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玲珑公司信息化管理再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吕利娜[1](2021)在《中职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人说:“一人之争,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除了应具备应有的学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言语表达和沟通技巧。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对所属区域内的几所中职学校师生展开调研,针对中职生口语教学实际和教学现状,对调研结果分析原因,并结合学情教情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对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探索。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哪些研究方法,界定了口语交际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第二章结合漯河市三所中职学校学情教情对中职生口语交际现状展开调查研究。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漯河市体育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职学校语文口语交际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甄选出影响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多方因素,最终归纳为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主要因素,并对此加以阐述。第三章从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对策研究方面着手,结合教学实践,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开展自主、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策略,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从单一评价到全方位评价,注重对学生普通话能力、思维能力、听说能力、演讲能力、复述能力、交谈能力、辩论能力的培养,加强评价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效率,为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献言献策。最后着重在提升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成效和反思,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依据调查研究结果,注重对学生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针对教师、学生方面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的方向,以期对当前漯河市中职学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郝章程[3](2019)在《“创新+高端化”推动橡胶工业高质量发展》文中提出"今年前8个月,橡胶工业经济保持低增长态势,稳中有缓。希望橡胶行业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强实力,推动发展质量上新台阶,为今后发展争取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10月22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在"橡胶工业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十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田岩[4](2019)在《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传统种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形势迫切。设施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数据查阅、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分析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地位、作用、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对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1.通过发放问卷40份,走访菜农40户,调查发现:2009年2018年,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从1.06万亩增长到2.35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40.5%;总产量达到8.61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59.4%;实现产值2.09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6.6%。这些结果表明,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优化了榆阳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主推设施结构合理,设施蔬菜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设施蔬菜标准园数量不断增加,集约化育苗点和专业化服务逐步推进,典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正成为趋势。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思想观念老化、服务体系滞后、土壤生态恶化、周边产区冲击等问题。3.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一是突出区域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到2020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55万亩,保证榆阳区冬春季节蔬菜稳定供应;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建立1亿元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形成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支持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是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重点开展设施农业金融产品创新,推进设施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四是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无土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栽培和管理技术,降低设施生产劳动强度;五是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突出榆阳设施蔬菜质量安全优势,打造区域蔬菜品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窦金启[5](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王圆明[6](2019)在《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及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地毯是东方手织地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的仿古地毯深受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宗教象征意味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阿拉善仿古地毯继承了新疆地毯和西北地毯的传统,与京式宫廷地毯有彼此影响,以其精湛的工艺,古朴典雅的图案而着称,在中国仿古地毯中独树一帜。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农耕与游牧交汇处,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由于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历史的缘由形成的阿拉善仿古地毯在图案特色上更加具有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2008年,阿拉善仿古地毯制作技艺正式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也意味着这一传统手工艺走向了衰落与消失,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迫切的对其进行整理、保护、挖掘、创新研究,这也是阿拉善仿古地毯在当下研究、发展的又一次契机。本文对阿拉善仿古地毯的研究以图案为切入点,以阿拉善仿古地毯目前“称谓模糊”,图案出现“趋同化”的问题出发,主要以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王晓娟家族传承个案为调研对象。研究中主要以费孝通先生晚年理论思想作为指导,研究以田野调查、文献分析为基础,来探讨阿拉善仿古地毯形成、发展之流变,对其发展脉络进行纵向和横向梳理,总结出历史性经验和发展规律,界定阿拉善仿古地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进一步探讨阿拉善仿古地毯及图案在现当今时代的发展走向,提出前瞻性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共四章)、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为本文的导论,在对相关文献的统计、梳理中发现对其有“称谓模糊”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结合论文的选题缘由界定了研究范围。在田野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和不足,确定了研究方向。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背景提出了深入研究该问题的意义,而后提出了此研究在理论与现实方面所具有的研究价值,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分四章,从地区个案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及文化价值进行详细研究。第一章阿拉善仿古地毯源流:是对地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梳理,明确阿拉善仿古地毯的承传、流变和相关信息。