 ——中国画线美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问题产生——导言——课题定着 |
二 智慧与脆弱——线——古文明的共性 |
三 希腊的立体——线——中国的平面 |
四 中庸之道——线——图式纯化 |
五 一笔书——线——一笔画 |
六 粉本——线——白画 |
七 李公麟——白描画——《兔胄图》 |
八 精神圆逸——白描画——线的意志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录 |
年表 |
地图 |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四、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2]交换环论的早期历史研究[D]. 王淑红. 西北大学, 2015(01)
- [3]《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研究[D]. 张必胜. 西北大学, 2013(02)
- [4]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D]. 胡慧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建设研究[D]. 王占锋. 武汉大学, 2013(07)
- [6]近代欧氏几何与竞赛数学[D]. 李涛.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7]20世纪菲尔兹奖获得者研究[D]. 吕建荣. 西北大学, 2002(02)
- [8]线意志 ——中国画线美学论[D]. 林若熹. 暨南大学, 2002(01)
- [9]莫利定理美妙的复数证明[J]. 王海燕,王学贤. 中学数学杂志, 2002(01)
- [10]多边形内角三等分线构成的图形[J]. 王海燕,王学贤. 中学数学杂志,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