通过对地毯概况:东方地毯分布概况,中国地毯分布概况,阿拉善仿古地毯概况的梳理,重点对阿拉善仿古地毯产生的历史背景,阿拉善仿古地毯产生的历史演变、现状多角度分析,通过和中国其他地区仿古地毯的发展横向对比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最终界定阿拉善仿古地毯的概念,提出狭义的阿拉善仿古地毯和广义的阿拉善仿古地毯的概念。第二章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审美特征的形成:是通过对阿拉善与清朝历史上互动关系的探讨,从皇权与宗教的结合,贵族向平民的递进,游牧与农耕的碰撞来探讨,分析这三个方面在不同规格的阿拉善仿古地毯在用途、图案上的体现;阿拉善多元文化融合的探讨包括蒙、满、汉、藏、回文化的相互融合,佛教、道教、儒家、伊斯兰文化的相互融合,来分析阿拉善仿古地毯的审美趋向;最后来总结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审美特征,提出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在具有多元文化因素审美特征的同时出现了“趋同性”的问题。第三章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分类、配色与文化解析: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构成规律与分类,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语义解析,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中的祈福与颂祝符号的分析,是进一步多方面、具体的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文化价值的探讨。这一章内容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是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归类、整理、记录,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图案文化、精神价值的探讨。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机遇:通过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困境,发展,和现代地毯设计的启示三个方面的探讨,是针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出现“趋同性”这一问题而提出传承与保护的意见和建议。正文中对阿拉善仿古地毯的源流、图案审美特色,图案的文化解析中,发现阿拉善仿古地毯发展的历史性经验和规律来对应目前的困境和发展。最终结论中提出了在保护发展中要保持自身优势与多地区协作,手工毯与机制互补等具体建议,总结出“抢救性保护”是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将来进一步系统性发展的前提。
孟雨超[7](2019)在《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致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发展新阶段,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临安区供销合作社是临安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全区供销社联合组织,连续三年荣获浙江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的优秀奖,同时为打造“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杭州样本提供了临安经验,在新时代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临安区供销合作社为例,通过回顾供销社发展历史、改革过程,探究其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临安供销合作社现状,对临安供销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和探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意义。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介绍选题来源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引出本文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综述,在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对于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现状后,简述了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供销合作社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从临安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概况入手,对当前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临安区供销合作社经营现状与重点工作进展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发现引出相应问题。第四部分系统的结合了前一部分所叙述的临安区发展现状,系统严谨地提出了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文章引入了四个典型地区的供销合作社,从中吸取经验并借鉴相应措施。第六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当前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五部分的经验提出有利于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最后第七部分对前六个部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且对未来我国供销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美好愿景。
杨兴怀[8](2017)在《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致以有毒有害残留物超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湘字号品牌,维护消费者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本课题着眼关注民生、关切民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入点,以相关概念界定为基础,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深刻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关系,在认真分析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生产规模小、标准技术落后等方面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标准宣贯、执法体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查找了具体原因,并以玲珑茶农业标准化建设为示例,借鉴桂东县推进玲珑茶标准化建设,助推玲珑茶产业发展和茶产品质量安全的成功经验,研究提出保障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重点要在农业标准宣贯、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示范区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马云[9](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刘纯宝[10](2004)在《依托技术创新 实施规模扩张 山东玲珑跨跃式发展迈出新步伐》文中研究说明 2003年是山东玲珑确定的大调整、大发展年,6000名员工发扬"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紧紧围绕"重科技抓管理,创名牌增效益"的方针,以"快速反应、雷厉风行、追求卓越、永创新高"的管理作风,狠抓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把"品牌战略"、"质量兴企战略"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大力倡导诚信经营,进行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激活了管理机制,促进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生产经营规模快速膨胀,各项经济指标强势增长,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0.5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5%和100%。其中轮胎主业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内销10.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2%和52%;机电公司完成3600万元,比上年同
二、玲珑公司信息化管理再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玲珑公司信息化管理再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需要 |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口语交际 |
二、口语交际能力 |
三、口语交际教学 |
第二章 中职生口语交际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中职生口语交际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职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中职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
二、中职生口语交际现状的成因 |
第三章 提升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激发中职生口语交际学习兴趣 |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交际自信 |
二、搭建演练舞台,增强交际实践 |
三、教学任务驱动,提高自我效能 |
第二节 优化中职生口语交际训练方法 |
一、普通话口语训练 |
二、思维能力的训练 |
三、听说能力的训练 |
第三节 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
一、合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 |
二、积极开发地域教学资源 |
第四节 建构多维评价体系 |
一、评价标准分层化 |
二、评价体系序列化 |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四章 提升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成效和反思 |
第一节 提升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成效 |
一、提升了中职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 |
二、提高了中职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 |
第二节 中职生口语交际还需解决的问题 |
一、教师口语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
二、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
三、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
第三节 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
一、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 |
二、学生实操能力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 |
三、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
四、科学有效评估是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助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职生语文口语交际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 B 中职生语文口语交际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 C 中职生口语交际训练形式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4)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设施蔬菜含义 |
1.2.2 设施蔬菜生产类型 |
1.2.3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1.3.1 国外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
1.3.2 国内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2.1 榆阳区农业概况 |
2.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2.2.1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
2.2.2 设施蔬菜产业的地位及作用 |
2.3 榆阳区主要设施结构类型 |
2.3.1 日光温室 |
2.3.2 塑料大棚 |
2.3.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投资收益情况对比 |
2.4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
2.4.1 设施蔬菜专业合作社情况 |
2.4.2 设施蔬菜标准园、育苗点及创建情况 |
2.4.3 设施蔬菜质量认证及品牌营销 |
2.4.4 设施蔬菜典型种植模式情况 |
2.4.5 设施蔬菜产业典型经营模式 |
第三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发展优势 |
3.1.1 自然条件优越 |
3.1.2 交通条件便利 |
3.1.3 财政和土地优势 |
3.1.4 质量安全优势 |
3.2 发展劣势 |
3.2.1 基础建设薄弱,融资渠道不畅 |
3.2.2 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 |
3.2.3 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短缺 |
3.2.4 产后服务体系滞后,产销衔接不畅 |
3.3 发展机遇 |
3.3.1 市场需求量增大 |
3.3.2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3.3.3 典型示范带动转型升级 |
3.4 面临威胁 |
3.4.1 设施农业“重建轻管” |
3.4.2 栽培技术落后 |
3.4.3 周边地区及煤炭经济冲击 |
第四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4.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与发展战略 |
4.1.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 |
4.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
4.2.1 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 |
4.2.2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 |
4.2.3 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 |
4.2.4 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
4.2.5 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渠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及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对象范围 |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
四、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相关动态 |
六、发现的问题及创新点 |
七、论文结构 |
八、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阿拉善仿古地毯源流 |
第一节 地毯概况 |
一、东方地毯分布概况 |
二、中国地毯分布概况 |
三、阿拉善仿古地毯分布概况 |
第二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地理自然 |
二、政治经济 |
三、文化宗教 |
第三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历史演变 |
一、清朝康乾至清末—阿拉善地毯形成时期 |
二、民国时期—阿拉善仿古地毯再发展时期 |
三、1949年至今—阿拉善仿古地毯复古、兴盛、衰落、保护时期 |
第四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概念 |
一、阿拉善仿古地毯与中国其他仿古地毯的关系 |
二、狭义的阿拉善仿古地毯 |
三、广义的阿拉善仿古地毯 |
小结 |
第二章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审美特征的形成 |
第一节 清朝与边疆的互动 |
一、“龙抱柱”毯:皇权与宗教的结合 |
二、礼品毯、三蓝毯:贵族向平民的递进 |
三、马鞍毯、炕毯:游牧与农耕的碰撞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融合 |
一、蒙、满、藏、汉、回文化的相互融合 |
二、佛教、道教、儒家、伊斯兰文化的相互融合 |
第三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审美特征 |
一、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审美特征 |
二、在多民族交融中具有动态的审美特征 |
三、商品经济时代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出现了趋同性 |
小结 |
第三章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构成规律、分类、配色与文化解析 |
第一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术语、图案构成规律与分类 |
一、阿拉善仿古地毯相关术语及尺寸比例 |
二、四方八位的构图规律及主要位置纹样 |
三、边饰与大地图案的摆布形式与构成法则 |
四、植物类图案 |
五、动物类图案 |
六、人物类图案 |
七、器物类图案 |
八、几何类图案 |
九、吉祥图案 |
第二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语义解析 |
一、龙抱柱、八吉祥、金刚杵等纹样的宗教观 |
二、梅兰菊竹、琴棋书画等纹样的文化观 |
三、福禄寿纹样、万字纹样的幸福观 |
第三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配色 |
一、阿拉善仿古地毯配色规律 |
二、染色工艺 |
三、杏黄毯宗教配色 |
四、三蓝毯民间配色 |
第四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中的祈福、象征与祝颂 |
一、阿拉善仿古地毯中的祈福文化 |
二、阿拉善仿古地毯中的象征符号 |
三、阿拉善仿古地毯中的祝颂精神 |
小结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困境与发展 |
第一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困境 |
一、社会环境变迁对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冲击 |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阿拉善仿古地毯生产与市场空间的不对应 |
三、阿拉善仿古地毯传承困境 |
第二节 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的发展 |
一、文化自觉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图案文化资源挖掘 |
二、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当代价值的转化 |
第三节 多地区协作对仿古地毯图案的创新与开发 |
一、广义的阿拉善仿古地毯概念下图案的创新与开发 |
二、手工毯与机制毯图案设计的互补 |
三、地毯图案设计创新主动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沟通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供销合作社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农产品流通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合作经济 |
2.1.2 供销合作社 |
2.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第三部门理论 |
3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概述 |
3.1 临安区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3.1.1 临安区位概况 |
3.1.2 临安区产业结构概况 |
3.2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概述 |
3.2.1 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概况 |
3.2.2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概况 |
3.3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重点工作进展 |
3.3.1 初步建立主导产业服务体系 |
3.3.2 推进电商配套服务 |
3.3.3 开展多次线下农产品展销推介会 |
3.3.4 领办农合联服务“三农” |
4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历史问题制约发展 |
4.1.1 历史问题导致高负债与资产闲置 |
4.1.2 历史问题导致人才缺失与基层社空缺 |
4.2 供销合作社渠道下的电商发展遇到瓶颈 |
4.2.1 产品同质化与被侵权情况 |
4.2.2 区供销社对于“供销e家”的建设与配合力度不足 |
4.2.3 新兴品牌打造力度不足 |
4.3 农资价格上涨与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农产品竞争力 |
4.3.1 生产成本升高与附加值降低 |
4.3.2 基础防灾设施不完善 |
4.4 农合联服务能力不足 |
4.4.1 农合联运作不顺畅 |
4.4.2 农合联服务能力不足产业融合缓慢 |
5 典型地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 |
5.1 江苏经验 |
5.1.1 自下而上的“三会”制度 |
5.1.2 拓宽服务探索植保飞防 |
5.1.3 农产品销售方面 |
5.2 河北经验 |
5.2.1 基层社创新发展 |
5.2.2 用粮大户对接托管业务 |
5.2.3 农产品销售方面对接“供销e家” |
5.2.4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 |
5.3 甘肃与安徽经验 |
5.3.1 甘肃供销农资扶贫经验 |
5.3.2 安徽庐江县统防统治降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6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
6.1 循序渐进降低负债率 |
6.2 加强人才引进与建设 |
6.3 重建与恢复基层供销社 |
6.4 通过供销电商平台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
6.4.1 积极配合“供销e家”电商平台建设 |
6.4.2 通过“供销e家”改善同质化与侵权问题 |
6.5 发展植保合作社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 |
6.6 以农合联为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食品与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农业标准化 |
2.1.4 “三品一标”认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2.2.3 农业标准化理论及经济效应 |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
2.3.1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
2.3.2 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保障 |
2.3.3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识 |
2.4 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
2.4.1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2.4.2 保障消费者安全 |
2.4.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3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
3.1 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1 化学残留物品超标 |
3.1.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3.1.3 质量安全问题下的出口贸易受阻 |
3.2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
3.2.1 初步建成了农业标准体系 |
3.2.2 推进了农业标准监测体系建设 |
3.2.3 推进了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
3.3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成效 |
3.3.1 推进了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的形成 |
3.3.2 标准化意识显着提升 |
3.3.3 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3.3.4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短 |
3.3.5 龙头企业带动打造农产品认证品牌 |
3.3.6 废物利用产业延伸,农业生态效益初显 |
3.4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
3.4.1 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
3.4.2 农业标准实施体系待完善 |
3.4.3 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小 |
3.4.4 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分散 |
3.4.5 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
3.5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问题存因 |
3.5.1 农业标准化宣贯不到位 |
3.5.2 农业标准化执法工作有待加强 |
3.5.3 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
3.5.4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4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
4.1.1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有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共识的形成 |
4.1.2 目的明确地制定农业标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
4.1.3 标准的制修定以法规为基础,以保障农产品标准的法律效力 |
4.1.4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制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农产品标准 |
4.1.5 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标准的实施 |
4.1.6 建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 |
4.1.7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落实责任追究 |
4.2 国内农业标准化的建设情况 |
4.3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启示 |
4.3.1 明确各管理主体的分工和职责 |
4.3.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
4.3.3 建立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 |
4.3.4 建设多层次的质量认证体系 |
4.3.5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
4.3.6 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农业标准化的意识 |
5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实例分析:玲珑茶业 |
5.1 玲珑茶业公司的生产现状 |
5.2 玲珑茶业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5.2.1 主要问题 |
5.2.2 原因分析 |
5.3 玲珑茶业公司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
5.3.1 制修订标准体系 |
5.3.2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5.3.3 构建完整系统的标准培训、宣贯体系 |
5.3.4 完善监测体系 |
5.3.5 全力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 |
5.4 玲珑茶业公司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5.5 玲珑茶业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6 湖南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宣传培训力度 |
6.2 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
6.2.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2.2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
6.2.3 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6.2.4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力度 |
6.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6.3.1 产地环境 |
6.3.2 农业投入品 |
6.3.3 生产过程 |
6.3.4 市场准入 |
6.4 加强农产品安全标准实施 |
6.5 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度 |
6.6 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
6.7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组织经营主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玲珑公司信息化管理再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为例[D]. 吕利娜.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创新+高端化”推动橡胶工业高质量发展[J]. 郝章程. 中国橡胶, 2019(11)
- [4]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 田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5]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阿拉善仿古地毯图案及文化研究[D]. 王圆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7]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 孟雨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D]. 杨兴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9]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10]依托技术创新 实施规模扩张 山东玲珑跨跃式发展迈出新步伐[J]. 刘纯宝. 橡胶科技市场, 2004(07)
标签:经济论文;